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路上的一些误区以及我的亲身体会
其实有些问题我考研的时候也有,但是后来发现这些都不是我需要去知道的,反而很多时候成了前进的阻碍。可能大家都没有觉察到,我就在这儿举一些例子。
问题一:学长or学姐,除了考研参考书,我需要买什么辅导书?
这个问题是研友们问的最多的。但其实,这个不适合在考研初期过多考虑。大家都知道一般学校会列出参考书籍,就英语专业而言,可能就是熟悉的那几本。语言学很多高校都是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Yule的《语言研究》。。楼主认为在考研准备初期阅读参考书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对参考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再可以根据自己稍微薄弱的章节选择一些辅导书籍,而不是一开始就询问书名,全部把她们买回来再慢慢看。根据我自个儿的经验,这多半是图一时之快,后期要么就是很少翻阅,要么就是这本看一点那本看一点儿(书籍太多,不知选择哪本好)我不知上过多少次当了,这次终于学乖了哈,还是觉得这样比较有针对性,也可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好书
问题二:初试分数是多少?上线难吗?
对历届的初试分数大家可以有一定了解,后期还可以对照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小小的“估分”。但是我建议大家对分数线不能看得太重,不然很可能导致几天的学习不顺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这个我本人有亲身体会。。每次我失去信心的时候,朋友就会鼓励我说你又不知老师是怎么批的,做到不会的题只有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不用给自己“判死刑"。当时我还不能完全想明白,觉得他就是安慰我,而考完研之后我觉得这是真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心态,支撑你坦然面对逆境和困难,走下去。
问题三:初试进了多少人?复试来了多少人?录取了多少人?
请允许我把这些关于“人”的问题归为一类,也请允许我不太想回答这些。。我自个儿准备考研的时候,真的是没怎么在意这些个“人”呢。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数据,还会挺紧张的,但真的开始复习了,就不会顾及了。慢慢的我发现,考研就是检测自己与知识真谛的接近程度,和别人其实没有关系。你没有成功,也不是因为别人挤压了你,而是你离真相还不够接近。如果考研是个比赛,那么这个赛场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而已。
所以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进考场不紧张的原因,因为没有太在乎周围坐着的人,反而挺高兴,还有人陪我一起参加这个“我和知识”的测试
问题四:复试淘汰率高吗?
我的导师曾说:你们学生害怕考不上,我们老师害怕招不到合适的人。大家反过来想想就明白了。没有学校故意要淘汰那么多人,大家都想招好的学生,就如同我们想考好的学校一样。至少当我去复试的时候,通知单上写着:拟招XX~XX个人。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区间用来干什么?还不是想要给学院一点自由,如果真的遇到好的学生不要因为死规定而剔除他嘛?我看到这个的时候明白了学校的用心,觉得挺欣慰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脑子里只装着这些死规定,其实每个人都有压力,你是,学校也是。规定只是用来帮助他们筛选他们想要的学生,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准备复试,展现自己的研究天赋。
如上,这些都是我从亲身经历和与很多研友聊天中得到的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摆好心态,对成败抱有一颗平常心,也对自己多一点信心,虽然我们都不知道结局如何,但请义无反顾地相信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多给自己一点耐心,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力,都值得自己和别人去尊敬。
第二篇:考研路上的体会
考研——生命轨迹中一段无法抹去的铿锵岁月。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这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
早晨六点,拉开门洗了一把脸就抱着一摞摞的书、背着沉沉的书包去自习室了。12点多刚刚睡去,稍微睡了一下就起来了,面对第二天的复习。自习室、食堂、宿舍,真正的三点一线,不过通常食堂、宿舍所占用的时间最少的。每天习惯了沉默的教室在宁静的呼吸声中度过。每天夜晚的时候,校园里宁静了,复习完开始往宿舍奔跑,在宿舍锁门的最后一刻冲进宿舍。深居简出的日日夜夜里,没有了无边无际的遐想,没有了落花浮云的低吟浅唱,没有了琐屑的烦恼和无谓的忧愁,满脑子关于学习的计划和美妙绚烂的梦想。走向教学楼的时候,总喜欢望一望天边的曙光,即使仅仅是微明的一线,或因为阴天它并没有出现,我都会灿烂的对自己一笑,又是新的一天,加油。
这就是考研追梦人每天过的生活,他们感觉不到苦,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梦,眼睛一闭,仿佛就能触摸到自己的梦想在蔚蓝的天空飞翔。梦因追逐而美丽,天空因蔚蓝而深远。这就是每个考研人内心中所向往的美丽的梦。梦是美的,追梦是艰难的,耐得住这艰难的苦,方能感受这梦的美。
鲜花铺满的路上,风雨总是难免的。当灰暗偶尔飘过来的时候,自己的心是否还能依旧向往着美丽的梦。当一成不变的生活、枯燥乏味的生活,出现的时候你、我、他,还能坚持那个美丽的梦吗?
远离其中的人不容易理解其中的滋味,从前以为很容易的事,放在考研所要准备的千千万万的知识点中间也变得想象不到的困难。从备战考研那天起,我们就把所有的焦虑和向往,放弃与希望一个一个捡起来,放到心里这个篓子。到了现在,在考研这场战役临近的时候,它们越来越不安分了。总是想要放弃,因为篓子里装了太多的恐惧和不自信。越临近冲刺的这个时候,所有的担心都会在瞬间一拥而上:我复习的一点都不充分,现在如何是好?一瞬间发现自己很难坚持下去了,再也不想复习了,那么多东西要复习,那么多书要背,单词怎么都记不住。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发现自己颓废了,就剩下这么一点时间了,我无论多努力又有什么用?再加上每年从10月份开始,各大知名企业就陆续启动了校园招聘宣讲,接下来就有找到好工作的同学炫耀。万一我考不上、又没有工作,这可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浮躁心态和不良情绪,很容易在最后阶段不断干扰复习,让考生无法静心学习,耽误学习时间,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时间越近越浮躁,越看不了书,越看不了书就感觉时间越紧,时间越紧越感觉手足无措、理不出头绪,也就越发浮躁。其实,不论是谁,在长时间、高强度、高压力的心里环境下都会难以承受。心里面的那根弦绷太紧了。
那么要怎么面对这样偶尔会烦躁的心里呢?
每个人都会遭遇这样的瓶颈,当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不要担心,不要消极的来面对。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由于不能忍受心理上的焦虑而放弃最终的考试,前几个月艰苦卓绝的复习成果付之东流,美好的理想在最艰难的时候与自己失之交臂。自己或许疲惫了,很想停下来稍作休息,可是考试却迫在眉睫。自己也知道,梦想的实现不是休息得来的。于是,矛盾、焦躁,情绪的恶化导致学习状态越来越差,甚至这些糟糕的情绪会一直牵绊着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这样的过程,梦想的力量在削弱。我自己认为每天、每周、每月都抽出固定的一点点时间出去走走、逛逛,给自己一个适当放松时间,让自己的心里放松,不再总是处在很紧张的心里状态。学会休息也是考研的一门功课,从记忆的规律来讲,很多时候长时间的记忆,并不会产生很好的复习效果。长达几个小时的复习、背诵,最后可能记忆效果不如轻松的学习一小时效果好。学会放松,给自己疲惫、紧张的心里一个放松、缓冲的时间。休息不是浪费时间,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要心中有数: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机会,不会因为你这两个月对学习的努力而一去不复返,好工作的机会几乎月月都有,而考研的时间一旦错过,你必须等待又是一年的煎熬、甚至是一生的遗憾!所以不能让这段时间的艰辛备考全毁在不良的心态上了。
虽然有人说考研是逃避就业逃避入世逃避成长,但是可曾想过,不考研也许也是一种惧怕,怕考研要经历的紧张学习,怕考研要面对的孤独寂寞,怕考研要放弃的种种机遇,或许更是害怕未知的考研之后?有的人踌躇满志势在必得,有的人应经不堪重负而放弃,有的人和尚撞钟的敷衍,有的人在希望和怀疑中坚持。
在浩瀚的知识面前,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微弱,但选择了烈火,就宁愿成为灰烬。我不再纠缠于本无法判断的对手的强弱,也不再悲悲戚戚的自怨自艾,我为自己做了一张考研倒计时卡片,燃烧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就让我与纷飞的柳絮,与吐绿的嫩芽共赴这新的四季轮回,走过一年的严寒雪雨,在未来的春天绽放最美的微笑。
考研考的是心态,考的是一个人究竟能不能从一而终勇往直前的以同样的自信,面对一个个解不出的题目,面对那一摞摞的厚厚的书,面对那寒冷的夜里几近绝望的情绪,面对别人的快乐,面对同路人的离去,面对未卜的前程。很多次在夜里醒来的时候,翻开的书仍在膝头。几个小时之后离考研的日子又会少一天。
很多个夜晚,我站在复习晚归途中的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兀立在无人的路上,心中却莫名地涌起一阵自己很了不起的自豪之感----你正做着少数人才敢尝试的事情,正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付出努力,坚持到今天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这样想来,你烦躁的心随即冷静下来。没错,问题永远是越解决越少而越拖延越多。
无论水平怎样,不管还剩下多少时间,永远不要让自己输在半路上。在最后这些日子里,这样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是治疗自己一切不良情绪的良药。而用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和迎接这场考试,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放下自己一切的私心杂念,把每一天都当作最珍贵的一天来对待。相信“剩者为王”,相信坚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考研最大的问题来源自身,如果失败往往都是自己的原因。考研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竞争对手就是自己,要不断地与懒惰的、烦躁的、灰心的自己做斗争,战胜了自己,就能取得考研胜利。
我们知道,在考研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人在开始时就愿意接受失败,也没有人愿意在理想追寻的最后路途上将自己转换为懦弱的形象,可是这条路上必将有很多人退缩,停止,倒下,到达终点的毕竟是少数。这是现实,也是差距!所以,如果你能不畏路上的荆棘密布,不畏途中的寒风冷雨,并忍受最后时刻的孤独与寂寞,遗憾也将不会有任何可趁之机,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你必定会给会拥有令无数人羡慕的成功。只有承认自己会遇到问题,承认有很多问题自己很难轻易解决,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面对它,才能更好的应对它!如今,在最关键的冲刺时刻,一切问题都将不会成为阻拦自己开启成功之门的障碍,面对它们,跨越它们,这是每一个考研人此刻该有的斗志和力量。我们也知道,这段时间来漫长的准备工作,终会在那个冬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也知道,这样一个冲刺的时刻,没有什么比坚持到底更有意义,更来得纯粹和富有激情。
一百多万万考研大军,无论从何种方向进行对比,记住自己的目标,记住自己的路,不一样的起点,但我们同在向一个方向冲刺,共同付出了他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专注。这两个月,放下种种疑虑和困惑,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尽快解决,这一个月,抛弃他人的好坏评语,静下心来,投入最后的整合梳理,这一个月,无需为琐碎的生活自找烦恼,过好简单的每一天,平和心态,充实即可。
时间就是这样翻转的飞快,无法复制,每一天我们都在为自己填充更丰富的内在,最后的奋斗时光属于每一个考研学子,重视和把握冲刺阶段的每一分钟,一个月也会在转眼间流逝,剩下的你,是全副武装的装束,向着已经渐渐敞开的理想之门。
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别想着自己是千里马可以一跃千里。我原先以为我可以做千里马,可惜我不是。我开始常常以骆驼自喻,骆驼它能扛得住重负,耐得住炎热与寒冷,挡得住风沙,找得到出路,达得了目的地,这样的能耐是千里马难以比拟的。考研就是沙漠,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做骆驼。
考研会让你收获良多,即使你失败了,你的失败与其他没考研的人的失败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个绝对不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你慢慢会体会到考研对你心智的磨练大有裨益;考研是人生一笔财富,它能萃取出一个更加坚强和理智的灵魂,它能检验出世界上最高尚最纯净的友谊,它还能使我们从一个更高的人生高度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是我们便览美景,领略智慧的无穷魅力;考研会是你一生无悔的选择,之后的岁月里,它会让你在困难面前不会轻言放弃,忘形时提醒你脚踏实地,即使挫折也无法磨灭你的斗志!
我们相信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相信冬天已经快来到,春天就不再遥远。期待每位考研学子在经受这严冬的考验后都赢得满园芬芳……
第三篇:考研在路上
考研在路上
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对曾经高考遗憾的弥补,而我认为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翼和追求,有人说考研是对选择工作的逃避,而真正坐在这里考研的人们却早已用理性的眼光锁定了未来更加宏伟的目标。如果把大学生活比做一个平静的夜晚,那么考研便是黎明前风雨交加的黑暗,对于所有有坚定意志的考研人,纵使狂风暴雨淋湿了衣服,但只要内心信念之火不灭,离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不远便是绚烂的朝霞。我曾经在泰山顶看过日出,在破晓前的寒冷中我为我的等待感到后悔。但是,当太阳跳出云海,漫山尽染金黄的一刻,我为我的等待感到骄傲,因为那一刻让我见证了奇观,那一刻让每一个等待的人的灵魂都熠熠生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年轻的字典里没有失败的解释,我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自豪。我们在进行一场光荣的战斗——为亲人,为师长,为自己。我们和同龄人站在同一个台阶上,只是为了未来,我们选择攀登。攀登的路漫漫而又崎岖,但为了更广阔的风景,我们坚定的前行„„„任凭汗水一次又一次的浸透衣衫,我们咬定牙关。抬头望去,胜利已不再遥远。
前几天在阮晔老师讲课结束的时候,他说了一番励志的话语让我为之振奋。他说:抗美援朝我们在武器装备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靠两个字——拼命。只要敢于拼命便不会有做不成的事,何况是小小的考研。感谢这位可亲的师长,从他朴实的话语中我更坚定了考研的信念。
生活在这个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里,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诠释着山的雄浑和海的博远。三年时间让这一切的诠释完成了由表观到心灵的升华。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的,我们未必会成功,但只要过程轰轰烈烈,哪怕失败了,我们依然无愧于心,无怨无悔。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念,踏踏实实,奉献给我们的必定是未来无尽的精彩!
第四篇:体会:新课改使我走出教学误区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响应课
改的精神到付诸于实践到理在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我已看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而今,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我们都知识评价与考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如果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查,某些考试也要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任务和活动。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负担,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
第五篇:2011年 申论亲身体会:在工作中练申论
2011年 申论 亲身体会:在工作中练申论
本人考了5年,每年申论都是40多分,一直不高,直接影响总分。2009年总分距面试线差1分多一点,2010年更冤,差0.3分。今年总算过了。其实也不高,申论50分,但保证了总分过线,也算有些心得吧。上周参加的面试,现在等最终结果。
1、申论真不是东西!
与许多人一样,我很痛恨申论。它太没有章法和规则可循。我是个动笔的人,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单位写的东西是给领导做决策参考用的,有些被拿来直接引用,层次还挺高。我在生活中写些小稿件投给媒体,每个月的稿费可以支持我在北京的水电煤气顺便还能带老婆孩子出去吃一两顿。按理说我写文章应该不成问题。确实是,2006年第一次考时真是信心满满,但结果是,我的申论47分,当时合住的兄弟平时不像我那样大量的写,但他考了52。
后来我就总结各种经验,比如人家说申论要有套路,我也学,学了之后,考得更低了。这几年,每次成绩出来,都恨得不行——都谁评的卷,这帮人自己一年不写一篇像样的东西,有什么水平?都谁出的评卷标准?这帮人自己恐怕根本就不在政府机关从事文字工作吧,他们的标准行不行啊?
2、何谓“对公务员工作的模拟”?
尽管对申论的不可琢磨受伤多次,但申论是“对公务员工作的模拟”这句话,我还是认同的。原因是,我在体制内工作过一段时间,接重要电话后要整理出纪录给领导看,参加会议后要做纪要,年终要总结各单位成绩,日常要上报信息等等,都像是申论的一部分。为什么我的分数一直不行呢?
我们本来内心里都有对一件事的最本质判断,都有一定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只是我们这些年受的院校教育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从小学时写作文起,你参观一个地方不是去体验世界学会观察欣赏,而是要落到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和更好建设什么的上面去,这导致你看张照片也能写作文,甚至坐在教室里意淫一番也是出作文。于是我们的语文尖子生到了社会上即使做本行,也往往不能成个好作家好秘书好学者。
公务员必须解决问题,尤其是中央一级的,你分析不清复杂形势,整天把别人说过的东西拼起来,遇到任何一点新情况都要请示,自己没有个判断和解决方案,肯定不行。不论级别多高、挣钱多少,合格公务员应该是有分析判断,有解决措施的人。
当然,这些东西都要用你的领导理解的话和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比如,你的下属单位报上来一个新举措,你觉得不错,想使用,在讨论会上,你只要一说出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番意思,所有的人都明白,你是支持新办法的。这就是公务员特定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支持,你的发言或文字可能是强调稳定对发展的重要意义,传承对创新的重要基础作用等等,你这样一说,所有的人也都会明白,你是不支持这个新主意的。
所以,“模拟”不是抄官话,而是你有见解,但用官话来表达。大家都推荐新人看《半月谈》、《人民日报》,为什么呢?其实公务员想上进的人,也要坚持看,这里面有官话包装下的思想和解决方案,你如果坚持看两年,你会发现,透过一堆平和的表达,太多人在努力引领这个国家向某个方向发展,他们真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抄别人的文字混职称。当然,表面现象是他们抄了大量别人的字和官方的话,但关键不在这里,关键是他们最核心想说的几层意思。能发在这些官方大媒体上的文章,必经高手反复过手。如果你看中央会议发表的公报、报告,更是如此。
3、申论就是工作,申论就是生活
2009年我比较艰难,儿子出生后生活与工作都压力大起来,时间完全破碎。这一年复习冲刺时,每天做完单位的事,到家一般是晚上8点左右,吃完饭,儿子睡了,9点左右我拿出买的模拟卷,完全按时间做一套题,做到半夜,自己给自己打个分,然后睡觉。老婆也考过几次,她拿我写的卷子,有一次赞美,说她认为很标准,完全可以当参考答案,今年肯定能考上。这一年,国考结果,申论43分。那是第四次国考,我已经习惯了接受不好结果。
总结了一下,觉得一是太信套路。传播学有一个理论叫“议程设置”,你用买来的题来练,实际上就是被辅导班那些自己也没干过这行的人给框住了思路。
二是把工作、生活与进取完全分离开了。其实它们是一回事。分离的结果是,工作时在想考试,过日子时在担忧工作没有交差,写申论不是用心写,而是下意识地用辅导班标准来写。这个结果是,工作、生活、学习都不是我心主导,而是被各种浮尘所推动,很累,很没有感觉,很绝望。
申论不是别的,申论无非是一种考试,当你跟未来岳母聊天,是一种考试,当你跟客户或者领导交流,是一种考试,当你跟儿子一起玩耍,也是一种考试。也许申论的结果比较快,比较明显,但工作和生活中每一种沟通,最终都是有成绩的。几十年后,有人家庭幸福,有人事业顺利,有人广结人缘生意大大,他们都是日常生活做得好:会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利用、提出自己的方案并说服配偶、子女、领导、客户自然而然接受它。
2010年,我在复习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工作和生活中更注重用心在当下,专心把手头的事处理到更精深的程度,无论书面还是口头表达,都尽量加强思维和条理,同时注意观察接受者。
4、何谓正确的见解
表达是末流的东西。否则,以我能发表那样多文章,能在单位承担那样多文字工作的经验,怎么会申论不过关?关键是见解和解决方案。至于表达,它是可以熟练起来的,公务员的工作气氛会同化人,只要你文字功底不太差,干个十年肯定会写出很官方很熟练的东西来,但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却不是日常磨练就可以的,必须动心,不断动心才可以。
文章只有两部分:论点和论据。论点就是见解和解决思路,它们体现在结构上,体现在大小标题里。其他的,都是表达层面的东西。从普通公务员工作到高层干部的“政治意识”,都突出表现在见解与解决方案上。老百姓说公务员是“从政的”、“政客”,相当多的公务员自己也觉得是“在政府混”,其实政治是一种斗争,比如在单位要有人事上的站队,跟什么人,在更高层面要有治理一方的思路,与别人不同。所有的人事、路线方面的不同,体现在你有自己这一系统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而且真正有发展的从政者,往往是有自己的东西的。从几代领导集体到地方县市的一把手,若仔细看他们的报告,你会发现他有主张,而且,一般是很坚持主张的。
没有主张的申论是没有魂的。关键是,何谓正确的主张。
我的一个感受是,真正正确的主张不是我的主张。原因是,我的经验总是有限的,我总会下意识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到上学时班里商量一个事,大到工作后全单位整体发展方向的讨论,你会发现,总有些意见与你不同,有时甚至是领导、大多数与你不同。于是有分歧和矛盾出来。太多单位的人事斗争也往往由业务冲突转向人际冲突。从公司到政府,太多太多。申论中正确的主张从何而来?
1)资料中会有一部分,你需要凭日常工作和学习积累去判断。有些主张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不能实行。比如加大投入,你这个工作面会有多大?每个点多投一千块钱,老百姓自己不觉得,政府还一下子花出去几千万,这就不是个好主张。
2)日常经验中会产生一部分,这就是我建议申论工作化、生活化的原因。今年我给单位写一个大报告,第一稿被批判得狗血喷头,批我的外请专家说完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刘云山.rar(26 K)下载次数:36,一位领导同志在很官方的一个媒体上发的文章,相当长。我下载了回家看了两遍。感觉有些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看看人家文章的结构、思路、表达,申论若能写成这样,想不得高分也难。大家不妨看看,看完之后,你再想想怎么写黄河精神那篇无主题申论,是不是思路开阔许多? 3)一些“无用功”会激发出一部分。申论中正确的见解,一定是站在国家全局视角的,它不会因为你个人的经历而使总体发展出现偏激,也不会因为你所在地方的一点个别经验而带着全国都去冒然推行。工作和生活中太多“无用功”会帮助你了解这个国家,比如你认真看业务资料,联系着看,发现一处不合理就寻找相关的更多资料,直到联系到全国、世界总体市场、政治形势的诱因;比如你在食堂与同事聊八卦,你下意识地想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你如果分管这个工作,如何解决。看新闻也好,做业务也好,跟老师同学相处也好,太多机会等着你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相当多的时候,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一个办事员、一个公司新人,而要把自己当成部长、总理、行业协会主席、校长,至少也得个系主任或县长来思考问题。不是让你当官迷,而是培养你超越自我去发现正见。
5、练习。
1)不发牢骚。无论老婆还是领导让你不高兴,同学让你如何不屑或愤怒,职场待遇如何不公,都不要发牢骚。因为牢骚不是正确见解,也不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牢骚的习惯会使你的申论带有火气,不论你信不信,有火气的文章在高速阅卷也是一脑门子火气的阅卷人那里得不到认可。
2)勤于思考。事无大小,都尽量把根本上分析,往大处分析。日常至少要想这样的问题:老师、领导为什么这样办?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上级会怎样要求他?想通了,你就可以理解一些事,从而在处理这些事,写相关文字时更明白方向在哪里。
3)热爱生活。公务员上为领导服务,下为百姓服务,如果你不喜欢工作环境,对“刁民”烦得不行,对家庭很没有感觉,你文字一定是应付的。你的见解无根,不知为谁解决问题,也不知为何要用这段或那段官话。自己不知道哪些东西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为此要变换表达让人接受,哪些东西他们不对,你必须想办法委婉化解,或找到更高领导依据慢慢把它放开。哪些东西你推也推不掉,不理解也得执行,但在执行中可以尽量让它更符合整体利益。
4)交锋包容。练申论需要每天看每天写,这个我不需要多说。还有一种日常练法,就是不断跟人交锋。你可以泡时政论坛、QZZN、微博,也可以在食堂在宿舍跟人交流不同见解。原因很简单,不同见解会激发你思考,不同解决会不断带给你新信息。在交锋中你会慢慢学会怎样形成和表达自己的主张。不要非得说服别人,不要非得达成一致,不要认为自己一直正确或一直不正确,就是不断交流,再交流。如果怕别人烦,或者身边没有对手,就多用网。在这种交流中一定要有容,不断修正、不断扩展。这个练习非常重要。练一段你就能感觉到,看到一万多字没条理甚至互相矛盾的资料时,你能迅速判断主流,形成见解和方案。5)找到自己。申论要有风格,否则你就是套路。我那位曾经考过52分申论,当年就考上中央某委的室友,论文字不如我熟,但就是有观点,有风格。这很重要。风格早期可以学别人,但后期还是看自己的性格与经历,不要非得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要考公务员,但公务员也是有千万种风格的,不是你成为另一个人就“穿越”成公务员了。我们不断练习,不断争锋,就是去掉二三十年尘世经历和院校束缚给我们的套路,让我们在了解更多信息和更多见解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当然,这个自己可能包装在官话和互相给面子的职场大气氛下,但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不要因为几万块钱就变了主张,不要因为几句赞美一个小小提升就忘了自己是个什么人,也不要因为几次挫折就不相信自己将来能做成事。你就是那个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人,你就是上天选来使世界因你而不同的人。你考上,或者考不上,你经手的事务都会因你的不懈申论练习而大大不同,它们会改观你公司的收益,提升你单位的业绩,使你更受领导和同事接纳,更与家人朋友融成一体。
宣讲了一上午(最近有个朋友指责我“好为人师”,决定与我断交了,呵呵呵),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什么是黄河精神?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如果不能,去练习吧。从最近几年你自己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反思一下,什么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坚持的理念?如果这个也回答不好,换一个角度,这几年我做大多数事时出发点是为了什么?
如果让我跟孩子们推广我自己这几年的理念,我怎么让他们接受?未必要像考题那样做出一个明确的宣传方案来,但你一定要清楚,怎样才能真让他们接受你的主张。
如果这两个问题你都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考过了。那么,把它们串成一篇文章吧:黄河精神是什么,现在为什么许多地方不能把它贯彻,各种偏颇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些问题用标题和段落串起来,就是最后的大文章了。
我的答案在前面所加的那个链接里: 什么是黄河精神?这是“文化自觉”的问题。
如何弘扬黄河精神?这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问题。
至于措施与路径,可以被高度概括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为什么出这样的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如此上升,软实力却跟不上,你看各种报道、各种报告,中国需要在软实力方面如何着手?
这些都是答好本年题目的关键。这些问题离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远吗?我们自己如何想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自觉),如何坚守和发展(自信与自强),如何变得不偏激变得能创新(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些问题难道不是在日常就有的吗?
世上本没有申论,世上处处是申论,我所写的,也并非什么申论技巧。不知各位是否认同。你赞同,或不赞同,它都在那里。
祝福各位同志(这个词真好,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人!),我已经过了年龄,今年如果面试不过,也不会再考了,祝福你们,如果考上,多给老百姓办几件好事。如果没考上,不要放弃努力。岗位、年龄、职位可以由别人而设界限,但我们一颗不断修炼提升的心是无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