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推荐)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规模倍增”,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三农”、面向曹妃甸,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
2011年,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招生1.1万人,在校生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5万人。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
今后三年,我市将加快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2011年3.7万人为基数,2011年招生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1年招生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2年招生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平均每年递增1.2万人,从2011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4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以2011年1.1万人为基数,2011年招生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2011年招生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2012年招生2.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平均每年递增0.4万人,从2011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2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2011年的10万人为基数,2011年培训13.3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1年培训16.6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2年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均每年递增3.3万人以上,从2011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0万人,实现培训规模翻一番。
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示范性专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中职教育扩招工程
扩大面向高中生的招生。近年来我市初中毕业生锐减,今后几年,基本维持在7万人左右。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愿望的,都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我市每年有近两万名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高中生接受职业教育,有潜力可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收高中生0.5万人左右,2011年计划招生0.7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0.9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1.1万人。各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积极招收外地学生来就读。
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即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招收具有初中或同等学历,45周岁以下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后备干部、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等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学业合格,颁发中职毕业证书。2011年计划招生1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1.5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3.1万人。
(二)实施高职教育扩招工程
积极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校区建设,新校区总占地1644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2011年年底主要设施基本建成。届时,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积极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异地迁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河北科技大学分院重点建设好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国内、省内强势专业,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挖掘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潜力,确保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翻一番。『 1 』『 2 』『 3 』『 4 』
(三)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
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开展培训,使劳动者掌握就业、创业必需的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一村一名中专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培养计划”。加强对革命老区就业年龄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四)实施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职教中心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遵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要在2011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迁安市职教中心要加快新校区施工进度,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丰润区职教中心、丰南区职教中心、乐亭县职教中心新建工程2011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到2012年,全市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4所以上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000所职教中心行列。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到2012年,建设100所以上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五)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
结合我市培育壮大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加快高级工和技师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把培训城镇失业人员、驻唐部队官兵、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要任务,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1.2万人,中初级技能型人才5万人。
(六)实施示范院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辐射带动全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妃甸新城高教园区设施条件,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院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办省级示范性院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201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向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劳动高级技校、市对外经贸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有1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国家级示范性学校行列。
(七)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工程
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盘活资源,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以及建筑建材、煤炭、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组建一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加强城乡、区域、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范文《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八)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远程教育与实践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分制、选修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职业院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双元制”、“引企入校”等模式,推进生产教学一体化。
<1><2><3><4>
建立技能型人才供求对接机制,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
(九)实施多元化办学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和我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私人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
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搞好市场调研,按市场需求调整设置专业,与市场充分对接,使职业院校从招生、教学、实训、就业发挥一条龙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利用国内大企业,特别是市内企业,如开滦集团、唐钢集团、冀东水泥集团、北车集团、京唐钢铁公司等企业现有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同时,要鼓励企业院校面向社会招生,扩大规模,实现倍增。企业除可独立投资举办职业院校外,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
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办学。大力吸引国内社会资金,支持民间投资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的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可将职业院校的物业、食堂、实习车间等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举办。
充分发挥现有院校开展在职培训功能。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又有培训需求的单位,由职业院校利用节假日开展职工技能培训。
扩大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劳动高级技校等院校与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爱尔兰的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通过学者互访、互派教师、学生交流、共建实验班、资格证书互认、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纳入目标管理,建立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市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并整合教育资源和政策资源,通过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人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国家和省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市及各(县)区政府应安排好配套资金。
1234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按照培训总体规划,由市、县(区)分级负担,市级适当安排补助资金,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城市户口职业教育学生,列入国家已建立的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好生活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2011年全市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含中央、省级、市级和县区)。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市级给予适当补助。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安排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80所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从2011年起,市财政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每年安排200万元,重点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行业企业部门要按照《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317号)要求,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16号)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支持空编职业院校招聘急需专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各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职业教育名师。
(四)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时,必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鼓励用人单位招录职工首先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合格证书的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并鼓励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人员;属于一般职业(工种),鼓励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也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于违反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凭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机制。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对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根据考评结合、评聘分离的原则,落实技师津贴,被聘用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全市每年选拔一批各行业和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水平的高技能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津贴,享受与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样的政治经济待遇。
(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各级教育、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校企合作办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评估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要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七)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和职业院校办学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出版等大众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1><2><3><4>
第二篇: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规模倍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三农”、面向曹妃甸,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
2011年,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招生1.1万人,在校生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5万人。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
今后三年,我市将加快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2011年3.7万人为基数,2011年招生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1年招生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2年招生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平均每年递增1.2万人,从2011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4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以2011年1.1万人为基数,2011年招生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2011年招生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2012年招生2.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平均每年递增0.4万人,从2011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2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2011年的10万人为基数,2011年培训13.3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1年培训16.6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2年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均每年递增3.3万人以上,从2011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0万人,实现培训规模翻一番。
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示范性专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中职教育扩招工程
扩大面向高中生的招生。近年来我市初中毕业生锐减,今后几年,基本维持在7万人左右。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愿望的,都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我市每年有近两万名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高中生接受职业教育,有潜力可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收高中生0.5万人左右,2011年计划招生0.7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0.9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1.1万人。各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积极招收外地学生来就读。
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即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招收具有初中或同等学历,45周岁以下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后备干部、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等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学业合格,颁发中职毕业证书。2011年计划招生1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1.5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3.1万人。
(二)实施高职教育扩招工程
积极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校区建设,新校区总占地1644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2011年年底主要设施基本建成。届时,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积极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异地迁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河北科技大学分院重点建设好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国内、省内强势专业,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挖掘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潜力,确保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翻一番。
(三)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
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开展培训,使劳动者掌握就业、创业必需的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一村一名中专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培养计划”。加强对革命老区就业年龄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四)实施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职教中心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遵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要在2011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迁安市职教中心要加快新校区施工进度,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丰润区职教中心、丰南区职教中心、乐亭县职教中心新建工程2011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到2012年,全市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4所以上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000所职教中心行列。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到2012年,建设100所以上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五)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
结合我市培育壮大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加快高级工和技师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把培训城镇失业人员、驻唐部队官兵、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要任务,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1.2万人,中初级技能型人才5万人。
(六)实施示范院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辐射带动全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妃甸新城高教园区设施条件,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院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办省级示范性院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201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向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劳动高级技校、市对外经贸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有1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国家级示范性学校行列。
(七)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工程
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盘活资源,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以及建筑建材、煤炭、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组建一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加强城乡、区域、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八)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远程教育与实践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分制、选修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职业院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双元制”、“引企入校”等模式,推进生产教学一体化。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按照培训总体规划,由市、县(区)分级负担,市级适当安排补助资金,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城市户口职业教育学生,列入国家已建立的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好生活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2011年全市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含中央、省级、市级和县区)。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市级给予适当补助。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安排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80所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从2011年起,市财政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每年安排200万元,重点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行业企业部门要按照《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XX]317号)要求,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XX]16号)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支持空编职业院校招聘急需专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各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职业教育名师。
(四)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时,必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鼓励用人单位招录职工首先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合格证书的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并鼓励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人员;属于一般职业(工种),鼓励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也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于违反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凭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机制。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对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根据考评结合、评聘分离的原则,落实技师津贴,被聘用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全市每年选拔一批各行业和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水平的高技能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津贴,享受与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样的政治经济待遇。
(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各级教育、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校企合作办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评估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要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七)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和职业院校办学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出版等大众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县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积极推进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加强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以下决定。
一、县财政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1、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进一步增加县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县财政每年将列支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1)用于国家、省、市专项拨款的资金配套;
(2)重点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完成教学楼、实训楼加层工程和多功能厅建设;
(3)用于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
2、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县财政设立300万元的教育救助基金,每年资助300名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职教中心从学费中安排5%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
二、积极实施“五大培训工程”为经济建设提供实用人才
3、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县职教中心和经贸局、煤炭局联合,依托大佛寺煤矿、下沟煤矿、朱家湾电厂等实训基地,每年为我县煤矿、电厂等能源化工产业培训500名技能型紧缺人才。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县职教中心和县劳务中心等部门联合,搞好职业技能和劳务输出培训,着力打造具有*县特色的“渭北技工”劳务输出品牌。每年为全县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以上。
5、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县职教中心要联合县农业、林业、果业等部门,切实抓好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三加一”培训,推进农民“绿色证书”和各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强县富民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为全县每年培训农、林、果、蔬等方面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5000人。
6、实施再就业培训工程。县职教中心要联合县劳动部门开展社区教育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为再就业提供职业教育服务工作,每年为全县培训再就业职工3000人。
7、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工程。县职教中心要依托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三级站、*县电大工作站和*师大、*教育学院网络学院教学点等成人继续教育平台,与金融、医疗卫生、煤炭、电力等行业,共同建立成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基地,多渠道提高成人继续教育质量。
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教办学水平
8、加强示范性骨干专业建设。县职教中心要重点创建1个国家级煤炭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基地;重点建设好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等3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建设好车工和焊接技术应用等2个市级精品专业。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要采用“招聘、调动、分配”等措施多渠道积极解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问题;职教中心要在教师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和聘任制度,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积极支持在职教师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到2010年,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要达到80%,“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40%。
10、抓好职教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高质量职教人才。职教中心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20*年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抓好学生实践活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努力培养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11、抓好职教安置质量,提高职教就业信度。职教中心要联合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采取设立校外办事处,建立就业安置网等措施,努力开拓就业市场,通过对企业的考察、就业学生的回访,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就业安置质量,增强职教就业的信度。
12、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县职教中心要积极学习外地办学经验,吸纳各类资金,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期间,职普教招生达到1:1。要积极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办学机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全力提升我县职教办学水平。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建设经济强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全县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县政府加强职业教育的有关决定,通力合作,扎实工作,为发展我县职业教育、振兴县域经济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岳普湖县跨越式发展
岳普湖县跨越式发展
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今年以来,县财政共安排600余万元用于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并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扩大支持产业发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园区建设等资金规模。今年6月喀什九大银行负责人齐聚岳普湖,建立了政企银三方联系协调机制,共同应对当前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商讨县域经济和企业加快发展良策,构建起了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金融资金良性互动。仅6月以来,共协调工业企业贷款5000余元,使宏拓钢构等多家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
破解科技制约瓶颈。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等制度,积极推进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着手建立行业性研发机构,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2011年,为玉昆仑、天瑞制药等三家企业安排技改资金155万元。
破解企业人才制约瓶颈。制定出台《岳普湖县“十二五”人才规划》,统筹做好经济管理人才和企业管理、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并成立了县企业服务中心,专职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破解企业劳动用工制约瓶颈。在该县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几年劳动力转移要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为重点。该县泰岳工业园区出现的用工紧缺,虽然彰显出了企业强势发展的势头,同时,也反映出了劳动力整体素质与企业向科技化、现代化发展的不相符。为此,县委、县政府实施了“每户每年一人一技”大规模培训计划,今年共培训劳动力6603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电焊、汉语、钳工、砌筑、缝纫。为园区输送合格技能工人近千人。
第五篇:跨越式发展演讲稿
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
今天我们学习讨论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目前的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科学发展观,是宝贵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利用好这种宝贵的资源,正如市委书记薛恒所说:要加快推进丹东发展,实现丹东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推进解放思想,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丹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当今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从国际形势上看: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快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突出,跨国公司迅猛扩张,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谁发展的快,谁综合实力强,谁就有发言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经济之外,孤立的发展自己。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与世界全面接轨,竞争将是空前激烈的。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从国内形势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如此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丹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与保障。坚持科学发展为丹东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丹东已经被国家批准成为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境内沈丹、丹大两条高速公路和沈丹铁路横贯南北东西,即将破土动工的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和东北东部铁路将使丹东成为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口和贸易大通道,正在积极争取新建的鸭绿江公路大桥将成为重要陆路口岸,丹东机场正在加紧扩建成为东北新的国际机场,丹东港正向亿吨大港迈进,丹东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基础设施日渐完备,为发展临港产业、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物流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丹东正在变成“大枢纽”,“以港兴市”、“开放立市”正在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丹东的水利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竣工后将成为一个新的利税大户;备受瞩目的三湾水利枢纽及输水工程建设,将为我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水源保证;鸭绿江西水道整治工程,将实现内港与海港的顺畅连接„„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做为一名水利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水利系统的优良传统,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发扬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以为全市人民求福祉,为丹东经济谋发展,为子孙后代建功业的思想,不吝汗水,不计得失,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负领导重托、不负人民期盼,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丹东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
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