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三化进程发展大会镇领导发言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镇经过近三年艰苦打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步入了新阶段。今年1-9月份,全镇完成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99.27万元,占目标任务82.7%;全社会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29.4万元,占目标任务81.2%。预计除招商引资大项目个数外,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均可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要求,抓住招商引资这一中心,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社会事业和“康居示范村”五大关键,全力推进镇加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底,全镇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达到300万元,列统工业企业达到8家,其中销售超千万元企业达到5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一、全力推进工业化
工业是“钱进来、人出来”的源与流。加快发展,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要把多数农村劳动力变成工人,让农民纯收入的多数来自工业。目前,镇年销售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近50户,其中列统企业7家,300万-500万企业11户;“三来一加”企业60户,年产值达4109万元,从业人员1277人。镇民营工业小区建成面积达156亩,进园企业达23户。今年1-9月份,全镇列统企业增加值完成2399万元,同比增长11.1%,新增列统企业3户,其中通过区级认定1户。招商引资新增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近9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招商引资,加快园区扩张,全力推进工业发展步伐。千方百计做大现有企业,打破乡镇工业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着力实施技改工程,主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努力壮大企业规模。大力发展“三来一加”工业,发展一村一品、几村一品,一村一业、几村一业。积极推进创业建设,抓好劳动力内转外输,扶持回乡创办工业,加快推进城镇发展工业化。
二、重点突破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内生动力。目前,全镇已经形成蚕桑、食用菌、杞柳、蔬菜等四个特色产业,并具备技术、市场等优势。在全镇7.4万亩的土地3.9万亩耕地中,蚕桑、食用菌、杞柳、蔬菜四个产业用地面积分别达到3935亩、450亩、1000亩和2150亩。下一步,我们将在稳定三麦、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坚持用工业化思路提升农业,突出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和高效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形成农业高效规模化。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和工业企业进入农业。进一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农副产品品牌,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规模,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构架,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高效特色农业经济板块。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向上争取,推进农业项目化,加快农业产业化。
三、着力提升城镇化
城镇化是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必由之路。目前,镇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含学生)达2.1万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区第三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依附中心城市、接轨中心城市、服务中心城市”的原则,做大商贸,做强工业,做特镇区,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通过依托中心城市带动来提升城镇化的水平,使镇尽快融入中心城区,避免出现“诸侯乡镇”的城镇化。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做好与江苏省乡村规划设计院对接工作,争取年内完成镇区总体规划。抓好“四个一”工程建设,加快工业区、商业区、市场区和居住区建设,重点实施河滨北路商贸街开发、府前路步行街改造和镇区经营开发,完善城镇品位,提升城镇功能,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呼应全区城市化进程。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必然归宿。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镇的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发展良好。从社会事业发展上看,全镇有中、小学10所,其中村小4所,教师人数达569名,在校学生达10717人;有卫生院1所,医院1所,诊所20所;有史称“宿迁八景”之一的“梅村煮雪”,有龙潭、凤凰墩、琵琶井、东西高山汉墓等历史古迹,有线电视入户率22%,地方文化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从社会保障上看,享受农民最低生活保障513户108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6%,社会救助、民政优抚工作开展较好,农民利益得到较好维护和保障。从社会稳定上看,“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和调处工作积极有效,全镇社会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局面。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履行义务阶段教育职责,扩大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第二篇:旅游推进工作大会领导发言
旅游推进工作大会领导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对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组织动员,推进旅游业快发展、大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认识,牢牢把握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旅游为通化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通化在全省乃至整个东北都是旅游资源比较富集、比较有特色的地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有比较好的基础。所以,着眼于推进通化的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对发展旅游产业予以高度重视。
第一,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具有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特殊优势。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旺盛的市场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将对旅游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去年,我市游客接待量达到204.5万人次,发展势头很好,市场空间很大。我们要抓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利时机,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
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生机与活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从全市来看,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服务业层次低、总量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问题。去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和今年的《政俯工作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要超过18%,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作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其发展速度必须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必须率先发展、率先跨越。
第三,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旅游产业是率先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也是较早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市开放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旅游业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大。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要继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频率和密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尤其是要利用好北京奥运会、第四届东博会等有利契机,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空间,扩大旅游交流与合作。
第四,省市出台的产业政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决定和意见,年 月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下大决心、下大力
气振兴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高句丽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罗通山景区综合开发、龙湾风景旅游综合开发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正在陆续启动实施。一系列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进入政策环境最优时期。
第五,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的整体提升,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随着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加速提升的新阶段。我们正在积极改善区位的整体优势,着力把我市打造成吉林省东南部“通边达海”的前沿。通沈高速将在今年十月份前建成通车,通丹、通集、梅沈等高速公路也将陆续开工建设,通化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通丹铁路今年开工。这些通道建成后,我们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破解,与国内外的旅游合作机会进一步增加,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当前,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可以说时机条件已经成熟,面临的机遇十分难得。各级、各部门和旅游行业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乘势快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务比较重,必须突出重点,着力化解主要制约因素,促使旅游产业尽快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扩大总量为目标,做大规模。我市旅游产业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产业规模小、总量少。去年,全市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4.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
4.3%,这与发展旅游业的要求还有差距。围绕做大旅游经济,今年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要科学规划。旅游产业推进组要在全面普查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坚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密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各地要按照全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本地计划,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二要明确任务,全市旅游产业总收入今年要增长35%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这既是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数,也是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应该实现的目标。要坚决完成,争取超额完成。三要落实责任。市政府已经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状,这是我市第一次实行旅游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既是激励措施又是责任约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压力变成发展动力,结合实际,采取措施,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确保全市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做实基础。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今年要认真组织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加快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一要高水平规划设计。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努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要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对于一流的资源,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牺牲宝贵资源搞低水平开发建设。二要抓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市要突出抓好3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建立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领导重点包保责任制。要定期调度,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要加大旅游招商力度。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选择一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策划,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投资洽谈会、东北亚博览会以及今年在我省举办的北交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大招商,招大商,积极引进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四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五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建设资金,加快通化滑雪场、白鸡峰、集安高句丽、辉南龙湾、柳河罗通山、梅河磨盘湖等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整体水平。
(三)以打造精品为核心,做强特色。一要突出特色宣传。特色是个性,是差异,是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要依托长白山,围绕我市世界文化遗产、山水生态、休闲度假、边境风情、冰雪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特色,组织、策划和开展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推介我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充分展示通化旅游的整体形象。二要全力打造旅游精品。精品是特色的载体和支撑。在做强特色上,要突出世界文化遗产和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等主题,集中力量把品牌做大、做精、做优、做强。要做好一年四季旅游开发,特别是冬季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三要精心策划节庆活动。认真抓好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旅游活动,使全市的旅游市场真正的活跃起来。
(四)以创优为载体,做响品牌。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工作对打造通化的旅游品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涉及市直37个相关部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旅游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组织推进的责任,其他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要对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标准,一项一项地落实,一件一件地达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确保“创优”通过验收。
(五)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做优质量。一要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优化服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旅行社和导游员规范管理。二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要加强旅游管理干部和企业骨干人员培训,推进导游员和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三要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及时发现、整改和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保证游客安全。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工作合力
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性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组织,协调运作。
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发展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旅游产业推进组,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对涉及旅游发展的事情,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打组合拳,打整体战,尤其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上,要建立“互信、畅通、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要创新旅游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一体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改制、改组和改造。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加大对旅游产业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高度开放的产业,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大规模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机制和优秀人才,加强资源对接,进行产品互换,广泛开展旅游合作。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对于振兴 老工业基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同心协力,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市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
第三篇:发展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化进程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按照“高起点定位、高目标追求、高强度推进”的发展要求,坚持求真务实、推进教育创新,各方面工作提升较快,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1、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全县学前教育一年入园率、三年入园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高中发展步伐加快,教育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验收;
灌南中学成功收购外国语学校,实现初高中分离,四星创建如期接受省验收组现场评估;第二中学顺利进入“三星级”高中行列,并兼并第六中学兴办艺术分部,高中段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六有”、校校通工程和“合格学校”建设。全县投入资金3586万元,改造、新建了学生食堂、宿舍,添置了寄宿生床位等。全县乡镇中小学实施“六有”工程项目181个,100接入教育城域网,学生电脑配备生机比达20:1,各农村中学积极做好合格学校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建专用教室13200平方米,县政府投入60万元,集中采购了实验橱柜等配套设施。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村小学合格学校建设也已启动,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3、教育改革激发新活力。一是推行人事制度改革。2005年在全市率先推行以“教干竞选制、教师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2006年,对原有改革方案进行了完善,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教育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二是推进评[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价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学校公信力、校长影响力、教师作用力、学生提升力”为内容的学校考核评估体系,首次将学生家长、政协委员等列为评价主体,把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列为学校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改革,增强了动力,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提升。
4、教学质量得到新提升,强化目标引领,优化过程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牧羊效应”“头羊效应”彰显成效,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中小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各业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6年高考、中考、初考主要指标的提升幅度均居全市第一,教育局获得了全市唯一的“高中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
5、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优化培训策略,创新培训模式,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2005年成功组织5000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达到了以考代训,以考促学的目的,在经费紧张情况下,投入资金50多万元购置图书20000余册,在全县开展5000教师“全员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开展“四十三百”评选活动,今年教师节期间,隆重召开了表彰大会,50万元重奖获奖教师,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展开招聘宣传,严把教师进口,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引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紧缺问题。
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城乡教育均衡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负债问题。近年来,通过省“普九”“危改”“六有”等重点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但由于县镇两级财力有限,实施上述工程除少数省、市专项经费外,基本上靠承建单位垫资,而偿还债务的主体仍是农村中小学,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运转困难,每年开学经常有学校因欠债问题被工程队封门,许多学校的领导被债务负担所困扰,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据统计,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债务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是设施问题。在巩固提高“两基”和实施农村学校“六有”“校校通”“合格学校”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乡镇中心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经济困难仍有不足。有些完全小学、村小缺少专用教室,文体设施落后,图书资料短缺,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设施短缺;部分乡镇中心园长期无政府投入,办学“惨淡经营”,条件“因陋就简”,影响了幼儿入园率和保教质量,办园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师资问题。农村教师与县城教师相比,福利低,教学环境差,优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农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少,校内又没有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引领,校本培训无法进行或质量不高,教师的成长缺乏指导,整体素质与城区教师差距明显。另外还有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普遍不如县城学校,这些都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不断满意群众日益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要充分认
第四篇:镇积极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实施“五做”工作法
努力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2年3月22日
XX镇地处豫北平原的黄河故道,地处濮阳、安阳、鹤壁三市辐射的中心地带,位于滑县、浚县、内黄三县交界,镇域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9.02万,辖62个行政村,是全市第一面积大镇、人口大镇和油料大镇,素有“瓜果之乡”和“花生、红枣之乡”的美誉。XX镇地理位臵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省道浚内公路纵穿南北,濮鹤高速横贯东西,处于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群辐射交汇中心。今后,XX镇紧紧围绕市县为XX确定的战略目标,按照“做靓集镇,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实民生,做优党建”的“五做”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努力在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
一、做靓城镇,拉大镇区框架,实现新型城镇化新突破 一是拉大镇区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按照环境美、生态宜居的要求加快镇区建设,完善镇区功能,增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扩大镇域面积,XX镇镇区面积将由目前的4.2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按照市县要求,加快 城镇建设“一揽子”项目建设步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4亿元,主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方面,全面完成下酸线、陈白线和浚朱线的改造建设,新建6条道路(创业路、市场路、文化路、教育路、平安路和富强路),共计10800米;延伸3条道路(东方路、发展路和人民路),实现五纵五横的格局;要实施镇区绿化、亮化工程,建设镇区排水系统和供水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高、低压线路入地。“公共设施”方面,加快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敬老院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天然气供气站建设。所有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
二是加强居民小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佳境天城住宅小区和镇中心社区建设进度。佳境天城住宅小区占地80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可容纳700户、2500人,目前小区建设项目一期8栋住宅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二期计划于2012年3月开工。镇中心社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目前总体规划已审批通过,已丈量土地200余亩,兑付246万元。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三是加强镇区管理。进一步完善《XX镇商业区管理实施方案》、《XX镇住宅区管理办法》、《XX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化文件,对沿街广告、招牌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建设用地、城区绿化、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等十几项内容都进行明确规定;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和城建办公室,加强环卫队伍力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初步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群管群治为辅的城管网络体系;主要街道设臵垃圾箱、果皮箱,实现绿化、美化、硬化。对城镇环境实行综合治理,实行“门前十包”责任制,进一步提升镇容镇貌管理水平。
二、做强工业,打造支撑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新突破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全面实施“一区五龙头”工业建设规划,在镇区以东、215省道两侧建立XX镇工业集聚园区,力争三年内建成市级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建成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以汉生面业、天龙面业为龙头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以得邦利达为龙头的品牌家具产业;以伾山水泥为龙头的建筑材料制造产业;以和谐鹅业、贝瑞特兔业为龙头的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诚信物流、长城物流为龙头的商贸物流业,带动全镇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镇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建成全县乃至全市工业强镇。
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环境,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全力打造投资洼地,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单体含量大、贡献力高的企业落户XX,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围绕商贸物流、品牌家具等五大支柱产业,实行全民、全方 位、多角度招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千方百计提高项目成功率。围绕农民创业园,积极和国内品牌家具企业对接,争取让更多的家具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以板材、家具产业为主导的家具产业园区。振兴花生、打造加工批发市场,引进催生一批全国知名的花生、大枣精深加工和物流企业。
(二)做特农业,调优种养结构,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新突破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依托和谐鹅业、至真鸭业、贵生养鸡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西什村、西韩庄、西郭庄、杨良村建立新的养殖小区,不断扩大全镇养殖业的规模,加快品种改良,扶持养殖大户,促使养殖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强土地流转步伐,引导土地资源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集中。以双庙为中心,以农创田园有限公司为依托,沿浚内路两侧各村发展不同类型的蔬菜业;在田庄、临河、郭家营、大何村、下河里等村发展瓜果业;在镇东、镇北沙地大力发展花生、红枣集中连片种植。
加强农业市场化建设。依托XX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的涉农企业到XX投资发展,实现农产品在原产地就地转化直接进入市场;在进一步提升镇域内现有几个专业批发市场上档次、上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依托XX镇区位优势和蔬菜、大葱、尖椒等万亩基地,在镇西规划建设一个豫北最大的农副产品商贸中心,该中心总占地200余亩,下设花生红枣、反季节蔬菜、尖椒三个批发市场,计划明年年底将全部建成。
二是更加重视农民增收增效工作。继续完善促进非农就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本镇农村劳动力就业,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择业发展,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建立劳动力服务窗口,逐步健全全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专业生产合作,通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种源农业、观光农业,鼓励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实行土地、劳力、资金股份制合作,组建农业专业生产、加工、营销合作社,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做实民生,强化公共服务,实现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新突破
一是完善公共设施。以“一场一院三室”(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敬老院和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镇村图书室)建设为重点,构建镇村公共服务网络。将镇一中、二中、五中合并建一所标准化中学,建一所容纳60个班的民办中学和标准化幼儿园各一所。到2013年,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医疗、保险的覆盖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电脑入户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抓好镇域内五保、低保、孤儿、残疾人、贫困大学生和大病救助工作,做到“二保四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争取推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五)做优党建,搞好三项建设,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XX镇将着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五月份定为精神文明创建月,一年一个载体,在全镇大力开展符合群众实际的荣辱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并继续进行“和谐平安村”、“文明卫生户”“道德模范标兵”等一系列群众性评选活动,在全镇树立榜样、弘扬新风,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一方面继续在全镇深入实施“六个一”(每名机关干部在所包村悬挂一个意见箱,设立一个信访袋、一个意见建议登记簿、一本信访案件登记表,人手一册民情日记本,并与镇党委、政府签订一份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民心工程,目的在于畅通群众信访渠道,促进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方面健全完善完善学习、考勤、实事工作法、述职评议、诫勉谈话、督查等六项制度,通过 制度推动工作扎实顺利开展。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作风树立党员干部讲原则、讲诚信、讲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是扎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XX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实施“六项工程”(党建全覆盖、党建领头雁、党建示范带、党建先锋队、党建安家、党建安心)为重点,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选聘党务工作者,加强基层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通过消灭党员发展空白点为重点,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的组织中,并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以寨外、科达学校、卫生院、得邦利达等产业带动型党支部为代表的一批党建示范点,形成以浚内路为主线的党建示范带,实现“党建带产业、产业促党建”的良好格局;通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村村有阵地的目标。通过对退休农村干部的慰问、走访和生活补贴发放等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总之,通过做优党建工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第五篇:工会领导在职工发展大会发言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下面,我受市总工会第十七届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车荣福书记在市工会十七大上提出的“五个坚定不移”的要求,深入实施建功立业工程、社会化维权覆盖工程、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工会吸引力凝聚力强化工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荣获了全区工会工作特等奖。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书记处书记李世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等领导同志在视察工作时,对我市困难职工帮扶网络建设和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组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广大职工在促进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中的创造力全面激发。
(二)继续完善职工社会化维权网络,工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职工队伍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实力显著提高。
(五)建立完善工会组织和运行体系,基层工会工作活力不断增强。
(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自身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总结2011年的工作,我们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形成党政主导、各方支持的工作格局。要把坚持党政的主导性与发挥工会的主动性统一起来,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强与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沟通,整合行政资源,争取各方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提高工会工作社会化程度,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增强工会工作的实力。二是坚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从党政所望、社会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出发,准确把握定位、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坚持强化服务,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以职工为本,深入实际、走向基层、贴近群众,不断拓宽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提高服务实效,争取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工会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四是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工作实效。要把科学态度与实干作风结合起来,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着眼长远与抓好当前结合起来,把心思用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在实干中树立信心,在实干中推动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在工会组织扩面提质上碰到较多困难,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办法不多、载体不丰富,亮点不突出;部分县区工会机关的各项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以上问题,要认真研究、大胆创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市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自治区总工会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工会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发展环境建设年”、“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攻坚战各项工作部署,更加注重工会组织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农民工组织起来;更加注重维权帮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能力素质;更加注重劳动竞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工会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努力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体现新作为,在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按照自治区总工会“巩固提高、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讨论”活动。
紧密结合自治区总工会的部署要求和我市工会工作实际,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中开展“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大调研和开展“我为工会事业发展作贡献”大讨论两项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了解民情、了解会情,进一步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提升全市工会工作水平,推动工会事业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一手抓大调研、大讨论,一手抓业务工作,在大调研、大讨论中检验工作实效、破解工作难题,做到开展大调研、大讨论与推动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四个年活动”和实施“五个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要充分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劳模时代精神,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建功立业。
突出生产经营的难点、焦点和重点问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和技能比赛活动。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建设,深入开展“学技术、比质量,创效益、比贡献”劳动竞赛活动,推动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目标,开展以“讲诚信、创品牌”为主题的竞赛活动,选树一批有影响的职工服务明星和服务窗口。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积极开展车间、班组学习竞赛活动,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和技术水平。深化“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重点推广和落实“一法三卡”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注重发挥产业工会和企业工会的优势,继续深入开展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大力培养和选树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典型。
突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主题,继续深化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争先创优、建功立业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节能减排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活动,为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自主创新献计出力。已实现网络信息化办公的企事业单位工会要建立网上职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平台和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工作,不断发展壮大职工节能减排义务员队伍,进一步完善三级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网络。
突出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劳模培养、评选和服务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2011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个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评选和表彰工作以及全国劳模、自治区劳模的推荐工作,选树一批有影响力、有感召力的劳动模范。认真抓好“劳动模范林”、“工人先锋林”植树造林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劳模的时代精神,推动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把宣传劳模与关爱劳模、帮助解决劳模的生产生活困难结合起来,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劳模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劳模之友。
(三)以协调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认真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神圣职责。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健全信息互通、工作互动、优势互补的职工社会化维权工作平台,维护好广大职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加大劳动关系协调监督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针对仍然十分复杂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深化“共同约定行动”,约定的内容要突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劳动经济权益,重心要逐步转向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关键是督促企业履行约定义务、践行约定承诺。继续深化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依法履行《劳动合同法》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网络,壮大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劳动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非公企业、学校中的创建活动覆盖面。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监测、信息报送、应急处理制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注重正面教育、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警惕敌对势力对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渗透,坚决维护工会组织团结统一。
进一步加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全面贯彻落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大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共同决定机制。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行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制定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大力加强县区工会、市属重点企业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整体水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量化细化集体合同内容,增强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针对集体合同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强化履约监督,把好集体合同的预审关、质量关、履约关。
进一步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益。大力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向职代会报告制度,扩大推行面,提高影响力。坚持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等重大决策及时公开、职工安置方案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切实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企业职工利益遗留问题的解决。认真探索区域性、行业性和工业园区职代会制度,进一步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更具实效、更有针对性的帮扶项目,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进一步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帮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长效帮扶、实效帮扶、高效帮扶,不断拓展送温暖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继续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好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走访慰问,实现对全市困难职工走访慰问的全覆盖。继续抓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不断扩大规模,确保完成全年职工医疗保障任务。积极动员社会参与,扎实开展工会“金秋助学”活动,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进一步整合市总工会和人才市场网站招聘培训信息资源,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新建一批工会优惠服务基地,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实惠。
坚持密切联系困难职工,打造综合性职工互助服务平台。继续完善以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大厅)为主阵地,县(区)、开发区帮扶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帮扶站为基础的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网络。突出抓好县(区)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健全网络台帐,完善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会商、转办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输出地与务工地的联动维权机制,注重抓好留守农民工家庭的帮扶工作,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职工律师团建设,壮大队伍、增强实力,切实加强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把困难职工帮扶与职工技能培训、优惠基地建设、职业介绍等服务职工的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综合性、一体化的职工互助服务平台。
坚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协助党委改善民生。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以“零就业家庭”为帮扶重点,加强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支持困难职工自主创业,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脱贫脱困率。以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就业、维权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积极推进“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活动,努力解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力加强企业和职工文化建设,创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要大力弘扬“能帮就帮”的精神,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工。做好庆祝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工作,举办“庆祝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系列职工文化艺术节”,回顾光辉历程、继承优良传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进一步加强工会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充分发挥各片区职工文体协会作用,深入开展专项体育竞技活动和区域性、行业性职工文体活动,提高职工身心和谐与健康水平。各级基层工会要根据职工群众的需求,广泛开展送电影、送文化和职工文化广场“三进”活动。
继续完善职工学习培训阵地建设,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主动争取政府支持,整合社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完善以市总工会职工学校(农民工业余学校)为中心、辐射带动各县区职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各行业、企业工会培训基地的三级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职工、农民工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形成广大职工接受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的平台和网络。进一步完善职工书屋管理,开展“十佳职工书屋”评选活动,选树典型、以点带面,促进职工书屋建设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以职工书屋为载体,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捐书活动,引导职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大力推进职工学习成长激励体系建设,创造有利职工发展的平台。积极推行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技术等级考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模式,形成培训、竞赛、技术晋级相结合的有效激励机制。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组织实施技能带头人制度和名师带徒活动,培养中高级技能骨干人才,激励职工学知识、学技术,提升综合素质。
(六)大力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全面激发工作活力。要紧紧围绕“党组织建设年”,把抓组建与抓规范结合起来,把发展会员与发挥作用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要按照全总提出的“继续扩大数量、突出提高质量、坚持数质并进、实现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取得更大发展。要以开展“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积极推动完善“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长效机制,把工建纳入党建的考核体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不断扩大党工共建的成果。要进一步突破建会工作的重点、难点,继续推进中小型非公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组建工作,积极推进工会工作者职业化、社会化建设进程,扎实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积极研究开发区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大力加强食品、餐饮行业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出租车企业工会的入会率;继续抓好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建会工作。重视做好企业改制重组的工会重建工作,纠正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撤并工会、将工会工作机构和人员合并归属到其他部门等做法。加强工会会员会籍管理,规范因企业破产、注销等原因,工会会员关系转移到社区的接转程序;加强农民工会员档案和会籍管理工作,确保农民工会员有人管、不流失。
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和考评体系。巩固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成果,创新工作机制,善于总结经验,体现特色和优势。理顺城区、开发区工会组织管理关系,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工会实力。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从人、财、物等方面帮助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乡镇(街道)工会、工会联合会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工会、工会联合会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加大分类指导和服务引导力度,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提升基层工会的维权能力。加强基层工会重点工作考评考核,规范工作测评体系,把激励与责任结合起来,做到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工维权工作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与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积极参与研究制定有关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扶贫帮困、劳模管理等与职工权益直接相关的政府规章、政策和措施,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会工作的新任务,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规律,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办法、新制度、新思路,使工会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切实推动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有利于广大职工学习成长的良好平台和服务职工的良好机制。
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对工会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工会干部保护机制,贯彻落实问责制办法,强化督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执行力。以工会业务理论和劳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特别是新走上工会岗位的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大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抓学习、抓思想、抓作风,努力建设一支讲团结顾大局、讲学习思进取,能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深入细节,不贪虚功、不做虚事、求真务实的工会干部队伍,克服工作不计成本、不讲效率、不求质量的倾向。
进一步推进其他各项重点工作。按照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的要求,积极推进市工人文化宫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地税、财政部门的协作,扎实推进税务代收、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和建会筹备金收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工会会计制度》,加强各级工会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研究解决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工会经费计拨网上审查工作,强化对工会经费预算、决算和工会资产、专项资金的审查审计,促进工会经费规范运作。深入实施女职工素质工程,深化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把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的女职工之家。继续加强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工会网站体系建设,建立市总机关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平台。进一步提高工会统计、调研、督查和信访工作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志们,2012年是我市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工会组织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