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时间:2019-05-15 15:5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篇: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肉鸡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五村肉鸡养殖小区位于五村西营坡山顶,占地总面积5公顷。该小区在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肉鸡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在村集体的扶持下于2011年6月开始动工修建,由村集体投资20余万元完成小区内场地平整、道路基础建设、排水沟挖掘、自来水管道、高压输电架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在党支部书记张先保同志带领下,由四位农户贷款筹资80余万元新建鸡舍4栋共3000平方米,2012年8月鸡舍全部投入使用。鸡舍全部按照大象养殖公司的标准要求,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设备基本实现自动化,配套有锅 炉、风机、自动饮水线,自动清粪机等先进设备。小区批存栏2万只,年可出栏6批共12万只,按当前市场价格,每只鸡纯效益可达4元以上,养殖小区年可实现效益50万元,同时可解决10人就业。存在问题:

1、基础实施条件较差。一是由于养殖小区地势较高,远离村庄,供水量不足,影响生产。二是供电实施简陋,离村变压器较远,经常出现电压不足现象。三是由于资金问题场地未能全部硬化。

二、双孢菇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我村双孢菇种植园区现有标准化双孢菇种植大棚22座,该园区共投资200万元,由村集体投资60万元配套通水、通电、场地硬化、冷库等基础实施。2013年3月启动建朋,6月建成投产,双孢菇主要

利用牛粪、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年可生产双孢菇40万斤,生产的双孢菇销路畅通,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该园区可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50人,种植户户均增收3万元。

存在问题:

1、资金问题。由于我村集体无收入来源,在建设该园区时有20

余万元缺口资金,现在仍无力偿还。

2、销售价格问题。我村种植园区是于长子绿生源菌业公司合作的。由长子绿生源菌业公司负责菌种、技术、以及销售。而长子绿生源菌业公司销售是依靠全国各大城市的双孢菇批发商前来收购而进入市场的。由于销售环节多,所以导致双孢菇价格不够稳定,由批发商控制双孢菇收购价格,影响种植户效益。

第二篇: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http://2009-11-5中国设备网文字选择:大中小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战略,积极推进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供应,改变过渡依赖煤炭能源的局面。

金融危机下,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引领本国走出经济低谷。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扶持、鼓励措施不断强化,风能作为最具商业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备受各地政府和电力巨头追捧。

自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形成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为2010年以后风电快速发展奠定装备基础。

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预计,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还会翻番,届时在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量中的比重,将增至33%以上。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将一路赶超西班牙和德国,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新能源振兴规划。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达到3万亿元,其中用于风电的投资约为9000亿元。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设备制造行业现状

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合理有序的开发现有风能资源,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建立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选址,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设备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培育一批风电技术服务机构,建成较健全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建设2~3座公共风电测试试验基地,为风电机组产品认证和国内自主研制风电设备提供试验检测条件。目前,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目前正研究制定规范风电投资市场,完善风电设备产品标准及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政策,保证风电产品质量,促进成本降低。

风电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不应盲目追求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而应从我国各地区风场风资源的优劣、当地电力需求及电网输配电能力状况、风机性能及发展通盘规划,有序调控、全面协调、均衡平稳地发展。首先,把风电科研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支持国内科研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消化吸收,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国产化比例规定较难落实,国产化质量提高和认同有个过程,风机制造企业仍需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

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由于目前没有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入网标准和检测标准严格监管,绝大部分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电能质量、有功和无功调节性能、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经过检测和认证,而且多不具备上述性能和能力,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缺少专门风电研究机构,风电场建设和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公用技术研究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等严重不足。

风电设备制造是一项集空气动力、机械制造、发电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和高可靠性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业的风电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缺乏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营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当前风电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学设立风电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开展相关的风能资源、流体动力学、机械制造、电力电子、电力并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将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根据风电发展需要培养一批研究生等高级人才,选择一些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设立风电专业课程,逐步建立起风电专业。同时,结合风电发展需要,定期举办风电技术培训班,解决目前风电人才紧缺的问题。

第四,改变整机进口免税、部件进口征税的办法。限制整机进口,对于国内尚不能生产的零部件或散件应给予进口免税,以此鼓励逐步国产化,促使外国公司将整机制造技术向国内转移,达到更好消化、吸收、创新的目的。通过与国外合作,快速消化创新,以便将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竞争激烈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风机产业的发展。中国风能协会数据显示,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了现在的70多家。此外,风电设备部件制造企业总数也已超过百家,仅叶片厂就有50多家。从企业产能计算,已经超过市场容量。

到2010年,目前的70多家企业按现有规模全部建成,产能完全释放后,风电设备产能将达到年产3500万至4000万千瓦。而今后十年,我国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可能维持在年装机1500万至2000万千瓦之间。因此,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也必将迎来残酷的买方市场。市场经济的法则决定了最终会淘汰一部分企业。有关方面预计,虽然现在国内有众多的风机企业,但最终可能大型企业会剩下三、五家,中型企业剩下十来家,其余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在目前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模式下,竞争者不得不降低风机价格和扩大产量来获得竞争优势。市场上规模化程度最高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他实力较强的制造型企业,如上海电气、湘电股份和天威保变,扩产速度也会加快。上述企业凭借其与五大电力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他生产规模不大的企业,生存环境会日趋艰难。

据统计,2008年内资(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华锐、金风、东汽、运达、上海电气、明阳、航天安迅能、湘电、常牵新誉和北重。前三位华锐、金风和东汽的新增装机容量总和约为359万kW,占2008年新增装机比例为57.43%。

二、核心技术缺失

近年来,我国风电装备的技术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风机零部件方面,相比十年前我们什么都依赖进口,现在基本上什么都有能力国产了,一些主要零部件,由于性价比高,接到国外的订单也不少。然而,大部

分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并不等于风机就能实现国产化,在风机整机的研发和设计上,我们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国规定风电场使用设备的国产化率要达到70%,但形势并不乐观,因为在这70%的设备中,绝大部分的技术引进于国外,知识产权仍在国外,而不是我国自己的技术。

因为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大多掌握在外方手中,所以产业扩张受制于人。轴承、电控系统等供应依然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内企业还无法大规模自主生产。因为供货时间、周期无法保障而影响生产进度,从而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张。

作为一个风能大国,要把风能产业做大做强,一定要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只有掌握引进技术、拥有自己的新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技术相对落后也导致了新能源不具备价格优势,成为新能源无法市场化、产业化的瓶颈。欧洲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对风机技术的革新,对调压、调频、无功输出都有具体的要求,最终要求风电设备达到和其他火电一样的调节能力,这是最终的目标。

三、风电设备产品的质量还不稳定

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为了尽早占领市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产能发展上,没有严格按照产品研发的程序,从科研样机到产品样机之间给出足够的时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目前国内风电制造企业的样机刚出来,运行试验周期不足一年,来不及反复试验和论证,就进入批量生产了。通常,风机产品要求交付之后的使用寿命要达到20年,并且在前两年,生产厂家要负责风机的维修和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还要赔偿风电场由于停机、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所以,国内风机厂家仍须保持冷静的头脑,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一味追求订单却忽略产品质量风险,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四、风电场建设和电网建设还没有做到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风电开发模式是“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而电网调节问题还没有达到规模化风电接入的要求。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215.3万千瓦,其中1000万千瓦风电机组已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仅有89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并入电网。

目前在欧洲国家,风电装机容量的比例能达到10%~20%,甚至可以达到30%,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么大的比例,除了欧洲的电网能力强外,还因为其拥有技术先进的风机设备,电网侧的变电站可以控制电机侧的风机,变电站通过网络可以对各个风机的发电量进行集中控制。但我国使用的风机都是用最大功率输出进行控制的,所以,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一旦超过5%就会严重影响电网侧的正常运行。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强电网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的适应性,包括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加强电源侧和负荷侧的管理。目前,正在规划的智能电网建设是对风能利用方式很大的支撑。当然,我们在考虑接入大电网的同时,也要考虑分布式电源系统和区域间的调度问题。

其次,要研发使用世界一流技术的风机,而不能使用落后的风机。

第三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翁旭青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系,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城市软实力的体现。目前,杭洲市八大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部分创意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意人才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对出版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尽量减少垄断性保护。同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等。商业金融机构也应改变过去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及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的现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关键词]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文献标识码] B

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2009年,杭州市获得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荣誉称号。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高峰会”上,市文创办获“2009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在2009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上,杭州市被评为“2009支持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模范政府”、市节展办被评为“2009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全国促进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信息服务业

以电子科技为主的文体休闲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目前杭州市围绕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等国家级基地的集聚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设。杭州已经拥有一批如“阿里巴巴”等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文化商务产业。2008年,在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61亿元,同比增长47.2%,占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1.8%。2009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一枝独秀,以49.6%的增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目前杭州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电子商务公司。在《互联网周刊》组织开展的“2009网商城市竞争力排行TOP100”评比中,杭州得分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二)动漫产业

目前,杭州拥有5个国家级动画基地、5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5家动漫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了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导向作用明显的杭州动漫产业格局。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杭州动漫产业依旧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动漫游戏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5833万元,其中衍生产品收入1620万元,相当于上年同期的近两倍。2009年杭州市生产原创动画片35部、1477集、27409分钟,产量超

过广州、长沙、深圳等城市,首次跃居全国第一;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动画片共8部,推荐数量同样位居全国第一。西湖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园区创税1344.09万元,同比增长97%。在国家广电总局2009第一批推荐的10部国产优秀动画片中,浙江中南卡通集团的《天眼神牛》和《郑和下西洋》,浙江华人卡通集团的《绿树林的故事》榜上有名,杭州获推荐的动画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国际动漫节有78万人次参加了包括动漫产业博览会、动画片交易大会、动漫高峰论坛、“美猴奖”大赛、动漫人才招聘会等20多项活动。动漫节累计成交额达65亿多元人民币,其中签约项目35个,成交额达55.3亿元人民币;现场交易额近10亿元人民币。

(三)设计服务业

随着杭州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的有机更新,带动了杭州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和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新兴设计业态的兴起。杭州具有发展设计服务业的优势,杭州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已处于全国一流水平。2008年,以建筑装饰业、工程勘察设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广告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4.71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2.9%。杭州设计服务业可以带动工业产品附加值增加,提高杭州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2009年上半年,杭州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幅16.3%。467创意联盟自成立以来,主要吸引动漫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建筑景观设计、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企业,现入驻企业近70家,拥有设计人才1200余人,创地方税收201万元。

(四)现代传媒业

2009年上半年,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书报刊印刷和图书报刊批发、零售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传媒业实现增加值2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占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为8.6%。杭州拥有电视台2座22套节目,广播台9座18套节目,电视、广播人均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8%。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184.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96.43万户,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西湖之声继2008年、2009年后,第三次蝉联“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广播电台”荣誉称号。西湖之声总监孙俊明荣获“2010中国传媒创新人物”奖。西湖之声品牌栏目《金手指乐翻天》同时获得“2010中国最具创新广播电视栏目”奖。继获得“2010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称号后,交通91.8又在第三届中国传媒学院奖评选中获得“2010营销传播机构奖”。

(五)艺术品业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西泠印社为主体的美术教育研究力量,为杭州发展艺术品业提供了强大的学术与人才支撑;浙江画院、杭州画院等众多艺术单位和众多艺术家,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品创作和生产力量。2008年,以工艺品制造、文物及文化保护、其他文化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品业,实现增加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6.8%,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4.1%。按照市场规模、成交份额、质量水平和辐射力综合评估,杭州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三位的艺术品市场,但是对照北京、上海国内一流艺术品大市,杭州还有不小的差距。

(六)教育培训业

教育培训越来越被认作是一种个人对事业的投资行为。“按揭、零利率、分期付款”,这些房地产行业最为热门的字眼,如今在杭州的高端教育培训业也开始悄

悄流行,这让许多在校、在职的学员放下后顾之忧,开始了对自己教育“投资”的历程。积极依托在杭高校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坚持高起点、差异化、多元化,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2008年,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教育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业,实现增加值105.09亿元,同比增长16.2%,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8.1%。

(七)文化休闲旅游业

旅游产业是杭州文化产业的主体,2008年,以娱乐健身、旅游休闲、美容保健、文化创作与表演、群众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旅游业迅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2.3%。在文化旅游方面,杭州市涌现了宋城集团、金海岸等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了《宋城千古情》、《西湖之夜》、《印象西湖》等一批优秀的旅游文化产品。另外,杭州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日渐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也显著提高。一批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纪念馆、博物馆等也开始进入规划和建设,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2009年上半年,文化休闲旅游业以27.1%和16.3%的增幅位居八大行业第二位。

(八)文化会展业

杭州会展也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网商大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西湖艺术博览会等一批富有特色的重大会展。2008年,以会议及展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会展业,实现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4%。第三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展场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家数达500余家,为期四天的展会先后接待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其中专门来杭寻找商机的专业观众达10万多人次,仅主会场实现贸易成交额达2.5亿元,意向成交额达3.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落实资金达16亿元以上。杭州文博会已经成为继中国国际动漫节后,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会展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融资难

由于受国际环境及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出版业、旅游业等其他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2009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迈出了坚实的开创性的一步,“宝石流霞”债权基金运营于2月3日顺利结束,29家文创企业6000万元贷款全部解保,坏账率为零;贷款企业整体业务发展迅速,其中有12家企业获得了商业银行共3560万的跟进债权融资,2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机构共4260万的股权融资。但这些都只是融资开端,由于创意产业版权价值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商业金融机构偏向于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冷眼旁观;只注重有形资产,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不是很欢迎,这些现实问题还是存在的。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

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发表论文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因此,政府部门要对出版业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减少对其的保护力度,促使其竞争力提高,以达到整个行业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

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吸引人才有两个途径:一是引进人才,从国内外引入创意人才;二是培养人才,派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去国内外培训,提升其创意技术和能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即所谓的“新媒介人”阶层,如艺术经纪人、传媒中介人、制作人、文化公司经理等

第四篇: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宁夏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资源匮乏、投资不足、历史欠账多是导致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马铃薯产业化,是宁夏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出路之一。以下针对宁夏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宁夏马铃薯产业化的优势与特色

1、自然条件优越

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马铃薯的主产区,尤其是沿着六盘山的低温阴湿地区是建立种植马铃薯基地的最佳地区。这里大部分耕地为酸性土壤,土壤富含马铃薯所需的丰富钾元素;黄土深厚,土质疏松;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马铃薯生产期的7、8、9三个月;日照充足,5一9月份平均气温5一25℃,昼夜温差大。这些都为喜凉喜光、耐寒耐旱的马铃薯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2、宁夏南部山区发展马铃薯产业比较效益突出

宁夏南部山区是典型的半干旱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是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典型描述,故而,夏粮等农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在干旱严重的年份甚至会颗粒无收。马铃薯种植恰好能够规避开规律的干旱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此地的降水期与马铃薯的需水期恰好一致,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增产。平水年份亩产在2000公斤左右,即使是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亩产仍能达到1000公斤左右。综合来看,在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具有稳定的经济收益。

3、马铃薯品质上乘,市场前景广阔

宁夏南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宁夏马铃薯的优势品质,尤其是马铃薯之乡—西吉,此地所产的马铃薯口感醇厚,淀粉含量高,耐储藏运输,是各种食品生产和工业淀粉加工的首选原料。目前宁夏的马铃薯加工主要有粗淀粉加工、精淀粉加工和变性淀粉加工三个层次,增值率约从65%到180%不等,己经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马铃薯深加工的余地还很大,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等待挖掘。

二、宁夏马铃薯产业现状

1、传统扶贫作物变成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马铃薯在宁夏作为传统作物,山川均有种植,但 90%以上集中在南部山区。2011 年全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 20 万 hm²,达 26.32万hm²,其中山区播种面积 25.4hm²。这里仅固原市五个县扩大到了 15.15 万 hm²(尤其是西吉县在2011 年的种植面积大8.33万hm²),年产鲜薯343.43万 t,马铃薯总产值达到 23.82亿元,已跻身于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基地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马铃薯,在同类产业中增幅最大,已成为发展固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马铃薯产业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种植业及经济社会

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后有望发展成为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作用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2、生产向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通过科技投入,解决马铃薯品种病毒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问题 “九五”以来,根据实际采取区、县、乡、村四级分工协作,全成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负其责、滚动发展的办法,先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林研所、农技推广总站建起了病毒检测中心;在永宁望远、固原、西吉、泾源、隆德投资建成了脱毒繁育中心;在西吉县的火石寨、原州区的张易、泾源的香水镇建立原种繁殖田。自治区负责病毒检测、茎尖剥离脱毒、脱毒基础苗和原原种生产;各县负责脱毒原种繁育供应;乡村分别负责一、二级脱毒种薯的繁育。所繁原种由繁育中心统一贮藏、保管,一级种薯由繁种农户单收、分窖单独贮藏。形成了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技术体系的雏形,使马铃薯良种繁育逐步走上脱毒化的轨道。

(2)脱毒种薯生产繁育初具规模

自2003 年以来,在中国农科院的有关专家参与和指导下,生产(原种)微型脱毒薯的能力逐年增强;建立了品种试验示范园,扩大了扩繁脱毒苗、原种繁殖田、一级种薯繁殖田的规模,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取得了“宁夏无公害优质马铃薯基地和优质马铃薯产品”质量认证各 11 个,建立了 2.03 万 hm²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在2005 年新筹建了“固原市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 和“固原市马铃薯种薯质量与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

(3)引进、选育、示范、推广了一系列优良品种及专用型优质新品种 引进、试验筛选、育成内薯 7 号等高淀粉型品种;中薯 3 号等菜用型品种;大西洋等油炸型品种;克新 2 号等兼用型品种;费乌瑞特等薯条专用早熟型品种。

(4)对引进、选育的品种进行了适度范围的品种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采用对不同地区不同马铃薯育种品牌,使其形成适度性。从兼顾企业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出发,部分骨干企业已开始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年初和农民签订最低收购保护价,订单种植连年增加。同时,对农民所交原料实行优质优价,宁薯8号、9号、陇薯3号、青薯2号等淀粉含量高、品质好的品种,收购价高出其它低淀粉品种 40-60 元/t,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专用薯的积极性。

(5)各类专用薯生产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专家的协助下,编写了《宁夏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宁夏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控制规程》,引进了 100 多个马铃薯品种材料,选出多个适合当地栽培、增产、专用的优良品种,帮助当地提高马铃薯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科技含量。

3、利用结构现状

作为传统优势作物,宁夏种植马铃薯虽然历史悠久,但过去除手工小作坊生产少量粉面、粉条外,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食、鲜运、鲜销。尽管炒土豆丝在高档饭店的餐桌上已有了立足之地,炸薯片、薯条、薯泥等在各类西餐店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休闲食品已经开发,但在当地传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中,除少数地方作为主食直接食用外,90%以上的马铃薯是作为蔬菜鲜食。现在加工品多为粗淀粉及其粉丝、粉条、粉皮等初级产品,深加工品比例小,产品品

种类型少,结构单一。在宁夏及全国马铃薯产地,仍然缺乏某些相应的马铃薯精、深加工技术与工艺,马铃薯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仍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4、马铃薯加工业迅速发展

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在宁夏历史比较悠久,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开发,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和市场大潮的磨砺,以生产淀粉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年加工转化马铃薯的能力逐年提升,已形成了年加工超过 28 万 t 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的生产能力。建立了全国销售网络,在国内淀粉市场上占有率近半,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之一。随着淀粉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链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进而向产业化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千家万户种植为主体,以大企业为骨干,与小企业、农村作坊大群体多层次加工竞相发展区域化布局、基地化栽培、企业化加工、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加销一条龙的马铃薯产业格局的雏形,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5、市场建设起步,销售步入正轨

(1)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制约外销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对市场建设在促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市场建设滞后,缺乏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不能有组织大规模地外运销售,马铃薯及其产品的外销仅靠贩运大户在马铃薯较集中的产地和系列产品加工地组织货源。

(2)依赖贩运大户促进流通

依托现有的贩运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组建成立了“固原市马铃薯外运协会”,加强了全市马铃薯市场信息、产品购销、资源优势等宣传促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铃薯外销环节的压级压价和哄抬抢购等无序竞争的局面。

(3)鲜薯外销,飘洋过海

菜用鲜薯主要流向广东、武汉、内蒙、上海、河南、安徽、福建、湖南、湖北、陕西等,甚至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壮大,鲜薯外销量大增,缩小了宁夏与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链条的最初端直接获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4)以淀粉为主的加工产品市场看好

马铃薯淀粉特别是全粉、变性淀粉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好,有竞争优势, 加工、营销企业利润空间较大,市场前景好。主要销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等地。由于近年出口量下降,对淀粉需求趋缓。

6、政府和社会各界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

马铃薯产业作为宁夏“支柱产业”之一,在宁夏区、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在实施科技项目、项目资金的安排上,逐年加大。为加强宏观指导与组织协调,2004 年固原市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广泛调研,相继完成了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包括区域布局、生产基地建设、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方面)报告,建立了重点建设项目库,召开马铃薯产销形势分析研讨会,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针对企业资金缺口大、技术改造缓慢、商品菜用薯外销运输难等问题,及时协调信用社、农行、中国开发银行、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提供资金扶持;银川铁

路分局解决外运火车皮问题;市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局等部门利用行业和市场信息灵通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难题,拓宽马铃薯销售市场;市农牧、科技、农技推广等部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交警、农机、工商等执法部门,全力维护马铃薯运销的畅通。

三、宁夏马铃薯产业面临的问题

1、思想观念制约

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相比于甘肃定西来说,在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制约:两地都属国家确定的“三西”重点扶贫开发区域,相似的自然条件,一样的发展基础,共同的政策机遇。然而往日定西看宁夏,如今宁夏学定西,定西市怎样胜过宁夏的?这就和宁夏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有关。首先,定西干部群众能够遵循科学发展,持续经营的原则。其次,定西人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最后从精神状态上看,在扶贫和产业开发过程中,定西形成了“干部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局面。

2、产业内部各环节制约因素较多

目前,宁夏在种薯繁育、种植和加工方面尽管探索了一些新路子,也已经初具规模,马铃薯特色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用产业化的要求来分析、评价,宁夏马铃薯产业和全国一样仍然处在初级发育阶段。虽然,宁夏南部山区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骨干,千家万户为主体的产、加、销一条龙的马铃薯产业格局的雏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宁夏近年来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之一,但与“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从种植生产—原料薯(或商品薯)销售—加工转化——市场销售,未能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有机统一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3、科研投入不足 ,各自为阵

近年来,宁夏先后投资建起了自治区林业研究所脱毒检测中心,固原、西吉、泾源、隆德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及固原农科所马铃薯育种研究室,但因实施育种、脱毒技术的单位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资金分散,规模小,起点低,检测手段滞后,加之脱毒检测中心远离种薯生产基地,与生产脱节,不能适应生产、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

4、企业资金短缺

宁夏马铃薯产业中的加工企业所有制结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仍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不善、负债率较高,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效益难以再上新台阶,龙头企业应有的带动作用、“返哺”农业的功能远未发挥出来。企业抽不出精力(特别是资金)搞原料基地,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之间应有的、紧密的、互相促进的协调关系还未建立。

第五篇: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阜阳市医药批发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药品主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只有具备以上几个构成要件才能判定为药品,但这一定义范围又过窄。而现的标准为是否取得了药品批准文号,只有取得了药品批准文号后生产的产品才能叫做药品,从而进一步缩小了“药品”定义的范围。由于“药品”定义过窄和宣传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由于一些药商的随意开发和过度热炒,导致了产品宣传脱离市场环境,过于依重媒体宣传,盲目夸大产品功效的现象。一些不法厂商打政策的擦边球。披着“健字”、“食字”的仿药食品和保健品并大肆宣传疗效,误导、欺骗消费者。这些仿药食品保健品不符合“药品” 的定义也不具有真正的临床疗效,又规避了《药品管理法》对其监督管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使得市场的诚信度越来越低,这是药品市场混乱,特别是药品广告混乱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再者,市场放开、药品招标采购和平价药房的降价风潮,使医药商业的毛利率一路下滑。产生这种全行业增收不增利局面的首要根源是医药不分,这是制约医药商业发展最不利的因素。医生一身兼两职,既开方又卖药,医院拿走了药品流通领域大部分收益,就是所谓的“以药养医”现象。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流通领域的经济主体、经营渠道、商品价格逐步放开,基本建立平等竞争、自由购销的流通体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商业批发和零售业务受到制药企业的挤压。进货量大、毛利率低这一整个医药商业的特点,主要是没有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信息系统升级缓慢,运营成本高,经营效能低。“一个药品从生产企业出来要经历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太多客观上促进了药价的上涨。”

医药批发经营配置不合理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我国医药行业长期被企业多、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顽疾所困。医药批发、经营企业历史上水平就比较低,基本没有形成较大规模或连锁经营,但药品又恰恰是特殊商品,不是一般企业就能经营的。但是一个省就有几百或上千家药品批发企业,其中没几家是能上规模的规范企业,这不是经济繁荣的表现。经营模式的不合理配置,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阜阳市医药批发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医药行业的问题在阜阳这个特殊的地方更明显。阜阳医药经过了国营到市场经济的蜕变,从秩序经营到混乱的医药市场,又从混乱的医药市场到有序的经营,阜阳医药市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转变,现阜阳市共有医药批发企业上百家,但只有太和县华源医药有限公司目前是全国比较大的医药集散地之一(除中药),其它的公司能上规模的很少。从市场监管角度和经营销售管理上都带来了很多困难,相对也会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近几年在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和当地药监部门监管严格之后,药品质量问题才得到控制有所好转。药品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在使用正确的情况下才会给人带来益处,反之药品是对人危害最大的物质甚至会危及到人的生命。从生产到销售其实主要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减少销售中的中间环节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药品在储存和运输中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一旦由于储存和运输中由于温控没搞好,会出现一些药品效价降低,达不到治疗目地也会危害人的健康。

2.目前除太和县华源医药有限公司属联合经营统一进货、统一仓储、统一销售外。其

它公司基本是各自为战,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空。有的小公司一年的销售额没有集团公司一天的销售额多,相对运营成本就十分可观。按照《药品管理法》和GSP要求,凡是药品经营公司从硬件、软件到人员配置上都必须达到标准。对小的经营公司其实是一种浪费,因为小的经营公司经营品种有限,购进数量有限,有很多仓库空闲,设施设备闲置用不上。更有一些公司其实就起到一种中介公司的作用,为销售商提供便利自己没有的主打品种。更谈不上品牌建设和形成规模。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竞争力,更没有抗风险能力。一旦市场变化就会牺牲很多的小企业重新造成新的人员下岗。阜阳是个农业城市,乡镇人员以除外打工为主,城市人口有很多从事医药经营,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由药品的定义可知药品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商品,所以医药经营企业只有了解、熟知、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合法、依法、守法经营,企业在只有在保证合法、依法、守法经营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药品在生产、销售的环节能安全地周转到销售终端,最终到达患者手中。合法、依法、守法经营是一个医药企业的立足之本,下面就有关医药的法律、法规做一下简介:

(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药品管理法的作用: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

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并规定了法律责任,对从事药品生产销售起到了约束作用。

《药品管理法》规定: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和发批企业必须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无《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

1、药品生产必须具有

(1)药品必须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2)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和执行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和卫生要求。

(3)药品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

2、药品销售必须有具

(1)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

(2)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

(3)药品仓库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检查制度。

3、首次进口的药品,进口单位必须提供该药品的说明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有关资料和样品以及出口国(地区)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签订进口合同。进口的药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药品检验机构检 验; 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

4、禁止生产、销售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份的外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处理:①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未

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③变质不能药用的。④被污染不能药用的。

5、禁止生产、销售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为劣药:

(1)药品成份的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2)超过有效期的。

(3)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6、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者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二)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基础性工作是必须掌握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1、购进验收标准:在购进药品时,首先应注意对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从资质审查上把好第一关。如不能完全提供合法资料的单位一般信誉度较差,最好不要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需索取相关资料备案:

(1)供货单位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

(2)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

(3)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

验收药品时,应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库。

2、在库养护标准:出厂的药品经检测合格后即可进入流通领域,在流通环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养护,若不注意养护,合格的药品可能就会变成不合格药品。药品需储存对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高。储存温度分常温库0-30℃、阴凉库1-20℃、冷库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若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药物物理或化学成分的改变,造成药品失去治疗作用,成为不合格品;部分药品需要遮光密闭保存;因此,做好药品养护,不只是能够避免不合格药品出现,也是保证药品安全的实际需要。

要做好定期养护工作,质管人员应对每一种药品的储存条件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储存要求将药品放在相应库区域储存,过高过低都要采取措施。若温度过高,一些栓剂就容易溶化,温度过低,一些液体就可能冻结或破裂;湿度过大,易吸湿药品就会吸水分解;湿度过低,过于干燥,药品包装如铝塑包装就容易干裂起边,铝塑与PVC板之间就会出现分离,片剂和胶囊就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污染变质。因此养护工作必须做好,否则质量合格的药品就会因养护不当变成不合格药品,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会带来商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

(三)、医药企业诚信经营

药品诚信经营体系建设,促使药品经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牢固树立药品经营企业是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自愿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杜绝经营假劣药品行为,自觉维护好全市药品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应建立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坚持“监管诚信与经营诚信共建、引导监督与企业自律互促”的原则,严格药品经营企业设置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完善药品经营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结合GSP认证和认证后跟踪检查,对涉药单位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实施量化评估、动态监控,建立详细的企业诚信档案台帐,实行不良行为登记备案,促使涉药单位提高信誉度,增加失信成本,促进行业自律,推动全医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医药行业的出路:集中经营形成规模成立物流配送公司,提高竞争力

医药现代物流发展应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目前国内

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2.6%,而平均费用率却达到 12.5%。2002年1月~9月,我国医药商业平均纯利润率仅有 0.59%。我国现在从事药品批发的企业多而小,近17000家批发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10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3家-6家。这种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纯利润率低、批发企业数量多而小的状况维持下去,如何面对外资的冲击?由此可见,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当务之急。现代物流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发展医药现代物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这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提高认识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商业企业的竞争,关键就在物流,高效率物流配送是商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发展医药现代物流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与实施GSP和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要注意先进性和适用性并重,以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支撑,必须是软、硬件兼备,而不只是建设大仓库。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实行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努力实现“降费增效”的目标。

其次,完善物流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是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必经之路。物流业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整合,并进行一体化经营。拥有先进的物流体系已成为参与商业竞争的重要砝码。我国的医药商业既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如PSO系统、ESO系统、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又要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真正建立科技型的商业企业。医药物流中心也需要整合,要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可以选择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原因是成本低。物流是一门学问,物流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医药企业需要的东西很多,不一定都是自己要做的,还是发扬优势、突出主业、特色发展为好。

第三,可考虑重组做大做强,区域市场可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不同地方是哪个的经营企业发挥本身的优势,相互协调、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成本。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药市场营销正面临变革。一方面,国家针对医药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企业间大规模并购、重组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医药消费者的素质逐渐提高,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尤其依赖于策划的医药行业将面临着医药操盘模式的创新。

企业经营中应坚持营销指导销售不受短期利益诱惑坚持管理的正规化长期:加强构筑面向未来的包合医药医疗健康与疾病管理保险金融等的完整的产业链从更高的角度赢得竞争。总体来看,对于我国医药行业来说,2009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促进因素,包括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专项整治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上市产品数量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为产业提供资金流。二是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形势不稳、全程监管启动、药价政策改革、招标购药持续加压以及医药分开带来的变局。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行业自身变化规律的双重作用下,经济危机中的我国医药行业增长依然可期。

参考文献

《药品管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于2000年3月17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医药流配送公司中心建设》汪云峰2008-03

下载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县乡五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09物流16号谢文平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

    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资料整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工业随着经济复苏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已名副其实成为世界上陶瓷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生产的日用陶瓷产量占全......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已经走过 了二十多年的风雨路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92年之前可......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87年我国第一家投资银行--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截至目前有200多家证券公司成立。注册资本总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申银万国注册资本规......

    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水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姜富华 杜孝忠 2007-8-6 14:10:00 一、我国小水电开发利用历程和现状 (一)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各地结合......

    乡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篇

    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成为海运大国,但还远不是海运强国。海运强国是指海上运输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通过国际竞争而产生。建设海运强国的目的是为了有效......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篇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改革的总体规划,内蒙古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发展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提出创建民族文化大区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