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晓风说我一向以为自己爱的是空间
张晓风说:“我一向以为自己爱的是空间,是山河,是巷陌,是灯光晕染出来的一方暖意,是小小陶钵里的有容。”
“然后发现自己也爱时间,爱与世间人天涯共此时,在时间的长川里与世间人停舟暂相问。” 一直都很喜欢这些文字。喜欢只是一种心情,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象喜欢一个人,只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看张晓风的散文,感觉很舒服。她有时大气磅礴,有时辛辣讽刺,有时敏感细致。
她爱玉,也爱着瑕疵;她爱着大陆,渴望着回归;她感叹自然的美丽,最敬畏生命的美丽。”
“她说,对于如此美好的生命,任何一种度过的方式都是浪费。
她又说,游览印度,会惊叹它的美,会感慨它的乱;游览大陆,会自豪它的美,会哀伤它的乱。她还说,生命是一场充满祝福的诅咒,年轻人应该有点草莽的勇气。
她是个女教授,有着象牙塔里的纯洁气息;她四处游走,有着大自然的质朴与爽快。她非要调皮得说: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与张曼娟带来的朴素的温暖不一样,她带给你一个真实的世界,她让你自己去带给自己温暖。爱上张曼娟,于是就爱上爱情;爱上三毛,于是就爱上自由;爱上张晓风,于是就爱上生活。”
第二篇:我以为他说的话是真的阅读答案
篇一:我以为他说的话是真的阅读答案
高考作文素材集锦_我以为他说的是真的_高中作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50份文档
160份文档
90份文档
篇三:我以为他说的话是真的阅读答案 篇四:我以为他说的话是真的阅读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①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的宝贵.②为什么“今 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定.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③为什么“今 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 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 呢?刚刚说他是“今 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一般.已成“过去 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惜? 16.这几段文字从“今 最可宝贵和 两方面展开论述.答案:“今 最易丧失 17.第③段中“ “ “风驰电掣 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宇宙变化的特点.答案:刻刻流转 绝不停留 18.从文中摘出与下面句子意思最相近的一句话.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朱自清)答案:刚刚说他是“今 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一般.已成“过去 了.19.写出一句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抄录文中出现的不给分.)答案:如: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生命.【】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7分)
世界以痛吻我
①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凝重的诗句,是泰戈尔的。
②一个学生发来短信,说她被至爱的人辜负得很惨,她写道:“我恨他,因为他让我恨了这世界!”我连忙把泰戈尔的这两句诗发给她,并解释说,如果我们以痛报痛、以恨报恨,甚至无休止地复制、扩大那痛与恨,那我们可就蚀本了。她痛苦不堪地回复我说:“可是老师,我真的是无歌可唱!”
③是啊,世界不由分说地将那撕心裂肺的痛强加于我,我脆弱的生命,被“痛”的火舌舔得体无完肤了,连同我的喉咙 那歌声的通道 也即将被舔舐得焦糊了。
⑥从不消化痛苦到消化痛苦,这一个比一个更深的悲戚足迹,记录一个人真正长大的过程。
⑦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说这话的人是个被上帝亲吻过歌喉的伟大歌者。他以自己的灵魂歌唱。而拙于歌唱的我们,愿不愿意活在自己如歌的心情之中呢 不因“痛吻”的狰狞而贬抑了整个世界;学会将那个精神的自我送到一个更高的楼台上去俯瞰今天那个被负面事件包围了的自我;不虐待自我,始终对自我保持深度好感;相信歌声的力量,相信明快的音符里住着主宰明天的神;试着教自己说: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够改变的,拿出胸怀去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区分这两者。
⑧不仅仅是如歌的心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奉上自己的“行为艺术”啊!永记那年夏天,我和妹妹外出遇到冰雹,我们慌忙学着别人的样子脱掉外衣,却不约而同地去对方头上遮挡„„世界“痛吻”着太多的人,当你想到分担别人的痛苦的时候,你自己的痛苦就会神奇地减淡。
⑨盼着自己能够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20分)
雕塑艺术与校园文化
①雕塑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之一,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可以集中反映出某个地区或时代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雕塑的价值在于审美,一件雕塑作品的价值取决于是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状态的集中体现。校园中的许多雕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设计成功的校园雕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
③首先,一件雕塑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雕塑作品与它所属环境的融合程度。如果一件雕塑作品与所属环境格格不入,那它必然是失败的。就学校来说,校园雕塑大多是一些学生熟悉的科学家、学者等,这正与学校的学习氛围是一致的。
④其次,雕塑要有艺术语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件好的雕塑作品与其所在的环境背景融合之后,本身蕴含着一个故事。如清华大学校园内著名的景点“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荷塘边立矗着许多嶙峋的怪石和高高低低的树木,而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就掩映在树影之下,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能身历其境般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一切,更深切地体验到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可见,每一件雕塑作品与其所选位置是相互切合的,不同的角落应有不同的故事。
⑤第三,就一所学校而言,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并体现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校园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一种表现类型,积淀着历史、文化和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校园内所有雕塑的布局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这样,身处校园中才能通过富含艺术语言的各种雕塑体会到校园文化的整体合一。
⑥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16.从全文来看,成功的校园雕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9分)
(1)
(2)
(3)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18.下列对于“校园雕塑的功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校园雕塑能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b.校园雕塑可以集中反映出某个地区或时代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c.校园雕塑能反映一所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
d.校园雕塑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9.城市雕塑和校园雕塑在设计的理念上有许多相通
塑“打电话的少女”。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她符合文中的哪一点设计
理念,并作简要阐述。(4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7分)
方寸田园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川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倘佯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王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之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山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驯”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期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16.细心体会文章一二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2分)17.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3分)
18.文中画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2分)19.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3分)
20.琦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2)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
21.有首儿歌唱道“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你将如何开辟并经营好自己的“田亩”。(3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7分)
方寸田园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川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倘佯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王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之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山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驯”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期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16.细心体会文章一二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2分)17.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3分)
18.文中画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2分)19.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3分)
20.琦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2)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
21.有首儿歌唱道“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你将如何开辟并经营好自己的“田亩”。(3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5分)真情
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我把所有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
16.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2分)17.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9.文中划线的部分是人物的________描写。(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_______的人。(a.朴实善良 b.慷慨大方 c.主动热情 d.无私无畏)(4分)
20.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a.说明是“小老弟”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对外地人的看法。b.真切地表明,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c.鲜明地揭示出所记事情的意义 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人世间就会充满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d.深刻地表现出无论是哪儿的人,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的人,都有一片真情的社会现实。
第三篇: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
「1」“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
「2」“还是老妈说的话最经典,她说:“你们这代人呐,就是活的太明白了,所以什么都得不到。我们当年什么都糊里糊涂,该结婚结婚,该工作工作,现在什么都有。”
「3」“在一起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牵手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体会了无数个喜怒哀乐,经历了无数个小灾大难。最后和你牵手走过红毯的人,竟然不是我。而我身边站着的男人,也不是你。我最害怕的事,是我最终没有嫁给你。
「4」“一个女人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的男人塑造得让更多女人喜欢。一个男人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的女人呵护得让更多异性称赞。
「5」“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6」“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7」“曾经的我们一起欢笑打闹,一起为不及格的分数苦恼和傻笑,一起为踏入社会而迷茫。也许在那第一年我们是最好朋友,第二年是很好的朋友,再下一年是不常说话的朋友,第四年可能是连话都不想说的朋友。即使这样,也想对曾经在生命中出现过的朋友说:你是特别的,因为你的出现让我的生命更精彩。
「8」“你单身,我等你;你说不想恋爱,我等你;你突然有了新的开始,我等你;你结束了你的爱需要疗伤,我陪你,我等你。我不介意迁就你,我可以一直抬头仰望你,只是,你真的,从来都不看我吗?你知道没有回应的等待有多辛苦吗?我曾经多少的炽烈,最终还是被你耗尽了。
「9」“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同样的目的地;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
「10」“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人生总让人无语。笑的时候,不一定开心,也许是一种无奈;哭的时候,不一定流泪,也许是一种释放;痛的时候,不一定受伤,也许是一种心动。走过一段路,总想看到一道景,因为已经刻骨铭心;想起一个人,总会偷流一次泪,因为已经融入生命。别以为,固执地牵着某双手,就可以长久地不放;别以为,偶尔地成就了某件事,就可以一辈子辉煌。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学会宽容,因为人生在世谁能无过呢,人无完人;学会沉默,因为沉默是金;学会说不,因为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求,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观察,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眼观其变,才能明辩是非。
第四篇:爱的是自己
爱的是自己
爱是什么?最普遍的理解就是关心和帮助的意思。按照这种释义,爱被赋予了一些高尚的字眼。比如爱是一种无私的给予,爱不带任何目的。这样理解确实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我们做事情要做自己爱的事情,因为只有爱的事情才是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才是对自己的付出无缘无悔的事情。反过来,那些想从中得到什么的事情就不值得去追求。因为有所求,结果往往会象对名利变量的追求那样,陷入“未得到千般恨,及到来时无一物”的状态。但是,这样的解释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却一筹莫展。比如,大家都知道付出爱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歌曲也唱“只要人人多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但现实世界并没有充满爱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家好象整天都在上演“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无私的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还是自私的个体根本不愿意将无私的爱挥洒出去,或是另有原因,还不得而知。爱不带目的,但怎么解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说法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此看来,将爱定义成关心和帮助可能并未抓住问题的关键,我们对其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爱的问题比较复杂,书味香里曾就此进行过一些讨论,结论也是莫衷一是。爱的问题尽管有点复杂,但“天上浮云有常情,潺潺流水意厚深”,只要找到分析方法,将事情中的诸多矛盾对立统一起来,就能确定其中的一些共同属性或基本特征,找到一些称为规律性的东西。这里就爱的问题进行一番辨析,欢迎大家一起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更多的爱。爱的基本属性
爱是一种相互作用行为。要称得上爱,至少要有一个给予者和一个接受者,而且二者要两情相悦或共鸣才行。共鸣是在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点和共同区域,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没有共鸣的爱只能是一种偏激的爱,片面的爱。比如,我们周围如果有人说,我爱人民,大多会被当成疯子。碰到漂亮的女演员,谁都喜欢,可要想弄到手,通常也只会闹癞蛤瘼想吃天鹅肉的笑话。以前与人讨论婚姻问题,有人说,找一个爱我的就可以,这样的人有很多;还有的扬言找一个自己爱的人,那是今生无怨无悔。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婚前眼里的潘安或西施,婚后也会逐渐暴露缺点。因为没有共鸣的爱作为基础,这时候原来不爱的一方就就会发现很难包容对方的缺点,从而如此组建的家庭很可能会陷
入争吵不休的状态。如此看来,爱指无私的付出显然存在局限,它将一种相互作用行为理解成了单向的作用行为。
爱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认为,关心和照顾是爱的表现形式。如果碰到有人和自己斗争,在前进路上设绊脚石,这大多不能归于爱,而要归于恨一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一层的追问,结果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别人与自己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清除心中错误的思想,那这种恨很可能也是爱,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罢啦。如此说来,如果只将无私的关心和照顾等视为爱,很可能是“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会犯两小儿辩日的错误。生活中,象“曾经的掌中玉,现在的眼中砂”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举例来说,有一位女士与家里公公和婆婆闹矛盾,抱怨公公婆婆的行为好象对其恨之入骨,对她做的事情、甚至想法都百般阻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整个家庭处于一个风雨飘摇,一点也过不下出的状态。后来有人告诉她,“没有爱,哪里又会有恨呢?问题很可能出在爱的表达方式上。公公婆婆恨你的行为可能正是他们爱你,在乎你的表现”。该女士听后,豁然开朗,后来的家庭生活也是其乐融融。所以,爱的形式是多样的,很有时候也可能是爱的一种形式。因此,对爱恨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2 爱有回报
爱有回报。即使我们讲爱是无私的付出,不期望回报,这也并没有说爱没有回报。爱有回报,只是通常效果不直接,而且回报的形式难以捉摸,很有“爱似朝云无觅处”的味道罢啦。
爱的回报形式多样,难以捕捉。比如你给予别人帮助,别人的回报可能是金钱等物质回报,也可能是微笑,暖人的话语等精神回报。另外,爱的回报有时滞,比如别人有困难,你雪中送碳伸出援手,直到在自己有困难时,爱的回报才会以千手观音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回报的形式多样,而且还有时滞的特性,所以爱的回报通常让人难以名状,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怪怪的感觉。说怪也不怪,你不给周围的环境注入爱,你就难享受到意外的回报。说不怪也怪,原本种下的是瓜,怎么来的是豆,一切就好象春风的意思,但问春风它也肯定不知道原因。更怪的是,如果你想从周围的人身上种瓜得瓜,很可能就象对名利变量的追求一样,结果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干脆就称爱是无私的付出得了。
当然,借用点科学思维,不难解释爱的付出和回报问题。如果将种瓜收豆联系到一起,是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由爱组成的正反馈环的。只是由于各个主体表示爱的方式不一样,在正反馈环上的各阶段流动的介质不同而已。由于
正反馈环具有吸收周围资源,自我增强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能对周围世界给予更多的爱的话,自己就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爱付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3 爱是包容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生活原本就是一张网,充斥着爱、恨、情、仇,并且爱和恨、情和仇还能相互转化,其实我们只是在网中央左冲右突而已。当然在网中央,乐在其中,任其摆布,美其名曰品读人生,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对网的结构和作用力深晓其义,我们对其中的矛盾就可以处理得更好,更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在生活中一碰到矛盾,如果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使事情越弄越糟。只有心大一点,眼大一点,先包容矛盾,然后从更高的层次上来俯视生活之网,是不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理解“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样的问题,找到对策对症下药,并享受生活的乐趣。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走出生活这张网,需要我们在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上来品读人生中的爱恨情仇。当然这要靠自己修炼,“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前面介绍的那位女士与公婆关系的例子,也可以拿到这里作为说明的例子。
据此,可将爱定义成一种包容。这样定义显然比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涵盖范围更广,要恰当一些,而且与书味香中提倡的发展之路也是一致的。通常,我们在生活中讲到包容的时候,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反应,因为包容是个中性词。但如果谈到爱心的问题,我想大家的反应会不一样,因为爱是个褒义词。希望大家以后能树立爱是包容的概念,这样可能能起到自我改变的作用。
另外,对事情不能包容,生气伤害的只能是自己,其实是不自爱。下面爱的本质部分要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爱的本质
爱的本质是什么?真正爱的本质应该是爱自己。比如我爱读书,那是为了自我完善;这个小孩爱哭,那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以便能给予他更多的关照,是小孩爱自己的表现。婚姻中的夫妻之爱,很多时候也是如此,爱老婆或丈夫,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生活的好,反过来就是一种爱自己的表现。更加重要的是,人之所以走进婚姻的围城,大多是希望通过小孩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追求的是一种永恒。萧伯纳与漂亮女演员的故事很形象直接地阐明了这一点。故事大意如下:有个漂亮但头脑简单的女演员写信给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如果我俩结婚,生下的孩子能有你的头脑,我的外表,那该多好啊!”萧伯纳将来信语句稍微改动,改成“生下的孩子如果有我的外表,你的脑袋,那该多糟啊!”来巧妙予以拒绝。
这个故事我以前是当成高超的文字处理艺术来阅读的,现在看来其中蕴涵着爱的本质,女演员的表白直接希望的是自己的后代(未来的自己)更加完美,这是爱自己的表现。是啊!谁都想让未来的自己更加完美。现实生活中,父母在某些方面不行,就让小孩拼命地学,这种普遍现象本后的根源就是家长爱自己的表现。
爱的本质是爱自己,那显然爱是自私的。自私!大家一听这个词就讨厌,当然难以接受这个观点,这是不难想到的结果。对此,这里先阐述一下他爱和自爱,小我和大我的区分,然后再说明无私与自私之间的联系,希望能更好地说明上述观点。如果有人因此而有所转变的话,那我就算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他爱和自爱从字面上就很好区分,他爱是关心和照顾别人,自爱是关心和照顾自己。人是有社会性的,很多需要和需要的满足,都不是自爱所能完成的。还好,人心天生就具有互助、同情、怜悯等成分,也就是说人本身就有他爱的成分。无论他爱还是自爱,只要是爱就想占有,所谓爱不释手是也。但爱的形式不一样,效果差别很大。一个人爱如果能给予出去,比如给予全天下的人,那他占有的会更多,比如自己可能成为全天下的精神领袖等;如果一个人的爱只是狭隘意义上的爱自己,这样他只会将自己越爱越小。罗隐英雄之言中的“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讲的是对同样的偷窃行为,做大和做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不难理解,他爱和自爱的效果也是如此。前已说明,他爱会回来,他爱就象耍回龙镖,在外面转了一个圈后还会回来。区别只是耍回龙镖回来的还是回龙镖,而他爱反馈的是变换了形式的爱,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滋润着你。
大我和小我的区分,涉及到人的发展目标问题。对人的发展来说,斯宾诺莎认为,我们必须打破那些俘虏我们,困惑我们的欲望和无知的束缚,把自我升华成某种大我。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观点也是如此,个人的发展就是要融入宇宙中,化小我为大我,以其大道合一,掌握大而化之的本领,进而旁通万物的生命,从而进入一种万事自然的状态。显然要追求这种大我的状态,单纯靠自爱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他爱才能实现。自爱,毕竟是一种没有给予出去的爱,没有与外界形成正反馈的爱。他爱,由于新关系的开拓,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也容易帮助突破我们自我满足和抱残守缺的心理,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更高更大的新境界。只有通过这条途径,小我经过他爱最终转化成大我的自爱,人就能真正发展起来。人皆可圣,大而化之之谓圣,确实只有大我才能掌握大而化之的本领,也才能达到自然的状态。一般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小家子气,满足于小富小有,不懂得什么是大富大有。真正有抱负者,追求的是全面丰收的大富大有的完美之境。此无他,只是懂得了自爱得小利,他爱得大利的道理啊!
如果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人最终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成就大我,那所谓的他爱和自爱,从大我的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一致的,都是自爱。自爱是小我的自爱,他爱在外面转了一圈后回来,对大我来说,也是一种自爱。对普通人来说,都需要发展壮大,所以都需要付出他爱,单靠小我的自爱是达不到大我的状态的。所以,爱的本质是爱自己。如此,一个人多付出一点他爱,既可以让世界变成美好人间,也可以发展壮大自己,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呢!其他问题
爱还有度和培育的问题。就正反馈环的特征来说,伴随效率不断增大,就会出现恢复力不够的问题。爱也是如此,它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过度的爱很可能变成溺爱,甚至转化成仇恨。读者在生活中是不难找到实例来印证此观点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生活中,我们经常如此,喜欢专注于短期路径,而忽视长期路径。其实只有真正的长期路径才是有效的,但长期路径的获取需要坚持、忍耐等优秀品质才能支撑,需要精心的培育。爱也是如此,爱也不具有永恒性,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七年之痒”讲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爱需要培育,就象家庭一样,需要经营。结语
读书从来没有给我们许诺过幸福,它对我们的感情无动于衷,对我们的哀怨也是不闻不问。要想让爱弥漫其间,显然需要我们从中读出书味,心要大一点,眼也要大一点。如此,就能以生活的眼光看待周围不完美的事物,能异中寻同,同中求异,自然爱也会弥漫其间。
只要我们都献出一点他爱,书味香必然变成绝妙的仙境。比如在书味香群里点亮光明烛,照亮书味香,显然可以起到激励其他会员和自己的作用,就是他爱的一种正反馈形式。快点行动啥,让我们用更多的爱来粉饰书味香,书味香的明天也必然会更加美好。
最后,感谢兰州大学的任海军教授,人的本质是爱自己,这是某一天同他谈话时获取的信息,在此说明。文章的修订,很多思想来自与书味香会员的讨论,在此也一并致谢!
徐中民
2013-9-16
第五篇:《什么是爱》说课
《什么是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执教者:黑龙江省密山市富源中心学校 殷玉荣
我是黑龙江省密山市富源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是一位在偏僻山村出生,偏僻山村成长的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中的24年,是努力的24年,是探索的24年.更是不断收获的24年。现在的学生,对家长的表扬听的太多了,听得麻木了,听得飘飘然了,而对家长的善意的批评却记在心中,并心存不满,更有的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本次活动的提出,也正来源于此。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报恩的下一代,我结合五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美极了”与“糟透了”》一课,开展《什么是爱》的实践活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说教材: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是《什么是爱》,这一设计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美极了”与“糟透了”》,我采用表演课本剧,调查分析,认识父母,回报父母等四个活动阶段,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孩子们通过四个阶段的活动,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那整天陪伴我们的父母,正确理解父母的表扬和批评,促进学生在合作中主动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实现个性互补,完善学生的良好素质。
知识与技能:在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受到的表扬和受到的批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态度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爱的方式各有不同,要学会去感受爱,欣赏爱,同时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培养回报父母的意识。
重 点
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难 点
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感悟,表达的能力。活动准备
选择凝聚着父母不同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故事、音乐、诗歌等。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的表演,讲事例为主,同时配有相关的音乐,诗歌等,渲染课堂气氛。学生随着教学的进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明白“什么是爱”这一主题。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从小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爱的方式却不相同,今天,我们结合《“美极了”与“糟透了”》,来感受我们的父母那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的爱。同学们,这一次专题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再现课文《“美极了”与“糟透了”》了内容情节。表演课本剧
同学们,面对巴迪的诗,父母的评价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母亲的评价?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模仿一下母亲当时的神态,语言,动作,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听了母亲这样的评价,巴迪是什么反应?(既高兴又得意扬扬)。如果你就是巴迪,此时会怎么想?
这么好的诗,这是巴迪母亲的评价,那么要不要把这首诗拿给父亲看呢?这是此时巴迪最想做的,那么此时巴迪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等着父亲回来的呢?
焦急的等待,父亲终于回来了,看完诗是怎么说的?现在你就是那位父亲,想怎样说出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听了父亲这样的评价,巴迪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难过,失望,沮丧,伤心)把你们的理解演出来
此时的巴迪理解父母的评价吗?同学们,请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讨论,活动)活动效果:
学生的表演,来源于课本,但又走出了课本,增加了趣味性、知识性、创新性,可以说像魔力一般深深吸引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边演边学,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表扬,同时也接纳了批评。这一设计,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通过表演,更能清晰地体谅父母表扬时,批评时的良苦用心,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原来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的哲理。
第二阶段:调查活动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汇报并讨论你们的父母是对你的教育是属于哪一种,你对此是不是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1、小组开始活动。
2、小组长汇报情况;
3、其它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们,每个同学都畅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由于不同的父母爱的方式不同,每一学生的感受也不一样,你可以为别的学生说说你的意见,让你的意见,再次净化你同学和心灵。
活动效果:
通过调查活动,很多学生说出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学生的言谈中,不难看出有兴奋的一面,也有不理解的一面,互相听听,互相说说,心中的“结”会一点点的打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意见,老师不去点明要学生必须理解父母的批评、训斥,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记忆,为下个阶段做基础。
第三阶段:认识父母
同学们,是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一天天的把我们养育大,可以说是父母和我们真的是朝朝暮暮,但你们认识你的父母吗?
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体验父母的操劳。
1、有一首古诗就写了人世间伟大的母爱的,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一起诵读。
2、同学们,课前让大家一起收集关于赞美爸爸、妈妈的诗歌,你们知道哪些赞美爸爸妈妈的诗歌呢?(学生汇报)
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段文字: 当你还是很小的时候,妈妈花了好长的时间,教会了你用勺子、筷子,教会了你怎样吃饭,教会了你洗脸,梳头,教会了你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我爱我的妈妈。你在渐渐地长大,而妈妈渐渐地老了,有一天,她开始忘记了一切,当她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开始在吃饭的时候,弄脏了衣服,只要你在她的身边,她就会很温暖,很开心。有一天,当她边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请你握住她的手,就像当年握住你的手一样。
3.同学们,现在老师请你们闭上眼睛不出声好吗?让我们回忆我们的爸爸妈妈关爱我们的点点滴滴吧!(接着播放《母亲》)
4.现在大家抬起头来,让我采访一下你们,刚才在你们的脑海中出现哪些感人的画面呢?学生代表汇报。
5、请你谈谈:当父母严厉地批评你,训斥你时,你还会怎么想?
是啊,当你们每天吃着爸爸妈妈给你们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当你们穿着爸爸妈妈给我们买的崭新的衣服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甜蜜,于是,想到这些,我们没有理由去生父母的气,没有理由怨恨我们的父母,所以,今后,无论你听到父母的表扬或是批评,请你不要忘了父母对你那清如水底的、明明白白的爱。
活动效果: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在花香中久了,会闻不到花香,我们整天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琐琐碎碎的小事,又怎能在我们的心中闪耀光辉呢?但如果我们跳出家庭,以另一种心态去看父母,感受父母,学生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活动中,有的学生会惊讶地说:“噢,原来我的父母这么不容易呀”!让父母的表扬和批评,在学生的头脑中,都成了靓丽的彩虹。到这一阶段,可以说学生再没有了对父母的不理解,更不会有逆反的心理了。
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我们要怎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根据自己的体会再来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的理解。
1.你已经为父母做了什么?(学生各种形式的汇报)2.我们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3.播放《感恩的心》,是啊,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是最无私、最伟大,她从不要求你的回报,只是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爸爸妈妈的爱如同涓涓细流,虽无声却滋润我们干渴的心田,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伟大。同学们,今天,你们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明天你们就会用这份感恩的心,来回报给你帮助的人,需要你帮助的人,将来你们更会用这颗心来回报整个社会!
活动效果:
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升华。入情入境的说,感人至深的音乐,激发了学生与父母的情感,此时,学生的心中,父母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温馨的港湾,是他们幸福的源泉。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说板书设计: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板书只有一个“爱”字,这一个“爱”字,醒目,大方,在整个黑板的中心位置。周围配以优美的图画,这样既能烘托课堂气氛,又能清楚地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说活动效果:
一、表演课本剧,再现课文内容
课一开始,就借助学生刚学习的《“美极了”与“糟透了”》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呈现课文最精彩的片段,从学生的表演中,让学生体会“表扬”之后的心情和“批评”之后的心情,为活动做了铺垫,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调查讨论,让学生提升了认识
有很多东西,因为离得太近,会看不清,而离得远一些,却能清晰可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起到了提升认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触发学生的语言动机,产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而且真实的生活及其问题能有效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真实的学习。
三、通过小组交流讲故事,深情讲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交流过程中,会勾起爸爸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画面,让失去的记忆重新找回。让爱在学生的心中升温。
四、提供舞台,激发热情,说得精彩。
活动中,我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训练学生人人动口,人人练说,教师活动于有困难的同学之间,因人而异,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轮流肯定,轮流欣赏,轮流鼓励,让每个同学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的层层训练,老师做到了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表达能力,学会了互助,体验到了成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活动能力的提高。
五、言随心动,明白什么是真爱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引导,学生在心中明白了无论是爸爸妈妈的表扬或是批评,都出自于对我们的爱,学生能正确地对待这一切,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