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时间:2019-05-13 03: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一篇: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上传: 陈粟梅

更新时间:2013-1-3 11:56:27

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摘 要】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承认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教学上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给不同层次的孩子相应的评价,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键词】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分层练习 分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教师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单调地讲授新课,必然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上课无所作为。而困难学生“吃不了”以至于对数学产生厌恶、害怕感,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分层教学法,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 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划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存在个体差异,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通过阅读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问卷调查等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格的差异。

性格是指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的稳定倾向。那么,在性格上表现出学习主动积极,能自制,有毅力的,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很强;在性格上表现出虽有学习目的,但缺乏自制力的,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只能是一般;在性格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也薄弱的,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当然会较弱。

2、兴趣的差异。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力求接触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同知、情、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总是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会产生兴趣。对数学学科没有认识,就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而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了,就会去积极钻研,积极思考。

3、能力的差异。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稳定个性心理特征。学生的数学才能主要是在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和解答数学学习题的思维特点上表现出来的。迅速、广泛地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以及迅速自然地从正面的思维进程转变到反面的思维进程的能力等,是数学才能一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们在问卷调查时的问题:在解答一道数学题之后,我会思考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选择A的占35%,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解题过程,说明他们目前就具备一定的数学思考能力;选择B的占57%,这些学生如果长期能坚持下来,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也会提高;选择C的占8%,这些学生只能按照规定的思路解题,会制约他们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大致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基础和智力较差,接受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称之为“学困生”;B层:智力优秀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智力一般但学习态度认真的,称之为“中等生”;C层:智力好,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称之为“优等生”。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做到心中有数,绝不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会助长“高层”学生的傲气,挫伤“低层”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变化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相结合。要把集体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因此,实施分层教学能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都不断提高,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分层目标,明确要求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经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如我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背出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当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既定目标时,后进生有了学习信心,中间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优等生能朝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迈进。

(二)分层提问,促进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数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我认为课堂提问层次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

首先设计问题得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等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让优等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计算题等最基础的问题,鼓励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如:《田园风光》一课,我展示了美丽的田园的情景图,然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这幅主题图上你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哪类学生都能回答,只是获取信息的数量及提出问题的独创性方面有些差异。再如:在课要结束之前,向学生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这样的提问体现了“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其次是针对中等学生的提问,主要是为他们设计一些陈述性和程序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回忆、理解和感知,学习陈述性、程序性的知识。如:《田园风光》一课,在小朋友们观察图后得出结论:大猪有2栏,每栏4头,大猪共有多少头?(2×4=8)。接着向中下学生提问:“你能说说有关小猪的信息吗?”“小猪有3栏,每栏有8头。”教师追问:“那求一共有多少头小猪,该怎么列式呢?”这样让中等生有足够的展示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当然,也不能忽略优等生,要设计满足他们欲望的问题。在教学《田园风光》时,我提问:“养猪场在果园的哪面?”(东面)。“那能像老师这样说出场景的位置关系吗?”学生可以说出很多种不同的答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给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弹性去完成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好的提问,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把问题设在重点处、迷茫处、疑惑处,便能充分调动学生身上的每一根思维神经。

(三)分层学习,学会合作

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水平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可以使班集体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集中研讨学生的共性问题时,既可以按照A-B-C层的顺序提问学生,让学生相互补充、完善,使问题得到完善解决;也可以先要求C层学生示范作答,再出示同一问题或类似问题让B、C层学生模仿作答;还可以让A层学生承担作业检查、辅导督促C层学生完成作业等职责,给其他学生提供帮助,以缓解学生人数多而教师指导时间有限的矛盾。教师还要在课内外强化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竞赛,并把帮助C层学生提高作为每个人的职责。

三、分层练习,发挥作业的实际作用 数学作业练习是一项常规工作,如果对作业内容统一要求,有很大的弊病。作业难度稍大,学困生完成起来有困难,导致经常拖沓作业,容易失去对学习的信心;而题目难度过小,对优等生来讲,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收获却很小,作业的价值不大。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课堂作业设计有梯度,基本原则是由易到难,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训练要求,改学生机械地练为学生能动地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己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训练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拓宽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因人定标,充分发挥了作业的实际作用。具体做法是:

1.基本性练习的训练。要紧扣教材抓双基,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教材一般性要求。2.综合性练习的训练。要紧扣知识的综合运用,使B、C层学生达到要求,鼓励A层学生争取达到要求。

3.扩展提高性练习的训练。要紧扣思维训练,培养能力,使C层学生达到要求,部分B层学生争取达到要求。

四、评价学生要有层次性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对由低层次跨越到高层次的同学设立“超越奖”,这样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新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参考文献:

[1]潘庚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6):48 [2]周一平.初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2): 38-39 [3]蔡美玉.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0(29):14

第二篇:轻钢别墅标准化多样化满足不同的需求

轻钢别墅标准化多样化满足不同的需求

轻钢轻板体系要求建筑平面充分适应结构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通用化应用、多样化组合的特点,以满足工业化生产及装配式施工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住宅系列化及标准化。轻钢别墅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应用产业化的系统组织管理方法实施住宅建筑规模化、多样化。利达集成设计观念的应用可以把建筑规模化、多样化协调起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轻钢轻板住宅建设模式,可以说,完整的轻钢轻板住宅通用建筑体系是一批先进的成套适用技轻钢轻板住宅术体系的集成。

利达集团推出绿色、节能、环保住宅及集成化、模块化、环保装配式多功能的低层轻钢结构建筑。在空间使用率上,钢结构的断面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增加建筑有效面积8%左右。在建筑风格上,钢结构建筑也更显灵活丰富,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三篇: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满足特殊教育需求

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满足特殊教育需求

――徐汇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践研究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邱轶

随着上海市义务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模式正初步形成。同时特殊教育领域回归主流思想深入人心,残疾儿童就读普通学校渐成风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崭新教育理念-全纳性教育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如何有效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充分地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需求是全新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徐汇区创一流教育一个重要抓手。我区于1994年开始尝试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并于一九九五年接受上海市教委委托率先开展随班就读的试点。随班就读学生人数1994年为25人,1995年各小学随班就读人数增至271人,1997年随班就读的对象扩展到了聋、盲、情绪行为障碍、肢残等六类对象。1998年我区开展了中学的随班就读工作,至2002年全区共有11所幼儿园、37所小学、38所中学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接受随班就读的学生达473人。全区建立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四级领导体系和三级教研网络。每个学区都设立了巡回指导,每所学校都确定了随班就读主管领导。共有255名教师被任命为随班就读教师。并依托教育学院和辅读学校进行了数百人次的随班就读教师短期培训。

在随班就读工作推进过程中,为确保特殊儿童受教育的质量,我区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区级、学校级规章制度,包括随班就读工作统计制度、随班学生档案建立及管理制度、各级随班就读管理机构及教师责任制度、各级教研组教研制度、视导评估制度和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制度。其中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制度对我区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比较突出的作用,也使我区随班就读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996年随着我区随班就读行政、教研网络的基本建成、随班就读儿童的入学、管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随班就读工作进入了一个高原区,工作质量的提高受到了阻碍,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学校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A:学校教育应试现象严重,导致随班就读儿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学校也只能以应试的形式辅导随班就读儿童,以致随班就读学生学得很苦却得得很少。B:课堂教学中没有保证随班就读学生受益的措施。C: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空间很狭隘,没有帮助其发展个性特长的课程及措施。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反复研究确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的制度,并由区特教教研员依据国内外成功范例及我区实际情况编制了全区统一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表。1997年5月我们将有关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条例正式写入徐教〖1997〗024号文件:《关于弱智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要求》。近年来我区随班就读教师为512位特殊儿童制定了千余份个别化教育计划,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遭遇到不少问题。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初步形成了有关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模式。

一、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1、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儿童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教育的任务不是抹杀这种差异而是适应这种差异来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智力、身体、感官上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妨碍其达成充分发展的目标。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特殊儿童或许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较多的身心障碍和学习困难,因此必需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适合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体现。

2、是随班就读学生受益的保证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中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既然是特殊教育就应该有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个别化教育计划便是这种方法和手段的最佳载体。因为,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依据正常学生发展水平实施的课堂教学很难照顾到这些特殊儿童的需要,很多随班就读学生因为课堂上没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而对课堂教学失去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随班就读儿童在教学中真正受益,必需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适合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在课堂外为补偿其缺陷安排特别的辅导,在普通教育的组织、措施方法或教材、教具之外,增加一些能够帮助儿童学习的措施和方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育内容、形式、进度、目标是按个别儿童发育上的需要而定,保障了随班就读儿童在教学中受益。

3、是导向全新教育模式的渠道

由于实施了个别化教育计划,普通班的教师必需在课堂中考虑不同的教育需求,这就对传统的以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核为基础的课堂集体授课制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思考和采纳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为合作教学、伙伴教学、程序教学、等方法进入课堂提供了契机。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特殊的,他们具有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儿童各个不同,而且一个儿童所具备的几种能力中也有强势、弱势之分。只

要教育实施时能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尊循儿童发育规律来制定教学方案,每个儿童的潜能便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每个儿童都有能力学习。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为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教育需要,提供了工具和基础,为发展满足所有儿童需要的全纳性教育铺平了道路。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运用

1、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工作是展开个别教育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针对性的强弱是随班就读儿童是否能够受益的关键,同时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又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素质的体现。为做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工作满足随班就读儿童特殊教育需求,提高随班就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一些工作:

内容: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特殊学校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能照搬特殊学校的现有模式,同时在我们开始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1996年,随班就读教师对个别化教育计划还很陌生,因此我们由教研员制定了全区统一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和格式。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a.学生基本情况描述。这项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家庭的有关情况

b.教育心理诊断情况。这项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接受测试的结果包括智力测试和学科测试,要求教师能根据测试结果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使测试的目的导向教育,使测试的结果能够真正为教育服务。第二部分是教师观察的结果,我们要求随班就读教师在孩子入学或新学期开始时进行为期2周的周密观察以了解学生的课堂及课余学习特点。观察内容包括:随班就读学生上课态度、理解力、日常考查情况、作业及其他相关情况。

c.特殊服务情况。随班就读学生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缺陷和教育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教育对象的扩大,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脑瘫、病弱儿童纷纷入学,他们往往需要更为特殊的帮助,虽然我们不要求所有随班就读学校都能提供这种服务,但是我们要求各学校至少能够分辨这种需要,并将名单提供给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d.学期目标及单元目标。这项内容包括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的学期和周教育目标,同时单元目标还包括其开始实施和预计完成的时间。

e.评估日期、方式和标准。此项内容与单元目标相配合,要求随班就读教师确定对所设教育目标以何种方式、间隔多长时间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的目标设定不同的通过标准。

过程: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的决策和计划过程,一定要遵循适当的程序。我们要求随班就读学校在开学后两周内依据以下程序制定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计划。

a.学生评估。学生情况是制订教学目标和策略的基础。我们要求随班就读教师分析前一学年(期)学生的考核评价情况,并在开学2周内了解学生智力情况及做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评估是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首先目前的智力测试还无法为教师提供学生详尽的心理能力情况,大多数教师也不了解正式测试分数的涵义;其次目前的教育诊断工具还比较缺乏,适用于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测试几乎没有;最后教师缺乏了解个别教育需要的经验和手段。因此为了使随班就读教师能对学生进行较正确的评估,我们提供了简易的智力测试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师资培训,并在近年结合个案研究,定期分小组讨论随班就读学生特点。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学习前的评价和分析。在充分的掌握各项能力水平及强势和弱势能力之后,便可根据其特点制定计划。有一些有特殊障碍和需要的学生,还需要进行各种专项评估,以便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提供特殊的训练、治疗或康复措施。

b.教材分析。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在课堂集体授课制的情况下实施,随班就读学生所学的内容和进度必然与正常儿童一致,如何达成因材施教的个别教育目标必需在教材分层上动脑筋。因此要求教师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和课程进行分析和调整,调整内容可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教学内容的深、浅、多、少;教学进度的快、慢;强化、削弱某一门课或增加、去掉某一门课;采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使用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材或教具。

c.个案会议。在各位随班就读教师了解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本学科的学习特点之后,我们要求学校随班就读主管领导组织相关的个案会议,讨论各方面的评估观测结果,综合各学科的要求,并纳入家长的意见,制订教学目标。个案会议是决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走向的重要会议,因此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很重视,有的学校还邀请家长提出建议。

d.撰写计划。根据个案会议的精神和确定的目标,参照普通学校教学大纲和弱智学校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按格式撰写个别化教育计划。

原则: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必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此我们以文件、规定等形式保障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遵循必要的原

a.在开学后2周内需对随班就读学生作教育观察,并在2周内召开个案会议制定个别教学计划。至少一年召开一次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新评估会议。

b.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做各种测查、观察,确实掌握学生各种能力的发育水平。

c.在为学生设计个别教学计划或评价学习的进步情况时需要巡回指导教师、随班就读主管领导、学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必要的话要邀请学生家长和残疾学生本人共同参与。

d.教师要共同商定学生语文、数学等学校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和评价学生进度的方法。

e.对长期中期近期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都要有所规定。各学习单元的目标按先后顺序排列,对每一种能力要达到的水平明确规定。每一个段落的考试和评价。不要求全体学生学习所有课程或教材,应该针对学生的需要和进步情况做出个别的决定。教案上可以包括教科书,练习手册,参考书,游戏和计算机等。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用集体、小组或个别辅导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

f.减少内容和降低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可接受性(随班生能够接受的)原则;实用性(随班生今后生活必不可少的)原则;后续性(降低要求后不影响以后继续学习的)原则。在减少内容和降低要求的同时,增加和提高缺陷矫正补偿、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生活适应、个性培养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2、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大部分学校分为课堂及课余两部分,课堂上老师通过降低要求、增加练习、辅助提问、小组辅导等形式完成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目标。课余老师通过辅导作业、增设科目、资源教室等帮助学生。

课内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课内教学如何体现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精神是随班就读工作探索的重点,也是随班就读质量提高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适应个别差异。从教育史的角度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是一个从个体到集体,再从集体中去体现个体的一个进化过程。传统的班级制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大班的,竞赛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把学生看作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人集合,不在课堂上满足某个人或某类人的要求,教师只把国家统编的教材和教师手册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因此要在课内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必需进行多方面的变革。

a.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课堂提高课堂教育效益,满足随班就读儿童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教育需要。近年来,我区组织基础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研究,先后组织研究了的杜鹃园小学分层教育模式;东兰路小学的伙伴教育模式;虹桥路小学的资源教室模式和南丹路小学“多媒体辅助自主学习”模式等。其中杜鹃园小学、南丹路小学的教学模式先后作了市级汇报研讨。这些模式,都试图解决好差异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个体与整体的矛盾、竞争与合作的矛盾,使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成为可资利用的有效教育的教这些学资源。

b.教学策略的改革。很多学校在学习了《特殊教育概论》一书后认识到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整体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面对差异、利用差异,扬长促短、长短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例如:有的学校利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细分,并设置过渡内容供随班就读学生学习;有的学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特意安排5分钟自由活动时间,在在正常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帮助随班就读儿童复习巩固;有的学校在教学中要有效地运用伙伴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恰当组合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发挥其最大效能。

c.教学手段的创新。有些学校利用适应个体差异的先进技术,如:程序化的课程,电脑教学,视听科技教学。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如我区南丹路小学和杜鹃园小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连机教学的形式体现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教育目标,通过软件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时得到更多的帮助。比如学习阅读时随班就读儿童面前的电脑有语音提示和拼音提示,帮助其进行学习,而在练习时电脑会提供给随班就读学生适合其水平的练习题,通过习内容个别化,个别化的任务来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d.教学评价的变革。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需改变过去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评价方式,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特点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同时利用合作学习等方法,在小组间和小组内展开评价。

课外个别教育的实施:课余老师通过辅导作业、增设科目、资源教室等帮助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辅导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随班生随普通班级上课课内集体教学的不足,是为了尽可能使随班生最终不需要辅导也能跟随上普通班级就读。进行必要的补课,是为了最终不需要进行补课(补是为了不补)。课外辅导的形式:辅导应从实际出发,具有多样化的变式。根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文件精神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一些落实:教师的落实、时间的落实、地点的落实、对象的落实、内容的落

a.教师的落实。采取多种形式落实辅导老师。可以是:当班的任课教师,本校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外校的教师(中心校的巡回辅导教师、特殊学校的巡回辅导教师、教研员、或其他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社区志愿人员、临床医疗人员等),也可以是从学生中物色的小先生,也可以是经过培训的家长。辅导教师须经市、区县、辅读学校的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职技教育专业知识。

b.时间的落实。可以放在:课前课后的早自修、午休或放学后的时间,免修某些课程(如外语)或合并某些课程(如《思品》和《自然》合成《常识》综合课)多出的时间,自修课时间或选修课、活动课时间,双修日或节假日的时间,社会实践的时间,其他时间(半天、一天或几天)。安排辅导的时间时,应注意学生学业负担的适度。

c.地点的落实。可以放在:教室的辅导学习角、生活角,教师的办公室,为满足残疾学生特殊需要的资源教室(本校的、或外校的),其他(如学生的家庭、少年之家、少年宫、少科站、劳技职教中心、社区其他地点等)。地点应因地制宜,并配备必不可少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训练设备、康复器材等。有随班就读学生12人以上的学校应逐步设立资源教室。

d.对象的落实。可以是:本班级的随班就读生,跨班级的随班就读生,跨年级的随班就读生,跨学校的随班就读生。也可以是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对象应因人制宜。生源多的学校应对辅导对象实施分类教学,以取得规模效应,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e.内容的落实。可以是:知识的补缺补漏补差,生活适应社会适应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缺陷的矫正和补偿,潜能发掘和个性培养特长发挥,心理咨询、习惯培养、学法指导等。辅导的内容应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保障

1、教师培训是基础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尤其是对学生进行评估,更是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的专门知识,否则很难制定出切合随班就读学生实践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了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区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我区是全市第一个申报随班就读240课程培训的区,其后又根据市教委师资处的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其次我们利用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资源,每学期组织3-4次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讲座,让教师了解不同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至今我们已经对脑瘫、自闭症、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障碍、言语语言障碍等各类儿童进行了专题讲座;最后我们利用各级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探讨随班就读学生的各类问题,提高教师的认识和水平。

2、个案研究是手段

96年起全区各随班就读学校开始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为进一步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全面深入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特殊教育需求,踏踏实实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质量,近年来全区各随班就读学校开展了随班就读学生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是特殊性升华为一般性的重要过程,是以点带面普特渗透的重要手段,因此各校都十分重视。98学年起每所学校确定一位随班就读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教师对案主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估诊断,分析了案主的特殊困难及其教育需求,确定了详细教育目标和教学策略,并做周全的观察记录。2年来,各校的个案研究工作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也使一部分随班就读学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班就读教师分析解决特殊学生教育需求的能力也有所提高。99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了徐汇区首届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及个别化教育计划评比。全区有35所学校,共撰写了48篇个案研究报告。个案涉及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脑瘫等各类过特殊儿童,儿童的问题涉及语言、行为、学业、行动、心理卫生等各个方面,而仅就学业问题,个案研究就探讨了语文、数学、英语、图画等学科的障碍与教育补偿。部分个案在《大众心理学》、《上海教学研究》、《徐汇教育》等杂志刊登。通过个案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随班就读教师对特殊儿童及其特殊教育需要的认识,增长了其了解分析特殊儿童问题的能力,积累了处理特殊问题的经验。

3、督导评估是保证

督导工作是保证学生享受优良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行政机关监督教育方针、政策是否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随班就读学生受到适合其需要教育的保证自然应该成为教育督导的重要方面。我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对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的督导A:把个别化教育计划督导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督导工作中。在双十条中加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评定标准。B:通过学区巡回指导的定期巡视加强对普通学校的指导。C: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激发学校自我监督、自我指导。D:教师通过定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讨论会检讨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和实施情况。

四、问题与反思

我区于1996学年起在全区推广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应用,基层学校都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周密的计划。很多学校在制定计划之前接受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并且在随班就读主管领导的组织下进行了集体讨论。为使计划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班就读老师都按要求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诊断。同时大部分学校每月督察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保证其按学生发展情况作及时的修订。但在操作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l目前普通学校仍基本采用课堂授课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为了满足培养大批普通受教育者的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课堂上很难照顾到个别教育需求。虽然随班就读一些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如:伙伴教学、合作学习、适度参与等在一些学校得以有效的运用。但教育模式还未取得全面的突破性的变革,个别化教育计划因此变成个别辅导计划。l由于分科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往往是通过随班就读教师一个人来处理随班就读学生的全部问题,而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全体教师的参与是相当重要。因为残疾儿童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一些应用于随班就读教师之间合作方法如:同伴协作,互动咨询、专家小组还不能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所需的多学科合作仍未形成。

l资源教室是落实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所必须的基本设施。同时也是体现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进行特殊教育这一随班就读中心思想的重要标志。但资源教室的建立还没有政策和经费的保证。

l现在还没有一套能适应学生个性的教材,教材的分析和分层只能在统一要求的范围内进行。

l缺乏可以在短时间内理清学生特征的评价手段。教师往往不能从智力测验等评估中得到有用的教育信息,同时有缺乏自己能够使用的评价工具,导致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经验来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发展的水平。

l随班就读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且有较大部分是重复的劳动,在目前教育资源还不丰富的情况下,如何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思考,目前国外已经有结合评价自动生成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软件,上海市是否可以考虑结合各方面专家的力量,为随班就读教师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

1.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陈荣华《智能不足研究》台湾师大书苑……1992

3.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2

4.DANIEL P.HALLAHAN JAMES M.KAUFFMAN 《Exceptional Children》ALLYN and BACON1991

5.AAMR 《Mental Refardation-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s》 AAMR ……1992

第四篇:中国农民信贷需求及满足情况

关于瑞安市农民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的是抓好生产发展。农民要生产发展,资金是关键,由于农民底子薄、条件差,缺乏自有资金,因此,贷款成为农村融资的主渠道。围绕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从探索金融支农的途径、措施入手,先后走访了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湖岭支行、农业龙头企业等有关单位及农户,就瑞安市农民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贷款基本情况

到2002年止,瑞安市建设、工商、农业等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试,纷纷撤出了“不赚钱的农村”。目前全市仅农村合作银行(前身是农村信用联社,2005年改制挂牌)还扎根于农村,提供金融信贷服务。近年来,农村合作银行围绕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在全市设立网点78个,员工共700多人,坚持小额、分散、本土化的贷款准则,积极把贷款投向“三农”。2005年共累放贷款79.58亿元,吸收存款51.2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38.23亿元,帐面利润9934万元。其中全年累放农业贷款76.88亿元,农贷余额33.95亿元,占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总额88.1%,占瑞安金融农贷总额的95%。

当前,农民贷款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消费性贷款。主要是农户因为建房、购房、婚嫁、子女教育而产生的借款需求。从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发放情况看:2005年末用于农民消费性贷款19592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2393万元,2006年6月末余额17277万元,同比减少4147万元。从中反映出农民消费性贷款逐年减少。二是生产性借贷。主要包括农民的农业生产投入、农民个体经营发展、农业企业与合作社的扩大生产等产生的借贷需求(见表1),这类贷款需求正逐年增加,同时也反映农民发展生产的趋势正逐步扩大。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政策性银行,目前仅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其经营业务范围狭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作用不明显。

目前,瑞安市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但其业务是只存不贷,抽走了农村大量的资金。2005年邮政储蓄余额达8.3亿元,其中来自农村的邮政储蓄为4.5亿元,占邮政储蓄总额54%,其储蓄存款上存邮政总局,没有反哺农村。

农信担保公司在全市金融支农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职能是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提供担保。农信担保公司是从2004年开始运作的,瑞安市供销总社同市财政分别投入255万元和245万元存入农村合作银行作为担保基金,为贷款对象提供担保和较低利率的优惠;出现险损时,担保公司与合作银行按8:2比例分担代偿责任。2005年,共对127户农业企业、农户提供授信担保贷款1743万元。公司运行两年来,共累计担保贷款2852万元,一定程度地缓解农业生产主体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金融支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农业信贷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如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文件精神,瑞安市农村合作银行从2003年开始可享受6年的企业所得税返回50%的优惠政策;人民银行瑞安支行给予农村合作银行每年3000万元的支农借贷款,专项用于“三农”贷款;市财政每年安排25万元作为农信担保公司补充风险准备金等。

二、关于农民贷款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农民贷款难

1、贷款满足率不高。农村合作银行于2004年调查统计:全市有贷款需求的农民(指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民)得到贷款满足率为88%。这一数据初步表明,农村合作银行发放贷款基本能够满足瑞安市农民的需求。但是从瑞安市对十个村一百户农户问卷调查得出:瑞安市农户对投入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51%选择自有资金,25%为民间借贷,24%为申请贷款。这说明还有49%的农民希望通过借贷途径获得资金,而金融贷款仅能满足不到其中一半的农民需求,农民贷款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2、贷款手续繁琐。从“十村百户”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农民对获得农业贷款是否方便的选择上:18%为方便,55%为一般,27%为不方便。从申请小额贷款手续看,单填写表格就达9类之多,期间还要经过口头申请、提供各类证明材料、调查、审批等环节,这些程序对于处在偏远贫困山区、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申请贷款更为困难;又如,农业企业申请贷款,在提供财产担保情况下申请无风险的贷款昌,仍然要通过非正规途径取得信贷员的认可。

3、贷款利率较高。目前农村合作银行发放专门用于种养业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下,无需提供担保、抵押)优惠利率为4.725厘/半年期,其他类贷款如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等其利率达7.98厘/半年期和8.5厘/半年期以上(人民银行确定基准利率4.25厘,上下浮动由各银行自行确定),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总额中占比非常低(见表2)。所以。大部分贷款农民承受了高利率的支出,体现不出金融支农的实质意义。

4、贷款渠道不畅。从瑞安市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发放情况看(见表2),农户担保贷款和房产抵押贷款正逐步减少,说明农民的贷款渠道不畅。究其原因,一是联保贷款难实施。联保贷款一般十人一组,集体联保时,如有一人不守信用,那么其他人都无法贷到款,因此,农户对联保贷款都不积极。二是房产抵押贷款难操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面临无物抵押的尴尬境地,主要的固定资产-——房屋无产权证且地处偏远,市场评估价极低,致使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物。

(二)银行难贷款

1、交易成本高。由于农业信贷需求主体数量多,而贷款以小额贷款为主,造成银行工作量大而利润少,交易成本高的现象,使银行对这类对象更加“惜贷”。

2、贷款风险高。一方面农民收不足,户均拥有财产和抵押品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农业贷款风险高,导致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如:银行出于自身考虑,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信贷员责任规范,规定不良贷款连续3个月超过责任贷款的6%,即予以停贷,及按照万分之十的赔偿率向信贷员追偿。这些规定制约了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信贷员更加的“嫌贫爱富”。

(三)金融支农主体单一

目前,瑞安市农村、农民数量庞大,而且对金融需求量大面广,但是,各商业银行却更多地以集中在市区和发达地区为主,仅农村合作银行面向“三农”,造成了金融支农主体的单一性。这种现象使农村合作银行在缺乏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规避风险、保守贷款为原则,从湖岭支行近年来无出现坏帐的情况可以看出,许多有贷款需求但无担保、抵押或偿还能力较弱的农民被拒之门外。同时,从另一方面说,金融支农机构的单一性也决定了其投放农村金融贷款的额度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融资需求。

三、对策建议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高、风险高的特点,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难以完成,必须有 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着力推进金融支农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商业金融支农作用。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如继续执行企业所得税50%返回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等措施,鼓励、引导各商业银行广泛开辟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强化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功能,扩大信贷投入,有效解决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应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使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另外,要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在国家邮政银行即将成立的条件下,积极做好邮政储蓄支持“三农”的试点工作,争取更多资金回流农村,扶持农业农村生产发展。

(二)建立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培育良好农村信用环境。一是加快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二是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市财政设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对商业银行在金融支农中出现的不良贷款及损失予以适应的补偿。

(三)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银行贷款投入。可采取将市财政性存款定向储存于金融支农的银行,一方面扩大其贷款投放额度,另一方面鼓励其采取低利率的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充分利用信贷发展生产。同时,应充分发挥农信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作用,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在措施上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担保基本金额度,扩大其业务范围,让更大农民在担保公司的保驾护航下“借鸡生蛋”、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创新工作机制,使金融服务贴近“三农”。金融服务机构要摆正理念,端正认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社会效益,即有义务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服务。一方面要结合“三农”的特点,在加强信用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简化信贷手续,方便农民群众办理贷款手续。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真心服务农民群众。另一方面,要敢于分担适当的贷款风险,积极为贫困农民等弱势群体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农民贷款费用支出,切实体现政策扶农、金融支农的现实意义。金融

监管机构应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金融支农工作,如鼓励各商业银行拓展对“三农”的服务、对农业贷款工作实行单独考核等等。

(五)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瑞安市农村合作银行几年来农业贷款呆帐率很低的情况也说明了农民的信用观念较强,这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阶段,瑞安市农民协会信用部应加大农民信用评级工作力度,加快信用村、镇和信用农户的评定工作进度,尽快建立起农村信用体系。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信用贷款过程中,桂峰乡黄岭村的放贷模式值得借鉴:由于桂峰乡地处偏远,在农民申请贷款、农村合作银行放贷调查都不方便的情况下,湖岭支行通过该村责任心强、信用好、在村民中有威信的村长,调查了解该村村民贷款需求,并集中授信委托于该村长,由其汇总呈交贷款农户名单与贷款额,办理农户贷款手续后,实行一次性划拨贷款,并由村长负责发放与催收。仅2005就一次性发贷26万元,这种方式实施5年来无出现迟滞还贷现象。

(六)研究制订金融支农政策。财政支农是输血,金融支农是造血,强化金融支农功能,对于“三农”发展重大意义。政府应制订出台金融支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各商业银行积极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实现政府扶农、农民增收、银行赢利的“三方”共赢局面。

第五篇:关于管理者的不同层次

关于管理者的不同层次,有一种说法如下:四流的管理者:自己干,部下没事干;三流的管理者:自己干部下就干,自己不干部下就不干;二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让部下去干;一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让部下玩命的干。这种说法,有道理,却不一定适用,原因在于需要“翻译”。

笔者也有管理者四层进化的说法,还算适用,有无道理,但凭君见。

四流的管理者:实务人员意识。这些管理者,首先需要进行管理者角色意识强化。

三流的管理者:传话筒,无主见的监工。这种管理者,给人一种太监的感觉,除非逼不得已被太监化,否则至少需要进行业务管理流程及主导性思维教育。

二流的管理者:接受任务,制定计划并努力达标。这种管理者,如果能达成任务目标的话,就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只是二流呢?就是因为时常不能达标。需要进行由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角色变迁教育,管理者是因人成事的,重要的是这个“人”,如果能将注意力放在人上,角色变迁就成功一半了。

一流的管理者:管理者意识和使命感,为创造更好的业绩,积极解决问题。这种管理者,知道自己的存在理由就是为组织创造价值,所以能为更好的业绩而努力。同时,他具有系统性的观点,在他的眼里,既有人,又有事,他能够将生存(人事匹配、完成基本任务)与发展(人才培养与业绩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他的眼里,既有例行事务,又有例外事务,他总是能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处理例外事务上,也就是积极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旁人看起来,他似乎常常悠哉游哉,闲适得让人羡慕,其实,他在关心大局的情况下,精心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的大脑也一直处于临战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思考与交流

下载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职工工作层次不同[范文大全]

    由于企业职工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各种技能不同,因而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培训。企业的培训一般可分为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两类。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财管八班的徐诗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

    需求层次模型读后感 范文合集

    模型非常感兴趣,于是找了《动机与人格》这本书来看,虽然很多学术性内容没看懂,还是获益良多,需求层次模型读后感。因为这是一本心理学专业著作,当中的论点在严谨的论证下比通俗的......

    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求美国有位商人开了一家“组合式鞋店”,货架上陈列着6种鞋跟、8种鞋底,鞋面的颜色以黑白为主,鞋带的颜色有80多种,款式有百余种。顾客可自由挑选出自己最......

    农民信贷需求及满足情况调查

    《中国农民信贷需求及满足情况》 之关于杨村镇峡河村的信贷情况调访前言:根据我对该村的农村信用社指定信贷员潘旭桥的采访,以及我作为本镇本地人的了解,我做了这份真实的调查......

    浅谈高速公路发展如何满足国防需求

    浅谈高速公路发展如何满足国防要求摘要: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与满足国防要求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国防工作的突破点,以解决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国防要求......

    不同层次任职教育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摘要:一门课程如何满足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知识、能力需求,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任课教员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航空反潜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特......

    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第三部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1)你的长期目标应该制定得尽可能长远,那将激起你为伟大事业奋斗的雄心;中期目标应该高于你的现状一个档次,那将使你能够拥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和不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