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分层作业实施体会
语文分层作业实施
语文实施分层作业,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认同“差异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个性,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后质量检验的载体。我们语文组也在实施分层作业,从发动全体教师汇编了五个年级的分层作业,到加以实施,在教研组中经常讨论各自的做法和实施的困惑,实实在在地开展了两年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组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和各位老师分享。
首先我们组按知识结构难易程度设计分层作业,一般可以把作业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层次。一星是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主要适用于基础差的学生。二星是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学生。三星是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语文知识的拓展延伸,一般适合于优秀学生。
在作业的选择上,开始我们尝试老师规定学生今天的作业,结果发现这样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往往老师怎么布置我怎么做。在几次讨论研究后,我们重新做了调整: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一星题),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选择作业(二星题),学生各取所需;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三星题),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选择。
在实际中我们还发现如果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我们尝试了 “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分类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差生判分适当松些,对优生,判分适当严些;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差生,可松些,对优生可紧些。例如,对差生,做对基本作业,就可以给满分(这里的满分是指星数如五颗星);做对选择作业,半倍加分,做对超额作业,一倍加分。对中等生,做对超额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中差生,作业做错,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差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们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进一步,就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对优生的作业也采取分类评价。课堂作业,我们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了以往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有利于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篇:浅谈如何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浅谈如何分层布置语文作业
景县任重完全小学王丽丽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学生、作业分层比较科学以及生物作业怎样布置才能使学生饿的吃饱,饱的吃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发挥作业的真正目的——巩固基础、强化技能、发展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 新的作业关 学生分层 作业分层 评价分层
长期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千篇一律,所有学生的作业一刀切,全班所有学生做的是同样的课内作业。其结果是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的做、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而且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占去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化发展,优等生成为机械学习的呆子,后进生则全无学习兴趣,某些人甚至于因害怕作业而形成对学习的恐惧。《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语言潜能和智商的差异,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布置弹性作业即分层布置作业的作法,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要求。国家教委规定的小学生作业量:一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三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六年级一般每天家庭作业量不要超过一小时。以下谈谈我在分层布置作业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树立新的作业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头脑中充满着“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下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自由自主、驰骋思维的广阔空间,并享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并组织指导学生完成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后作业过程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历程,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新问题,同时,在产生困惑,解除困惑的循环中,不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参与、自主探求的精神得以升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激发并持久保持对学习的学习兴趣;树立并不断巩固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课后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是一种学生成长的需要.积极努力并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将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二、科学的分层布置作业(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语文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语文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语文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语文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在分层时便给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作业分层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统一标准来划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着力点。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注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将作业分为三层: a基础类作业 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基本可以通过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成就感,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b提高类作业 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而设计,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c创新探究类作业 这类作业面对的是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多个知识点综合练习。这一类作业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3)作业的布置
根据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特点及班级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采取不同的分层措施布置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a教师给出所有层次的作业范围,学生自由在所有的层次中选做自己认为合适的作业。这种模式适合在思维能力强,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
b教师具体指定各层次的作业,这一模式主要在思维能力不强,补能领会事物的相互关系的年级和班级进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就是上面谈到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C、D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结果马上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首先作业全交齐了,字迹工整的人数多了,而且没有出现抄袭的情况。若使作业达到相应的效果,评价的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评价分层
(一)作业评价中的“三结合”
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的评价方式,不仅会消耗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评”与“精评”相结合
我们常听到许多师生抱怨“作业难评”、“作业难做”,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评价”的情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评价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评,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评”与“精评”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粗评”与“精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包办式”的作业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惰性,这是应予以扭转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评价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作业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在选择评价手段时,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目的、活动开展的方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采取适当而多样的评价方式,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1.激励性语言评价
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评价除了对作业的评判外,还应赋予它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这种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不足,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着这种思路,我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你真棒!你最行!”等激励性语言,并常挂嘴边,通过班级评比、橱窗展示、家长会上表扬等方式表扬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以激发,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作业中体验了成功,这种细微的成功感又将成为其学习的动力。
2.重复性评价
多数学生常常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比如作文),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尤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学生李某,作业字迹工整,但准确率非常低,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比较端正,我在正确的题目旁画出大大的红钩,并附加评语“你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继续努力!”一句简单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让他轻松面对学习。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告诉我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起到激励和教育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第三篇:对两届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对两届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唐松林
2002年二期课改开始试验的时候,我和宋老师担任第一批新高一新的化学教材的教学工作,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领导的明示下,化学课程每周安排三课时,有两节课是化学基础型课程,还有一节是拓展型化学课程,教导主任丁老师高瞻远瞩,在每次化学教研活动中都关心指导新高一化学拓展型课程的进展与反馈,与我们一起备课研究教学方法,使拓展型化学课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我和宋老师两个人教八个班级,在基础型化学课堂中我们完成备课组统一的化学基础教学目标与任务,而在拓展型课堂中,我们将两个班混合重新分成A、B两个学习档次的班级,A为提高班,B为基础班,宋老师和我各担任一个班的教学工作,以适应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能力差异。
2004年,我第二次担任高一新教材教学工作,这一次我与丁老师、王老师一起负责高一八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在前两年的拓展分层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我们提高了备课的详细周密程度,更是将两个班混合分成A、B、C三个学习档次,A班名为化学拓展提高班,B班为化学巩固班,C班为化学基础辅导班,通过三班三教师的分层教学,使同学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共享了紧张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两届学生实施化学分层教学,给我留下最深的体会就是,通过分层教学使我们备课组的教师更团结,互相协作,大家为不同的知识点确定难度等级,为布置的作业题确定学习档次,分成ABC三个档次,从而尽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探究学习问题。丁老师更是亲自把关C班,在每一天的中午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答疑,在C班的教学中,俯首甘为孺子牛,专门善待关心后进生,把握他们的心态发展,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想分层教学的目标也许就是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创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健康成长。
第四篇:《荷花》分层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荷花》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一、本课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蓬、帐”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
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二、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
1、对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
4、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
得的语言材料。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荷花》自主型分层作业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
A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
A类基础性必做题: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zī
shì
huā
bàn
wǔ
dǎo
fǎng
fú
()
()
()
()
pò
liè
lián
peng
bǎo
zhàng
tíng
zhǐ
()
()
()
()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清香
一()花瓣
一()画
一()荷花
一()微风
一()大圆盘
3、比一比,再组词。
瓣()
佛()
姿()
蓬()
辨()
拂()
资()
篷()
4、填空:
(1)、有的才展开()的花瓣儿,有的花瓣儿()了,露出()莲蓬。有的还是(),看起来()得马上要()似的。
(2)、这么多的(),一朵有一朵的(),看看(),很美;看看(),也很美。
B类提升性选做题:(3选2)
1、选择一组关联词造句。
(1)虽然……但是……
(2)
一……就……
2、照样子,写句子。
(1)、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仿写拟人句)
(2)、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改为比喻句)
3、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1)、照样子,写一写
例:挨挨挤挤、、(2)、第()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
(3)、作者细致观察了()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分别是
(4)、选文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课文也来写一写吧。
月季花开了,千姿百态。
有的_
;有的__
;
有的__。
C类创新探究题
1、找一找,古代有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用你的巧手把它认真抄写下来,并制作成书签展示给大家吧!
2、把看到的美丽荷花用图画展示出来?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荷花》分层作业设计意图
A类基础性必做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设置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巩固课堂所学生字词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加强对拼音等基础知识的日常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B类提升性选做题:
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语段文章的归纳概括迁移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在说说写写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巩固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
C类创新探究题:
课外阅读延伸、迁移类小练笔、画画等。目的在于拓展课外延伸,增加积累增广见闻。写一写,画一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把对荷花的热爱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训练了绘画能力,实现了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第五篇: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体会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接近一个学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已经历了第一模块的教学和学分认定,而今,第二模块的教学也已完成过半,要说这课程实验,可谓喜忧交集,感触良多。
在暑假参加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时候,听了倪文锦教授、方智范教授等人的报告,很振奋,也很受启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此次课改的力度及决心之大,我想:还教师按教育规律和学科规律教学的春天终于来临了。多少年来,我们不得不“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是考纲和教材的傀儡,而今,我们听到了“过去考什么教什么,考纲权威高于教纲,是不正常的”,“新课标强调用教材而不是讲教材”这样的声音,傀儡终于有了自主权,能不振奋吗?我们听到了“宁愿有所为而做错,也不要冷眼旁观”这样的指示,我们能不跃跃欲试吗?新学年开始,我们投入到新课程实施中,在教材整合、活动单元设计与实施、评价方式改革和学分认定方案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点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不过,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无奈。我们的阻力和压力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行政对教学的干预太多,给老师的压力太大,使老师不敢大胆尝试。我们这里是很看重分数的,每一次测验(月考)都要全级统计,教师排名、学生排名,科与科之间比较,校长组织召开月考质量分析会,学期中段考、期末考则要把每科每个老师的成绩上报教办。我们校长说:“改革是难免失败的,但我们是承受不起失败的。”我们校长说的是实话,我们很理解校长。在第一模块第一次单元测试中,我们在命题中尝试加大主观表述题的比重,增加选做题和开放题,由于学生不适应题型,测试成绩不理想,校长在质量分析会上点名批评了我们,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是什么绊住了老师探索的步伐?是什么让学校放不开手脚?
二是学生缺少自主读书的时间。现在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基本上是白天上滿8节课,没有自习课;晚上3个钟头晚自习用来做作业,有时作业还做不完,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们知道阅读量上不去语文是很难提高的,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语文科组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设立学生课外阅读手册,每周定期检查,但是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应付的多,认真的少。各科的作业堆积如山,学生舍不得把时间花在阅读上。
在这次课改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线教师的卑微与被动,假如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的改革不迅速跟上,我们恐怕还要彷徨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