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15: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文件

穗字〔2011〕1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1年1月13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2010年12月12日至13日视察广东、广州重要指示精神和12月14日省委常委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全力做好后亚运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巩固和发展好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推进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天更蓝”成果

(一)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防治空气污染。继续实施“空气整治50条”及“新31条”,特别是结合国家对污染减排新要求,加大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建成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以燃煤、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窑炉及导热油炉,继续推进小型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建立供应能力强、结构优、效率高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深化工业降氮脱硝工作。进一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减轻城市灰霾。继续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达标管理,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查与强制维护(I/M)等制度,提高新车环保准入标准。加强非道路移动源的废气污染控制,禁止露天焚烧稻草、垃圾以及其他产生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将亚运空气环境综合整治中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到地方性法规层面,适时修订《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苏泽群同志负责)

(二)大力推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和周边城市对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区域、流域城市间协作机制。(苏泽群同志负责)

(三)建立健全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工商、环保、城管等多部门并联审批、联合查处、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饮食业油烟、建设工地扬尘等污染问题,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机制及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苏泽群同志负责)

(四)继续大力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第二批(77家影响环保类、8家危险化学品类企业)、第三批(32家影响环保类、55家危险化学品类企业)“退二”企业搬迁工作,推动一批企业向省级产业转移园、市级“退二”园区和省外等环保迁移,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做好“进三”、“优三”工作。(邬毅敏、甘新同志负责)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g

二、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水更清”成果

(一)加大力度推进水务工程建设。一是进一步推进河涌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更加突出全市河涌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注重体现水文化元素,加快实现城乡水系“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建设具有岭南水系特色的水生态系统。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改造完善易涝区与低标准雨水系统,提高城区排水标准与城乡排涝标准。继续完善水利防洪减灾体系,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防洪能力和防洪体系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在2010年全面完成3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快管网建设,实现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提高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四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保障系统。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完善城市供水水源布局,实现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高中心城区供水管网运行安全性。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网改造力度,规范小水厂管理,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苏泽群同志负责)

(二)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治水成果。建立健全我市治水规划和工程建设目标管理机制、治水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机制、“统一领导,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分级管理”工作责任机制、权责统一的考核奖惩和问责工作机制等四项机制,从规划、建设、科学管理、资金落实、责任分工、监督等方面实现依法治水和科学治水。建立分级管理的责任体系,以辖区为主体,明确全市河涌、市管河道及堤围责任分工,确保我市河道管理维护工作责任到人、监督到位。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排污单位完成污水达标处理,对偷排污水企业要采取曝光、断水等措施,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继续推动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苏泽群同志负责)

三、继续推进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路更畅”成果

(一)优化完善后亚运时期交通科学组织方案。深入开展“广州交通大家谈”活动,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治理拥堵方案,加快制定《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交通组织方案(2011-2013年)》,力争3年内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甘新、陈国同志负责)

(二)加快轨道和道路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和其他城乡规划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苏泽群同志负责)加快高快速道路和与市外联通的轻轨、铁路建设。(邬毅敏、甘新同志负责)

(三)继续推进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基本形成内部交通和过境交通相分离、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相对减少的交通格局。建立市区两级职责清晰、协同联动的交通畅通保障及联合整治机制。集中力量、滚动实施交通黑点整治项目,逐步降低拥堵程度。严格实施开挖道路的审批管理,除应急项目外,新建和已进行大中修的道路一年内不得开挖。(甘新、陈国同志负责)

(四)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依托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加强对警情的监测分析,强化预警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管控疏导措施及应急预案。进一步强化实时指挥调度机制,调整优化勤务制度,健全以警情信息为导向的四级勤务响应管理模式。强化城市主干道交通事件检测、交通诱导、SCATS等系统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应用,科学高效调控信号灯,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吴沙、陈国同志负责)

(五)进一步加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深入推进“五类车”违法、机动车乱停放、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影响道路交通行驶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对酒后驾驶机动车、涉牌涉证等严重违法行为保持严格管理态势,建立治理酒后驾驶长效机制。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力度,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继续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交通安全宣传系列活动。(吴沙、陈国同志负责)

四、继续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房更靓”成果

(一)继续大力推进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时期,全市每个社区要重点完善和建设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小公园(苏泽群同志负责)、一个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王晓玲同志负责)、一个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邬毅敏、贡儿珍同志负责)、一个服务中心(陈国同志负责)、一个视频监控中心(吴沙同志负责)。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整治更新,探索鼓励业主积极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危破房改造工作。(苏泽群同志负责)

(二)加快旧建筑物外立面翻新整饰立法工作。以立法形式推进全市旧建筑物外立面翻新整饰工作,推动旧建筑物外立面翻新整饰工作规范化、法制化、长期化。(苏泽群同志负责)

(三)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坚决贯彻落实省《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我市的“三旧”改造工作。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138条“城中村”改造任务,其中52条整体拆除,86条进行综合整治。加快制订出台“三旧”改造管理简政放权、“三旧”改造完善历史用地手续、“三旧”改造市级权限范围内有关税费减免等管理办法。(苏泽群同志负责)

五、继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更美”成果

(一)继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继续实施《广州市建设花园城市行动纲要

(2009-2015年)》和“青山绿地”二期工程,按照生态化、艺术化、精细化要求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打造富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国际花园城市。总结二沙岛和广州大道绿地改造经验,市及各区每年选取不少于一条重点主干道、一个城市公园、一批社区绿地,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打造精品工程。结合城区“退二进三”、“城中村”改造、拆违复绿工作,加大园林绿化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中心城区绿地率。继续建设完善广州绿道网,构建完善的省立一城市一社区三级绿道网络。切实抓好森林公园保护性开发,加快建设服务民生需求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城市优良绿化树种选择和木本花卉的推广应用。加强珠江两岸及花城广场的维护和管理。(苏泽群同志负责)

(二)着力维护城市良好环境秩序。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环境维护水平。加快城市管理领域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力求在城市管理中做到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实施“数字城管”工程,形成决策执行、管理评价、街面监控、现场执法的城市管理有机系统。继续严格整治城市“六乱”问题,加强流动商贩管理工作,选择合适地点建设一批摊点疏导区,实行定点定位管理;出台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摊主入场入室经营。继续推进户外广告招牌和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提高户外广告设置水平,建立健全户外广告管理制度。提高环境卫生保洁作业机械化率,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厂、餐厨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建筑垃圾受纳场、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现有环卫设施升级改造。依法依规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各项管理规定和技术规程对建筑工地实施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精细化水平。严格审批和监督夜间施工行为,严格落实余泥排放“一不准进、三不准出”监管制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施工作业行为。(苏泽群同志负责)

(三)着力提升城市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区街管理职能,明确区街城市绿化管理维护标准和责任,完善管养质量考评体系,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组建市级专业绿化巡查、养护队伍,将临江大道、广州大道、二沙岛等24条重要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城市出入口纳入市本级养护管理,实现绿化巡查管养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常态化。把南沙湿地公园纳入市本级管理。由园林、交通等部门和各区、县级市分工合作,实现花卉摆放重点化、节庆化、常态化。建立完善的绿道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加强大树名木保护管理。科学选育绿化新优品种,创新立体绿化方式,建立生态型、节约型园林模式,实现科技兴绿。(苏泽群同志负责)

六、继续推进“平安广州”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创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成果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和管理。依托“三道防线”、“四张网”防控机制,总结推广亚运治安管理经验。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刑事发案、“两抢”、“两盗”案件量持续下降。继续加大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注重对“人屋车场”的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外地来穗常住的流动人员和来穗的境外人员100%登记管理、用工单位100%凭证招工和100%录用备案、出租屋100%登记、“人屋”信息100%准确鲜活、《治安责任保证书》100%签订、居住证办证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以《广州市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办法》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完善外来工打分评选制度。加强春节前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全面做好2011年春运组织工作。(吴沙、甘新、陈国同志负责)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整治和管理。开展后亚运时期治安重点行业或领域安全监管,从严管控大型活动、涉枪涉爆涉危物品、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及游乐设备、内保重点单位、废旧金属收购业、建设工地、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地下建筑消防、交通安全运输等八大类重点行业及领域安全生产各项环节,全面提升防控安全事故的能力。全面吸取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提升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坚决遏制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吴沙、甘新、陈国同志负责)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加强网上信访、电话信访、手机短信信访建设,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充分利用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将信访工作深入基层。加大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力度。健全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组建由政法部门、公安民警、武警、医疗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应急预备队。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稳情报信息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涉稳重点人员管控机制和维护国家安全机制,切实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苏志佳同志负责)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创新。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把社会管理服务的重心下移社区,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深化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

务水平。创新公共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工程,打造城市公共服务产品交易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继续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个人心理医疗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变单纯的“以证管人”为“人、屋、证、业”综合管理。(陈国同志负责)创新食品安全管理,力争用3年时间初步形成具有“前瞻性”、“预防性”和“针对性”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和预警机制,5至10年内实现常规化运作。(曹鉴燎同志负责)

七、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

把城镇化作为后亚运时期提高广州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布局,加强中心镇建设。(苏泽群同志负责)以交通为重点完善镇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镇村与广州中心城区的通达水平。(邬毅敏、甘新同志负责)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力度,尤其要加强农村小工业、小厂房、小作坊整治,大力推进农村路灯建设和农村危破房改造,全面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提高农村宜居水平。(苏泽群同志负责)实施“经济发达区对口帮扶北部贫困镇”工程,完善扶持北部贫困镇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梯面、吕田、温泉、良口、鳌头、正果、派潭、小楼等8个北部贫困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苏志佳、陈国同志负责)

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我市以迎办亚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水平,实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向广州提出的城市环境“到2010年一大变”目标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目标。面对成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后亚运时期城市环境从“重建设”向“重管理”转变、从“实现目标”向“巩固优化提升成果”转变的重要意义,总结运用迎办亚运会过程中城市环境建设的宝贵经验,在创新工作模式、加强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投入、狠抓落实,继续巩固和发展好广州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成果,让科学的城市建设管理更持久地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各市委常委、副市长)

(二)加强修法立法,提供法制保障。认真总结我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遵循“修改优先、提高原有制度的法律效力等级、全面覆盖”原则,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关修法、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工作,确保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加快《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广州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广州市道路两侧建(构)筑物维护管理办法》、《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广东省西江饮水工程管理办法》、《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广州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等政府规章,《广州市强化查控违法建设责任制的意见》、《广州市单建式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办法》、《广州市防盗网设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为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苏泽群同志负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对亚运筹办工作的总结,继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市民切身感受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带来的好处,增强对推进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积极主动投身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进一步动员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军队、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部门继续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营造美好城市环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王晓玲同志负责)

(四)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继续抓好工作落实,各区、县级市要履行属地责任,继续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在大变工作责任考评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责任奖惩考核机制,将考核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苏志佳、方旋、陈如桂同志负责)

主题词:城市建设管理 意见

第二篇:消防简报——治安管理大队再接再砺,开展后亚运时期消防工作

消 防 简 报

——治安管理大队再接再砺,开展后亚运时期消防工作

XX亚运会、亚残运会于20XX年XX月XX日顺利降下帷幕。其中在我区XX体育馆承办赛事期间,我区涉亚场所及场所周边200米范围实现了零火灾,同时全区火灾总体形势平稳,取得了亚运期间总体社会面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优良成绩。

但是水火无情,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当地的两场大火给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敲响了警钟。治安管理大队并没有因为亚运的结束而放松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从强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治安管理大队多次对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派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志愿者进家庭宣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不断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社会消防环境。

2010年12月30日,治安管理大队以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的名义组织召开了XX区2010年第四季度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会议上区政府XXX副区长传达了XX市“12.20”消防会议精神,对做好后亚运消防工作、冬季消防安全大检查、“四节、两会”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公安部消防安全“五大活动”等亚运

后各项消防安全工作任务进行了集中部署。

根据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工作安排,治安管理大队先后下发了《关于圣诞、元旦前开展错时消防监督检查的通知》、《关于印发萝岗区今冬明春消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我区后亚运时期的消防工作能够“跟得上、做得足、保平安”,坚决遏制后亚运时期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2010年,我区消防志愿者队伍初步建立,治安管理大队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列入消防志愿者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先行”的思想,全面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和《消防法》普及培训工作,指定专人指导、协助区有关部门、各街(镇)进行消防宣传和普法工作,指导各基层单位组织力量,通过召开会议、举办讲座、悬挂横额、墙报、上门派发宣传资料、组织消防演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三小”场所从业人员、居民群众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并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公共娱乐场所,组织开展了“三提示”主题宣传活动,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目前,我区已建立消防志愿者服务大队X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X次,集中宣传培训XX次,消防应急演练XX次,向群众派发消防宣传资料XXXX多份。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扩大了消防安全宣传的覆盖面,推动了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进程,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第三篇:城市建设和管理报告

城市建设和管理报告

一、2005年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情况

2005年,贵阳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继续围绕 “大贵阳”的战略思想和“生态经济市”的战略目标,实施“三轮驱动”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全年基本建设投资共完成143.06亿元。

(一)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2005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其中“实事”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24.7亿元,全年完成工程投资12.5亿元。市北路、红岩路、扶风路、青山路、永乐路、环城北路、北新区路等市政道路先后建成通车 ;浣沙路、师大人行天桥、九中地下通道建成投入使用;贵阳大剧院、市公安局大楼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2005年商品房总销售面积达367.49万平方米,全市房地产投资达90.74亿元;全市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达402.13万平方米,竣工75.73万平方米。

(二)继续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5年市政府安排5000万元补助资金,继续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我市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改扩建道路6423米,新建农贸市场3个。

(三)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和综合执法工作,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为推动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通过开展“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十件利民工程,按照“一排、二降、三畅、四增”的要求,共梳理出人民群众亟需办理的实事3786件并全部完成。

作为全省第一个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城市,2005年,共拆除违法建筑20余万m2,取缔占道经营及延伸占道10万多起,清除乱贴乱画7万处(次),查处不规范建筑工地500多处(次),查处违反园林绿化、市政、河道、环保、民政、工商、公安交通以及燃气等管理规定的行为2万余起。

河道管理(城区段)实现市场化运作。将南明河、小车河三个标段全长26公里河道、45万m2的绿化、16个沿河景观的河道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至此,南明河城区段管理全面实现市场化运作。

市政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再上台阶。以实施大营坡立交桥、客车站高架桥、兴关路高架桥、冠洲桥、团坡桥、盐务街人行天桥等6座桥的亮丽工程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档次。共完成市政维护投资650万元,为全年计划的106%,设施完好率达97%以上。

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建公厕15座,垃圾转运站8座,升级改造垃圾转运站4座,新增停车位3033个,新增集贸市场3个。卫生填埋生活垃圾32.01万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59%,处理医疗垃圾3510余吨,收运处置率达全市医疗废物总量的90%;维修市区24条主干道果皮箱1960个,更新果皮箱259个,维修市区公厕538座。

公交和社会客运运行有序。公交方面,2005年共完成营运里程14970.14万公里;完成营运总收入35433.59万元;客运人次41723.04万人/次;实现利润441.85万元。城市客运方面,2005年创营业收入18065.94万元,客运总人次9391.1万人次,完成营运里程19989.82万公里。

城市给排水和节约用水工作运转良好。一是完成供水量17733万吨,完成售水量11481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8797.2万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12171万元,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3%,用水普及率为98.34 %。二是实施了供水空白点治理工作,现已完成登高小区、中医学院南校区等供水工程;阳

关片区供水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的80%,预计能按工期完成。三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完成2005年用水计划审核工作,发展新计划户30户;开展了2005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和节水器具的普及工作。四是加强小河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处理污水总量2016.6万M3,日均处理能力7.5万吨,水质监测1357次,合格率达99.23%,实现产值1693.9万元。

(四)加强对建筑、燃气市场的管理

2005年,加强了对各燃气储配站和燃气经营户的检查力度,加大了对市场“黑气”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签定了燃气调峰方案。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了对建筑工地总理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检查、培训和专项治理力度。市、区、建安企业和燃气地球仪未发生死亡事故。清理建筑工场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工作已完成。

二、2006年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展望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市,以“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加大旧城改造成片开发力度,全力支持金阳新区建设,继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适宜发展和居住的城市。

(一)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1.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城市路网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动工建设南环线、盐沙线、贵沙线、宅吉路等中心区出口道路建设,形成便捷的城市对外及环线交通;完成紫林庵、邮电大楼等9个人行地下通道建设,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和交通的连续性;完善市区雨悟分流系统,实施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庄污水处理厂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强化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继续完成中心城区管网综合入地工程。

2.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一是继续深化“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建立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创节水型城市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努力降低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促进城区供水管网的升级改造,努力降低漏耗率。三是加快南郊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解决花溪、小河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四是实施城市中心区排水干线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实现雨污分流。五是实施城市公用照明系统改扩建工程,进一步降低公用照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运行质量和水平。六是以完成实事目标责任制为突破口,新增公厕10座,垃圾转运站8座,启动中心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工作,力争在三年内新建公共停车场5座,缓解城中心区停车难的问题。

(二)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2006年以交通主干线沿线、经济重镇和历史文化古镇为重点,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拟安排小城镇建设补助资金1亿元。开展我市小城镇和村寨民居特色调研,出台《贵阳市小城镇特色民居设计图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关村容整治建设意见,改变我市村振建设“千城一面”总体形象。此外,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岩古镇的保护和恢复建设力度。

(三)加大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燃气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力度

一是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开发引导、服务工作,加强房地产业的监管,加大整顿房地产市场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以示范工程为载体,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建设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住宅建设的节能、节地、节材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抓好对建设工程招投标上源头治理。搞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大型设备的招投标管理。加大对设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防御地震灾害能力。加强对各区、县(市)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监督建安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工作,抓好管道燃气供应的监管工作,确保燃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加强管道煤气特许经营运行监督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我市燃气特许经营制度和燃气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大对市场“黑气”查处。加强对占压煤气管道、设施的违章建筑的监督检查。

第四篇: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各市城乡建设局,环翠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建设局,市城乡建设系统有关部门、单位:

为做好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我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请各有关部门、单位将贯彻意见于4月29日前报市城乡建设委工程建设科。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

管理工作意见

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全省建设工程质量青岛现场会、全国和全省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以及市安委会《关于印发2011年有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威安办发〔2011〕3号)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切入点,以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清出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狠抓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环境,为“十二五”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完善责任体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主体,依法对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安全负全面责任。建设单位要严格履行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建设监理、质量和安全监督、合同备案、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工程技术档案移交、工程质量保修等法定职责,组织质量安全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工程投诉处理等工作。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专业工程必须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不得签订“阴阳合同”。要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保证合理的工期和造价,不得降低工程质量安全标准,不得随意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在建设项目预算中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的规定,单独列支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监理费、检测费等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施工单位不得挪作他用。要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名称和主要责任人姓名。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监管部门的质量安全责任。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对本地区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安全工作负监管责任。要按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工作要求,认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认真整治,消除隐患,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委《关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及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工程管理的意见》(威建发〔2006〕15号),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职责;住宅小区路面、挡土墙、边坡支护等配套设施要随主体工程一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完工后由质量监督部门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验收不

合格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对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实施监督抽查,督促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的落实,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完善质量安全抽查、巡查和差别化监督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处理到位,参建企业行为要与资质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招标投标挂钩,资质该降级的降级,该吊销的吊销,该停止招投标资格的停止招投标资格,该清出市场的清出市场。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参建主体和有关机构以及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各参建单位和有关机构是工程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勘察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并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设计单位要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保证设计图纸达到现行规范要求的设计深度,确保工程结构的质量安全,确保主要使用功能的实现。深基坑和边坡支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经图纸审查机构进行审查。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实行总承包的,由总包方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统一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要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项质量安全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严格依照实施。要落实设计交底措施,做好质量安全交底工作。要严格执行材料见证取样制度,不得偷工减料,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监理单位要按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及时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督促整改并复查。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经批准的资质范围实施质量检测,保证各项检测数据和每份检测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弄虚作假。注册执业人员应对其法定义务内的工作和签章文件负责。因注册执业人员的过错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注册执业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四)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法定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工程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所有的建设项目、所有的建设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简化或弱化法定建设程序。对不按法定程序组织建设,规避监督管理的,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进行施工的,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不得在地基验槽检查记录表签字;质量监督部门对验槽程序不予认可,不得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建管部门要下发责令停工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建设、施工等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五)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严格落实《招标投标法》、市城乡建设委和市监察局《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意见》(威建发〔2004〕45号),规定范围内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设备、材料采购等均要实行招标投标,不得议标或直接发包。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相应的招标投标活动要全部依法纳入建设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范围,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交易。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完善评标办法,促进评标工作更加公正、科学。加强对招标公告发布、投标报名、投标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编制、评标定标等关键环节的监管,防止人为限制因素,杜绝暗箱操作。坚决打击招投标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私招乱雇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强化合同的监管,完善合同备案制度,监督合同全面履行。

(六)规范工程分包行为。严厉打击建设单位肢解发包以及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界定的肢解发包、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一经查实,对涉及到的企业,该处罚的处罚,该清出市场的清出市场,绝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

建设工程的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必须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承担连带责任。

(七)加强市场与现场的联动执法。认真贯彻落实《威海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跟踪管理办法》(威建发〔2008〕43号),切实将有形建筑市场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要从建筑市场的源头管起,实现市场和现场的联动。管现场的和管市场的要互相配合,管市场的要加强跟踪,将监管延伸到施工阶段;管现场的发现参建主体的市场不规范问题,要及时通报给市场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要及时作出处理。各市、区建设局和建管、质监部门要严格按照《威海市建设市场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威建发〔2006〕29号)的规定,及时将各自查处情况报市城乡建设委,汇总后通过“威海建设信息网”将不良行为进行发布,即时与招投标和评先选优挂钩。要通过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过程控制,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八)严把关键岗位人员资格关。项目经理、项目总监、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资料员、见证取样员等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质量安全有关的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素质要求,持续不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逐步培养造就一支由高素质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技工组成的建筑人才队伍。

(九)严把材料使用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需要复试的,必须按规定的频次和数量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的坚决清除出施工现场。建设、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严禁使用违规张拉或冷拔调直加工的钢筋,对违反规定使用不合格钢筋以及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强化对预拌混凝土和建筑节能材料质量抽检、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检测结果上报和试样留置工作的监管,不达标的材料一律清出现场,确保预拌混凝土和建筑节能材料质量安全。

(十)严把标准规范执行关。认真贯彻落实《威海市工程建设现场管理标准》,深入开展标准化活动,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质量安全控制,坚持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坚持设计文件图纸逐级会审制度,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两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施工前要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质量安全措施逐级进行详细交底,并留存交底记录。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程序、施工工艺,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先试验、后示范的样板工程引路制,强化现场检测管理,使每个技术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严格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特别是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和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措施,依靠科学的施工方案、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可靠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十一)严把工程核验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巡视、平行检验和旁站制度,严格监控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重点抓好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验收关,确保工程结构质量安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保证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原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项目出现问题有追溯性。

四、改进监管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十一)强化动态监管。加强建设类企业尤其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资质动态管理,凡发生死亡事故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立即暂扣责任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其所有在建项目停工整改,对发生较大事故的,还要同时暂扣、降低或取消其资质。组织

对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资质该降级的降级,该吊销的吊销。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按照规定的监督内容和程序,加快建立健全以抽查为主要方式、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对在建工程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主体结构安全。组织开展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综合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积极推行差别化监管。根据工程类别、重要性及工程参与单位的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督效能。将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和不良行为记录较多的企业、个人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监督检查的频次,其行为即时与企业的招标投标和资质管理挂钩,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制,促进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诚信经营。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十三)强化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对各类园区、招商引资、城乡结合部、村镇工程等要全面覆盖,进行重点检查。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在安全报监和质量报监环节,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确保重大危险源全部纳入日常监管范围。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是深基坑、高大模板及支撑系统、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临时用电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程,严格审查相关的方案论证、审查、签字等环节。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期整改,质量安全隐患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不批准复工。严格执行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号)的规定,严格落实设计标准,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材料见证取样制度,切实保证外墙外保温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五、深入研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十四)全力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全市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标准,样板引路,以点带面,缩小企业之间、区域之间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市标准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奖励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对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凡是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在参加投标时给予加分奖励;没有被评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工程不得参加各类评优活动;企业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业绩作为企业考核、评选诚信企业的重要依据。

(十五)切实提高住宅工程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鲁建发〔2010〕14号)精神,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要把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作为住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保障竣工房屋使用功能,进一步提高住宅工程用户的满意度。全面实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履行分户验收职责,对分户验收的结论进行签认,不得简化分户验收程序。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分户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有关方面整改。要确保分户验收工作质量,坚决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对在分户验收中弄虚作假、降低标准或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的,要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住宅工程未经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

(十六)积极推行绿色施工。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污染,开展创建“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现场活动,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建筑。严格执行市城乡建设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管理的通知》,凡按规定应使用而未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对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不予备案。研

究出台管理办法,今年年底前在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研究出台《威海市新建住宅全装修工作实施意见》,新建高层住宅全面实行装修一次到位,条件成熟时新建商品住宅基本实现全装修,为消费者提供功能完备的住宅商品。继续深入开展建筑渣土及散流物体运输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及今后市区环境质量持续改观。

(十七)积极推动和完善信用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委《威海市建设市场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威建字〔2010〕125号)、《关于印发《材料设备供应企业不良行为扣分标准》的通知》(威建发〔2011〕9号),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在招投标、资质管理、评先选优等方面实行奖优罚劣,努力营造“诚信得益、失信受损”的市场环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汇总监督检查情况,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及时报送市城乡建设委。市城乡建设委负责建立和完善企业市场信用管理信息平台,汇总、公布企业诚信行为信息。

(十八)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要把市场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纳入动态监管的重要内容,凡是工程质量安全行为较差的,要及时对其资质资格和投标资格作出限制,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者多次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坚决清出建筑市场。对采取带资、垫资、合作开发等形式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尤其是外地进威施工企业要严格管理、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清除市场。

(十九)严格落实隐患治理和事故查处各项制度。对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要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隐患分级监控治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等制度。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要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对不认真进行隐患整改以及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严格按照规定时限上报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实行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的一律不得参加评先评优。(二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普查、登记、建档等工作,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定期报备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随时调用。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防火、大型设备损毁等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逢节假日、重大节日等敏感时间以及高温酷暑、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来临前,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结合行业实际,提出指导性对策措施,开展检查督查,落实应急防范措施。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对所属工程项目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和风险的排查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第五篇: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从根本上讲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几年,我市加快城市建设改革步伐,强化了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云冈旅游专线改造、城市集中供热一期工程、集贸市场建设、西郊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两路拓宽、城市绿化、广场建设、迎宾大桥建设、古城旧街的保护修缮、小区建设和管理等都为我市增添了靓丽的一笔。我市不仅被国家评为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云冈石窟还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我市作为一个较大城市,其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与自身地位很不相称,与多数中等城市特别是较大的市相比,建设和管理差距逐年加大。落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影响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并制约着我市的经济发展。着眼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尤为重要。围绕这个问题,三月上旬,我们先后深入市规划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建委、节水办及部分街区、集贸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给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供此项专题调研报告,供代表审议此专题时参考。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划滞后,标准不高。我市的总体规化是84年制定的(97年制定的至今未获批准),到目前分规和详规都没有出台。由于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十多年以来,城市建设就“项目”论“项目”而对大同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城市在城市特点方面缺乏理性研究,使我市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形象意识和商品意识,出现了“旧城不旧,新城不新,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的现状。二是城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机构改革前,我市城管体制繁锁复杂,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说起来是齐抓共管,实际是关系松散,职责交叉,各自为战,形不成整体的城管合力。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如何,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由于近几年,我市经济不景气,加之缺乏经营城市的观念,政府投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财力有限,致使城市建设形成了“瓶颈”制约。四是城管部门经常化、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致使占道经商,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绿地、户外广告和野广告混乱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彻底整治,严重损害了市容市貌。五是我市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六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必备的制约和强制性。城市建设和管理要上档次,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等制约手段作保证。但近年来,我市规划缺乏权威性,人为因素严重。城市管理执法不到位的现象非常普遍。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认真研究探讨我市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1、加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力度。严格贯彻执行《规划法》,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一要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2000年-2020年我市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分规和详规。对御东新区分区规划要抓紧论证工作。总体规划要吸取历史教训,汲取百家之长。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既体现古城风貌,又洋溢现代气息,能够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二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在执行规划上,必须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管理一条龙。对违章违法建筑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树立规划权威。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进行合理布局,体现政府行为。特别是小区的开发建设要做到功能配套齐全。同时,调整好间距比例,解决好建筑物密集、遮光问题,留出空地搞绿化。《大同市古城保护规划》已经颁布,在旧城区开发改造,要强化一类区的保护力度。城市所有大的建筑

工程规划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都要进行公开招标,对所有建筑设计特别在结构和抗震性能方面进行审查。并要克服以往停车场严重不足,住宅小区环境容量标准不高及公用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三要加强市场规划管理。集贸市场作为城市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交易场所,是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要把集贸市场规划作为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已建成集贸市场10个,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部分建成的集贸市场未投入使用。马路市场和违章占道经商现象依然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完善的集贸网络和强有力的市场管理体制。市场建设和管理必须齐头并进,标本兼治。市场建设应坚持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简易便民,收费低廉的原则。对市场的管理,规划、工商、市政公用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规范管理,力争今年一次性取缔我市的马路市场、增强市容市貌的良好观瞻。

2、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城市管理的形象,就是这个城市的形象、城市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只有秩序的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的。机构改革后,经过对全市城市管理部门撤、并、收,理顺了城市管理机制,重新调整和明确了部门职能,成立了市政公用局,解决了过去城管工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今后,政府要加大城管工作的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按照“全国卫生城”的要求,认真找差距,订措施,强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职能,形成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一要强化依法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文件,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奖罚、监督、制约等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责任感,形成严格执法、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二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抓好门前三包,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验收奖罚。三要把城市管理同居委会建设与职能发挥,同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四要把小街小巷下水、道路的修补作为主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市旧城区小街小巷80%没有下水,这一问题应分期分批给予解决。五要对城市环境卫生实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对居民小区、车站饭店、工商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御河两岸、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部位进行督促整改。环境卫生要改革扫、保、运、掏运作机制,按照“定任务、定价格、定质量”的原则,成立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粪便清掏队伍,达到减员增效、降低费用,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六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大同市户外广告管理规定》加大对各类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和野广告的整顿。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影响市容,阻碍交通的牌匾、非法广告和标志性设施,坚决予以取缔;对字迹不清,陈旧破损的限期更换和维修;对不规范的广告、牌匾限期改正;对“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要动用人力进行彻底清除,并加大治理力度。七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因此,政府要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地、不间断地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现代化人同步进行。通过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培养遵守城市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3、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一要广辟筹资渠道,突破城市建设的“瓶预”制约。首先要抓住国家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重视,千方百计把我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好。其次,要强化城市经营的理念,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以存量换增量。特别是要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通过市场竞争,有偿转让土地和部分设施的使用权。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由政府制定政策,招商引资,放手让个人和社会经济组织去建设和经营市场公用设施。并利用私人或国外资金,加大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二要积极筹备,分步实施道路拓宽工程。继去年,“两路一街”拓宽改造后。为进一步加强硬环境建设,今年市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调度资金,将继续对我市操场城街等三条大干道及沿三条道辐射的五条小街进行改造。仅在东、西、南、北四大街投资更新路灯的资金将达到649.5万元。为此,在抓好道路质量的同时,要注重抓好街灯建设改造工作。按照街区特点进行不同设计,达到招商引资、繁荣经济、美化城市,让大同亮起来的效果。三要搞好绿化工程。目前,我市城市绿化面积1892公顷,绿化覆盖率25%,公共绿地面积18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9平方米,这与国家城市绿化的标准相差甚远。今年是我市开展“城市绿化年”活动的第二年,政府将计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绿化建设,这充分说明我市对绿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城市绿化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绿化、阶段绿化与常年绿化相结合,提高绿化水平,扩大绿化面积。除主要干道新植、补植行道树和绿化分车带外,要重视对广场、居民区、公园、城市出入口和名胜风景区的绿化。针对我市实际,提倡多种适宜树种、少种草坪的办法,对不同路段还可搞立体式绿化,多方位增大城市绿色面积。同时,要加强管护工作,一分种栽九分管理,克服绿化工作中重栽轻管的倾向。四要搞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污水处理工作。我市是严重的水资源缺乏城市。近几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自来水公司产水量呈逐步萎缩状态,98年产水量8272万立方米,99年为7834万立方米,2000年为7585万立方米,2001年为7515万立方米。加之地表水水质不合格,在没有开发新水源的情况下,水的供需矛盾逐步加大。政府要按照“供需平衡、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调整供水格局,加强城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水源保护。加强中水技术应用,并扩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资源化进程。特别是要加大新水源的开发力度和东西郊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全线运营工程。五要搞好垃圾处理场建设。我市垃圾围城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全市日产生活垃圾600多吨。加之白色污染蔓延之势也日趋加重,筹建垃圾处理厂工程迫在眉捷。有关部门要抓紧工程的实施,争取使垃圾厂早日投入运营。六要下大力抓好一次性拆除临时建筑,一次性拆墙透绿工作。违章建筑是我市一大顽症,缺少绿地是我市生态建设的一大缺憾。拆除违章建筑,拆墙透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据初步摸底,这项工作涉及78条街,面积达100000平方米,房屋7000至8000间。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搞好全方位保障,按照法定程序,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任务。

探讨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它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次调研活动时间短,涉及面宽,问题的研究也还不够全面、细致。但需要指出的是市政府在近两年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大了力度,增加了投入,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尤其是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把精心塑造城市形象,作为重振大同雄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深信,通过我们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一个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品位城市风格,整洁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大同定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2002年3月12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后亚运时期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SARS时期的医院危机管理

    后SARS时期的医院危机管理 《中国卫生人才》2003年 第12期 2 页 43-44页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书记、副院长 殷全喜 SARS的爆发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突如其来的灾难,......

    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时间:2009年10月25日 09时00分来源:红旗文稿作者:崔保华 胡昌升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城市的竞争力来源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环境......

    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类人员”管理的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类人员”管理的工作意见**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类人员”管理的工作意见为加强对我市监外执行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释解教人员(以下简称“三类......

    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类人员”管理的工作意见

    **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类人员”管理的工作意见为加强对我市监外执行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释解教人员(以下简称“三类人员”)的管理力度,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

    市容和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意见

    各室、局,各分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市容和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意见

    各室、局,各分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防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办公室后勤管理制度

    防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制度一、 加强办公用品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管理各项程序,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利用效率。 二、 办公用品管理人员负责办公用品的处理和管理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 工作意见 (2012年 月 日) 进一步加强镇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镇机关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重要途径。Xx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