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半年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1
2012年上半年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风云跌宕愈趋复杂,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仍不容小觑,国内需求也存在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投融资平台、民间借贷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与国内通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上升、融资环境恶化、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等等多方面的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延续,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进入4月份以后,海外主要经济体开始进入不稳定期。本来就隐忧重重的欧债问题在欧洲各国进入大选时期后开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希腊国内的权力真空状态让市场对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而导致债务违约惶恐不安,西班牙也在几番挣扎后终于向欧盟伸出求救之手,欧债危机的扩大似乎无法阻挡。就在欧洲让世界心灰意冷的时候,美国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5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出现反弹。除了发达国家外,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一季度经济增速亦出现不同程度放缓。为此海外经济体开始逐步转向货币宽松,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越南等经济体相继降息,下半年市场更加关注美联储是否会进行QE3来刺激经济。美国2012年全年GDP增长预估中值从5月的2.3%降至2.2%,2013年增长预估降幅更大,从2.4%降至2.2%。从上述数据来看,世界
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增速进一步放缓,据世行预测,2012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分别为1.4%、5.3%;2013预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分别为1.9%、5.9%。
从我国经济来看,中央明确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看,“转型”成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中枢将下移,而政策促转型所释放的政策红利将带来结构性机会。2012上半年政策取向将是货币政策中性偏松、财政政策积极促转型。从表现看,央行从去年11月30日以来,连续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自今年6月8日近三年半以来央行首次降息(上次降息是2008年12月23日),降息幅度为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完成了存款利率的调整,但是出现了一种微妙的现象,股份制银行则趁机提高存款利率,上调至3.575%,以期从国有银行手中抢过客户资源。此外,三驾马车中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依然较强,在政策刺激和物价回落背景下,消费实际增速将有所提高,5 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3.8%,社会消费品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环比4月份10.7%略有上升;1-5 月份,社会消费品同比名义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受房地产调控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下滑,1-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增速较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出口对经济的贡献
将成为负拉动。瑞信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及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齐齐下调2012年中国GDP预测,分别至7.7%和7.9%。国家将会进一步微调,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增速平稳发展。
从区域环境看,河北省面临着新的重大战略机遇。紧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曹妃甸,深入实施“6677”战略,即:集中打好六大攻坚战、全力做大六大宗商品交易、做足用好七大优势、做实做强七大园区,全面推动曹妃甸新区快速发展。近日,河北省出台《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在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力促农业增产增效、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财政金融支撑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八个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并逐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具体事项、任务的时间进度,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这些将给公司发展物流产业,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创造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物流政策来看,2012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和即将出台一系列物流产业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物流运行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物流企业仓储土地税减半政策有利于降低很多物流仓储企业的成本,比如根据物流仓储上市公司中储股份的2010年年报披露的应交税费明细测算,中储股份在2010年全年缴纳的土地使用税超过5000万元,如果
土地使用税减半,预计可以节省近3000万的税费支出,占其2010年净利润的超过10%。二是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国家基础产业投资可以发挥民间资本推动交通运输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国九条”实施细则的即将出台将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物流车辆的便利通行,优化投、融资环境,改革物流用地制度,建立油价与运价联动机制,扫清网络经营障碍,改革物流管理体制,促进“物流国九条”政策全面落地。四是第二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点、承储企业工作也已进入审批阶段,对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贷款或占用资金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此外,随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国家煤炭物流十二五规划的定稿出台以及物流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为下半年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宽松、良好的环境。
从市场环境看,去年四季度以来,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我国经济减速,这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负面影响,原料市场陷入萧条阶段。煤炭方面,煤炭工业转入平稳发展的拐点已开始渐渐显现。从去年11月份至今,煤炭价格一路下滑,以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由860元/吨下跌至6月12日的745元/吨,跌幅达到115元/吨;库存方面,6
月13日数据显示,秦皇岛煤炭库存已由当天上午的939万吨直接飙升至942万吨,创出自2008年11月19日以来新高;京唐港库存490万吨,曹妃甸港库存291万吨,同样是历史新高。海运市场也自3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以环渤海七港至上海港2万吨船型为例,海运价格由49元/吨持续下跌至31元/吨,累计下跌18元/吨。电力方面,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6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分类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59亿千瓦时,下降3.5%;第二产业14426亿千瓦时,增长3.8%;第三产业2223亿千瓦时,增长12.4%;城乡居民生活2610亿千瓦时,增长14.2%。但是,就工业用电增长3.8%来看,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同比11.7%的增速,增幅回落7.9个百分点,属于大幅回落。目前来看,增幅趋势逐月回落,再加上即将实施的阶梯电价政策,用电量未出现拐点。铁矿石方面,6月6日,主产区河北省迁安铁精粉价格为1070元/吨,比3月初下跌10.8%,同比下跌22%;进口矿价格亦走低,天津港进口印度矿报价1005元/吨,比3月末下跌5.6%,同比下跌23%。5月末,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量达到9724万吨,维持高位运行。钢铁方面,今年 1-4月国际钢价指数(CRU)一路上扬 1.35%,其中亚洲地区价格指数领涨3.45%,而中国钢铁价格指数却稳中有降,降幅达 1.37%。钢材出口均价自年初以来连续四个月下跌,4 月同比跌幅 3.81%,创下 2010 年 12 月以来最大跌幅。1-4月,全国粗钢产量23399万吨,同比增长1.9%,增速同比减缓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0245万吨,增长6.2%,减缓6.4个百分点。焦炭行业,作为国内本就弱势的行业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国内主流地区焦炭价格不断下探,山西地区作为国内焦炭生产大省,价格更是一路下探至1580-1600元/吨含税承兑。1-4月,全国焦炭产量14455 万吨,增长6.4%,减缓5.6个百分点。焦炭出口29万吨,下降82.8%。预计下半年煤炭市场交易价格趋稳,但下行风险较大。今年用电需求的减少、来水形势好于往年的情形将对电煤价格造成压力,若煤价持续维持低位,火电厂合同煤兑现率提高,下半年将为火电盈利带来机会。钢厂、铁矿石库存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下半年市场形势一旦好转就会有补库需求,可能会带动进口矿价出现小幅上涨。
综上所述,上半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环境并不乐观,需求不旺,导致资源充足,库存高位,价格下滑。但是,从煤炭物流企业的特点看,这样的市场环境反而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为拓展资源渠道,培朔市场,占据社会份额等营造更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
第二篇:营销规划-形势分析及预测
营销规划-形势分析及预测
1.宏观经营环境分析
(1)作用:主要是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方向,虽然宏观环境对企业营销策略规划的作用因行业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但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决策依然举足轻重。
(2)分析内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国家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国家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失业率和居民收入增减状况以及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等。
2.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作用:判断企业目前盈利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这将决定企业的资源投入方向。
(2)分析内容:包括行业市场容量和市场特征两大要素。进行市场容量分析要列出历年行业市场容量的变化曲线,同时说明变化产生背景,并在一定数据支持下对未来2~3年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进行市场特征分析首先要从宏观层面确定行业性质和特点,然后对微观的行业竞争特点简要描述,勾勒出简单而清晰的局面。
3.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1)作用:这实质是对消费需求趋势的分析,与企业整体营销策略规划有最直接的关系,是企业制定具体营销计划的基础,反映产品发展状态最直观的特点。
(2)分析内容:产品内部性质、外部形态和市场表现形式三方面发展特点。产品内部性质主要是品种、构造、内容、功能等核心要素,也是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产品外部形态主要是包装、规格、形状等辅助要素,是消费者核心需求的外在表现;产品市场表现形式主要是产品进行售卖的方式,如销售渠道、陈列方式、流通特点等内容,这是企业制订营销计划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4.竞争形势分析
(1)作用:树立企业标杆,通过与竞争对手营销活动各环节的详细对比,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间本质的差异,对本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针对性调整以赢得竞争优势。
(2)分析内容:首先是竞争形势描述,包括市场总体竞争特点、竞争对手界定、主要品牌市场份额、主要品牌区域表现、主要品牌销售趋势、主要品牌销售对比、主要品牌广告费用对比等。其次是从整体策略、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费用等各方面对竞争品牌进行直接描述,力求全方位展现竞争品牌营销活动,对其策略意图做简要分析,并对其营销推广方式可能产生的变化做出预测。
第三篇: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形势分析及预测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形势分析及预测
中公教育清远分校
预计和往年一样,在2014年2月左右就会迎来国家公务员面试高峰。面试角逐的激烈程度依然会延续报名时的情况,这我们又不得不重新提一下报名的情况: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后,共有1367133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70:1。在整体数据水平都提高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水涨船高”。截止到报名结束,税务部门有535971人通过审核,也就是说,有50多万人角逐税务部门的岗位。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党群团体职位零剩余。因此,专家认为,进入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同学更多的在这两个领域竞争,而像外交部、海关之类的岗位准备的人群相对数额较小。
今年税务部门的考题和去年的变化应该不会很大,依然延续去年的4题15分钟的模式,但题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仍以综合分析题目为主。会考察与所报考岗位相关的一些专业专项的元素,比如去年税务的第一题、纳税服务的终极目标是零投诉,但有人认为这不切合实际,对此你怎么看?该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自我认知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纳税的理解和认识。也会考察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综合分析题目,比如去年的第二题、现在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发生不文明现象,请你列举两例,并提出解决措施。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是否具备足够的洞察力并站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
考生的备考,还是应从提高言语表达和增加知识储备这两方面着手,在成绩未公布之前要做足准备,多涉猎社会时事热点的相关领域,多积累多看多听听名家的评论,也要自己有意识的去训练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如果可以就一个话题自己即兴的发表一段临时的看法,或者有意识的去找师长聊聊天,纠正一下年轻人随意的说话方式。这些准备都对面试会有一些帮助。
第四篇: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时间:2009-9-8 20:47:48 来源:网易 【共 0条评论】【我要评论】
房地产需求必然下滑,投资也将下滑,中国房地产业将从2010年繁荣期进入中期性不景气,并将持续3-5年。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经济增速放慢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或将持续3年。但今年GDP增长仍将在10%左右,调整的影响在2009年显现,2010年将最为严峻。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观点认为,这些因素增加了判断未来经济和物价走势、把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难度。王小广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将进入谷底,GDP增长降到8%左右,通胀1-2%。王小广指出,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下滑,进一步减少了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可能。虽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及整体国际形势来看,应该“不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走高”。
而对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王小广认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和出口增长。应加快促进发展模式转变,依靠促进消费模式转变,依靠自主创新。此前有专家认为,中国前期的经济增长过热主要源于投资的过度增长,而投资的过度增长又是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王小广呼吁,近期不可放松对投资的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的调控。原因在于房地产过快增长带动了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膨胀,产能过剩必然大量出口,由此产生巨大的顺差。
王小广认为,房地产需求必然下滑,投资也将下滑,中国房地产业将从10年繁荣期进入中期性不景气,并将持续3-5年。
第五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徐策 原创 | 2010-09-14 09:36 | 投票编辑推荐
标签: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预测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课题组;8月31日)
文章作者:课题组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步放缓态势,基本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下半年,投资增速将继续稳步回落,但由于企业投资信心回升、“新非公36条”及其细则出台、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以及金融环境仍然比较宽松等因素的支持,投资不会出现大幅回落。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存在多重两难问题,投资调控仍然十分复杂,政策不宜有大的调整,要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投资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多重因素,我国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稳步回落,预测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775亿元,增长2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301亿元,增长22.2%,房地产投资完成46492.5亿元,增长26.8%。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87.4亿元,同比增长25%,较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长21.7%,较一季度回落1.5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回落态势更为明显。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04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从高位回落,导致投资贡献率由去年94.6%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59.1%,符合宏观调控预期。但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比2000-2007年各年同期平均增速25.41%高0.09个百分点,这说明当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
上半年,六大高载能行业完成投资1463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回落9.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同比分别增长34.2%和9.4%,比一季度放缓7.8和12.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比一季度放缓3.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3%,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尽管高载能行业投资有所回落,但投资的重工业化倾向仍然较为明显。重化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年上升。上半年重化工业投资为22.3%,高于2004-2007年同期均值20.8%的水平,2008-2010年同期重化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22.8%左右,尽管今年上半年该比重有所降低,但投资的重工业化倾向仍然显著。
进入2010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较1-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当前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比2004-2007年同期均值高17.1个百分点。房地产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下降,由1-2月份的27.5%下降至上半年的24.2%,但与2004-2007年同期平均值一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贡献率为32.1%,远高于2004-2007年同期平均值22%的水平。因此,从目前看,房地产仍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
上半年,地方项目投资90604亿元,增速为26.7%,较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且低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7.06个百分点。从地方项目投资占比看,地方项目占比由年初的90.6%上升至上半年的92.4%,高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88.4%的水平,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向地方项目倾斜的趋势仍然明显。
上半年,内资企业投资62261亿元,同比增长27.6%;港澳台商投资2270亿元,增长14.7%;外商投资2539亿元,增长2.3%。内资企业增长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内资企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2.83%,高于2003-2007年的同期平均值89.24%。尽管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速均连续回升,但其恢复速度及规模均较小,所以内资企业是支持投资高位运行的重要力量。
内资企业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且占比不断下降,而民间投资占比不断上升,由年初的51.38%上升至上半年的55.55%。与去年同期相比高2.1个百分点,并且高于2003-2007年同期均值2.5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我国民间投资正处于“接棒”政府投资的过程之中,投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遇到多重“两难”问题
2010年是国民经济运行最为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两难选择,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同样存在多重两难选择问题。
首先,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两难选择”。
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一系列刺激政策和优惠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制度、体制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房地产价格出现新一轮的疯狂飙升,资产泡沫风险不断聚集。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将造成泡沫破灭,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而且,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发布。新国十条发布后,住房交易量急剧下滑,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以地产股和银行股引领大幅下跌。尽管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高位,但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了改变。
随着房地产新政的效果不断显现,房地产投资将很有可能出现下滑。而这将导致两个主要后果,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对整个投资的贡献率较高,房地产投资下滑将直接下拉投资增长;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具有相当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势必影响这些行业的投资,进而间接地下拉投资增速;第二,房地产市场趋冷,土地流标现象开始再现,势必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减少,使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有所下降,巨大的融资缺口难以得到有效弥合,这不仅将会下拉投资增速,还增大了出现“烂尾工程”和银行坏账率提高等金融风险。
其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与实现投资平稳增长之间也存在“两难选择”。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由于重化工项目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拉动投资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各个地方纷纷上马此类项目。这使得当前投资中耗能高污染重的重工业项目较多,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效益的优化和改善,更不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载能行业加快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压力。国务院要求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实现。政策发布实施后,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0%左右六大高载能行业投资放缓,带动城镇投资出现下滑。在政策作用下,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25%,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投资的高耗能、高排放具有一定的阶段必然性。因此,“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以投资放缓为代价的。显然,稳定投资增长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之间也存在“两难选择”。
第三,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保障地方政府投资平稳运行之间的“两难选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缓解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有效手段,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商业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比23%,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 1.5万亿元。2010年6月,中央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短期看,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影响地方项目投资的增速。这也是地方政府投资调控的“两难选择”。
第四,地方政府“大干快上”与中央政府“调整投资结构”之间的“两难选择”。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仍然较高,在制定规划时,或是强调自身正处于高投资、高积累的发展阶段,或是依托“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新型战略产业试点以及“地方发展规划”等平台大幅提高投资率。另外,当前新兴能源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高潮,有些地方政府不顾发展条件“大干快上”,“占领新型战略产业制高点”,很有可能产生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而实际上并没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引进和发展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产业环节,增大了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显然,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精神和规划自身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之间存在着“两难选择”。存在这种两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确有所不同,因此,中央与地方在目标上出现不一致在所难免;第二,地方政府科学的政绩观尚未完全确立,投资对于拉动GDP增长的效果极为明显,更容易显示政绩;第三,当前国民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确保经济增长仍然是众多矛盾的主要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希望借此时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未来发展条件和环境,或者通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争取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下半年以及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总体而言,在多项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下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由于仍有不少有利于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投资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
不利于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中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逐步发挥作用,使政府投资项目逐渐减少;第二,房地产新政效果进一步显现对下半年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投资形成抑制;第三,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等围绕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一系列政策将对相关投资形成抑制作用;第四,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将限制地方投资增速。
有利于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企业利润快速回升,带动企业投资信心不断恢复;第二,为保障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速度;第三,利息率与房地产投资资本金比例等关键性政策尚未调整,总体上投资资金环境仍然宽松;第四,“新非公36条”及其细则的出台,拓宽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为投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第五,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也将为今年投资增长作出贡献。
促进投资平稳运行的对策建议
下半年,要全面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由侧重短期宏观调控逐步转换到侧重中长期宏观管理,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促进投资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首先,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尽快建立起鼓励民间投资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一步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在间接融资方面,应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银行,同时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业务的融资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内源性融资,进而向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规范民营企业相关税法,做到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具有相同待遇,坚决打击垄断势力对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限制。
其次,扩大服务业投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投资快速发展的格局不可持续,而且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格限制和约束。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还必须通过投资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业率提高以及民生的改善。我们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树立科学政绩观,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差别实施投资调控。扩大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率提高、节能减排等指标在干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弱化GDP指标的权重,促使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有区别地进行投资调控。
第四,稳定房地产价格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适度的投资规模,扩大房地产供给。决不能简单压制房地产投资,其结果不但不能降低房价,相反还将进一步推高房价。应注重房地产投资的结构,鼓励满足“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执笔:徐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