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15:3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第一篇: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级物理一班 姓名:马少辉

学号:1002114076

唯物主义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很多人都认为不是。但无论多少种其它的方式,伪科学绝对不是其中之一,尽管它披着科普的外衣,尽管它迷惑了很多人。

当我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神奇奥妙的世界,为之热血沸腾,当我冷静下来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实?我们看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间有什么联系?是像影片中所说的吗?

人类总是喜欢把自己弄不清的物体神秘化,喜欢把它们弄得很玄乎,总是把它与神或者人的意识联系起来。比如,最开始时,所有人都相信神的存在,因为他们无法解释很多现象比如这个世界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下雨,闪电到底是什么等等。正像这部影片中一样,提出的都是一些哲学上的非常深奥的终极问题,大部分人都没有仔细的想过,而且这些都是没有标准的答案,于是很多人看完之后,都感触颇深,都感觉胜读十年书,可是当你细心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都是经不住推敲的。换句话说,这部影片就是披着量子物理外衣的伪科学。

就比如影片中所提到的江本胜所做的水的实验,恐怕很多人都提出质疑了吧。所列的那种种照片,算是科学实验么?可以接受其他人的检验么?能够在不同的实验室里重复么?

我想大概是不行的,而且电影的导演们也似乎明白这一点,所以影片中反复在强调,“人们不相信自己的思想能够改变现实,于是这就成了现实”——我分明听到路边的看相大师言之凿凿:信则有,不信则无。可惜那些大师们没有披上量子力学的外套,不然又怎么会落

到与市容打游击的地步?

说到底,那些说法可以作为诡辩的托词,但却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精神。

在逻辑上合理的东西,并不代表它就是现实中对应的东西。在数学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公理体系各自都是符合逻辑的,但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显然最多只有一个。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合理的证据,这既不是逻辑可以区分的,也不是一句“信则有,不信则无”就足够的。相信与否,终究只是一种信仰,用成不了一种科学。信仰是美化不成科学的。

看看大科学家对此片的见解吧!剑桥大学进化生物学专家、反伪科学斗士、《自私的基因》作者Richard Dawkins认为这部影片是“tosh”;Simon Singh直言此片就是宣扬伪科学,对影片中诸如 “if observing water changes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if we are 90% water, then by observing ourselves we can change at a fundamental level via the laws of quantum physics“ 这样的内容的评价是”ridiculous balderdash"。

恐怕与之类似的华盛顿犯罪率降低的实验,可信度也不怎么地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那么相信伪科学,而不去相信真正的科学呢?

首先,有许多现象是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人们感到神秘,有了这种神秘感,许多唯心主义的伪科学就会迷惑很多人。

其次,科学是严谨的并且很复杂的。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却成了

枯燥,而伪科学则是“充满神奇与奥妙”,富有哲理性性,蒙蔽了很多人。

第三,科学把我们带回了现实,一个脱离了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人要受到自然界很多规律的制约。而人们总是幻想存在超能力,可以无视物理定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那么真正的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的新的飞跃。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世界的区别。显然,从世界演化的进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底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当你明白了这些后,你还相信“物质是无尽的可能性,而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选择了某种可能性“吗?换句话说,人类的意识情感的本质就是发生在人脑的生物化学反应,那么,你认为你还能选择某

种可能性吗?

那么影片中所中的“可能性”是怎么回事?

是的,作为微观粒子来讲,首先它无时无刻不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它的运动是没有规律可言的,那么就单个分子而言,它的无规则运动也是要受到运动定律约束的。这是从微观上而言的。但是这种可能性或者说概率也是遵循着一种定律—大数定理。也就是说,尽管每一个是粒子无尽的可能性,但对于大量的粒子来说,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统计规律这种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的稳定性及单个随机现象的影响甚微的事实而建立起来的极限定理就是大数定理,这就是单个现象的“无尽可能性”以及大量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再举一个与这种可能性有关的例子—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其中一种解释就是“一个孤立系统内部发生的过程,其方向总是由概率小的宏观状态向概率大的宏观状态进行”。那么有反向进行的可能性吗?我们来算一算,对于一摩尔气体而言,当气体自由膨胀后,全部分子自动缩回去的概率究竟小到那个地步?我们可以打个比喻,一个人坐在英文打印机旁信手打字,当其按了十万次后,刚好打印出一篇十万字的指定的著作。你相信这种可能性会在宏观状态下发生吗?

还有就是影片中所提到的“当你不看它时,它是波,当你看它时,它又变回了这个物体”,其实所有的物质都是物质性与波动性的完美统一,和你看不看它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宏观物体质量大,波长短,波动性不明显罢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客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不要被所谓的神奇奥妙所吸引,回到现实,做好你自己。正如圣经中所说:人来源于泥土,终究要归于泥土。

第二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初看这部电影,感觉很是迷茫和困惑,直到影片从量子空间转移到事物举例上,我才有所理解。

查查资料,原来是很老的电影了。真理、存在是讨论的话题。美国人特有的幽默和叙述再加上先进的剪辑技术,让我真的服了他们!确切的说,如同电影的名字一样,我们到底知道什么?

一个受过伤的半聋哑女人,一位高超的职业摄影师,用她的眼睛去说话,去看这个世界,只是过去的伤痛让她一直很难走出阴霾,于是她所看到的所拍摄的也受到她个人情感的影响,由此而产生错觉和误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把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物自动过滤删除掉,这样的记忆就带有极大的偏见。带着偏见去看人、看事乃至看自己,我们又真的能知道多少呢?

如果我们总是那么悲观, 总是生活在自己的阴霾里,那么整个世界也将永远被黑暗所笼罩。过去的已成为历史,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也许我们应该乐观一点,我们只是为了很好地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为了自己,为了一切……

我们真正知道多少、感受多少,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怎样看待,正如《水知道答案》中描绘的那样,既然思想可以决定物质,那么我们的思想作用于我们自己又会怎样呢?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就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都想公司发达,我们也会向这个方向去行动,我们的公司也一定会发达起来!

只有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才能发挥出我们的优势,才能去感化别人,才能成为榜样。

这就是——我就是我的上帝!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的心情好些了,肯定一下自己吧!

第三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

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观后感

对于这部电影,看了很多遍都不是特别懂。所以要写这个的感想也许只能从最浅层的个人的理解来写了。

这部影片分为上下两集,其中看到讲“水知道答案”的那一部分,感觉已经完全跳出自己的正常思维了,就像是整个世界都在变化,即使是在我们看来没有意识的东西也成为了“活”的,或者换句话来说就像事物会按照我们的思想活动了,万物随心而动。但是我对于这种趋近于日常所说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耿耿于心。后来觉得,片子中所说的观点确实与我的思想有些出入吧。

影片中不断地在提及说,我们的大脑缺少分区,以至于我们不能分辨意识还是现实。其实我感觉他们是通过这一点来让大家对现实产生一种扭曲,就是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所谓的现实到底是存在于哪里的东西?以此来灌输给我们一种观点,我们所认识到的东西,其实是存在我们的大脑中的一种意识,只是这种意识激发了我们的大脑,才使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存在,里面同时举了很多诸如性幻想之类的感受来说明这一观点。最后提出一个比较核心的观点,就是我们可以改变现实,只要我们想。

但是我们仔细的来看这一结论,我认为是有问题的。首先,我认为这种思想不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影片中所附加的一个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就能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可是它话锋一转讲到,事实是生活中我们都不能坚持,而是被一种固有的思维给禁锢了。那么我想问一下,何为坚持?怎么样坚持?对于这个关键的附加条件,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提及,而是通过一再的论述让我们相信,现实是可以改变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意识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看,也许连制片人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坚持”指的是什么吧!

再退一步即使像影片所说,我们生活在一种意识中。那么是什么机理让所有人都生活在这一种共同的意识里呢?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这部影片并不能很完整的解决。

所以我认为如果从以上观点来看这部影片的话,实际上这个纪录片仅仅是告诉了我们一种世界观,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是有限的,或者更狠狠地说一句就是让我们对于现实产生一种离乱,却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再谈一下这部影片的性质,有人定义这部影片是科教片,我觉得这个定义是不准确的。什么是科教片? 是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但是这部影片中所讲的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科学是客观的依据,是理性的怀疑,是多元的思考,是平权的争论,是实践的检验,是宽容的激励。至少在现在来看,这种“意识主导”的影片还不具备以上的条件,就像我说的,最多它只是提出了一种世界观。人类就像是一个捕鱼的渔夫,谁能知道它会不会是正好从网中漏出去的鱼呢?但对于以后这种思想会不会发展为真科学,我也不能为之下以定论,至少从现在足够客观的条件来看,它还不能。

对于这部影片,我感觉我们就把它当作简简单单的纪录片,或者甚至是娱乐片来看就好了。不必揪心于里面的各种道道,也许这也是我们看待这一种超越电影的最好方法吧!

第四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马克思主义论文

对科学哲学的思考—《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感悟正如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不过是物质的反映。然而,《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这部影片,发出了对这个世界的疑问。

影片是通过对数个致力于物理、医学领域的科学家访谈,谈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世界的非常认识,以及女主人公的特殊视角,从科教到宗教,从“爱丽斯兔子洞 ”到“圣纪创世纪”,从时间空间到分子电子,从量子物理到篮球试验,还再现了著名的水分子试验。

片中一些学者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解释说,这世界的一切都是能量,我们人类和现实中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能量,我们所认知为现实的物体是由我们的大脑和在我们周围被认为是物质世界的物体相互作用而成的,如果我们的大脑不认识某事物,那么这个东西即使是我们看见,也不会在大脑呈现任何反应,也就是说我们会看不见在眼前所摆放着的根本就不认识也没听说过的物品,也因此每个人认识到的物质世界,所谓的现实都是有限而且是有选择的,每个人所看到和接触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想、情绪、情感影响了我们的所见所识,甚至所得所失,所以这个世界时充满可能性和选择性的。

地铁站里的水的照片,是通过一种新奇的研究角度,控制其它变量,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来证明“ 情绪 ”就是唯一起作用的,突出了意识的决定作用。影片还告诉我们是如何去影响思维、去影响情绪、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影片中的女主角由于看到镜子中衰老的自己而发疯,到最后的释然将药扔掉,发现世界如此美好,找到更好的自己。这部影片试图证明,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也许都是错的,这个世界不一定是我们看到、听到、认为的样子。那么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看到的,是脑子看到的,而不是眼睛看到的事物,而我们的大脑,根本不能区分记忆和现实,两者的神经反映是相同的。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主观的。

另一个疑问是,物质是不是客观存在的,片中讲到,根据量子物理,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而原子被描述成电子云包围着的原子核,都不是那样客观的存在着的。电子云只是一定概率下的分布,在电子云范围内,电子没有一定的位置,也没有任何因果的轨迹可寻。当我们没有观察它的时候,它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只是一个“可能性”;在我们观察它的时候,它突然就出现在某个位置上。那原子核呢,也是一个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的东西。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空无的,有限可能,但又什么都没有,是我们的选择,使它按现在的这种方式存在着,而我们也根本接触不到我们自以为能接触的任何东西。为什么?因为当两个物体接触前,电子形成的电荷就把彼此推开了。这是唯心主义吗?如果是,那就是量子物理证明了唯心主义的正确。

看到这,我当时不禁发出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唯物主义还是正确的么?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部电影中宣传的东西恐怕确实是有问题的,片中所讲的量子物理是真正的量子物理吗?适用于微观的量子物理可以用于宏观物体么?等等。

就说这个“水知道答案”,查了资料才知道,日本研究所谓“波动医学”骗子江本胜捣鼓出来的《水知道答案》。昨天晚上,在空间里看了最近的新闻,发现广州的小学生也在做这个实验,实际上,这本书在西方科学界早已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甚至有人对江本胜的印度博士学位提出质疑,江本胜至今未能作出回应。那本书中所列的那种种照片,算是科学实验么?可以接受其他人的检验么?能够在不同的实验室里重复么?

我想大概是不行的,而且电影的导演们也似乎明白这一点,所以影片中反复在强调,“人们不相信自己的思想能够改变现实,于是这就成了现实”——我分明听到路边的看相大师言之凿凿:信则有,不信则无。可惜那些大师们没有披上量子力学的外套,不然又怎么会落到与市容打游击的地步?

在逻辑上合理的东西,并不代表它就是现实中对应的东西。在数学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公理体系各自都是符合逻辑的,但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显然最多只有一个。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合理的证据,这既不是逻辑可以区分的,也不是一句“信则有,不信则无”就足够的。相信与否,终究只是一种信仰,用成不了一种科学。

对于片中的不可知论,我是强烈反对的,不承认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性,怎么得出的这些科学的结论呢?如果说,这些少得可怜的而且需要进一步验证的科学研究就可以把唯物主义推翻的话,那么在不承认世界可知,不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开展这些研究呢,我们不认为唯物主义是尽善尽美的,因为我们相信它是辩证的,它本身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本身也需要自我完善,而且,它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任何试图以某一项具体的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研究来证明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不准确的,而且是可笑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矛盾是具有特殊性的。我是学管理的,没法对所谓的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作出准确的评价,但正如马克思课上所学一样,面对新事物的产生,我们要采取审慎的态度,这样也需要唯物的、客观的、辩证的态度的。

这里有很多实验的确是有真实考量的,但是结论却是错误的。还是那句话“至今没有在宏观世界观察到量子效应”。不然,那个看不到哥伦布船只的印第安人可以拿诺贝尔奖了。大凡用量子力学去解释心灵的都是伪的。

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工具,无论如何不能用来解释大脑的思维活动,二者根本不是一个空间尺度的事物,一个是原子尺度,一个是细胞、大分子尺度。只能说,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和宏观层面上有很大的不同,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临界点在那里, 依旧需要进一步研究.量子物理学中有些理论传说是还需要经过实验物理学的检验。

其他诸如“消失的篮球”等等,我只能说只是将给外行人的科学幻想。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从来没有能应用到宏观物体上的实验。

其他关于意识影响物质之类的话,至今量子力学的发展也没能达到能证明这一点的程度。但影片一厢情愿地言之凿凿,甚至引入宗教观念。这种手法在某些宗教宣传里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不能仅仅对某些科学的断章取义,和对目前科学未知领域的没有根据的甚至是不符合科学理论的瞎想,来验证某些理论的合理与否。

影片中讲到,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很对。我们用双眼看到的东西比单眼更有立体感,而我们如果绕到事物的后面,那我们将更好地观察这个事物,是吧。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也许会调整、优化我们的观点、立场,因为我们知道了更多。总有那么一天,经过认识的不断飞跃,我们认识到的事物会成为我们看到的事物,而且他仍然是我们脑子看到的事物,结果就是达到了他们的统一,这是我们认识的成功。

总之,影片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然而,我们大可把它作为一部科幻片,而不是科普片来看待。这样片中对科学的想象,告诉人们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可以启发人们的怀疑精神,或者提供了另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你可以换一个思路、去看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世界可能不是我们理解和受到的教育所说的样子。

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应知道,无论你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身处北师大,还是河师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怀疑和发现的精神,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灵,去对待科学,对待自己未来的生活。

第五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影评(范文模版)

观《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有感 这是一部非常给力的电影,很新颖,也很另类。影片介绍了量子力学及 其延伸思考对传统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多 个学科的前沿信息,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想象力。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触很深。现代唯物主义就像是宗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剥夺了人们追求真理的责任 感。当我们沉溺于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当中,我们也丧失了追求真理的机会。作为一部成功的科教片,它向人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所有的现实是同时存在 的吗?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要去哪?现实是什么? 量子物理思想是由什么组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神奇吗?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重 复同样的现实?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保持同样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我们重复同样 的工作一遍又一遍?什么是真实,是我们大脑看到的真实,还是我们眼睛看到的 真实?我们……在我们看来,目前没有任何人能有效的解释它们!电影告诉我们:我们眼睛看到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 的眼睛就像是摄像机,从外界拍下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被大脑过滤和加工过,大脑 只提供给意识感兴趣的信息,而那些大脑认为不重要和不喜欢的信息都被过滤掉,进入潜意识。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讲《水知道答案》的实验的,这个实验由日本的江本胜博 士主持的,他主张人类意志可以影响水分子结晶。所有的风姿各异的水结晶照片 都是在零下 5 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而成。当水经过一位虔诚的教徒

对着祈祷之后,水的结晶也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样式。也就是说,水在外界环 境的激励下,结晶成像也会改变。被漂白的自来水几乎无法形成结晶,而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它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让水“听”音乐后,也会发生令 人惊叹的结果,甚至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看到 “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混蛋”的水结晶破 碎而零散。物理学的波动理论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处在波动的状态中,各自拥有一定 的波长和固定的频率,即物质波。不仅人们周围的物体呈波动状态,就连文字、声音、图像,以及我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活动也呈现为一种波动状态。而构成人 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水,地球表面也有 70%多被水覆盖,所以当人们看不见、听不 到、摸不着波动的时候,水却能感受到,并且受到强烈的影响。水结晶也许正是 这些影响的信息记录。比如,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会呈现出几

乎接近完美的结晶,让人们联想到真、善、美本是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 好的情感与信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其实人就是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你的 态度和他人的态度会成为一种“波动”影响到你和他人,乃至世界。我想,如果 每个人都是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赞美和祈福,那么我们这些身体中充满水的人,也 许就像水瓶中的水一样开放出美丽的花朵,那样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这是一部很有科学素养的电影,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有很多很多,它也给我 们指引了方向,我们将顺着这些方向,继续探索下去!


下载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安全你知道多少

    交通安全你知道多少 一、什么是交通安全设施? 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依照规定在道路沿线设置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隔离护栏等交通......

    我们的长征电影观后感

    我们的长征电影观后感 本文为我们的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观看《我的长征》这部革命影片,它让我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更多的反思......

    电影《我们的冬奥》观后感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预计于2月4日正式开幕,大家对于北京冬奥的期待也日益剧增。近日,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官宣定档,同时发布了充满热血和童年回忆的定档预告片及海报。据......

    留学加拿大你知道多少

    留学加拿大你知道多少 为何选择留学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电脑与资讯科技的国际领导者,并且在通信、交通与工程领域享有卓越的声誉;尤其是在航空、城市交通、微电子等方面更为突出......

    三方协议--你知道多少

    三方协议--你知道多少 上了四年大学不懂什么也不能不懂这些:干部身份、三方协议、派遣证、人事代理、户口迁移 、编制、工龄、签约、档案 学校里关于毕业生的会也已经开了一......

    电影《小时代》观后感---我们的小时代

    电影《小时代》观后感---我们的"小时代" 电影《小时代》>观后感---我们的'小时代' 不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影院看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大三时在宿舍里传阅的《小时代》终于......

    《我们知道》教案

    《我们知道》是北师大版教材小语第三册第十一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水和风,通过一首古诗《风》和一首现代诗《我们知道》描述了风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物候现......

    古代典籍到底各有多少字

    古代典籍到底各有多少字 1、《诗经》39234字 2、《楚辞》约34000字 3、《论语》11750字 4、《孟子》34685字 5、《老子》5056字 6、《庄子》约80400字 7、《左传》1968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