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时间:2019-05-13 21:2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第一篇: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在强有力的政策调控下,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但是,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格局依然存在,加之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增加和全球性货币泛滥推动的趋势性因素影响,2013 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不容忽视。

一、推动2013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土地等要素价格呈上涨趋势。2012 年11 月28 日,国务院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虽然目前具体修改条款还未可知,但有业内专家推测,此次修改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金额,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 倍。征收补偿提高了,地价必定会水涨船高,地价上涨部分年计入生产成本,最终要转嫁给消费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由于国内资源不足,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不断增加,铁矿石、原油、有色金属矿产、煤炭等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12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上年有所回落。2012 年1~10 月,CRB 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累计同比平均下降12.4%。2012 年以来,中国、印度和欧洲央行为维持经济增长纷纷降息,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稳定机制全面启动,各国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伊朗和叙利亚局势不稳,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发酵;今年美国和欧洲的干旱影响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产量。由于2012 年大宗商品价格基数较低,以上诸多因素均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初步判断2013 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将明显高于2012 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会增强。

———人工成本上升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2012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人工成本上升仍是国内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5.3%,连续三年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

———造成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行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难以用技术进步来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因此,只有靠涨价来消化。而目前国内食品价格走高预期并未消除。虽然2012 年大部分品种走势不如2011 年强劲,但同比价格仍是上涨的。2011 年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了12.2%,2012 年1~11 月同比上涨了4.9%。2013 年我国粮价将在生产成本上升、当前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改善、天气及宏观经济不确定等多空因素博弈下,呈现双边波动行情,但总体仍将上涨。我国粮食价格偏低,除非我国农业能够实现美国那样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否则粮食价格仍将继续大幅增长。从趋势来看,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土地稀缺性带来租金成本上升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总成本增加将推动未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节能减排和资源价格改革,将使水、电、气、油等能源资源价格走高。2012 年国家启动了居民阶梯电价改革,7 月1日已在全国全面试行。阶梯电价把居民每个月的用电分成三个档次。经相关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电力价格上涨10%,将导致CPI和PPI 分别上涨0.55% 和1.19%。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阶梯电价的推行和天然气价格改革范围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物价涨幅。实施资源价格改革,导致最终消费价格调整远不止这些。长期低价利用资源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并会推动2013 年CPI 的上涨。

———货币条件趋于宽松将加大国内通胀压力。美联储在结束2012 年货币政策会后宣布,启动新一轮“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标志着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正式启动。美国借助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开动印钞机提供流动性,让全球经济为之买单。美联储的再次量化宽松对于正处于“稳增长”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可谓喜忧参半。美国经济的好转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对国内经济直接的影响是,可能进一步推动对美出口,有助于缓解工业企业层面上的通缩状态。就市场层面而言,QE3 的推出也在短期利好A 股市场。至少在短期内,外汇占款可能出现恢复,从而缓解国内的流动性环境。与此同时,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加大。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均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将会通过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最终传递至中国的CPI。全球经济失衡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达国家储蓄和投资缺口太大,国民超前消费,寅吃卯粮。而美国解决的办法就是发钞票,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国发钞票就意味着调动别的国家的资源去补自己的缺口,对中国的影响就是使中国的钞票增加。历史数据表明,货币过多最终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膨胀对价格水平的推动,在实现形式上不会是全面同步推进的,通常表现为某种关键商品供给失调而推动价格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抑制2013年物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IMF 于2012 年10 月9 日在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进一步下调了2012 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显示IMF对全球经济前景走势趋于悲观。报告预计,2012 年和2013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6%,分别比2012 年7 月的预测值下降0.2 和0.3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2012 年和2013年增长率预计将为7.8% 和8.2%,分别比上次下调0.2 和0.3 个百分点。2013 年中国将肯定迎来一个有标杆意义的指标,即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总规模达到100 万亿元人民币,这估计在第一季度就可以实现。庞大M2 规模所积累的通胀压力,又将约束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粮食“九连增”提供了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 万吨(11,791 亿斤),比2011 年增加1836 万吨(367 亿斤),增长3.2%,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供给增加对保障供应和稳定物价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2011 年的物价上涨中,粮食价格上涨了12.2%,2012 年1~11 月粮食价格仅上涨4.9%,明显低于2011 年粮食价格的涨幅。鉴于当前国内粮食的供给能力增强, 预计2013 年粮价涨幅将有所收窄。

———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对物价上涨形成抑制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产能过剩情况比较普遍,交通和通信、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一般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均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尤其是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

———投资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房地产调控的累积效应有利于居住价格继续保持稳定。首先,房地产投资回升力量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 年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因此,2013 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投资等指标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性的可能性很大。2013 年保障房施工套数、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与2012 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保障房投资增速将明显减缓。其次,出口不振和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2013 年出口增长仍相对低迷,出口拉动的投资动力仍显不足。再次,地方负债率较高,税收增收困难而民生类支出压力较大,局部地区风险约束明显增加,基建投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

———“翘尾因素”影响减小。根据2012 年各月环比CPI 测算,2012 年 CP“I 翘尾因素”约为1.2 个百分点,2013 年 CP“I 翘尾因素”约为1 个百分点,比2012年低0.2 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的减小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2013 年CPI 涨幅。总之,本轮物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结束,或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2013 年度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平均涨幅在5%以上的可能性不大。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

第二篇:2013年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2013年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温和上涨,在波动中呈小幅回落态势,1-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初步判断今年四季度物价涨幅较三季度略有扩大,预计CPI全年上涨2.7%,PPI下降1.8%。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复苏乏力、粮食丰收和翘尾因素减弱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宽松的货币环境、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资源价格改革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等因素将推高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预计2013年CPI上涨3.0%,PPI下降1.0%。

一、当前物价运行形势及特征

1.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回落,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

2012年1-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同比上涨2.7%,涨幅低于2011年2.7个百分点,低于全年4%的调控目标1.3个百分点。2012年1-10月,食品和居住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上涨

5.1%和2.0%,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7.3和3.9个百分点;食品和居住分别拉动CPI上涨1.60和0.34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59.3%和12.1%,两类价格对CPI的贡献率为71.4%,表明物价上涨主要由食品和居住价格拉动,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从影响因素看,1-10月,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分别拉动CPI上涨1.3和1.4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48.1%和51.9%。结合当前及后期的物价运行形势,初步预计四季度物价涨幅较三季度有所扩大,预计CPI2012年全年上涨2.7%。

2.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较低是今年物价回落的主要原因

今年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1-10月份,粮食价格累计同比上涨4.0%,比去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仅拉动CPI上涨0.10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低0.2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回落。1-10月猪肉价格累计同比上下降4.2%,比去年同期回落41.3个百分点,拉动CPI下降0.16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在粮食和猪肉价格涨幅收窄的影响下,1-10月,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累计同比上涨5.1%,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3.工业生产者价格明显下跌,生产领域呈通缩迹象

2012年1-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同比平均下降1.6%,比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累计同比平均下降1.7%,比去年同期回落11.8个百分点。综合判断,初步预计2012年四季度PPI降幅将逐步缩小,全年PPI下降

1.8%。2011年10月份以来,PPI与CPI走势出现分化,上下游价格倒挂。2012年1-9月,CPI与PPI涨幅之差分别为3.8、3.2、3.9、4.1、4.4、4.3、4.7、5.5、5.5和4.5个百分点,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轻。

二、影响物价运行的主要因素及2013年走势预测

(一)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

1.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较轻

受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经济结构调整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我国工业生产进入去库存阶段,1-10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10.0%,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IMF于10月9日在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进一步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显示IMF对全球经济前景走势趋于悲观。报告预计,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6%,分别比今年7月的预测值下降0.2和0.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2012年和2013年增长率数据预计将为7.8%和8.2%,分别比上次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后期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较轻。

2.粮食丰收提供了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

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

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2012年在国家大幅度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格和各地积极推行科学种植的共同作用下,全国早稻生产稳定增产,2012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3329万吨,比上年增产53.6万吨,增长1.6%。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消息,2012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加上已收的夏粮和早稻,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九连增。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供给的增加对保障供应和稳定物价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3.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

2012年以来,房价同比延续下跌态势,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下降1.25%,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下降1.74%。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基调由去年的“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转向“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中央高层多次明确表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彰显了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控制房价涨幅。

4.翘尾因素维持在较低水平

2012年CPI各月环比涨幅总体上比2011年有所回落,环比负增长的月份较多,特别是2012年二季度三个月环比均为负,对明年的翘尾因素具有明显的下拉作用。因此,2013年的翘尾因素比2012年更小。经测算,2012年CPI翘尾因素为1.2个百分点,2013年CPI翘尾因素为1.0个百分点,比2012年低0.2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2013年CPI涨幅。

(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

1.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趋于宽松

2012年10月末,M2同比增长14.1%,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结束了市场对M2趋于稳定的预期,货币扩张重回高增长轨道,预计2012年M2余额与GDP的指数比值仍将在1.8左右。央行今年分别两次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除中国降息外,近期欧洲央行、韩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均采取了降息措施。美国推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货币直接交易(OMT)实质上类似于量化宽松。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升物价涨幅。

2.猪肉价格将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从历史规律看,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为36个月,上升周期为18个月左右,下降周期为13个月左右,还有4-5个月的调整期。2011年四季度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2012年6月初全国生猪出场价回落到本轮价格周期波动的最低点,为13.94元/公斤,目前生猪生产整体处于不盈利甚至亏损状态。为了缓解生猪过度下跌的局面,5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经过调控,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升,截止到10月10日,生猪出场价为14.92元/公斤,比6月初的最低点上涨了7.03%,初步判断猪肉价格目前已经进入周期性的调整阶段,今年底或明年初猪肉价格将进入周期性的上涨阶段。我国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约为3.8%左右,根据历史经验,猪肉价格上涨阶段的涨幅明显高于下降阶段的降幅,因此,明年猪肉价格上行周期一旦确立,对CPI的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

3.资源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为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国家启动了居民阶梯电价改革,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阶梯电价把居民每个月的用电分成三档。经相关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电力价格上涨10%,将导致CPI和PPI分别上涨0.55%和1.19%。2011年底国家开始在广东、广西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天然气价格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预计今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阶梯电价的推行和天然气价格改革范围的扩

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物价涨幅。

4.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强

由于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基数较高,201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上年有所回落。2012年1-10月,CRB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累计同比平均下降12.4%。2012年以来中国、印度和欧洲央行等经济体为维持经济增长纷纷降息,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稳定机制全面启动,各国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伊朗和叙利亚局势不稳,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发酵;今年美国和欧洲的干旱影响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产量。以上诸多因素均助推大宗商品价格,因此,初步判断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将明显高于2012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强。

5.本轮物价涨幅回落的趋势基本结束

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周期性的物价波动。第一轮从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上升阶段持续了16个月,回落阶段持续了11个月;第二轮从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上升阶段持续了28个月,回落阶段持续了20个月;第三轮从2006年4月至2009年7月,上升阶段持续了25个月,回落阶段持续了15个月;第四轮从2009年8月至今,上升阶段持续了24个月,回落阶段已经持续了15个月,根据历史规律,初步判断本轮物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结束,物价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

(三)对2013年物价走势的初步预测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我们认为明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较多,初步判断2013年物价涨幅较2012年有所扩大,对农产品、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预计2013年CPI上涨3.0%,PPI下降1.0%。

第三篇:CNNIC:2014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走势分析与判断

CNNIC:2014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4-07-1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昨日发布的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网民比重提升至83.4%,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80.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清楚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及走势,对于运作经营好以移动互联为载体的新媒体大有裨益。

2014年下半年,4G网络覆盖率和用户规模将达到新高度,传统产业将进一步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技术将加速落地应用,互联网商业应用模式多元化,三网融合将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本文摘自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互联网走势判断课题组 所做的专题研究报告《2014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走势分析与判断》,授权笔者所在的媒体予以刊发。

2014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4G网络建设全面展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互联网新型终端大量涌现。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速,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应用创新在监管中稳健发展,互联网思维成为上半年热门词汇。在这种背景下,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相继上市。

一、上半年情况综述

(一)基本特点

1、互联网发展环境大幅改善

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使得互联网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信息网络建设大规模展开

2014年上半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展开4G网络建设。截至4月底,中国移动已经建成4G基站32万个,4G终端用户超过1400万户,6月底已覆盖商用城市达250个。1月21日,中国电信终端公司宣布集中采购30万部可兼容TD-LTE网络制式的4G终端。3月,中国联通发布了4G发展战略及多款4G终端,推出了“4G/3G一体化资费套餐”。宽带提速效果明显。工信部统计显示,1-4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751.3万户,达到1.96亿户。8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298万户,占宽带用户的27%。光纤接入用户达到4994.3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达25.4%。4M以上农村宽带用户占比达65%,20M以上城市宽带用户占比达到7.1%。

3、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2014年上半年,3G进一步普及,4G开始商用,移动互联网加速普及应用。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移动电话用户为12.52亿户,移动宽带接入用户为4.59亿户,其中TD用户达到2.36亿户,占移动宽带用户的比重超过50%;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48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总数达到8.11亿户,3G用户上网规模达

3.34亿,对移动宽带用户的渗透率达到74%。

5月底,全国微信等即时通信用户达4.86亿户,日发量十多亿条,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60.9%,流量收入增长56.8%。

4、o2o加速渗透改造传统产业

2014年上半年,在互联网思维热潮冲击之下,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普及应用的环境下,诸多传统产业纷纷以O2O方式加快其改造升级进程。

3月3日,中粮大悦城宣布将与阿里合作,积极利用O2O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3月31日,阿里集团宣布将与银泰商业合作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这一合作将帮助这些门店中的购物者使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钱包来付款。

4月9日,TCL集团正式启动O2O平台项目建设,“智能+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加速落地。棒约翰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O2O线上订餐、外卖模式,一年新增营业额达到8000万。

5、互联网企业掀起新一轮赴美上市浪潮

上半年,国内互联网企业掀起新一轮赴美上市热潮。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确定在美国上市。

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值达33.88亿美元。

5月份,猎豹移动、途牛旅游网、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企业相继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分别为1.68亿美元、7200万美元、2.45亿美元、17.80亿美元。

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市值达到约286亿美元,成为截至目前在纽约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大的一次IPO。

6月12日,智联招聘于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2014年第五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

6、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

截至2014年3月底,余额宝存款总额达5413亿元;

5月底,余额宝用户数已超过一亿户。

2月底,微信理财通宣布上线与汇添富、易方达、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其在线理财和支付体系进一步健全。

4月15日,百度正式推出百度钱包,5月份与广东联通、富国基金开展深度合作,其移动支付战略全面落地。

3月11日,银监会确定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名列其中。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也得到了加强。

3月14日,考虑到相关支付产品的安全性,央行宣布暂停网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同时,考虑到用户资金安全问题,工行等四大国有银行陆续大幅下调快捷支付单笔和每月限额。

7、各类智能终端大量涌现

2014年上半年,三星大力布局Tizen全智能终端:2月份,三星推出基于自主研发的Tizen开源系统的两款新产品;

6月初,三星升级Galaxy Gear,设备的系统从原先的Android变为Tizen;6月,三星宣布将于年底推出首款Tizen智能电视;在平板电脑领域,三星也成功研发可兼容iPhone和Andriod应用的Tizen系统平板电脑。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终端迅速发展。3月18日,谷歌发布了面向智能腕表市场的AndroidWear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一款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可提供良好的提醒、互动、控制功能。LG、华硕、HTC、摩托罗拉移动和三星等多家硬件厂商和博通、Imagination、英特尔、联发科和高通等芯片厂商承诺将在2014年夏天推出相关产品。

3月25日,Intel、Google和Facebook同时宣布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投资,中国企业也在争抢先机,如百度推出手环抢占市场,市面上已有针对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可穿戴产品。

(二)主要问题

1、应用创新在现实中受到传统利益格局约束

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代表的打车软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应用等的发展都受到传统利益格局约束,并被纳入行业监管体系。3月份广州、杭州和福州叫停了加价打车,上海也正在酝酿取消加价打车的措施。

5月,交通部认为打车软件有碍公平,表示将研究出台政策规范打车软件市场。2月21日,央视某评论员发表了博文《取缔余额宝》,引发一场关于余额宝是非的大论战。

3月和5月,央行某官员两次撰文主张“对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在原有利益格局下,互联网企业应用创新如何突破瓶颈,享受平等市场地位,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2、内容管理亟待加强

3月13日,腾讯微信自媒体公众帐号遭遇大规模封号。5月,快播公司被指因涉嫌严重盗版遭到2.6亿罚款的处罚,爱问共享临时关闭对资料内容进行整顿。这些例子说明,目前互联网内容管理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体系。

3、盈利模式亟待突破

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互联网企业的软肋。

从2014年初开始持续两个多月的打车软件“烧钱战”最后终于以双方各自降低补贴而偃旗息鼓,这说明巨额的打车软件补贴终究不是赢得用户的长久之计,而且就算短期内赢得了大量用户,如何维护已有的用户群,进而如何实现大规模盈利,仍然是摆在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如何找到一个让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盈利的商业模式,尚待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下半年走势分析与判断

(一)4G网络覆盖率及用户规模将达到新高度

随着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相继开启4G商用进程,尤其是中国移动大规模开展基站建设,预计下半年国内4G网络覆盖率将快速提升。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年底具备4G商用条件的城市将达到344个,4G基站建设将达到50万个。

中国电信今年订购的基站将多达25万座。预计到年底,全国4G基站数量可能会由目前的近30万座增至多达100万座,4G网络将覆盖100%的地级市、90%左右的重点县镇。同时,随着4G终端种类越来越丰富,价格越来越低,网络越来越完善,套餐价格大幅下降,预计到年底,4G用户规模将实现高度增长,有望突破一亿用户。

(二)传统产业加速互联网化

互联网正在加速颠覆传统产业。2014年上半年,“互联网思维”一词注入到家电、传媒、医疗、教育甚至房地产等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来了解客户、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创造附加值已经成为传统产业界的共识。

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和新模式将不断催生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下半年,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的改造将进一步加速,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多个传统行业都将有更多的企业尝试拥抱互联网。

(三)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技术将加速落地应用

5月16日,百度宣布成立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加速大数据技术的研发。

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随着大数据概念的迅速普及,国内互联网企业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大数据在理解定位客户、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民众生活、提高预测精准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预计下半年,互联网企业将在多个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将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互联网商业应用模式多元化

201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移动化趋势明显。据统计,一季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网络销售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完成的,用户对移动电商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预计2014年下半年,将有更多电子商务交易通过移动端完成,更多传统企业试水电子商务。

上半年,以余额宝、理财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量涌现,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越发紧密。预计下半年,互联网金融会出现更多的应用模式创新。

上半年,O2O、C2B等商业应用模式创新引发了各行各业的格局变化,预计下半年,互联网商业应用模式将进一步多元化,并将出现大量各具特色的细分应用模式。

(五)三网融合将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5月28日,酝酿4年之久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该公司是国家试点三网融合的主要运营商,有望成为继电信、联通、移动之后的第四大网络运营商。广电网络公司的成立意味着三网融合进一步去行政化,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三网融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方实现了电信和互联网业务双向进入。预计下半年,随着广电网络公司的成立,三网融合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企业竞争能力得到加强,三网融合将进入新的市场化发展阶段。

三、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紧制定网络空间各项行为准则

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加快网络空间法制建设,完善我国互联网网络空间法律制度和管理规范。

制定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监管规范和执法制度,并尝试推行网络内容分级制度,使网络内容提供商根据统一的标准自行为其网站设置年龄许可标志。加强数据保护,明确可采集数据的类别和边界,切实保护用户隐私。

完善网络信任体系,界定和推行实名制,建立网络空间信用机制。改进网络空间体制机制,完善信息空间统筹机制,明确网络空间权利责任机制。实行鼓励利用网络空间的政策,构建网络空间信息生态。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与对话。

(二)加快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强化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引导与规范,以资金支持、税收支出和减免、金融支持等形式鼓励生产性、民生性互联网创新。

构建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创新生态体系,优化基础电信运营、互联网服务、内容提供及软件开发企业间互动发展格局,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

全面深化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保障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信息整合、挖掘能力,培育和规范基于信息数据的产品和服务新市场。

突破智能搜索、IPV6及大数据等互联网应用关键技术,加快全国产操作系统研发推广,构建基于互联网能力开放的应用聚合及业务创新体系。实施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示范推广,加快推进和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多媒体、移动搜索等新业务,向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增值服务。

(三)在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加强互联网应用创新

加强互联网在教育、医疗、社保、人口等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强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加强政民互动和信息公开,建设全面感知、深度整合、服务创新、协同运作的智慧政府门户,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来源:时代周报

第四篇:国家发改委物价走势分析

国家发改委关于稳定居民物价的措施

年8月17日)

(201

1一、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效果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物价稳定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又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目前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一是货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5月份人民币新增信贷5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005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M2增速回落至15.1%的合理水平。

二是重要商品供应得到较好保障。蔬菜生产明显恢复,夏粮又取得较好收成,通过组织补库和择机进口,国家粮食库存有所增加;加强了煤电油气运调节,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用电用油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三是物流成本有所降低。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用水、用电价格实施了优惠价格政策。正在开展公路收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将逐步降低偏高的物流费用。

四是市场和价格秩序进一步好转。与部分企业和行业协会 加强沟通,加大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并公开曝光部分典型违法案件,引导和警示企业加强价格自律,维护了良好的市场和价格秩序,“搭车”涨价、散布涨价信息,以及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行为明显减少。

五是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18个省份已经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其余省份也将在年底前全部建立,从机制上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并有所改善。

二、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

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同比上升6.5%,环比上升0.5%,涨幅比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具体地说,从环比看,猪肉、蛋、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7.7%、0.8%和1.2%;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是价格总水平环比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同比看,7月份翘尾影响约为3.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受环比明显攀升影 响,新涨价因素达3.2个百分点,接近翘尾影响因素,导致同比涨幅较高。

二、正确看待当前物价走势

(一)总体物价走势。为应对价格较快上涨,政府综合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7月份CPI上升6.5%,而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上涨9.4%、8.7%和6.7%。即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消费价格也上涨了3.6%和4.2%(大幅度超过其2%的警戒线)。从长期趋势看,1978-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所以,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从当前涨势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环比涨幅分别由去年11月份(这轮价格上涨以来的高点)的2.2%、1.4%下降到今年7月份的0.1%和0%。

(二)生猪价格走势。据国家发改委监测,6月份第2周,34个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达到每公斤17.6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9.2%。我们注意到,有报道称 “生猪价格超过历史高点”、“再创新高”,甚至认为猪价上涨可能再次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对于这一观点,要做客观的分析。

首先,当前生猪价格同比涨幅很高,这是客观事实。但同比涨幅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猪价过低造成的。从绝对值看,去年6月初,生猪价格为每公斤9.8元,处于2008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判断生猪饲养盈利水平的猪粮比价来看,正常情况下6:1为盈亏平衡,但去年6月初下降到4.76:1,生猪饲养处于亏损状态。之后,在国家启动冻肉收储和生猪生产自身周期性变化规律作用下,猪价逐步上涨,累积到现在,就表现为同比涨幅很高。

其次,当前生猪价格与2008年3月份的价格基本相当,是近年来的高点,但仍处于合理区间。2008年以来的三年中,我国土地、饲料、劳动力成本提高较多,生猪价格相应上涨也是正常的。同时,从判断生猪饲养盈利水平的猪粮比价来看,目前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7.66:1,出栏一头100公斤的育肥猪可获利300-400元,处于正常偏高一点的水平。

最后,从后期走势看,生猪养殖效益的好转,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增加后期市场供应,进而有利于猪价稳定。据农业部统计,5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4.53亿头,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710万头,环比增长0.32%,同比增长0.21%。这与2007年生猪生产明显下滑、市场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有较大不同,生猪价格后期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也要看到,由于目前猪肉价格涨幅大幅度低于生猪 价格涨幅,后期猪肉价格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三)4月份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遭遇了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天气,局部地区旱涝形势急转,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社会各方面担心灾害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进而进一步推高物价。

5月份,国家发改委派出多个调研组到实地了解情况,从调查情况看,近期的旱涝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引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旱涝灾害发生时间对农时影响不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严重旱情虽然推迟了少数水稻种植,但6月份以来的几次强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中稻的播种面积仍然是增加的,播种时间推迟以及近期南方局部涝灾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来弥补。

其次,从历史上看,今年气象条件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我国地域辽阔,每年都有局部地区受灾,今年旱涝灾情同样局限在部分地区。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北方冬麦区以晴为主,夏收工作进展顺利,小麦再获丰收已成定局;东北地区墒情好于往年,有利于春播和农作物苗期生长;西南、华南地区气象条件也接近常年,对当地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第三,中央高度重视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抗旱救灾,对减少灾害损失、稳定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是有基础的。当然,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以及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这也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三、下半年我国的物价走势分析

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从翘尾影响看,后几个月降速较快。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下降0.66个百分点。虽然后几个月仍有一些新涨价因素,但新涨价因 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

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四、下一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影响因素

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等等。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从后期走势看,价格运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等等。特别是美国通过了提高2.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计划,为了偿还债务和促进经济增长,后期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如美国继续实施量 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国际输入性压力加剧,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能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

五、国家采取控制物价的措施

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中央关于“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稳定物价的重点措施有:

1、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2、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3、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

4、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1】70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重点安排的领域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支持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全力支持各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物价。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完善价格政策促进蔬菜生产流通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958号),出台扶持蔬菜生产流通的三项价格政策:一是清费减负,降低经营成本。通知指出,要加强对涉及农贸市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社团收费的清理整顿,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用电价格,要按照农业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大型农贸市场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用水价格执行非居民用水价格或现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蔬菜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用电同价。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经营者负担、降低蔬菜生产流通成本。二是增加投入,扶持生产流通。通知强调,已经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蔬菜的生产流通,价格调节基金用于支持蔬菜生产流通的比例原则上不应低于基金总额的30%。支持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开辟农产品平价销售区域和本地菜农直销区域;对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的蔬菜大棚和温室、冷库和平价商店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给予支持。尚未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要按照国发[2010]40号文件的要求,2011年底前要依法建立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这些措施,将为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稳定终端销售价格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三是建立保险,完善长效机制。通知还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开办本地基本蔬菜品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对于缴纳基本蔬菜保险费用确有困难的,应协调财政或利用价格调节基金予以一定补贴,以降低生产者市场风险,平抑市场波动。这些措施,将有效推动完善应对市场异常波动、保护菜农利益的长效机制。

总体来说,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性的,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第五篇:中国工资与物价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国家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则是低工资高物价的新的经济现象。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

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呢,答案十分简单:中国财政。

无论是美国的低物价,就是中国的高物价,都是中国财政运行的结果。这就是美国政府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国低物价来说。中国财政补贴一是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按商品发放;二是通过亏损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发放。

其次,就中国高物价来说,则是中国实行高额税收和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如果灾难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是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同时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

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7来增发7元人民币来平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大约2.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近5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中国老百姓欲哭无泪的荒谬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就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

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都在遭受贬值损失。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提高美国老百姓货币的购买力。

如果是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将更加清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就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用这些纸币从中国老百姓手里换走了所生产的各种商品。

而形成这个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上,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

这就是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下载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 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及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基本特点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

    2013中国服装业发展走势分析

    2013中国服装业发展走势分析新的高品质原料、全新的制造原理和方法,将提升中国纺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中国纺织业的产业升级。在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复杂变化之时......

    下半年中国中小企业走势分析

    本文摘自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走势判断课题组所做的专题研究报告《2014年下半年中国中小企业业走势分析与判断》,授权笔者所在的媒体予以刊发。 2014年上半年,国......

    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暨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基本特点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

    2006年宏观形势分析暨我市走势判断

    一、2005年1-9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基本特点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

    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分析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国际经济形势保持稳定,按照中央的政策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2003年全省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平稳增长为主旋律,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8月29日黄金走势分析 国际现货黄金上周开于1860美元/盎司,最高上试至1911美元/盎司,最低下摸至1702美元/盎司,终盘收于1827美元/盎司,收了一根带长上下影线的小阴线,较上一周收盘......

    对当前中国物价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对中国物价上涨及稳定物价的一个深度思考 前言 我国物价水平步步高升,CPI指数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发改委连发文稳定物价。我国物价上涨的根源何在,目前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