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需求层次模型读后感
模型非常感兴趣,于是找了《动机与人格》这本书来看,虽然很多学术性内容没看懂,还是获益良多,需求层次模型读后感。因为这是一本心理学专业著作,当中的论点在严谨的论证下比通俗的心理学读物更具说服力,理解也更深刻。需求层次模型的解释:位于最底部的第一层:生理需要这一部分提到一个有趣的结论:“如果身体缺乏某种化学物质,人就会趋向于(以一种不完善的方式)发展出针对那种缺少的食物成分的专门口味或癖好。”第二层:安全需要“在我们的文化中,健康或者幸运的成年人在安全需要方面享有很大程度的满足。安全、运转顺利、稳定、健全的社会通常都会使自己的成员感到不受野兽、严寒酷暑、非法攻击、谋杀、**、暴政等的威胁。”“如果我们想直接、清楚地观察到这些需要,我们就必须把目光转向神经质的或者接近神经质的人、转向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穷困潦倒之辈,或者转向社会**、革命或者权威的崩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只能在下列现象中观察到安全需要的表现:例如人们一般都愿意找到有保障的、可以终身任职的工作,渴望有一个银行户头和各种类型的保险(医药、牙医、失业、残废、老年保险等)。”“只有在真正的危机状态中,才能将安全需要看做是调动机体潜能的活跃和支配因素,这些危机状态包括: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浪潮、社会解体、神经症、脑损伤、权威的崩溃、长期恶劣的形势等,读后感《需求层次模型读后感》。”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如果这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一个人会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作出努力。他将希望获得一个位置,胜过希望获得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东西,他甚至可以忘记:当他感到饥饿的时候,他把爱看得不现实、不必需和不重要了。此时,他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亲,尝到浪迹人间的痛苦。”“我们必需强调的是,爱和性并不是同义的。性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胜利需要来研究。一般的性行为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也就是不仅由性需要决定,也由其他需要决定,其中主要是爱和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既包括给予别人的爱,也包括接受别人的爱。”第四层:自尊需要“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基于他人的看法而不是基于自己真实的能力、潜力和对工作的胜任的自尊的危险性。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于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因为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注解:想要高分MM的动机,也是出于自尊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仍然可以(如果并非总是)预期:新的不满足和不安往往又将迅速地发展起来,除非个人正在从事着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在满足这一需求所采取的方式上,人与人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可能想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有的人可能想在体育上大展身手,还有的人可能想通过绘画或创造发明。在这一层次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第二篇:PDF论文(层次模型)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李玉秀 戴成秋 [摘 要]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以所在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提出了见解。[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1)05-0077-03 当今社会,就业结构总在不断的调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大学生成为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在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并通过模型的评价结果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个人成长。高等教育最终是要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因而,我们的素质评估体系应当与社会人才评估相接轨。笔者利用自己长期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对优秀的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在积极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2],构建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1、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全局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要能系统的产生一个人才评估报告[3]。(2)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是能让大学生 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激励他们加强自己某些薄弱的素质。(3)易于实施性原则: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是否易于实施,操作繁琐、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终将会淘汰。(4)真实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真实,测试数据、项目等都必须能真实有效。2、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考察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就业,是由胜任就业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组成。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筛选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并应用主成份分析法将各项素质归类分层。最后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以下是最终建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递级层次结构图,见图1。[作者简介]李玉秀,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戴成秋,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2)。[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工学院科研资助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思 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 身体素质 公平正直心理健康外语 实践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处理 领导能力 自信心 认真严谨演绎思维 灵活性 毅力 身体健康程度 热爱生活专业知识 2011年6月 文史博览(理论)CultureAndHistoryVision(Theory)Jun.2011 77(下转第84页)3、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判断矩阵是以上一层某一要素作为评价目标,通过对本层要素进行两两比较,从而确定矩阵元素。3.1建立判断矩阵 评价体系的第一层即“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及身体素质进行两两比较。设这五个素质分别为A1、A2、A3、A4、A5,则建立的判断矩阵如下(Aij表示Ai与Aj相比对上一层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重要性): 判断的度量是表示要素Ai对Aj的相对重要的数量尺度,即Aij的数量形式。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言,建立判断尺度定义如表2所示: 表2的量化值是Ai/Aj的值,如果计算Aj比Ai的重要程度,则可由公式:Aji=Aj/Ai=1/Aij计算而得。依据判断的度量方法,向有责任心的辅导员、优秀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人事负责人发放问卷调研他们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及身体素质这五个因素进行的两两比较的结果,建立数值判断矩阵A,如下所示。3.3各层素质权重的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我们可以选择和法、根法、特征根法和对数最小二乘等方法来确定权重,相应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其中比较好的方法是和法和根法。本文选用和法,和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Wi= n j=1 ΣA ij n k=1Σnj=1 ΣA kj 由公式可计算出A1、A2、A3、A4、A5这五个素质的权重。具体如表3所示: 应用同样的方法,最后为了便于测试和统计,稍作修正得到的测评层各素质的最后权重分别如下:公平正直(0.09)、热爱生活(0.1)、心理健康(0.1)、专业知识(0.05)、外语(0.04)、实践创新能力(0.05)、人际关系处理(0.05)、领导能力(0.04)、自信心(0.1)、认真严谨(0.07)、演绎思维(0.04)、灵活性(0.03)、毅力(0.05)、身体健康程度(0.19)。4、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方法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各素质的权重出来以后,就可以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测量了,这14项素质的测量主要分三种情况来考虑:身体健康程度主要由体能测试和医院体检来决定;专业知识、外语、实践创新能力、演绎思维可由专业试卷、操作、交流等来测试;而其余素质主要属于心理测量范畴,需要应用心理测量技术,比如说投射技术、自陈量表、评定量表等。为保证测量数据的质量,还应做到:(1)专业试卷的制卷要做到全面、客观,专业操作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的各个过程及结果。英语交流要做到即兴,实现常态化交流及考核,这样才能得出有效度、可信度较高的数据。(2)如采用投射技术,由于测试没有客观的打分标准,因此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一般由专门的心理测量专家来承担。(3)如采用自陈量表方式,必须保证测试问卷的质量。在问卷测试前,要对评测问卷项目进行调研及试测,并进行可信度和效度检查。(4)如采用评定量表方式,由于是多人 A1A2A3A4A5 表1判断矩阵模型 大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 A14A24A34A44A54 A11A21A31A41A51 A13A23A33A43A53 A15A25A35A45A55 A12A22A32A42A52 A1A2A3A4A5表2判断尺度定义 Ai与Aj同等重要Ai比Aj稍微重要Ai比Aj较强重要Ai比Aj强烈重要Ai比Aj极端重要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135792,4,6,8因素比因素量化值1 2312 1/2121/21/21/31/211/31/2123121/22 2 1/2 ΣΣΣΣΣΣΣΣΣΣΣΣ Σ ΣΣΣΣΣΣΣΣΣΣΣ 1 A1A2A3A4A5 WA1=9/(9+4.5+2.67+9+6)WA2=4.5/(9+4.5+2.67+9+6)WA3=2.67/(9+4.5+2.67+9+6)WA1=9/(9+4.5+2.67+9+6)WA1=6/(9+4.5+2.67+9+6)0.2890.1440.0860.2890.192 因素计算机过程 结果表3五个素质的权重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78!!!!!!!!!!!!!!!!!!!!!!!!参与评价,可能会评价人对受测人了解不够、评价人情绪波动或评价人脱离评价标准等等情况,难免出现评价误差。对此,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数据,再进行加权综合平均。5、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计算出的大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权重,采用百分制的给分形式,则可以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上述的综合素质测量方法,则可以获得被测实体的各项素质数据,统计各项数据的和则可以求的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并可给出其得分较低的素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改进,努力完善自己。[参考文献] [1]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2]王莲芬,徐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毛军权.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6)(责任编辑:潇红)想象与联想,与每个运动项目所蕴涵的空白对话,达成一种融合。其中以学生与运动技能的对话为核心和主体,教师以自己与运动技能的对话为前提,引导学生获得每项运动技能所蕴含意义的同时,达成学生的自我理解与建构。3.2.4教学模式要走向师生互动 生命化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做法,使教学走向师生互动、交流。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才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体育教学才能得以有效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交流多,能够针对性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即教学时可对症下药,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原本素质较差的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生命化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被动式教学为主要式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权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不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规范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时刻关心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运用批判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课堂上对学生要既有鼓励又有安慰、帮助,增强学生的运动成就感,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的自信心;再次数加强合作教育,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评价合作,创设富有生气的协同学习氛围,实现教学共振、教学相长,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7]。4.结论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观,积极构建和谐、愉快的人际氛围。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自由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把世界和自身照亮应当是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参考文献] [1]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4):13-16. [2]虎技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初探[J].甘肃科技,2007.23(2):242-244. [3]马卫平.体育与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90. [4]徐敏杰.浅谈构建生命体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处教育.理论2007.3:117-118. [5]章舒岑.浅析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新途径[J].科教论丛,2009,5:287. [6]鲁红.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82-83. [7]卢建明、谢萍萍,陈久.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2):121-124.(责任编辑:潇红)
第三篇:三层次文化模型
中国汽车人才网 http:// 三层次文化模型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艾德·希恩教授提出了一种十分著名的文化模式。希恩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起来的。他指出,文化是一系列运行良好并相当有效的基本假设。通常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组成:
1、行为准则(物质形态层次)
2、价值观和原则
3、基本假设
三层次文化模型的具体内容
行为准则或物质形态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包括实物布局、办公环境、着装要求、标语、噪声标准和心理气氛等方面。尽管内部文化的这一层次对外部成员来说是最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物质形态”却揭示了企业的一些重要特征,如果你不是这种文化中的一员,就很难理解它们的真正内涵。
假如你向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雇员询问有关他们外在行为模式的问题,那么你就会接触到支持企业文化外显部分的第二层文化―价值观和原则。
如果将银行和广告公司的文化加以比较,我们会发现,在银行的文化中,成功来自严格的财务控制、保守谨慎和对管理等级制度的尊重。相反,广告公司的文化则可能将个人的自我想象视为成功的来源,因此,不太重视权威和意见的交流。在这两类企业中,那些过去发生的事都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反映出企业文化。
第三层次是文化的本质―基本假设,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例如,银行可能有一种固有的假设,即顾客期望他们的钱能以高度严格的方式来管理。反之,广告公司则可能假设它的顾客要求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境,他们甚至敢向圣牛提出疑问。
许多企业还没完全意识到,仅仅变更决策制定结构,并不会使决策制定的过程发生变化,除非企业文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换句话说,在一个过去实行等级制的企业中,倘若文化还扎根于原来的那种命令加控制的体制,就很难授权他人制定一些决策。
另外,假如员工发现企业口头上的变化与实际的财务举动相矛盾,诸如拿不出额外的钱进行培训,或不肯出钱支持员工为满足顾客需要自主决策等,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断定,企业根本没发生任何变化。
如果员工的亲身经验告诉他们,管理并不象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如老板不肯把制定决策的权力授予他们,等等,员工就会继续对决策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
汽车人才网 http://
第四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财管八班的徐诗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初上课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理论呢?然后在写这个演讲稿时我找到了答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多。从大的方向来说,同一类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多种需要。例如,对于一个经济支付能力较低的人来讲,衣服可能只属于生理需要,而对于一个社会阶层比较高的人来讲,衣服更多的则成为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企业只有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才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再贴近些说,我们学校,以后肯定有很多同学从事于服务业,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每位客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果以后在酒店工作,碰到一位很有身份地位的客人,你给他推荐一些折扣房。也许你是出于好心,但是因为你没有根据他的需求来给他服务,所以他反而会因此感到不满意。将来我们毕业了,无论是面对你的客户还是上司,如果你能够对症下药,每次都准确的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他们是不是会很快的记住你呢?
接着就我们自身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时间不等人。我们都应该有追求的活着,而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目标的混迹。这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明确我们的目标。有句话说的好——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去。
所以不难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广泛。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互相理解每个人的行为,把我们认为无法沟通的问题简单化;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领悟自己的人生,进入自我实现的追求,过自由、快乐的日子。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第五篇:员工培训需求模型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五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循环过程,依次包括:培训需求评估;培训目标设定;培训计划拟定;实施培训活动;评价培训结果。然后寻找新的培训压力点,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对培训需求的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它是对企业员工和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何种培训而进行的评估。下面我们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种员工培训需求评估模型,以供参考。
培训需求的循环评估模型
所谓的循环评估模型指的是对于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用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需求。在每个循环中,都需要依次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循环评估模型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组织层面的分析。它指的是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因此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反映的是某一企业的员工在整体上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假设企业在推进办公自动化过程中给办公系统装备了计算机系统,那么就需要考虑
相关的员工整体是否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气氛进行分析,包括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的生产率、事故率、疾病、辞职率、缺勤率和员工的工作行为等,关键问题是发现组织目标与培训需求之间的联系。在组织分析层面,组织高层的重视和投入是培训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有效的培训与组织的目标直接相关。
作业层面的分析。这一层面的分析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即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这一层面的分析包括系统地收集反映工作特性的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同时还要明确员工有效的工作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特征。工作分析、绩效评价、质量控制报告和顾客反映等都为这种培训需求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
个人层面的分析。个人层面的分析是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或者将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是否存在差距。个人层面的分析信息来源包括业绩考核记录、员工技能测试以及员工个人填写的培训需求问卷。为了将来评估培训的结果和评估未来培训的需要,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要形成一种制度。
这种评估模型的优势在于:从组织整体到员工个人全面分析培训
需求,避免发生遗漏;它提供了循环方案,使培训需求分析成为定期进行的工作,可及时发现管理者和员工在三个层面的培训需求,使培训工作成为企业一项长期性制度,不再是一时的“整风运动”。这种评估模型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工作量大,需要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同时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培训需求的任务——绩效评估模型
要知道,培训需求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员工和管理者在某方面的培训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新员工和原有员工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评估。对于新员工,可以使用任务分析的方法,即根据新员工即将承担的工作任务对员工的要求来判断员工的培训需求。对于现职员工,可以使用绩效分析的方法,即根据现有员工的实际绩效水平与目标绩效水平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培训需求评估。
任务分析。对于比较低层次的工作,公司通常雇用没有经验的人,这时就可以使用任务分析法来确定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在任务分析过程中,我们除了可以使用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外,还可以使用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他记录了工作中的任务及其所需的技能。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通常包括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子任务、各项工作的执行频率、绩效标准、执行工作任务的环境、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学习技能的场所。
绩效分析。所谓的绩效分析是考察员工的目前实际绩效与理想的目标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偏差,然后决定是否可以通过培训来矫正偏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开展绩效评估,发现绩效偏差;进行成本—价值分析,即确定投入时间和努力来弥补这一绩效偏差是否值得;认定“能不能”和“肯不肯”的问题。这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员工是否了解工作的内容和绩效标准?员工是否肯做?员工如果肯做,是否能够胜任?
员工培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来改进工作绩效,因此培训能够解决员工能力方面的问题。而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虽然也可以采用培训的办法,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改变奖励和惩罚等措施、调整薪酬政策和工作设计等方面来实现。如果员工不知道自己的绩效差异,就应首先考虑“能不能”的问题,然后再考虑“肯不肯”的问题。
这种评估模型适于基层的新员工和现职员工。其优势在于:比较明确具体地找出培训需求;操作较容易,可根据目标任务或绩效标准与实际绩效考核情况比较,并结合技能与态度分析进行;可在各班组全面展开,提高员工的参与性;可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如工作设计不合理、管理人员监督不利等其他问题。这种模型也有局限性,它主要适于操作性员工;此外,它需要有良好的工作岗位设计与
分析资料,并具备完善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员工在组织中个人成长的需要,即使员工目前的工作绩效是令人满意的,也可能因为工作需要为工作调动做准备、为职位的晋升做准备、或者为适应工作内容要求的变化做准备等原因提出培训的需求。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为这种情况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这种评估模型的特点是:在员工当前工作绩效满意的情况下,进行前瞻性分析,以便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其中包括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它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使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更具战略意义。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为组织与个人发展准备一个结合点,这是开发与激励员工以及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的有效手段。这种模型的局限性是:这种评估模型是建立在未来的基点上,因此预测的准确度难免出现偏差。对培训的深广度也较难把握。如果在使用该模型时,没有把员工的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好的话,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在组织中无从发挥其才学技能,那他(她)可能会“跳槽”。因此,这
种评估模型适用于那些企业未来需要的高层管理与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