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

时间:2019-05-15 15:5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

第一篇: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

案例

陈小姐今年33岁,在成都某大型企业工作,丈夫在外企任职,两人年薪加起来50万左右,有车有房,无房贷,每月日常开支7500元,家庭目前有现金及活期存款60万元。陈小姐家住房价值120万,股票投资50万,这两三年缩水后还有30多万,夫妻两人有基本社保。每年全家出游1到2次,花费在2万元左右。陈小姐有一个6岁的儿子,即将上小学,且计划在儿子高中毕业后送到美国留学。

理财需求:在儿子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期间,保证孩子的教育质量,且准备好孩子的出国费用,也保持家庭生活水平。

现状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年收入合计为,工资收入50万+资产生息收入0.3万=50.3万;支出合计为,生活费9万+旅游2万+子女教育费2万=13万,年结余37.7万元。

总体上来看,陈小姐的家庭财务情况稳健有余,回报不足,流动性资产过高,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占比过高。

投资理财规划

1、理财结构调整:陈小姐家活期存款占比较高,建议保留20万元作为家庭应急之用,其余可转作基金定投和银行短期理财;鉴于近两年股市低迷,风险较高,建议全盘退出,转投基金。

陈小姐家庭收入结余较多。建议理财规划现金及活期存款为20万元,股票型基金投资30万,可以用10万配置基金定投。将现有资产中的30万元用作银行短期理财,供周转、应急所用。

2、家庭财务规划:建议每年保留20万元做家庭日常周转和儿子教育费安排,而每年理财规划的收入(除基金定投)还有2.6万,能够满足全家每年旅游资金安排。

儿子高中毕业后将出国留学,建议陈小姐为儿子规划一个长达10年的基金定投,每年定投10万元,在儿子高中毕业时,可一次性领取112万元的出国留学金。

第二篇:麟龙软件:家庭投资保证孩子留学金

家庭投资保证孩子留学金

随着现在孩子成长以及教育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现在家庭都希望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制定投资理财规划,有效的积累家庭财富,更好的减轻由于家庭成长带来的家庭压力,保证孩子教育以及成长方面开支的同时,保证家庭生活质量。

陈小姐的家庭属于中产家庭,家庭收入也比较稳定,家庭每年的收入为50万元,家庭目前有现金及活期存款60万元,股票投资50万,但是由于亏损现在还有市值30万元,夫妻两人有基本社保。为了更好的缓解家庭工作压力,每年全家旅游1到2次,花费在2万元左右。由于现在陈小姐的孩子即将上小学,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陈小姐打算在孩子高中以后让孩子出国留学,为了更好的积累资金,陈小姐希望通过投资有效的积累资金,并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专家认为,目前总体上来看,陈小姐的家庭财务情况较好,但是很明显的家庭流动性资产过高,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占比过高,不仅投资风险较大,而且家庭资产不能有效的保证保值增值,为了更好的保证家庭的成长,陈小姐应该在保证家庭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前提下,保证资金的投资收益,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以现在陈小姐的家庭情况来看,陈小姐的家庭活期存款占比较高,虽然投资安全性以及流动性较高,但是并不能有效的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于家庭流动资金的积累,陈小姐可以考虑以3-6个月的日常生活费用作为标准,以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方式进行结合投资,在保证资金能够应急的基础上,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而对于家庭为孩子教育金的储备积累,由于教育费用相对储备时间较长,为了更好的保证资金的积累,陈小姐可以考虑通过定投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有效的保证资金的积累的同时,由于获得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完全能够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而对于家庭的投资,以现在的家庭投资来看,投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投资风险较大,为了更好的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陈小姐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保证投资资金的积累。

第三篇:家长该如何准备孩子去加拿大留学

家长该如何准备孩子去加拿大留学

加拿大留学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家长们为了筹备孩子去加拿大留学,就要提前进行准备才可以。下面是对于 加拿大留学家长提前准备的方法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都能顺利地去加拿大留学。

首先,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

在加拿大完成高中、大学每年大约13-16 万人民币的花费(包括生活费),为了顺利获得签证,家长需要至少提供人民币60-80万以上的存款作担保,由于使馆对资金的历史及来源有一定的要求,家长最好提前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好孩子学会对金钱的管理和使用,培养孩子好的生活和花钱习惯,避免因攀比,没有节制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

其次,最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在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下,几乎一切都需要靠英语去交流,如果英语基础很薄弱的话,在开始阶段,会产生一些很不利的影响。要出国留学的孩子,应尽量在出国前打好英语基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出国后很快的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再次,出国留学应是出于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被父母强制送出国。只有主观上想出国留学,有求知欲和进取心,才能树立好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好机会。如果只是被逼出国的话,在这个年龄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诱导因素较多的环境下,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后,安排好监护人和孩子的饮食起居。

在国外学习期间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在出国前提醒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注意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交流交际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遇到困难要知道怎样去正确处理,或者应该向哪些人求助。出去读高中的孩子一般都不满18周岁,在出国前要安排好正规的住宿和监护人,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跟孩子要保持沟通上的通畅,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在问题发生之前或者发生的第一时刻,协助学校或监护人帮助孩子一起将问题解决。

以上详细的介绍了孩子去加拿大留学,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希望大家看了之后都能有所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准备,从而保证加拿大留学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帮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孩子要上小学了,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三)帮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一)入学心理上的准备。

一要让孩子有希望成为一个小学生的强烈愿望。父母要在孩子入学前的半年,就开始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上学的事。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到了6周岁,就该上学了,这是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每个人都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才能走向社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也许孩子并不能完全听懂这些大道理,但这些道理非讲不可。家长必须耐心讲给他们听,早早把这些基本认识灌进他们的小脑瓜里,只是讲的时候要讲点方法,讲点艺术。比如:家长可以讲讲自己当年是怎么急于上学的,入学后都发生过什么样令人难忘的事;也可以讲讲那些已经有孩子在念小学的家长,在怎样议论孩子上小学之后的进步;还可以借同事之中,谁家的孩子考入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表示出自己的羡慕和对孩子的希望与信心,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迫切想上学的愿望。

二要让孩子对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有所了解。家长最好能选个合适的时间,带孩子到附近的小学去参观一下,同时告诉他,一个人一上学,就标志着他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长成了一个大孩子;学校生活要比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得多,有趣得多——学校会开很多门功课,组织很多种活动,他会认识很多新老师,结识很多新同学;上学后,不久他就能戴上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戴红领巾是件非常光荣的事,等等。孩子看了、听了以后,会感到上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并对入学后的生活变化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三要帮助孩子克服“贪玩厌学”或“畏惧入学”等不良心理。贪玩的孩子多是家长抓早期教育较晚或方法不当造成的,这时要赶紧补救。补救的办法是抓紧入学前的有限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强化培训,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孩子对学习的信心。

(二)入学物资上的准备。

一要在家中给孩子安排一个适宜学习的空间。如果有条件应当给孩子一个独自使用的房间,并重新布置一番,让它不仅是孩子的卧室,更是一间书房。要在光线明亮之外安放一张高矮适中的桌子,配上一把适合他身高的椅子,除自然光外桌上还要配一盏有护眼功能的台灯。书桌旁最好能再设一个供孩子自己使用的小书架。再在墙上开辟一块“学习园地”,上面设有“成绩单”、“习作展”、“红花台”等栏目。如果没条件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也要给孩子挤出一块地方做“学习角”,像上面说的那样摆上书桌、椅子、书架等必要家具。孩子对于属于自己的这样一个小天地会感到很新鲜,很喜欢,并由此对入学产生一种期盼心理。

二要在正式上学前,带孩子去商店,让他自己挑选书包等学习用具,买好后再让他背上书包在众人面前走一走,回到家以后教他把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去书店购买一些孩子入学后要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还可以为孩子选购一些根据中外名著改编、配有汉语拼音的故事书,回来摆在他的书架上。这会让孩子进一步增强求知欲,盼望早一天入学,早一天有能力运用这些工具书,阅读这些故事书,让孩子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该上学了,并为此而自豪。对学校的憧憬还会使他按捺不住,掰着指头算时间,盼望早日成为小学生。

(三)行为习惯上的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初入学的儿童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要带齐学习用品,上课前要把它们放在指定位置;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坐好;教师进入教室,宣布上课,立即起立向教师问好;坐的姿势要端正;听课要精力集中,发言要举手;要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不随便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写字、翻书动作要轻,不要弄出响声;等等。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比前两项准备更重要,却很容易为家长所忽略,是目前一年级新生普遍缺少的。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的第一步;孩子在小学能不能有一个良好开端,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学习上的差距,都是他们行为习惯不同造成的。专家呼吁,学前教育要从以教授孩子特长为中心转向良好习惯的培养;多识一些字,可能使孩子在小学初始阶段学习有点优势,但对以后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影响;而良好习惯的培养则对孩子近期学习和将来发展都有突出作用。“习惯好,受益终生”,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一定要重点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是让孩子明白,他今后的学习和以往的学习是不同的,以往的学习并没有和玩耍完全分开,今后的学习必须与玩耍分开,“学就是学,玩就是玩。该学习时必须专心学习,该玩耍时才能尽情玩耍。”为了让孩子对这种专心学习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孩子入学的前一年(至少是前半年)就要在他的作息时间表中添上“学习”这项内容:每天为孩子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开始可以15分钟,之后逐渐延长,但最多不超过40分种;每次时间一到,就要让他坐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学习——读书、写字、画画。就是孩子当时正玩得高兴,也要让他马上停下来,立即进入学习状态。

二是要教孩子建立起效率观念,懂得做事情要讲速度,要讲质量,不能慢慢腾腾、磨磨蹭蹭,也不能快是快了,却粗心大意、马马虎虎。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时的坐姿、写字姿势很重要,不仅影响未来的身体发育,还影响听课的质量。同时,要注意强化孩子的纪律意识,告诉他:上学后,不能迟到、早退,有病有事要向老师请假;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发言必须举手,不能坐在椅子上乱晃,不能咬手指、玩手或摆弄手边能拿到的小东李西,不能和旁边的同学随便说话,也不能接老师的话,等等。虽然这些事情孩子入学后老师也会讲,可是家长事前讲过,又与老师讲的一样,会让孩子对这些要求记忆更深刻,做起来更自觉。

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要注意与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硬逼他学,效果是不会好的。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入学前,他的求知欲会比以前更强。只要家长引导得法,孩子是很爱学习的。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当更多地用一些科普常识去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市场上有很多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可选那些配有精美彩图,文字说明简捷明了的,一边讲给孩子听,一边告诉他,书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只有上学并好好学习,书才能成为他的好朋友,把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这会使学习成为孩子内心的需求,并产生出极大的热情,他在学习时才能坐得住,学得进。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包括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包括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这一点又恰恰被很多家长忽略了,他们只关心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只重视对孩子学习上的严格要求,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非常随意。

比如:晚上,孩子不能按时就寝,有的想看电视就让他看了,一看就是9、10点钟;有的想玩电子游戏机就让他玩,一玩就入了迷。结果,孩子的生物钟

完全被打乱了,成了“夜猫子”——晚上不愿睡,早晨不起床。这种习惯养成后很不好改,孩子入学后仍然这样,就会上课时头脑不清醒,什么也听不进去。

再如,孩子没有吃好早餐的习惯,上学后上午的功课很重,到不了第二节下课就会饿得头昏眼花,学习自然要受影响。一些家长只知在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时着急,却不知道问题的根子在自己身上。要解决问题,必须从自己做起,按孩子的成长需要安排好孩子的食宿。

还有,孩子的穿衣戴帽、鞋脚袜子,看上去与学习没什么关系,其实关系也不小。如果孩子从小讲穿讲戴,心思都用在了讲究吃穿上,学习就会不那么上心;如果孩子的衣服、鞋袜不合适,比如衣服很瘦小,一坐下来就箍得腰腹部很不舒服,孩子就会不时用手去拽,在座位上老是扭来扭去,自然也会影响听课,甚至养成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

家长希望孩子入学后成为好学生,就不能不在入学前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就不能忽略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四)实际能力上的准备。

1、要重视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小学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与幼儿园不同,为了让孩子上学后能生活自如,家长要提早把不同的地方告诉他,并让他学会自己动手处理一些事。

比如:上厕所,幼儿园是不分男、女厕所的,小学是分开的。要先把这个变化告诉孩子,然后带他到公共场所,去识别厕所的性别标记:男、女头像、裤装与裙装等。方便后如何使用手纸也要教,尤其是小女孩子,要教会她从前方向后擦拭,以免大便污染阴道、尿道。

再有,一定要教会他自己穿衣服、系裤带、鞋带;还要让他记住:上学后,下课时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上厕所,然后才能去玩;遇到特殊情况,上课时想上厕所,要敢举手告诉老师,不要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再比如,孩子入学后,中午饭可能需要孩子自己带饭,这就要教孩子学会早晨别忘了热饭,中午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放学别忘了把餐具带回来;如果是学校提供午餐,就要教孩子学会独立打饭、吃饭,收拾餐具;如果是到学校附近的“小饭桌”用餐,又要教会孩子怎样自己照料自己,吃饱吃好,还要让孩子学会辨别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

还有,孩子上学后就有了自己正式的“公文包”,要让他在入学前就养成自己整理玩具、衣物的习惯,并教会他按课程表整理好第二天要用的课本和作业,把暂时不用的留在家里,检查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尺等是否都处在随时能用的状态。在教孩子做这些事之前,爸爸妈妈要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动手试;他动作慢点,做得不够好,不要紧,可多次反复练习;对他的每一点细小进步都要多加鼓励,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千万不要“看不惯”,讥笑、催促,更不能包办代替。

2、要重视行为自控能力的培养。

孩子入学后,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首先是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自控能力。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靠高度自觉来完成。一个孩子如果能上课认真听课,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就是学前没有基础,功课也不会落下。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每次测验成绩都是满分这很正常,要是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下,那就意味着“不及格”。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首先要教会孩子懂得“服从”,也就是在家听家长的话,上学听老师的话。训练的最好办法是:从孩子懂事起,家长就把对

他一日生活的要求制度化,并明确定有“约法三章”。如果过去没有这样做,不妨在孩子入学前做一下,至少就学习明文提出一些要求,并附有奖罚办法。比如:要求他学习时必须专心,不能想别的事情,不能边学边玩;在规定时间内,学会该学会的东西;只有完成了“功课”才能得到奖励,否则就要接受处罚。家长也要确实说话算话,严格按“约法三章”去办,对孩子奖罚严明。要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只有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完成好规定的学习任务,才能获得父母的赞扬,之后轻松愉快地随意去玩,否则父母会不高兴,原来答应自己的一些的事,也就不会得到兑现了。同时,家长也绝不能在孩子学习时随意打扰他,并要注意提醒不知情者:“孩子正在学习,说话、做事都要轻声一点”。这样,孩子会从中感到学习不仅是件很严肃的事情,而且在全家的生活中是件大事,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时的自我约束意识。这样,在孩子入学后,他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学校的各项纪律要求,特别是在课上能够比较用心地去学习了。

3、要重视学习自立能力的培养。

有些孩子入学后,虽对学习抱有良好的态度,也能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不善于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例如:上课时坐得老老实实,可是却常常没听懂老师说的话;在学习算术时,很长时间内还保留着数指头和逐一计算的方法,不会口算或心算;在教师提问或考查时不会开动脑筋,而是瞎猜一通,或者重复别人的答案,等等。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入学前对他进行学习自立能力的培训。一要帮他克服对父母的依恋心理,让他能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愉愉快快上好课;二要让他上课时能坐得住,不东张西望,眼睛盯着老师,耳朵注意听讲,头脑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三要教孩子把老师讲的功课记在心里,把老师下课前布置的事(用笔或用脑)记明白,回家能清楚地向父母表述;四要把孩子的生活重心转移到学习上来,孩子课后时间的支配也要“以学习为主”,黄金时段用来预、复习,只有完成功课才允许他做其他事情。训练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这些事孩子都能自觉去做,不用父母提醒也能完成得很好。

学习自立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本应该在早期教育的各阶段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抓好。如果孩子在此前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那就更需要在入学前的这段时间进行强化训练。“亡羊补牢”,也能收到一定效果。我就为这样的孩子做过这种强化训练,先后辅导过几个5岁半的儿童。这几个孩子的家长,虽然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比较重视,可是苦于自己精力、能力上的原因,对孩子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欠缺,还误认为自己的孩子脑瓜笨,学习数学挺吃力,因为他们当时计算10以内加减法都很慢,而且要掰手指才行。到我家后,我对她们进行了2个月的强化训练(每天2—4小时不等),孩子就有了让他们父母和周围人感到震惊的进步,不仅认识了几百字,能背几十首古诗和儿歌,能借助拼音看故事书和熟练进行百以内加减法口、心算,而且学习兴趣大增,回到家里也愿意学习了,有一时间就缠着父母和他一起看故事书,问这问那。我的体会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极大,培养孩子学习自立能力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训练要得法,即训练要因材施教,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着眼点不要放在让孩子识多少字、做多少题上,而要放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教会孩子学习方法上;要用不断的鼓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勇气,用成功的体验去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所以,我认为,孩子入学前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家长一定要珍惜这段时间,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学习自立能力方面的突击式强化训练。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经过学前培训,小学一、二年级的功课都学过了,上学以后会不好好听讲。我的体会是,孩子上学后能不能认真学习,不在于他课内该会的功课是不是都会了,而在于他是否养成了“好学的习惯”。其实,家长的教学和学校的教学,无论是在内容的系统性上,还是方法的多样性,都是不能相比的。如果他养成了好学的习惯,上学后就会被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所吸引。而且会因为基础好、理解快,有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得到更多成功的快乐,使他越学越爱学。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前强化训练一定要讲科学,一要目的明确,重在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会说”与“会读”要以“会说”为主;“会认”与“会写”以“会认”为主。二要方法得当,尽量结合生活教给孩子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不是抱着课本,急着让孩子去学那上面所有的东西、更不要使用学校要用的教材。

第五篇:营造轻松和谐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讲解

营造轻松和谐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良好

学习习惯

在印度和泰国旅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根小小的铁链就可以把一头千斤重的大象拴住,其实这个铁链非常细,千斤重的大象只要一抬腿就可以轻松挣脱,但大象为什么会被拴住呢?原来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被锁链拴住了腿,慢慢的小象形成了习惯,认为铁链无法挣脱,因此,即使小象长成了大象,它还是被这条铁链牢牢的拴着。看到这个现象之后我有了深深的思考。可能拴住小象时,靠的是铁链的力量,但是“拴住”大象的,却是一种行为习惯。

因此,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一句话:剥夺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剥夺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剥夺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利益。

其实,孩子的习惯培养和性格形成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我们每个家庭都要探讨的问题。所以,今天我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第一方面,从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谈英语学习的误区,以及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二方面,谈谈如何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创造孩子、规划孩子的完满人生。第三方面,谈谈如何将价值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

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有时候孩子不爱学习,主要是因为英语学习或者学习习惯不好。其实,改善或者重新塑造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我在人大附中碰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个小男孩一直都不喜欢学习英语,他的家长很困惑,找到了我问怎么办。我就问家长:“您觉得这个孩子英语学不好是因为什么?”她说:“他特别不爱记单词,单词的读、写、听能力也都不强。”我说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家长应该换一种教育的方法。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是学校田径队的队员,每天早晨起来都有晨跑的习惯,于是我就出了个招。她们家住在人大的校园里面,我说早上孩子有晨跑的习惯,您就把他爱记的单词做成一个小字条,您拿在手上,您和他一起晨跑,一边跑一边问,包括您自己也要跟他一起学习。后来慢慢地孩子觉得这种形式特别有趣,英语单词背的也很快,为什么呢?因为妈妈跟他一起参与了。妈妈跟他一起耐心跑步不说,还边跑边问他问题,他也可以问妈妈问题,这样母子俩有说有笑,有商有量的就把英语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后来这个孩子顺利的考上了人大附中。可见,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家长们去塑造、去营造的,家长可以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所谓习惯不好的问题。

此外,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自由的环境,这个自由的环境就是自由学习和自由表达的环境。泡泡英语的英文课堂要求孩子们不能说中文,只能说英文。有一天我上课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小个男孩皮特面红耳赤的举手,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了半天,连起来就是“我想去做一些水”(I wantto make some water)。我当时不明白,后来一个孩子解释说:“老师,他想去上厕所。”上课我问皮特,你为什么说要去做水(make some water)呢?他说因为这个水贵,我要上厕所就是做水。当时我没说什么,也没批评他,因为不确定这种表达方法对不对。后来我问了一下,有一些外地讲师说其实这是一个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你们看,其实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很地道的表达方式,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理解就讲了出来,这个时候老师应不应该纠正他们呢?其实,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创造,给他们一个自由表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的去讲自己想讲的话。但是中国的家庭,包括中国的老师们往往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接受的知识影响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发明创造。我们知道诺贝尔奖刚刚揭晓了,但是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中国籍科学家的名字。这一次诺贝尔奖项当中,钱永健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只是华裔科学家。为什么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在中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培育不出来这样有创造发明能力的人呢?这是因为孩子的创造力在小的时候就被家长和老师扼杀了。通常都是我们学到什么知识也必须要求孩子照着这个知识来学,不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我们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语言本身是用来交流的,大家互相听懂就可以了,但有些语句从语法方面来讲,不一定正确。这里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和大家分享。在美国的华人区,英语中经常掺杂一些中国式的表达方式,比如说“很久不见了”(long not to see)就是很典型的中国表达方式,随着当地的中国人数的增多,这些表达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很地道的问候语言。再比如,汉语里以前没有“沙发”这个词,“沙发”是泊来词,是从英文单词的读音翻译过来的。同样的道理,英语中也出现了“Jiao Zi”(饺子),“Ma Jiang”(麻将),“Gong Fu”(功夫)等词语。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我们应该允许孩子说一些他们想说的语言。在确实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我们告诉孩子正确的就行了,而不是批评他:“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怎么教你的,你不会查一下字典吗?”这样就扼杀了孩子想表达语言的欲望。

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培养孩子科学的记忆能力。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很多考试考查的不是创造力,而是记忆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你都记下来,考试肯定没有问题。人类本来就是一个传承的社会,良好的记忆力是十分必要的,记忆力也会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孩子们小时候很容易遗忘,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训练记忆力的方法呢?我可以给家长们做一个介绍。

第一种,重复记忆法。我们都知道孩子小时候喜欢背儿歌,喜欢读故事,根据心理研究发现,孩子其实是喜欢重复记忆的,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觉得重复说一个东西很枯燥,他们会觉得只要是自己感觉有趣的东西,哪怕说上一百遍也不厌烦。就像孩子今天读唐诗,明天可能还会再读唐诗,今天读了《白雪公主》,明天或者后天,甚至明年可能还会很喜欢。我们应该利用孩子这种喜欢重复的特性,用他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训练他的记忆力。比如说今天背了这个句子之后,明天让他说一遍,或者隔两三天再让他说一遍,然后每次都加一点点内容,训练他的记忆力。但是有一条原则,一定要找出他感兴趣的东西,在他取得一点成绩之后一定要给予他一定的鼓励。

第二种,联想记忆法。这个是我们学习单词的方法,记单词时做一些联想,把词串到一块让孩子记忆。比如说学习“苹果”这个词,那我们就要启发孩子:苹果汁怎么说呢?那么装苹果汁的杯子怎么说呢?通过这样积累和联想的方式让孩子记忆。

第三种,直观现象法。这是一个防止孩子忘记的方法,也是我从一位家长身上学到的。这个家长发现孩子在白天学完英语回家就忘记了,回家之后不知道怎么说.毕竟在中**语还是中文,不可能孩子回去天天说英文,但是又要他把英文学好,该怎么办呢?这个家长很聪明,她想了一个办法。比如学到家具单词时,会学到沙发、椅子、电视,她把这些单词全部贴在家里的家具上面。孩子回家时,看到冰箱就看见上面贴了单词,拿上杯子也会说“妈妈,这个单词学过了”,还会给家长念一遍,这样就把学校课堂和家庭环境结合起来了。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防止孩子只会读单词,不会认单词,这是一种直观的记忆法。

第四种,儿歌记忆法。我想给有4到10岁孩子的家长推荐这样一个方法。大家都知道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口音和方言是不一样的,给中国孩子学习语言带来很多困扰。首先这个困扰来自于老师,我去年在兰州参加了兰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老师的培训会议,我当时发现兰州当地的老师都是受甘肃一些方言的影响,发音不准确。可能兰州地区还稍微好一点,在四川等地方言的问题就更加严重。这些地区教师讲母语的习惯影响到他讲的英语,也会影响到学生。不可能每个家长都找个外教来教自己的孩子,那么在孩子启蒙的时候,最好的训练语音的方法就是听录音,听原版的英语磁带,看一些原版的英文电影,或者唱一些英文儿歌。儿歌本身就是琅琅上口,而且儿歌当中的韵律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很好的语音训练习惯,所以说儿歌记忆法是很好的训练语音的方法。

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在北京结束了“全国泡泡少儿英语风采大赛”,获得幼儿组冠军的小朋友的发音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外教老师跟我们说“如果把我的眼睛蒙上,简直就像一个小老外在讲话。”后来她妈妈介绍,原来这个小孩小时候并不是在国外生活,但是她非常喜欢看英文动画片,也很喜欢听英文歌曲,喜欢唱童谣,她自己也喜欢表现,有时候过年过节就在学校或者家庭当中表演。时间长了,她就越说越好,越来越有成就感。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儿歌在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种,多器官记忆法。顾名思义就是口、脑、手、耳、眼并用的一个方法。其实语言学习和平时学习都和聪明的“聪”字紧密相关。大家和我一起来分解 “聪”字:左边是一个耳,表明学习英语或者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是要用耳朵的,特别是语言,首先要听。母语也是一样,孩子一出生不会叫爸爸妈妈,必须是我们抱着宝宝,然后不停的说叫“妈妈妈妈,爸爸爸爸”,慢慢到1岁了,他积累多了自然有一天突然叫出爸爸或者妈妈,家长很高兴,孩子终于会讲话了。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先多听,慢慢积累。再看右边,上面两点是眼睛,说明学习还要看,所以刚才我们说直观记忆法很重要。接着是口,就是要说。最后是心,要用心去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器官记忆法强调眼、口、手、耳并用,并且要用心去记忆。如何做到让孩子用心去记忆,就需要让孩子感兴趣。以上是对培训孩子科学记忆方法的介绍。等孩子长大了,除了会说、会听以外,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学习习惯。我们大家知道,小时候学习主要以说为主,到后来孩子上到五、六年级,初中或者高中之后阅读能力就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孩子读了大量的书籍,喜欢阅读,他积累了好字、好句才会出口成章,才会下笔如神。

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比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第一种,一分钟冲刺法。每天让孩子积累一分钟,让他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一个任务。我们都知道当人有任务去完成时,才会达到能力的最大化。比如说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有了目标和时间限制之后你才能完成的更加迅速。所以我们要给孩子适当布置任务,比如说给孩子一分钟时间,让他读一本阅读能力能够达到的书籍,然后开始计时,孩子开始读。一分钟过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数一下这一分钟当中孩子读了多少字。比如说第一次可能是50个字或者60个字,还比较少,你可以鼓励孩子,比如说“你还是不错了,第一次1分钟阅读就可以达到60个字了,我们先休息一会儿,明天看你是不是比今天有进步。”第二天还是把同样的书拿出来让孩子读,孩子第一天读过了,第二天读的肯定比昨天要好,可能读了80个字。这样长久的训练下去,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注意力集中的阅读习惯。

第二种,拓展视野法。当今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孩子肯定要走出家门,或去其他的城市发展,比如和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孩子去竞争,也有可能出国读书,和其他国家的孩子去竞争。但是处于不发达城市的孩子,视野就会受到限制。那么就需要运用拓展视野的方法。比如说父母和孩子一起上网,阅读一些英文的新闻或者一些小笑话。除了英语以外,孩子的电脑使用技能也要提高,不只是会操作一些简单的程序,也要加强信息搜索能力。在美国,小学教育为什么比较轻松、自由,因为那些孩子得到信息的能力强,因为他们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里就没有抄写单词和编写对话的内容。美国小学课堂里面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学习任务是:今天你们这个学习小组回去收集信息,研究社区当中所有的小朋友看电视的时间,以及他们看电视的习惯,他们获得了什么知识,然后第二天来探讨。或者正式研究一些关于银河系,关于星座,关于天气的内容。这些知识能力远远超越了7岁小朋友认知事物的能力。那么他们会不会失去兴趣呢?美国老师说不要低估孩子的发现能力,其实只要告诉他们如何去运用搜索引擎,这些东西电脑上都有,看不懂字可以用字典,可以用工具书。美国老师在传递一种思想:在读书方面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只有自己可以帮自己,只有自己学会借用资源,自己学会运用工具,才能读好每本书。在中国老师和中国家庭中没有这样的学习基石,我们不能只是靠课堂书本上的知识,只是靠看一些书达到信息量的获取,必须让孩子学会运用搜索引擎。

在以后的社会中,有两种技能最不可代替,一种是语言技能,就是交流表达的技能,另一种是学会运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技能。

下面,我和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中国家庭的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基本涵盖了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四种情况,希望带给家长更多的思考。

第一种,力求完美型。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占了50%以上。什么叫做力求完美型?也就是说,家长希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能顺顺当当,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都走好,不要有任何挫折,不要有任何失败,什么事情都是最好的。吃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穿要给孩子穿最好的,学习要进重点学校,成绩是第一最好,得不到第一前十名也不错,每年能够得到“三好学生”或者每天得到老师的表扬。

第二种,圆梦补偿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当今社会上很多孩子在周末是很可怜的,周六、周日上午下午全部被各种补习班占满。我曾亲自接触过一个孩子,才知道孩子的负担已经重到了何种程度。孩子不想学钢琴,但是妈妈非逼着学,如果不学妈妈就骂她甚至打她。我问这个家长:“您为什么非让她学钢琴?”家长说:“你不知道,音乐对开发孩子的艺术智能和心智都很重要,而且,对于她以后找工作,甚至找对象都很有益。”我说:“您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这么小就考虑找对象的问题,真是未雨绸缪。”这位母亲说:“你不知道,我给你讲一个秘密,你别跟别人讲。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不会钢琴被另外一个女人抢了一个很心仪的男人。”后来我说:“其实,您并不是觉得孩子学音乐真的很重要,而是因为您心里的愿望没有完成,所以您必须要孩子去实现。”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家长自己的成绩不好就必须要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家长自己没有上大学就要求孩子必须上大学。但这个时候家长有没有问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喜欢自己所学习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家长就把这些理论抛掉了。

第三种,顺其自然型。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家长可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可能是五十年代出生,会觉得自己也有兄弟姐妹,父母也没有怎么管我们,我们还是长的很好,很健康。因此,这些人作了父母后,自己的孩子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爱玩就玩,想学就学。我想提醒这类家长朋友,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不苛求;父母对孩子要宽容,但不纵容,我觉得这两句话是很精辟的家庭教育观点。

第四种,绿色健康型。我总结了这类家庭的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和谐型,在这个家庭中父母不是家庭的权威,孩子可以发表自己意见,可以和父母探讨问题。第二个是家庭中有全家总动员学习的氛围。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使这个家庭成功。家长要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否则只是靠哪个老师讲一场两场讲座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想要建设绿色健康型的家庭,就要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举个例子,有一个家长说:“谢老师,孩子白天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回家听录音学习,我也看着孩子每天听录音,为什么她的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呢?”我说:“我给你讲一个我听到的孩子对话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有一天我在走廊上听到两个小孩的对话。一个小孩说:‘真讨厌,晚上回家就要听英语课文录音。’另外一个孩子说:‘哎呀,没关系,你就随便听一下,反正他们也听不懂。’小孩说:‘凭什么呀,他们看电视、打麻将,让我们听录音,多不公平呀!’”这个对话很自然的反映出孩子听了录音英语还是学不好的原因。孩子跟家长在做比较,因为他们觉得家长在看电视、打麻将,他在听录音不公平,都是人,为什么我要学习,不能玩。他看不到父母的艰辛,也看不到父母白天工作的劳累,只是和父母不正确的习惯做比较。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老师就是很成功的父亲,他的孩子去年被耶鲁大学录取。我们都知道王强老师是名人,孩子肯定也不错,但是我们很想知道他的孩子为什么知识面这么广。后来有一天我去他们家做客,发现他们家很大,有200平米的空间全是书柜,密密麻麻的林立了各种书。他把书分门别类,哪些书是他爱读的,哪些书是孩子爱读的,他的书孩子可以去读,他的家庭就是一个温馨的图书馆,什么书都可以找到。我和王老师交流,我说这些书孩子都看吗?他说孩子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抱着一本看不懂的书津津有味地看。我说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他说他们家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一起会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大家都在看,看完后会互相交流看书的心得。这样日积月累一个很好的看书环境就形成了,因此孩子形成了习惯,没事的时候就会抱着书读。这就是我们讲的绿色健康型家庭。第三个部分我给家长讲的就是价值教育在家庭当中的渗透。我想用一首小诗引出我对第三个问题的阐述。这首小诗是美国著名家庭教育学家塔尔贝克的一首小诗,我觉得这首小诗很好的说明了在家庭中怎样营造和谐的环境,怎样避免不利的环境。

“挑剔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名利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寂寞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宽容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公平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您看,我们想让孩子正直、自信、宽容,那么我们必须给孩子提供公平的环境、鼓励的环境和忍让的环境。我们都不希望孩子苛刻、好斗、害羞,那我们就不能对孩子过于挑剔,不能对孩子经常表示不满。

在香港交流培训的时候,我们参观了香港最著名的一家幼儿园——国际幼儿园。在幼儿园中,我们看到院长在很大很大的海报上贴上了一些警示家长的话。我问这个院长,为什么要贴这些话?她说:“香港地区家长很容易犯这些毛病,我想提醒一下他们在言行举止当中不要说这样的一些话。”我现在把这些话念给在座的家长们,看看大家是不是在家庭当中也说了这样的话。第一:严厉苛刻类,比如说“不应该这样做”之类的话。第二:冷嘲热讽类。比如“难道我没有告诉过你”“你是个傻子,我给你说了还没有记住”等。第三:一概否定类。这也是家长生气时爱说的,“看你这没出息的”“你这一辈子也就是跟在人家后面看后脑勺”等。第四:夸大其词类。比如说夸你的孩子是最好的,全天下谁都比不上。第五:人身攻击类。这也是经常碰到的,诸如“你有病呀”之类的语言。第六:恐吓类。“你给我当心一点”“再不这样做当心我揍你”。第七:漠不关心类。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当孩子是宝贝心肝,亲10遍都不够,心情不好,或者父母比较忙,如果孩子找你就会说“一边去,没看我正忙着吗。”这些话看起来是一句话,但是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各位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言语。

我把在家庭教育当中最重要的要求归纳为十点,希望可以通过这十点塑造绿色健康型家庭。

第一,孩子在场的时候父母们不要争吵。我们经常看到妈妈持一个观点,爸爸持一个观点,两个人争执的很激烈,有的父母会在孩子的面前说你妈什么都不会,你妈只会这个,或者说千万别学你爸,看你爸什么样子。父母的观点要一致,就是不一致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观点不一致。我说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对父母的教育问题,还包括对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问题。还有的家庭请了保姆,保姆也要进行教育。所以家庭总动员学习很重要。

第二,对于家庭中的每个孩子要一视同仁。不能对儿子好,对女儿不好,或者对自己的孩子好,对他人的孩子不好,这样无形当中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第三,家长不能对孩子撒谎,或者失信于他们,至少要做到说话算数,这也是培养孩子诚信的关键。

第四,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不要互相争执。

第五,父母对孩子要关心,特别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要亲密。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如今的社会爸爸妈妈都很忙,但是孩子在12岁之前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关心,因为他有自己很多的思想,有很多其他渠道的信息,如果他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疏远,那么今后他和父母的感情也会非常淡。

第六,孩子带小朋友回家作客,父母要表示热情欢迎。

第七,不能对孩子忽冷忽热,心情好的时候宝贝心肝的叫,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发脾气。

第八,家里要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重大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点在西方国家做的很好,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在家庭权威多一些,要倡导民主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很多事情要听一下孩子的想法。

第九,家庭里要多做一些文体活动,比如说一块去打球,一块去郊游,一块进行比赛,爸爸、妈妈、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参与,多做一些娱乐活动,形成一个很温馨的家庭氛围。

第十,父母有缺点,孩子也能批评。父母甚至可以故意犯一些错让孩子指出来,孩子指出来以后一定要表扬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动,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是我们可以改正,只要不重新犯就行了,这样就是一个好家庭。

塔尔贝克老先生说:“每一个心智健全的普通孩子只要接受最优秀的家庭教育都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我真诚希望中国每个家庭都能够和和睦睦,美满幸福,我也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非常健康、非常自由、非常快乐的成长!

下载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入50万家庭如何轻松准备孩子留学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