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暨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
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05-310工程”的71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
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沃克公司496万美元,增长46.7;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968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5489元,增长18.3,增幅居XX市各县(市)之首,主要增长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2714.11元,增长了34.8。
(二)存在问题
1.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准备不足。前9个月我市经济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这是近几年来高投入积累的惯性增长,宏
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仍在不断显现,宏观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压力,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此估计不足,工作思路未进行及时有效调整。
2.要素配置待优化。土地、电力及资金等要素受时空因素限制,难形成合力,制约了经济提速发展:土地供应和企业意愿、空间布局出现冲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小水电受雨水的季节性影响,难以实现年度均衡供应;受企业规模偏小、信誉不良、担保品不足及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等影响,银行“惜贷”,企业“难贷”;各种政策资源很多,但落实力度有待加强,部分资金补助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待通过整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经济金融风险增大。我市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素质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一些过度投资行业,随着新的产能投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亏损面扩大,可能会导致部分经营不好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外我市房地产销售下滑,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1-9月全市房地产空置面积22609平方米,同比增长98.7),房地产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信贷比例较大,可能会使持续多年贷款高增长后出现不良贷款滞后性增长,从而带来一些金融风险。
4.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主要支柱产业建材行业效益不佳、房地产销售疲软、土地出让收益下降等给全年财政增收带来较大的压力,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统筹城乡发展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问题更加突出。在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粮食价格今年三月份已转升为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回落,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下降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6.项目建设难度较大。项目落地难度较大。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部分项目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难度大,业主投资资金落实难,项目与土地对接难,导致土地指标面临被收回的风险。部分行业、部分单位谋划项目和操作项目的能力偏弱,对前期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许多企业因资金和市场等原因将原定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调整缩小、或暂缓或放弃,如三友电子六亿支节能灯管项目、虎山集团和何家山水泥公司5000吨/日生产线项目。项目质量不高,目前要求供地实施的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不到千万元的小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大,1-9月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比上年同期下降9.4。
二、2006年宏观形势及全年走势判断
2006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这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仍较好。IMF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略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受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因素影响,预计增长4左右。这意味我们只要积极应对市场游戏规则,着力化解各类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还是有利的。
2.2006年国内经济环境将是“紧中有活”。2005年我国经济有三大看点:①GDP保持强劲增长,一季度9.4,二季度9.5,预计全年可达9以上;②投资增长距国家预期尚有距离,但结构趋于优化。1-7月,全国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9个百分点,离15-20的调控目标尚有距离。但属国家前期重点调控的钢材、建材行业1-6月投资分别增长18.6和1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2.9和40.8个百分点,且两者增速均大幅低于27.2的平均水平。③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但走势未定。自3月份国家出台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由1-4月的27.8下降为1-7月的24.8。有关专家预计,目前的房地产降温只是开始,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继续下滑,对整体投资增长将产生较大的下行拉力。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预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仍将在高位区间运行,但受投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从政策层面上看,为了防止因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而引起的经济萧条,确保经济增长能在合理区间运行和“十一五”规划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预计国家将在坚持调控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如高举循环经济大旗,加快构建节能型社会;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物权法》,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为企业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等等。但能源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也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3.我市经济总体发展将仍呈快速上升态势。“跻身全国200强县”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加快发展意识,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六六”特色产业在工业中的份额继续增加,2005年1-9月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已达42.3,预计2006年还会继续提高。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比上年增长20,其效应将在明年得到显现。但整体经济受贸易壁垒、要素保障、主要支柱行业建材走势不明等因素影响,2006年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相对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我市发展应是机遇大于挑战,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政策出台伊始就能及时应对。
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06年主要指标安排
——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8,三产增长13;
——财政总收入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
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做实区内农保田调整的准备工作,力争启动开发区四期工程,实现开放区扩容工作的突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收回超过期限仍未动工建设的土地,鼓励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抓好双氧水公司年产20万吨钯触媒生产线和热电项目、恒昌链条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米摩托车链条和1万吨工业链条技改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建设江东区行政商住区1号楼,做好行政商住区2号楼土地拍卖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园区环境管理,全面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促其整改。
推进江贺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贺经济走廊南拓北联,增加新的容量,落实《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抓好区内相关乡镇的协调工作,保证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顺利推进。创新开发机制,明确投资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区内企业的集中供气、供热工作,烟尘排放整治工作,做好十里牌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出让工作,抓好贺村至新205国道产业带和三道湾区片和竹木加工分工业区的规划和开发。
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清湖、四都、淤头、新塘边四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产业、要素、服务“四配套”,着力推动四都基地布鲁克公司年产500件铝铸件、2000万个电热管,义乌凯杰塑胶公司新型塑料制品生产线,淤头基地上海华荣消防器材设备有限公司3条新型消防器材生产线,新塘边基地浙江森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工程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抓实四大基地的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塘边基地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平岗山小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可用土地的规划和安排工作。
启动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按照“大峡口”的理念,将江郎山、峡里湖、仙霞关、廿八都及浮盖山等景区开发和区内生态产业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结合互通口经济布局,着手对集镇总规进行修编,完成以峡口为中心的镇区功能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对以峡口为中心的串联五个景区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实施江郎山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按照青龙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古镇姓氏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古镇文化内涵。推出廿八都古镇旅游区、峡里湖休闲度假区、月亮湖休闲娱乐区、江南毛氏祖居及三卿口古瓷文化旅游区等招商项目对外招商。将“农家乐”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加强碗窑等地现有“农家乐”的整治力度,将江郎、廿八都、保安等地一批前景较好的“农家乐”纳入旅游接待网络,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型“农家乐”。
2.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提升传统产业。落实规费减免、道路运输、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水泥企业解决行业性困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拆除剩余1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达河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凝石”生产线建设;启动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水泥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资源领地,拓展市场外延。争取江化公司国内上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打响精细化工特色品牌,积极采用环保型设备和工艺,实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大项目,开发主导类后续产品,拉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电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规范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电光源产业:发挥三友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完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消防器材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力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筹建省级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构建消防器材产品全国销售网络。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对接、资源流转以及科技合作,筹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推动竹木产品创新结构,实现“二次提升”。轻纺服装产业: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成企业与市外、境外公司合作,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绿色食品产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坚持走标准化之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鼎力支持为康制药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以现有的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为载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时间,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补助、技改贴息等手段,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消耗定额管理,推动部门乡镇和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一批企业的清洁生产,开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小水电、热电联产等环保型项目。加快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新能源工程。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设计中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城北新城区规划建设,在完成城北新城发展规划修改方案、周家青广场设计方案及启动城区四山、“一江两带”文化长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抓好落实工作。抓实迎宾大桥、西环线、凝秀路、火车站广场、双塔公园、广电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以解放南路主污水管改造工程、景星路至江贺收费站主排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旧城区排污、基础设施配套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示范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三城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使我市成为三省边界名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三产发展规划及特色商贸、特色街区、特色餐饮等项目规划,力争付诸实施。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宗物资、农产品物流为主要内容,形成辐射三省边际的高速、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和服务功能;以培育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组织服务经济的能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旅游观光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新的购房群体,加快写字楼开发,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联合等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强镇建设。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修编行政区域调整后的城镇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优化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投入,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路网建设和镇区亮化、绿化和美化、教育布局调整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商贸、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镇集聚力。围绕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中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的互动能力。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推动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实行社区化管理,降低外来人员准入门槛,在教育、购房建房等方面给予公平政策,不断提高强镇吸引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结合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吸纳下山农民1053户3548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完善干部报酬最低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小流域治理和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江溪线改建、46省道江贺公路大修、110KV我市凤林输变电工程、小水电开发等一批项目建设,夯实城乡联动发展基础。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和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推进投资较快增长。
做实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调研-规划-项目”三大前期的联动工作,加强政企联动、部门联动,捕捉项目信息,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重点抓列入计划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土地申报、资金落实。抓好46省道我市至贺村段外移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区主干道延伸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重大探讨性项目战略性研究的责任单位。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督查,掌握项目进度,及时上报;建立市重点办负责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统分结合,协调运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围绕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及时推出项目并包装上报,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盘子。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激励机制,制定《2006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充分运用重大前期项目资金,鼓励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搜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源,搞好项目储备。2006年拟列入XX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13个,总投资19.04亿元,我市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22个,预计总投资40多亿元,预安排争取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5.11亿元。
推进投资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62个,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组织学习《我市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意识,做好本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科学编制;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与监督,力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按时保质进行;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积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投项目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推动重点工程建设。2006年预安排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共124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亿元。其中“310工程”项目初步安排62项,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以科技型项目、“六六产业”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业产业平台项目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加大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项目申报、建设的成功率。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促进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考核和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310工程”责任书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完善重点工程建设的质控机制,健全“政府监督,中介机构监理、施工单位自查”的三级质保体系,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按照项目开工应具备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条件,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未开工的促开工,已开工的抓进度。有重点的推进年产20万吨双氧水生产线、年产50万套汽车配件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江贺公路大修工程、疾控中心、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实施。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树立“选商引资”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意识的引进一批和我市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招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经营基地。继续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
5.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建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推行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审核、稽查汇报、听证公示等规划管理制度。以《浙江省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整合贴息、园区、投资等政策资源,建立良性产业发展引导机制,重点向高新科技、生态型产业倾斜,逐步淘汰高污高耗落后企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民间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性事业领域。推进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收集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会,筑好“聚才”平台;适时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赴市外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招聘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本地籍高素质人才,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好“专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做好宣传舆论、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策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完善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县乡财政体制,重新核定财政收入基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妥善处理被撤乡镇的债权债务问题;做实做细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处理工作,为乡镇区域调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原则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生产服务、强化管理意识等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建立学区统筹管理体制和学区质量评估体系,实现均衡教育。加大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重点支持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村中小学校“四项”工程等公共产品建设。
推动社会事业改革。按照“变养人为养事”的思路,“科学分类,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落实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健全事业单位全员参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台《我市市中介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引导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抓好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工作,建好覆盖全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调控制度。开展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城乡互动就业。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劳资关系,做好劳动法的宣传和劳动争议纠纷的防范处理,抓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基本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探索解决特殊群体参保问题;扩大失地农民社保范围,力争失地农民社保全覆盖;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调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完善低保救助、灾害救助、慈善救助、五保救助、医疗救助等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二篇: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暨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
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 %。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 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 %。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 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05-310工程” 的71 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
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 %,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 %;沃克公司496万美元,增长46.7%;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968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5489元,增长18.3%,增幅居XX市各县(市)之首,主要增长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2714.11元,增长了34.8%。
(二)存在问题
1.应对宏观调控的前谋划,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政策出台伊始就能及时应对。
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06年主要指标安排
——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8%,三产增长13%;
——财政总收入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
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做实区内农保田调整的准备工作,力争启动开发区四期工程,实现开放区扩容工作的突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收回超过期限仍未动工建设的土地,鼓励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抓好双氧水公司年产20万吨钯触媒生产线和热电项目、恒昌链条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米摩托车链条和1万吨工业链条技改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建设江东区行政商住区1号楼,做好行政商住区2号楼土地拍卖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园区环境管理,全面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促其整改。
推进江贺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贺经济走廊南拓北联,增加新的容量,落实《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抓好区内相关乡镇的协调工作,保证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顺利推进。创新开发机制,明确投资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区内企业的集中供气、供热工作,烟尘排放整治工作,做好十里牌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出让工作,抓好贺村至新205国道产业带和三道湾区片和竹木加工分工业区的规划和开发。
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清湖、四都、淤头、新塘边四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产业、要素、服务“四配套”,着力推动四都基地布鲁克公司年产500件铝铸件、2000万个电热管,义乌凯杰塑胶公司新型塑料制品生产线,淤头基地上海华荣消防器材设备有限公司3条新型消防器材生产线,新塘边基地浙江森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工程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抓实四大基地的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塘边基地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平岗山小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可用土地的规划和安排工作。
启动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按照“大峡口”的理念,将江郎山、峡里湖、仙霞关、廿八都及浮盖山等景区开发和区内生态产业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结合互通口经济布局,着手对集镇总规进行修编,完成以峡口为中心的镇区功能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对以峡口为中心的串联五个景区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实施江郎山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按照青龙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古镇姓氏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古镇文化内涵。推出廿八都古镇旅游区、峡里湖休闲度假区、月亮湖休闲娱乐区、江南毛氏祖居及三卿口古瓷文化旅游区等招商项目对外招商。将“农家乐”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加强碗窑等地现有“农家乐”的整治力度,将江郎、廿八都、保安等地一批前景较好的“农家乐”纳入旅游接待网络,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型“农家乐”。
2.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提升传统产业。落实规费减免、道路运输、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水泥企业解决行业性困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拆除剩余1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达河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凝石”生产线建设;启动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水泥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资源领地,拓展市场外延。争取江化公司国内上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打响精细化工特色品牌,积极采用环保型设备和工艺,实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大项目,开发主导类后续产品,拉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电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规范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电光源产业:发挥三友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完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消防器材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力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筹建省级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构建消防器材产品全国销售网络。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对接、资源流转以及科技合作,筹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推动竹木产品创新结构,实现 “二次提升”。轻纺服装产业: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成企业与市外、境外公司合作,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绿色食品产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坚持走标准化之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鼎力支持为康制药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以现有的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为载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
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时间,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实施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补助、技改贴息等手段,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消耗定额管理,推动部门乡镇和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一批企业的清洁生产,开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小水电、热电联产等环保型项目。加快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新能源工程。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设计中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城北新城区规划建设,在完成城北新城发展规划修改方案、周家青广场设计方案及启动城区四山、“一江两带”文化长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抓好落实工作。抓实迎宾大桥、西环线、凝秀路、火车站广场、双塔公园、广电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以解放南路主污水管改造工程、景星路至江贺收费站主排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旧城区排污、基础设施配套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示范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三城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使我市成为三省边界名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三产发展规划及特色商贸、特色街区、特色餐饮等项目规划,力争付诸实施。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宗物资、农产品物流为主要内容,形成辐射三省边际的高速、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和服务功能;以培育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组织服务经济的能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旅游观光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新的购房群体,加快写字楼开发,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联合等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强镇建设。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修编行政区域调整后的城镇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优化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投入,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路网建设和镇区亮化、绿化和美化、教育布局调整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商贸、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镇集聚力。围绕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中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的互动能力。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推动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实行社区化管理,降低外来人员准入门槛,在教育、购房建房等方面给予公平政策,不断提高强镇吸引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结合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吸纳下山农民1053户3548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完善干部报酬最低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小流域治理和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江溪线改建、46省道江贺公路大修、110KV我市凤林输变电工程、小水电开发等一批项目建设,夯实城乡联动发展基础。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和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推进投资较快增长。
做实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调研-规划-项目”三大前期的联动工作,加强政企联动、部门联动,捕捉项目信息,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重点抓列入计划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土地申报、资金落实。抓好46省道我市至贺村段外移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区主干道延伸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重大探讨性项目战略性研究的责任单位。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督查,掌握项目进度,及时上报;建立市重点办负责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统分结合,协调运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围绕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及时推出项目并包装上报,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盘子。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激励机制,制定《2006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充分运用重大前期项目资金,鼓励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搜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源,搞好项目储备。2006年拟列入XX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13个,总投资19.04亿元,我市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22个,预计总投资40多亿元,预安排争取
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5.11亿元。
推进投资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62个,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组织学习《我市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意识,做好本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科学编制;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与监督,力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按时保质进行;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积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投项目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推动重点工程建设。2006年预安排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共124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亿元。其中“310工程”项目初步安排62项,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以科技型项目、“六六产业”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业产业平台项目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加大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项目申报、建设的成功率。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促进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考核和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310工程”责任书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完善重点工程建设的质控机制,健全“政府监督,中介机构监理、施工单位自查” 的三级质保体系,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按照项目开工应具备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条件,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未开工的促开工,已开工的抓进度。有重点的推进年产20万吨双氧水生产线、年产50万套汽车配件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江贺公路大修工程、疾控中心、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实施。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树立“选商引资”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意识的引进一批和我市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招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经营基地。继续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
5.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建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推行规划编制计划审核、稽查汇报、听证公示等规划管理制度。以《浙江省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整合贴息、园区、投资等政策资源,建立良性产业发展引导机制,重点向高新科技、生态型产业倾斜,逐步淘汰高污高耗落后企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民间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性事业领域。推进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收集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会,筑好“聚才”平台;适时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赴市外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招聘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本地籍高素质人才,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好“专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做好宣传舆论、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策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完善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县乡财政体制,重新核定财政收入基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妥善处理被撤乡镇的债权债务问题;做实做细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处理工作,为乡镇区域调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按照“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原则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生产服务、强化管理意识等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建立学区统筹管理体制和学区质量评估体系,实现均衡教育。加大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重点支持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村中小学校“四项”工程等公共产品建设。
推动社会事业改革。按照“变养人为养事”的思路,“科学分类,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落实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健全事业单位全员参保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台《我市市中介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引导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抓好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工作,建好覆盖全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调控制度。开展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城乡互动就业。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劳资关系,做好劳动法的宣传和劳动争议纠纷的防范处理,抓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基本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探索解决特殊群体参保问题;扩大失地农民社保范围,力争失地农民社保全覆盖;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调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完善低保救助、灾害救助、慈善救助、五保救助、医疗救助等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三篇: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及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
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05-310工程”的71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
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沃克公司496
(图二)
万美元,增长46.7;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
第四篇:2018国际经济宏观形势分析
国际经济形势
2016 年美国经济平稳增长,2017 年一季度增速达到 2.04%,同比环比均创新高;欧元区经济受益于货币宽松政策、弱势欧元和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经济状况企稳,2017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2.50%;日本经济在出口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下,也获得了正增速。截至 2017 年 4 月失业率数据显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缓慢下降,其中美国失业率下降至 4.4%,欧元区失业率下降至 9.3%,日本失业率下降至 2.8%。整体看,外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1、美国经济:稳健复苏
2017年,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达到2.5%左右,但就业形势并不理想,失业率下降,就业率尚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劳工收入增长缓慢,储蓄率上升,影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美联储继续加息并开始“缩表”。美国总统特朗普新的税改方案将对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巨额国债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2017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上升态势。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声言要给企业和中产阶级大幅度减税和准备放松对金融监管等刺激经济的措施,这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些正面的影响,GDP的增长开始加速。一季度美国经济开局季节性疲弱,但明显好于2016年同期,二季度出现明显反弹。前两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分别增长1.2%和3.1%。三季度,尽管有飓风影响,GDP环比折年仍增长3.2%,保持较好走势。主要机构预计,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略快于2017年。IMF 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和2018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将在2.2%和2.3%;通胀维持在2.1%左右;失业率分别为4.4%和4.1%。OECD 12月发布的报告预计,2017年和2018年,美国GDP增速将分别为2.2%和2.5%。美联储 FOMC 12月会议将美国2017年和2018年GDP增速预测均上调至2.5%。
不过,美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投资者对实体经济信心不足,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三批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印出了3.963万亿美元的钞票,但只有760亿美元进入了实体经济。绝大部分的钞票进入了股市、债市和房市,造成了虚拟经济的繁荣,三大股指迭创新高的同时泡沫隐现,一旦破裂或大幅度下跌将对经济造成较大影响,股市的繁荣也造成了严重的两级分化。
2018年美国经济最大的利好因素是实施特朗普税改法案。这对个人普遍减税会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可谓立竿见影;对GDP的增长也会迅速见效。它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因为美国的消费品绝大多数源自海外进口,这对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对美国出口是个利好因素。
特朗普税改法案对国内企业对实体经济增加投资是个利好因素,有利于美国实施再工业化,也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从长远来看也是个利好因素,也会带动和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全世界有不少国家的企业税高于美国,这就迫使这些国家调整税率。
由此判断,2018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会比2017年略好一些,GDP有望增长2.6%~2.7%。
2、欧洲经济:全面复苏
2017年欧元区19国以及欧盟28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平均增长2.5%;平均失业率降低到9%以下;通货膨胀率持续稳定在1.3%左右。这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两大经济区GDP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时也小幅超越2017年美国2.3%的GDP增幅。在政府方面,财政赤字明显改善。同时,银行降低了不良贷款,企业负债与GDP比也持续下降。一系列数据显示,2017年无疑是自一系列欧元债务危机以来欧洲经济表现最为亮眼的一年。
2018年欧洲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投资环境也会进一步改善。在面对英国退欧、德国政府难产、意大利选举在即等一系列政治难题前,欧央行必须保持清醒、破除政治干扰、执行对市场有利的政策,只要欧央行能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相信欧洲经济在2018年将持续稳定的复苏与增长。
3、日本经济:稳步增长
统计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占日本GDP约六成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9%,企业投资则环比增长2.4%,二者均为3年多来最快增速
由此就认为日本经济已经毫无隐忧还为时尚早,日本的通胀水平还是个老问题,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尽管经济强劲的迹象不断增加。这暗示在通胀率仍远低于2%目标之际,日本央行不急于撤走危机模式下的刺激措施。其次,日本贸易顺差出现大幅下滑。
相对以往几年,2017年日本经济可说有长足进步。论股市,日经225升4,000点,即21%,表现冠绝同侪,论GDP,第一季按季增长率是0.4%,第二季是0.7%,第三季也有不俗的0.6%,连同2016年四季正增长,今次增长期已长达七季,失业率处2.8%,今年全年GDP的增长率料达1.8%,自2010年以来难得的佳绩。
然而日本通胀率偏低也折射出其长期需求不振的根本问题,在全民就业、经济增速下,通账率还顽固地在低位徘徊,自2015年3月以来,通胀都不足1%,2016年更一度通缩,今年1月通胀率仅0.4%,3月降至0.2%,8、9月才回升至0.7%,但10月又再降至0.2%。
日本的人口在锐减中,安倍的第三箭中,有一招是呼吁更多妇女加入劳动市场,惟未见踊跃,在少子化、老龄化且移民政策僵化呆板下,除非生产力有重大突破,否则潜力经济增长率还仍会在1%左右,升不起,2018日本年GDP增长率或将重归1%。
眼下,日本经济的一个利好是东京奥运周期已经开始。为了承办奥运会,日本将进行许多工程建设,其国内的基建需求有望拉动日本实体经济复苏。
4、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减速与资本流出
2017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渐趋回暖。在包括有利的全球金融环境和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外部因素改善的支持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比2016年提速,阿根廷、巴西、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将走出衰退。从经济增长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称,201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为4.6%,高于2015年和2016年4.3%的增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1月也表示,新兴经济体保持温和扩张态势。其中,印度经济2017年将增长6.7%,2018年和2019年有望提高至7%和7.4%。俄罗斯经济2017年和2018年预计增长1.9%,2019年增长1.5%。巴西经济也将走出衰退,2017年-2019年将分别增长0.7%、1.9%、2.3%。
IMF在2017年3月表示,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带动下,今年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四分之三。虽然新兴经济体未来经济增长仍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但仍可通过加强自身的体制框架、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允许实行灵活汇率、控制经常账户赤字和大规模公共债务等措施来促进自身经济增长
图:2010-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
第五篇: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
经济学院09经济三班
学号: 2009212029
宏观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1年是崭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和掌握这些经济形势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1)2010年结束时,美联储重申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庞大的财政刺激法案;中国在探讨如何抑制通胀,却坚持不加息;欧洲还在主权债危机中苦苦挣扎。这些事件的意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11年的走势。
(2)美联储在鼓励美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在短期内重新融资,而且不必担忧长期利率,因为即便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美联储也不会改变政策。但如果美元发生危机,美联储有可能改变政策,因为这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依然数量巨
(3)日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核辐射危机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短期内在各国联合救助以及日本央行大规模市场注资稳定了市场情绪,然而大地震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其对全球产业格局、能源格局与供给、全球金融市场与流动性走向等的后续影响还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持续发酵。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1)在2010年9月份之前,几乎没有人认为“通胀”会是困扰中国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发展的难题。但随后CPI却如脱缰野马,涨幅从9月的3.6%一路奔至10月的4.4%,11月更冲破5%,2010年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3.2%,超出全年通胀控制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局面,矛盾和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泡沫、货币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这三点。
(3)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8900元,农民工年均工资为19200元。按城镇居民每人30平方米和农民工家庭人均20平方米,以及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家庭每户分别有3、3.5口人计算,其房价收入比分别为8.76、10.06。其中,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比2009年的8.3上升了0.46。按照房价收入的支付能力及家庭负债风险性考虑,房价收入比保持在3~6较为合适,而按照目前的收入比水平,直接后果就是,85%的需购买新住宅的城镇居民家庭都无力购买。
面对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对于日本遭受如此大的地震灾难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也许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经济的总体以及平均水平将超过日本,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如今的经济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安徽财经大学拥有较为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我校的图书馆,掌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我校的十字队伍也比较强大,加强师生交流,进行学术研究有助于我们知识的完善。同时我校的实验楼的互联网资源对于我们了解外部的世界,洞察国际国内形势有很好的帮助。
经济学院09经济三班
学号: 2009212029
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我们要从自身的能力锻炼与培养方面做一些努力。
学好数学,完善我们的逻辑思维;学好计算机,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扎实我们的英语水平,加强我们的英语佳流水平,对于吸收和接纳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