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基础教育阶段我国民办学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年基础教育阶段我国民办学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非正轨到正轨教育领域的扩张,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和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深化方面,民办教育为我国世纪之交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预期也相应提高,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基础教育领域看,民办教的发展输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对于维护基础教育的公平性,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民办基础教育还刚刚起步,政策环境还没有得到显着改善,不少民办学校仍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甚至面临着逐步走弱的风险。
民办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在民办学校创办实践中遇到和纠缠的诸多问题,在有关的法规中找不到相应的条款,使许多办学者抱怨民办中小学目前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就是在办学中往往是无章可循如民办教育的界定、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投资者和办学者的权限、董事会和校委会的关系、征地建校方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民办中小学教育能否顺利发展,没有法规予以明确和依法予以解释。同时,政府在对民办中小学的支持缺乏力度,使民办教育缺乏宽松和公平的政策环境,如公民办学校老师待遇不平等、对纯民办教育和国有民办教育缺乏定义、在管理中出现缺位或者越位等问题。
民办办学规范度不够,办学社会环境不够优越
我国 《教育法》和 《条例》 对申请设置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作了原则规定,但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没有颁布全国通用的有关教育机构设置标准的法律法规,有关教育机构设置标准的地方行政规章也缺乏权威性,这样导致许多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在许多方面低于应有的“设置标准”,且不同程度存在着的财务管理混乱、学费过高、乱补课、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的社会信任度和社会认同感,社会各界人士对民办学校以及民办学校的教师缺乏社会认同和肯定,民办学校面临融资难、招生难、发展难的困境。
学校管理体制滞后,使学校办学定位不明朗
现阶段民办中小学校得内部管理绝大多数都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它体现了学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是目前民办学校较为理想的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实用 性和操作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体制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出现家族式经营管理、董事长兼任校长现象等,缺乏监督和管理机构,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权威
性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因此造成了部分民办学校指导思想有偏差、以营利为目的、管理混乱的局面。
人才引进困难。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民办学校的关键问题,引进人才是每个民办中小学学校的首要任务。我国政府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 策法规,但仍不健全不完备,且法规政策只具有宏观性的指导作用没有可操作性,从而没有为民办中小学教师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政策、法律保障环境口。由于民办院校本身承担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学校无暇顾及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在教师的进修学习、职称评定、教学比武等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势必 削弱了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心、荣誉感,影响教师的积极性,难以使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形成骨干教师队伍,进而也使学校的发展失去持久的动力支持。
改善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对策
针对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从民办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角度来探索改善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的管理和扶持力度,推进民办教育发展新台阶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从政策上保证民办基础教育与公办教育享受同等的待遇,明确和依法予以解释民办教育的界定、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投资者和办学者的权限、董事会和校委会的关系等一些问题。同时政府保障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如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逐步放开助学贷款对民办高校的实际限制,征地建校方面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管理民办学校的过程中,政府的管理应重在宏观的、指导性的,避免过多的干预,以保证民办教育在用人、付酬、花钱、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较大的自主权,保持民办教育的活力和特色,使民办教育机构真正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明确办学自主权,界定产权归属与合理回报,促进民校依法办学的规范性
政府对民办学校办学与招生自主权的认定和明晰,理清民办教育的产权归属与回报赢利等问题,明确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是激发民办学校办学积极性的前提条件;民办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包括办学经费筹措使用权、学校自己的资本决定和处理权、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确定权、各类人员的聘任和使用权、招生自主权、教育教学自主权等一些方面的权利的享有。对民办学校的产权归属、产值的回报与增值等问题应明确和依法给以解释,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政府应督促学校建立董事会并确立其法律地位,董事会成员的组成应该体
现民主,董事可以由推荐或选举产生,避免亲属关系,任期3—5年,这些都可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公正和民主,才能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树立明确办学目标,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民办中小学的定位不仅关系到民办中小学办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关系到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民办中小学的理想定位是:走与公办中小学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道路,成为现代中小学教育历史承担者。民办中小学要想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之间的关系。民办中小学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其实是有机统一的。定位是特色形成的基础,而特色才是定位的真实目的与意义。只有合理定位,民办中小学能明确自身的基础、优势和不足,创新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办学品牌。
重视人才培养引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质量和水平
民办学校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因此培育教师人力资源市场,尤其要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自由流动,完善民办学校教师聘任制体系,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行政上的公平性;依法落实教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保障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有同样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安心于民办教育事业;定时进行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克服懒散、懈怠的情绪,经常使教师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鼓励教师开展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工作。让其才华在学校里有更多的施展空间,成为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
第二篇:我国民办学校资金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办学校资金运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刘东晓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教育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社会力量办学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形式各异的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丰富了我国的教育资源,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民办学校资金如何科学规范地运营和如何对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管就是大多数民办学校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已成为防范办学风险、促进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
自《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很多民校经过上级部门和学校内部多方面的努力,财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但是应该看到,规范财务管理要走的路还很远,许多学校建章立制或束之高阁落不到实处,或很不健全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问题。从日常资金支出方面来看,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少预算支出混乱
民办学校资金有限,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花钱就必须要有计划。只有领导人和财务人员摸清了“家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控制风险。因此做好合理的预算,是学校资金科学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财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现实是有许多学校从未做过预算,相当数量的学校表面上的预算,也常常流于形式。随意花钱、难以拒绝的人情开支、一些学校领导的个人的临时性的用款占了较高的比例,有时甚至造成学校资金失控,难以为继。
有些管理者甚至认为预算限制了他的正常花销,自己就反对执行预算,使得预算无法制定,制定了的预算也成为一纸空文。
2、基层部门各自为政
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一般分为教学部门和行政后勤各职能部门。基层资金支出的初次审核权是各部门负责人,最后再由学校负责人来控管。建校初期,在学校缺乏规范管理的情况下,因为各部门负责人往往考虑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较多,就很容易出现单方面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争资金的现象,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
如某学院车队的负责人为了鼓励节油,根据车队往年的正常平均油耗给各驾驶员约定了定额,规定油耗与奖金直接挂钩。结果学校临时组织活动需要出车时,司机竟因担心油耗超额影响奖金而找理由拒绝出车。
3、监管缺位放任自流
由于近年民办学校出现的时间较晚,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再加上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往往是投资者,很自然地把民办学校看做是个人的私产,财务管理意识较淡薄,有些人往往注重盈利,也很难严格财务管理。所以就形成了投资者的一言堂,各种经费支出完全是一人说了算,即使订立了各种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混乱。而学校的董事会是也大多由几名家族成员组成,这些亲朋常常不具备专业技能也无法起到监管的作用。
此外,由于民办学校基本属于免税单位,教育、财政、税务等管理部门尚未将其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在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客观上使民办学校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审视近年发生在民办教育领域的一些突发事件,发现问题大多出在财务管理上,并与行政不作为而导致的监管缺位直接有关。
4、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许多民办学校投资者在各个重要职位安排亲朋的缘故,甚至象会计这种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培养的技术人员岗位上,也往往是一些只经过短期培训班学习只能记帐却“绝对可靠”的“自己人”,造成民办学校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职业素质不高。再加上有些部门负责人自恃“地位”较高,目中无人,使许多学校聘任的校长更是指挥不灵,上下不畅,难以运转。
另外,民办学校的投资者为了节省人员开支,经常走入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自认为民办学校结构简单,管理也不是特别繁杂,因此可以一人身兼数职。于是就出现了某学校的会计同时也是办公室主任;某学校的会计甚至要安排教学课程,要采购材料;某学校甚至会计出纳一肩挑;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全校只有一两个管理人员。这样,外行当家的情况在民办学校就屡见不鲜了,提高管理水平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
造成民办学校日常资金运营混乱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就本溯源,缺少制度的保证和执行制度的监管力度是根本。为此,特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控制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4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薄。”
财务制度是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和准则,是财务管理的依据。民办学校应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和学校内部财务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做到合法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圆满完成财务收支计划,这是有效地杜绝目前许多资金运营弊病的根本措施。
首先,应健全财务计划和预决算管理制度。
学校办学活动是一项育人活动,但从实质上看,也是一项经济活动。预算管理是采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调节、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形式。由于民办学校的不象公立学校那样享受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因此对资金的使用更须有很强的计划性,只有量入为出,才能实现成本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所以,学校的预算实际上是学校发展战略的体现,在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工作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等内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该说,目前绝大多数比较正规的民办学校已经意识到了预算的重要性,并有了明确的预算财务制度,以往的不良状况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仍有许多学校重视不够,有的学校还没有落到实处,还需要努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完善财务审核审批制度。
财务审核、审批是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民办学校的财务审核审批应当坚持“分类把关、分层负责”的原则,制定明确的财务审核审批管理规定,并由经办人员、经办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法人分别把关。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或杜绝了一人说了算的情况。
第三,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
招投标被公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公平的管理方法。民办学校可参照政府采购的相关管理规定,制订适合学校特点的招投标管理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各种因素,杜绝了虚报冒领现象,堵住了漏洞,也保证了所购物品的质量。
第四,建立民主理财管理制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9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第20条又提出:“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并且规定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可以行使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审核预算、决算,决定学校其他重大事项等的职权。
许多民办学校也建有理事会或董事会,但常常缺少代表性。理事会较多的家族成员的意见经常是较多地反映了投资者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很难做到集思广议。学校建设离不开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学校的办学业绩、财务状况也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学校的教职员工更应是学校的主人,应当参与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来。理事会可吸收相关方面的职工代表,尤其是优秀教师代表,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各级决策、管理以及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工作。理事会应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理事会还要做到财务公开,定期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账目,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使民主理财更加透明。
应该提起注意的是,投资者在理事会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凌驾于理事会之上。特别是由于民办学校基本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那么理
事会就应该赋予所聘校长一定的权限,不能欲放还抓,除了涉及金额巨大或对学校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出需要董事会做出决定,预算内的常规性和金额不大的成本开支应当由校长负责。这样,在资金合理使用的同时也简化了审核程序,较好地调动了校长的积极性,也使学校投资者摆脱了繁杂的日常业务。
第五,建立监事会财务监控和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各种成本支出决策的合理性、资金的流向,有效地保证民办学校资金经营的安全性,学校应建立监事会。监事会作为学校监督机构,应对学校财务管理和招投标管理的全程进行监控管理,在监事会内部分工中,明确财务监督人员和相应职能。除了加强对年终财务的审查外,还应更多地加强对财务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控制。
学校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批准办学的行政机关报送财务报表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这样形成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财务监控管理网络,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二、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有了制度的保证和制约,有了财务计划和预算,各部门的职责和利益会更加明确,但如果各部门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同一致,形不成合力,也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各项目标,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校的中心工作永远是教学,学校所发生的一切支出都要服务于教学需要,因此学校的资金运转也要以保证教学需要为前提,其他各部门与教学部门就是服务和配合的关系,这是学校工作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各部门不光要考虑本部门的利益,更要服从全局利益。出现预算外开支,只要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利益,各部门要无条件配合。而只有学校发展了,有了整体利益,才会有部门和个人的利益。
各部门之间还应加强沟通,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这样也会有效地避免了部门间的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为学校整体利益牺牲部门利益的顾全大局的行为及时给以鼓励和奖励,努力营造校园内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和以优质服务为荣的文明风气,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大好局面的形成。
三、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岗位需求
由于执行学校各项财务制度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要求,因此要真正实现学校资金运转正常,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就是学校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民办学校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除了必须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外,业务要求是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熟悉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并至少具有三年以上会计工作经历,有从事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工作的经验。
民办学校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对细化核算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从最基层的保管人员到财务机构负责人均要树立核算意识、节约意识,掌握核算技能,才能做到实时控制、环环相扣,准确完整。
为此,民办学校应该为财务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并在资金上予以保证,保证每年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尽可能地满足从业人员合理的学习需要。对取得一定成绩的从业人员要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激励,从而在学校内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如果达不到起码的条件,学校应当考虑选择更合适的人员来任职或加大培训力度。在岗位安排上,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定员定岗,会计出纳职责明确,杜绝身兼数职,使民办学校财务人员配置合理化、正规化。
现阶段我国民办学校正处于历史最佳发展时期,对民办学校资金运营方式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研究民办学校资金运营的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搞好民办学校,通过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服务于民办学校,促进其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第三篇: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法律服务机构管理混乱、法律普及不到位、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才等,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构建公益型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设立更多的法律诊所,来完善农村地区法律服务活动。
[关键词]农村法律服务;乡镇法律服务所;法律诊所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65-02
一、农村法律服务的概述
(一)农村法律服务的概念。农村法律服务,是指针对农村地区和涉农主体,为预防和解决涉农纠纷,维护其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法律事务需求所进行的法律活动。农村法律服务的服务主体包括:乡镇法律服务所、基层司法局、法律援助机构以及调解组织等,农村法律服务的服务活动包括:提供代理诉讼、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调解纠纷、解答法律咨询以及帮助书写法律文书等。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农村法律服务当时的主要功能是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性纠纷进行调解,并从事代写法律文书,解答基础性法律问题等一些简单的法律服务工作。
(二)农村法律服务的特征。农村法律服务除了具有法律服务体系的一般属性,同时它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属性即涉农性:一是服务主体的涉农性,在农村地区进行法律服务的主体,包括农村基层的司法组织和城市的司法组织,但是,由于交通条件、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的司法组织居多。二是服务对象的涉农性,农村法律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指那些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群众,也就是说其户籍在农村或居住地在农村或主要经济活动在农村。三是服务内容的涉农性,农村法律服务的内容离不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的稳定相关的法律需求。四是服务目的的涉农性,解决农村地区的纠纷是农村法律服务的首要目的,农村地区矛盾纠纷能否及时有效的解决关系到农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村法律服务的功能。农村法律服务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预防、解决各种涉农纠纷,如预防功能中的公证机构,作为权威证明机构,可以保证公证证明的质量,大力促使当事人履行义务,解决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民调解组织、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农村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法律服务中。二是宣传法制和普及法律,体现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它是农村各项法律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日趋突出,特别是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方面,农民因自身利益损害而发生诉讼的现象日夜增多。
二、我国农村法律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制的发展模式,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加上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地域辽阔等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法律服务机构管理混乱。在我国,依法治国已经被写入宪法,而依法治村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村”能够实现的前提之一是农民和农村各种组织能够获得良好的法律服务,乡镇司法所作为农村法律服务活动最常见主体,也存在着问题:一是外部结构混乱,乡镇法律服务所本是自主管理的社会团体,但是实践中,它往往与乡镇司法所“合署办公”,使得乡镇法律服务所受到乡镇司法机构和乡镇政府的双重管理,造成了职权不分,职责不明的混乱局面,这种现象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二是内部管理问题,关于乡镇法律服务所,虽然国家司法部、各省司法厅也都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但据调查大部分基层法律服务所没有自己内部的人员管理、服务和收益分配制度,从业人员管理松散,违反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村基层法律普及不到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流动的频率明显增加,他们通过对外界尤其是对大城市各种人文文化的接触和感知,维权意识以及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日夜加深,此时,农村基层的普法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目前我国多数农村的普法活动主要集中在政府相关机构散发宣传单页、村委会等组织通过广播宣传法律知识、地方电视台宣传以及一些“普法日”的现场宣传活动,这些普法活动没有事前系统的安排,机构与机构之间宣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重复性,也缺少实用性。目前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他们对文字性的宣传吸取有用性信息能力下降,所以各个机构之间的法律普及效率就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流动性大,加上农村的法律服务工作并没有引起国家有关机关的高度重视,所以政府对农村法律服务的财政支持也是相对比较有限的。
(三)农村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才。我国现行法律服务体系的构成和制度设置上,更多是方便了城市的法律需求,司法资源的分布也呈现出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律师、公证机构、仲裁机构的比例还很低,加上农民群众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发生纠纷后往往注重调解,很少有人会主动到城市去进行法律咨询,寻求法律帮助,这样就使得这些机构中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很少会接触到农村纠纷的案件。而我国目前那些在农村地区进行法律服务工作的工作者多数称之为“法律工作者”,他们多数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在处理农村纠纷时,更多的是抱有热心、责任心和生活常识去进行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专业指导。所以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服务人才,许多矛盾纠纷没有公平公正的加以处理,农民群众合法的权益没有及时有效的得到法律保护,使得一些农民群众开始不信任法律,最终也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
三、完善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的合理措施
(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益型法律服务体系。首先,法律服务以是否要求服务对象付出对价,可以分为市场型法律服务与公益型法律服务,目前,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地区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市场型法律服务承受能力也有限,所以在我国目前形势下,农村法律服务应体现整体上的公益性。其次,在构建农村公益型法律服务体系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原则,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具体的来说,政府应积极的为农村法律服务的建设制定合理而有效的方针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最后,公益型法律服务组织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式的公益服务主体,包括法律援助机构、群众自治性法律服务部门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由司法局对法律服务组织的规模、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控,确定业务范围,不以盈利为目的,仅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弥补成本和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满足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评价基层组织的法律服务工作是否成熟高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民众的知晓程度,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思想、生产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着手,使农民群众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守法律,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力求使每一位农民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外,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要与我国当下的经济、政治等社会形势相关联,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加强普法工作内容和形式上的针对性。一是普法内容上,在解读我国法律制度的同时,联系国际、国内形势,不仅让农民了解自己迫切需求的法律知识,更增加了解国家大事的兴趣,提高农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在法制宣传教育时,法律工作者需要先将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自己消化过滤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结合典型的案例,将其传达给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明白法律制度,了解法律精神。二是形式上,尽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送法下乡、法律咨询,还可以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如现场授课、针对性辅导,或者利用现代化媒介,如手机、电脑、广播等,对农村基层组织,还可以在村务板报、墙报中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治、政务管理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三)设立更多服务农村的法律诊所。“诊所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主要是通过高校法学院提供经费、基金或个人捐款等开设,是美国政府主导的法律援助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法律诊所教育具有理论性和实务性的双重特点。另外,我国一些高校的法学院学生对学校的传统理论课程表现出不满,他们渴望自己能够亲身观摩或经历一些真实的案件,以便学有所用,取长补短。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诊所教育模式,将法学院教育纳入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中,从而建立更多的高校法律诊所,充分的利用在校学生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本身的不足。
例如,2000年,北京大学就已经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建立了两个正式的法律诊所民事法律诊所和社区法律诊所(2001年新设立的),据了解,截止2013年的12月,北京大学法律诊所为社会提供电话、信件咨询服务近万人次,法律援助案件260多件,案件胜诉率达90%以上。它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高校内部设立的一些法律诊所,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成果,据此,我们期待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多的法律诊所,它不局限于一线发达城市的高校,像一些较偏远地区的高校也可以开设更多的法律诊所,其服务的区域除了城市,同时也可以更多的兼顾广大农村地区。此外,在设立法律诊所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些我国农村地区现阶段的实际问题,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例如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比较分散,所以我们可以以乡镇或县为单位来开展工作,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免费的、专业的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桂杉杉)
第四篇: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成 刘天辉 马晏骏 孔令禹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这导致了人与土地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重新优化土地资源是重要的手段,并且农村土地整理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和必要。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简单的概括一下农村土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问题 现状 对策
根据我国的国情,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重点难点都是是在农村地区。农村土地整理其实是指根据国家有关的整体政策,对农村整体、农田、田间小道、水资源等实施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关系,使土地结构紧凑合理,增加更多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活动。
1.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国家现在大力发展农业制度,其目的在于有效的提高农民耕种的积极性,然而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大片的荒废土地,无人耕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出去到沿海城市打工赚钱或者到城镇的工厂打工赚钱,家里留下来的妇女儿童基本上没有什么劳动力,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原来很是肥沃的土地现在也变得无法耕种异常贫瘠,土壤也因为长时间没有耕种变得非常的坚固,田地基本上变得不具备再次肥沃的可能,这就是当前大多农村的现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就是因为农民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太低。尤其是旱地耕作地区,由于缺乏灌溉体系,大片的田地无法保障耕作的收益,农民都选择出去打工赚钱,从而造成土地荒废,杂草丛生。
2.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追求形象工程,土地整理面广质差
土地整理的目标是增加更多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改善农业现在的条件和环境。但是很多政府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或是为了完成上一级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把土地整理当作追求名利而去完任务,使得土地整理工作没有发挥到实际作用。通常他们都是只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对土地随便的处理,随便的扩大耕地的面积,使许多本来优良的田地受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土地整理工程的名利标志已经使各个地方的政府官员趋之若鹜。土地整理只是为了一味追求政绩,无论自然条件什么样,均要求小田变大田,零碎的道路变成道路网,分散的树木变成树林。因此造成了土地平整的费用用掉了土地整理费用的一大半,同时也缺乏土地整理方面的人才,导致官员们错误的看待土地整理问题,认为土地整理就是土地平整。还有很多领导干部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简单的认为土地整理项目是建设工程招标项目,做好、做坏都是项目建设单位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在协调解决项目中涉及社会问题时,不积极配合。这样看似是积极的参加农村土地整理的工作,其实是违背了土地整理一开始的目的。
2.2土地权益不清,土地整理纠纷不断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有一个复杂繁琐的问题就是土地的产权问题,土地整理打破了以前关于土地的界限,对原有的土地使用者所拥有的土地产权,耕地权,承包权进行重新认定,这是一个切实关系到农民利益的事情,但现实是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一些政府不重视这类事情,导致农民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很难有积极性。农民把整理后的土地出租出去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但是对于长期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民来说,其就业安置仍然是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转让土地后仅仅靠租金满足不了农民的生活要求,他们仍然有就业的要求。并且还有土地权属混乱,整理时纠纷不断,有些土地使用记载的权属模糊,不能准确反映到底是谁的。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整理会带来一定的补偿,这种收益也造成农村土地拥有者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在土地整理时,农村土地所属权问题不能明确的确认,而且农民往往不具有相关的法律意识,所以很容易导致纠纷甚至是流血事件的发生。
2.3整理技术粗糙,缺少长远整理规划 现阶段土地整理还处于早期的阶段,存在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土地整理过程应用的高科技技术较少,目前虽然有些土地整理工程采用的是现代的高新技术,但是还有很多的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等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方法。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以及一些专业知识在土地整理中缺少宣传教育,从而造成一些工作队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给土地整理时造成很大困难。所以实施土地整理规划的落脚点是保证质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数量。
2.4土地零碎分散,难以进行自由交易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农用地多且又杂,处理起来非常繁琐。因为土地不能自己随意买卖等原因所形成的土地零散无序、人均耕地面积少等状况都是土地整理的重难点。我国现行的土地分配机制也不健全,这使土地的经营规模普遍很小,不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挥,不能迅速改变土地现有的结构。
2.5整理意识较差,后续利用目标不明
潜在的土地整理意识差,法规、政策不健全,土地整理要达到的功能难以实现。虽然国家明确了土地整理的政策,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土地整理产生互惠互利的效果,但土地整理项目仍是申报过多并且说的天花乱坠,而实际情况是实施建设与申报完全不相符,工程质量不高。还有的比较滑稽的情况就是,一边土地耕地面积不够,一边土地没人耕种处于荒废状态。缺乏土地整理意识导致大量耕地现在变成了房地产商手下的宅基地。还有一些政府管理部门认为土地整理不是一个划算的事情,投资大见效慢,因而对土地整理态度冷淡。
3.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强管理,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土地整理的过程常会有土地的权属发生流动。所以要加强土地整理时权属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农村土地整理的对策要依据中央有关的对策,加快土地产权的登记。尽快确实的弄清农民的土地产权,这样才能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提高农民关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
3.2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土地整理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土地整理的意识,让农民切实的感受到土地整理的好处。土地整理是互惠互利的工程既服务于农业发展又服务广大的农民群众,只有农民群众的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所以土地整理是万万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参与。对此我们要加强土地整理优势的宣传,让土地整理的意义在人民心中有深深的烙印。这样就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其自己愿意奉献愿意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把逼着他整变成了他自己要整,不让正还要抢着整,这样对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将会起着显著效果。在土地整理的初期设计规划阶段,也要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切实把农村土地整理做成一个真正能使农民同胞获得利益的利民利国的工程而不是一个表面形象工程。
3.3加强规划,科学调整农地种植结构。
调整农地种植结构,变零散为整体。充分发挥现有的设施,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规划设计,考虑长远,放眼未来,时刻要想着这些规划是不是以后能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规划中发挥作用。调整种植结构,使现有的土地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所以规划一定要做到合理。
3.4加强投入,实行土地高效精细整理。土地整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加强管理。要想有效的提高农村和谐发展,在前期的设计中土地整理主管部门应该和农民群众协调好。加强项目投入,要制定出合理的资金投入规定,不能眼光短浅不舍得投资。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土地整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较强的责任心。采取实际有效措施加强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土地整理的虚假性不存在,使土地整理事业真正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3.5加强服务,坚持整理的可持续发展。
好的服务可以为土地整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增设一个的服务机构,专门为农民讲解国家关于土地整理而制定的政策和解答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他们所遇到的难题。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加强投入,合理的运用人才和现代高新技术,更需要完善的现有的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农村土地整理机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相信有了政策和法规作为大框架服务土地整理,农村土地整理起来更是如鱼得水。(指导老师:龙振华、邱福清)参考文献:
[1] 王万茂.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经济,2002,12(4).[2] 谭淑豪,曲福田.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主要矛盾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4(78).[3]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N].人民日报,1999,06(25).[4] 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9)[5]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 2001,6(102).作者简介:
王成,男,(1993-),河南济源人,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第五篇: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玉明
2013-2-20 15:18:43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20期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中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政府信息化在行政管理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政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及其它公共服务,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简捷、具有更高品质的电子化政府。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先,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其次,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可概括为是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能反映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比如政府机构设置非常不合理,层次多、部门多,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行政过程透明度低等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有新型的管理体系才能与其相适应。
2.部门统筹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
政府信息化需要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力度不够,未能改变部门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的现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最初的政府信息化都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政府部门信息流通障碍重重,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3.相应的信息法律体系不健全
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健全的法律体系将大大地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在信息化法制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立法研究不成熟,信息法律体系建设缓慢。许多法律中的盲点、空白点已严重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4.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
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条件,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成为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在硬件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尚没有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政府的统一网络。在软件方面,信息化人才匾乏,缺乏专门从事网络维护和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政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力量不足,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2.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
政府信息化改革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按照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把政府信息化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组织结构、行政流程和政务信息的重组和整合等问题。首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重组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其次,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集中和高效”的客观要求;最后,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打破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联互通,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2.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通过立法明确网上政府、公民的职责、权利、义务,明确政府公开信息的法律法规,增强信息和决策透明度,明确政府信息保密方面的法律制度。
2.3 强化组织管理,统一规范标准
针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首先,必须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建设,协调管理要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原有的基础设施,整合原有的应用系统。这样一种信息整合平台,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原
有的政务应用系统,而且能够快速方便地使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连接到平台,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
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用于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人员培训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合适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借助高校力量,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