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15:1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天涯客

回首2010,畅想2011,兔年我要动若突兔!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上课时总是安静不下来,跟他们说话要重复好多遍才能听到,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中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让这些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交流中,听懂、理解教师的话语和同伴的交流,尤为重要。同时,学会倾听,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我尝试着。

一、学会听老师上课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汲取知识、学好数学的保证。一年级学生好奇喜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想看看、听听、动动,往往影响正常学习。我从学生都希望做一个好学生入手,做好常规训练。如,每一位小朋友都想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聪明”的“聪”,教学反思《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聪明的孩子用两只耳朵听老师上课,听同学发言;用眼睛注意看老师的演示、板书、表情、动作;用心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讲解的内容和同学的发言;用嘴响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要求具体明确。每堂数学课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自己有没有做一个聪明的孩子,特别是反思有没有专心听老师上课,听同学发言。

要把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讲课上来,这要求教师讲授生动形象,突出重点,善于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运用表扬与表扬性批评,经常注意纠正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讲话,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

二、学会听同学发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变成以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还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同学发言。“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该怎么办?”使学生能尊重他人,学会倾听。

三、学会争辩

教师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边听边想边看边思。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邯郸学步,体现学习的多样性与特独的个性,鼓励大胆地提出疑问,并追根究底,敢于提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问题,从而形成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第二篇: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效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课堂中很多学生的心静不了,只顾自己说、自己做,不会耐心、细心、用心倾听教师和同学的言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进行学法指导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听”是取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社会学家兰金曾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礼貌,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倾听是教学中达到“听、知、思、说”的相当关键的一步。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在《论教学方式转变》中提到,我们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之一就是走向研究性学习,而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了“教学即倾听”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写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生倾听现状描述与归因分析

(一)年龄性别原因: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性别差异表现明显

由于身心发育原因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易走神,倾听的效果相对会比较差。而同一年龄段的女生往往表现出比男生倾听状态佳,很多男孩子比较调皮好动,静不下心,无法做到真正用心倾听,(二)家庭教育偏差: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去听别人的见解 现在处于低年级的学生都是21世纪出生的孩子,与以往其它年代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都要显得更为重中之重,在家里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祖父母一辈对于孩子是听之任之,孩子在家简直就是“呼风唤雨”,成为家庭中的绝对重心。因此很多孩子都有很强烈的自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说自己想说的,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想说,而不会去听别人的见解,更不用说做到耐心倾听。这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长期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爱说不会听。

(三)提前教育的弊端:孩子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太简单不想听

部分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了很好的学前教育,有些家长怕孩子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就提前给孩子“开小灶”,孩子早在幼儿园时期就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数学知识,因此当学生真正走入小学课堂,翻开数学课本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内容太简单了,我都会做了。”,想当然地就可以不用再听了。于是就在课堂上出现了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只管自己玩耍不倾听的现象。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儿童注意力转移除了自身年龄身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思维难免不集中。因此数学教师要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就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比如,在浙教版数学第三册《平均分》一课中,笔者创设了兔子过生日这个情景来贯穿整节课。师:今天,柴老师邀请了一个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上课。瞧:它来了。(出示小兔子图)这周六,就是小兔佳佳的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这两天正忙着准备生日聚会的食物呢。我们看看它都准备了些什么?(出示图片)这时全班所有学生都很认真地在听、看,仿佛都在参加小兔的生日聚会。接下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分法,看一看他是怎么分的、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模仿试着说一说。这些环节学生都非常投入。学生能倾听,操作、交流环节开展得顺利,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一些学生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很简单早就会做了就不需要听了,比如在上20以内进位加法这节课,当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后有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就开始走神做小动作了,他认为他会计算就万事大吉了。这时笔者结合主题图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在尝试本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把你怎样计算的过程写一写,或者是画一画。”这就给学生任务驱动,不仅要能得出计算结果,还要能清楚地写出这个计算的过程。带着算法多样化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那些优等生自然就会重新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了。

(二)调整座位、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优良的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人际关系。

学生处在明亮、干净、整洁、美观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是学生做到倾听的前提条件,如果周围环境是嘈杂的,那么势必会让人分心,“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做到这点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有些客观原因、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在上课时我们学校所在的小区经常有红白喜事,一阵阵的鞭炮声震天响,这些是教师无法掌控的事,但是教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听鞭炮声一边数一数,一

共燃放了几个鞭炮。这其实就是一个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训练,让学生能竖起耳朵认真去听,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数的练习。

在教室座位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来搭配,一般采取一男一女作为同桌,而现在一个班中男生人数往往多于女生,因此部分座位只能是两个男生作同桌,这时就要选取一动一静的搭配,让会听会学习的带动另一人。这对于学生逐步养成倾听学习习惯也有促进作用。对于个别十分调皮的男孩子只能进行特殊处理。比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个男孩子特别好动调皮,调整了好几次座位,但是不管坐到哪里都会殃及周围的学生,拉女孩辫子、拿同学的文具、和同学搭讪,总之一节课他要造出很多事端,不仅影响了他自己还严重影响了他周围同学听课,甚至为了处理他的事不得不停下教学影响了全班同学。和他的班主任、他的家长商量后我们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了讲台旁边,一个人坐。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举措。不是说要孤立他,而是能尽可能的让他安静下来,远离同学的“辫子”、“好玩的文具”这些对他来说有趣的东西,他的座位离老师相对比较近就更能“照顾”到他,当他开小差不听讲了老师可以及时提醒他。这样安排座位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良好的师生间的关系也是学生能做到倾听的一个因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老师都是很喜爱的,不会出现因为讨厌这个老师就讨厌这门课因而不听课这种现象。

(三)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当一年级孩子一入学就要和学生反复多次强调“听”的重要性,“我们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多听、多观察。”这是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看看‘聪’这个字的结构,“耳”字旁,说明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要做到的是会用耳朵听,并且是用心在倾听。”这是我和学生们常说的第二句话。要让“倾听”二字深入学生内心,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化作行动。

(四)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靠教师,与家庭教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情况,并和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达成一致,用正确的方法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孩子在家就和在课堂上一样,别人在说话时要认真聆听,不能打断别人的话;对于别人说的话要用大脑想一想判断其正确性,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个倾听—思考—表达的过程。而家长同样要认真听孩子说话,这是一个彼此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表现。

(五)教师以身作则,运用“暗示”、恰当评价,形成倾听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起榜样作用,应该认真听学生的发言,无论孩子们的发言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要专心地听,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是对发言学生的尊重,在无形之中让班中其余的孩子都意识到了“我们要认真去听”。

当教师看到有学生走神了、做小动作没有在倾听,这时就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处理。可以停下课来,目视该学生,当教学进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学生就会有所意识,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当然这需要教师在一开始任课就要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些做法是什么意思。教师还可以用语言、小动作加以配合,“老师开始‘扫雷’啦!看看你的眼睛看着我了吗?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了吗?”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立即坐端正眼睛炯炯有神,这时学生倾听学习的状态很好,注意力很集中。当然有时为了让教学继续完整进行,不中断正常的学习,教师可以一边说一边在教室走动,“顺便”走到没有听讲的孩子旁边用手摸摸他的头,亲亲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这时孩子肯定明白了老师的暗示。不是在全班面前指名道姓,而是个别性提示,这样的方式既提醒孩子认真听,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教师要适时正确地评价学生,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妮妮今天听得多认真呀!”“萱萱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琦琦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教师的这些鼓励性话语,既表扬了认真倾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

学会“倾听”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倾听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生疑、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中解惑。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体谅,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学习!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学会“倾听”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动、静结合,学会“倾听”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第三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

[本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谈了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一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二是通过奖励和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倾听兴趣,从而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又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倾听内容

二、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三、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关键词]: 低年级 语文教学 倾听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在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呢?本文试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阐述低年级学生培养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今低年级的学生的确不可小看:其一,识字能力强。这归功于学前教育,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其二,口头表达能力强。虽然地处农村,但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因此,方言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影响小了。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1)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假”听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遗忘快 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1、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

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1)奖励倾听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五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优化倾听内容

生活中,人们都很喜欢音乐,但如果磁带被卡了,还有谁愿意去听?同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

(1)优化教师讲课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学生听的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条理性;教师要精讲精练,突出字、词、句等重点内容,注意传达的信息要适度,让学生听出主题,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教师讲课、安排活动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出你的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现实性。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这种想象必须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作直接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2)优化学生发言

在动态、合作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倾听的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及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

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 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的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

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2、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

1、采用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活动程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倾听。如口语交际课《春天的画》,有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画进课堂。整节课都是设置了许多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更多的学生在同学发言时或播放课件时,没能认真倾听、观看,而是在小组里悄悄地讨论起自己带来的画,有的甚至悄悄地画了起来!学生等不及最后一环节——欣赏画。这节课教师显然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恰当的活动程序,使原本可以提高学生交际兴趣的画成为活动的干扰源。同样一节课,另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画,在小组里边欣赏边讨论。而后,组织学生放好画,在班上交流:你刚才做了什么?谈了什么?怎么谈的?学生从画的内容、颜色、风格谈到画名的来历等。纵观这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但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发言、倾听与应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2、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打电话》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时,要下大雨了,我回不了家……②因为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明天的春游改期进行,可是我们的主老师开会去了……③爷爷生病了。一大早我们全家都赶到了爷爷家,还没来得及请假……④下午排练节目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打电话”。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果对方不在家呢?给家长和老师打电话与给同学打电话有什么不同?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文明行为和习惯,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他说:“我拼的是小狗。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3、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倾听品评能力是指倾听者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1)朗读评价——让学生在倾听中欣赏:要想把一篇课文读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教师中又有几个能把课文读得无可挑剔的。所以教师决不要过高要求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当更偏重于欣赏:你觉得他那里比你读得好?你还想他再读哪一句给你听听?当然,也应该适当提一点建议:读得够不够流利?有没有多字、漏字?等等…

(2)热点讨论——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判断: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充满着童趣,因此孩子们容易产生一些有趣的争论。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一个学生说:小动物的尾巴真好!人怎么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说“人是有猴子变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尾巴了。”有的说“人要是有尾巴,我就用尾巴挂在树上荡秋千”“小朋友

要是有尾巴就更容易摔交了!”我听了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夸他们说得好。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一定会认真去倾听和思考,并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续编课文——让学生在倾听中创新: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许多课文也都给孩子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四季》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他对()说“我是()”。又如《平平搭积木》这课,可以让学生这样续编课文:平平搭了()间房,一间给()住,一间给()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把续编的课文读给同学听,因为其他同学往往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创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四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双语小学低年级语文倾听习惯培养

教师:曹云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谈了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一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二是通过奖励和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倾听兴趣,从而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又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倾听内容

二、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三、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在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呢?本文试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阐述低年级学生培养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今低年级的学生的确不可小看:其一,识字能力强。这归功于学前教育,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其二,口头表达能力强。虽然地处农村,但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因此,方言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影响小了。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1)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假”听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3)遗忘快 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1)奖励倾听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2)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五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优化倾听内容

生活中,人们都很喜欢音乐,但如果磁带被卡了,还有谁愿意去听?同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1)优化教师讲课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学生听的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条理性;教师要精讲精练,突出字、词、句等重点内容,注意传达的信息要适度,让学生听出主题,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教师讲课、安排活动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出你的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现实性。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这种想象必须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作直接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2)优化学生发言

在动态、合作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倾听的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及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

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 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的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2、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

1、采用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活动程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倾听。如口语交际课《春天的画》,有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画进课堂。整节课都是设置了许多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更多的学生在同学发言时或播放课件时,没能认真倾听、观看,而是在小组里悄悄地讨论起自己带来的画,有的甚至悄悄地画了起来!学生等不及最后一环节——欣赏画。这节课教师显然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恰当的活动程序,使原本可以提高学生交际兴趣的画成为活动的干扰源。同样一节课,另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画,在小组里边欣赏边讨论。而后,组织学生放好画,在班上交流:你刚才做了什么?谈了什么?怎么谈的?学生从画的内容、颜色、风格谈到画名的来历等。纵观这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但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发言、倾听与应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2、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打电话》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时,要下大雨了,我回不了家„„②因为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明天的春游改期进行,可是我们的主老师开会去了„„③爷爷生病了。一大早我们全家都赶到了爷爷家,还没来得及请假„„④下午排练节目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打电话”。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果对方不在家呢?给家长和老师打电话与给同学打电话有什么不同?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文明行为和习惯,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他说:“我拼的是小狗。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3、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倾听品评能力是指倾听者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1)朗读评价——让学生在倾听中欣赏:要想把一篇课文读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教师中又有几个能把课文读得无可挑剔的。所以教师决不要过高要求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当更偏重于欣赏:你觉得他那里比你读得好?你还想他再读哪一句给你听听?当然,也应该适当提一点建议:读得够不够流利?有没有多字、漏字?等等„

(2)热点讨论——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判断: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充满着童趣,因此孩子们容易产生一些有趣的争论。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一个学生说:小动物的尾巴真好!人怎么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说“人是有猴子变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尾巴了。”有的说“人要是有尾巴,我就用尾巴挂在树上荡秋千”“小朋友要是有尾巴就更容易摔交了!”我听了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夸他们说得好。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一定会认真去倾听和思考,并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续编课文——让学生在倾听中创新: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许多课文也都给孩子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四季》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他对()说“我是()”。又如《平平搭积木》这课,可以让学生这样续编课文:平平搭了()间房,一间给()住,一间给()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把续编的课文读给同学听,因为其他同学往往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创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五篇: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文献综述(尚庆朵)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

文 献 综 述

【内容摘要】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然而,会不会倾听,关系到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共同拥有,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人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教育追求的就是创新,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大胆合理的加以创新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课堂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

综述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了新的面貌:孩子们的胆子大了,思维活跃了,个性突出了,表现欲更强了。确实,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许多成功的体验,这让我们感到欣喜。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

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是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发言的内容。

镜头二: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早已飞出课堂;做作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以上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频繁出现。显然,这都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倾听引起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的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的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不倾听他人的见解也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就实现不了合作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堂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因此,我们提出了在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 这一课题,力求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相关概念综述

倾听,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在这里主要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借助听觉器官从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又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真正的倾听,指的是用心地听,从眼神、体态都表现出一种聚精会神与专注。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简单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指的是教师根据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的研究。同时通过思考和分析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成因及相关要素,寻求具体的策略来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促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二、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力度,特别注重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能听”,还要求“会听”,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等处理,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及习惯,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倾听”在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数学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发展共同前进的前提。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确立本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同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2 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的能力。课堂上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研究,了解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环境方面的、教师教学方面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掌握指引学生倾听的教学策略;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从而更好地展现它的研究价值。

三、以往研究理论综述

前人的研究大都借用了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有意注意理论等等。学者们根据这些理论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要因材施教,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一)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三方面的驱力组成。其中,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增强的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藉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的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认为接受学习未必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意义学习。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必为意义学习。而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学习必为机械学习。

(二)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 3 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三)有意注意理论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词成为心理活动的组成因素的时候产生的。有意注意的集中和保持,不仅在没有干扰、没有任何无关的事物妨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是可能的,而且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借鉴

本课题除了继续学习和继承以往的教育理论,还将更加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儿童生理、心理学理论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面向的是具有个性差异、活泼好动而又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儿童。要想进行课题研究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的现状,这包括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到的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有自动化倾向。根据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知道:“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倾听既是培养的目的,同时也是训练的手段。所以倾听的培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以及对长大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教育学理论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就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因此,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使他们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与人交流、表达。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 4 有效地进行。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对于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国外的教育专家也谈到了其重要性。美国教学研究学会会长丹尼斯曾提出叫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他认为:“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老师上课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纪律很好,坐着一动不动就满足了,要对上课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日本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极力强调“倾听”的重要,如,“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他的观点也为本课题的研究直接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渐成气候。在国内,早在“九五”期间,北京市海淀区的小学、杭州市实验小学等学校普遍确立了此课题的研究,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各实验校认真研读倾听习惯培养主体教育理论,努力探索“倾听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发展性教学策略”,把新课程改革与倾听习惯教育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主动参与、倾听意见、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课题引起了教育者乃至学生家长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也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如张玲发表在《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06期《培养倾听习惯》,李红青在《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11期发表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米国强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 第06期发表的《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之我见》;张文博在《甘肃教育》2011年 第23期发表的《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林碧航在《考试周刊》2011年第22期发表的《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谢玉娟在《吉林教育》2011 5 年第04期发表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贾爱娟在《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年第10期发表的《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王登群在《小学教学参考 》2011年 第09期发表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倾听能力的培养》;虞文静《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发表的《学会倾听,成就数学课堂之美》;等等。这些文章,都从不同层面剖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不认真倾听的现象,指出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还详细阐述了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有一些文章重点介绍了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如朱茜在《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06期发表的《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究》;蓝锦红在《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 第3期发表的《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汤卫红在《江苏教育》2010年第10期发表的《数学倾听能力发展策略研究》;冯瑞波《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9期的《浅谈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朱玲华《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第04期《让我们学会倾听——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这几篇文章重点对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更加详细的操作方法,便于我们比较、分析、整合前人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开展自己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不仅要大量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还要广泛涉猎相近领域的理论知识。因此,我又搜集并研读了以下教育专著:李政涛先生的《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决定命运》、《学习风格论》(谭顶良著)、《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小学生能力培养丛书》(孙云晓著),这些论著也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与方法。通过阅读,使我们对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决心,同时也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我们发现有关论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文章虽然很多,也非常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各种方法。确实为我们提 6 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借鉴,但是同时我认为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和遗憾,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我认为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研究学生年龄跨度大多选择幼儿阶段、中学阶段,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的专项研究较少。

(二)对影响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因素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大多只集中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对倾听能力的作用,而学生心理、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倾听能力影响的作用研究很少。

本课题将重点分析影响学生倾听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环境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影响,以便找准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五、综述以往的研究方法

经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我们发现以往研究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大都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抽样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研究的年级中抽取一个班级进行测量,然后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该班级抽取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学生各若干名。

(二)具体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班级进行实践运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辨别与选择,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成果,实现以很少的时间达到促进学生倾听的效果的目的。

2.个案分析法:选择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三类学生的典型代表,运用个案分析法,建立个人档案,对其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探究其产生不同倾听效果的根源,推广倾听效果好的学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效果较差的同学学会倾听。

3.实验法:对学生倾听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积极假设,根据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按照实验方案运用假设结果在学生中开展实验研究,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推翻、或肯定。对不利的、消极的因素予以克服与屏弃,对有效的、积极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总结提炼为教学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倾听。

4.观察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把握学生外在的倾听表现,判断其 7 是否在认真倾听。

5.谈话法: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明白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客服影响倾听学习的不良因素,提高倾听能力。

本课题研究仍将继续选用以上的研究方法。

六、总结与思考

本课题直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缺乏深层思维的现象,从操作层面探索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倾听能力的措施和方法。课题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探索出一条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的新途径。通过研究,让认真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素质!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美国教学创意手册》 丹尼斯 3.《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6.《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

7.虞文静《学会倾听,成就数学课堂之美》[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 8.柯娜《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到“花开的声音”——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1年02期

9.谢玉娟《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年04期 10.罗丽琴《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倾听的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11.庄美秀《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9年S1期 12.傅红英《学会倾听——数学课堂不可缺失的习惯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4期

13.汤卫红《数学倾听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2010年10期

14.吴肇姬《思考从倾听开始——浅谈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年06期

15.蹇有萍《浅谈数学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13期 16.黄汪洋《数学课堂因学生的倾听而精彩》[J];吉林教育;2010年27期 17.陈月萍《低段学生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 2010年06期

18蓝锦红《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 第3期

19.王登群《课堂教学中对倾听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 》2011年 第09期

下载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①。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总结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总结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而且善于表演。为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现在课文讲究的是图文结合,对于一篇......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总结 从2013年月起,我在班级开展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现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为了让学生多识字,有主动识......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经验总结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富裕县塔哈中心学校鄂丽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

    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论文

    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摘要】:“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课堂......

    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欢城镇中心小学 张安娥 一、课题提出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江苏省黄埭中学鲁衍春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首先要沉......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