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时间:2019-05-15 16: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第一篇: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09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三大构成 是艺术设计图形图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对于双图的专业更为重要,其具有的科学性包括了视觉心理学、透视学等,素描造型能力,色彩运用,立体塑形等多个知识积累的成果,其教学的系统性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大一下学期对图形图像班的学生进行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3个内容的具体构成形式和构成艺术。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平面构成的密集,重复,近似,发射,肌理等构成形式,色彩构成的空间混合也是掌握的重点知识,立体构成的纸浮雕和浅浮雕都是必要掌握的内容。

学生通过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不仅进一步提高对设计的兴趣;而且还掌握一定基本技法,一举双得。

在教这门课时,学生大多是文理科升上艺术专业,没有基本功,故在教学上存在一定难度。缺少对艺术的认识的表现手法的技能。通过对三大构成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构成方式。

本学期09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班学生共62人,61人通过考试测试。此次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三大构成课程掌握的情况和在创作中熟练运用各项技能。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小部分学生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掌握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从事创作实践,并以此为基本举一反

三、活学活用,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和丰富已有的知识等方面的深度探索不够。

艺术系教师潘洁2010.7.10

第二篇:三大构成教学

“三大构成”教学的困境与超越

摘要:“三大构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泛化、僵化、异化等教学问题导致“三大构成”在设计教育中遭遇一些不合时宜的尴尬。“三大构成”意欲重振雄风,需要特别注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

关键词:“三大构成”,教学,困境,设计教育

1919年,德国教育家格罗佩斯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明确提出“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新主张,并带领伊顿(Johannesltten)等包豪斯的多位艺术家和教师从造型方法和理念着手,对点、线、面、体等抽象的艺术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形、色、质在造型关系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三大构成”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广州美术学院经由香港率先引进“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和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相继推行“三大构成”,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从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桎梏中走了出来。由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组成的“铁三角”教学体系的确立,对提高我国实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及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也随着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不断涌入以及设计艺术自身的发展,曾经引领中国设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构成”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一、欲续辉煌却难抑尴尬

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必修课,30余年来,“三大构成”在中国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并“成为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 设计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①,言其“辉煌卅年”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然而,“三大构成”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却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盲目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尴尬的境地之中。

(一)泛化: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1.各专业“三大构成”教材使用一致化,教学内容标准化,不能体现不同专业的“个性”。目前“三大构成”教材版本确实不少,但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基本都是重复早期的教材,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三大构成”教材大同小异,各设计院校在使用教材时也不分专业统一征订,从而疏于考虑专业的“个性”。由于使用完全相同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标准”化了,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三大构成”的教学也就缺少了相应专业的灵活性。

2.“三大构成”课程师资边缘化、课堂规模“广场”化。虽然“三大构成”被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设计院校的“三大构成”几乎成为了一种“剩”课,新来的老师、专业不太对口的老师、没有安排到别的课的老师都有可能承担起“三大构成”的教学重任。这样,“三大构成”课的师资也就难免被弱化、边缘化。另外,设计课原本为“小课”,有时甚至还是一对一的“个性课”,但任何一所学校的“三大构成”课都无法享受这样的“待遇”。一个“三大构成”的老师极有可能包揽很多个自然班的构成教学,而在安排课堂教学时,几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百余名学生挤在一个超大教室里听“大课”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泛化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比如说,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三个专业都属于实用艺术设计类别,但就其设计的对象而言,显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虽然这三个专业均需修习“三大构成”,但是,在运用这些设计基础手法时却需要各自不同的针对性。如果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合班开课就无法紧密联系专业逐一讲解,也无法详细阐释各种构成手法在具体专业方 2 案中的运用。如此合班授课,必将抹杀“三大构成”在不同专业中应有的差异性,教师的讲解也不可避免地流于空泛的概念,学生也就难以把握如何将构成技法结合到自己的专业之中,教学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二)僵化: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中国近30年来的艺术设计教育,虽然确立了“三大构成”无可动摇的地位,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设计教育一开始就没有充分把握包豪斯“三大构成”教学的真谛。“包豪斯的基础教学课程形成了一个多样化完整的体系,强调技术与理论的合一,不是单纯求取作业效果,而是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从个人艺术表现转到理性的新媒介表现上来”②。创新一直是包豪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包豪斯的教学基础结构是“工作室”,每间工作室由两位教员来分担教学任务。其中,“工作室师傅”是典型的手工艺人,精通手工技艺、材料和制造工艺,而“形式导师”通常由艺术家担任,其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然而,我国现行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和实践制作为主,重视形式法则的训练,而不重视抽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由于只关注形式法则和实际制作,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三大构成”课程变成了图案课、手工课。学生往往满足于在经验层面模仿前人已有的相关图例,能够做成图案成品或立体造型就满足了,却很少思考其本质,这样也就难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挖掘艺术设计潜力,对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也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模仿是学习“三大构成”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有帮助,但是,现行的构成教学没有调整好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过于注重“形式”模仿,忽略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学生也极有可能因为这些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产生厌倦感,失去对构成课程学习的热情。这种忽略培养学生的抽象力、创造力的教学模式,误入形式主义的泥淖,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为学生步入社会后难以应付激烈竞争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埋下了根本性的隐患,这无疑严重背离了“三大构成”教学的初衷。张道一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抓住包豪斯在工艺上成功的本质,而是在艺术形式上剥取了一点皮毛,不仅没有比过去向前逾越一步,相反地是种 3 后退。诚然,如果不能真正把握“三大构成”的本质,不能有效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那么培养出色的设计艺术家只能是一句空话。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在现代设计中已经被广为应用,但是,目前的“三大构成”教学并没有很好地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优势接轨,大多数的构成课程还停留在手工构思以及手工制作的传统层面上。比如,立体构成课与设备、材料、工艺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很多院校并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即使学生有了好的设计点子,但囿于严重过时的“客观条件”,设计方案也没有办法顺利地付诸实施,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异化:与后续专业课割裂

从课程体系角度来说,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最直接的意义还在于为后续课程的顺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大构成”并不能培养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但“三大构成”却能为培养一个出色的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建立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密切联系,既是“三大构成”教学的立足点,也是“三大构成”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三大构成”往往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相脱节,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一种“基础”与“升华”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士没有真正把握“三大构成”课程的本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平面构成设计可能被当作黑白图案设计进行“微技术含量”的机械训练,而“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则分别被某些学生戏称为“色环课”和“折纸课”。在教学过程中,构成学老师可能只关注“构成”原理本身,并不考虑构成学原理如何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问题,也不考虑这些构成学原理将会对未来的专业课程产生怎样的渗透作用,使学生的认识处于懵懂状态。比如说,在讲授“形态要素”时,教师只注重诠释点、线、面的构成形态以及运用后再布置相应的构成训练,至于在具体的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实践中怎样实现个性化的运用则很少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可能不清楚这些 4 构成形式在专业设计中的具体用途,训练时也就只能是利用点、线、面这些抽象的符号来进行机械地模仿和重构。“三大构成”既然是基础课,也就没必要强求它在设计艺术教学中发挥惊天动地的作用,但是,作为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最基础的支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架设牢固而通畅的桥梁,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重振雄风亟需三大改革

(一)重视专业差异,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有没有效果,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关键在于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现行的课程设置多是将这三部分各自独立开课。独立开课,当然有其充足的理由,毕竟是三种不同的构成。但是,是否有更好的设课方式?虽然这“三大构成”可以各自独立成体,但是三门课程的某些内容却是相互融合的,这就为课程的融合提供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三门课程往往是由不同的老师讲授,对于其中重复的部分不会作什么处理,这样,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浪费丁学生的时间。另外,三门课程之间的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抽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为了精简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可将“三大构成”整合为一门课程,这样便能够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的安排上统筹兼顾,便于“三大构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构成的知识链更加严密完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另外,整合之后,教学的选择性与自由度更大,更有利于综合性课题训练的实施。同一个课题,既可以有平面构成的训练,也可以有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的训练,这样更容易接近于终端的设计对象。

当然,也并不是一定要将“三大”构成整合为“一大”构成,“三大构成”依然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独立设课,但是,在教学大纲编制和教师配备时一定要通盘考虑。教学大纲是教学之“纲”,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和准绳,由于“三大”构成课程之间存在一些知识点交叉或重复的现象,在编制教学大纲时就应该全盘 5 考虑,全方位整合。同时,要注重弱化纯理论知识,强调知识、原理的运用,比如在色彩构成中,宜于弱化色彩的成色原理和理论关系,把重点放在色彩的搭配以及抽象表达上。另外,三门构成课不宜平行开设在相同的时间段,而应该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如果能由同一教师连续担任则更好,这样可有效避免内容重复或要点遗漏的问题,也便于合理安排课题训练。

此外,课程设置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不同专业合班上课的问题。考虑到“三大构成”作为基础课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相同专业的班级合班上课是可以考虑的,但是,不同专业的班级则应该避免合班上课。为了让构成学能够实实在在地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安排各设计专业真正懂行的老师来担任构成教学,而且构成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也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的“个性”。

(二)紧跟时代步伐,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可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节省了大量的作业时间,也提高了画面的精细化程度。学生也能从简单但又繁琐的手绘钩线涂色中摆脱出来,将节余的时间用来训练设计的创新思维与视觉化表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三大构成”的教学不要过分纠结于传统的那种“功底”,要鼓励学生善于运用更加有效的表现手段去完成课题任务,引导学生围绕训练主题自由选择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设计工作。

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艺术、技术、设备和材料等的进步密切相关,好的设计方案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来支撑,为此,“三大构成”的教学也必须以先进技术、设备和材料为依托。其实,在“三大构成”的表现中,手绘、电脑表现以及模型表达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三种必备手段。就拿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来说,即使现在电脑设计大有作为,但是手绘也不能完全抛弃。在处理手绘和电脑制作的关系时,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应是用手绘构思,用电脑制作成品,这样既发挥了现代化设计手段的优势,又没有丢掉传统的功底,是一种锻炼综合 6 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更新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创造力

目前中国设计教育中的“三大构成”不能博得学生的好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模式老化。迷茫的学习目的、传统的批量灌输、老套的课题训练将学生原本激扬的学习热情浇得奄奄一息。著名的日本朝仓直已教授对“构成”有一个概念性的综述:“构成”的重点在于“造形”。“它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的积累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力的育成。”③“三大构成”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三大构成”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更新教学理念。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大构成”是所有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各大设计院校大都采用集中“讲”课的方式上课,也正是这样一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导致了“三大构成”教学效率的低下。“三大构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根本,“三大构成课程的创造力的培养,应该看成是设计学科创造力培养的预演和微缩”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培养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克服思维的固定模式,培养发散式思维,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解决设计思维中“一种模式、一个方向、一个结果”的“惰性”问题。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讨论,找出方案的局限性、不合理性,强化方案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创造力的双向提升。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观察、实践与总结训练,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因此,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知识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研究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探索、思考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在进行“三大构成”的课程设计时,善于将形式法则的讲授过渡到主题构成的训练,要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提升为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上。要善于利用课题设计调动一切感性和理性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上升为创造力。

2.实施“协同教学”。协同教学首先要树立“联系教学”的观念。当前“三大构成”教学的主要症结之一是孤立,“三大构成”的彼此孤立、“三大构成”与后续课程的脱节导致了构成教学的低质、低效。因此,在“三大构成”教学中运用“联系教学法”是其走出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任课教师应该清楚自己任教课程在整个专业或专业模块中所处的地位,清楚任教课程与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并且在课堂上将这些关系暗示或直接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以启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理解,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对“三大构成”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技巧。建立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联系,可实现“三大构成”广度以及深度的拓展,使整个课程更加系统化,为将来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协同教学还表现在学生课题训练的合作上。其实,很多优秀的平面设计、立体设计都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是靠一个团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而不断完善直至最终完成的。因此,在“三大构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后的作业训练中,任课教师可以布置稍微“大”一点的作业,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小团队共同完成,团队成员通过互相沟通,彼此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注释:

① 田君.“三大构成”的引进 [J].装饰,2008,(3).② 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lO,(9).③ 王茂林,尹书倩.三大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J].湖南包装,2004,(3).④ 孙灿.从培养抽象力与创造力初探三大构成的课程改革 [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8

第三篇: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

学分:3分

总 学 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

适应专业:动漫/图形图像各专业

先修课程:三大构成 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习近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定义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第四节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第五节平面构成应用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对比与统一

第二节对称与均衡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比例与权衡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10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

第一节 点

一、点的构成;

二、点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线

一、线的构成;

二、线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面

一、面的构成;

二、面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应用点、线、面原理完成具象形到抽象形的变化

第四章 基本形与骨骼(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第一节 基本形

第二节 骨骼

第五章平面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难点是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基本元素的构成形式

第二节 重复构成第三节近似构成第四节 渐变构成第五节 发射构成第六节 特异构成第七节 密集构成第八节 空间构成第六章肌理构成(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基本要素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学会创造新形态,构成形式的应用。

第一节 认识肌理

第二节 肌理的分类

第三节 肌理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

第四节 肌理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

第七章色彩的物理理论(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色彩的概念

第二节 色彩的表示方式

第三节 孟塞尔色立体

第四节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第八章色彩的分类与特征(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几种类型的色彩类型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色彩的分类

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第九章色彩构成的内容(10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色彩混合一、原色;

二、加法混合;

三、减法混合;

四、叠加混合;

五、间色;

六、互补色;

七、并置

混合;

八、旋转混合第二节 色彩的并置

第三节 色彩的节奏

一、重复的节奏;

二、渐变的节奏;

三、多元的节奏

第四节 色彩的色调

第五节 配色实例

第十章色彩与心理(6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色彩的视知觉现象的理解。以及怎样能熟练、正确地运

用色彩表现方法表现相关联的视觉现象。

第一节 色彩的感觉

一、温度;

二、重量;

三、质感;

四、面积;

五、情绪,六、色彩搭配的感觉

第二节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一、色彩的联想;

二、色彩的心理象征

第三节 色彩的使用

一、影响色彩使用的因素;

二、色彩的使用;

三、色彩的喜好与禁忌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二、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三、立体的构成特

第十二章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

一、粒体构成二、线体构成三、面体构成四、块体构成第十三章 立体的构成要素(6学时)

一、逻辑要素

二、形式美要素

三、形态要素

四、空间要素第十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4学时)

五、材料要素

六、肌理要素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与专业设计的相互关系。懂得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

法,掌握构成设计的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特性及其作用,并能掌握一定的材料性能与一定的工艺技能,完成相关各项目的练习作业与命题创作。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概论(0学时)

实验二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实验三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8学时)实验四基本形与骨骼(2学时)

实验五平面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6学时)实验六肌理构成(2学时)

实验七色彩的物理理论(2学时)

实验八色彩的分类与特征(4学时)

实验九色彩构成的内容(2学时)

实验十色彩与心理(2学时)

实验十一立体构成概述(0学时)

实验十二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

实验十三 立体的构成要素(4学时)

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图形图像,动漫,各专业。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4学时,实验36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

六、教学参考书

1、李洪忠等编著,《三大构成》第一版,上海美术出版社,2007年。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三大构成学分:3

周数:2周适用专业:动漫,图形图像,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与专业设计的相互关系。懂得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掌握构成设计的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特性及其作用,并能掌握一定的材料性能与一定的工艺技能,完成相关各项目的练习作业与命题创作。

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期中课程设计

以所学的平面结合色彩为主,做一幅广告设计

第二、期末课程设计

以三大构成为基础,通过点线面结合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中所学的知识,做一组“我的家园”为主题的设计作品

四、时间安排

《三大构成》课程设计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时间2周。具体安排如下:

(1)期中课程设计

(3)期末课程设计

五、组织管理

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由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所完成的作品、文档说明、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作品内容75%(1周)(1周)

(2)创意

15%(3)文档说明

2.成绩评定10%

依据上述考核内容,最后采用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第四篇:双班教学

我的双班教学

韩秀菊

因为工作的原因,领导安排我负责四年级三班和四班的双班数学教学工作。我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是学生整体特征、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各具特色的两个班,通过这段时间的双班教学,渐渐摸清了他们各自的“脾气”“爱好”,也时常发生同一授课内容,却上出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来。上双班以来我任然一如既往的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特别是本年级组的邓老师和邹老师在教学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接下来针对我的双班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同而备课思考也不同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参看各种资料。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四年级的两个班,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在课堂上的教学往往就会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同,关系着老师备课的不同。两个班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每天的数学课具体做些什么,什么时间做哪类型的作业,什么时候进行作业的评讲和订正,都要在备课中考虑到。怎样让一份备课在两个班的教学中产生同样好的效果,我觉得有以下方法可用:

假期里的备课,一般情况下我会在寒暑假备新学期两周左右的课,因为开学事情比较多,怕忙不过来,(平时主要是晚上和周末备课)主要采取框架式的备课,把课堂上应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解决,大致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课时设计好,做到有层次有条理,看的时候自己一目了然,上课之前的前一天晚上,把具体的教学设计的细节问题,书写在书上,要做的课堂作业和布置哪些家庭作业,也考虑清楚,同时用哪节课的时间,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也要提前安排好,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时间,做到上课之前心中有数。

二、辅导员管理方式不同

双班教学,面临的是两个班的学生,两个班的大课间和午餐都要轮着守,这么久以来,我发现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一个班的孩子比较文静、另一个班的孩子活泼好动,管理的方式就更不同了。我的教学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更多的是要感谢两个班主任的鼎力帮助。我和他们常常交流的是如何处理班级中某种不良现象,并且将表现好的那个班集体的管理方法介绍给另一个班主任,这样,我在要求学生的行为能力和学习习惯时,就能够用同样的方法来要求。这样做不仅能减轻我的负担,还能够帮助两个班级形成比赛的模式,促进学习的动力。他们总是在问,“老师,你喜欢我们还是他们?”或许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及另一个班,但我总会笑着告诉他们“你们比他们优秀多了,我当然是喜欢你们咯。”而我常常对他们说的话就是“今天你们班的发言率要高于另一个班,我为你们感到很开心。”孩子们在得到老师的肯定,那就像是吃了蜜一样,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师生的相处也更加融洽。

三、课时不同

双班的教学,每周至少都有22节课(不含早自习和每天的习会可课,加上的话就有30节),更多的时候,是从早读到上午第四节课都在教室里。就连下课的十分钟和午餐时间都在忙着跟学生交流,改作业。每天至少200多本作业常常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刚开始接手时,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早晨总是比别人先到,虽然两个班一个周的课时基本一样,但是每天的课时却不同。这给老师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从而导致了每天的备课也不一样,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这样就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如果我们能做到双班教学老师能高质量的备好一节课,那么在上另一个班级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好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另一个班集体,也可以查漏补缺,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上两个班的优势,在这里就凸显出来。上完一个班的课以后,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就继续采用,哪些部分的教学效果不好,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就进行及时地改变。这样的调整,让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无效教学的时间减少了。那么有什么办法既能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又能够不耽误教学的进度呢?我想很多老师都有很多的经验,而我就是采用每天精心备好一节课,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中教学。并且用小本本记录好这个班级中在本节课中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处理好,这样能帮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及时补上。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在忙碌中将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弄混淆。所以,老师的心里必须要有一把秤,将两个班级平衡调节。

四、作业安排不同与批改

(一)作业安排

由于每天课时安排不同,两个班的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同,导致了每天的家庭作业也不同。所以,担任双班教学家庭作业不能一味地都是一样的。而每天批改作业就占用了教师很多时间,常常都是挤时间批改作业。当然,我更赞同当面给孩子批改,能及时检查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正。担任双班教学,每天的早读肯定是有的,并且两个班的早读是交替的,所以,我采用的是利用早读前几分钟和课间时间批改一班的家庭作业,发现不足就在当天的早读课上及时纠正。而另一个班的家庭作业就收到办公室批改。所以,我总是比别人提前到校。

最令人烦恼的是,往往有的学生就利用老师忙,来不及清点作业就偷工减料。针对这一现象,我也有我的一些方法。两个班改错时间定在中午和下午习会课时间,比如今天中午是4班的午自习,我就要求孩子在午饭后午自习之前的时间改错,四班午自习,那么三班习会课就是我的,我就安排让三班孩子在习会课的时候改错,我在两个班级中都设立了数学小组长。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我让他们检查小组成员作业情况,督促改错,问题突出的,及时给老师汇报。问题小的,就交给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这就减轻了老师在检查作业的这些负担,老师也可以用这些时间来更好地备课。

(二)作业批改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当天家庭作业第二天必须批改,(考试一般安排在周五,因为白天课比较多,两个班的试卷当天肯定改不出来,就只有周末拿回家批改),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辅导后进生不同 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绩往往会给老师和班级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工作之一。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后进生,作为老师的我,常常是每一个都想抓。可每天总有忙不完的工作,有时候就耽搁下了。刚刚接手双班的时候,我很不习惯,总是谁都想要抓,又总没有时间。回想这几个月以来,自己刚开始的那种焦躁不安,手足无措,自己在这段时间还真是收获挺多的,面对形形色色的后进生我总是在寻找不同的方法,我总结了我的以下方法:

(一)和班主任做好沟通。

在我和班主任交流后,发现数学较差的几个孩子,他们的语文恰巧也需要辅导,这难免会和语文老师的安排发生冲突,甚至还和英语老师的安排发生冲突,很多时候去辅导差生,发现已经被另外的老师叫去辅导了,也就是说要辅导他们还需要“预约”,所以,做好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的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和家长做好交流

家长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当然能够理解。为了方便,我将自己的QQ、班级QQ群和电话号码、飞信等告知家长,通过这样的平台与家长取得第一时间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家长纠正孩子在家中的不良习惯。只有当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效果。

(三)让学生帮助学生

优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能给老师做好左膀右臂。数学学习上,优生可以帮助后进生讲解难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孩子们之间也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当然,我们要将那些表现优秀的优生给予肯定,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责任和荣誉,老师就要给他们评价和奖励。

总之,双班的教学工作,我有得有失,“得”的是一种病,症状是:每天包括周末和寒暑假不备会课或者做几道题就会失眠,“失”的是少了很多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双班的教学,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还望得到各位的帮助!感谢大家的聆听!

第五篇:单班、双班分析小结

单班双班报表数据分析小结

生产线开双班时间是3月份下旬,随着员工的增加,职工食堂的月用餐人数有了量的增加,伙食支出与上年支出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现把去年的数据与今年的数据做一下分析,从报表上看10年职工食堂年累计伙食支出为2657523.23元,平均月支出为221460.26元;截止11年4月份职工食堂累计支出1620251.15元,平均月支出为405062.78元;上年的月平均支出数据是准确的,但今年的报表只截止到4月份,月平均支出不准确,那么根据现有的数据很难算出准确的增长百分比。

先例出10年12月份和11年4月份的单月的数据做比较,从报表上看4月份伙食支出513209.85元,10年12月支出324977.13元;计算方法:513209.85-324977.13/324977.13*100=57.92%,单月计算11年单月比10年单月增加了57.92%。数据幅度增加过半。

再从用餐人数做一下对比分析:10年末报表平均人数759人,11年第一季度平均人数1458人,计算方法:(1458/759-1)*100=92.09%,从数据上来看人数增加快一倍。因此人数增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支出增加的百分比。伙食支出还不是太过高。人数的百分比高于支出的百分比可能和人员的流动过快有关,因此不能做为比较的依据,此处数据仅供参考。再把月食品消耗和去年做一对比。库存材料增长百分比见图:

(计算方法:11年4月消耗减去10年12月消耗减去1乘100)注:食品价格幅度明细参考刘颖明细账

伙食支出的减少要从食品价格的下调和用餐的标准以及浪费的程度着手。此处“浪费”主要是控制做饭的量和用餐人数的量是否成正比。因此食堂要做到不浪费就要掌握用餐人数的准确性等因素。

下载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5篇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总 学 时:100 理论:60 实践:40 适用专业:广告专业 装潢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本课程的......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大全5篇)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43042001 适用专业 动漫设计与制作 总学时 学分 4 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开设学期 讲授+实训 第二学期 授课方式 课程类型 纯理论......

    构成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

    构成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 ——酒后、疲劳、超速驾驶 [摘 要]:本文对构成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解决我国目前......

    色彩构成小结

    《色彩构成》学习小结 在经过了平面构成的学习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于色彩构成,它不只向平面构成那样只是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是在此基础上......

    It构成的句型小结

    一、 It作形式主语的句型 为使句子平衡,往往把it置于句首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通常是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或主语从句)移至句末。It 作形式主语的句型有: ㈠ it 代指不定......

    平面构成小结(最终版)

    平面构成小结.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

    平面构成课程小结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 姓名:黎旭辉 班级:10级艺术设计(2)班 学号:1008022013 通过几周的立体构成的学习,让我更全面了解了一些关于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总体上来讲立体构成这门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