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上半年宏观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2008年上半年宏观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上篇)
2008-07-07 13:52:00.0中国经济信息网
——中经网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要点:经济增速回调趋势明显,但经济基本面增长因素潜力较大。理由是:首先,灾后重建、政府换届、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投资需求较大。加之2007年新增建设项目较多,这些项目的后期延续性投入将在今年集中体现,2008年投资在建规模较大;其次,奥运城市北京的GDP仅占全国的3%左右,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后奥运经济仍可持续;第三,我国经济总量大,抗风险能力强。次贷危机、国际大宗产品持续上涨、周边国家的经济危机将对我国下半年经济不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下,我国中度通胀时期已经到来。继续控制投资需求的过快增长,有效抑制通胀。继续保持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力度。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加息的负面影响加大,需慎重。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GDP全年增速10.4%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年为25%左右,出口增长将在22%左右,进口增长在30%左右,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00亿元左右,全年CPI涨幅为6.5%-7%,预计今年全年新增贷
款规模在3.7-3.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在15%左右。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经济增速回调趋势明显,中央政府高度关注
当前经济增速正从高位逐步回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净出口、消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从统计局编制的对经济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的最新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来看,也已连续数月略降。我们预计上半年GDP增速将会
降到10.49%左右。
1、投资名义增速平稳,实际增速持续下滑
今年前五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由于投资品价格指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今年一季度已达到8.3%,扣除价格因素,投资的实际增幅回落比较明显。今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投资增速为
15.9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
2、出口形势不乐观,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形势更糟
对比2006年到2008年间三年的月度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008年出口累计同比增速最低。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出口增速为22.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9个百分点。如果扣除今年各类价格指数相对于2007年和2006年大幅上涨的因素,今年出口的实际同比增速更低。
3、消费名义增速虽然平稳,但实际增速仍低于去年
今年1-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8%;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约增长12.6%,增幅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左右。通过对比2006年-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累计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008年的实际增速基本维持在2006年水平,略高一点;明显低于2007年的水平。
对1994-2006年可比价格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的相关分析表明,前者增长每1%,则后者增长0.785%左右。据此推算,今年1-5月我国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消费额同
比增长9.8%左右,比2007年的平均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左右。
(二)基本面增长因素潜力较大,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
从上述数据看,经济增速的确在回落。但我们认为,如果考虑此前一些被政策压制的潜在投资需求,以及物价涨幅将在下半年趋缓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基本面增长因素潜力仍较大,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1、投资需求依然旺盛,灾后重建投资拉动因素将逐步显现
首先,从投资的增长趋势上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较大,特别是2007年新建项目增加较多,这些项目的后期延续性投入将在今年集中体现。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27705个,比上年增加了43785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1310亿元,同比增长21.3%,累计新开工项目231894个,比2006年增加了2793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增长28.7%。
其次,今年上半年突发的雪灾和地震灾害引发大量的灾后重建投资需求,将在今年四季度逐步显现。历次大灾过后,都引发了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企。中经网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对地震后资金供求战略评估分析认为,本次地震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动态评估约9000亿元以上,重建的资金需求则在22500亿元。按照国务院6月4日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草案)》,暂定8年完成重建,则平均每年至少需投资1700亿元-2800亿元。投资一般集中在前两年或前三年,预计将占到总体资金需求的70%至80%。因此,未来两三年的投资需求和资金需求都将大增。从灾后重建的角度上来看,投资仍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民生财政对经济适用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加大。综上我们认为,当前潜在投资需求比较大,造成当期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调控政策的反映,只要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略有松动,投资将大幅反弹。
2、我国经济总量大,抗风险能力强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与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外需下降有关。加上周边国家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但从历史经验来看,由于我国经济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以往的国际性危机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IT泡沫破裂对中国的影响都不很明显。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除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的GDP增速都在下滑;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也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济增速的影响不会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当然,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还取决于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
3、后奥运经济仍可持续,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举办奥运会将会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带动举办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些国家举办奥运会后,经济增速都曾出现过下滑,典型的例子是韩国。因此对今年8月份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一部分人士感到担忧。但我们认为,我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奥运城市北京的GDP占全国GDP仅3%左右,对全国经济的影响较小。而汉城GDP占韩国的1/4,汉城奥运会后,随着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的结束,韩国经济出现下滑是必然的。由于北京投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和低,奥运会场馆建设结束后,中国总的投资规模将会继续保持较
快增长,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总体来说,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是肯定的,但经济增速的回落是有限的,仍处于正常区间,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面性通胀正在到来,压力较大
当前经济中主要问题仍是通胀压力较大,而且是全面性通胀。目前的物价上涨正由前一阶段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转向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时上涨。
5月份CPI回落至7.7%,主要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涨幅回落形成的。部分非食品价格虽然出现了小幅上涨,包括居住类、车用燃料及零配件、水电及燃料等,但幅度都不大,尚未对CPI构成较大影响,而且大部分非食品类价格走势较为稳定。但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PPI持续大幅上涨已成为通胀的潜在威胁。虽然5月份,非食品价格仅上涨
1.8%,比上月只提高了0.1个百分点,但PPI已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在8%以上,并且,未来一段时间,推动PPI继续走高的因素还很多。
从国内看,灾后重建对投资品的需求将会逐步加大;随着灾情的缓解,国家在地震期间实施的限制各类商品价格(尤其是建材等)上涨的政策措施将会逐步解除;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改革等因素都会促使PPI继续上涨,7月1日起,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已开始执行,下半年,国家是否继续上调,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因素看,5月份国际原油、钢材、煤炭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在持续高位运行,短期内,这些商品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综合国内外因素,未来几个月PPI仍将继续上涨。PPI向CPI传导压力增大。虽然PPI向CPI传导直接影响的仅是CPI中非食品价格,并且非食品价格在CPI中的不重并不大,但PPI上涨将影响农资价格的上涨,而农资价格的上涨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这对CPI中的食品价格将会影响较大。
不过,PPI向CPI的传导需要3-6个月的时间。而且在9月份之前,水果蔬菜等食品的价格都在季节性回落,这段时间,食品价格同比回落对CPI的影响将超过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另外,我国在终端消费市场的产品(除食品外)大部分处于过剩状态,这使PPI向CPI的传导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虽然PPI的持续大幅上涨是通胀的潜在威胁,但今年内不会形成严重的通胀。
2、流动性过剩仍是推高下半年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持续的贸易顺差、高速增长的FDI和热钱的不断流入,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再加上抗震救灾增加了货币需求,导致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很大。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8.1%,增幅比上年末高
1.3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末高出1.1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难以改变,灾区重建也将继续拉动货币投放的增长,因此,流动性过剩将继续推动下半年CPI总水平上涨。
三、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判断
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要防止经济下滑,另一方面,要控制通胀。防止经济下滑需要宽松的政策,而控制通胀则需紧缩的政策。要实现即防止经济下滑又能有效控制通胀,需要管理层把握好政策力度,难度很大。
(一)可接受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胀水平分析
我们认为,“防止经济下滑”需要确定一下政府可接受的最低增长率底线。多数经济学家测算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在9%-10%之间。如果9%以上是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在当前既定的紧缩政策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出现大的变化,今年是可以实现9%以上的增速的。
因此,就下半年的政策而言,抑制通胀仍是主要的,防止经济下滑只需兼顾。另外,政
府应容忍一定的通胀程度,今年CPI控制在6%到7%之间即可。为实现“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给资源品、能源价格留出调整空间,今后两三年都可将通胀目标设定在6%到7%之间。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CPI同比涨幅的平均值是5.7%。有迹象表明,政府可能已接受全年6%的通胀水平。
(二)政策走向判断
1、继续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有效抑制通胀
导致本轮通胀的原因很多,原材料、能源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新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力成本上升、流动性过剩等等。但从整个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前几年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中,各项需求都在持续快速扩张。在此过程中,与之对应的各种价格指数的涨幅都处于低位,形成了持续几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状态。当前的通胀则是前几年“高增长低通胀”积累结果的集中体现。所以,要抑制通胀,必须控制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
2、货币政策仍应保持现在依然从紧的力度
当前货币政策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虽然今年以来,各月贸易顺差规模相对于去年同期在缩减,但热钱的大量涌入同样使外汇储备激增,央行仍需加大基础货币投放,造成货币信贷扩张压力不减。当前,美国利率持续走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加息的空间。从银行的角度看,目前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是更严重了。因为股市低迷,资金持续回流银行体系,加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在盈利目
标的压力下,银行信贷扩张动力在下半年将会更强。
从信贷需求的角度看,灾后恢复及重建,以及年初地方政府换届都会拉动投资需求,企业的信贷需求仍然旺盛。央行近期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各行业贷款需求全面
回升,信贷需求景气指数达到68.9%,为历史第二高位。
因此,货币政策仍需保持当前从紧的力度,至少在三季度应该如此。四季度是否放松,应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就从紧的货币工具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上调的空间。加息将会进一步打击已经不景气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加息的负面影响太大,不容易评估和控制,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不宜轻易加息。而且,当前通胀的成因复杂,加息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四、下半年主要宏观经济与金融指标预测
综合以上判断和前5月的宏观经济及金融数据,中经网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对今年
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做了预测分析,具体预测数据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根据我们的测算,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10.49%,前三季度GDP
同比增速为10.42%,全年GDP同比增速为10.4%。
2、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家下半年将严控投资,但考虑到冰冻雨雪、地震灾后重建,四季度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年为
25%左右,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为30%左右。
3、居民消费:受下半年CPI逐步回落影响,消费的名义增速在下半年将会回落,但实
际消费增速将会有所上升。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20%左右。
4、进出口及顺差:虽然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造成较大冲击,但从前5月的出口形势看,好于预期。特别是我国在出口产品与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预计全年出口增长将在22%左右,高于年初预计的20%。进口受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全年进口增长在30%左右。预计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00亿元左右,与去年的2620亿美元基
本持平。
5、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方面,根据我们测算,去年的翘尾因素是3.3%,今年前5月份新增涨价因素达到3%,即使不考虑下半年能源涨价的因素,全年CPI上涨幅度也
将达到6.3%左右。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我们预计全年CPI涨幅为6.5%-7%。此外,受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内能源价格调整的影响,预计工业品出厂价的全年涨幅将达到8%以上,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全年涨幅在11%左右。
6、货币供应量:当前通胀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控制货币供应量是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下半年央行将延续上半年的措施,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力度来控制货币供应量。预计全年M2增速在17.5%左右。
7、人民币存款:受股市震荡下滑影响,去年涌入股市的资金逐步回流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增速已由2月份的17.22%攀升到5月份的18.77%。若股市持续大幅振荡,预计下半
年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将在18%以上,全年增速在17%-18%之间。
8、人民币贷款:前两年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是导致目前PPI、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快速攀升重要原因之一。PPI上涨过快进一步加大了今年下半年潜在通胀压力。因而,仍需加强信贷管制抑制投资。不过,考虑到灾后重建等新生因素,灾区信贷政策已在多方面有所宽松,结构性信贷调控是主要方向。预计今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在3.7-3.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在15%左右。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第二篇:2018国际经济宏观形势分析
国际经济形势
2016 年美国经济平稳增长,2017 年一季度增速达到 2.04%,同比环比均创新高;欧元区经济受益于货币宽松政策、弱势欧元和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经济状况企稳,2017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2.50%;日本经济在出口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下,也获得了正增速。截至 2017 年 4 月失业率数据显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缓慢下降,其中美国失业率下降至 4.4%,欧元区失业率下降至 9.3%,日本失业率下降至 2.8%。整体看,外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1、美国经济:稳健复苏
2017年,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达到2.5%左右,但就业形势并不理想,失业率下降,就业率尚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劳工收入增长缓慢,储蓄率上升,影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美联储继续加息并开始“缩表”。美国总统特朗普新的税改方案将对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巨额国债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2017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上升态势。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声言要给企业和中产阶级大幅度减税和准备放松对金融监管等刺激经济的措施,这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些正面的影响,GDP的增长开始加速。一季度美国经济开局季节性疲弱,但明显好于2016年同期,二季度出现明显反弹。前两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分别增长1.2%和3.1%。三季度,尽管有飓风影响,GDP环比折年仍增长3.2%,保持较好走势。主要机构预计,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略快于2017年。IMF 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将在2.2%和2.3%;通胀维持在2.1%左右;失业率分别为4.4%和4.1%。OECD 12月发布的报告预计,2017年和2018年,美国GDP增速将分别为2.2%和2.5%。美联储 FOMC 12月会议将美国2017年和2018年GDP增速预测均上调至2.5%。
不过,美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投资者对实体经济信心不足,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三批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印出了3.963万亿美元的钞票,但只有760亿美元进入了实体经济。绝大部分的钞票进入了股市、债市和房市,造成了虚拟经济的繁荣,三大股指迭创新高的同时泡沫隐现,一旦破裂或大幅度下跌将对经济造成较大影响,股市的繁荣也造成了严重的两级分化。
2018年美国经济最大的利好因素是实施特朗普税改法案。这对个人普遍减税会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可谓立竿见影;对GDP的增长也会迅速见效。它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因为美国的消费品绝大多数源自海外进口,这对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对美国出口是个利好因素。
特朗普税改法案对国内企业对实体经济增加投资是个利好因素,有利于美国实施再工业化,也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从长远来看也是个利好因素,也会带动和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全世界有不少国家的企业税高于美国,这就迫使这些国家调整税率。
由此判断,2018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会比2017年略好一些,GDP有望增长2.6%~2.7%。
2、欧洲经济:全面复苏
2017年欧元区19国以及欧盟28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平均增长2.5%;平均失业率降低到9%以下;通货膨胀率持续稳定在1.3%左右。这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两大经济区GDP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时也小幅超越2017年美国2.3%的GDP增幅。在政府方面,财政赤字明显改善。同时,银行降低了不良贷款,企业负债与GDP比也持续下降。一系列数据显示,2017年无疑是自一系列欧元债务危机以来欧洲经济表现最为亮眼的一年。
2018年欧洲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投资环境也会进一步改善。在面对英国退欧、德国政府难产、意大利选举在即等一系列政治难题前,欧央行必须保持清醒、破除政治干扰、执行对市场有利的政策,只要欧央行能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相信欧洲经济在2018年将持续稳定的复苏与增长。
3、日本经济:稳步增长
统计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占日本GDP约六成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9%,企业投资则环比增长2.4%,二者均为3年多来最快增速
由此就认为日本经济已经毫无隐忧还为时尚早,日本的通胀水平还是个老问题,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尽管经济强劲的迹象不断增加。这暗示在通胀率仍远低于2%目标之际,日本央行不急于撤走危机模式下的刺激措施。其次,日本贸易顺差出现大幅下滑。
相对以往几年,2017年日本经济可说有长足进步。论股市,日经225升4,000点,即21%,表现冠绝同侪,论GDP,第一季按季增长率是0.4%,第二季是0.7%,第三季也有不俗的0.6%,连同2016年四季正增长,今次增长期已长达七季,失业率处2.8%,今年全年GDP的增长率料达1.8%,自2010年以来难得的佳绩。
然而日本通胀率偏低也折射出其长期需求不振的根本问题,在全民就业、经济增速下,通账率还顽固地在低位徘徊,自2015年3月以来,通胀都不足1%,2016年更一度通缩,今年1月通胀率仅0.4%,3月降至0.2%,8、9月才回升至0.7%,但10月又再降至0.2%。
日本的人口在锐减中,安倍的第三箭中,有一招是呼吁更多妇女加入劳动市场,惟未见踊跃,在少子化、老龄化且移民政策僵化呆板下,除非生产力有重大突破,否则潜力经济增长率还仍会在1%左右,升不起,2018日本年GDP增长率或将重归1%。
眼下,日本经济的一个利好是东京奥运周期已经开始。为了承办奥运会,日本将进行许多工程建设,其国内的基建需求有望拉动日本实体经济复苏。
4、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减速与资本流出
2017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渐趋回暖。在包括有利的全球金融环境和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外部因素改善的支持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比2016年提速,阿根廷、巴西、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将走出衰退。从经济增长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称,201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为4.6%,高于2015年和2016年4.3%的增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1月也表示,新兴经济体保持温和扩张态势。其中,印度经济2017年将增长6.7%,2018年和2019年有望提高至7%和7.4%。俄罗斯经济2017年和2018年预计增长1.9%,2019年增长1.5%。巴西经济也将走出衰退,2017年-2019年将分别增长0.7%、1.9%、2.3%。
IMF在2017年3月表示,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带动下,今年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四分之三。虽然新兴经济体未来经济增长仍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但仍可通过加强自身的体制框架、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允许实行灵活汇率、控制经常账户赤字和大规模公共债务等措施来促进自身经济增长
图:2010-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第三篇: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
经济学院09经济三班
学号: 2009212029
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1年是崭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和掌握这些经济形势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1)2010年结束时,美联储重申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庞大的财政刺激法案;中国在探讨如何抑制通胀,却坚持不加息;欧洲还在主权债危机中苦苦挣扎。这些事件的意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11年的走势。
(2)美联储在鼓励美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在短期内重新融资,而且不必担忧长期利率,因为即便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美联储也不会改变政策。但如果美元发生危机,美联储有可能改变政策,因为这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依然数量巨
(3)日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核辐射危机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短期内在各国联合救助以及日本央行大规模市场注资稳定了市场情绪,然而大地震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其对全球产业格局、能源格局与供给、全球金融市场与流动性走向等的后续影响还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持续发酵。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1)在2010年9月份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通胀”会是困扰中国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发展的难题。但随后CPI却如脱缰野马,涨幅从9月的3.6%一路奔至10月的4.4%,11月更冲破5%,2010年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3.2%,超出全年通胀控制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局面,矛盾和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泡沫、货币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这三点。
(3)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8900元,农民工年均工资为19200元。按城镇居民每人30平方米和农民工家庭人均20平方米,以及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家庭每户分别有3、3.5口人计算,其房价收入比分别为8.76、10.06。其中,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比2009年的8.3上升了0.46。按照房价收入的支付能力及家庭负债风险性考虑,房价收入比保持在3~6较为合适,而按照目前的收入比水平,直接后果就是,85%的需购买新住宅的城镇居民家庭都无力购买。
面对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对于日本遭受如此大的地震灾难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也许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经济的总体以及平均水平将超过日本,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如今的经济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安徽财经大学拥有较为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我校的图书馆,掌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我校的十字队伍也比较强大,加强师生交流,进行学术研究有助于我们知识的完善。同时我校的实验楼的互联网资源对于我们了解外部的世界,洞察国际国内形势有很好的帮助。
经济学院09经济三班
学号: 2009212029
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我们要从自身的能力锻炼与培养方面做一些努力。
学好数学,完善我们的逻辑思维;学好计算机,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扎实我们的英语水平,加强我们的英语佳流水平,对于吸收和接纳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第四篇: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
一、短焦镜头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分析:“双缓”趋稳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投资的逐步退出,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刺激效应在消退,市场的配置机制逐渐发挥作用,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沪综指数、发电量等指标反映了这一特征。“双缓”趋稳将是今年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009年4月达到最高点56.6,2010年4月为55.7,到2010年11月降为55.2,到2011年3月又回到53.4,4月为52.9,5月到52,6月下降到50.9。PMI的持续下降,表明整体经济过热的情形结束,通胀与增速同时出现放缓的趋势。这一放缓的趋势,反映了经济调整中增长与政策预期趋于稳定,通胀与增速放缓,即“双缓”特征。“双缓”特征是上半年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下半年和全年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沪综指数,自2010年6月走出最低点2398.37点,到2010年9月达到最高点3655.66点以后,一路平稳保持在2800点左右,2011年2—4月份保持在2900点左右,5月跌落到2743.47点。沪综指数走出低谷,回到2800点左右,也反映了经济调整中增长与政策预期趋于稳定,经济趋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发电量,从2011年1月份的3672亿千瓦时,经2月份的3101亿千瓦时,到3月份的3830亿千瓦时,4月份又降到3664亿千瓦时,5月份同比上升12.1%,为3775亿千瓦时。今年以来,发电量总体高于本轮周期谷底,尤其是2010年的总体水平3500亿千瓦时。发电量回升并保持较高位的稳定运行,反映了经济趋稳的力量在形成,与“双缓”特征相对照,说明经济结构在发生着调整和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提高。
房价指数,自2011年以来,无论是国房景气指数还是销售价格都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即100—104点区间。房价指数,反映的是经济中的金融投资和通胀预期。房价指数稳定,说明经济整体是趋稳的,通胀是趋缓的,增长是趋缓的。这一特点也反映了“双缓”趋稳的经济特点。
对比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沪综指数、发电量和房价指数,我们可以得出,从经济实际运行层面和企业运行层面看,经济表现出了“双缓”趋稳的特征和趋势。
二、长焦镜头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分析:“双高”经济是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经济目前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层面的二元经济转型基本结束,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的农业商业化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抑制的发展模式,以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双高”经济增长周期。下面具体分析一些数据,来说明我们的结论。
消费物价指数(CPI),自从2009年10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持续上升,2010年11月份达到5.1%的高位,2011年3月份达到5.4%,4月份保持在5.3%,5月份维持在5.2%,6月份跃升至6.4%。如果考虑到2011年1月份CPI指数篮子调整的因素,按照去年的CPI统计指数的话,今年3—4月份CPI已经达到6%左右。通胀的压力在持续上升。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压力,包括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处于刘易斯拐点后农业商业化阶段,或者说工业化中后期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推动的劳动成本上涨,将是一个持续影响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因素。这预示着中国结束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增长阶段,进入了一个高增长伴随着高通胀的经济增长阶段。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样自2009年11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在2010年5月达到7.1%,一直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在2011年3月份达到7.3%,在4月份保持在7.2%,5月份维持在6.8%,6月份继续保持7.1%。PPI在2010年4月达到6%以上以来,一直保
持着高位运行。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并保持高位水平的现实。
GDP增长,自2009年3月走出经济周期的谷底6.1%以来,在2010年3月达到11.9%的高位,到2010年12月回归到9.8%,到2011年3月保持在9.7%。经济相对保持在潜在经济增长趋势水平。根据我个人2008年的一个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趋势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这是一个经济在各种要素充分配置下的自然增长水平。中国经济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抑制的现实,使得城市化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尤其是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结合国际上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起飞与工业化发展,中国依然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潜在经济增长趋势水平,也就是说,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率。
通过对比GDP与PPI、CPI的变动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即进入“双高”经济增长周期。
三、流动性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分析:货币供给回归常态,增长趋于理性是今年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货币投放量,狭义货币供给M1从2009年8月超过广义货币供给M2以来,一直持续到2010年12月,进入2011年1月以来,M1增速低于M2,并维持在同样的增速水平。M1增速自2009年8月超过M2,到2010年1月达到38.96%的最高点,一路维持稳定的下降,进入2011年,低于M2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增速水平,即1月13.6%、2月14.5%、3月15%、4月12.9%、5月15.1%。M2增速则从2009年9月达到最高点的29.31%,降到M1以下,到2010年7月下降到最低点17.5%,8月回升到19.2%,并一路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速水平,到2010年12月的21.2%,开始下降到2011年1月的17.2%、2月的15.7%、3月的16.6%、4月的15.3%。通过对照M1和M2增速与GDP增长速度,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8月以来,包括整个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最终消费需求拉动的。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相关刺激消费的政策逐步淡出和上轮经济周期中消费抑制的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刺激与补充性贡献逐步回到一个理性的增长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从2010年开始一直维持在18%的增速水平,进入2011年3月以来,逐渐下降并保持在17%左右。这也反映了消费的政策刺激作用在消退,消费增长回归理性水平。与此相对应,进入2011年以来,企业投资和供给存货等的经济推动力量正在趋于稳定。这说明经济面无论是企业、政府、消费者,还是市场,都回到一个理性增长水平和状态。伴随GDP趋稳增长的M2增速的放缓,反映了企业微观结构调整与管理的改进,也反映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
新增贷款,自2010年3月恢复相对稳定,到2011年1月的趋于上升,说明企业信心在恢复,这反映了企业在政策刺激退出或资产配置上的流动性的调整,说明企业内部资产结构在发生调整,经济面在回归稳定。
工业增加值,自2010年11月增长13.3%,跳到2010年12月最高点15.7%,进入2011年以来,依次为2月份14.1%、3月份14.8%、4月份13.4%、5月份13.3%,与M2增速相对照,说明企业的赢利能力正恢复到与市场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水平。
第五篇: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形势分析及预测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形势分析及预测
中公教育清远分校
预计和往年一样,在2014年2月左右就会迎来国家公务员面试高峰。面试角逐的激烈程度依然会延续报名时的情况,这我们又不得不重新提一下报名的情况: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后,共有1367133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70:1。在整体数据水平都提高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水涨船高”。截止到报名结束,税务部门有535971人通过审核,也就是说,有50多万人角逐税务部门的岗位。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党群团体职位零剩余。因此,专家认为,进入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同学更多的在这两个领域竞争,而像外交部、海关之类的岗位准备的人群相对数额较小。
今年税务部门的考题和去年的变化应该不会很大,依然延续去年的4题15分钟的模式,但题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仍以综合分析题目为主。会考察与所报考岗位相关的一些专业专项的元素,比如去年税务的第一题、纳税服务的终极目标是零投诉,但有人认为这不切合实际,对此你怎么看?该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自我认知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纳税的理解和认识。也会考察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综合分析题目,比如去年的第二题、现在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发生不文明现象,请你列举两例,并提出解决措施。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是否具备足够的洞察力并站在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
考生的备考,还是应从提高言语表达和增加知识储备这两方面着手,在成绩未公布之前要做足准备,多涉猎社会时事热点的相关领域,多积累多看多听听名家的评论,也要自己有意识的去训练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如果可以就一个话题自己即兴的发表一段临时的看法,或者有意识的去找师长聊聊天,纠正一下年轻人随意的说话方式。这些准备都对面试会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