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5 16:1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开拓进取,较好地

完成了全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0528万元,为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调整预算80020万元的100.6%,同比增长14.4%,增收10110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817万元,为预算49246万元的103.2%,同比增长21.7%,增收9076万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09137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8.5%。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上级转移支付以及各项补助收入,减去上交省市财政支出和专项结算后,收支相抵,年终略有结余。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市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528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同比增长2.4%。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448万元,为预算的106.3%,同比增长8.8%。市级财政支出完成90304万元,为预算80200万元的112.6%,比上年实际增长42.6%,主要为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增支(支出分项完成情况见附表)。

市级财政资金平衡情况是:市级资金来源113327万元,其中地方留成收入(含乡镇留成收入)50817万元,中央、省税收返还9143万元,中央、省转移支付4473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他收入8637万元。市级资金运用113269万元,其中本级支出90304万元,结算上交省、孝感市财政4132万元,市对乡镇转移支付18833万元。市级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当年结余58万元。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市财税部门努力克服减收因素多、增支压力大、监管任务重等困难,牢牢把握财税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抓收入,积极主动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创新机制强监管,财税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注重优化环境,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跑部进省力度,全年争取各类专项资金53307万元,较上年增加6092万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千方百计筹资搞建设。通过经营城市、精细理财,筹集资金1.6亿元,支持城南新区等“一区三园”建设,支持体育南路、蒲阳大道刷黑以及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信贷奖励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规模的积极性。争取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及时投放到17家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17家企业上交税收5090万元,其中10家企业税收过百万元。帮助解决企业承兑汇票1.65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兑现企业税收奖励资金1800万元,安排中小企业担保贴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4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安排华能热电联产、国家矿山公园等重大项目经费200多万元,为争取重大项目落户和顺利开工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2、注重精细征管,征管机制增添新动力。2010年财政收入形势异常严峻,面对骨干税源增收乏力、新生税源少、全年增收任务重等困难,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大力支持,抓协调,抓督办,抓税源,为组织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乡镇、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着力创新征管机制,强化收入征管,确保了全年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建立动态监控机制。按月开展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的动态分析监控。二是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市政府坚持每月召开收入形势分析会,及时协调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建立包保责任机制。对每个重点企业,各乡镇、财税部门都安排专人负责包保,对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建立精细征管机制。加强税收基础管理,在抓好日常征管的同时,积极开展重点行业税收稽查、企业欠税清收、小税种稽查及非税收入征管,力促应收尽收。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财政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与乡镇调度资金、税务征收经费挂钩,硬化目标责任,分月考核兑现。实行“双目标、双挂钩”考核激励机制,对乡镇国税收入超收部分,按超收额的30%安排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有效调动了乡镇增收积极性。全年镇级税收完成32271万元,同比增长35.2%,增收8409万元。全市有7个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其中城中办事处突破亿元大关。

3、注重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得到新实惠。一是确保老有所养。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全

年拨付养老保险资金14974万元,确保了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全年共征缴五项保险基金2.3亿元,争取上级补助6857万元,五项保险支出总额达到2.13亿元。二是保证困有所济。全年共拨付就业再就业、低保、优抚、特困户等补助资金6937万元,保障了弱势群体生活。三是力求病有所医。拨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晚血病人治疗、免

疫规划等补助资金8400万元,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四是做到学有所教。安排教育总支出2.46亿元,改造校舍,兴建教师周转房,补助困难学生生活,兑现义务教育绩效工资5014万元。五是推进住有所居。拨付资金2500万元,大力支持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六是实现农有所补。组织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7326万元,兑付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助1840万元。积极筹措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安全饮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9000多万元,拨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资金841万元、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资金1397万元,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4、注重规范理财,财政监管有了新进展。一是着力规范财政支出管理。针对财政资金拨付手续繁杂的问题,制定了财政支出管理办法,对资金拨付实行“职能归口,一头对外,分级负责,流程规范,信息共享”,为预算单位提供规范高效服务。二是着力规范土地出让金管理。出台土地出让金支出管理办法,对商住用地实行宗地核算,明确支出范围和流程,规范市镇关系,为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市直157个部门全面编制了较为规范的部门预算;实现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31293万元,直接支付率达93.6%;完成政府采购支出12606万元,节约资金1574万元;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执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四是着力强化财政监督。积极开展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对25家单位进行常规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规资金959万元。对30家重点非税收入单位进行清理检查,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五是着力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共公开财政专项资金47项,金额42700万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经济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财源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压力较大;财政债务包袱较重,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财政保运转的压力很大;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保重点项目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监管和财政队伍建设也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着力培植税源;强化收入征管,加大争资力度,着力增强财政实力;坚持为民理财,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是:坚持“积极稳妥,稳定增长”的原则,合理安排收入计划,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优先足额安排政策性工资、津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加大“三大板块”、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优先安排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项支出,促进和谐发展。坚持“讲求效益,量入为出”的原则,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1、2011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8868万元,可比增长20%(省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收入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979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全市财政支出安排140930万元(含省专项转移支付),可比增长9%。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农业、教育、科技等政策性支出预算分别按有关规定安排。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各项补助收入,减去体制上交和专项结算后,收支相抵,当年略有结余。

2、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含乡镇留成)安排68868万元,可比增长20%。

市级财政支出安排120930万元,可比增长7.1%。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分别按政策安排。

市级资金来源152566万元,其中地方留成收入(含镇级留成收入)68868万元,中央、省税收返还9143万元,上级转移支付3360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5000万元,其他收入5950万元。

市级资金运用152525万元,其中本级支出120930万元,结算上交11595万元(含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省级收入上划8063万元),市对乡镇转移支付0万元。

市级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当年结余41万元。

3、2011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为了加强和规范市级政府性基金管理,根据《监督法》以及中央、省有关文件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2011年纳入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范围的主要有5项: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政府住房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育林基金和维持简单再生产费。

经过审核汇总,2011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总额为30205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总额为30205万元。

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从收入方面来看,2011年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更多。一是2011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沿海及武汉产业转移,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全市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40%,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板块”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将为税收增长增添活力。三是乡镇财税收入增长较快,今年将会有更多的乡镇进入财政收入过500万元、1000万元行列,成为全市财政收入重要的增长板块。

从支出方面来看,2011年增支因素较多。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投入等,政策性增支额度较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等,都需要财力保障。只有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才能保发展、保民生、保平衡。

三、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2011年财政预算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对于“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又好又快,在调优财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大局,综合运用信贷奖励、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财税政策,整合财政资金,全力支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使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做优特色财源。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做强主体财源。全力支持“三大板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做活新兴财源。全力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做优效益财源。全力支持乡镇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体制激励作用,继续实施“双目标,双挂钩”考核激励机制,着手制订下一轮乡镇财政体制,增强乡镇自主办项目、谋发展的能力,做大乡镇财源,逐步构建多极支撑的财源体系。

(二)坚持增质增量,在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可用财力上下功夫。一是突出重点,强化税源监控。进一步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收入进度和税源发展变化趋势,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二是应收尽收,强化收入征管。加大依法治税力度,着力挖潜增收。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兑现,确保税收高质量均衡足额入库。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税式征管,强化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征管,不断做大财政蛋糕。三是注重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着力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四是研究政策,积极争取支持。加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坚持有保有压,在提高保障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年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控管,勤俭理财,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公务接待、公车更换、会议、考察等一般性支出,积极落实第二阶段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政策性增支。正确处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与加快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谋发展,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四)坚持提绩提效,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上下功夫。继续深化财政“四项改革”,建立健全四项改革整体联动机制,确保规范开展,有序运行,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切实加强财政监管,继续抓好国有资产、财务会计、政府债务等基础性管理。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整合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创新财政监督模式,整合监督力量,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今年财税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通知的工作报告

一、XX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了XX财政预算。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XX年共完成财政收入3720万元。

1、预算内收入2290万元,其中:

(1)国税全口径收入1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

(2)地税全口径收入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

(3)财政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142万元。

2、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

3、上级补助收入190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XX年财政总支出3419万元。

1、预算内支出2015万元;

①农业支出240万元;

②水利和气象支出11万元;

③计划生育支出19万元;

④教育支出1077万元;

⑤其他部门支出36万元;

⑥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232万元;

⑦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119万元;

⑧行政管理费支出237万元;

⑨转移支付支出344万元;

2、预算外支出1320万元

①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358万元;

②教育支出197万元;

③医疗卫生支出10万元;

④其他部门支出138万元;

⑤行政管理费支出304万元;

⑥文体广播支出97万元;

⑦其他支出216万元。

3、上解支出84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XX财政可用财力3464万元,其中体制内支出基数补助2025万元,专项分成及补助190万元,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预算外补助收入360万元,减去财政支出2419万元,当年净结余5万元,达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

XX年,我们按照年初人代会的要求,努力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收支改革,逐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建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培植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XX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6个,争取资金80万元,已到账51万元;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全力协作,当年完成税收收入1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万元,增幅 25%。

2、保压并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XX年我们坚决执行国家的财税和农民负担政策,下半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收取,认真执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和黄桥老区优惠政策,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农业开发、农桥农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低保和农村大病对象的扶持,按时足额发放了粮食直补、农资增资补贴和农村低保资金,让公共财政阳光惠及普通百姓。

3、顺应改革,提高公共财政服务水平。

认真做好市镇财政体制、镇财市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改革,镇财政各项收支全面列入市级监管之中,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逐步提高事业人员保障水平,事业人员补贴提高到1万和1.6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财政改革以后,财力上收,原来从镇财政留成中给予企业的扶持资金无法落实,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适当调整。

二、XX财政预算(草案)

XX我们将以上级提出的目标计划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提出的XX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支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确保当年收支平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编制XX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1、税收收入预算3050万元,其中:

(1)增值税全口径收入xx万元;

(2)地方工商税全口径收入550万元;

(3)契税收入100万元。

2、预算外收入预算1330万元,其中:

(1)部门收费收入183万元;

(2)部门实体上缴收入等100万元;

(3)学杂费补助及教育住房公积金补助收入258万元;

(4)镇本级非税收入460万元;

(5)捐赠收入20万元;

(6)其他收入169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3512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5万元,其中计生站支出146万元;

2、教育支出2770万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万元,其中:文化站15万元;

4、社保和就业支出420万元,其中社保所支出32万元;

5、城乡社会事务支出460万元;

6、农林水事务支出378万元,其中农技站107万元,农经站42万元,农机站61万元,企管站31万元,水利站28万元,兽医站75万元,建管所34万元;

7、村级经费202万元;

8、其他支出352万元;

(三)预算平衡方案

1、可用财力3018万元(核定支出基数1078万元,加专项分成及补助210 万元,加预算外收入1630万元);

2、支出预算3512万元;

3、当年净结余 3万元,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三、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为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做好XX年的财政工作,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XX年财政任务圆满实现,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财源建设,实现振兴财政的目标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把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转化为财政优势;

二是通过加大对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投入,为进园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力争早投产,早收益。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我镇工业发展意见,利用各级财政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二)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改革征管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调整好收入结构,增加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强化部门收费收入的管理,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组织力度,增强地方财政活力。

(三)努力控制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组织编制好部门预算,准确确定部门收支预算控制数,做到人员经费编实,公用经费从紧,项目经费从严;

二是严格按预算执行,编报单位必须及早组织预算收入,序时安排预算支出,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严格按先工资保险、后公用经费的顺序支付;

三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资金力保政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四)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所有收入全额上划市财政专户杜绝坐收坐支行为;

加强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管理;

强化会计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监督稽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为我镇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各位代表,XX,我镇的财政工作任务既繁重又艰巨,但我们深信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第三篇: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一、20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区”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各项预算指标圆满完成。

20xx年,我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25000万元,同比增加164269万元,增长35.65%,完成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5*000万元的123.27%。其中:固定收入预计完成101350万元;共享收入预计完成511200万元;分级收入预计完成745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000万元。

20xx年,我区总财力预计为528231万元,其中:体制财力预计为458099万元;以前专项结转预计为22028万元;本市追加专款预计为48104万元。

20xx年,我区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498132万元,同比增加75394万元,增长17.83%,其中:区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470028万元。部门预算执行到位率预计达到96.15%。

总财力和总支出相抵,预计当年结余30099万元。(关于财政收支预算预计执行情况请见附表一,关于财政体制有关情况请见附件一)

总体来看,20xx年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继续增强,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上述预算预计执行情况,最终以财政决算为准。

(一)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

20xx年,我区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呈现良性的互动态势。今年,我区各主要税种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尤其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四大主体税种预计完成550500万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增幅达到36.56%,拉动财政收入增长31.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是,在看到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影响我区财政收入的因素中,除了由于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带动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些一次性和非经常性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物资储备局一次性入区库增值税1325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一次性入库印花税9376万元;驻区众多国有企业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汇算清缴税款大幅增加,使得企业所得税预计同比增长60.44%,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1.80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以上特殊因素,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

(二)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大对各类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教育、科学支出均达到增长要求。20xx年,对教育投入达到97125万元,同比增长11.00%(见附表三);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投入5760万元,同比增长20%;二是对公共卫生投入达到9330万元,同比增长20.39%(见附表四);三是文化、体育事业支出5343万元,同比增长14.78%;四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等支出85793万元,同比增长14.63%。

(三)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区城市建设。20xx年财政经济建设类资金总投入预计达到381645万元,使全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得到落实。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8433万元,主要用于德内大街改造、党校东侧路改造、新街口东街改造、地铁四号线拆迁等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64851万元,主要用于北二环、西二环、月坛公园、什刹海等地区的综合整治;解危排险投入18517万元,主要用于17栋简易楼改造和李大钊故居修缮;社会事业建设投入92231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大厦、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德胜社区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和社区居委会等项目建设;偿还政府贷款利息等支出27613万元。

落实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兑现入驻金融街16户金融企业一次性补助10900万元;落实德胜科技园产业优惠政策及兑现金融企业购(租)房补贴款12009万元。

(四)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20xx年,按照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依靠“金财工程”的技术支撑,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积极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今年财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北京市财政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开展了培训。同时,将已批复的《西城区20xx年部门预算》中的3710个项目逐一按新科目进行了转换,并将今年财政预算执行数据分新、旧两套科目进行核算和上报,为20xx年全面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了充分准备。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与北京市财政局一起对西城公安分局车辆购置和北京市第二医院病房楼改造两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两个项目分别被市财政局评为“优秀”和“良好”。本着勤俭节约、满足基本需要、保证各单位基本运行的原则,委托北京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对法院、卫生局等6家入驻新址办公的单位所申请的开办费16198万元进行了评审,共审减资金3873万元,审减率达到23.91%。通过参与上述项目,为今后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工作积累了经验。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政府采购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预计达到20000万元,直接支付率达到50%;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范围的人数接近万人,本累计统发工资金额将突破50000万元。着力研究和解决执行中的新问题,5家授权支付改革试点单位运行更加平稳。进一步细化并规范财政、银行、预算单位职责,加强内、外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对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引入公证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按照《西城区定点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强化对定点供应商的管理。继续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率,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年预计完成政府采购资金40000万元,同比增长3.02%,节约资金预计达到200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5%。

全面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以20xx年7月31日为基准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此次我区纳入清查范围的单位共369个,其中行政单位47个,事业单位284个,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38个。经初步汇总,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共计768334万元,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共计127248万元。此外,截止到基准日,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各基本建设专户尚有44个在建项目,累计投资133097万元,预计60%的投资可以形成固定资产。据此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可达975440万元。通过此次“摸清家底”,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统筹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建立政府资产实物管理与资金管理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着力抓好政府债务管理。在充分利用我区融资平台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严格管理债务资金用途,不断强化政府债务风险意识,坚持政府债务季度报告制度和或有负债“红、黄、绿”三级预警制度;通过利用外国政府低息贷款,以及主动应对国家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政策,调整政府债务还款期限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政府融资成本。截止11月份,我区直接负债合同金额为355600万元;或有负债为231250万元,同比减少114400万元,下降33.11%。

各位代表,回顾20xx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区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金压力日趋增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理财能力与公共财政管理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控制行政成本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将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财政改革等,全力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财政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20xx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现行的预算收支科目存在着很大差别,特别是在支出方面,分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改革的目的是更加完整和准确地反映财政收支和政府职能活动,提高政府理财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透明度。20xx年西城区财政预算草案及20xx年西城区部门预算都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编制的。(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请见附件二。)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20xx年部门预算的有关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20xx年我区财政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我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坚持“三区”战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服务水平;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xx年主要预算指标安排如下:区级财政收入安排687500万元,比20xx年预计财政收入625000万元,增加62500万元,增长10.00%。区级财力支出在财政收入安排687500万元的基础上,扣除体制上解,加上以前市专项结转,安排503000万元,比20xx年预计区财力支出470028万元,增加32972万元,增长7.01%。(见附表二)

20xx年我区财政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安排财政收入

20xx年,国家宏观经济仍将呈现稳定的增长势头,北京市也将进入全面完成奥运会前期各项筹备工作的冲刺阶段,我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这些都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关注到西城区经济具有典型的总部经济特征。总部经济的发展在对我区经济和税收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我们开展税源监控和收入分析预测工作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总部型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战略的调整,将税收在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进行转移,并且总部型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产生经营波动。所以,总部型企业的税收贡献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须注意到,在20xx年财政收入中有较多的一次性和非经常性的不可比因素,形成了20xx年财政收入较高的基数,使得财政收入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加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xx年我区财政收入增幅安排为10%。

(二)确保政权建设和法定支出增长

按照“人员按实际,公用按定额,项目按财力”的原则,为各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供资金保障,20xx年,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9万元,安排公共安全支出28437万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的投入。教育投入105000万元,同比增长8.11%(见附表三)。科学技术投入6912万元,同比增长20%。医疗卫生投入11214万元,同比增长20.19%。关于医疗卫生安排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支持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在确保卫生工作经费投入的同时,妥善解决卫生系统的离退休经费负担问题,将离退休经费从卫生依法增长中剥离出来,退休经费按调资后的标准,在20xx年财政负担80%的基础上,自20xx年起,财政负担比例每年提高5%,到2010年财政将100%负担卫生系统退休经费(离休经费已由财政100%负担)。

(三)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xx年,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724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的利益。支持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在20xx年已安排8000万元的基础上再安排2000万元。继续安排支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各160万元。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安排日常保洁维护等费用14055万元。安排15000万元用于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公费医疗支出;继续安排2000万元医疗改革储备金,为将来的医疗改革做好储备。安排预备费15090万元,应对新增事项和突发公共事件。

(四)积极促进产业政策落实

为进一步吸引优质税源,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安排42500万元,用于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积极落实《西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继续加大对德胜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安排1500万元,重点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及支持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建设等,促进德胜科技园区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涵养税源,继续安排2000万元,用于落实区政府制定的《关于促进税源发展和鼓励吸引资金的试行办法》。

(五)继续加大重点项目投入

综合运用融资资金、市配套资金等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承载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相关工作。其中,预算内安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6000万元,重点用于什刹海环湖立面修缮和景观建设、城市边角地整治、西单文化广场、西单北大街及北延长线改造、“平改坡”等项目。安排基本建设资金27000万元,主要用于政府大院危楼改造、区党校装修改造等工程和偿还政府直接负债本息。安排标准租私房腾退还贷4800万元。为完善政府债务风险保障机制,安排补充政府偿债资金2000万元。

三、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确保20xx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20xx年,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筹办奥运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根据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首先,积极推进财源体系建设,大力培植后续财源,不断增强财政增收后劲。按照落实我区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聚集力和吸引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其次,树立“大财政”的理财观念,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第三,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税源建立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机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第四,狠抓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抓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努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按照公共性、市场性和导向性原则,进一步研究界定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对政权建设、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统筹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各项“折子工程”、“重点工程”、“便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压缩会议费、公务用车等消费性支出增长,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三)抓制度创新,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认真研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完善相关办法,探索提高预算、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研究探索建立预算资金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专项支出项目库建设,探索建立项目滚动管理的机制。加强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总结授权支付试点经验,逐步将全区的行政机关纳入到授权支付改革范围;四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五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支出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在20xx年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探索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盘活用活现有存量资产;六是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将政府负债规模控制在财政可控风险之内,管好用好财政融资资金;七是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优化完善财政一体化系统,强化系统多维的、全口径的查询与分析功能;继续向二级预算单位推广一体化系统,实现一体化系统全覆盖;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一体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抓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按照《预算法》、《西城区预算监督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推进政府理财的法制化和程序化。继续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机制,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良性互动,发挥财政监管在确保财政政策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财政执法行为规范,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严格落实《会计法》,加强对预算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断推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规范财政内部管理,强化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公众监督,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使财政管理更加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20xx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听取区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以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市政府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一、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税部门紧密服务于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财政收入:1—11月份,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完成69,073万

2、公共安全支出6,744万元,同比增长42.2%;

3、教育支出36,427万元,同比增长96.8%;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03万元,同比增长19.9%;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64万元,同比增长24.7%;

8、交通运输支出5,708万元,同比增长274.9%。

回顾2009年财政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应对经济危机,促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经济形势相当严峻。财税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召开全市财税部门座谈会、督查收入进度等形式,了解重点税源的动态情况,确保应收尽收。同时加大力度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促进税源型经济的发展。从6月份开始财政形势走出低谷,呈现出逐月增长的可喜态势。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

(四)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继续加强预算管理改革,着力推进市级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深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三是加强财政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四是政府采购工作稳步推进。全市政府采购规模达3000万元,节约资金300万元。

(五)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各位代表,2009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财源基础还不够稳固;政策性刚性支出多,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历史性政府债务还很沉重;财经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2、公共安全支出8,902万元;

3、教育支出48,085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832万元;

5、医疗卫生支出14,986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766万元;

7、农林水事务支出20,412万元;

8、交通运输支出7,532万元。

为实现2012年财政预算,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支持经济发展,培植壮大地方财源

支持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鼓励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的支持。

(二)加强收入征管,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坚持依法按率计征。密切关注税收动态,及时协商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挖掘小税种增收潜力,确保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大税收稽查和专项检查力度,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治税。

(三)科学运筹资金,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优先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支持廉租房建设;增加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投入,加快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落实“三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鼓励支持特色产业提速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区域规模特色农业经济。加大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投资风险。

(五)做好民生工作,全力办好惠民实事

积极筹措资金,认真实施2012年市里制定的十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工程政策得到全面有效落实,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和顺利实施。

(六)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运行机制

继续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审制度,实行“采管分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加强财政监督,严格依法理财用财

继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扰乱会计秩序的行为;完善财政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对社会保障、教育、农业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和“罚缴分离”管理规定,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八)提高干部素质,切实提升财政形象

加强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技能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并狠抓落实。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和拒腐防变能力。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2013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一、20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区”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各项预算指标圆满完成。

20xx年,我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25000万元,同比增加164269万元,增长35.65%,完成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5*000万元的123.27%。其中:固定收入预计完成101350万元;共享收入预计完成511200万元;分级收入预计完成745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000万元。

20xx年,我区总财力预计为528231万元,其中:体制财力预计为458099万元;以前专项结转预计为22028万元;本市追加专款预计为48104万元。

20xx年,我区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498132万元,同比增加75394万元,增长17.83%,其中:区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470028万元。部门预算执行到位率预计达到96.15%。

总财力和总支出相抵,预计当年结余30099万元。(关于财政收支预算预计执行情况请见附表一,关于财政体制有关情况请见附件一)

总体来看,20xx年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继续增强,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上述预算预计执行情况,最终以财政决算为准。

(一)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

20xx年,我区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呈现良性的互动态势。今年,我区各主要税种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尤其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四大主体税种预计完成550500万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增幅达到36.56%,拉动财政收入增长31.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是,在看到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影响我区财政收入的因素中,除了由于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带动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些一次性和非经常性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物资储备局一次性入区库增值税1325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一次性入库印花税9376万元;驻区众多国有企业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汇算清缴税款大幅增加,使得企业所得税预计同比增长60.44%,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1.80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以上特殊因素,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

(二)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大对各类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教育、科学支出均达到增长要求。20xx年,对教育投入达到97125万元,同比增长11.00%(见附表三);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投入5760万元,同比增长20%;二是对公共卫生投入达到9330万元,同比增长20.39%(见附表四);三是文化、体育事业支出5343万元,同比增长14.78%;四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等支出85793万元,同比增长14.63%。

(三)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区城市建设。20xx年财政经济建设类资金总投入预计达到381645万元,使全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得到落实。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8433万元,主要用于德内大街改造、党校东侧路改造、新街口东街改造、地铁四号线拆迁等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64851万元,主要用于北二环、西二环、月坛公园、什刹海等地区的综合整治;解危排险投入18517万元,主要用于17栋简易楼改造和李大钊故居修缮;社会事业建设投入92231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大厦、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德胜社区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和社区居委会等项目建设;偿还政府贷款利息等支出27613万元。

落实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兑现入驻金融街16户金融企业一次性补助10900万元;落实德胜科技园产业优惠政策及兑现金融企业购(租)房补贴款12009万元。

(四)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20xx年,按照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依靠“金财工程”的技术支撑,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积极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今年财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北京市财政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开展了培训。同时,将已批复的《西城区20xx年部门预算》中的3710个项目逐一按新科目进行了转换,并将今年财政预算执行数据分新、旧两套科目进行核算和上报,为20xx年全面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了充分准备。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与北京市财政局一起对西城公安分局车辆购置和北京市第二医院病房楼改造两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两个项目分别被市财政局评为“优秀”和“良好”。本着勤俭节约、满足基本需要、保证各单位基本运行的原则,委托北京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对法院、卫生局等6家入驻新址办公的单位所申请的开办费16198万元进行了评审,共审减资金3873万元,审减率达到23.91%。通过参与上述项目,为今后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工作积累了经验。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政府采购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预计达到20000万元,直接支付率达到50%;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范围的人数接近万人,本累计统发工资金额将突破50000万元。着力研究和解决执行中的新问题,5家授权支付改革试点单位运行更加平稳。进一步细化并规范财政、银行、预算单位职责,加强内、外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对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引入公证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按照《西城区定点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强化对定点供应商的管理。继续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率,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年预计完成政府采购资金40000万元,同比增长3.02%,节约资金预计达到200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5%。

(四)积极促进产业政策落实

为进一步吸引优质税源,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安排42500万元,用于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积极落实《西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继续加大对德胜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安排1500万元,重点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及支持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建设等,促进德胜科技园区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涵养税源,继续安排2000万元,用于落实区政府制定的《关于促进税源发展和鼓励吸引资金的试行办法》。

(五)继续加大重点项目投入

综合运用融资资金、市配套资金等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承载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相关工作。其中,预算内安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6000万元,重点用于什刹海环湖立面修缮和景观建设、城市边角地整治、西单文化广场、西单北大街及北延长线改造、“平改坡”等项目。安排基本建设资金27000万元,主要用于政府大院危楼改造、区党校装修改造等工程和偿还政府直接负债本息。安排标准租私房腾退还贷4800万元。为完善政府债务风险保障机制,安排补充政府偿债资金2000万元。

三、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确保20xx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20xx年,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筹办奥运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根据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首先,积极推进财源体系建设,大力培植后续财源,不断增强财政增收后劲。按照落实我区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聚集力和吸引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其次,树立“大财政”的理财观念,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第三,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税源建立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机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第四,狠抓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抓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努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按照公共性、市场性和导向性原则,进一步研究界定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对政权建设、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统筹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各项“折子工程”、“重点工程”、“便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压缩会议费、公务用车等消费性支出增长,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三)抓制度创新,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认真研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完善相关办法,探索提高预算、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研究探索建立预算资金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专项支出项目库建设,探索建立项目滚动管理的机制。加强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总结授权支付试点经验,逐步将全区的行政机关纳入到授权支付改革范围;四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五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支出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在20xx年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探索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盘活用活现有存量资产;六是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将政府负债规模控制在财政可控风险之内,管好用好财政融资资金;七是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优化完善财政一体化系统,强化系统多维的、全口径的查询与分析功能;继续向二级预算单位推广一体化系统,实现一体化系统全覆盖;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一体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抓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按照《预算法》、《西城区预算监督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推进政府理财的法制化和程序化。继续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机制,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良性互动,发挥财政监管在确保财政政策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财政执法行为规范,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严格落实《会计法》,加强对预算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断推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规范财政内部管理,强化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公众监督,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使财政管理更加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20xx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听取区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以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预算草案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预算执行与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

    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尊敬的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提出意见和建议。一、2011年财......

    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代表: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财政工作2011年,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做大收入、做强支出、做细管理、......

    XX市预算执行与预算草案的报告

    XX市预算执行与预算草案的报告——××年月日在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各位代表: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10年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

    2009年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一、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主要工作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面对严峻的经济形......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财政工作对于推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区、州、县党代会精......

    市政府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大全五篇]

    一、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税部门紧密服务于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应对金融危......

    市2004预算执行与2005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2004预算执行与2005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年*月20日在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 各位代表: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