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时间:2019-05-15 15: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县委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实推进××跨越式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某年月日

中共××县委书记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县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共××县第六次代表大会,是我们进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扎实推进××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县第五次党代会以来,中共××县委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现代化新××的总目标,奋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信用立县”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济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党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年亿元增加到某年的亿元,年均递增%;财政总收入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年均递增%。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特色园区建设成效明显,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印刷、塑编、纺织、仪器、仪表、卤制食品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落户××。以医药市场与印刷业为重点的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的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低、小、散状况得到初步改变。效益农业稳步发展,“园区、龙头、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订单农业快速发展,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林特产业初具规模,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等发展态势良好。建筑业发展较快,房地产、交通、旅游、金融、电信、邮政等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全面完成。企业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某年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位。

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及××、××新区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上大胆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快了建设步伐,增强了城市功能。调整行政区划,启动新区建设,拓展了核心城镇的发展空间。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改善了人居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了人口集聚。基础设施更趋完善,龙金大道、国道过境线、环海公路相继建成,高速公路××段建设进度加快,温福铁路××段即将动工、市政、供电、邮电、教育、卫生、旅游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信息化步伐加快,固定及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基本做到了进村入户,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平原河道整治开始启动,高标准海塘建设工程、横阳支江××段治理工程等相继竣工,城市防洪体系基本形成。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深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双整治”、“双建设”,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明意识不断增强,××镇和××镇通过了省级文明城镇创建验收,××镇通过了市星级文明城镇创建验收,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镇宜一村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大力实施“信用立县”工程,群众信用意识普遍增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综合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校网布局进一步优化,教学设施不断改善,教育综合水平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连续九年居全市第一、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艺术创作形势喜人,精品不断涌现,××、××、××等镇一批文体设施相继建成,城乡文化进一步繁荣。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改革,县、乡镇、村三级卫生网络逐步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稳步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下,殉葬改革稳步推进,青山白化得到有效治理。优抚安置、征兵任务出色完成,双拥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三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某年元,年均递增%。居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扎实做好赈灾救济、再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推行五保户集中供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在“森拉克”强台风中受灾的群众得到了有效的救济和安置。珊溪库区移民顺利入迁。进一步健全帮扶制度,积极引导人口和产业转移,全面改造茅草房,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加快,万人相继脱贫。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中不

断完善,人大的监督职能和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逐步规范,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刑事案

件多发势头和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摘掉了毒品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基层群防群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文明小区”创建稳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网络基本形成。严厉打击“”邪教活动,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党武装和国防教育工作。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三讲”、“两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和“两个年”活动。切实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乡镇和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全面实行村级财务乡镇代理制,推行村民质询制度,狠抓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在抗御百年一遇的“森拉克”强台风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团结一致、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抗台精神”。深入开展“民情系列”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重视发挥非公企业、社区、社团党组织的作用,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新的进展。建立完善“四中心”,规范“三权”运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五年来,我们克服了全球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大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战胜了“森拉克”强台风等自然灾害,排除了各种干扰,走出了困境。这五年,是我们在困境中不断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五年;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营造新一轮发展优势、为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打基础的五年;是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的方针政策正确指引和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驻苍部队和武警官兵的真诚相助。在此,我代表中共××县第五届委员会向所有为××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经济总量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增长速度趋缓,与周边发达县市差距继续拉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乡镇财政消赤保平任务较重;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全生产的任务依然繁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机关作风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的社会风气、社会稳定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和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五年来的实践,我们不断深化了对××县情的认识,不断深化了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了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谋划长远发展。第一,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立足县情,营造优势。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创新的先导,实事求是是不断深化对县情认识的基础。要立足于欠发达县、人口大县的实际,突破思想障碍,理清发展思路,营造发展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目标。第二,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解决各类困难的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突出在定规划、理思路、打基础、增后劲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园区建设、扶贫攻坚、“信用立县”等到事关全局的工作,努力寻求和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第三,必须坚持发展和规范两手抓,以规范促发展。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系,既要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积极探索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机制,为广大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把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万众一心求发展的氛围;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破解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第五,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着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深入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新办法,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领导水平,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五年来的经验和启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二、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县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十六大的主题,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灵魂,始终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步伐,营造新优势,创造新业绩,扎实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是指欠发达地区通过激活内部创业激情,借助体外优势资源,打破发展常规,利用后发优势,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较长历史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跨越式发展主要内涵,就是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要有快速集聚优势资源的环境。

综观全局,我们既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外部环境,又蕴含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全球经济走向温和复苏。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持续看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十六大胜利召开,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加快发展的热情,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我省在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把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作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县实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在动力。随着××建设“国际性轻工城”战略的实施,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也必将为我县承接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带来新的现实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的经济总量已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明显完善,核心城镇的功能不断增强,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温福铁路的规划建设,××发展的区位条件将得到重大改变,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对外吸引力必将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县上下思想认识统一,热情高涨,发展愿望十分强烈。可以说,我县跨越式发展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不少方面已失去原有的先发优势,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特别是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一轮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继续加大。面对差距和潜力,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拓宽思路,奋起直追,扎实推进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战略选择。

今后五年,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增强县城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加快经济建设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我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元,比某年翻一番,为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分阶段推进跨越式发展战略。按照“前两年强基础,后三年大跨越”的步骤,前两年要致力于拓展空间,优化布局;致力于调整结构,培育产业;致力于优化环境扩大开放;致力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条件有较大的突破,为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营造优势,构筑平台,积蓄力量。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强化科技、文化、人才的支撑作用,使我县在后三年的发展中,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环境舒适、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美好家园。

三、内聚外引,构建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大开放、大引进、大投入、大发展,加快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对外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努力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⒈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稳定并完善承包关系,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林业和海洋经济,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实现农业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发展,不断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园区和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办各类农村公益事业。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规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对欠发达乡镇和少数民族乡镇的扶持力度,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的有利进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规划建设扶贫开发区,积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实施项目扶贫,有计划地做好欠发达乡镇劳务培训和输出,撤并空壳村,加快人口向中心村和集镇迁移。进一步落实结对帮扶制度,努力形成大帮扶的格局。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不断改善欠发达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使贫困群众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轻工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建设×ד国际性轻工城”重要生产加工基地为载体,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正确处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特色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创新的思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传统行业优势,大力发展壮大印刷、塑编、礼品、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促进印刷、塑编等国字号生产基地提升水平;牢牢把握住国内外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引进有利于改善我县产业结构的新产业;紧紧抓住全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良好机遇,有重点地培育提升机械、仪器、仪表等已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形成后方生产加工基地;发挥浙江大学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要把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放在优先位置,研究制订整体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相关政策措施,加速信息技术对产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控制和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渗透和融合。加大合力扶工力度,在进一步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用地等方面的困难,营造宽松、平等的发展环境。积极鼓励企业生产特色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促进工业快速发展。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拓展空间、放大效应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用大手笔对全县产业布局、发展重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定位,规划建设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龙金大道经济走廊、高速公路互通口产业园区。强化园区功能,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加强区内研发、培训等机构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协作关系,建立企业合作网络,形成优势产业群,做大块状经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装备更新、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要抓好重大技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配套服务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竞争力。

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运用现代资本运作方式,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资产重组,加快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开发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集团。

⒊积极扶持商贸旅游业,促进三产快速发展。要坚持走工贸结合的道路,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和旅游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整体档次和发展水平。抓住高速公路开通和温福铁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辐射面广、交易量大、上档次的市场,形成优势明显的市场群。整合商贸、仓储、运输、配送等行业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物流体系,加快建设××、××物流中心,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浙南和闽东北地区的重要物流基地。加快旅游业发展,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围绕山海文章,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加强联合协作,形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旅游热线。加快培育规划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积极扶持建筑业和井巷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⒋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开放型经济规模。要紧紧抓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头戏”,更多地“引进来”,大胆地“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为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力。全面开放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创新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客户网络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发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协作,鼓励县内企业进入国内外生产协作网络。以特色园区和专业生产基地为平台,精心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基础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台资,主动承接××市及周边县市产业转移,努力做大经济总量。

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和经营方式多元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外贸主力军作用,积极发挥我县轻工产品的优势,大力拓展境外市场。坚持以质取胜,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支持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⒌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器。要高度重视规划,依法加强管理,十分注重特色,着力打造精品。在全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完善政策,整体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构筑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两大核心城镇,要在加快推进县城新区和××城市中心区建设,努力增强实力,拓展空间,强化功能,提高品位的同时,实施联动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集聚力和辐射力,在加快全县城市化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龙头带动作用。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心城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其他城镇和农村集镇的建设水平,加快中心村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步伐。改善人居环境,改革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努力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并建成一批对全县经济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抓好温福铁路××段、瓯南大桥、工业园区、海涂资源综合开发和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努力构筑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平台。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大胆引进市场机制,整合、重组城市资源,不断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抓住金融改革的契机,激活民间投资,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力度,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用地紧张问题。建设“绿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控制和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努力建设“天蓝、水碧、地绿”的秀美山川,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四、改革创新,营造发展环境的新优势

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敢于突破常规,适应区域竞争加剧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环境制约问题,不断改善发展软环境,营造新的竞争优势。

⒈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为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创新思路,为跨越式发展做好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工作。深化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使全县上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坚持一切改革都要着眼于跨越式发展,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有利于跨越式发展,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跨越式发展。努力营造一心一意抓发展,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⒉转变政府职能,为跨越式发展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大胆创新,敢于尝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机构改革,解决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钩和多头执法问题。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阻碍发展的审批事项,加强对保留事项的后续管理,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运行体系。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促使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强化政府责任,科学规范部门职能,狠抓工作落实,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⒊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为跨越式发展营造有序的经济环境。积极探索信用建设新途径,进一步加强“信用立县”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信用利益导向机制,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管理系,积极推进社会信用的调查、评估、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深化信用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诚信水平,为“信用立县”作出示范引导。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继续探索印刷业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

⒋推进依法治县战略,为跨越式发展营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治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依法推进企业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依法规范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重视做好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禁毒工作机制,巩固禁毒工作成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水平,创建“平安××”,为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法治环境。

⒌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跨越式发展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积极主动地为民排忧解难,切实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稳步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五保户集中供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体系,支持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积极发展减灾防灾事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权益。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的生活环境。

五、以人为本,争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效

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充分发挥文化力在我县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县人民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围绕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

⒉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以营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着力点,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坚持城乡联动,深入开展有文明村镇创建和农村“双整治”、“双建设”活动,推进文明示范村“百村大联动”,改善农村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净化社会风气。继续发扬我县双拥好传统,做好优抚安置、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民团结。

⒊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加大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加大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形成技术支撑。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技术成果市场化运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认真抓好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高标准“普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把人才作为我县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积极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培养工作,努力构筑区域性的人才新高地,为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⒋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竞争力。把发展文化力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新发展。坚决摈弃自满求稳、保守封闭的心理,积极培育好学上进、兼容并蓄的气度,孕育具有时代特征、××特色、大众特性的人文精神。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推动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挖掘文化潜力,整合文化资源,激活和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大融合。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加强文保工作,大力推动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的内涵,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合力。

⒌强化计生卫生等工作,加快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高度重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推进计生综合改革,强化计生优质服务,控制人口自然增长,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较为规范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多层次的医疗机构体系,使三级卫生网络更加完善,健全与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大力推行移风易俗,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六、与时俱进,推进党建工作的新实践

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准确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努力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和新手段,唱响主旋律、抓住主渠道、针对主群体、建设主阵地、打好主动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在全县宛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健全学习制度,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努力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的风气,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理论水平。

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建设一支适应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特别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围绕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围绕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紧扣××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强化对“一把手”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以及高学历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优进劣汰、滚动管理、备用结合、保持常数”的要求,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不断调整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干部队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行差额考察制、考察预告制和干部任免票决制,健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末位淘汰制。进一步落实以驻村干部双向选择制度和干部年终工作考核制度为核心的乡镇干部联片驻联村制度,健全干部评议制度。以创新的精神,切实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党委集体讨论重大决策机制,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增进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坚持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加快推进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和照顾好老干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继续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学教”活动成果,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以“三级联创”为途径,组织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重视村级党组织建设,理顺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帮助他们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继续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县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不断完善村账乡镇代理制,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围绕形成“两头拓展、多方联动”的为民服务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情系列”活动,把规范“民情系列”制度作为“三级联创”的重要抓手,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继续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中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和新社团党建工作,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的网络。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认真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吸收社会优秀分子入党,优化党员结构,增添新鲜血液,不断增强党的阶段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切实加强党员日常管理,不断探索创新机制。积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党性原则和纪律观念,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战斗堡垒。

⒋加强作风建设,努力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施跨越式发展需要广大干部具备良好的作风。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弘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之风。要围绕跨越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自身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和示范。要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牢记宗旨观念,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以崭新的风貌,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⒌加强廉改建设,努力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人事、财务、工程建设、土地市场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政纪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积极探索建立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纪检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组织全面履行职责,努力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志们,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机遇 科学发展

为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唐利民在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动员和团结全市人民,为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一、市五次党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自2005年以来,五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90.28亿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39亿元、年均增长20.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93亿元、年均增长31.3%,三次产业比重从2004年24.6:41.1:34.3调整到2010年16.3:60.8:22.9。尤其是近

—1— 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致力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0年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252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9%、总量从2004年全省第7位跃居第5位。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达到33.6平方公里,全市七个工业园区中有三个被纳入全省“1525”工程。川威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钒钛综合利用能力跃居全国第三位,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初显雏形。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获得授牌。我市被纳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规划。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107户省政府挂牌督办的重点污染工业企业得到有效治理,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被列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致力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区加速向大城市迈进。制定了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重要节点控制性详规。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6%,比2005年提高4.9个百分点,内江主城区面积由2004年的 26.5平方公里扩展到43.3平方公里;成渝高铁、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内江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建筑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提速增效,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8.36亿元、年均增长10.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 202.02亿元、年均增长18.2%。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提升。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12.39亿元、年均增长4.2%,集中成片的特色产业基地达到823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省级示范专合组织20个。全市实现劳务收入93.89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被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迈出新步伐。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落实支农惠民政策,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出台“扩权强县(区)”政策,新组建的内江投控集团资产规模已达164亿元,有效缓解了城市建设融资难题。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先后与济源、柳州、台州、乌海、徐汇区等结为友好城市,与大连开发区、青岛开发区等结为友好园区,将合作领域拓展到香港、台湾、新加坡和欧洲等境内外地区,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台湾巨腾国际、中国再生资源总公司、厦门迈士通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内江。六年间全市新签且履约项目1382个,引进市外资金829.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外贸出口7.4亿美元,为加快发展增添了新鲜活力。

—3—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内江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保持全省领先,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各类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类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34.8万人,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大千文化产业园启动建设,张大千博物馆破土动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创联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获得授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通过省上考核验收。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稳定工作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5年荣获省委、省政府一等奖,群众安全感连续6年保持上升,2010年达到94.74%;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置了一系列突发事件。自实施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89.5亿元,承诺的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24元、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4元、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37.78亿元、年均增长15.8%,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着力推进依法治市,民主政治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试行办法》,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人大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4— 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部门正职领导人选进行协商和信任投票”的探索性做法得到了全国政协的充分肯定。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构建法治政府,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友协、对台等工作,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文联、科协、侨联、社科联、残联、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有效开展,村(社区)自治功能逐步强化。双拥、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新提升。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内江经验”,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均达98%以上。思想文化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有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对外宣传富有实效。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改革和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取得重大突破,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稳

—5— 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常委会票决制、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探索实行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大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六大行动”,全市“两新”党组织覆盖面分别达66.67%和46.58%,选聘1726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逐步优化、待遇大幅提高、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源头防腐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几年来,面对洪灾、旱灾、地震等严重灾害,各级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一次次可歌可泣的抗灾救灾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

六年的奋斗历程,是一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拼搏史,是一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是一部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创业史。抚今追昔,我们要永远铭记:内江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中创造的,是在历届市委继往开来、扎实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上继承和延续的。在此,我代表五届市委,向全市党员和人民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中央和省在内单位、驻内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内江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

—6— 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六年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法宝。从第五次党代会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到“二次创业、率先突破”,再到力争实现“两个翻番”、奋力推进“两个加快”,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实现,是我们敢于打破“恐高”思想、消除“怕快”心理、克服“畏难”情绪的结果,是我们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向高的攀的结果。追本溯源,我们许多工作之所以能实现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抢占先机,勇于放手一搏,才开创了今天各项事业的生动局面。

——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始终扭住经济发展不松劲,办成了许多过去不敢想、不敢干的事。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10位;一批“国”字号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推进;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规划多年的国道321城区段改造即将通车,期盼多年的新坝大桥已经建成,沱江两岸城市景观魅力初显,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成功举办。所有这些,让全市人民看到了加快发展的希望,更坚定了只争朝夕促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并且雄辩地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唱响、必须坚持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我们坚持不懈地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简政放权,将市级28个部门的151项行政权力下放到县(区),探索实行川渝合作隆昌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

—7— 了内江开发区新一轮的大改革和大突围,下决心成立了6个产业推进办,组建了承接产业转移办和10个驻外招商机构,领导率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和境外进行密集招商,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些突破和探索,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了一条在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崭新道路。这是我们过去、更是今后必须坚持的一条富强之路、成功之路、希望之路!

——必须坚持把稳定和谐作为第一责任。我们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科学地统一起来,有效解决了内华棉等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千方百计启动实施困扰老百姓几十年的城区内铁路搬迁工作,等等。行路难、读书难、饮水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状况逐步缓解,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只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必须坚持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求。无论是推进内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还是妥善处置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内江事业的满腔热忱,苦干实干拼命干,内江才有今天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内江的党员干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善打大仗、敢打硬仗、—8— 能打胜仗。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危难之际,我们的党员干部敢下深水、敢于碰硬。这是推进内江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源泉!这是我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差距。经济总量不够大、运行质量不够高、发展滞后仍然是内江最大的现实。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但人均水平偏低,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体制机制创新更为艰巨;大开放、大合作、大承接的格局基本形成,但尚需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充分开放合作的要求更为紧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不高,改善民生责任更为重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但总体上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社会管理的任务更为繁重;党的建设得到加强,但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方法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认真真予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成绩属于过去,希望昭示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江正处于乘势突破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忧患同在。未来五年,能否在国际国内的分工合作中抢抓机遇、把握机遇、—9— 用好机遇,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能否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推进内江科学发展,实现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

放眼全球,快速崛起空间广阔。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进入深度调整的历史阶段,不确定因素较多,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但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特别是世界范围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发展,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纵观国内,快速崛起大有可为。我国仍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优先、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带动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极。比肩省内,快速崛起时不我待。四川正朝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大踏步迈进,省内其他城市铆足劲头、你追我赶,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举步不前。审视市情,快速崛起蓄势待发。通过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之路,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正成为内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交通枢纽、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等将逐步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抢抓机遇,快速崛起刻不容缓。一个地方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中央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更加重视老工业城市振兴,国家批准重庆建设“两江新区”,四川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省委省政府把川南城市群作为南向开放的重点区域,把内江作为特大城市规划建设,有利于内江开辟

—10— 新途径、寻求新动力、增创新优势。只要我们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服困难中争取主动,内江就一定能够在追赶中实现科学发展、在超越中实现快速崛起!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把基础做牢、产业做大、城镇做优、农村做强、民生做好,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新高地,坚定不移地向全面小康迈进!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个加快”,抓好“六项任务”。

坚持“一个统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发展基调上,坚持加速大开放、努力快发展,力争快崛起、建成新高地,更加重民生、全面奔小康;在发展要求上,坚持能快则快,快中求好,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路径上,坚持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把

—11— 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发展境界上,坚持和谐发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围绕“两个加快”,就是加快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新高地,努力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走在成渝经济区其他城市前列,到2015年,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000元以上,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功能初步显现,显著提升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和资源吸附力。

抓好“六项任务”,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枢纽五区”,即: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开放合作先行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实验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和谐社会模范区。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就是要凸显内江在成渝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到2015年前构建中心城区与三县半小时交通圈、到成都和重庆两座特大城市半小时通达,与周边城市快捷的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建成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西部开放合作先行区,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扩大区域合作,积极承接适合内江发展的产业,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使内江成为吸引内资外资的“洼地”和四川南向开放的“桥头堡”。

—12— 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就是要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产业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全面铺开,基本形成以“产业基地+园区+经济走廊”的现代产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建成500亿园区2个、200亿园区3个、100亿园区2个。建设城乡统筹实验区,就是要把“三化联动”作为快速崛起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促进城乡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增强统筹发展的能力。未来5年内,力争建成“双百”特大城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均达到13%以上,力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建设特色文化展示区,就是要深入挖掘开发以大千文化为核心的区域特色文化,充分展示“文化内江”的魅力,体现内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现代文化的包容性,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建设和谐社会模范区,就是要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城市品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同志们!再过五年,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成渝高铁、成自

—13— 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内威高速公路等骨干道路全部贯通,大千博物馆和一批现代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全面落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教育中心、商贸中心基本建成,工业经济走廊基本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枢纽内江”、一个充满生机的“开放内江”、一个经济繁荣的“实力内江”、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内江”、一个特色彰显的“文化内江”、一个文明包容的“和谐内江”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要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三、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把“一枢纽五区”作为主要任务,重点突破、协调推进,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下一个飞越发展的五年。

(一)坚持基础先行,构建枢纽内江,努力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积极抓住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利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全面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一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航空、陆路、江海联运”的功能,加快推进成渝高铁、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隆黄铁路、乐自泸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自(贡)隆(昌)高速、川南机场、沱江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畅通进出口通道,形成通江达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大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国道321线和省道206、207、305线内江段改造,规划建设内威高速公路、—14— 资威快速通道,着力构建主城区与三个县城联系紧密、互通便捷的半小时交通圈。大力实施“康庄惠民工程”,力争五年内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加快建设川南地区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客运站和公路客货运输中心,实现内江与成都、重庆两个中心枢纽同城化、周边次级枢纽一体化。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小微水惠民工程”,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做好向家坝灌区建设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沱江等主要流域防洪抗旱体系、山洪灾害防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内江主城区和重要场镇堤防工程建设,提高抵御特大洪灾的能力。三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建设,积极推进资威煤田综合开发利用,尽快启动隆昌石盘滩水电站改扩建工程,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争取早日发挥综合效益。加快天然气管网改造,积极推进成品油储运基础设施和销售网络建设,增强城区生活用气用油保障能力。加快农村电气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四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信息高地。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物联网等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内江区域性信息枢纽地位。推进“三网融合”,尽快实现全程、全网、双向互动。建立基本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服务能力。提高农

—15— 村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宽带。

(二)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努力建设西部开放合作先行区。内江要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不仅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而且要在四川领先、力争在西部先行,使 “内江”变“外江”。一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支持引导政策,着力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投融资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国有企业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国有经济。要深化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基本医疗和文化需求,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社会基层组织。规划建设沱江新区,努力打造内江的经济高地、城市新区和开放门户。二是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江在成渝经济区“中心”的优势,切实加大与成渝城镇群、特别是川南四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友好城市、友好园区为纽带,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合作关系。以驻外招商机构、产业推进办为桥梁,加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力度,加强与海峡两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合作。积极

—16— 主动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全方位吸引国外(境外)资本,推动外贸出口增长,全面提升外资、外贸、外经、外事水平和层次。继续巩固和发挥内江在西南出海大通道中的枢纽地位,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加强对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开放与合作,逐步将开放合作领域拓展到美国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三是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引进一批旗舰企业、重大高端项目。坚持产业招商,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大钒钛钢铁、机械汽(摩)配、饮料食品、电子信息、再生资源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引资力度,着力形成新的产业比较优势。坚持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完善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影响力的招商推介活动,努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切实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有效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以“管好30万、建好60万、规划100万”为重点,打造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以钒钛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打造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锻压、冲压、铸造、电镀”中心建设为重点,打造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发展再制造

—17— 业为重点,打造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巨腾国际内江基地、迈士通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引进发展配套产业,打造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开发为重点,打造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二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抓住内江被纳入全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饮料食品、钒钛钢铁等4条万亿产业带的契机,加快推进城西工业园、川渝经济合作隆昌工业园、成渝经济区钒钛工业园等七大园区建设,打通园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隆昌—椑木—白马—城西”等工业经济走廊,打造一批100—500亿的园区,形成整体效应。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催化效应。大力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生态绿洲,着力发展一批成长性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支持企业争创国内500强企业、省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争创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继续抓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启动服务业提速工程,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服务外包、会展、信息服务、数据知识服务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大型商业和商务中心、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建设,提高交通运输、—18— 仓储、邮政、住宿、餐饮等产业的经营水平和层次,推动传统服务业提升档次。鼓励创办养老、托幼、家政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扶持社区服务等新兴、特色服务业做大做强。四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工作思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食品工业园、酒类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工业与农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突出抓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优质粮油、水果、蔬菜、水禽、生猪、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增强内江农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建设城乡统筹实验区。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总体要求,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一是以建设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抓住内江被省列为特大城市建设的契机,按照“一中心三片区”的总体布局,坚持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的思路,加快推进主城区城市干道、跨江大桥和绕城高速公路等

—19— 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区域性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引进有实力的教育机构,努力打造全省基础教育质量高地、川南职教重地;加快推进张大千博物馆建设,规划建设一流的博物馆、科技馆、书画馆、歌剧院、图书馆,努力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广场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功能完善的综合及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加强水电气、公交、通信、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服务业总部基地、金融中心和特色街区,精心打造甜城湖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工作更加便利、生活更加美好、居住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跨越,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打造规划合理、规模适中、特色鲜明的中心集镇,努力构建梯次分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二是以示范新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和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将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将城乡关联产业向农村拓展,将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广电等公共事业向农村倾斜,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和示范新村建设。以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探索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房改造,充分展现新村新

—20— 风貌新气象。三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争户籍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健全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三农”的稳定增长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发展,构建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胆探索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引导机制,促进城乡资源有序流动,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市品牌创建活动,坚持不懈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深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整治,努力使内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五)坚持继承创新,推进文化繁荣,努力建设特色文化展示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优秀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彰显特色文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加快城市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县、区)档案馆、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升级改造,加快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力争五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

—21— 文化生活需求。二是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大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引进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和集团,开发一批具有内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建设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坚持文化与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积极举办各具特色的高水平、高规格节会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加快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提升一批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把内江打造为成渝经济区新兴旅游目的地。三是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内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创意文化、网络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充分发挥张大千、范长江等名人效应,着力扩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增强内江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内江的文化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吸附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内江”。

(六)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模范区。坚持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群

—22— 众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城乡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建立完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推动社会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接续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衔接。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建设力度,稳步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改造,着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二是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教育助学体系,努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水平。加快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发展运行机制健全、群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领先、场地设施完善的体育事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保护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档案事业,加强红十字会工作。加强科技科协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构建诚信体系,着力改善生态金融环境。三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3—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进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依法治市,营造全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大调解体系,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四是全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各级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法检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深入开展国防建设,搞好“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落实市六次党代会的各项部署,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

—24— 在干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宣传水平,筑牢快速崛起的强大思想根基。一要加强理论武装。积极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程,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面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推进文明创建。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增强干部群众热爱内江、建设内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要提升宣传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主动地把内江的形象、亮点和优势展示出去,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智慧集中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创新创业热情调动起来,为内江的快速崛起创造良好环境。

—25—

(二)着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激发加快发展的活力。一要健全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衔接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会负责、定期报告工作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二要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三要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优化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结构,全面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提案制度和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等制度、办法,深入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三)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给想干事的人机会、给能干事的人舞台、给干成事的人荣誉、让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休息”的用人导向,努力培养造就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6— 的高素质领导集体和各类人才。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对关键岗位干部加强重点管理;健全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干部职级晋升和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激励政策;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办法。二要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加强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重点提高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全面优化领导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重视干部基层工作经历,把干部放到艰苦的地方去培养、复杂的地方去锻炼。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切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政治上、生活上切实关心老干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重要作用。三要培养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落实《内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一系列配套文件,扎实推进成渝经济区新高地人才聚集工程,全力推进“人才优先聚集试验园”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发展项目资助活动。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27— 激励、考核办法,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选好带头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推进一体化”的要求,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县乡村换届等重大契机,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一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分类指导,促进先进状态、中间状态、后进状态,以及不同行业、领域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动员和激励党员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实践中创先争优,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社会各界齐争共创。二要大力推进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找准农村、社区、国有企业、机关、“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在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中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力争做到只要哪里有群众、哪里有党员,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推进基层组织共建、党建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促进以城带乡、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协调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三要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上档升级。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实党建工作力量,重视研究解决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复杂矛盾、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坚持把选好带头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多管齐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基层干部选任、培养、激励、管理机制,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

—28— 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五)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一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系统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和大抓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党政机关、行业系统、城乡基层三个层面构建基本框架,加快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着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规定,对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干部犯错误、犯难以挽回的错误。党员领导干部要实行公开承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令行禁止的、自己坚决不做,树立做人坦诚、做官清白、做事奋发的良好形象。二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做到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教育广大干部珍惜组织的关心和培养、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要以争创“廉政部门”和“廉洁干部”活动为载体,面向全社会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大力营造崇廉爱廉氛围。三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

—29— 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行贿受贿、失职渎职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让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六)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风体现党的宗旨,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有特别高的要求,特别好的作风,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一要弘扬新风正气。针对干部作风上的问题,大力弘扬积极进取、创新干事的作风,坚决反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大力弘扬敢抓敢管、勇担责任的作风,坚决反对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大力弘扬执政为民、甘当公仆的作风,坚决反对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务实高效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享受主义。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宽容失误者、追究诬告者、严惩腐败者。二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任何时候都要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一往深情、对工作富有激情。要敢于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从僵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理念中解放出来,以“非禁即入”的勇气大胆探索新路。三要倡导真抓实干。大力改进会风、文风,切实减少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带头转变作风。要加大作

—30— 风效能建设力度,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最大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勇担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为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31—

第三篇:在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27日)

孙国相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盘锦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盘锦转型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步伐,为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而不懈奋斗。

确立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业已形成的强劲发展态势,倍加珍视历史提供的难得机遇,倍加珍重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埋头苦干而不可飘浮张扬,团结一致而不可争论折腾,牢牢抓住向海发展、全面转型这条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地沿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道路奋勇前进!

一、过去六年工作的回顾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六年,是盘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三大任务”,战胜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过去六年,是国民经济在艰难转型中跨越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六年。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抓住用好重大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项目建设牵动产业发展,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增活力,以转变发展方式提质量增效益,持之以恒地向上争、对外招、拼命干,经济发展走过了拐点。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04年的2.5倍、3.3倍、4.6倍和2.6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跃居全省前列,总量位次前移。这些历史性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必胜信心!

过去六年,是多点多元支撑局面加速形成、经济结构向全面优化积极转变的六年。我们在全力支持辽河油田持续稳定油气产量的同时,强力推动接续产业集群化发展,非油气采掘业比重提高到75%以上。华锦集团乙烯扩建及油化工程、宝来石化一期工程等60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石化及精细化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实现超乎预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综合开发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贡献率大幅提升。县区经济总量近三年翻了一番。多点多元能量的聚合迸发,推动盘锦步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

过去六年,是沿海开发开放形成强劲态势、后发优势日益凸显的六年。我们牢牢抓住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作出转身向海的战略抉择,高起点、宽视野谋划形成了“一核、一带、一轴、多点”发展布局和V字形开放格局。盘锦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主轴城市,辽滨沿海经济区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沿海开发开放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以空间转型引领对外开放跃上新高度,湿地旅游周、石油装备与稠油技术博览会走上世界舞台,招商引资引智成为全市发展的最强音,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总量跃居全省第三。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体制新机制逐步建立,民营经济长足发展,全社会创业创新创优氛围日益浓厚。

过去六年,是基础设施向现代化快速迈进、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六年。我们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了盘锦海港、辽河大桥、向海大道、疏港铁路、华润热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盘锦发展的空间和节点优势充分显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调整了行政区划,着力推进城区、县城和新市镇改造建设,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5.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屯屯通有线电视、村村建成文体广场、村村通油路。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新建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强化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盘锦成为省级园林城市。

过去六年,是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阔步前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六年。我们坚持每年办一批民生实事,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支出累计近176亿元,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新农保,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施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平房区和棚户区、弃管小区和小街小巷、农村贫困户土危房改造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标准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伙房引水一期工程建成并即将供水,公共交通实现两县三区联网。义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积极开展平安、和谐、文明创建活动,信访目标考核连续六年全省第一,连续六年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过去六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更加奋发有为的六年。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程,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果丰硕。坚持发展和政绩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明显加强,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为突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全市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特别可贵的是,全市形成了万众一心谋发展、团结一致促转型的强大气势。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政法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强化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盘锦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这种政通人和的局面、干事创业的氛围,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法宝、敢于胜利的底气!

各位代表,同志们,盘锦的变化有目共睹,盘锦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是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开拓拼搏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中共盘锦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盘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中省直驻盘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盘锦转型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六年来的巨大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六年来的艰辛探索,为继续前进积累了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既突出发展主题又注重民生改善,既抓好当前工作又注重谋划长远,统筹推进“四个转型”、“三大任务”,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必须抓住并用好发展机遇。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宏观政策调整中抢占先机,发现机遇而不错失机遇,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用好机遇而不贻误机遇,不断创造新优势,让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第三,必须以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始终坚持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开放牵动之路,不断破除束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弊端,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开开放的新天地,进入发展的新境界,使创业创新创优在全市蔚成风气。

第四,必须做到视野宽、思路宽、胸襟宽。始终坚持在全省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盘锦,深化市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意志不争论,胸怀全局不折腾,咬住目标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懈怠,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五,必须着力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气势。始终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动员各级干部满怀激情、走进矛盾、直面问题,向上争、对外招、拼命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回顾六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长期困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较突出,实现全面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开放型经济刚刚起步,政务环境还有待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较繁重;社会管理创新差距较大,城乡一体化进程较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少数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全面转型的基本思路

今后五年,是我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盘锦进入了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城市化提升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接轨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将更显突出,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紧迫;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触及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尤为艰巨;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格局初步形成,对防范经济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生产能力已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民生问题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区域、城乡、油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和可能进一步增加;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外来人口将持续增加,给社会建设和管理带来新的课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升级,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与诉求愿望更加迫切。这些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使盘锦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同时也蕴藏难得的机遇。为此,我们必须对世界经济波动未雨绸缪,对国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对自身发展冷静清醒,应时顺势而为,努力在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征程上寻求新动力,拓展新空间,铸就新辉煌。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贯穿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主线,奋力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加快空间、经济、社会、体制机制转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不懈奋斗。

今后五年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全面转型,步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跻身沿海发达城市行列,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惠民富民迈出新步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富足程度保持全省领先。平安和谐进入新境界,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新创业呈现新活力,科教人才有效支撑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城市。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建成省生态城市,力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总之,我们要建设的滨海新盘锦,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盘锦,是全市人民能普遍感到幸福、引以自豪和令人向往的新盘锦!

各位代表,同志们,历经“十一五”特别是后三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我们已经朝着全面转型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五年,必须更加注重沿海开发开放,加速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进程,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更加注重和谐盘锦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共享转型发展成果,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同志一定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开拓进取,勇于担当,奋力推进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大业!

三、全力推进沿海开发开放

沿海开发开放是建设滨海新盘锦的战略之举。要紧紧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以辽滨沿海经济区开发建设为牵动,促进沿海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努力跻身沿海发达城市行列。

(一)高水平建设辽滨沿海经济区。辽滨沿海经济区的开发开放事关全局,决定盘锦的未来。要用世界的眼光、现代化的标准谋划和推进辽滨发展,积极争取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建成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向海发展的先导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成为东北对外开放新平台。加快形成产业支撑发挥引擎作用,建设振奥合成橡胶、忠旺工业铝材、台湾长春石化等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新型产业基地。切实用足用好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发挥示范作用,在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试先行,率先建立与国际化、市场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增强综合功能发挥服务作用,重点推进港口、公路、铁路、口岸联检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盘锦乃至东北对外开放的能力。全力建设生态宜居水城发挥带动作用,建成新的行政文化核心区,以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吸纳力和承载力。要务实推进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大洼临港经济区建设,形成“一城一港四区”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加快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步伐。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是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第一方略。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好华锦集团二期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等一批龙头项目,全力推进辽河石化扩产改造以及宝来石化、辽河装备对外合作等一批重点项目,依托“2+7”经济区(园区),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丰厚度,倾力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五大主导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继续支持辽河油田创新发展,切实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对外合资合作及上市工作,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

(三)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实现全面转型的根本出路。要全方位加速与国际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外资、外贸、外经、外事、外智“五外”联动,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服务和辐射蒙东、东北等更广阔的区域,构筑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新招商方式,形成开放热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引资引智的新突破。加强软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打造投资洼地。积极扩大进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湿地、温泉旅游目的地。要深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开展好各类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向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四)着力构建支撑沿海开发开放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向海发展的先决条件。要着眼未来,高标准谋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凸显节点城市优势,为盘锦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着力建设好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工程,加紧专业码头建设,完善港口配套功能,尽快形成亿吨吞吐能力。加快建设沈盘铁路、疏港铁路、盘营客专及阜盘高速、滨海公路等路网,打通与省内三大区域及蒙东、东北更广阔腹地的快速通道。推进城市主次干道拓展延伸,提高县域路网建设水平,规划建设城市轻轨,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城乡通信、供电、供热、供气、给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高发展的承载力。加大经济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环境一流、动力强劲的招商引资平台和经济增长点。

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要抓住用好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

(一)努力提高县区生产力水平。县区是盘锦跨越追赶的重要支撑。要深化县区管理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扩大自主权,释放发展活力。坚持以工业化做强县区、城市化变革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引领和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县区生产力水平提升。每个县区都要尽快形成1-2个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主导产业集群,力争提前实现新一轮三年倍增目标,大洼县在省内全国百强县中位居前列,盘山县进入全国百强,两区经济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粮食优质稳产和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形成优质稻米、芦苇、河蟹、棚菜、肉禽等主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流通中心,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大做强“一县一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牵动力量。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依托盘山县城、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县城、辽滨新区五个支点,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发展集约化水平。创新城市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引进先进理念,注重城市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统筹规划市域、县域、镇村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城市化格局。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特色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温泉湿地休闲区,加速要素集聚和功能互补,逐步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品位,优化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彰显田园城市个性特色。坚持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提高经营城市水平。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综合运用数字化、网格化管理等多种方式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政府主导、服务为本、民生至上、城乡一体的原则,编制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探索公共服务社会化模式,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切实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人才、技术、金融服务等生产要素和社保、教育、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资源向农村流动和辐射,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四)持续加强生态盘锦建设。生态是盘锦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全域生态化步伐,建设湿地如画、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绿色盘锦。积极推行精致制造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形成低排放、低消耗、可循环、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加快绿网、水网建设,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有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和城市形象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覆盖城乡的环境卫生和污染防治体系。严格执行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综合推进辽河干流、支流水系及环境整治,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努力把盘锦建成国际著名的湿地之都、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五、积极推进和谐盘锦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滨海新盘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相统一,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要坚持富民优先,以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重点,缩小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新农合、大病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保工作成果,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提高城乡困难群体救助水平,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农垦职工住房和农村土危房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全面建成大伙房引水二、三期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和地区发展用水需求。

(二)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事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体现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建成盘锦大学和大洼职教城,建设教育强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推出一批具有盘锦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依托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文化主导产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市中心医院等医疗设施,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建成奥体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做好第十二届全运会相关项目筹备和承办工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国家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市科技馆。积极发展养老事业以及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

(三)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切实抓住用好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的机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基层基础为重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做好基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形成社会大调解工作机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平安盘锦,誓夺“长安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四)不断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激发社会活力。团结一致又充满活力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协组织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好职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形成万众一心促转型的强大合力。要着力使创业创新创优内化为盘锦城市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干部群众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鼓励引导和支持全体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唯旗誓夺、各个地区竞相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实现未来五年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建设滨海新盘锦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要以坚定理想信念、扩大党内民主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内制度创新,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按照常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要求,完善各级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畅所欲言、平等讨论的环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要以提高治市理政能力为重点建设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实现盘锦全面转型,干部和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坚持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监督、激励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辞职等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工作,推动各级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落实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工作,切实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开展城乡党组织相互带动促党组织功能增强、党员相互带动促党员素质提升的“双带双促”活动,形成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做好机关、社区、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长效机制,以党内的创先争优带动形成全社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四)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推进“五大系统”建设,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构建具有盘锦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廉政准则》,采取党内监督以及其他监督方式,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有贪必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鲜明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腐败分子决不姑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让清正廉洁蔚然成风。

(五)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全面转型大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发扬献身精神,一切以大局为重,思想艰苦、工作艰苦、生活艰苦,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看重个人进退,敢于为创新担风险,勇于为发展尽责任,甘于为基层作奉献;要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走进矛盾,直面问题,进一步增添励精图治创事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要发扬实干精神,牢固树立“两个务必”和长期奋斗的思想,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不图虚名,踏实创业不急功近利,求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为盘锦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建设滨海新盘锦,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加快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步伐,为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而不懈奋斗!

通讯员:蔡晓旭/盘锦市政务公开办

政务公开日专题:

第四篇:2011在中国共产党张家界市永定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奋力拼搏

乘势而上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跑张家界

——在中国共产党张家界市永定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23日)

刘 泽 友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张家界市永定区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张家界市永定区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跑张家界,加快富民强区,不断将永定发展事业向前推进而努力奋斗。

回顾与展望

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围绕综合实力领跑张家界目标,以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为中心,大力实施“旅游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战略,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书写了永定发展的精彩篇章。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从2006年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2.9亿元增加到100.5亿元,年均增长13.7%,成为全市首个GDP过百亿的区县。财政总收入、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1.53亿元、1.06亿元增加到3.6亿元、2.3亿元,年均增长18.6%、16.7%,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是第五次党代会2亿元、1.45亿元预期目标任务的1.8倍、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8亿元增加到69.5亿元,年均增长27%,占据全市投资总量的半壁江山。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5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8981元、2705元增加到13608元、4236元,年均增长11.2%和9.4%,超额完成第五次党代会预期目标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市前列,区域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了综合实力领跑张家界目标。

(二)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一是以旅游为特色的服务业提质增效。2010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7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2%,成功跻身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十强县。天门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验收,天门山旅游经济圈初见雏形。《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大型实景音乐剧成为国内强势文化品牌,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演出类唯一金奖,被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受到省委书记周强的高度肯定。城区 “元宵灯会”、“六月六”土家族民俗文化节、龙舟赛等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品牌效益逐步显现。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会展、物流等服务业日趋活跃,“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二是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6亿元,年均增长14.8%。国内第一家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住宅工业公司成功落户我区;奥威科技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倍子生产加工企业,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巨日水泥成为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市区共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入园企业24家,2010年产值达到3.8亿元。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四个农业”成为亮点,张清公路沿线休闲农业产业带、张桑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基本形成,永定区作为全省两个区县之一被推荐申报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发展到27家、76家、200家,星级休闲农庄、农家乐达到80家,获得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龚家垴、郝坪、岩口等7个村成为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永定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五年全区共向上争取政策性投资项目57个,资金总额6.8亿元;引进招商项目37个,协议投资125亿元,项目争取数和引资总量均居全市首位。2010年被评为全省内联引资、利用外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先进区(县)。累计组织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89个,完成投资97.7亿元。其中碧桂园凤凰酒店、家园国际温泉度假村、贺龙体育中心、国际旅游商业城、华天城、钒矿深加工、雅安家园及新外滩、明鑫·澧水湾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影视城、大成山水、湘投阳光酒店、维港十字街、粮食物流园等一批项目竣工营业或建成投产。策划论证“十二五”重大项目179个,概算投资1630亿元,其中天门仙境国际旅游休闲区、自然历史博物苑、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天泉山旅游开发等21个重大项目进入省“十二五”规划笼子。

(四)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一是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张桑、张罗、张联公路建成通车,张家界新火车站、张家界中心汽车站已经或即将启用,张花高速公路、张沅公路、荷花机场扩建工程加紧施工,对外交通趋于便捷,中心城区至乡镇的“1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二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充分发挥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扎实抓好征地拆迁和优化施工环境工作,“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机场路、“四路”、贸易路等17条城市主干道新建(改造)和85条小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初的18.2平方公里增加到24平方公里,面积扩大32%。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加大控违拆违力度,实现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农村“两通”工程1300公里、通乡油路(水泥路)15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成重点防洪堤26.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解决8.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沼气池6900口。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四是“两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72.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天泉山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土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天门山区域镍钼矿非法开采、青安坪一带非法小煤窑集中整治成效明显。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建设、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农村基层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五)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6万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150个,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五项”保险逐年扩面提标,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和乡乡有敬老院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和建设力度,建成经济适用房746套、廉租房1155套。建设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教育发展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基本化解,“两基”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实力综合测评全市第一,宣传文化中心投入使用,老院子、普光禅寺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庸阳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平安永定”创建扎实推进,不断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区级领导大接访制度,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妥善处置了几起重大不稳定事件,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完善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旅游秩序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六)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提高。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基层组织建设年”及社区党建联点扶建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及8个配套文件,按照“一定三有”、“四有一化”要求,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进一步激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主题活动,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和肯定,区委书记刘泽友、南正社区党总支书记龚光明分别代表全市在省委书记周强主持召开的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对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作出了具体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定用人。在选人用人时注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向基层、向急难险重岗位和条件艰苦地方倾斜,启用了一批作风务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反响很好。近几年我区干部选拔任用测评满意率一直居全市第一。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干净干事、风清气正的局面进一步形成。积极推动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社会各界力量得到凝聚。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五年来,我们成功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实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崭新局面。全区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区委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五届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永定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比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五年中我们创造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其中最值得总结、珍惜和坚持的经验有: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管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情况,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引导全区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始终以解放思想为主导,推动思想观念和工作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勇于创新突破,创造性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三是坚持迎难而上不动摇。始终保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打“攻坚战”,做到越是形势错综复杂,越是充满朝气,沉着应对;越是困难集中突出,越是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越是区域竞争激烈,越是科学谋划,创出特色。四是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注重以人为本,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五是坚持党的建设不动摇。不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努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区委统领、五大家步调一致、全区上下团结协作、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基础条件还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改善民生压力仍然很大;个别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还有不少意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我区加快发展空间广阔;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新一轮湘西地区开发、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及张家界口岸的扩大开放,我区加快发展机遇难得;主城区地位优势日益凸现,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区,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签约、开工、投产,加速了产业集聚和优势产业的形成,新的发展势能正在集聚,经济社会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全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振兴永定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领跑争先、干事创业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这些有利条件正在聚合,我区加快发展正蓄势待发。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旅游经济为中心,继续实施“旅游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战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领跑张家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更加坚实。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3.5%,力争五年翻一番。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五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五年翻一番。旅游接待规模、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200万人次、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15%以上,力争五年翻一番。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更高层次。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住房保障、国民教育、科技创新、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较为完善,社会安定祥和,群众幸福感更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00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年均增长10%。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永定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

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领跑张家界

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实现综合领跑”的总体部署,明年完全可以如期实现综合实力领跑张家界的目标。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必须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跑张家界。未来五年,要围绕全面领跑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旅游核心服务区要变为现实。按照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旅游核心服务区建设,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增强主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将主城区打造成中外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商品制售中心、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富影响力的现代化旅游新城。积极开展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旅游协作,建立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扩大张家界旅游客源辐射范围。加快城市空间和功能延伸优化,大力提升旧城区,努力拓宽新城区。按照“东引西扩、轴带发展”的思路,将主城区逐步向沙堤乡、阳湖坪镇、后坪镇、枫香岗乡、大坪镇等城郊乡镇延伸,积极推进与武陵源城区的无缝隙对接。加快建设碧桂园凤凰酒店、国际旅游商业城、体育生态公园、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家园国际温泉度假村、张家界旅游服务中心、澧水风貌带及旅游特色街区等高端旅游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临空产业、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研发创新、创意设计、旅游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区服务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交通优先”战略,重点抓好龙新高速、张桃公路、邢大公路、张清公路(城市段)改扩建、环天门山旅游公路等公路建设。实施石门至怀化铁路扩能改造,配合建设石怀铁路复线,启动黔张常铁路、安张衡铁路、长沙至张家界城际轨道建设,争取长渝客运专线、武筑客运专线列入国家铁路建设规划。抓好荷花机场扩建工程,积极争取开辟国际航线,力争实现“落地签证”。加快建设旅游商品综合集中展示交易平台,规划建设张家界旅游商品国际会展中心和旅游商品产业园,把张家界旅游商品博览会办成知名的“旅游购物节”。深度开发本地文化资源,逐步使永定成为国内外重要民族文化汇集展示窗口。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城市、平安城市创建,集聚优质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竞争优势,努力使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加快接近旅游精品城市水准,使中心城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张家界旅游半壁江山要变为现实。继续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培育全区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按照“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格局,强硬件、提软件、抓配套,加快由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努力打造张家界旅游半壁江山。加快开发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文化娱乐、商务会展、体育竞技、科考探险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老城历史风貌,推进普光禅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庸府城、老院子、土家风情园等景点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规划建设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园,逐步将“元宵灯会”、“六月六”土家族民俗文化节、龙舟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民族节庆活动,将《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打造成 “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扶持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大湘西文化旅游中心。推进茅岩河—天泉山区域景区建设,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加大天门山区域开发力度、深度和广度。抓住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努力发挥天门山的先导作用,在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创新旅游标准化体系、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实施更加开放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财税、金融、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重点抓好天门仙境国际旅游休闲区、晓坪国际影视拍摄基地、张家界国家度假公园、老道湾旅游度假村等项目建设,拉通天门山南北麓旅游交通廊道,构建天门山北麓城市主次干道,逐步形成以天门山景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四方、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天门山旅游经济圈,使天门山成为永定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三)旅游工业特色区要变为现实。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紧紧围绕旅游这个龙头,贯彻“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发展理念,实行自主创新与大力引进相结合,提升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推进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工业的大发展。重点建设好张家界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园、武陵山区民族医药研发及生物医药园、乡镇工业小区等四大工业发展平台,不断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环境和个性化服务,努力创建和谐园区、高效园区。依托旅游市场优势和本地资源优势,顺应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将旅游商品、医药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矿产加工、食品饮料六大产业培育成永定工业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重大突破。实施中小工业企业成长工程,加快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点状”经济向“块状”经济转变,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切实提高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四)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变为现实。坚持把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按照“以园区建设铸亮点,以产业带建设求特色,以基地建设促产业”的工作思路,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着力实施农业“345”工程,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与世界旅游精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逐步将永定区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构筑完善张清公路沿线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张桑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张沅公路沿线工业原料林产业带、小青公路沿线特色种养产业带,培育做大四季时鲜瓜果蔬菜基地、花卉苗木供应基地、健康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做亮大鲵生态养殖观光园、荷花园、花卉苗木园,使其成为张家界现代农业的亮点和示范。立足本地优势和特色,重点在“果、菜、茶、烟、药、牛、鱼”上做文章,不断将我区的优势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真正的规模农业、品牌农业。重点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选择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农超对接”等经营模式,稳步提升农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五)以城带乡的生态文明区要变为现实。要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使永定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区。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快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繁荣起来。增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9个建制镇为支撑的“1+9”特色城镇群,将大坪建成国际养生度假区,温塘建成旅游休闲镇,王家坪建成民族文化展示镇,沅古坪建成边境贸易镇,后坪、阳湖坪建成新型工业镇,新桥、教字垭、尹家溪建成城市农业和旅游农业示范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道路、管网、供水、供电等市政工程,推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及农村沼气建设,促进常德至张家界燃气长输管道建成,争取启动桑石片油气资源开发,积极创建国家民族地区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及清洁能源实验区。继续实施生态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及澧水中上游流域综合治理、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矿山污染整治、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展现永定大地满目葱茏、碧水蓝天、绿色低碳的秀丽景观。

(六)民富区强的幸福家园要变为现实。要顺应全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与提升整体民生质量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居有所安”,把永定建设成为全区人民更加热爱,对外有更大影响的幸福家园。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更加注重公平,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尽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群众普遍直接受惠受益的公益事业上,重点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落后地区倾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力争“十二五”末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问题。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强化法律保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教职教协调发展和教育内涵发展,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多种需要,加快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永定文化软实力。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治安、维稳、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在新的起点上,要把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未来发展蓝图而共同奋斗,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真正打造一支特别有理想、特别有闯劲、特别能干事、特别守纪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领跑、加快富民强区提供根本保证。

(一)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着力推进干部管理制度化、精细化,健全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和质询、罢免、撤换制度,切实执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规定。不断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做好年轻干部、妇女干部、非党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和管理。重视对干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心理上关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一批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引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城市建管人才,聚集一批重创新、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造就一批技能型适用技术人才,形成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完成重点任务上创先进、争优秀。认真开展党建精品旅游线路创建活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建设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一批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形成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合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旅游窗口行业、社团党组织建设,逐步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扶贫和社区党建联点扶建工作,按照“一定三有”和“四有一化”要求,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改善党员管理与服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进一步增进党的团结和活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全委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一步规范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推行党委、政府和乡镇党政正职任用党委全委会票决制。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办法,建立健全干部提名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拓宽和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鼓励和保护讲真话、讲实话,营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严肃纪律为抓手,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广泛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强化执行力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加大对不正之风的公开曝光、责任追究和整顿力度。强化领导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执政环境、从政环境、社会环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规定,积极推行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制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切实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永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肩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乘势而上,为开创永定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广元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团结奋进 科学发展

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4月26日)

罗强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广元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科学发展,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而努力奋斗。

一、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5年以来,五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及泥石流灾害等各种困难与挑战,攻坚破难,加快发展,圆满完成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全市人民亮剑拼搏、感恩奋进,谱写了广元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特别是浙江省、黑龙江省及省内兄弟市的倾情援建下,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打赢了抢险救人、转移安置、抢通保通、恢复生产、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和宣传思想工作等8场硬仗,妥善安置153.68万受灾群众,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

-1- 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坚持民生优先,快速完成68.5万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24.5万户城乡居民喜迁新居,灾区群众居住环境比灾前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科学重建,3625个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重建基本完成,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低碳重建,农村建设和城镇体系重建基本完成,2423个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坚持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重建并重,大力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成为地震灾区精神的代表。圆满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截至目前,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6305个项目全部开工、完工93.3%,完成投资1134.8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2.8%。以“马口样本”为代表的贫困村灾后重建“广元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灾后重建不仅实现“原地起立”,而且实现“发展起跳”。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3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7年的4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7年的2.5倍。灾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变,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强市,着力做大做强“七大板块”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突破200亿元,2010年达到321.87亿元,年均增长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70.43亿元,年均增长4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73亿元,年均增长2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 %提高到5.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3.7:27.4:38.9调整为23.8:39.0:37.2,2006年、2009年先后实现“二产超一产”、“工业超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6%,提高12.9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震后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重点食品工业园落户广元。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扎实推进,现代农业

-2- 示范园区建设成效突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广元七绝”特色农产品品牌初步形成。以旅游、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倡导并启动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工作。震后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累计达到8个,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低碳发展成效初显,荣获“中国十大低碳贡献城市”和全国首批“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成投入使用。广元机场成功复航,广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陕、广南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广甘高速公路、兰渝铁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802公里、农村公路7884公里,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形成。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大城市骨架初步形成,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15平方公里、达到40.9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6.3%提高到34.5%。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新增工业园区面积51.6平方公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供水、供气、电力和通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城乡一体园林绿化、水务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我市被纳入国务院首批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市,苍溪、元坝被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40.9%提高到52.5%。市场培育、市场监管切实加强。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开启新局面,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初步建立,-3-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巨大成效,进出口贸易和对外劳务输出快速增长。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26个,到位市外资金569.63亿元,年均增长4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五)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位居全省前列,中小学校“四改一加强”经验在全国推广。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9%。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和感恩教育卓有成效。文化建设创新推进,文化竞争力明显增强。体育、社会福利等事业不断发展。

(六)民主法制和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统战工作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工作成效明显。“五五”普法全面达标。党管武装工作卓有成效,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切实加强。“大调解”格局基本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网络问政实现常态化。信访工作进一步强化,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全省一等奖。“平安广元”建设深入推进,成功建成全国首个“无毒害市”。政法、维稳、综治、防邪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安全生产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取得新成效。全市社会持续平安稳定。

(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常年控制在4%以内。持续开展惠民行动,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81.46亿元,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所愿的民生问题。153万受灾群众饮水困难和7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妥

-4- 善解决。32.9万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实施安居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09元和4036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4.3%和13.9%。全市总体上实现基本小康,正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生态广元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53.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八)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三心一弘扬”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成效显著,经验在全省交流。坚持围绕大局配班子、选干部、聚人才,各级班子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防止简单以票取人改革试点,强力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实行“一考三评”对村(社区)党支部和书记进行考核管理,探索开展了建立村(居)务监管委员会制度试点,基层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固树立“严格要求就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的理念,着力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率先在全省建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三早”预警机制,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的六年,是我市经受严峻考验、极不平凡的六年;是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六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大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六年;是我市各项事业跨越推进、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六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在历届

-5- 市委工作基础上,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全国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广元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广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广元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特别是参与我市抗震救灾、支持灾后重建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浙江省、黑龙江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省内自贡、泸州、宜宾、攀枝花等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广元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准确把握市情特征和发展规律,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深化完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必须坚持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和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为推动广元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广元作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做大做强需要突破的瓶颈还较多;城乡居民收入不高,边远山区和部分地震受灾群众脱贫致富困难多、难度大,脱贫解困和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依然繁重;企业改革、征地拆迁等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尚未完全妥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方法仍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6-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广元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观全局,总体对广元发展有利的因素很多。广元地处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随着区位条件逐步改善,广元发展的优势将日渐凸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汶川地震灾后发展振兴规划》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即将实施,广元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我们务必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五个一”基本思路和“三个着力”工作重点,以项目投入为抓手,以做大做强产业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青春健康的新广元。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可持续;文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经济发展实现“五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加快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7- 水运和航空“五位一体”的交通体系,形成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速形成业态多样、功能齐备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着力培育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基本形成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基本建成水电、火电、天然气兼备的区域性能源供给中心。

——基本建成大城市和中国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把中心城区建成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深化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争创中国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并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品牌。

——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三、突出第一要务,奋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强化项目投入,壮大产业支撑,做强特色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改善科学发展的条件。把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突出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的服务协调推进工作,加速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力推进“三环五横七射线”等干线公路网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市域内路网通达能力和公路等级。坚持防洪抗旱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原则,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环境保护,强力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城镇人口饮用水水质安全标准。大力发展以水电、天然气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和天然气管网改造,构建稳定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通讯、信息网

-8- 络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升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做大做强产业,强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三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实力,加速建设川东北天然气综合利用、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四川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四川重要的新型建材、四川重要的林产业、四川优质畜禽产品“六大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全面确立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快工业“五大板块”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完善园区功能,增强园区承载和聚集能力,力争把广元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成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围绕资源转化和产业链延伸,狠抓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广元七绝”为主的现代种植业、以生猪和“剑门关森林土鸡”为主的现代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生态、高效、高产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9- 科技、人才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深入开展“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形成川陕甘毗邻地区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格局。加快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市场建设,加速形成多业态、多功能、高品位的区域特色商贸区。在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商贸业集群发展。加强临港经济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培育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建设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国家“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养老、家政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和机构建设。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积极构建“一个中心、一条主轴、四大旅游带、六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发展基本框架,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突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加强精品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剑门关—昭化古城景区资源整合开发,积极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力争中国蜀道成功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和旅游要素配套,提升发展水平。加强旅游营销工作,大力开拓旅游市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元旅游知名度,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注重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职业教育园区“四园驱动”和城乡规划、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个统筹”,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加强城乡统筹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示范带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事业向

-10- 农村倾斜,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结构和城镇布局,大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到2015年末,城镇化率达到42%以上。继续实施“提升老城、开拓新区、完善功能、拉大骨架、做强产业、提升形象”总体方略,把市中心城区建成50万人口的大城市。力争将苍溪、旺苍两县建设成为县级市。强化村镇规划与管理,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发展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具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的中心镇。

加快建设“宝昭新区”。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元港、广甘高速、广南高速、兰渝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主动适应全省产业空间战略调整趋势,将利州区宝轮、元坝区昭化、红岩等乡镇部分区域规划为广元中心城市新区、低碳产业发展新园区和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组团建设、低碳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新型城市综合体,努力将“宝昭新区”规划建设成为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山水田园新城。

加快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发展规模更大、产业支撑更强、经济结构更优、公共服务更佳、管理水平更高的要求,集中集聚、联村连片、规模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扎实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实现交通道路联成网、骨干产业联成片、公益设施联成体、服务体系联到户、活动阵地联村民、生态农居联成景,充分展现农村新风貌新气象。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和工作协调,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

-11- 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着力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和总量,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民营经济构筑县域经济主体,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县域发展富民升位。

(四)推进低碳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按照“一更新、一主线、三调整、三注重”思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中国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将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构建碳排放监测、管理及交易体系。大力开发利用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推进碳交易。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气化广元”进程,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积极推进以节能建筑、低碳社区、低碳交通网络为重点的低碳城市空间布局和低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力倡导低碳理念,引导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向“低碳、低耗、环保”型转变。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努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发展

务实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加快改革步伐,增强发展动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拓宽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领域,建立完善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全面推进城乡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快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着力在破解影响城乡统筹发展

-12- 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政府职能责任体系,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抓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医药等领域体制改革。

(二)大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工作,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齐抓,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招大引强,力争未来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达到1500亿元以上。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要更加重视引进项目规模、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和环境资源影响,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工作保障、工作合力等机制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加强招商引资服务,进一步健全招商项目并联审批、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等制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加快构建我市开放合作新格局。扩大对外贸易,不断做大出口企业规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建立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撑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外派劳务市场和渠道。拓宽合作领域,深化“浙广”、“九广”合作,深化与对口援建省(区)、市的战略合作、友好城市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厅市”合作、“市校”合作成果,充分发挥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动融入成渝、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强异地商会建设,深入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工程”。激活、培育各类创业主体,大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在全市形成全民创业的蓬勃之势。

(四)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增强发展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自

-13- 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和推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交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高科技和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实施“集聚重点优势产业人才计划”、“紧缺急需专业研究生引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推进人才政策和机制创新,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广元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优质、高效、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加大促进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落实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调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报销比例。大力推进贫困地区连片开发,稳定解决贫困对象的温饱,加快脱贫

-14- 致富步伐,加强以工代赈工作。做好工程移民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社会扶助活动。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着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重点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快建成辐射川陕甘宁有特色、高质量的川北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档升级,推进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式发展,深度开发以“女儿节”为代表的广元女儿文化这一独特资源,加快建设剑门蜀道文化产业走廊,打造龙头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数字娱乐、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档案、体育等事业。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

-15- 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做到管理与创新相促进、管理与服务相统一。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表达民意、舆论监督的作用,继续通过网络问政、信访接待、干部下访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情民意,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广元”建设。深化巩固无毒害创建成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强化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双应”要求,进一步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力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连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和谐文化,筑牢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全市思想文化氛围更加健康和谐。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深入推进公民道德教育,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立足广元、面向全国,搞好“剑门关文学奖”评选表彰和推介、宣传活动,将

-16- 其打造成广元文化新名片。扶持创作广元地域特色的优秀精神产品。继续办好蜀道文化大讲堂。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逐步形成以德为先、知恩感恩、理性友善、诚信包容的社会心态。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亮剑拼搏、感恩奋进”的时代人文精神,营造加快发展的和谐文化氛围,不断巩固建设和谐广元的强大思想基础。

(五)加强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按章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贯彻好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政策,加强党对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从各个层面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提高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质量。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与公民有序参与的互动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逐步推行公示、听证制度。加大司法监督力度,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优势,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把思想建设

-17- 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学习内动力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扎实开展“忠诚理想、敬业奉献、感恩奋进、健康生活”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三基地一窗口”的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把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广元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来。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队伍、聚集人才,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广大干部培养成为奋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大力使用在重大考验和重大工作中表现突出、勇于担当的干部,更加关注长期在基层艰苦地区工作、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真正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机会、干成大事者有前途,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占先、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破解“简单以票取人”、干部考察失真等问题,构建体现“崇尚事业、追求卓越”的干部考评体系,匡正风气,鲜明导向,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做好干部关爱工作,实行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干部待遇倾斜政策。紧扣发展和干部成长需求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注重在艰苦环境、重大工作、关键时刻、工作一线锻炼、识别和考察干部。加强市、县(区)党校建设,重视培养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更好地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提高党管人才水平,编制和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18- 划,努力建设“川陕甘结合部人才高地”。

(三)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抓基层打基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完善村(社区)党支部及书记考核奖励制度,健全落实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做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和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激发基层干部的内在动力。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大在“两新”组织、重大建设项目、新兴产业链、流动人员等领域和群体中组建党组织力度。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丰富拓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任务、服务人民群众的实效性。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挂、包、帮”和“市级部门结对帮扶重灾乡镇”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化管理,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预警机制,加快街道社区党建区域化进程,加强网络基层党建,集群式打造“春风示范村”、“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和基层党建示范带,统筹推进城乡、各行业领域党建创新发展。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创造性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抓好大规模基层党员培训,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健全党员关爱帮扶机制,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健全并严格落实“承诺、述职、评价、问责”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责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拓展农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果,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综合利用水平,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三有”建设和“两新”组织党建“六有”建设,积极建立村(社区)务监管委员会制度,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

(四)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内活力。

-19- 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坚持和完善市、县(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健全落实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坚持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全面推行农村“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街道社区“1+4”工作运行机制,探索构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开展工作的本领。

(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强化作风纪律保障。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弘扬亲民为民作风,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广泛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接访、下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改进作风、践行执政宗旨,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构建“5+1”为主要内容和“4+1”为构建模式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着力建设廉洁城市。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联动推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三早”预警机制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合法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实效。

(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重实干抓落实的能力。要始终牢记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执行力,既勇于开拓创新又坚持埋头苦干,做到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要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努力在克服困难、-20- 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重实干、抓落实、出实效。要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狠抓落实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建立抓落实的责任落实和督查督办机制,完善干部考评体系。

同志们,新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抢抓历史机遇,勇敢面对挑战,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而努力奋斗!

-21-

下载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乘势而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在中国共产党x市第x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x月x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市第x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

    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011年8月29日 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某镇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我受嘉峪关市某某镇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委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嘉峪关市某某镇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是在我市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

    盘锦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五则)

    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 ——在中国共产党盘锦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27日) 孙国相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盘锦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

    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大全五篇)

    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乡妇女工作新局面——2006年11月30日在**乡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受**乡妇女联合会第五届执行......

    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五篇)

    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乘势而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在中国共产党x市第x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x月x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市第x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曾瑜) 解放思想精诚团结 奋勇争先 为实现脱贫强县设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在中国共产党××*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5月30日各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