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民办学校在校生达1416万人
民办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增加了教育的总供给,满足了大批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7万多所,在校生总规模达1416万人。记者日前从教育部了解到,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有民办幼儿园5.55万所,在园儿童480.23万人;民办普通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3万
人;民办普通初中3651所,在校生256.57万人;民办职业初中54所,在校生2.28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37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377所,在校生79.31万人;民办高等学校175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其它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注册学生100.40万人。另外,有培训机构10631个,参加培训人次393.81万。新华网
第二篇:我国养老护理员需要发展到1000万人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千万以上
文章来源:中国护理网 2009-9-11 9:34:43 文字【大】【中】【小】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我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千万以上
1000万!对于这个庞大的数字,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为按照目前养老院内养老护理人员1:
6、1:5左右的比例服务老人,相当于有五六千万的老人需要护理,而全国老年人的总数在1.5亿左右。
有97%的老年人都是选择在家养老,即便在家养老的也有部分需要养老护理人员,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
缺口,更何况目前的护理人员已经有很大的基数。“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数字有些夸张,不过养老院床位不足和护理员专业水平不高的现象的确存在。“
用工基本不缺但养老院空床率极低
那么,杭州的情况又是如何?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养老院共有204所(其中城镇64所,农村140所),共有床位17521张,国办养老院入住率在80%左右,民办的在50%左右,总体入住率大约在75%(城镇养老院入住率可达到90%,农村则要低一些)。而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管理规范要求》规定,养老院内需要一级护理以上的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应达到4:1左右,健康老人对应的护理人员比例为7:1左右。
”总的来说,现在杭州城镇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是充足的,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陈处长表示。
记者昨天还走访了杭州市第二福利院,该院的王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有420张床位,入住率达到了95%以上,基本是满员的负荷,不过70多个护理人员还是基本够用,而且在招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用工的紧缺。
”工作人员的构成基本是15%专业护理人员,其余的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主。这些外地务工人员一般都是从劳动力市场招收,有的是院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过来的,上岗之前都要进行半个多月的专业培训。尽管临时工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但基本稳定。过年的时候,部分外地护理人员会要回乡,对此我们每年都采取„轮换制‟,所以也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
王主任还透露,有相当一部分外地务工人员比较看中养老院姓”公“的特点,认为在养老院工作福利待遇不错,工作也稳定,也就放弃了去其他单位的想法,所以在招工的时候,他们选择余地很大。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俞主任认为,目前紧缺的可能并不是养老护理人员,而是床位不够,他们900多个床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满员的,”新的老人想入住进来,目前基本没有可能。“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总体用工不缺,但正如王振耀司长的分析,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亟待提高的。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陈处长也透露,目前杭州养老院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床位数量不能满足需要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素质不能满足老人们的需要。
据了解,市级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事业在编人员,通过有关部门的统一招考,有大专以上学历,素质相对较高;区县市以下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下岗的”4050“人员,素质就相对较低了。目前杭州最高级别的养老护理人员仅有三位,也是去年首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中的前三名。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拥有三位”高手“中的两位,俞主
任介绍说,这两位护理人员目前的工作主要以管理、培训为主,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专业上的帮助,而像她们这样的护理人员,整个杭州也不多。
针对这种现象,陈处长分析说,养老院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国家拨款,支出紧张,聘请护理人员是笔相当大的成本开销。因此尽管杭州所有的养老院都按照国家要求的比例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但大部分不会聘请超比例外的专业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因为这意味着成本的上升。所以,在有限的人员配备比例下,如何提高外来务工以及”4050“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确是当前不少养老院的课题。
据悉,有关部门已经加紧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培训班,并对毕业学员颁发证书。”今年还将举办两三届,接下来完全有可能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陈处长说。
第三篇:中央统战部:我国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近9000万人
中央统战部:我国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近9000万人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崔静)记者18日从中央统战部获悉,目前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共有11964万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75.1%,数量已达8986万人。
在当日由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分管统战工作负责同志培训班开班式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表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历来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聚集地,是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物的重要源头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
陈喜庆说,近年来,各级统战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党委、科研院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高校、科研院所统战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有力调动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喜庆强调,做好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统战工作,主要取决于党委行政的重视关心、统战部门的积极主动、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和统战成员的主体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党委分管统战工作的负责同志要注重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统战素养与能力,在指导统战工作的过程中,既当好“教师”又当好“教练”。
来自教育部、工信部、国家民委等部委所属高校,部分省属高校,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院所的52名分管统战工作负责同志参加本次培训。
第四篇:我国民办学校还存在的几个问题(范文模版)
我国民办学校还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中除大量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外,近年来举办较多的是私立中小学。这种现象是与目前我国民众可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同时,增设一些中小学对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也是有益的。现有的私立中小学中,不乏办得有成绩、受欢迎的,但也有一些私立中小学办得不够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办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首先是办学经费问题,私立学校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由办学者负责筹集办学经费,其中包括学校的设置经费和办学日常经费。办学者申请设置中小学时,必须具备一定数额的设置经费,审批部门在审批时,首先应对申请者的学校设置经费进行审查,以保证经费落实和经费数额能使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目前有些个人或组织在创办私立中小学时,并不具备必要的办学资金,是靠借款或贷款办学,并以向学生家长收取赞助费的形式在若干年内偿还借款或贷款。这种作法表明办学者并不具备必要的学校设置经费,而是一无所有,由学生家长集资办学,这种作法是不符合设置民办学校条件的。中小学作为社会公益机构,不同于企业可以靠生产的利润偿还贷款,举办学校,创办者在学校设置前必须将一定数额的办学经费,作为学校的独立财产先期投入,以保证学校具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创办者可以用自有资金,也可以用筹集到的社会捐赠款。如靠借款或贷款作为学校设置经费,办学者则必须具有可靠的经济收入和还款能力,但无论经费如何筹集,而这些经费或财产一经投入,则应作为学校的独立财产进行管理(租赁的校舍应签署较长期的租赁合同,设置经费中心须包括一定时期的租赁资金),学校一经批准设置则具有法人资格,学校的财产和各种收益由学校独立管理,并且只能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创办人不得随意抽回或挪用,同时创办人也不能向企业一样用学校的收益(包括各种家长和社会的赞助款)偿还先期投入的办学经费。不具备这种经济能力的,也就不具备设置民办学校的基本条件,那种如同经纪人一样的办学者对教育是不合适的。
私立学校的主要特点是学校经费自筹,一般来讲收取学费是私立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应允许私立学校收取学费,即使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私立中小学,也很难要求他们象国家举办的学校一样实行免收学费。同时私立学校应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合理收取学费。举办中小学不同于办企业,不应依靠收取高额学费获取过高的经济收益,更不能为任何个人或组织谋取经济利益。私立中小学的学费标准应以收取培养成本费为基本原则,不应完全脱离培养成本收取高额学费。从世界各国来看私立学校的学费普遍高于公立学校,但一般较正规的私立学校也很少有将学费作为学校经费唯一来源的,私立学校更应通过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私立学校董事会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和影响为学校筹集资金和争取社会捐助,建立基金,为学校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另外对私立学校的性质有些人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私立学校的重要特点在于学校由个人或社会组织用非公有资金举办,在办学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私立学校并不是私人学校,学校一经批准设立,在其存续期间学校财产独立,由学校自主管理。学校董事会应根据董事会章程管理学校经费,学校经费的预决算及重要开支应经董事会讨论决定,不应由任何个人擅自决定。学校创办者可以进入董事会或担任校长参与学校管理,但都应严格执行董事会和学校章程,不应把学校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擅自决定学校的重要开支项目。目前有的人错把私立中小学当做私人的学校,认为既是私立的,就应一切由个人说了算,特别是学校经费帐目不清,管理混乱,经费使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甚至把学校经费以个人名义在银行开户,这些作法都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不符合学校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私立学校作为有法人资格的机构,财务工作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接受审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特别是私立中小学作为一个自筹经费,自行决定
yifaguoji.xsjgovcn.compolc7.combc5438.com
使用的机构,更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学校董事会应定期审查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学校也应定期向教职工和家长公开帐目,对学校财务实行民主监督,避免私立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产生漏洞。
私立学校在遵守国家有关教育教学规定的条件下,在教学方面同样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作为私立中小学,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教学语言方面应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也就是私立中小学必须执行国家教委和所在盛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设课程,不得随意调整,中小学教材必须选用经国家教委审定推荐或经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推荐的教材。在教学语言上除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可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教学外,都应以普通话为基本教学语言。有的私立中小学为了加强某一科目的教学,自行取消或增加了某些课程,有的在小学以开设英语课为主,并把英语作为基本教学语言,以为今后出国留学打基矗这种作法显然是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的,对中小学生全面打好知识基础是十分不利的。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确定的,随意调整不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对中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是有害而无利的。对私立中小学不按规定设置课程的现象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对于一些私立中小学力求提供较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条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各界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同时私立学校的环境和条件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因此良好的办学条件不应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过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更不应专门举办旨在招收高薪阶层子女的所谓“贵族”学校,以防止对学生的成长和私立学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学生提供过分舒适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脱离社会、脱离群众的封闭的学校环境。高额的学费,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更不一 定能培养出好的人才。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不发达,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我们的教育应使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了解国情,了解群众,并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拼搏奋斗,而不应使他们在过分舒适的学校环境中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孩子从小不懂得艰苦,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不要说为国为民出力,恐怕在社会上谋生也困难。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有需求,就可以提供服务。社会需求无论何时都是多种多样的,但这种需求不一定是合理的,更不一定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中小学作为培养教育少年儿童的专门机构,决不仅仅是简单的供求服务。办学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并应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存在一些专门为有钱人子弟服务的私立贵族学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陈旧的观念和办学模式,已被看成是私立学校的最大弊端,有些国家也在采取相应政策尽力改变这种旧传统,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近年来人们确实产生了一些经济收入的差异,这是正常现象,但举办专为高收入阶层子弟服务的学校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制度,也会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在我国私立中小学发展重新起步的阶段,应通过舆论和政策对这种错误倾向加以引导,以保证我国私立中小学的健康发展。
yifaguoji.xsjgovcn.compolc7.combc5438.com
第五篇: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达1052万人 趋向高学历化
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达1052万人 趋向高学历化
来源:教育部网站(2008-9-4)发表日期:2008年9月5日
· 大专本科学历教师成为全国新增中小学教师主体
· 中小学教师半数不满35岁 高学历者比例逐年提高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指出,“要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一系列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取得新的成效,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1、教师队伍整体配置状况发生新变化
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52万人,其中小学561.3万、初中346.4万、高中144.3万。小学比上年增加2.5万,初中比上年增加0.1万,高中比上年增加5.6万。全国普通小学生师比18.8∶
1、初中生师比16.5∶
1、高中生师比17.5:1,分别比上年下降0.4、0.6、0.6。
——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210.7万人,县镇349.6万人,农村491.7万人。县镇以下中小学教师占到80%。
——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占44.1%、55.8%和58%。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70.9%、86.3%、90.3%。
——职务结构上,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48.2%、48.7%、55.1%,分别比上年提高2.4、2.5、0.9个百分点。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2007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1%,97.2%,89.3%。分别比2006年提高2.7、0.9、2.8个百分点。
——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66.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47.3%,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1.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
3、教师教育改革逐步深化
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教师教育体系趋向开放,教师培养培训相分离的状况正在改变,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向;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多方展开,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
4、推进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初见成效
2007年在六所部属师大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开局工作良好。2008年招生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整体生源质量好,2008年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人。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举措对加强改革师范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5、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效显著。2006-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6亿多元,共招聘3.23万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00多个县4000多所农村学校。2008年各地申报招聘计划2.8万多人,比上年大幅增加。目前,相关省基本完成招聘工作。这项计划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师资。2004-2008年,共招收4137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22个省份300多个贫困县农村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骨干教师紧缺的困难,并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工作,逐步形成制度。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各地城镇教师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8年,支教规模超过5000人次有北京、广东等8个省份,支教规模超过1.5万人次有云南、广西等4个省份。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逐步形成制度,支教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蓬勃开展。
——师范生实习支教逐步展开,涌现出一批典型。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实习支教工作逐步在面上展开。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也有利于高师院校密切联系中小学,服务基础教育,帮助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6、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形成新局面
——2007年组织实施“援藏”和“援疆”培训,“送培进藏”、“送培进疆”。组织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活动”,为西部农村12万多名教师提供通用性专题培训,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三大项目成效显著,受到教师和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
——启动实施“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促进了全国的教师培训。
一是实施“援助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采取对口支援形式,“送培到省,集中培训”,为西部集中培训约1万名农村骨干教师,同时通过光盘资源覆盖培训近100万名农村教师。
二是实施“援助地震灾区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四川地震灾区2000名骨干教师,取得良好效果。这是教育部关心灾区教师的实际举措。
三是实施“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对8万名高中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四是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依托“农远工程”,组织中西部24个省份150个县20万名农村语文等学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五是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培训100个县1万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
六是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对西部13个省份600名初中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基础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培训。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启动实施,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7、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
涌现了一大批如孟二冬、郭力华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30人和“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12个。重点宣传了一大批全国模范教师与优秀教师,弘扬了高尚师德,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特别是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灾区广大教师以灾情为命令,为保护灾区学生生命安全,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师德精神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
9月1日,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拟于9月9日共同举办学习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