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随着我国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已经成为每个父母、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优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在我国10亿农村人口的大国里,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就要强化优生、优育、优教,迅速改变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的状况。一、突出“四个结合”,强化“三优”教育
1、把开展“三优”教育与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相结合。要在贫困的农村中开展“三优”教育,关键就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首先是开设扫盲班,教农村妇女读书识字,先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然后再进行基本的“三优”知识教育,如妇女孕期卫生与优生保健知识等。其次是开设夜校班,让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白天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晚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第三是开设文化补习班,对农村妇女进行必要的文化补习的同时,也适当讲授新生儿的喂养、婴幼儿早期教育注意事项、儿童常见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等“三优”教育知识,从而使广大农村群众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加深了对“三优”教育的理解与提高。
2、把开展“三优”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在农村尤其是贫困的山区农村,大部分农民既是文盲又是法盲,他们不知道<lt;婚姻法>gt;,更不知道有<lt;母婴保健法>gt;等法律法规。因此,贫困山区农村买卖婚姻和拐卖妇女、儿童的问题比较突出。开展“三优”教育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利用图片展览、标语口号、宣传车等宣传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与“三优”教育、共同提高“三优”知识与法制知识,让广大农民做“三优”教育的促进派。
3、把开展“三优”教育与计生工作相结合,据“四普”资料显示,全国文盲半文盲的农村育龄妇女,平均生育胎次为大学文化程度育龄妇女的2.62倍。可见,文化素质越低,多胎率就越高,计生工作离不开“三优”教育。在开展声势浩大的计生宣传工作中,利用新婚学校、婚育学校等形式讲授节育、避孕、胎教等计生知识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进行“三优”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增长“三优”知识。
4、把开展“三优”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农业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都要以农民身体素质与文化为基础。在开展“三优”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同时,要进行种养科普知识、“三高”农业技术等农村科学知识的传授。帮助农民发展“三优”受精,帮助农民少生优生、勤劳致富,提高生活水平,从而使“三优”教育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二、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三优”教育的力度
1、加强领导,落实“三优”教育的责任。“三优”教育是计生工作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是一项艰苦的社会系统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计划生育、民政、卫生、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三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落实“三优”工作责任制,加大“三优”工作的考核与管理的力度。
2、把好婚姻登记关。<lt;婚姻法>gt;规定,属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及患有麻风病或性病未经治愈禁止结婚,对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进行健康检查,这是进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推进优生优育,强化“三优”教育,各级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共同配合,一是严格把好婚姻登记关,减少遗传病及缺陷,共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加强婚姻法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和执行婚姻法。
3、做好“三优”服务工作。一是卫生、妇联、计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对农村育龄妇女做好“三优”服务工作,进行妇检及孕期检查,为农村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孕产期母婴保健等上门服务。二是加强人口出生监测服务。要努力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实行人口监测接生,以降低婴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做好科学的营养搭配、婴儿合理喂养,改善营养结构。四是加强优教服务。优教服务是在优生优育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服务、学校教育服务与社会教育服务,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4、改变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在农村开展有益农民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文化、妇联等部门要共同配合,送戏下乡,增设电影、电视等文艺节目,使广大农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三优”教育。
5、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三优”教育提供良好的保证。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政府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些交通便利、居住环境良好、生活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农民庄园,便于强化“三优”监测管理,为“三优”教育提供良好保证。
6、加强法制建设,为“三优”教育保驾护航。强化农村“三优”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因此,必须把“三优”教育纳入法治轨道。为
第二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
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树立婚育新风尚,建立和谐新农村
婚育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播种春天的希望,关爱女孩的成长
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建和谐幸福家庭
关注出生人口素质,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
.爱老、敬老、助老、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益,以人为本,营造温馨计生
人口问题解决好,小康生活早来到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胡志军
〔内容摘要〕 本报告对我市少数民族的现状作了概述,分析了我市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原因,指出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 少数民族 调研报告
〔作者简介〕 市政府研究室
提高人口素质和控制人口数量,是国家提出并已在实施的基本国策。我市作为多民族地区,进一步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也是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概况
我市有少数民族44个,截至2007年,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7.39%,85%以上分布在农村,主要集中在50个民族乡。1万人以上有7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31.2万、苗族25.7万、布依族11.6万、白族5.8万、回族2万、仡佬族1.4万、水族1.2万。以彝族和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八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各项投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每个民族乡都建有卫生院,近90%有图书馆文化站,平均每个民族乡拥有14所学校、5个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接受了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190元增长到2006年的1831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我市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呈现出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别较大等状况,部分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偏低。
第一,身体素质较弱。我市边远地区民族居民因为受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身体素质较弱,其中又以小花苗最具代表,成年人男子平均身高为1.6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为1.5米。体质羸弱,身体难以承受长时间重体力负荷。“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生病难就医习惯还普遍存在,加之居住环境等因素,地氟病、风湿病以及过早超负荷劳动造成的身体损伤不断蚕食居民身体健康。
第二,受教育程度较低。因为居住在弱势区位,经济落后,教学资源欠缺,接受教育条件困难,受教育程度低。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仅为36.41%。30岁以上的群众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很多仅仅只是简单的进过扫盲培训。并且由于边远偏僻封闭,加之传统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基本没有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交往,科技进步缓慢,科技、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程度低,手工专业技术不多。外出打工群众主要是打零工、背背兜,甚至有相当部分靠拾荒为生(青林乡二寨村就有100多人靠在市中心拾荒为生)。在家群众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第三,心理素质较弱。由于我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加上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诸多传统落后的民族心理素质。比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环境,都是被动接受上级指令,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习惯心态,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交通不便,山区环境分散、封闭,与经济发达地区经贸不足,对新生事物和先进科技的接受意识差,形成了浓重的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养成了安居故土、墨守陈规、得过且过的习性。
二、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落后的原因
农村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落后主要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造成,形成了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生存环境较差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人民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深山区、石山区。许多民族村寨交通不便,有的至今还未通公路,有的村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还有部分村寨的交通也是“晴通雨阻”,处于人背马驮的落后运输方式。信息闭塞,既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电话网络,书刊文报严重匮乏,信息不能及
时到达。居住条件差,根据2004年茅草房改造项目统计的全市茅草房数量就有36632户,在金盆乡和青林乡调研中,茅草房数量占到农民总户数的30%和21%。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闭塞的信息桎梏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相对落后
人的素质主要由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构成的,人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都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差更是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全市50个民族乡耕地面积为全市总量的36.5%,其中又以坡耕地为主,还有相当部分的石旮旯地,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瘦瘠。长期以来沿袭的简单粗放传统生产方式,广种薄收,粮食产量极低,仅仅只能勉强满足生存自用。“养猪羊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的真实写照。以小花苗聚居的金盆乡和青林乡为例,两乡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2007年金盆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青林乡为1616元,其中二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仅只有950元,远远低于全市2348元的平均水平。金盆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87公斤,青林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20公斤,主要粮食为玉米和洋芋,常年难沾腥荤。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与有限的土地、人力、物质资源,使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地区人民始终被贫困所困扰,人们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长期难以改变,在文化发展、经济增长、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外界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差距。
(三)生活习俗有待改进
因为所处环境偏远封闭,早期的彝族和苗族以村落为单位,其生活、习俗及其婚丧嫁娶社交等都是在相对封闭区域环境中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对提高民族人口素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早期存在的近亲结婚,对人的身体素质影响严重。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梭戛江寨苗族,过去都只是在本寨内进行婚嫁。盘县保基乡歪梳苗的传统习俗只能在民族内通婚,因为本地域本族人口有限、交通不便,只在本地或临近的水城县花戛乡内进行婚配,三代内近亲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苗族的“二八月逛花房”习俗在偏远的青林乡、南开乡等还存在,有待规范。贵州苗学专家李廷贵学者研究结果就表明,早期的苗族因为近姻亲婚配,人口体质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同时,由于传统耕作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传宗接代、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在经济不足以支撑生活的情况下,形成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四)投入严重不足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受城市经济辐射小,财政的公共性没有有效发挥。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交通、医疗、文化等严重欠缺,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素质提高形成巨大障碍。民族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着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如水城县的金盆乡教师编制核定为216人,但实际只有137人,缺编79人,该乡的其林村学生130多人,而公办教师只有2人;青林乡有公办教师71人,缺编56人。三是农村少数民族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对改善身体、文化、心理等素质方面的自我投入,人口的营养状况、卫生状况、陈规陋习等的改变进展缓慢。四是在改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生产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着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和投入效益不高等情况。
三、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困难
尽管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欠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
一是硬件设施欠缺。“两基”验收后,广大农村的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加上交通不便,难以满足村村就近入学的需要,有的适龄儿童为了上学,翻山越岭,走很长的路才能到校,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走路上。二是师资欠缺。偏远地区生活、工作环境艰苦,教师物资待遇相比较其他地区也没有特殊的优厚条件,教师流失、欠缺现象严重。全市民族地区教师总数为6504人,而在校学生人数为200525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达到1:30.83,远低于国家1:12.5的标准。大部分教师是原来“民转公”和刚从学校毕业,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双语”教师欠缺,大部分只是依靠民办教师,导致“双语”教学普及程度低,语言存在障碍,制约了少数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三是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到农忙时期,缺少劳动力家庭的孩子有
些不能正常上课甚至辍学,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覆盖面。加之近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以及打工潮的影响,许多人的经济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助长了不少家长“不学文化照样挣钱”的偏见,对学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读书时间越长越吃亏,教育后代、培养后代以及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观念淡薄,看不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去读书认识几个字,混到初中毕业就应该出门去打工挣钱。
(二)适用性技术人才、科技致富人才奇缺,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推行难度大
因为地处偏远,各类专业人才、投资经营者都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技术信息资金欠缺,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矿产、旅游、生物、手工等资源得不到开发,在整个经济社会进程中相对封闭且发展缓慢。尽管近年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通过“绿证培训”、“雨露计划”、远程教育、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大了农民培训力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技能培训是教科书似的标准化流程,缺乏与实地结合的操作,没有针对性,邯郸学步、照本宣科,学不能致用,最后耕种养殖仍然还是陈旧的劳动方式,外出打工人员只是出卖劳力或只能到打工地重新学习。
(三)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但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如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优生优育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有的没有落实到位,有的落实效果不理想,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仍然没有感受到国家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部分干部过于强调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对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见子打子,消极被动,甚至于搞形式、走过场,作风漂浮,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党群干群关系。
(四)公益事业落后,投入需求大
由于财力有限,同时受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城市化倾向影响,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较少,特别是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支持不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显滞后。尤其体现在卫生事业落后,缺医少药、设备不全,医疗点辐射半径过大,手续繁琐,农村群众看病难、费用高,因病困难、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全市农村人口约220万以上,占总人口数的72.8%,按照城乡同步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公益设施,资金将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四、进一步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
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重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变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通过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少数民族发展能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事半功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党的民族政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各级财政在预算安排中要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建立和完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关的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机制,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系统工程抓好抓实。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防止今后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补充农村教师数量,合理配置师生比例,制定激励政策,提高边远民族地区教师待遇,让教师“稳得住,安心教”,营造稳定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从2008年起力争在3年内完成全市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和学历提高。教育部门每年要择优选拔市级和县级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造就一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教育部门要认真统筹和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开展教学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加强农村学校优质课交流,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专项“双语”教师,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对懂得民族语言报考“双语”教师的少数民族人员适当放宽条件,解决“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补助。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设立和壮大以市县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金”,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三是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大科技下乡力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乡土人才,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围绕“市场需要、农民紧缺、对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展开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绿证培训、阳光工程、普法宣传等多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科技培训。精心挑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团,开通“专家热线”,随时为农民解疑释惑。大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主体产业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的生产方式和成果,让广大农民接受,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基地,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劳动部门要加强与劳动力需求地的联系,适时掌握外界劳动力人员结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打工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在流动中提高素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家乡创业。四是要推行农民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对获得技术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体产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三)加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乡村干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得农户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增强农户自我发展造血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部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和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用项目培训、现场培训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培训的跟踪管理,争取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效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把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纳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到高等院校、党校和发达地区培训锻炼。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力度,探索开展少数民族乡干部和市、县直机关干部之间的交流。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输入力度。除了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程外,组织、人事部门要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市县机关干部中安排一批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任职,其中对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乡村要优先保证,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工作实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干部能享受到足够的培养锻炼机会,并实现到期提拔重用。四是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步伐。各级财政要适度增加财力用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报酬,在此基础上,鼓励少数民族村大力推行村干部兼职、交叉任职和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探索建立对村的考核奖惩办法,力争村干部能脱产抓工作,增强村级发展带动能力。五是出台鼓励性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发展。大力扶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种养、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全面、便捷的市场信息,提高农作物商品化率,把农民的生产活动纳入整个市场经济中,促进生产与市场信息的流通。六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乡土人才发展基金、成立乡土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人才的扶助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通过开展“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创评活动,大力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
(四)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生育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人口生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就要把好出生关。一是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材料,配备必要的宣传设备,加强
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大力提倡晚婚晚育,鼓励民族通婚,杜绝近亲结婚,提高计划生育率,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三是要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结合起来,保证生育质量,在一些地方要有针对性培养民族医生,促进医患沟通,避免因民族习俗和语言不通导致误诊和贻误病情。四是积极实施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做好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实施零级到三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工程,对出生缺陷多发的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排查筛查,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五是认真落实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在义务教育(包括两免一补)、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项目、征地补偿、宅基地划分、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向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重点倾斜。六是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完善有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想方设法解决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难题。公安、卫生等部门要与计生部门加强配合,对违法生育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五)加强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以改变传统落后的“衣、食、住、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促进农民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有关部门要适时牵头,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陈规陋习进行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活动,扫除农村的精神垃圾,树立良好风尚。切实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自力更生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掘,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六)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步伐
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每年国家、省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进行了安排部署,出台了若干优惠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在国家和省加大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改进项目资金投入方式,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先发展以交通、通讯为主的信息流基础设施,改变交通闭塞、信息闭塞的现状,打破封闭,促进开放,改变落后的思想。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搞好配套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三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医疗、文化、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文化匮乏、缺电少水的状况。四是加强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寨规划、“五改一加强”、庭院绿化美化等方式,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把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促进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通,增进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交流。五是对分布在不具备生存条件地方的少数民族群众,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把他们集中起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第四篇:怎样才能提高农村的教育
怎样才能提高农村的教育
“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多的。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文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和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教育所能代替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曾说:“家庭集体、父亲、母亲以及其他长辈们成熟的智慧世界就是幼儿思维的基础。”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国人口质量-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连锁关系。中国的许多问题,常常要以农村是否解决作为标志。比如吃饭穿衣、脱贫致富、环境保护、安居乐业等等。同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口质量等问题,也无一例外。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注农村家庭教育。政府首先要关注,城里人也要关注,农村人更要关注。因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人口质量,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幸福。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重视。他们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很高,但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正确的引导子女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平时家长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农村家长素质低、习惯差,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负面影响很大。农村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喝酒,很少看书读报。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对精神文明投入太少,有的是一片空白。因此,孩子的作业经常没完成,孩子也容易犯错。一旦孩子犯错,家长则严加管教,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
三、重男轻女,家教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在家教中,许多家长出现双重标准。男孩子得到的关心爱护比女孩子多;女孩子受到的批评多,承担的家务多。男孩子家里再穷也要让他读好书;女孩子学习的好与差,父母无所谓。完全靠教师在课堂几十分钟而已,久而久之,男孩子变得懒惰、任性了,女孩子则产生了自卑或反抗的心理。
四、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同时,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认为:“我的孩子交给老师了,全靠老师教了。”把所有学习任务交给了老师,自己不管不问,还有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有30%的家长认为“老子的话你想听得听,不想听也得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能吃亏的,宁可把别人的孩子打伤,家长出医药费。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我的,打骂由我,娇惯由我,别人管不着”。
五、农村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分配不合理,他们忽视学前及小学阶段的教育投入,重视高中、大学阶段的教育投入。农村家长在孩子学前和小学阶段的投入是很小的。农村小学生家庭的私人教育成本很低,家长们把钱节省下来,准备给孩子读高中、大学。在调查的问卷中,有的家长认为考大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他们对学前、小学及初中教育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家长甚至把幼儿园、小学看成是他们在农忙时的托儿所。有的家长还说不管他年龄小,只要来到学校我就放心去挣钱。
六、中国农村教育的最大的悲剧是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问题。在农村人们普遍地把教育看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农村家庭缺少对孩子正确的“爱农”和劳动教育,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不切实际。在农村,对孩子进行热爱“农业、农村、农民”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应该是有独特条件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独生子女增加,家长对孩子十分宠爱,有90%的家长甚至连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经常有家长对老师说:“我家的孩子回家一点活也不让他干,就让他专心读书,不知怎么回事,他的成绩还是这样差,真气死人了!”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过分宠爱害了孩子。在我调查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人打算从事农业生产,只有5名学生长大打算务农,竟然受到其他同学的无情嘲笑。大部分学生期待着自己长大以后成为大老板、企业家、工程师„„ 农村孩子不爱农村、不爱劳动,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中,重新界定教育目的,重新考虑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素质。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
1、改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真正的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今天的中小学生,一、二十年以后又将成为家长,希望他们不会重蹈父辈们的复辙。200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为2085.68亿元,其中用于义务教育1085亿元,仅占52%。国家对大学生人均拨付经费近9000元,而中小学生人均国家拨付经费仅530元左右。二者相差16倍多。教育经费的投入重城市小学,轻农村小学。农村教育设施也相当薄弱,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盖教学楼四年都没有完工,学生和老师在简易教室里上课苦不堪言。
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国务院对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就是一个极好的信号。但是,要真正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使农村孩子享受平等教育,还需时日,更需法律的保障。特别是要以法律来完善和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
2、建议家长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这种溺爱,马卡连柯比作是“送给儿童最可怕的礼物”。
3、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反哺教育法”的途径有:(1)学校加强文明建设,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2)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3)家长会前,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为提出批评,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当老师和学生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会猛然醒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许多共同点,而家庭教育又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是社会天然细胞,是新一代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培养新世纪杰出人才系统工程的起点和根基。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又对青少年
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在人类的全部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是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教育的主要功能则是提高人口质量--国民素质,很难想象低质量的人口能与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在同一社会的生产力中相辅相成,因为,人--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人,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如果不通过人去掌握运用,也是不会产生高效益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教兴国的战略,不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更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有机地组成。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大概主要应由政府来负责;而家庭教育,除了政府外,则是每个国民、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能力去关注,去加大投入的。这种投入,不仅是物力投入,如钱财,更重要的是人力投入,如意识、观念、时间、精力等。
第五篇:提高人口素质作文1000字
提高人口素质作文1000字
导语:人无礼则不立,国无礼则不兴,无礼,则无以立。有礼,则立天下。人口的增加使得人们的素质下降,我们要重新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欢迎阅读
提高人口素质
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想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赞美与褒扬。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则无以立。”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提倡尊重师长,仁者爱人的重礼思想。可见中华民族对礼仪的推崇与重视源远流长。所以我们必须汲取其中的智慧与精髓,将这种优秀的传统继承和弘扬。
但在现今的中国,文明礼仪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随地乱丢垃圾,满嘴的脏话似乎成了现实的写照,难道这是国家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的结果吗,我想不是,这是国人缺乏了基本的道德素养。有人也许会说人口素质,文明礼仪不会造成多大的问题,可真的会这样吗?
XX年的春节,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游客到日本买电饭煲,买马桶盖的事件,这么多人大费周章地跑到日本去买,难道中国就没有这样高质量的物品吗?其实,日本的智能马桶盖,国内最早生产的就是台州星星集团旗下的便洁宝公司,其产品不仅国内畅销,还出口国外,部分款式的智能马桶盖,售价远远低于日本。那国人为啥不惜高价舍近求远呢?在国外的商人眼中,商品要做的精益求精,要通过一道道精密的考核,才会出售。反观我国的部分商人,一味的注重眼前的利益,做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产品失望透顶,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结果,是人们的素质,是人们的文明礼仪!
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也完全做得到!回首XX年的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冠以“无与伦比”的字样,是什么使北京奥运会赢得这样的赞誉?是盛世恢弘的场面吗?是投资巨额的场馆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的彬彬有礼,是中国人民的好客热情,是一个以“和”字贯穿始终的申办理念。所以我们获得了成功,所以我们永载史册。
文明礼仪绝不是难事,礼仪美德也绝不是什么空话、套话,简简单单就能做到,一时片刻就能养成。它更注重长远的坚持、发展。面对老师时,躬身行个礼;公共场所时,低声细气语;与人交谈时,不说脏辱粗;随时随地笑,好比那明珠。做到这些,你也是个文明的人。细节决定成败,国家的兴盛在乎硬实力,更在乎软实力的体现,更何况这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当我们为国外不断的建造起“孔子学院”而感到自豪与骄傲时。我们是否也该愧怍我们日常的行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注重基本的礼节,这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礼仪是没有法律的约束的,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一种自觉地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需要我们自觉地去遵守,是要靠我们个人的信念去支撑与维持的。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国无礼则不兴,无礼,则无以立。有礼,则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