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

时间:2019-05-15 15:4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

第一篇: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2009-01-24 14:50:35)

标签:杂谈

一语双关

分类:教学资料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容纳不同内涵的概念或词语——

在人类的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和科学研究中,为了保证思路的一贯,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必须统一,不能朦胧模糊,不能任意偷换,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无法深入下去。正因为这样。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在他的逻辑学中所规定的第一条就是概念的同一律,也就是概念的统一律。这是一条最重要的规律。至于后面的矛盾律、排中律,不过是同一律的另一种说法,所着重的都是防止概念被偷换,它的公式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是一,又是二。

但是幽默是一种情感思维,它可以超越通常的理性逻辑规范,它可以因偷换概念而提高其价值,这一点与科学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科学论文中,为了防止概念转移,防止在行文中概念交叉重叠,一语双关,就对基本概念下严密的定义;在幽默思维中,就绝对不用这种方法,为了方便于偷换概念,幽默家专在那些界限比较模糊的概念上做手脚,他特别钟爱含义比较易于转移的那一种。

一语双关常常是用来转移概念的良好媒介。

双关语的特点是同一概念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意思。它与一般的概念偷换不同,在一般的概念偷换中,行文过程中被偷换的概念逐渐消失,而另一个概念成为主体,最终只有一个意思起作用。如:

甲:我求你一件事,你能为我保密吗?

乙:当然可以。

甲:近来我手头有点紧,你能借给我些钱吗?

乙:不必担心,我就当没听见。

这里乙的最后答复把“借钱”的要求偷换为保密的要求。表面上他同意保密,而且在程度上还强化了,没听见,自然也不会传播出去;但实际上他是对借钱的要求只当没有听见,因而也就不会借。幽默的核心全在于此,原来的概念(借而不泄露出去)已经被排除。而一语双关则有异于此,有时两种概念最后并存。例如中国古代有一个笑话:

有对夫妻急于要有个儿子,在生下第二个女儿时,便把她取名为“招弟”。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女儿,便取名“再招”。第三年仍生女儿,他们仍不死心,就取名“又招”。第四年还是生女儿,他们不得不认命了,只得将这个最小的女儿取名为——“绝招”。

这里的“绝招”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终止再招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拿手好戏的意思。这两个意思同时并存、互相冲突,才显出了轻喜剧的幽默意味:终止再招是终于认输的结果,而绝招恰恰是得意之作的意思,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使“绝招”带上了反语的色彩,格外显出重男轻女者的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的心态。

在偷换概念构成幽默的方法中一语双关的难度最大,幽默家的任务是找到一个能容纳不同意思的概念,而且要让两个概念在具体上下文中同时显现。

如果最后这双重意思是互相抵牾的,那么其喜剧色彩就更浓,幽默感就强。如果双重意思并不互相抵触,而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则喜剧性就微妙些。但不管两者是否冲突,均以互相不相协调为上。我国唐朝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主管官,按照惯例,封禅后官员都要晋升一级。郑镒因为是张说的女婿,本为九品,却一下子晋升到五品。在一次盛大宴会上,唐明皇见到穿着五品红袍的郑镒感到奇怪,问他怎么晋升得这么快,郑镒很窘,答不上来。当时玄宗身边有个幽默机智的名演员叫黄播绰,号称“滑稽之雄”,《唐阙史》说唐玄宗一天不见他“龙额为之不舒”。正在这个当口,黄播绰恰好在场,他一语双关地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这里泰山有双重语义:第一,泰山为我国东部沿海平原上之雄伟高大之山,又是明皇封禅的对象,泰山之力,乃非同寻常之神圣庄严力量也。第二,泰山又是岳父之称,意指岳父张说的人关系。一为物,一为人,二者虽不绝对排斥,但也颇有距离,二者同时“和平共处”,显得耐人寻味。

一语双关的幽默并不为中国人所独有,外国人也常用此法。不管中外,往往都以同字异义词为媒介。美国的心理学家赫伯·特鲁在一些研究生中常常感到需要用自我调侃的办法来缩短自己和年青人之间的距离。因而他在演讲时常常要主持会议者开开他的玩笑,而他自己

虽然也十分严肃地看待自己的工作,但却以十分轻松的态度来调侃自己的学位和头衔。例如他有时说:

“我有degrees(学位),但是你们可别被它吓住了,温度计也有degrees(度数)。”

他利用了英语degrees的两个含义来构成双关语。如果把两个degrees都理解为学位,就成为:我有学位,温度计也有学位;如果把degrees都理解为度数,就变成:我有度数,温度计也有度数;如果把degrees理解为学位或度数,那就是:如果我有学位或度数,那么温度计也有学位或度数。三者同样是很幽默的,由于学位之尊严与度数之无足轻重的对比而构成心理预期之失落和情感的波动。

美国的一位幽默女作家,有一次不得不听一个毫无幽默感的人发表观感。

这位毫无幽默感的人并不知道作家对他已经受不了了,还在自作聪明地诉说:“我无法忍受(英语作bear)呆瓜。”

这位女作家一语双关地说:“哦,真有趣!可你母亲就能。”

在英语中,动词bear除了有忍受的意思以外,还有生产的意思。女作家的意思是你不能忍受呆瓜,可你母亲就能忍受你这样的呆瓜。她用了一个双关语bear,表面上好象是说你母亲就能把你生下来的意思。

幽默感是与显而易见的刻薄不相容的,幽默家应该把对人的贬意淡化。一语双关提供了另一重语义把你的攻击锋芒掩盖起来,使你的智慧情感和人格得以升华。

第二篇: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七:不动声色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七:不动声色(2009-01-24 15:13:13)

标签:杂谈

(一)不动声色

分类:教学资料

——越是脸上流露出笑容,越是减少幽默的效果;越是装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越是成功——

幽默感是与显而易见的可笑联系在一起的,愈是可笑,愈有幽默的效果。但是发出笑声是听众的事,是对方的事,而不是说出幽默语言的人的事。可以说,有一条这样的规律,讲述幽默语言的人越是沉不住气,越在脸上表现出惊奇、流露出笑容,越是减少幽默的效果。中国古代有一本专门研究笑的专著叫做《半庵笑政》其中有一篇“笑忌”,除了指出切忌“刺人隐事”、“笑中刀”、“令人难堪”以外,还特别指示:不可“先笑不已”。这个禁忌与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在《怎样讲故事》中所提出的原则是一样的。

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一个士兵脚受了伤,他请另一个士兵把他背下战场,可是飞来的弹片把受伤的士兵的头削去了,而那背着自己朋友的士兵仍旧飞奔不已。这一切被在场军官看见了。军官叫道:“你背着个没头的尸体跑什么呀!”那士兵停下来看了看自己背上的朋友,大惑不解地说:“可是他刚才叫我背他的时候,还是有头的呀!”这个故事自然是很好笑的。可马克·吐温说,在美国讲这个故事的两个人却有不同的讲法,一个是一面讲,一面预料到听众会感到可笑,他自己总是忍俊不禁地先笑起来。马克·吐温认为即使这个人能引动听众也跟他一起笑,也没有什么讲故事的才华。而另一个讲故事的人则不这样,他不动声色,装得象个乡巴佬的样子,好象他丝毫没感到这故事有什么可笑之处。马克·吐温认为,这样的演员更能引起听众的笑声,而且与前者相比,后者才是个有天才的人。

原因何在呢?幽默的趣味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也不是单纯的智慧,它是一种复合的东西,其中包含着荒诞与机智、同情与隔膜之间的对比或反差,一面讲,一面笑,却减少了这种反差,明明很可笑,而讲故事的人却显出很笨拙、很迟钝的样子,无疑就增加其中的反差,自然也就增强了幽默的功能。

这个规律有相当广泛、相当普遍的适应性,我国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舞台表演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舞台上十分放松,他的表情,他的面部肌肉都很松驰,他一点也不想显得比听众更早预见到笑声即将爆发,相反,即使笑声爆发了,他仍然一副松松垮垮若无其事的样子。在这一点上,他比他的后辈如姜昆要炉火纯青得多。王蒙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他认为侯宝林胜过姜昆之处就在于他的放松、他的不动声色。可以说,幽默的秘诀之一就是与笑声、与对

于谜底的揭示拉开距离,幽默的大敌不但是“先笑不已”,而且也是后笑不已。你越是做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你越是成功。

这一点,不仅适应于舞台幽默,而且适应于日常人际的幽默谈吐。很多人在看出对手的可笑、愚蠢时,或者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评价时,往往沉不住气,不是自作聪明地笑起来,就是自以为是地发火。而一笑、一火,幽默感就被破坏得无影无踪了。南朝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条记载了当时荆州刺史殷浩的一个故事。说是殷洁有一个朋友喜欢写赋体文章,格调属于滑稽打油之列。殷浩可能因为朋友感情,对他的赋评价很高,而且把赋拿给当时一个名人王恭去看。说是水平相当不错,说着从手包中拿出来。王恭读时,殷浩在旁边笑个不停。王恭的眼界很高,自然瞧不起这格调不高的赋;但是他并不因为看出赋的作者和殷浩的浅薄而露出一丝一毫的声色,他既不说好,也不道坏,只是用镇纸的如意把文章压得平整一点而已。殷浩到这时才感到自己不高明而“怅然若失”起来。殷浩的失败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那个没有才华的演员,而王恭明明看透殷浩的可笑而不笑,用不动声色来逼得殷浩感到自卑,正如马克·吐温所称赞的那个有天才的艺术家。

把聪明放在脸上只能破坏幽默,而把傻相放在脸上却能强化幽默。写作于我国元明之际的《玉堂丛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曾经官至“太史”的叫陈嗣初的闲居在家,一日来了一位客人,自称是宋代诗人林和靖(就是写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逋)的后代,他带了自己的诗来作为晋见之礼。这位陈嗣初很有点学问,也挺有幽默感,他一下就看出来者假冒林和靖的后代。他的幽默感使他不动声色,只是到内室去拿了一本书给来者看,这本书就是《林和靖传》。当这位客人读到传中所写:“终身没有娶妻,没有儿子”时,读不下去了。这位陈嗣初这时显示了他很高的智慧和幽默的才华。但是很可惜,他大概是弄不清幽默和表面的、直接显露的聪明不相容,这时他忍不住感到自己的高明而笑起来,这已经犯了“后笑不已”的忌了。可是他还不过瘾,又吟了一首这样的诗:“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这个字按古韵读如 ni)。想君必是闲花草。未必孤山梅树枝”(按:最后一句暗用了林和靖写梅花的名句的典故)弄得这位可怜的冒牌货狼狈不堪地溜之大吉。陈嗣初胜利地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情,却破坏了很别致的幽默感。

幽默的最大功能是减轻心理压力,防止或消除紧张的人事关系,提高自己的人格,开阔自己的胸襟,特别是在自己精神上占了优势以后,幽默可以用来保护你的对手的自尊心和人格,陈嗣初毕竟是个做官的,学问很高,而人格并不高,他不懂得用不动声色与对手共同分享幽默之乐,更不懂得损人过甚不但破坏了幽默,而且破坏了自己的人格。

所以幽默感强的人,也往往有对对手充分的同情心,即使处在矛盾尖锐的情境中,也不愿锋芒毕露,而宁愿高深莫测。不但喜怒不形于色,而且好恶也不溢于言表。这正是一些富于幽默感的政治家在处理某些敏感的外交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前些年日本和美国作为盟国,在经济关系上出现了相当尖锐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日本的封闭性市场和美国对日贸易赤字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前日本首相中曾根访美期间,在洛杉矶与前美国总统里根相会,讨论两国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并未找到适当的解决矛盾的途径。在一次工作午餐席上,里根突然

给中曾根讲了个笑话:有一个人被洪水困在屋顶上,一位好心的人划船经过,提出帮助他逃生,他拒绝了,说他相信上帝会救他;不久又来了一艘摩托艇,但也被拒绝了;后来又有一架直升飞机前来救援,同样没有成功。这个人最后被洪水淹死了。在天上,此人抱怨上帝没有救他。上帝回答说:“我曾派了两艘船、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却都被你拒绝了。”里根只是说笑话,并没有解释笑话的含义。中曾根的一些随员解释说,这是里根抱歉之意,因为日本曾数次开放日本市场,但美国至今未能掌握住机会,将美国产品推销到日本。中曾根听后感到颇为欣慰。但是别的官员却另有解释,他们认为里根的意思是,美国已经给过日本几次机会,让日本设法为美国产品真正打开大门,但是日本并没有诚心诚意地掌握机会,因此,美国将来只好采取保护政策或报复措施。这样的解释让中曾根听了很不舒服。幸亏里根并没把他的全部意向直接讲出来,要是真露出声色来,还不知道让中曾根多不痛快呢。对于富于幽默感的里根来说,与其锋芒毕露,不如高深莫测,让你怀着神秘不安的心情去猜测,而他就可以让自己的幽默带上某种神秘的色彩。当然,只有在里根与中曾根这样的身份的人中间,这种神秘感才有它特殊效应,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两个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极大的重要性,都值得人们,特别是关注两国关系的人去费尽心机地分析钻研。如果不是这样的人物,而是普通人物,在通常情况下就不可能被详加分析。当然这是通常情况下,而不是特殊情况下,应该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在特殊的对象心目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例如在谈恋爱和竞争合同的双方之间)时,如果一方把他的幽默语言笼上一层神秘使对方感到高深莫测,就不但是有利的,而且是容易被对方欣赏的。

这个规律不但在人际交往中,而且在舞台表演上也是适用的。法国一个作家萨马·吉特里在评论卓别林时这样说:“卓别林使我们笑得热泪盈眶,他能令人不得不笑,他能使安格鲁人、撒克逊人,拉丁语系人、斯拉夫语系人、中国人、黑人、以及老老少少的人都发笑。然而他的幽默是并不完善的,因为有一个人从来不笑,这个人就是卓别林本人。”吉特里在这里用俏皮话说出了他对卓别林的最高赞赏。

很可惜,我们许多相声演员还没有真正悟出这个道理。

第三篇: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 答非所问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 答非所问(2009-01-24 15:07:48)

标签:杂谈

答非所问

——问的是曲子如何,回答说诗歌很好,这于逻辑不通,却很巧妙——

分类:教学资料

一般说来,幽默感是一种轻松的情绪,它有利于宽松人际关系。过分紧张的对峙,会使幽默无用武之地。幽默可以缓和对峙,但不管怎样缓和,它毕竟还是对峙。幽默有它的局限,它只能在程度上缓和对峙,而不能在性质上改变对峙。

在原则性的对抗中,能寸步不让,又能带上幽默的色彩,这种幽默属于硬性幽默。但是对原则的坚持,并不一定要锋芒毕露,收敛锋芒而又英气逼人才显出硬性幽默的威力。

一个画家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用了一天工夫,可是卖出去却要一年?”

门采尔认真地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如果你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工夫就准能卖掉。”

门采尔本来是批评这位画家作画粗制滥造的,可是用了一种建议的、假定的语气来表述,特别是用了“倒过来试试”这样的俏皮话,就把批评的锋芒收敛在温和的语气之中了。为了把硬性的锋芒藏起来,幽默家常常使语言带上玄虚感,让你一下子摸不着头脑时为他击中。

一位打扮时髦的富商的妻子,来拜访一位名作家。她想知道的是什么是开始写作的最好方法。

“从左到右。”作家回答。

表面上顺顺当当地作了回答,实际上等于没有回答,这意味着,这个问题根本不值得回答,这里硬性的锋芒被“从左到右”的毫无实用价值的玄虚话语掩盖了。

绝对硬性的幽默是没有的,因为幽默之所以成为幽默就是因为它是软的、含蓄的、轻快的。硬性幽默中,不管怎样,也有软性的成分,哪怕是攻击性很强的,也得软化。硬性幽默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软硬兼施的工夫。硬性幽默的艺术可以说是某种用软性语言表达某种硬性原则的艺术。原则是坚定的,但是软化的巧妙各有不同。把锋芒别出心裁地伪装起来是硬性幽默家的基本功夫。

有个向导,陪伴一位法官打猎。回来时,有人问他:“法官今日收获如何?” “法官枪法高明,”他回答:“只是上帝对于飞鸟特别仁慈。”

实际上他说的是飞鸟很幸运地逃过了法官的子弹,可是他把原因归诸上帝。软化的玄虚感由于他口头上肯定了法官的枪法高明而增加。

这里软化的方法就是玄虚化的方法,间接化的方法,曲折化的方法,不怕自相矛盾的方法。

有时,为了更玄虚一点,更曲折一些,不惜采用答非所问的办法。

德国一位名叫贝仑哈特的年轻钢琴家为诗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曲后,特地举行了一个演奏会,把大名鼎鼎的勃拉姆斯也请来了。勃拉姆斯凝神地听着,有时还满意地点点头。演奏结束后,贝仑哈特问勃拉姆斯:“阁下是否很欣赏此曲?”勃拉姆斯笑着说:“《钟之歌》到底是首不朽的诗。”

问的是曲子如何,答的是诗很好。答非所问,似乎连起码的逻辑也不懂,很玄,但也很曲折地暗示,他所欣赏的是席勒的诗而不是贝仑哈特的曲。

回答越是玄,幽默的硬性越是减弱,而到了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它的程度,软性就占了上风。原因是针对的锋芒完全收敛了,正是为了回避正面的攻击性才不作直接的回答。(喜欢,还是不喜欢)

软硬兼施,曲尽其妙,才是幽默家高明的表现。

第四篇: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三亲切戏谑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三:亲切戏谑(2009-01-24 14:57:00)

标签:杂谈

亲切戏谑

分类:教学资料

——戏谑的攻击性的程度与人际关系的亲切程度有一个反比定律——

在人际交往中,真正攻击性的幽默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纯调笑性的往往居多。但即使是纯调笑性的,往往也带着假定的虚幻的攻击性,日常生活中的开玩笑、取绰号,都属此列。攻击性如果对于陌生人,则不管多么虚幻,也都是不礼貌,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但是如果是在非常亲近的亲属或朋友之间,恰恰又是交流情感的一种常用方法。攻击性更强烈的幽默,可以称之为戏谑性幽默,这种幽默的亲切感也更强些。越是亲近,越可攻击;越是疏远,越要彬彬有礼。

这也许可以称之为反比定律。

可以设想,你来到一个亲戚朋友家,如果你与他们非常友好,经常往来,不但家长与你熟悉,而且他的家属与你也非常熟悉,这时你就有条件与他们一家动用调笑性,甚至戏谑性幽默。比如说这家的女主人很胖,常为衣服越来越紧所苦。你一到,她便忙碌起来,倒茶、拿水果,这时你可以非常认真地制止她:“别动!千万别动!”她自然感到奇怪,然后你慢吞吞地解释:“你再动,衣服上的纽扣都要飞了。”于是主妇自然会报以一笑表示理解你的诙谐。

但是如果你与这个家庭之间还没有亲切到一定程度,这样使用戏谑性幽默不但不会有助于创造亲切气氛,反而可能产生心理隔膜,甚至种下冲突的种子。

幽默有许多奇妙的优点,但是有一个不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他只能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能解决智力上的难题。这种局限在戏谑性幽默中尤其显著。如果戏谑性用在陌生人中间,不辅以切实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很可能会导致误会。比如,碰到这样的场景:

旅客:“到火车站要多少钱?”

出租汽车司机:“先生,七十元。”

旅客:“我的行李该付多少钱?”

司机:“免费。”

旅客:“好吧,请你把我的行车载到火车站,我自己走路去好了。”

这种戏谑的意义,只有在你立即明白无误地把七十元付给他之时,才显示出来。否则可能引起通常偏重实用价值而缺乏幽默感的司机的困惑或恼火。

自然,在十分亲近的人中间,有时并不需要这样的辅助性的东西,原因是戏谑性幽默通常都是虚幻的,不可实现的,不言而喻纯粹是调笑性的,这样的戏谑建立在互相深刻的洞察的基础之上,强烈体验这样的相互洞察,会变成一种心灵的快乐享受。

马克思与诗人海涅有深厚的友谊。马克思受到当局的迫害不得不离开巴黎。临行前,他给海涅写了一封信,这样说:

“亲爱的朋友,离开您最使我痛苦,我真想把您打到我的行李中去。”

这里的戏谑性不是由于陌生人间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的附加显示出来,而是由于其不可行性而显示出来。

有时这种戏谑性幽默会达到非常高雅的抒情诗的境界。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选定春节的某一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授生涯。这天,在哈佛大学礼堂讲最后一课的时候,一只美丽的知更鸟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欢叫着,这时正好他的演讲也结束了。桑塔亚那出神地打量那只小鸟,许久,才转向观众,这样宣告他的演讲结束:

“对不起,诸位,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这样的抒情性幽默,出自一个行将退休的教授之口,格外使人感到他的乐观精神和纯洁心灵。

戏谑性幽默一般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噱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用之于互相揶揄,有时多多少少带一点轻微的攻击性。对于幽默中的攻击性,一定要有非常准确的分寸感,过失和不足都会导致失败。为此,幽默家必须有过人精致的感觉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位非常有钱的贵妇人,邀请意大利著名提琴家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去喝茶,帕格尼尼同意了。告别时,她特别补充说:“亲爱的艺术家,我请你千万不要忘记,明天来时带上您的琴。”

“这是为什么啊?”帕格尼尼惊讶地说,“太太,您知道,我的提琴是不会喝茶的!”

帕格尼尼明明看出,贵妇人用请茶的借口,请他演奏;但他非常含蓄地表现了他的洞察,含蓄到迟钝的贵妇人不一定能马上弄清楚这位小提琴大师究竟是想拒绝还是在开玩笑。这在分寸感上处理得十分成功,再往前走一步就变成了拒绝,再往后退一步,就可能因太含混,太微妙,对方会无所感觉。

这种分寸感的妙处就在于似感与非感之间。

一般的戏渡性幽默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过分。

传说德国诗人海涅收到一个大邮包,里面塞着一大堆软纸,中间是一个小盒子,盒子里有一封信。这是一个朋友给海涅写的,只有一句话:“我很健康,也很快活。”

不久这个朋友也收到一个邮包,是一个又重又大的木箱,请了搬运工人才搬了回去。打开箱子一看,除了一块大石头、一张便条外,并无别的什么东西。便条是海涅写的:“亲爱的朋友,读到你的来信知道您很健康,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下来。”这本是很有风趣的以谬还谬的幽默,但是,海涅在分寸上稍稍过分了一点。对方的戏谑在于软纸衬得太多,并无严重后果,而海涅还了人家一块石头,大到请了搬运工人才运到家里。

这样的后果就嫌严重了一些,有点不象是戏谑,而是恶作剧了。

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看起来不象是真人真事,而是好事者虚构的。

第五篇: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一歪曲经典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一:歪曲经典(2009-01-24 14:58:42)

标签:杂谈

歪曲经典

分类:教学资料

——在导致荒谬的办法中,有一种办法是利用众所周知的经典作背景,然后作出歪曲的荒谬的解释,这种方法的戏渡性极强——

在导致荒谬的办法中,喜剧性效果比较强的要算歪曲经典法。因为经典最具庄严的意味,语言又多为人所共知,一旦小有歪曲,与原意的反差就分外强烈。在我国,古典经籍又多为文言,与日常口语相去甚远,在通常情况下,不要说加以歪曲,就是把它翻成现代汉语的口语或方言,也可能造成极大的语义反差,产生不和谐之感而显得滑稽,如一首唐朝的诗中写到一个男子为一个姑娘所动而尾随之,写得很有诗意,可是把它翻成现代汉语的“盯梢”,就不但一点没有诗意反而显得很不正经了。又如一个语文工作者把唐朝这种轻薄青年翻译为现代汉语的“阿飞”,就变得极其滑稽了。这是由于古典诗歌的庄重的或浪漫的词义作为国人潜在的、共同的意识是相当稳定的,千百年来已经沉积在人们的无意识中,只要在语义上、风格上稍有误差,人们都十分敏感,以致在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为什么,就可能忍俊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迁的《史记》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诺千金”,说的是秦汉之际,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一答应,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香港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

有一位女士问先生:‚‘千金一诺’怎么解释?‛先生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答应一次吧。‛

把历史英雄的典故,通过词义的曲解变成了眼前求爱的语言媒介,二者之间距离有多遥远,则滑稽的程度有多大。对于立志谈吐诙谐者,对这一规律应当深深领悟。通常人即使要作暗示性的表达,也都易倾向于近取譬;然而近取譬,容易抒情,却不容易产生不和谐和相当的滑稽感和诙谐感。要使自己的讲话有谐趣,则应从不甚切合的远处着眼,以远取譬为上。古代典籍之于凡人,一般距离都十分遥远,既遥远而又歪曲,自然容易生谐趣。古与不古不是问题的最关键之处,最关键仍然是曲解。

如果这种曲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链锁性的,其谐趣则相应层层放大。

有一个县官,处理一切事情的唯一依据是一本《论语》,他常说:‚人家都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何况我有整整一本。‛

有一天早上,他升堂判处三个贼人。

第一个贼人偷了一只小鸡,县官一翻《论语》,便判道:‚黄昏时分,将此人处死。‛旁边一位幕僚暗暗对他说道:‚太重了!‛县官瞪大眼睛嚷道:‚《论语》上不是说过:‘朝闻盗,夕死可矣’吗?‛其实,《论语》的原文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二个贼偷了一口钟,县官看过《论语》以后,匆忙宣布释放。幕僚莫名其妙,县官说:‚《论语》云:‘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圣人规定盗钟要宽恕。‛

其实《论语》的原文是:‚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

他不但读了白字,而且弄错了句读。

第三个是杀人放火的惯犯。县官看了案卷,知道此人的父亲也是个大贼,三年以前已经被斩首。他竟马上离座,对贼人纳头便拜,连声说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你是个大孝子,公差无礼,还请见谅。‛

三个案件由于对《论语》的曲解程度和宣判失当的程度越来越离谱,因而显得越来越荒唐,诙谐效果也就随之层层递加。

这种诙谐故事结构看似复杂,好象难得有这样互相链锁的巧合事件,但是,对编故事的人来说,并不是先有三个故事巧合于《论语》中的语句,而是倒过来,先在《论语》中选三句可能被歪曲者,以同音异义为媒介,使经典原义与故事中的现场歪曲语义尽可能拉开距离,导致显而易见的荒谬,最后按荒谬的程度顺序编排,把最严重的放在最后作为高潮。

这种歪曲经典的方法很便于放在表演性的幽默上,而难于直接用之于人际交往或谈吐之间。但若能改变角度,结合其它方法则仍可以用之于人际交往之间,增加谈吐的谐趣。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加以引用。

一是用以针对自己,即用之于自我调侃,如故作蠢言或故作大言,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使对方与你之间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分享谐趣的渠道。当然这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心领神会,对方至少要熟悉你所歪曲的经典,同时对方的智力能够达到明白你是故意歪曲的水平。如果他达不到这种程度水平,把你的故意歪曲,当作无意的错误,还起来纠正你,那就必然导致幽默感的丧失。文革期间红卫兵武斗时打语录仗,双方各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为自己的暴力作理论根据,虽都有歪曲,但并非有意作趣,互相无戏谑之共识,因而只有愚

昧,而无幽默之智慧。同样一段语录如果今天用在青年朋友间野餐,有人过分紧张地抢先取食,这时若有人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歪曲一下。对那个抢先取食者不动声色地说:“喂,请客吃饭,可不是革命呀!”则谈谐之趣顿生。在西方有两句经典性格言:“上帝支配众人的生命。”“杀他同类的人有罪。”这是家喻户晓的。有一个西方剧作家让他的人物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上帝有权利杀他的同类。”由于西方人对原来的两句话有深刻的共识,因而很容易领悟到诙谐之趣。同样的这一句话,在中国人中间就不会有什么诙谐的效果。二是用来讽喻他人。有时不便直接指示对手的错误,可以借讲故事的形式,把对手的错误转移到古人头上去。

当然,这时需要类比得当,而且分寸也需斟酌。如果类比不当,对方可能无所感觉,如果类比过分直露,可能失去分寸,不但显示不出你的智慧的丰富,而且会招致对方的反感。立志于谈吐幽默诙谐者切忌“引喻失当”,诸葛亮在出师前上表蜀主刘禅,就提出过这样的警告。这是因为作为蜀国的君主,他的地位要求他讲话要明确,不可含糊,而且要有威严,引喻失当可能有损威严。

当然,在今天,任何人都不需要皇帝的威严,但是在领导与下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也要有一点严肃性,有时则要有一定的亲切性。以歪曲经典之法喻人,既可产生亲切感也可导致轻浮感,其间分寸,应视具体环境与关系性质灵活掌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深深体会,准确掌握。

下载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六一语双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九由愤转谐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九:由愤转谐(2009-01-24 15:08:33) 标签:杂谈 由愤转谐 分类:教学资料 ——夫妻在愤怒地争吵以后,会留下一些典故,很容易变成共同分享的幽默——愤激与幽默是......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二晕素调匀[小编推荐]

    幽默谈吐自我修养之十二:晕素调匀(2009-01-24 14:57:59) 标签:杂谈 荤素调匀 分类:教学资料 ——幽默有荤素之别,太荤了,有伤大雅,不但损害了别人,而且降低了自己—— 玩笑有荤素......

    人际交流为什么需要幽默的谈吐

    人际交流为什么需要幽默的谈吐?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我们中的很多人,对月球对地球对原子核都有很深刻的了解;但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却缺乏了解。交流成为一门学......

    提高自我修养

    提高自我修养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 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

    内审自我修养

    禁止转载,违者电话会来骚扰的 仓库审计 小职员2010 仓库审计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些门道的,稍不注意就会被人耍了。记得刚毕业那会,自认为去盘点物品这么简单的事情,结果还被人忽......

    大学生自我修养

    大学生自我修养 摘要:本文通过话剧《天堂的风铃》,引出了现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并揭露其产生的原因,通过自我修养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

    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题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概论[内容摘要] 自我修养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 磨练、涵养和陶冶,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

    党员的自我修养

    党员的自我修养 千千万万名党员组成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大集体,党员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党员的个人形象,也关系到党的组织形象。因此,我觉得党员自身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