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随想
读书随想
你,是否也因找不到一种巧妙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而困顿?你,是否也因对某个问题学生使出浑身解数而收效甚微而烦恼?你,是否也因任务繁多而又无从下手而迷惘?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订阅《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们的教学快乐,我品大师们的教育幸福。看到别人是那么快乐地教书,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学生,我很是羡慕!从他们的幸福中,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育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所有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在这个过程,有得有失、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苦难、有憧憬与代价。而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舍弃,舍弃疲惫,舍弃烦恼,减去沉重。“一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在喧闹的生活中体验到生活的宁静;拥有一种阳光的心态,才能享受到一个教师的幸福。
读书是一种幸福体验。这种体验就是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增加文化底蕴。困惑中,我和书籍亲近了。我看文学、科学,我读教育学、心理学,课后,我也尝试写起了教后札记,教学随笔。我不断地读,不断地思考,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变得快乐了。
“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仿佛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然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使我们的业务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要忍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给自己一些“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勇气,给自己一些“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梦想,给自己一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坚韧。
也曾经听说这么一句话:我们社会的前进不在于忙忙碌碌,而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想,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体验教师的幸福,不仅要埋头苦教,更要抬头看路。读书,能矫正我们因忙碌工作而迷失的方向;读书,能唤醒我们因忙碌工作而懒散的性情;读书,能够滋润因忙碌工作而麻木的心灵。也许,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拓展生命的宽度,可以通过读书来叠加生命的厚度!以书为指示牌,我们可以走的更稳,以书为垫脚石,我们可以攀的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用心读懂事业这本书,我们的生命将更加流光溢彩!
第二篇:读书随想
读 书 随 想
说实话,如果不是收到黄老师的短信, 我不会发现原来我和女儿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在女儿学龄前,我生活的重心都在女儿身上,常陪女儿识字、读幼儿读物、念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看着女儿从牙牙学语到能自己背诵诗歌,我心中只有骄傲和自豪。但是自从女儿上小学后,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整天为着生活而忙忙碌碌,所以懂事的女儿自己看书、写字、玩耍。而我自以为只要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女儿最好的安排。当我看着黄老师的短信,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是一位多么失职的母亲。
回忆起与女儿幼时共同最喜爱的读物,印象最深的要数《三字经》了。那时女儿还在幼儿园中班,当时号召要尊师敬老,宏扬传统美德,而中国古代自周秦以来,《三字经》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蒙学读本。由于《三字经》中的句子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琅琅上口,即使是大字不识的人也往往会脱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而且书中所宏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对现代的儿童和成人都仍有教益和启迪作用。因此,公园路幼儿园决定把《三字经》当作是全校师生必读的读物,由此来引导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
那段时间,女儿整天把《三字经》挂在嘴上,每天背着新学的三字经回家,一路上还告诉我那是什么意思,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上网搜索与三字经有关的故事,还跟我比,看谁记的三字经最多最好„„想想,那也许是我生命中一起与女儿最快乐的读书时光。
我决定今天回家,要跟女儿一起重读《三字经》,把亏欠女儿的时间补回来,重温那记忆中让我感动的温馨和快乐,而且我还要对女儿说,宝贝,你永远都是妈妈的骄傲。
第三篇:读书随想
读书随想
有人说万国马桶是愤青的阵地,读书生活是小资的舞台(大意如此)。由于有过被人称为愤青的经历,于是决定去马桶坐坐。马桶里最眼熟的名字是蔡春猪,点击他的专集,读他的手淫时期的爱情,还有其他一些文章。这样的文字我平时没怎么看,开始还忍不住笑,然而总是那点噱头,总是那样缺少变化的语气,结尾也总是那么草率,读起来就有点麻木了。然后就不免后悔,如果每次只看一两篇,也许能一直保持好感,何必一次看这么多,伤了胃也失去了又一种阅读的乐趣。
其实非但网络文字,大多数流行文字也都是这样,当小吃开开胃还可以,当主食充饥就力所不及了。琼瑶阿姨便是一例。看她的第一部小说是《在水一方》,那是在16年前,很年轻很单纯的时候,感觉挺不错的。可惜学校有一个大图书馆,那时多的又是时间,于是一本本翻过去,不到一个星期就彻底倒了胃。还有汪国真,如果不把他的诗放在一起集中看,或者他是个中学生,要不是个在沙上写诗的女人也行,那他的诗也还算不错。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发表得太多太集中,张爱玲不是说成名要趁早吗?汪国真那时也老大不小了,突然窜红,肉体凡胎的,怎么忍得住。有个同学曾与汪同一间办公室,别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常常听到电话那头有人这样说:“我是汪国真,你是找我的吗?”简直让人晕倒。
也有的书我能一看再看,如鲁迅的文章,金庸的武侠。能够反复看是因为觉得里面有东西,越嚼越有味。当然这是很个人的体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所爱。有人对大话西游的流行非常不理解,其实这只不过因为别人从中看到了你没有看到的东西,所以感动,所以痴迷。至于这些究竟多少是本身所具有,又有多少是读者(观众)自己加上的,则无需深究。不必指望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门,只要有一扇门是为自己打开,就够了。
深圳眼下正搞什么读书月,推荐书目列了三百本书,而我真正自己看过的似乎只有半本,说起来也够不学无术的了。10多年不看书,着实错过了许多,好在有这么一句格言(不知道是谁说的):没有什么不能错过的,于是心情便坦然了。人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心情就看吧,或者什么都不做,仰望天空发呆,也是不错的体验。
最近在看《长恨歌》,每天二三十页的样子。王安忆的文字优雅从容,令人沉迷,阅读也是随兴而为,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益发有味。不过近期不准备再看她别的作品了,也不准备恶补张爱玲的文章,留点风景,异日再慢慢欣赏。
第四篇:“读书日”随想
“读书日”随想
1930年庆祝活动移到4月23日——塞万提斯的忌日,碰巧这一天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巧合的是,这天是着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着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无论这一切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日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这个调查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让阅读,伴随我们的生活,让阅读,提高我们的素养;让阅读,坚定我们的信念;让阅读,凝聚我们的力量;让阅读,改变我们的人生;让阅读,鼓舞我们奋进。
成佳学校初二:圣辉之美
第五篇:世界读书日随想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每到这天,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纪念和庆祝活动。可是在中国,虽然读书日亦为泊来,却远没有圣诞节、情人节那么招人待见。某网站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知道这个世界性日子的仅占全国人口的6%。另有27%的人虽有耳闻,却未知其详,更未参与。而67%的人则从未听说过还有这样的日子。
对“读书日”的漠视,与我国人均阅读量少有直接关系,“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结果表明,近年,我国人均阅读图书仅为4.25本,而在相同时间段,韩国每年人均读书为11册;法国20册;日本40 册;以色列则高达64册。
除上述数据外,从国家对出版、发行状况的统计也可以看出国人的读书状况。2011年4月8日,《人民日报》就曾经以《 世界出版大国陷阅读尴尬:中国人均图书消费20年不变》为题,深刻地指出“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下同)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
这是一些令人吃惊的数据,它让那些历来就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臆造了一幕骇人听闻的惨剧,即“中国正在走向低智商社会”。几年前华尔街日报就在其刊登的文章中称:“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学习和读书,正是我们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传承灿烂文化,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与力量。为此,当前国人读书的差距及图书消费20年只增长半本的窘相,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引起了人们对国民素质的担忧。为改变上述情况,早在1997年,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就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三年后,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从2004年起,“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使其实现了常态化。
上述措施及活动,对提高国人阅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读书多寡是人生目标、理念、兴趣、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不是通过号召和发动所能改变的。而所有这些,当前又都在困扰着国人阅读量的提高。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有一个问题应当讨论清楚,即有人认为阅读量的下降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有直接关系。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有调查表明: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是14.7分钟,但人均上网时间每天为34.09分钟(其中上网阅读报刊者为18.1%)。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际阅读专家普遍认为,互联网上的报刊浏览并不是真正地阅读,而只是在查看第二天就过时的新闻碎片。真正的阅读只有读书,也只有读书这种深度阅读,才能将知识系统化地传播下去,才能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走向辉煌。读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而读书之目的又赋予这种行为以力量。千百年来,尽管也有读书人将读书视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近年又一直强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由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宋真宗赵恒《劝学歌》里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人们地影响已根深蒂固,所以读书做官论实际一直是读书人搭建一步登天爬梯的美梦。这种价值观在我国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更强烈的表现,而这种为名利而读书的动机,也一定会导致与书打交道只是为了写论文、晋学位、出著作,绝不会与图书、与读书建立起真正的感情和兴趣。除读书的目的外,近年我国图书质量太差也是一个影响国人读书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很多书店中,教材或教辅材料竟然占到所售图书种类的70%以上,在另外30%中,一些之乎者也的所谓国学知识,动漫,武侠小说又占有很大比重,使读者每当浏览书架时都大倒胃口。对于这种情况,上海少儿图书馆的负责人就曾经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的少儿读物,装帧、设计越来越精美,品种越来越多,但贴近少儿生活,能使孩童产生共鸣、能潜移默化的作品实在太少。”
进行深度阅读需要一定条件,而图书馆则是提供其氛围和条件的理想场所。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置率和覆盖率,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巨大差距。从相关资料得知,在美国,平均不到2万人就有一
个图书馆。英国是1万人,法国是2.2万人。一些高福利的欧洲小国更是十分了得,瑞士居然每3000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但中国目前还只能是50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仅为0.5册。
所有这些,对国人读书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好在十二·五规划对这些都已经有所考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成为出版大国的同时,也会成为阅读大国。
最后,让我们以一段关于读书的名言,共同渡过4月23日,这个读书人的节日。
“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快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古罗马)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