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15: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第一篇: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是全区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各项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大力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社发局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结合实际情况,我局围绕目标,把握重点,强化措施,奋勇争先。一年来,社发局共争取上级扶助资金1314.415万元。其中:自然灾害救助资金44.18万元;低保资金176万元;退伍军人安置费0.3万元;优抚资金21.1万元;农村社会救济款107.98万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费407万元;农业资金199.48万元;教育资金157.4万元;文化“三下乡”专项经费12.2万元;计划生育经费15.74万元;卫生事业经费173.035万元。全局先后获省市表彰的先进个人有9人(次);获国家、省、市表彰的集体13个,其中麻丘司法所获“2005年全国模范司法所”殊荣;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39名教师受到省、市表彰,其中,范旦敏老师获全市教师“创新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王仪娟老师获“南昌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陶红红老师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

(一)紧扣“两增”,服务“三农”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努力做好“三农”工作这篇文章。粮食生产在克服连续集中强降雨和稻飞虱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两镇一处农业总产值达到277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7600万公斤;水产品总产量1.5万吨;生猪出栏4.3万头。

1、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外洪土方任务4.25万方,改造排灌站18座,完成清淤4万方。二是建立了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区良种覆盖率达98%。三是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种养基地发展。全年新增300头以上养猪户12家,新建5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4个。四是强化畜禽防疫工作,印发宣传资料4.3万份,猪口蹄疫和猪瘟免疫密度分别达100%和99.92%。禽流感免疫率专业户达到了100%,散养户达80%以上。查治耕牛864头,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耕牛血防查治病任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2、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农业补贴政策,粮食直补资金和农机购机补贴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今年核实全区水稻直补面积共8.76 万亩,属于购置国家购机目录内的农户共64户,发放直补款 277.38万元。继续完善二轮土地经营承包,共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1790本,保障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合法权利。严格实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强化专项审计,防止负担反弹。对涉农收费文件进行了清理,发放了2.2万份农民负担监督卡。经常性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对兴办公益性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按“一事一议”的原则实行限额承担,严格审批。

3、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5年安排农业专项资金200万元,比去年增长33%。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兴农富民。农村小型公益性设施建设,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千方百计用足国家的钱,用活民间的钱,用好外商的钱,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三是加大扶贫工作力度。针对部分村组基础差、集体经济薄弱,农民饮水难、住房难,生活困难等情况,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环境,逐步缩小地区差别,促进协调发展。

4、着力培植优势产业。一是调整结构抓特色。重点加强了以大棚蔬菜、金凤萝卜、刘城莲藕和生猪、肉牛、螃蟹等特色种养基地的建设,优化了产业结构。二是强化龙头抓带动。重点扶持了洪山湖开发公司、玉丰实业公司、南昌恒宏养殖公司和高新连谊粮油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业发展。三是劳务输出抓转移。坚持把“民工经济”当作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有序组织农村劳力向沿海省份转移。今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2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7%,外出务工总收入预计159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38元以上。

5、强力推进非农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加强。在两镇一处选择了杨家村、广阳村、闵吴村、艾湖村、鲁溪村、武溪村等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麻丘镇小城镇总体规划经武汉大学规划设计报经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审定,基础设施项目已着手实施。加快了农村沼气建设, 今年分别在昌东镇岭永村、麻丘镇金凤村落实沼气池建设任务12个,并从进贤县请来专业沼气施工技术人员,原材料及配套设备100%落实到位。目前麻丘镇金凤村沼气建设已经完工,昌东镇岭永村的血防沼气池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农业产业化程度得到提高。洪山湖农业开发公司等三家企业今年获省、市级龙头企业称号。麻丘金凤村、昌东山湖村的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已正式启动。建立了金凤、刘城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螃蟹、黄鳝、珍珠、鳜鱼等特种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6、大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是建立了防汛责任机制。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实施。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

理,10月份,我们对全区幼儿园进行了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30余份,关闭幼儿园1所。对已老化或损坏的消防设施及时予以更换、维修。加强了教室、学生宿舍用电管理,杜绝了违章用电现象。严抓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对各校炊管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坚决做到持证上岗。规范学校食堂进货渠道,严禁过期、变质、“三无”食品流入校园。

5、精心组织各种考试,圆满完成中招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中会考、中考等每场考试,确保了中招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我区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省重点高中上线人数达到65人,是去年的3倍多。350人达到市重点线,641人达到普高线。我局被评为全省普通高中会考工作先进集体、南昌市普通高中会考工作先进单位;李文国同志被评为全市普通高中会考工作先进个人;万蕾同志被评为全市电教先进工作者。

6、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重培养、塑文明、讲礼仪”教育年和“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组织百余名学生组成高新区青少年交通监督队,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广大学生养成了重文明、讲礼仪的良好习惯,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今年有6人获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有6人获南昌赛区一等奖,30人获二等奖,40人获三等奖;3人获南昌市小学英语听力竞赛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20人获三等奖;1人获全国华罗庚数学金杯赛三等奖。

7、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严格把好“网吧”审批关,目前已审核网吧38家,发放网络经营许可证38个。从严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对全区文化娱乐场所、音像制品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收缴赌博机20余台,盗版光碟2000余盘,盗版书籍200余册。开展了“春节”、“五一”、“七一”以及农村传统节日的各类文艺活动。组织剧团下村演出20多场次。在农村、各中、小学校放映农业科教片、爱国主义影片50余场。全面开通有线电视,可收看到46套电视节目,对偏僻的村庄开通了MMDS网络电视,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8、强化诊疗质量管理,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严格遵循“群众举报严格办、上级关注重点办、日常巡查及时办”原则,共出动160余人次,50多车次,查处非法诊所46家,收缴了价值近万元的药品、器械。强化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了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共发放卫生许可证75家,整改180家,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五病”调离达100%。开展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涉水产品卫生监测。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办多次对全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了对结核病的防治宣传工作。

9、认真做好血防工作,超额完成查、灭螺任务。广泛开展了血防健康教育。全区各疫区中小学开设了血防健康教育课,散发、张贴宣传资料4万余份,血防手册250本,设置警示牌150块,血防健康教育年历画15000张,全年举办血防知识培训班四批,培训人员218人次,全区接收血防教育达19万人次。精心做好人群查治工作。今年在18个行政村共免费查治血吸虫病人32159人次,免费化疗慢性血吸虫病人10452人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晚血病人的关怀。超额完成了查螺、灭螺任务。今年全区计划灭螺面积27770亩,实际完成28391亩;计划灭螺面积8072亩,实际灭螺面积达到8140亩。灭螺后翻耕面积达3000亩,预计压缩钉螺面积1500亩。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

(三)扶贫济困,力求和谐 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和实践“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对全区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及低保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全区共有低保户1089户1566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212.4万元。核减了47户低保户,核减低保资金2533元;清退了41户低保户,停发低保资金5530元;筹集资金为镇(处)民政办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做到了“微机操作、规范管理、银行发放”。

2、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有了新进展。按救助对象实施分档救助,全区1824户3099人得到社会救助,全年总救助金额57.19万元。按照“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今年上半年将15万元春荒救济款全部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同时,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为我区特困群众和五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3、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迈上新台阶。创新退伍安置工作,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为全区26名城镇退役士兵发放了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共52.205万元。为做好伤残人员(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换证工作,对伤残军人进行了重新核实。目前,全区12名伤残军人全部办理了等级套改审批手续,换发了新式证件。

4、社会福利工作出现新面貌。为全区1044名五保对象办理“农转非”并纳入低保范围,散居五保户每人每年1680元,提高了供养标准。加大了敬老院的管理力度,下拨6万元资金用于全区敬老院的维修。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社会福利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5、基层政权建设步入新阶段。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对三联、芦源、光明、麻丘、刘城、鲁溪、北沥、广阳等8个村的村务公开内容进行了检查。结合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对本届村委会进行了届满审计。成立了万科社区,使我区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6、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取得新突破。对全区68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调查摸底,整治了22处宗教活动场所。完善了观音阁、东胜寺两处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手续。为全区三级宗教工作干部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培训班。指导2500多人次信教群众参加了护国寺大雄宝

升计生服务功能。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领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并落实到实践工作中,为育龄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二是从本区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加强依法行政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继续夯实基层基础和加大培训教育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大力宣传《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扩大和巩固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成果,切实保障区内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从而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能出精品、出亮点。四是继续推进“合作共建”的各项工作进程,抓成绩、抓典型、抓实效,进一步推行切实可行的受群众拥护的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

6、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从严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加快我区电视事业的发展,扩大广播电视网络覆盖面,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对区内医疗机构的管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适时招聘技卫人员,充实卫生人才队伍,力争在2006年内解决好,确保我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深化粮食管理体制改革,在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的大格局下,不断增强市场经营竞争意识和自求生存意识要,创新观念,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宽农资供应渠道,盘活沉淀资产。准备在麻丘新建一个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资供应批发市场,在太子殿合资兴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出租滁槎农资创库开办粮食加工厂。继续加强帮扶和救助贫困残疾人工作,落实残疾人扶贫资金、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资金和社会救助资金。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加强对区内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的宗教政策,规范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完善“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开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发改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发改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发改局认真贯彻省、市、区转型提升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定位,突出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企业扶持服务,努力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1-9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5亿元,比增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33.49亿元,比增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0.64亿元,比增1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14亿元,比增46.55%。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位居全市首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均位居全市各区前列。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根据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市里“美丽厦门,创新湖里”定位要求,全面分析我区优势产业及发展方向,梳理出新的“6+3”产业支撑体系,即以总部经济、金融商务、商贸服务、信息服务、休闲旅游及文化创意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平板显示、计算机通讯及设备制造、航空维修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并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为区委、区政府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退二进三工作。按照市里创新湖里产业发展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分散改造向集中改造、单一改造向成片改造、传统产业布局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转变的工作方案,以及相应政策需求,初步确定先行启动实施的悦华路b地块、枋湖工业园、龙头山片区等6个“三旧”成片改造区,完成全区“三旧”改造建筑物的调查摸底,涉及总用219个项目,总用地面积26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3.3万平方米,为我区产业退二进三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建立月初全面分析、月中协调问题、月底抓统计协调的经济运行预警促进机制,区委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区政府每10天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通过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完善经济指标完成预估通报制度,坚持每月25日预估当月指标完成情况,每月5日前向区领导通报上月快报数,10日前量化通报上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努力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一是加强项目储备。精心谋划主要建设项目库体系,细致编排2014年投资计划,全年安排主要建设项目143个支撑市下达我区275亿元投资任务,其中,产业项目93个、社会事业项目20个、基础设施项目14个。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5个,投资76.08亿元,其中纳入省级重点项目2个、市级重点项目28个、区级重点项目45个。二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5个街道,强化项目推进责任,明确143个主要建设项目的挂钩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强化主要建设项目月调度制度,坚持每月初组织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项目联系区领导、市有关协作部门、区直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调度会,集中研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截止10月初,共召开7次项目调度会,共调度71个项目,部署133项工作要求。闽南古镇供电增容需求、两岸金融中心a组团项目村民阻扰施工、亿联研发大楼建筑密度调整、XX区文体中心可研编制委托等一批问题得到协调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五缘湾游艇综合体等6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总部聚集区、五缘湾高端医疗园等以我区作为责任单位的项目3个进展顺利。至10月初,五缘湾高端医疗园已交地68.6亩,两岸金融核心区一期完成征地面积104.98亩,非住宅搬迁已完成签约62户,己交房58户,已拆除53户;需搬迁企业约100家,己签订协议89家,完成搬迁81家。二期已完成征地面积160.51亩,非住宅搬迁完成签约68户,己交房67户;企业搬迁己签订协议64家,完成搬迁37家。五缘湾游艇综合体项目地勘完成,桩基试桩结束,取得市规划局基坑支护先行开工许可,设计方案报批。

(三)统筹安排财政投资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科学安排项目。结合我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在对全区相关部门、各主要建设单位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进度以及资金来源情况,科学编制出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和财政基建项目投资计划,累计安排主要财政性投融资项目12个,总投资10.12亿元,投资3.71亿元,项目涵盖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及道路建设等改善民生各领域。

二是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严格按照《XX区财政性投融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审批项目,强化与项目建设单位事前沟通,通过优化决策机制、压缩审批流程、合并审批环节、建立容缺受理制度等有力措施,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今年已立项审批项目达42个,项目概(估)算投资20256万元。备案项目13个,核准项目1项,支持17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审批提速增效,直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促进项目落地,保障新开工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确保了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时推进。

(四)加强企业扶持服务,努力提高价格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企业政策扶持。建立龙头企业应急服务机制,健全企业运行预警机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修订完善我区“促进经济发展”、“总部经济”以及“企业上市”等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稳产增产提供支持。今年完成上总部企业及突出贡献企业家的认定与奖励兑现工作,认定欣贺股份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为2013XX区总部企业,孙瑞鸿等11位同志为突出贡献企业家,兑现总部企业奖励资金2305.4万元。

二是加强企业上市辅导。充实和完善我区拟上市企业库,加强上市的辅导和政策支持,分类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我区企业好利来电子已发行上市,鹭燕、合诚工程咨询、吉比特、欣贺共4家企业目前已报中国证监会受理,福建圣元股份成功通过上市辅导,准备2014年年底上报中国证监会。目前我区内有12家企业实质性开展改制上市工作,并有7家企业具备上市意向,已进入企业上市后备库。

三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今年以来,我局物价检查所开展了元旦、春节期、中秋、国庆节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重点对XX区的购物场所、宾馆酒店、餐饮、旅游景点和交通运输(及停车场收费)等各方面的市场价格进行监督和检查。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收费许可证》的年审工作,对我区28家收费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审查收费金额5123.49万元,其中涉企收费46.83万元。积极开展价格投诉查处工作,截止到10月初,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共64件,其中区转办市长热线投诉案件34件,市物价局转办价格举报案件30件;受理一般程序案件1件,经济制裁102,692元,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实,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树立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良好形象。加大XX区民办学校及幼儿园乱收费现象整治力度,联合XX区教育局组成专项调查组,重点检查XX区后埔民办小学、超强民办学校、文心民办小学等5所存在乱收费问题的民办学校及幼儿园,责令退还学生多收的学费和代办费4.48万元,取得良好成效。认真做好经营性收费项目的报备工作,对每一家前来报备的经营者的资金、场地、设备、人员情况进行实地考查,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营者进行合理的价格报备,共办理、变更经营性收费项36家,更好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三、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区发改局将继续根据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切实做到“三个必须”,为加快我区转型提升跨越发展添砖加瓦。

(一)突出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推进一批开工项目。确保市级重大、重点项目五缘湾游艇综合体、亿联网络大厦、厦信资本大厦、凌云玉石总部大厦、首泰国际广场5个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创造条件有序推进sm商业城三、四期、奥元钻石大厦、力拓国际大厦、天地金融港、湖里国投商务中心、厦门邮政速递国际邮件监管处理中心等项目,加强前期项目的动工转化力度。二是收尾一批完工项目。推进蔡塘社区发展中心、天地阳光广场、明发海湾度假村、旗山物流园等项目分期、分阶段验收并竣工投入使用,及早产生经济效益;推进湖里高新技术园厦门国际石材中心、裕隆国际大厦、金融守押办公大楼项目内外装修完成,确保年内基本落成。三是保障一批在建项目。有力协调上半年投资暂无明显进展的欣贺研发设计中心、华辰国际艺术品(金融)交易中心、国贸金融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鑫源大厦、信诚国际大厦等项目取得明显突破,有效追赶进度。四是监测一批储备项目。着眼有助于形成明后年投资增长潜力大项目进展,跟踪推进好2013p10、2013p15、2013p02等6个已出让、较成熟地块;掌握好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湖里总部集聚区、东渡国际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在谈、拟出让地块项目落地,为提升投资潜力找好新源、注入新力。

(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退二进三。要抓住我市构建十大千亿产业链(群)的重大机遇,在努力构建我区“6+3”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的过程中,加快产业退二进三,以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切实用好用足市里出台鼓励工业国有用地改造政策,加强拟先行推进改造特别是悦华路b地块、龙头山片区试点区规划,做深做细整体改造方案,创新片区改造运营模式,将加快片区改造与产业转型相衔接,促进“三旧”片区改造早出形象、早见成效,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成为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二是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发挥两岸金融中心、湖里高新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鼎泰和金融中心、国贸金融中心等总部项目建设,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楼宇精细化管理,改善重点楼宇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再造一批亿元楼。加大对重点产业人才扶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550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根据企业对区级财政的贡献、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对重点产业人才进行奖励。新认定一批总部企业与突出贡献企业家,以显著扩大总部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争取更多区域性企业总部入驻我区,构建总部经济新高地。

三是加强片区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推动多片区商圈共同繁荣。以sm商圈为重点,积极推动商业业态调整和品牌升级,加快推动sm三期建设,巩固和增强sm商圈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积极打造海天路特色商业街,升级凤湖商圈业态;加快蔡塘社区发展中心、华永天地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江头商圈品质;借助万达城市广场、特易购购物中心、枋湖社区发展中心等大型商业项目,繁荣东部商圈。四是培育新兴服务业。围绕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推动虚拟经济与实体产业有机融合。以建设全市规模最大、最高端的医疗中心——五缘医疗园区为契机,扶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引进老年护理、高端美容、医疗保健等行业,打响特色市场品牌。促进旅游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做足游艇、帆船、邮轮“三船”文章,推进“五缘月夜”等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凯悦温泉、希尔顿逸林等酒店建设。

(三)加强民生保障,缔造美丽厦门

一是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落实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加快建设蔡塘、下忠等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湖里、加州、塘边等一批幼儿园,加快湖里中学北校区、厦门三中2号、5号教学楼拆除重建工程、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进度,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市政道路改造建设。加强与市政集团、路桥集团等业主单位的衔接工作,做好环岛路(墩上——集美大桥段)、机场北环路下穿通道(鳌山路——高殿号路)、金水路、金盛路(金山路——县黄路)等14条断头路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尽快促进道路早日开工建设。积极配合市里加快轨道一号线建设。完成建设华昌、华泰路、枋湖西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以及蔡塘社区发展中心南侧、湖里国税大楼西侧等6条道路建设,优化提升交通网络。

三是提高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与市里各相关部门及两岸金融中心指挥部协调,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快确定湖里水库、五缘湾片区内旧村庄征地拆迁的大包干方案,稳步启动片区内的旧村改造,为片区市政道路、学校、供电等公建配套建设提供空间。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总结推广“大城管”经验,推动环卫保洁、占道经营整治等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精细化、责任化,整治消除“脏乱差”。

四是提高办事行政办事效率。按照市委、市政府审批提速增效的有关要求,提前介入项目、优化审批程序、并联交叉审批,积极推动航空开发商务广场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早建设,努力为项目提供全过程、无缝隙、高效率的服务保障。推行扁平化管理,缩短流程链条,加快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用优质到位的服务营造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的投资环境。

第三篇:市人社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市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高标定位,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序时目标任务,有的指标已完成全年任务。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人才队伍建设

快速推进。积极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企业聚才”、“智力汇聚”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组织54家用人单位赴**等地招聘,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3000多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65名。引进“千人计划”专家6名,75名科技领军人才,3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完成全年任务)。成功举办二次“海外高层次人才海门行”活动,先后组织40多位海外人才来海对接,其中2个项目与临江新区达成落户意向。积极组织申报2013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中**集团的**同志成功入选。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已打造10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5500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000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436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427人(都完成全年任务)。

(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完成2013年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工作,考务工作外包方式更具公正、公平性,赢得社会广泛好评。完成全市政府部门1300多名公务员信息库更新上报工作。完成全市事业单位首次设岗的岗位聘用和验收认定工作。做好行政机关2012年终一次性奖金和事业单位2012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工作,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晋升审核工作。高质量做好职称申报、审核、评定和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新增专业技术人员3340多人(完成全年任务),完成专技人才培训7420多人。军转干部工作稳妥有序,采用积分选岗办法安置20名军转干部和4名随调家属,企业军转干部队伍总体比较稳定。

(三)充分就业形势保持良好态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9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800多人,城镇失业登记率2.8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落实创业提升计划,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530万元,带动685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创业1200人,创业带动就业4500多人。各项数据都超额完成序时任务数。

(四)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万人(基本完成全年任务);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参保人数达到20.91万人,其中职工医保17.61万人,居民医保3.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万人,参保率已达97%(完成全年任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4万人(基本完成全年任务)。目前,城镇五大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养老保险参保率名列全省前茅,医疗保险率先实现南通市级统筹,并轨联网运行。投入140余万元新建的市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已完工,预计年底对外开放。

(五)执法维权力度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检查”、“劳动用工书面审查”、“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专项执法检查,共审查用人单位3000户,书面审查率100%(超额完成全年考核指标);主动监查用人单位847户,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65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总数297个,网格联通率100%;本期数据库内用人单位数3000户,新增或更新信息的用人单位3000户,入库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为100%;受理举报投诉案件461起,联动平台举报投诉录入率100%;调处劳动关系矛盾纠纷50起,调处成功率100%。受理仲裁调解案件840多件,已处理完成825件,结案率98%。受理工伤申请2100件,作出工伤认定2040件。12333咨询服务中心共处理任务单1万多件,接通率96.4%,及时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完成全年考核数)。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保、集聚高端人才、规范人事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转型升级,为推进海门“两个率先”作出贡献。

(一)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富民工程”。一是以“创业型城市”创建推动创业就业。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大力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

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充分就业村创建达到97%以上,实现创业培训500人,培育规范创业孵化基地10个以上,实现新增1500人创业带动就业7500人。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调节就

业。积极推动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健全各类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发布,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素质稳定就业。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就业质量。全年打造10家以上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000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500人。四是关注重点群体实行援助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新生代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就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服务活动,大力开发后期服务、保洁保绿等公益岗位,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4000人,帮扶500名以上困难人员就业。

(二)突出扩面提标,实施“社保惠民工程”。一是全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贯彻《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稳慎推进依法征缴工作,狠抓参保率和续保率。着力推进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妥善解决进镇农民的社保问题,研究出台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社保和医保的办法,确保主要险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二是努力提升社会保险参保待遇。根据上级政策,及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完善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运行机制,做好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网上全国转移等工作,全面推行职工和城镇居民大病补充保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员待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出台中心镇进镇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切实提高进镇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三是着力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效能。积极探索“数字社保”,实行养老、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网上申报,将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社保信息等柜面经办业务逐步实现信息化,为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四个不出村”,努力打造“十五分钟社会保障服务圈”。做好全市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做好我市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社会化服务工作。

(三)突出高端引领,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一是不断加大引才聚才力度。深入实施“东洲英才计划”,全力推进人才交流合作。积极组织“百企董事长高校行”、“高层次人才海门行”等活动,力争省“双创计划”、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 创业类申报数不少于5个;通过建立高校人才联系点、举办高校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力争全年引进3000名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名、省“双创”人才2-3名,科技领军人才5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00名,为实现“510转型升级工程”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大力加强人才服务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依托各类特色产业园、工业园、物流园、科技创业园,集聚高端人才。全年力争建成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引用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5个,引智成果示范基地1个,在大中城市新建海门人才服务工作站2-3个。三是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做好《**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宣传工作,出台《**市高层次人才项目评审办法》。整合现有人才服务资源,鼓励、指导各区街、镇乡加强“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建设。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着力推动1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开工建设。

(四)突出制度规范,实施“人事创新工程”。一是不断完善人事招录外包办法。做好2014年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继续实行命题、面试异地外包制,全力营造公正、公平环境,切实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加强中层干部任免管理,强化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组织开展中层干部任前培训。二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细则。做好新成立事业单位、编制变动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适时完成事业单位参公申报管理。三是进一步优化工资激励制度。全面推行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对绩效工资分配情况进行抽查,指导督促事业单位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激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建立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劳动工资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制度,继续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扩面提质,指导企业将工资增长重点向一线职工倾斜。四是进一步提升职称评审服务效能。大力提高职称主动服务企业能力,组织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职称评审,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申报、收费和证书管理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按照“双向选择、特岗竞聘、积分选岗”的办法,做好军转干部接受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五)突出人本执法,实施“权益保障工程”。一是完善协调机制。做好《劳动合同法》、《**省劳动合同条列》修订后的贯彻落实以及集体停工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二是加强调解仲裁。以创建“全省仲裁质量管理先进”抓手,深化劳动争议“五位一体”调解机制,大力推动全市企业调解组织建设。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充分发挥“两网化”管理的作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将服务寓于执法之中,有力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完善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推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密切关注不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因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各种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事关民生的信访问题。

第四篇:发改局工作思路

近日,区发改局召开科长会议,总结交流2011年各科室工作,研讨2012年发改工作思路与举措。

2012年发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发展为先、改革为要、创新为基,进一步开创发改工作新局面。工作的目标是:思想要建一流、工作要干一流、服务要搞一流、水平要争一流、业绩要创一流、形象要树一流。

2012年,区发改局将围绕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着力做到“十二个新”,即要克难求进,目标任务确立新标杆;要开动脑筋,综合经济谋划新思路;要千方百计,有效投入实现新突破;要想方设法,企业上市再上新台阶;要多措并举,产业转型立足新提升;要超前谋划,经济保障建立新机制;要统筹协调,社会事业获得新发展;要强化监管,物价工作形成新亮点;要强基固本,粮食管理再创新佳绩;要勇于开拓,深化改革采取新措施;要主动出击,向上争取赢得新进展;要两手都硬,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时,从六个方面不断改进工作。一是要拓宽视野,进一步研判宏观形势。要从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省内形势以及苏南板块、常州市的角度来研究宏观形势。二是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要创新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措施,进一步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要在现有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亮点、创造新的经验。三是要立足岗位,进一步认真履行职责。要围绕局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要围绕科室职责,勤勤恳恳工作;要围绕岗位职责,兢兢业业工作。四是要加快工作节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科室工作要想想清、说了算、定了干,要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腿,要讲效能、讲效率、讲效益。五是要改进作风,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要求实、务实、落实,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工作中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业绩,更要注重效益;既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六是要苦练内功,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要有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地开展好工作。把握好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创新工作与突击性工作的关系这两个环节。要建立好工作机制、研讨机制、管理机制。要提升工作组织水平、协作协调水平、破解难题水平、推进落实水平,要实现好学习思想好、工作业绩好、服务效能好、队伍建设好、群众反映好、廉政建设好的“六好”科室目标。

第五篇:人社局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社局的指导帮助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重点,抓好人才、就业、维权、社保以及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的落实,并取得较好成效。

(一)深入开展政府服务与改革,服务区中心工作。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提升企业服务、行政服务和办文办会效能的工作部署,全系统上下同心,致力提升人社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同时,制定了局《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以“下指标”形式,从工作人员到分管领导实施绩效细化管理,从而强化执行力,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在全系统开展党员与重点企业、社区(村居)挂勾“一对一”帮扶活动,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在人社保障方面的困难和意见建议,积极帮助解决,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积极探索区镇互动、局部突破的工作模式,组织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赴四个镇街考察了区重点建设产业项目,主动为张槎华南电源科技创新园提供人才服务和石湾“奇槎片区”企业搬迁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积极服务区重点项目和镇街经济园区。

三是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新成立了行政审批科和政策法规科,对全局职能进行了全面清理,申请取消一批事项,并逐步做到行政审批“三个集中”,有效提高了全局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人才就业服务优化,目前人才政策体系草案经多次修改,撰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坚持人才强区战略,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人才社会组织建设,制定了成立中医药、金融等2个专业人才协会和“XX市创新创业创造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工作方案,并开展了各项筹备工作,争取今年 10月前成立。招聘人才远程视频对接服务系统的已完成测试验收,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积极搭建人才供需服务平台,举办了2场综合性人才暨高校毕业生大型公益性招聘会,并取得较好成效。上半年,引进和接收各类人才1832名,其中高校生1754名、社会人才78名,硕士学历以上47人,具有中高级职称 11人。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博士后管理,强化政策宣传和调研,协助3家单位完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举办了“XX区2013年企业博士(后)座谈会”,充分听取博士(后)对我区经济建设、人才政策的意见建议。

(三)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禅城社会稳定。

一是不断健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工作机制,示范点不断扩大,全区参创企业达7100家。同时,加强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调研和管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全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8%,仍居全市前列。

二是不断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和协管站建设(目前已建站100个);加强监察执法,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用工;强化建筑工地用工管理,建立动态和重点监管机制,同时制定了《XX区预防和处置企业欠薪长效机制》。上半年,日常巡查企业2615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4次,书面审查企业1214家;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86件,处置1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77宗,为530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4389万元。

三是不断完善信访受理大厅建设,实施领导干部定期坐班接访制度,扎实开展信访排查化解,着力解决职工群众信访诉求。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仲裁院建设,深化“一步到庭”办案简易程序,加强与纵向、横向部门的沟通,快速解决疑难重大争议案件。狠抓工伤宣传和预防、案前调解、依法处理等工作,有效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受伤职工及时获得医治和应有赔偿。上半年,受理信访案件619件,仲裁案件944宗,集体案件15宗,涉及人数1689人,涉及金额2720万元,调解率达30 %;受理工伤认定案件1037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劳动能力鉴定451宗。

四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企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为切入点,建立了手机短信普法平台,每周定期向广大企业经营者和劳资人员发送普法知识和警示短信,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目前正不断扩大短信普法覆盖面。上半年发送短信普法10期,举办户外宣法咨询活动5场,法律宣讲会2场,送法进企业活动3次,利用局网站等发布普法标语1000多条次,有效促进我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四)大力推进民生重点工作,继续夯实民生之依。

1、多措并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将就业中心和培训中心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培训就业服务职能作用,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的劳动管理与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

二是大力实施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完善大学生孵化基地建设,积极筹建第三个孵化基地,目前现有的两个孵化基地已实现创业带动就业400多人。同时,积极筹办“创业梦·佛山梦”创业成果展、创业支援服务周等系列活动,营造支持和促进创业环境。上半年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企业暖春行动等系列活动,举办招聘会 138场,入场招聘企业7171家,提供就业岗位15.6万个,进场求职人数达20.5万人,达成就业意向6.6万人。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同步进行,打造了我区“永不落幕”的招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市场服务更专业的作用,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问题。

三是通过大力p

通过以上举措,上半年新增就业人数967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10人;新增就业岗位29468个,登记失业率 2.13%,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2、创新退管工作新举措,提升退管服务工作质量。

上半年,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以关爱服务广大退休人员为重点,以创建具有禅城特色的退管服务为抓手,通过完善区、镇(街道)、村居三级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创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强退管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等措施,成功打造禅城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特色品牌。今年3月,我们已在祖庙街道成功创建XX市首个省级退管服务工作示范点,目前,我们正推动其他各镇街积极开展创建市级示范点工作。上半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30次,上门慰问退休老人3200多次,免费体检3.5万人次。

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民生之依更为夯实。

一是社保卡发放成效显著。制定了2013年XX区社保卡发放计划,建立发卡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强与市社保、各发卡银行协调解决发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半年,共发放社保卡24.6万张,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年初下达我区20.27万张的发卡任务。

二是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调整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将全区约2.6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100元/人/月调升至120元/人/月,增幅达20%;同时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丧葬补助费1355.6元。在不断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从65万提高到71.8万人(市要求67.4万人),参保率从95%提高到98%,比市要求的95% 提高了3个百分点,并将非本市户籍在校大学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医保范围。同时,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一卡通”;积极配合做好医改工作,顺利完成各项医改目标任务。

四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继续深入开展解决早期离开企业人员社保费补缴工作,上半年共办理了2831人次的社保费补缴手续,补缴金额达4223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协助地税部门开展社保扩面工作,督促企业为未参保的员工补缴社保费。截止今年5月底,全区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为331165人,完成全年任务99.26%,基金征收额达到5570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46.69%;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和基金征收额均达到目标任务要求,取得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良好局面。

五是各项社保待遇显著提高。4月份完成全区9.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的调整工作,人均增加195元/月,达到2145元/人/月;完成全区2013 工伤伤残津贴调整工作,调整后的人均伤残津贴为2082元/月,平均增加额192元/月,增幅为10%。5月份提高近4000名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待遇,每人月增168元,达到1048元/月。

六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定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监督实施方案;依规做好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计提工作,并完成了起草《征地征收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前期调研工作,计划该办法年底出台。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优化人才就业服务,为产城人升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全力推进人才政策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人才工作调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编制工作,争取尽快出台。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社会组织建设,力争下半年推动成立中医药、金融等专业人才协会和“XX市创新创业创造高层次人才促进会”。

三是建立一批人力资源服务联合工作站,集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一体的工作平台,推进企业和人才服务工作。

四是建立一个人才服务工作联盟组织,实现“资源整合,多方联动,专人负责”的工作目标,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五是加强引才揽智合作平台建设,计划在陕西西安新建一个国内引才揽智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加强对区内急需引进人才情况的调查摸底,适时组织名企抱团跨省揽才。

六是加快与佛山智通人才公司合作,协助解决张槎华南电源科技创新园人才需求和招聘难问题,同时加大专业培训调研,安排有培训实力和能力的学校与园区对接,开展电源技能培训,扶持园区建设。

七是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和企业自主创办培训学校,拓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同时组织好第二届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及为企业输送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八是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和企业减负政策,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居)创建工作,促进失业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举办禅城首届“创业梦·禅城梦”创业成果展会,激发、带动和扶持更多的人实现创业梦想。

(二)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完善手机短信普法平台建设,扩大短信普法覆盖面,引导企业诚信用工。协调相关部门出台建筑领域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方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建设,力争2013年各镇、街参加创建工程的企业达到所属区域内企业总量的50%,示范点达到30%。

二是加快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重大案件快审快裁工作机制,继续深化裁审对接和“一步到庭”办案程序,提高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三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以贯彻新《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区镇互动,全面落实奇槎片区拆迁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专项行动;加强高温津贴、工资支付、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检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是深化重大、疑难工伤案件集中讨论和前置调解机制,稳步推进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工伤职工及时得到救治和补偿。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为建设幸福禅城加强保障。

一是积极配合地税部门完成全区2013年的社保扩面征缴任务。

二是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协调解决发卡工作碰到的有关问题,尽快完善用卡环境。

三是贯彻实施市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居民住院医保等新政策;做好区居民门诊医保新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启用工作;做好医保义务监督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四是加强与财政、地税、银行等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各项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并按规定做好社保待遇的调整工作。

五是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整改,使基金的监督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六是规范征地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抓紧起草《征地征收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社会退休人员特困帮扶和异地探访制度,全面推进张槎人社局创建市级退管服务工作示范点工作。

(四)进一步抓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党员联系企业和社区工作,确保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按照人社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和考核评分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抓好效能监督,提升工作效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下载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发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思路(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就业促进科在局党委、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和区政府实事项目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有效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

    县发改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县发改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开发三港,建设三城,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实现县域经济向区域发展跨......

    20##年区发改局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思路

    2014年区发改局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加快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为目标,以“六个走在前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

    发改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2年,区发改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要求,坚持“生态城区、现代......

    人社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人社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今年,市人社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系列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党代会、人代会精神,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

    人社局341工作思路

    以 “341”工作思路为引领 推动人社工作科学发展 ——桃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工作思路概述 2011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

    老干部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老干部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老干部活动中心是老干部政治学习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是联系老干部的纽带,是发挥作用的阵地。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实现老有......

    农经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办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深化改革添活力、加快转型增效益、优化环境美家园”的总体要求,以推进“8810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