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堆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团堆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一期】 41套,总面积7195.18平方米
1、收入部分:934.7288万元
(1)群众买房811.7288万元。其中,三层9套243.1080万元;两层32套568.6208万元
(2)上级拨款3万元X 41户=123万
2、支出部分:789万元
(1)修房+沉降缝644万元
(2)土地款30亩X4.5万=135万元(群众65万,政府70万)
(3)办相关手续10万元(环评2万,监理2万,地勘8400元,设计7000元,水泥桩铁丝1万、开工仪式音响3000元、广告牌、横幅及喷绘1.5万元、宣传折页1500元,补助4000元、公告500元、租房2000元等等。)
3、结余部分:145.7288万元
【二期】64套楼房,面积6864平方米
1、收入部分:957.04万元
(1)群众交款:331.04万元;
100平方米32套(16套6.6万元,16套6.95万元)216.8万元 80平方米16套(每套4.58万元)73.28万元 60平方米16套(每套2.56万元)40.96万元1
(2)柴房1400平方米X1500元=210万元;
(3)上级补助64户X 6.5万元=416万元。
2、支出部分:
(1)修房1023元X 6864平方米=702.1872万元;
(2)招投标40万元;
3、结余部分:214.8528万元
【基础设施】一二期结余360.581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给排水、化粪池、水电路、一期室内水电、配电室、垃圾房、绿化、工程量变更、决算审计、化解矛盾等费用。
【特困楼】36套,上级补助36户X 6万元=218万元
修建工程付款情况:
一期 应付644万元。已付608万元,还差36万元。二期 应付702.1872万元。第一次,按照合同签订7日内20%,已经付款140万元;第二次,正负零验收后付款15%,应该付款105万元。
基础设施及特困楼暂未付款。
第二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的通 知
陕政办发 〔2011〕11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明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资金筹措渠道,规范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的运行机制,确保全面完成《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和《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
为了加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资金总需求
据统计,在十年规划期内,陕南地区确定移民搬迁共计63.54万户240万人。其中:特困户4.23万户,集中安置户45.66万户,分散安置户13.65万户。集中安置户中选择60平方米住房的为0.77万户;选择80平方米的为2.85万户;选择100平方米的为42.04万户。按每平方米1200元测算,共需资金688.7亿元,其中搬迁居民按政策出资266.1亿元;省、市、县补助资金191.2亿元;五保户、特困户通过省级基建渠道安排6.9亿元;各专项资金整合189亿元。土地收益、配建商品房筹措资金35.5亿元。
二、各专项资金整合来源
原定专项资金整合以县为主,现调整为以省整合为主。整合来源为:
(一)从2012年起,在中省扶贫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陕南移民搬迁工作;
(二)在以工代赈异地搬迁资金中每年安排1.2亿元;
(三)在中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每年安排5.2亿元;
(四)在土地开发整理和中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每年共计安排7.5亿元;
(五)在退耕还林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亿元。
以上专项资金每年整合18.9亿元,十年189亿元。
三、土地收益、集中安置点配建限价商品房筹措资金部分
各县从盘活土地收益、集中安置点配建限价商品房等政策中解决35.5亿元(每年3.55亿元)。土地收益比例、配建指标每年专项下达。
另外,省政府还将积极争取陕南搬迁列入国家生态搬迁规划并享受相关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调控作用,积极组织质优价廉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以降低建设成本。
省财政厅要根据上述意见每年及时调拨资金,并会同税务部门制定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关财税优惠政策。
四、资金管理
建房资金须专项用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核算,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一)陕南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建房资金管理,坚持以“项目管理”为龙头、“资金管理”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原则,完善财务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二)涉及专项资金整合的相关省级部门,在制定中省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时,要足额预留用于陕南移民搬迁的资金,确保整合资金落实到位。
(三)各级财政要按每户3万元的标准足额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其中市、县财政每户补助的1.5万元,由市上根据各县财力确定分担比例并监督落实到位。
(四)对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户,要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并纳入全省住房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所有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行项目开工前审核备案和竣工后统一验收制度。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由省财政和省有色集团共同出资注册组建的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搬迁公司),是解决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启
动资金、保证工程标准和质量的重要平台。其主要职责为:在省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承担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程所需建设周转资金的筹措;选择并代建适量的移民集中安置点,示范引导移民集中安置建设的规范化;搭建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程信息平台,负责收集和整理搬迁户、移民安置房及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有关信息,为陕南地区各级政府后续移民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料。
公司运行机制如下:
一、项目审查
(一)对所有申报启动资金的安置点规划方案、设计图纸,以及项目的立项、用地、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手续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确保选址安全、规划和设计标准、和人口规模相匹配的公共设施以及项目责任主体,用地、环评等相关手续的合法合规。
(二)确定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审定项目建设实施主体,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人。
二、资金预算
会同有关单位审核每个项目的预算,以及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提交的项目资金平衡、配建房建设、投入资金回笼等方案,确保安置房和配建房数量、启动资金和回笼资金的核定实现资金平衡。
三、资金拨付
搬迁公司根据已确定的项目建设方案和投资预算,在与市、县签订三方合同的基础上,及时拨付启动资金,并按合同约定、项目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施工。
四、监督管理
搬迁公司会同相关部门,对移民搬迁工程拨付的资金使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实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项目建设责任主体,督促其整改并对结果进行验收,确保建设资金规范运行、工程质量达标和安全生产。
五、资金回笼
在项目建设到一定阶段具备资金来源后,搬迁公司对投入的建设资金可分期回笼,并快速周转、循环使用。资金回笼后,及早谋划和部署新一轮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有计划、不间断地推进。回笼资金主要包括安置群众缴纳资金、省市县补助和统筹的资金,以及配套限价商品房的利润部分。
六、其他要求
(一)搬迁公司的资金运作模式须按照“封闭运行、快速周转、保本微利、不亏不赚”的原则运行。搬迁公司投入的资金、搬迁户按规定缴纳的建房资金以及各级政府整合、统筹的各种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搬迁公司要积极配合审计、监察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强监督。资金下拨、工程进展等情况按月统计,及时上报。
(二)搬迁公司可在陕南地区各县选一代建安置点,按上述运行机制投资自建,作为示范引导,规范操作。其他各安置点主要以县为主建设。
(三)搬迁公司要尽快建立信息系统,将所有搬迁户的资料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并与全省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第三篇:太康县安置房建设使用管理办法
太康县城市规划区内 安臵房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区内安臵房建设和使用管理,明确相关单位职责,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使政府统建的安臵房建设、管理、使用规范有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安臵房,是指政府投资或组织实施的项目及实施土地统征、收购储备地块等公共利益需要搬迁,对搬迁户实行安臵,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房。
第三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安臵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根据重点工程搬迁规模提出安臵房建设意见、安臵房建设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2)提出解决安臵房建设资金的渠道和办法;
(3)对安臵房建设过程中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实行监管;
(4)处理和协调安臵房建设中的有关问题;(5)负责房源管理和分配等具体事务性工作;(6)建立安臵房建设管理、房源分配、安臵户档案。(7)落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四条 各审批部门应建立安臵房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主动服务,确保缩短时限。县发改委负责安臵房建设立项审批;住建局依据安臵房建设计划办理规划、征收、建设相关手续,对工程质量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局负责安臵房建设的征地、供地、相关用地手续办理等工作;财政局负责安臵房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监管等;审计部门负责安臵房建设工程资金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安臵房建设、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供水、排水、供电部门根据安臵房建设小区的规划布局,做好供水、排水、供电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提供配套服务;指导、配合好小区内的供水、排水、供电规划设计和质量检验,使其符合标准,确保使用。
第六条 安臵房建设业主单位负责安臵房建设的具体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管、资金筹集与拨付、建成未交付的房屋管理等工作;提供安臵房竣工报告、《住房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房产测绘报告和管理技术档案;处理安臵户提出的质量、环境等问题。
第七条 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做好征收资料的登记、保管工作,有序组织被征收人选房,与被征收人及时结算相关费用。
第八条 安臵小区所在乡(镇)、村(居委会)、村民组要积极组织实施征地、搬迁、建设和安臵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 安臵房建设
第九条 安臵房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发生规划调整、工程量变更的,应按法定程序办理审查批准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安臵房项目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
第十一条 安臵小区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安臵房户型、面积应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多数被征收人的要求和承受能力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农民拆迁户以及孤寡老人、特困户的实际状况,可设计底层带储藏室的住房和5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安臵房建设结构与内外装饰全县相对统一,注重美观,经济适用。
第十二条 安臵房建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也可按照市场化运作,采取建设—移交的模式,选择有实力的投资人代建安臵房,建成后由政府进行回购。投资人要严格履行合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期内竣工交房,保证按时入住。
第十三条 安臵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安臵房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 安臵小区内供电、供水配套工程可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也可由供电、供水部门直接组织施工,按成本价收费,供电、供水主材必须实行市场竞价采购。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安臵房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管,要派专人实行全程质量监督;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安臵户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督。通过各种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六条 安臵房小区在满足相关公共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可按不超过总建筑面积2%的比例建设商业用房,计入建设成本,房屋产权为国有,由属地政府负责管理,其经营收益在扣除管理维护成本后主要用于补贴所在小区的物业管理支出。
第三章 安臵房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条 使用安臵房需提供以下文件材料:
(一)县政重点工程项目批件;
(二)房屋征收决定;
(三)房屋征收补偿与安臵实施方案;
(四)征地批件或相关文件;
(五)零星安臵批准文件、会议决定或纪要。
(六)使用安臵房申请报告(报告应写明搬迁地址、户数、面积、安臵户数、安臵面积)。
第十八条 使用安臵房的单位在使用安臵房前应向县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方可使用安臵房,并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
678-
第四篇:全面推进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建设
齐心协力 齐抓共管
(XX年7月28日)
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涉及资兴市15个乡镇75个村253个地质灾害点5627户17283人,是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常务副总理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亲笔批示的重大民生工程。郴州市委、市政府和资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温家宝总理关于“迅速妥善解决东江水库移民安全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采取就近易地搬迁、进城购房搬迁、跨乡集中外迁、跨乡自主外迁、投亲靠友等方式抓好移民避险搬迁,取得了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初步成效。截至6月底,资兴市已有4865户14828人启动了搬迁工作,启动率为98.2%;有3955户12179人开始了建房工作,动工率为80.6%;有2331户7661人完成建房,完成率为50.7%。
一、以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抓好项目建设。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郴州市委书记戴道晋多次带领郴州市移民、国土、水利、林业、规划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到移民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资兴市委、市政府把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郴州 市委常委、资兴市委书记李评多次召集市委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分管副市长具体抓,30多个部门单位和15个移民乡镇为工作主体的东江移民避险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指挥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健全制度,强化责任。建立健全了市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安排、一季一督查、一年一考核”的目标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定项目、定领导、定班子、定责任、定奖惩”的项目建设责任制,使搬迁安置工作“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三是派驻工作队,攻坚克难。围绕“XX年底全市基本完成建房任务”的总体目标,市委、市政府从移民、国土、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21个移民避险搬迁驻村工作队,对工作队实行“三个优先”,即在人员上优先考虑,在物资上优先保障,在资金上优先落实,集中力量解决移民避险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好宣传引导。层层召开了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动员大会,深入开展移民避险搬迁安置政策宣传进村入户活动,充分利用文件、简报、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发放“便民服务卡”17000多张,印发政策一览表和 操作流程图17000多份,做到人手“一卡一表一图”,确保宣传发动全覆盖,让惠民的政策成为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第一推力。二是成立理事会。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办”,让移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由安置点的群众选出代表组成移民群众建房工作理事会,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在建房选址、房屋户型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满足民需,减少了矛盾纠纷,确保了安定和谐。三是坚持民主公开。把移民避险搬迁政策、搬迁人口核定、规划设计、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事关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公开,实行“阳光操作”,以公开取信于民,以公开确保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以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保障项目建设。一是严把规划关。把科学规划作为推动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龙头”来抓,坚持把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开发、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编制了《资兴市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并委托中南设计院和郴州市水利设计院编制了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具体实施规划和实施计划,以及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建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移民产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规划,确保移民避险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关。把“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意识贯穿到移 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始终,做到“三不放过”,即选址不科学不放过,不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放过,质量不达标不放过。对10户以上集中搬迁的,建房地址由市避险搬迁领导小组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认定,通过采取地勘、测绘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手段,选定了62个地质条件好、基础设施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方作为移民集中安置点。对10户以下散迁的,各乡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驻村工作队与乡国土、水利、移民、城管等部门为成员的散迁户安全选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建房质量监管员,专门对散迁户的建房质量进行监管与督促。采取政府监管、专业监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由市质监站、湘怡监理公司、鸿兴监理公司和移民群众建房工作理事会为格局的质量监管体系,落实工程旁站、巡查等各项措施,确保综合监理、专项监理履行职责,到岗到位。在工程招投标和建设过程中,实行“三个严格”,即严格实行资格准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操作规程。组织省湘怡监理公司和移民、规划、质监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在全市进行通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坚持标准、从快整改,把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力争把移民建房打造成“百年工程”。三是严把资金管理关。资兴市委、市政府结合《郴州市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安置项目资金使 用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严格界定资金使用范围,严格资金审批程序,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责任,并开设资金专户,对资金实行封闭式运行和管理,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市项目指挥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纪检监察等部门组织人员每月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项目建设上。
四、以完备的防汛抗灾机制助推项目建设。资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进度,一手抓防汛抗灾,在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防汛抗灾,确保移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提高库区防汛抗灾能力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库区移民防汛抗灾预案,建立健全防汛工作责任体系,大量添置防汛器材和物资,加强防汛设施的维修和管理,组建了防汛抗灾常备队,聘请了一批有责任心、有丰富抗灾救灾经验的村民作为地质灾害监测员、铜锣员和口哨员,并组织移民开展防汛避灾实地演练,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抓好防汛抗灾工作。我市今年屡遭山洪暴雨袭击,但未发生移民因灾伤亡事件。
第五篇: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结
漩政字[2011]251号
**镇人民政府
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结
县扶贫局:
今年下半年,我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陕南移民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采取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的工作态势,认真规划了2011—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项目,并全面完成了2011年移民搬迁任务,现将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深入调查,科学制定移民搬迁规划 陕南移民安置点建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1-
地进行。一是层层动员,广泛宣传。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之后,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群众会,迅速传达会议精神,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落实,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各村各单位干部都高度重视,采取板报、标语、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宣传。二是深入村组、农户调查摸底。为了做到移民搬迁工作政策明、底子清、对象准、项目实、易操作,镇干部深入村组农户了解情况,制定了详实的、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规划,十年计划搬迁1820户7500人;三是确立了我镇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经县扶贫局确定的移民安置点10个,(中银社区、集镇中心社区、姚家河村安置点、凤凰村安置点、茨沟村四组安置点、朝阳村安置点、渭河村安置点、柏家村安置点、堰坪村安置点、联合村安置点、),集中安置群众1456户6120人。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完成2011陕南移民搬迁任务
1、强化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把陕南移民搬迁作为工作的重点,成立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毋勇任组长,副镇长苟小宁、吴建平任副组长,镇纪委、党政办、财政、国土、规划、林业、扶贫办、电力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
组”,全面组织领导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办公室,由副镇长苟小宁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有尹先祥、冯云娅、吴大炯、余龙安、李鹏。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制定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措施,编制全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相关事宜。检查工作任务实施进度及效果,验收移民搬迁项目完成情况及挡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各村成立相应机构,由村支书负总责,村三委会班子齐抓共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2、深入实地,加强督促指导。半年来,我们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工作思路,采取“三到,四勤,五有”的工作方法(三到,即项目到村、资金到村、帮扶到村。四勤,即勤检查、勤指导、勤协调、勤汇报。五有,即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有责任,有成效),深入到所有在建项目实施现场,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实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和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发现、决策在一线产生、工作在一线落实、效果在一线检验,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积极完成2011陕南移民搬迁任务。镇政府认真组织实施2011我镇73户292人的移民搬迁任务。截止目前,我镇已启动安置点建设5个,移民搬迁102户371人,已竣工搬进新居55户199人,建房总面积10420平方米,均
为砖混结构。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村容村貌整治不够到位,入住新居的搬迁群众的传统习惯和生活陋习使良好的环境难以维持;二是群众经济基础较差,按搬迁政策标准和要求,群众建房自筹资金部分有一定困难;三是扶贫搬迁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在建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和建成项目的后续管理,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培训教育,使贫困群众原有的生活陋习和不良习惯得到彻底改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明年搬迁安置点建设目标,力争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指导搬迁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多渠道增加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是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抓好典型示范,促使我镇扶贫搬迁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抄送:镇领导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2011年12月19日印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