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15:5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

第一篇: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

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

乡行政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部,河西岸,水库的上游。辖4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全村510户,口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万亩。几年来,这个村依托财政支农项目整合资金,着力打造新型农村经济。不但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这个村农

民人均收入不足660元,到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在全旗遭受到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农民人均收入仍然达到7000元以上,村人均收入已跨入全旗村级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梯队。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恰恰说明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成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一穷二乱三弱的历史现状

前的村,可用穷、乱、弱三个字来概括。

(一)村集体、村民穷。村地处旗北部比较偏僻的丘陵山区,这个村交通不便,地下资源匮乏,村里的集体、个人更是没有任何企业和产业。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660元,80%的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农机具和农用运输工具更是没有几台。村债务高达20多万元,一年仅利息一项就要支付5万元左右,是旗这个贫困旗比较典型的贫困村。

(二)秩序乱。由于贫困,全村生产生活无序,乡村干部组织开会难,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干部之间关系紧张,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村民纠纷不断,上访、告状现象时有发生,农闲时候赌博成为习惯,进而导致家庭矛盾上升,社会治安秩序较为乱,村民精神面貌涣散。

(三)农牧业基础薄弱。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旗乃至村的自然气候特点。实施“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前,全村只有2眼机电井,660亩水浇地,人均只有3分水浇地,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农业,丰年温饱,灾年几乎颗粒不收,这个村的老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由于村民文化知识少,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科学种养技术,搞项目只能靠行政命令,加之技术服务跟不上,市场流通渠道不畅,信息闭塞,种烤烟、红干椒卖不出去不挣钱,养鸡赔本,当时村民编出了带有讽刺意味的顺口流:烤烟剩小庙(烤烟房),辣椒拉拉一道(不值钱遍地都是),养鸡剩个罩(鸡笼子),种甜菜攒把票(企业为农民打白条)。

村并不是山青水秀,百姓富庶安康。严酷的社会现实摆在旗乡两级干部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面前,要发展经济,要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村特点的新路子。必须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必须以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着力点和落脚点。

二、依托财政支农项目整合资金扶贫扶志造血

-,村被自治区列为首批“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项目村和农业综合开发饲料粮基地建设项目村。三年共整合投入财政支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2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0万元。用于以打配机电井为主的水源工程建设和肉羊养殖项目。按规划,三年完成了新打配机电井6眼,埋设地下输水管路4000延长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00亩。在上海、中海、下海三个村民组发展小尾寒羊养殖户60户,引进小尾寒羊302只。

—投入扶贫贷款128万元,用于养殖户发展养殖蛋鸡8350只,引进优质基础母猪389口,肉羊1500只,重点推动了全村鸡、猪、羊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

又将村列为旗“整村推进工程”项目村,旗设施农业开发项目重点村。分别一次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万元,投入财政设施农业建设补助资金216万元,村集体投入资金149万元,村民自筹55资金万元,用于发展设施农业1100亩,打配机电井一眼,建水塔1处,埋设输水管路6000米,建村卫生室1处和科技培训等项目。

同年,又申请上级财政支持15万元,用于村扩建协会项目。建设家畜综合服务站一处200平方米,配备相应人工改良设备。引进优质基础母猪60口。引进种鸡只。购置电脑、传真机等信息建设设备一台套。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如雪中送炭,又如久旱的甘霖,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和这里贫困的农民注入新鲜的血液,增添了发展后劲。目前村的农业、牧业、水利、经济合作组织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和显著增强,村民的生产、生活、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做大作强等等有了可靠的保障。

三、各业并举农民在发展中得到丰厚的实惠

经过几年的建设,通过财政整合资金项目的开发和治理,村水浇地保灌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逐年成倍增加,现在水浇地面积由初的660亩增加到现在的6700亩,十年增长10.2倍,农牧业基础条件得到彻底改变。农牧业基础条件的改变,为全村种养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牧业提供了可靠保证。到,村10000亩耕地

第二篇:财政支农项目缺乏科学论证

3.财政支农项目缺乏科学论证

(1)财政支农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受人为因素影响 为确保通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得到一部分资金用以改善乡镇资金吃紧和眼中缺失的难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在日常生活、生存以及生产中的各种难题,所以有部分乡镇向上级报备了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因而在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的申请中,有些功能和具备的优势会在可实施性的分析上存在像大一部分的夸大其词,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机关通过与上司及搞好有关部门的关系,让他们对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的评判变得更加形式主义,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这个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向省委会派下来到事实现场对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的可进行性全面的分析、评估的相关学者专家提前关照好。由于对承包商的资历和质量的把控和关注的不严谨,有一些监控管理方只需按要求收取到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资金的比例分成费用,就会向外界出事监控管理的合格报告,这样就更有利于先前透露出标价的高低来与承包方来往密切的承包商来承包,以达到对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招商引资的形式上的公平公示性被内部人员背后操纵的目的。

(2)财政支农项目投资未能真正体现群众的需求

由于对真正来自于乡镇管辖区的广大群众的真正所求,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投资最高决定者都是从承包商公司来的高层,在确立项目之前没有对当地进行试试观察分析,因为致使大量的资金耗损。就拿某个乡镇的一个大型水库的案例来说明,项目需要的资金一共是六百万人民币,于是确定了采取有乡镇出钱的同时农民群众共同筹集资金的方法,但是水库的所处位置为原来一家化学工厂的旧址,多年来工厂所有的废水垃圾都排放到水库周围,严重地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因此在确立项目的时候是为了解决位于水库下游的4个乡镇委员会用于农田的灌溉以及人和牲畜的生活用水。政府将整改和建立水库的决策列为重点的惠民工程,但却遭到了农民群众的强大抵制,人们认为化工厂的旧址处曾长期排放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并通过专家学者的分析得出结论作为证据,群众一众阻止了政府的决策并上书有关部门,其结果是筹集的用在惠民工程上的两百多万元在被审理查证后没有了下文,令政府资金损耗非常之大。因而,惠民工程的实施并不一定能够让领导者得到应有的丰功伟绩。

4.2渝水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能力问题分析

尽管我们国家坚持实行各种惠民工程,财务政策对农民的支持仍然未曾断绝,公共设施在农场呢越来越普及,财务政策的资金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涵盖的方位也越来越多角度,但由于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的掌控依然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步伐走,致使出现了重大的条条框框的断层现象的出现。中央部门的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投资方式多方位角度的分配局面,也相对的对各级地方部门的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投资产生着不小的影响与规则,致使管理部门的掌控方式各自占山为王互不干涉的现象浮出水面,严重干扰了工作单位效益。审计署“五十个县财务政策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转向资金审计调研结果”显示:除了财务政府部门向各级地方部门拨款之外,县级以上各部门主管级别也细化到县区级与之相对应的部门,促成了资金来源广,投入资金的角度多遍地开花的局面的诞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政府对农业民生的扶持也多样展开,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种补助,如种粮补贴和农田补助都以现金形式增援。但是尽管如此,有些基层部门的决策者因为没有大局观念,仅仅把助农政策的实施当成是一个简单的下乡慰问活动,更是将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直接就发放到了农民的手上,这种做法直接忽略了农民自主创业性能,并没有真正的将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得的用处和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此外,由于一些部门的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上报和审核的不过关,资金的投入往往是没有目的性的无的放矢,又加上需要投放资金的项目之多之广,从而数度导致财务部门的资金缺乏,致使惠民项目叫停,而这就是因为一个工程没的前期投入低于原先的预算的水平线。

财务政策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的项目的方式比较落后,资金投放的不合理。此前,财务政策在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上的随便投放以及牵引,投入的方式也不准确。有的弄口掌控部门的重大项目资金派分,轻工业的资金管理方式。这样的投入角度不能让农民安稳的从事农业生产,致使很多人产生投机取巧的心态,缺乏长远目标和计划的心思。当前,财务政策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项目掌控大多都是沿用计划经的体质,即四位一体的掌控方式,这种政策的出台使得行政人员的权利深入到项目的实施,而缺乏应有的监控,极大程度上容易产生腐败的现状,项目的质量也往往让人侧目,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一种资源和资金的虚耗。原本规范有序的管理层,因为有人依靠裙带关系,人情超过了规定的范畴,是应有的财务政策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资金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运用在危急关头。由于在资金的投放与分配方面,因为城府繁复,牵扯到的资金纽带比较长,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项目在审核制度上也缺乏新意,更加助长了这歪风邪气。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不前,与此同时也给安全使用资金带来了安全威胁。

4.3渝水区财政支农管理体制环境问题分析

日前,我们国家的财务政治体制是由中央政府领导的高度集中的并且层层分配。它的有点就是权利收归中央所有,政府通过各种形式转移财力后又返还一部分给地方各级部门。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制度,虽然调动了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却也导致了GDP的比重和严重下滑,财政总收入也有所缩水,没有益于中央的掌控和管理。一九九四年之后的分税改革体制使得中央的掌控全力变得异常强大,中央政府大权在握,而各级地方部门所拥有的政治体制的框架,把一些分开的不容易收取的税种分配下去层层尽职。中央政府对各省以及地方部门的财务政治体制明确的导致了各省市对各地及部门分管财务的政治体制。而各个财务政策的广泛形成权利收归上级中央,事无巨细的分担各自的权利管理下属部门的局面。

财务政治转移的制度是根绝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财力的差据来作为依据的,用来平衡各个省市的财务能力,促进各个地区的和谐共处。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政府的大局掌控着各地方的公共化服务能力等一些数据来化为对主要目标的平衡手段,它是在一九九四年分税制度的根基只是那个确立的返还财力和财力转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中财力转移的承担主要包括一般财力转移承担、调整工资的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而在我们国家的转移支付的方式又有所不同包括了特殊转移承担和税收返款。普通的转移承担是通过合理准确的均衡化的法则,依据因素法则算出各个地区的精准的财务支出之间的差距,然后按照公示统一计算,在国际上这种方式被称为均衡的转移承担。在普通的转移支付上,都是最普通的采用的是基数法,当中用于平均化的一般转移支付的总数量都是比较小的,对于贫瘠县城、乡镇专用资金的大力相助,也只能是僧多粥少,不能够在根本意义上处理掉各县各乡镇的财务危机的现状。目前因为各个地方部门由于历史由来已久的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和优劣从而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致使了个政府相比之下所产生的收入阶梯。不同情况的地区和部门尽管收入有差别但仍然要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的职责,促使本地区的经济平稳运行。因为导致了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便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手指不相符合。这种财力与权利的不相吻合造成了一种纵向发展的不均衡,各级部门之间因为没有确立一个精准的划分权益,的确很难明确各个地方的移动支付的数据,所以一般来说财力性转移是没有能够起到真正的宏观调控的作用的。

由于财务政治体系的不完善,高一级的财政基金无法完全移交给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加上上级部门的财务紧张,下一集的财政能力很有可能崩溃。这样多方面多角度的征收机构在不同的环境下,财政掌控完全无法与税收管理的相吻合,更加扩大了渝水区在财政赤字上完成目标的艰难性。在职务职能的布置方面国税局是有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其作用是负责征收各种税务,然而各个地方及部门只是简单的需要收集当地的不是税收的收入。另一方面支援农村,支援农业工程一半都是效益国语低,导致地方政府不愿过多的投放资金到其中,所以说财政支援农村,支援农业资金的投放之难是无法估量其达到总量和结构合理的。

4.4渝水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问题分析

渝水区财政对于农村,农民,农业的支持的资金是由渝水区财政局内部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虽然渝水区财政支农的资金是由财政局以及各部门所共同管理的,然而这笔资金在实际工作之中,由于相关部门和单位忽略了对于这笔资金的监管,而盲目追求注重资金的争取和预算分配,渝水区财政支的掌控能力根本不够强大,表现在这些方面:

4.4.1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上级财政局如果对下属的监管力度不够的话特别是未能准时的分大方各种补贴之类的问题发生,再或者存在个别人滥用私权,扣押资金不予发放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是极有可能造成当地的农民上报和申报的。在掌控全局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的监控不能很好的协调下去,发挥其效应,农业股民们有权利审核查算支援农村,支援农业项目的。因为各乡镇的资金组建起来很难,都希望从提高经费预算来抽取一部分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转。因此很容易有人从中牟取暴利,大家都是同一级别的没有资格去监管别人,又朝夕相处很难起到真正的监控力度。更何况只有区区四个检查人员。同时,因为业务上的水平有限有很多问题打色很难过了都无从查证,又要碍于领导的各种利益不敢去去深入探究。这样的话发挥监察办的作用等同于名存实亡,就算发现问题而自己又没有能踢去深究的时候将情况上报上级,从本质上说领导也深谙此理,也只会敷衍了事不会更深层次的查下去,毕竟人际关系和情面摆在那里。渐渐的所谓的检查办也就失去了应尽的职责的积极性,而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财政要求也没有做到应有的监管,力度和方向没有把握的很好,有些政府甚至对下属部门的财政资金的去向一概不知也从不过问。

4.4.2人大监督缺位

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一般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区委或者区政府副职退下来之后担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国家财政问题基本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一方面在退下来之后他们已经丧失了热情与责任心,另一方面是不想破坏自己的人际圈子。于是出现了几乎在每次开人民代表大会时他们都持观望态度默不作声的情况。而对于外行人来说,他们参加一年一度的人大会时更是外行人看热闹,也就不可能提出什么具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来。我一共参加了五次人大会议,我得出来的经验就是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审计都只是走走过场,能说得起话的领导稍微加以修正然后同意了就可以通过,调整和预算的追加更是不会进行。几乎没有代表对财政支持农业农户发展预算提出过什么质疑。总而言之,人民代表大会几乎起不到真正的监控作用。

4.4.3审计监管乏力 对于财政支援农村,支持农业的计划项目的确立审查仅仅局限于对二维平面内效果图的监测,对于要建设的项目的收益没有过多的评定。而在开工之前的各方面要求的公平与否及对质量方面的要求意识也过于薄弱,具体表现在承包商是否有无承包的能力,财力是否能胜任,工期的长短,造价和质量等等这些方面都是要在开工之前就协议的问题。然而,支援农村,支持农业项目的专项资金是没有经过财务部门审核预算的,各项款项都是无从得知,更加说不上是对资金的监管了。审计监管的范畴非常之广,对于纪检委等审计部门都是大多实在上级要到下级来审查的时候,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例如07,08年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对于检查的结果都只是简单的收取了违规款项,对于责任人并没有施以处分的举措,同时这两个部门的检查历来很少并且惩罚力度相对很小。

4.4.4社会监督力量不强

群众由于自身认知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有限,哪怕发现这笔支援农村,支援农业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说不出原因和结果,而且对于这笔资金的监督,群众也无法进行,这主要是由于,财政局不公开这笔资金的分配、使用等信息,从而导致了群众对资金的分配数额,使用的大方向和广度以及工程的开展等的情形的不知道。社会群众,数字媒体以及媒介对于财政支援农村,支援农业的预算水平是不是符合科学要求及其准确性、监控管理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等等都还没有真正的对此进行交涉。

4.5渝水区财政支农绩效考核问题分析 西方国家对于类似于这种支援农业的政府公共支出资金是否真正发挥出了其效应,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被称之为绩效考察,是对于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所使用的检测,而这一方法在西方等多数国家已经有了数十年的探究历程和实践的经验,建立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次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公共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更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在要求,除此以外,绩效考评能使得我们即使是处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也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然而,由于绩效考评在我国发展的比较迟,缺乏创新的研究,所以构建的指标体系不够系统和完备,所以对于我国来说这仍旧是一项崭新的使命。

4.5.1对绩效考评认识不深入

很多的部门的人对于绩效考评的认知还不是很完善,有的单位甚至认为消极考评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对于绩效考评的重要性完全不知所云,认知能力尚待提高,由于渝水区的绩效考评当前还停留在起步层面,与之交涉的面还不是很全面,受诸多传统观念的耳濡目染,对于绩效的理解都不够透彻,只是单纯的按部就班,并没有将工作的中心立于效益与效应这两个层面。

4.5.2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工作仍然处于探究的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晚起步,导致了我国至今未出台统一的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财政支援农业、支援农民的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的体系,而对于我国来说,立法的支持,恰恰是开展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以,由此得出,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是我国开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阻碍。

4.5.3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就我国来说,并没有一项科学到位的绩效评价目标和精准系统,我们的财政支出成效评定主要是通过一些以往的财务和项目管理指标进行的评定,更何况即使制定相关的财务指标的财政部门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也很难精准的判定孰是孰非。与此同时,由于专业的绩效评定人才的缺失,而且要掌握各种类型的难度很大,这就使得要设立出规范、科学与得当的绩效评价指标难度颇大,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的匮乏。

4.5.4绩效考评程序不规范

有些部门的项目绩效考评报告在过去的考核中虽然提出的问题少,成绩得到肯定也多,而提供实用性的信息过少,导致绩效考评没有发挥出效果,成为如同鸡肋的一个程序要走,这是由于这些部门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或者是项目完工后,才有绩效考评机构对该项目实施单位下发考核公函,使得这些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约束力,更无法提供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改善管理的有效信息,导致绩效目标和指标往往是根据项目实际完成的情况而定的,最终导致的就是缺乏约束力的绩效考评结果

第三篇:财政支农

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考

在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增加支农资金的总量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却成为摆在涉农部门面前的大课题。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支农问题严峻,且矛盾的焦点就是效率低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作为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子系统,是对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相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分散使用、管理而言的,它是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种支出资金,整合使用、整合管理,以及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支持效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资金管理的问题。支农资金的整合就是要实现农业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统一,重点解决分割管理状态下资金的安全性不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由农业财政部门主导,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突出财政支农重点,盘活现有存量资金,建立捆绑投入机制,在不改变支农资金特点和性质的前提下,变分散到各部门的平均投资模式为相对集中统一的投资模式。

政府为此也做了许多的工作。2004-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05]31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向各地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462号);2008年财政部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来发展现代农业。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之中,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遇到了种种问题,如思想仍然不统一,思想解放速度太慢,社会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持不够等,这都将损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效果。

我们知道,我国属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小农大国,而且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短缺的。正是财政支农资金的这种稀缺性,为我们探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花费,也就是说,它摒弃了传统的单纯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而是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经济学视角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质上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合理的资金整合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可以才下面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1)制度规范: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正式制度,并辅之以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法经济学理论认为,法律与经济学有相当的共通之处,可以用法律为经济奠定制度基础。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合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匹配和均衡,是整体制度化结构得以真正确立的重要条件。但实际上,我国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与之匹配的整合共识,只是靠行政手段配置庞大的财政支农资源。

(2)内涵拓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拓展资金内涵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具有很强的稀缺性,所以应该以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为引线,以资金整合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向“三农”领域转移,发挥协同倍增效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支农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农业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赢利低得特点,导致其对市场资本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在加大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以此降低风险预期。

(3)外围突破:逐步整合农业资源诸要素,实现整合外围的突破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向要素整合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所以,应该通过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品种资源、营销渠道等诸要素合理整合创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给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篇: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台前县农业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的倾斜,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但财政支农工作依然存在新情况、新问题,财政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支农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开创财政支农工作新局面,对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财政支农投资渠道分散。各涉农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积极争取各项支农惠农资金,但各项资金额度较小,且有重合。这样就造成各自为战、项目重复建设、质量不高等现象。比如:农业、扶贫、妇联、科技等部门都有农民培训项目;农业、水利、国土都有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项目。都存在资金额度小、项目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资金浪费。

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在资金投入中,直接用于流

通环节的补贴过高。注重惠农直补,而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 1

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执法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等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3、用于农业科研开发及推广的资金较少,制约着现代

农业科技进步。

4、支农资金绩效较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拨入迟缓,影响财政支农建设资金的及时使用;地方财政对支农资金投入增长缓慢,越来越不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二、解决目前财政支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1、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涉农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杜绝片面追求部门利益行为。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建设项目内容相同而又相互交叉的,应共同研究调整,减少重复建设,明确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结合进行,以提高资金效率,优化财政支出。

2、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重点,向“三农”重点领

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着力点,重点支持构建设施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解决好农

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提高特色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通过大力扶持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作社等组织,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提高农民与市场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大规模效应。县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起点低、带动能力弱的问题,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布局的聚集效应。依托现有的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促进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和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带动能力、能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支持高效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四是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防控、救助体系,增强现代特色农业防范生产风险的能力;加大农

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村

经济发展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加快技术引进、推广和成果转化,支持农业适用新技术、高效新品种、种养新模式的科技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二要支持科技培训。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为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三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对关键性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等,由农业职能机构承担,县财政要给予一定工作经费,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多元化投入体系的科技推广模式。

4、整合支农资源。一是围绕统一、高效、便民、科学、协调的目标,大力拓展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等筹措渠道,形

成多元筹资合力。二是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设施、资金、政策、信息、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支农资金运行效率,减少支农资金运行成本,形成统筹工作合力。三是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个人的力量,整体筹划,整体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四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科学规范支农项目,力避财政资金“撒胡椒面”,使支农项目由“满天繁星”向“一轮明月”转变。

5、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加强地方

经济建设,开源节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地方品牌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有效增长可用财力,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来源,增加对支农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比重。同时,通过改进支农资金投放形式,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如果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确实无法到位,可以采取按中央和省财政拨出的资金额度计划立项建设的办法,避免影响主要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O一一年五月十日

第五篇: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介绍 农财科 黄小平

一、财政涉农补贴政策…………………………………2

1、粮食直补…………………………………………….2

2、农资综合补贴……………………………………….2

3、农作物良种补贴…………………………………….3

4、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流转补贴……………………….4

5、秸秆还田补贴……………………………………….6

6、农机具购臵补贴…………………………………….6

二、农业保险政策………………………………………9(水稻、小麦、油菜、能繁母猪、养鸡、生猪、农机、大棚)

1、农业保险概述……………………………………….9

2、农业保险基本原则………………………………….9 3、2012年我市农业保险的运作模式…………………10

4、农业保险的险种、保险金额、费率及补贴比例….10

三、农村公益事业政策……………………………….13

1、农桥建设……………………………………………13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5

3、农村河道疏浚和长效管理…………………………17

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面积的核定是以2011年各镇(区)农资综合补贴面积为依据,扣除2011年已经征收征用的建设用地,核实到户的补贴面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醒目地点组织公示,村组干部的补贴面积要单独注明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内容要详尽、具体。核定到户的补贴面积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再实施。

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与水稻粮食直补资金已于2012年4月15日前全部发放结束。

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连续5年每年每亩300元的财政奖励补贴。2007年9月,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又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明确由本市农民种植果品面积15亩以上及新老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享受同等奖励补贴;延长了奖励补贴时间,将补贴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2008年初,我市又出台了《张家港市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努力做到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公正透明。

为进一步鼓励和培育本市规模经营户,2008年3月,我市制订出台了《张家港市扶持土地规模经营示范户实施办法》,明确市、镇财政按1:1比例每年分别安排150万元,对评选出的示范户按粮食每亩40元、蔬菜、果品每亩120元、设施农业每亩1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全市基本实现了农户和经营者“双赢”的目标。

近几年我们对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在对流转面积的审核过程中发现,有绝少数村对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贴政策把握不到位,擅自扩大补贴对象:粮食经营面积未达到规模经营补贴标准;鱼池、苗木、水产等不属财政补贴范围;外地农民种植果品。

2、个别镇(区)在上报的规模经营面积中普遍存在将集体土地、未流转土地分解落实到农户的现象。

3、部分村财务手续不齐全。一是有的村大户上交的承包费未及时入账;二是有的村流转费收取未及时开具收据;三是部分村大户承包费以大额现金坐收坐支且租金发放表只有生产队长签字,无农户签字明细。

4、承包金的发放手续不规范,承包大户将承包金直接交给生产队长,由生产队长直接发放至农户,有些村有发放明细与农户的签字,但也存在代签现象,有些村无法提供完整的发放明细与农户签字的资料。

5、承包大户实际种植面积与上报面积不符。一是大户与村签订流转合同后,将部分承包的耕地分包给其他大户种植。二是由于部分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后仍由大户种植,因此有些承包大户上交租金面积大于上报面积。

6、土地流转费分配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村土地租金发放表只有生产队长签字,无农户签字明细表;二是部分村按照“二次分配”形式进行分配,即人、田各半;三是部分村对土地承包费的分配按人口数进行分配,与流转面积无关。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绝少数村对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贴政策把握不到位、擅自扩大补贴对象的情况,我们按政策核减了不符合补贴规定的面积和金额。同时要求各镇(区)以后要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的审核,加强对土地流转程序和承包金发放手续的规范化管理。一是禁止将集体土地、未流转土地分解至农户后上报。二是规范土地承包大户租金的上交,禁止由承包大户将租金交生产队长并由生产队长直接进行发放,大户上交的承包金必须上交至村集体并记入村账内,再由村集体统一发放至农户,发放明细经农户确认签字后整理归档。三是规范财务手续,禁止大额现金坐收坐支。四是规范合同的签订,禁止承包大户再分包。五是规范流转费的发放。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流转收益归承包者所有”即谁流转,谁受益。六是今后土地流转必须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开招拍租,否则不予享受土地规模经营流转补贴。七是严禁套取土地流转补贴资金,经查实骗取资金的,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责任。

2011年夏秋两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8.85万亩,财政补贴897万元。

我市2011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在镇领导中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不平衡现象。部分镇领导对秸秆还田利用认识水平不高,导致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对秸秆综合利用缺乏行政力度。二是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上还存在着不平衡现象。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全面实行秸秆还田利用的需要。

机具。张家港市级财政2012年对种植机械、动力及耕地机械等6大类23个品目机具给予配套补贴,对全市现代农业急需的非中央和省级补贴机具给予定向补贴。

(2)补贴标准。张家港市级及以上财政累加补贴比例一般控制在近三年市场平均销售价格的50%,少数重点机具张家港市级及以上财政累加补贴比例不超过60%。同一购机者内购臵机具享受中央及省级补贴最高限额80万元。

3、补贴对象

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为目的而购臵农业机械的农牧渔民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张家港单独补贴的地方特色农机和引进示范的新型特色机具,补贴对象扩大至直接从事种养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农业企业。在我市承包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外来人员可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臵补贴。

对办理农机具报废更新手续并取得《农业机械报废证明》的农民,可优先补贴。

4、供货单位

供货单位指农机生产企业及其指定的经销商。

农机生产企业由农业部和省农机局审核确定。经销商由农机生产企业按经销商资格条件自主选择,并负责对其监督管理。

市农委以镇(区)为单位公布符合条件的经销商名单,省农机化信息网公布全省经销商名单,供农民自主选择。

生产企业直销时,必须保证配件供应和“三包”服务。补贴对象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机购机。

5、补贴程序

(1)购机申请与资格确认

补贴对象凭身份证明材料(个人为身份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经有关部门登记或批准的证明。水产养殖机械的购机者还须出具水域滩涂养殖证明或养殖水面承包证明,在当地承包土地的外来人员须提供土地承包证明)自愿到镇农服中心申领填写农机购臵补贴政策告知

确认表;符合张家港市级财政补贴(含苏州)的对象,还须申领填写张家港市农机购臵补贴申请表,由镇农服中心初审合格后登记备案,并分类填报农机购臵补贴初审汇总表;镇(区)农机管理员将镇农服中心盖章确认的申请表,以及汇总表、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报市农委审核确认。

(2)全价购机

补贴对象持告知确认表、农机购臵补贴申请表和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到供货单位办理购机手续,全额购机。

在补贴资金计划内,供货单位按时间顺序,与补贴对象签订农机购臵补贴销售确认表,并向购机补贴对象开具符合要求的税务通用机打发票。超过补贴资金计划时,供货单位将不得对购买非普惠制机具的补贴对象办理购机手续。购买普惠制机具的中央和省级补贴不受资金计划限制。

在非供货单位购机的,不能进行财政补贴资金报账。(3)补贴资金结算

①受理申请。购机者在每月1~5日向镇农服中心提交销售确认表、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发票原件和复印件、购机者账号(须办理上牌入户的按规定办理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需要安装的设备,须安装完成并提交安装确认表)等材料,申请结算补贴资金。镇农服中心现场核对后,直接在发票原件上注明“已受理”并盖章或签字确认,及时将发票原件和身份证明材料原件退还购机者。

②资格确认。购臵机具中央和省级补贴额超过80万元和取消补贴资格尚未期满的购机者,不得申请补贴资金结算。

③核实情况。镇农服中心按照农机购臵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中的主要配臵和参数及补贴标准,对照具体补贴机具的规格型号进行逐台核实,并在销售确认表上签署意见。每月10日前完成对申请结算补贴机具逐台核实。

④公示确认。镇农服中心于每月11日前,将已核实的购机者清册在镇(区)和村委会公告栏中公示不少于7天,接受群众和社会监

督。

⑤初审意见。镇农服中心)在公示结束后每月19日前,出具补贴资金初审意见并附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购机者清册,报镇财政所。

⑥审核确认。镇财政所在按照上级规定审核和抽查基础上,出具审核意见,于每月22日前将签字盖章的材料退还镇农服中心。

⑦结算意见。镇农服中心于每月23日前,将补贴资金结算意见并附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购机者清册报市农委。

⑧农委审核。市农委在按照上级规定监督检查和抽查核实基础上核对数据,确保系统数据与结算数据一致。市农委于每月28日前,将补贴资金结算审核意见并附财政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购机者清册报市财政局。

⑨财政付款。市财政局根据市农委提供的补贴资金结算审核意见,于次月5日前,通过购机者账号将补贴资金发放给购机者,并注明“农机购臵”。

购机者申请结算补贴资金材料存镇农服中心。

上述六项补贴资金全部通过农户“一折通”专用存折发放,发放后还需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布或由各镇财政部门发放通知书等方式,将补贴项目和金额告知农户。

省作为全国试点省区,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业保险;2008年,根据省统一要求,我市农业保险模式由“委托代办”转变为政府和保险公司“联办共保”,中央及省级财政提供了较高的保险费补贴,各级财政保费总补贴比例由原60%提高到80%以上,我市农业保险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由2006年最初的一个水稻险种发展成为目前四大类13个险种的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类险种(含水稻、小麦、油菜三个险种)、养殖业类险种(含能繁母猪、育肥猪、肉鸡三个险种)、农业机械类险种(含农田作业拖拉机交强险、联合收割机

运作,从2010年6月1日起,政府和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承担比例由原6:4调整为5:5,今后,我市将按照省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的要求并结合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逐步提高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责任的比例。

四、农业保险的险种、保险金额、费率及补贴比例

农业保险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中央、省、市各级财政给予保险补贴。在保障程度上推行低保费、低保额、有限责任的初始成本保险,保险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农业项目的直接物化成本,各项保险条款由省统一制定下发。

1、种植业类险种:

按照省统一规定,种植业险种的财政补贴比例不低于70%,我市加大了补贴力度,财政补贴比例均超过了80%。2012年对保险及比例进行了调整(苏州已明确,文件尚未正式下达)。

(1)、水稻保险:保险金额每亩600元,保险费率为5%,每亩应交保险费30元,各级财政补贴26元(86.7%),农户自负4元(13.3%)。

(2)、小麦保险:保险金额每亩500元,保险费率为5%,每亩应交保险费25元,各级财政补贴22.25元(89%),农户自负2.75元(11%)。

(3)、油菜保险:保险金额每亩500元,保险费率为5%,每亩应交保险费25元,各级财政补贴22.25元(89%),农户自负2.75元(11%)。

2、养殖业类险种:

(1)、能繁母猪保险:保险金额每头1000元,保险费率为6%,每头应交保险费60元,各级财政补贴48元(80%),农户自负12元(20%)。

(2)、育肥猪保险:保险金额每头400元,保险费率为5%,每头应交保险费20元,各级财政补贴12元(60%),农户自负8元(40%)。

(3)、肉鸡保险:保险金额每只10元,保险费率为3%,每只应交保险费0.3元,各级财政补贴0.18元(60%),农户自负0.12元

(40%)。

3、农业机械类险种

(1)、农田作业拖拉机交强险:保险金额共计12.2万元。其中,死亡伤残11万元,医疗费用1万元,财产损失0.2万元。发动机功率小于或等于14.7KW的,每台应交保险费105元,各级财政补贴84元(80%),农户自负21元(20%);发动机功率大于14.7KW的,每台应交保险费155元,各级财政补贴124元(80%),农户自负31元(20%)。目前我市承保的农田作业拖拉机的发动机功率均大于14.7KW。

(2)、联合收割机

各档的保额如下:

六米钢架塑料薄膜大棚棚架:标准档,每亩(指大棚钢架占地面积,下同)年保额为7000元;非标一档、非标二档和基本保险档,每亩年保额分别为5600元、4200元和2800元。

八米钢架塑料薄膜大棚棚架:标准档,每亩年保额为12600元;非标一档、非标二档和基本保险档,每亩年保额分别为10100元、7600元和5100元。

联栋钢架塑料薄膜大棚棚架:标准档,每亩年保额为35000元;非标一档、非标二档和基本保险档,每亩年保额分别为28000元、21000元和14000元。

②、水泥立柱、钢架顶棚的塑料薄膜避雨大棚棚架:每亩年保额为8000元—12000元,具体保额由市大棚保险验收评标小组根据棚架质量情况、同投保人协商确定;在所确定的保额中,水泥立柱的保额占20%,顶棚钢架占80%。

③、钢架防虫网大棚架:每亩年保额为12000元。(2)、薄膜、防虫网:费率、保险金额及年折旧率分为: ①、普通膜:保险费率为18%,年折旧率为60%,保险金额:单体钢架大棚每亩每年800元、联栋避雨大棚每亩每年1200元、联栋钢架大棚每亩每年2000元。

②、长寿(进口)膜:保险费率为12%,年折旧率为30%,保险金额:联栋避雨大棚每亩每年2000元、联栋钢架大棚每亩每年3000元。

③、防虫网:保险费率为12%,年折旧率为30%,保险金额:不分单体或联栋,每亩年保额统一为1800元。仅在大棚通风口增加防虫网的,按薄膜计算保额,不另行增加保额。

(3)附加设施:费率、保险金额及年折旧率分为:

①、大棚外臵遮阳网(含架,下同):保险费率为12%,年折旧率为30%,保险金额:不分棚的类型,每亩年保额统一为1500元。

②、大棚内臵保温膜(含架,下同):保险费率为12%,年折旧

率为30%,保险金额:不分棚的类型,每亩年保额统一为2000元。

③、喷、滴管:保险费率为3%,年折旧率为10%,保险金额:喷管每亩年保额为1000元;滴管每亩年保额为400元。

④、棚内果树作物棚架:保险费率为3%,年折旧率为10%,保险金额:根据实际情况,每亩年保额在800元—1200元间同投保人协商确定。棚内蔬菜作物棚架,不接受保险。

(4)棚内作物:保险费率为6%。

①、蔬菜类:全年按种植三茬、每亩按3000元投保,其中:每茬、每亩保额1000元。

②、瓜菜轮作:全年按二茬、每亩按3000元投保,其中:瓜茬,每亩保额2000元,菜茬每亩保额1000元。

③、多年生果树:全年每亩按3000元投保。一年生果品作物(如草莓)参照“瓜菜轮作”确定保额。

④、花卉苗木、食用菌:不分品种、栽培方式和产品价值均参照蔬菜瓜果全年亩保额3000元投保。草本花卉全年按种植二茬计算,每亩每茬年保额为1500元。

近三年,省财政每年下达我市建设农桥任务近50座、总投资约1100万元,省财政补助30%,省、市、县、镇四级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为3:1:3:3。

(二)、省支持农桥建设的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必须有统一的规划,规范的项目库及分实施计划。

2、投入配比的原则。农桥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各级财政配比,同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以及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桥。

3、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建设农民反映强烈、直接影响生产生活、急需新建的农用桥梁。

(三)、农桥建设项目的选定。省财政厅每四到五年组织编制农桥建设项目库,目前

按规定权限调整,8月1日以后一律不得调整,由市财政以正式文件报省财政厅,对调减建设任务的省财政将扣回相应补助资金。

(七)农桥建设的工作要求。

按照省财政厅苏财规[2011]4号和苏财农(2005)185号文件规定,农桥项目建设全市做到7个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编制、审核预算、统一招投标、统一施工、统一监理、统一审核工程造价、统一管理”。我市的农桥建设项目,市财政牵头、会同水利局共同组织实施。农桥建设中镇村主要工作包括:

1、具体负责建立本镇村范围内的农桥项目库,提出农桥项目建设建议;

2、根据农桥周围环境等情况,出具农桥设计委托书,明确桥梁净跨和净宽等参数,确定农桥建设具体位臵、高程并提供GPS定位数据;

3、全面负责拆迁、修筑施工便道、管道、管线迁移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做好施工期间有关协调、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

4、参加农桥建设的各种会议,及时审核监理对农桥工程量的签证,参加监理组织的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参与农桥验收并对农桥质量提出意见,负责督促检查农桥存在问题整改完成情况;

5、确认工程审计结果,做好农桥建成后的日常管护工作。

(八)农桥建设需要说明的事项。

1、农桥项目建设不实行“先建后补”办法,实施的项目必须是当年设计、当年开工的项目,凡以前已完工的项目或跨项目,一律不得作为当年计划实施的项目上报审批,严禁“以旧顶新”、“以新顶新”,如有违规一经发现,不仅通报批评,而且省要取消我市下立项资格。

2、农桥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实事工程,成为省政府农村实事工程单独考核的一项工作,省财政厅已将其列入对各地考核工作范围,每月在全省范围内对各地农桥建设进度进行通报,对未完成农桥建设计划的地区,省将扣减下建设资金,追究有关领

导责任,并在全省通报批评。因此,列入省级农桥建设计划的桥梁必须确保当年建成完工。(所在村有省级农桥项目的要向村书记、主任汇报一下)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我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于2008年开始试点,2010在全省全面推开实施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象:

按规定通过民主决策,由农民筹资筹劳投入建设的村内公益事业项目,主要包括:村内水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和户外村内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村容村貌改造等。对政府投入的农村大型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以及民主评议程序不规范、违规举债兴办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不予奖补。2010年开始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县市对农民筹资筹劳不作要求,可以由村集体投入(我市属2010年开始开展的县市)。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基本原则。

1、尊重民意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为前提,选择群众需求迫切、受益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充分发挥村民积极性,加快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2、讲求实效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充分考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市、镇财政的承受能力,镇政府要加大规划指导力度,合理确定奖补项目,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公益事业建设薄弱村倾斜,支持农民需求迫切,受益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3、公开透明原则。健全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筹资筹劳方案的议定、财政奖补项目的申请、奖补资金的使用公开、公平、公正。

4、突出重点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分轻重缓急,重点

突出,采取以镇(区)为单位,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统筹使用财政奖补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奖补力度。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要求:

1、实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由村民代表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建成后资金使用情况要公示,提高财政奖补工作透明度和有效性。

2、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镇村建立一事一议项目档案或数据库,会议记录、村民签字方案、项目申请表、招投标文案、项目建设前后图片、建设预算、考核验收情况等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3、落实督促检查制度。市财政局、农工办加大对项目及资金使用规范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通过明查暗访和调查问卷等办法掌握真实情况,完善奖补工作。

4、明确管护责任。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村)所有,由其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和养护资金来源,发挥资产的长期效用。

5、资金管理方面。省财政奖补资金与市镇财政安排的资金、村集体筹集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配套用于经济薄弱村村民议定的村内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实行镇财政报账制。

(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程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项目实行逐级申报、项目化管理、先建后补,在一事一议项目方案批准后实施:

1、由拟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村申请;

2、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3、市人民政府组织财政、农工部门复审确定;

4、镇人民政府会同项目所在村按照省要求制定实施方案;

5、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省农委备案。

三、农村河道疏浚及长效管理

1、河道疏浚。从2002年起,我市按照市级河道10-12年轮浚一次、镇级河道5-8年轮浚一次、村组河道3-5年轮浚一次的标准,开始大规模组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市级河道整治费用全部由市财政负担;镇级河道整治市财政给予定额补助,补助标准是每方土补助4-5元(南横套以南补贴标准为5元/方,南横套以北补贴标准为4元/方);村组河道疏浚市财政每方土补助2元,同时上级争取到的补助资金也全部补贴到有关乡镇。县级河道疏浚由市水利部门负责实施,采用公开招标择优选取施工单位。镇村河道疏浚由各镇负责实施,最终由审计单位负责技术验测。

2、河道长效管理。为保证疏浚整治后的农村河道能长久发挥效益,我市于2002年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组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并探索出了“公开招聘、分组管理、逐级考核、报酬到人”的管理模式。一是结合实际建章立制。2002年,我市制定了《张家港市村组河道管理办法》,对河道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范围、管理标准、考核办法、资金保障等具体内容进行明确,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网络队伍建设,落实各项水利管理工作。这几年,我们通过市场招聘,建立起了1000多人河道长效管理专职队伍,强化水利工程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侵占河面、损毁水利设施等行为,实现了管理面的全覆盖。三是加强检查考核。为确保村组河道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市政府每半年对各镇河道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得分作为农业先进镇评选依据之一。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讲了以上内容,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准指正!同时也欢迎大家随时与我进行交流,我的联系方式。Tel:58180672 QQ:1758217032

E-mail:cz.hxp@zjg.gov.cn 谢谢大家!

下载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工作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生产篇 一、农作物良种补贴 农作物良种补贴是指国家对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种植者实行的良种补贴。 水稻良种补贴,早稻10元/亩;中晚稻15元/亩;小麦、玉米......

    财政支农论文

    目 录 摘 要 ..................................................... 3 关键词 .................................................... 3 1.财政支农 ........................

    财政支农内容

    在农业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农,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

    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创新机制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选择机制对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选择,运行控制,矫正偏差,保障效益等内容,其中对项目的推荐选择环节最为关键,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市菜......

    2012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 涟源市蓉园养殖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08年至2010年,在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县市。......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 本文档主要为了让需要的人可以免费享受。本身这个不属于什么版权的问题,某人就是搞到要财富。所以我作了一点修改后免费发放。 1、农作物良种补贴的标......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一、村基本情况 ×××××××××××××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太原市“菜篮子” 目标工程建设,建强东庄营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将财......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2010年是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第一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规范和强化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