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上半年基层农发办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基层局(农发办)紧紧围绕全局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践活动,结合本处室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大胆探索基层财政管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管理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提高服务三农发展的新本领。现将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做好粮食补贴资金发放工作
根
据省财政厅《关于抓紧做好2009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我市粮食直补资金37909.73万元,其中:水稻直补资金6240.8万元,补贴面积为312.04万亩。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1668.93万元,补贴面积为458.97万亩。今年是实施对种粮农民直补政策以来,补贴规模最高、资金兑付时间最早、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项政策可使我市100万农户受益。基层局把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规范程序,在协助农业部门认真核实水稻和农资增支补贴面积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粮补资金发放办法。2009年全面采用“一折通”发放补贴资金,通过提高补贴面积公示透明度和对补贴资金全程监控,确保了粮补资金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2、开展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活动
根据2008年制定的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目标,到2009年,全市乡镇财政总收入要超过30亿元,一般预算总收入要超过15亿元;确保70%乡镇的财政总收入都超过千万元,超亿元收入乡镇要达5个以上,超5000万元收入乡镇要达12个以上。
为完成2009年目标,基层局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县区乡镇进行调查研究,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意见》,制定财源建设措施,主要有:坚持以工强镇,努力培植壮大支柱财源;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努力把资源优势变为财源优势;坚持加快城镇化建设,努力拓宽财源建设路子;坚持深化改革,节约资金促进财源建设。
3、开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课题调研
农村基层,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百姓和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农林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强化监督管理,基层局上半年将其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加以研究,深入乡镇村居,全面了解情况、重点个案解剖。着重研究以下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问题、程序流程问题、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内容、监督主体和制度化建设、财政所和农办的职能界定等,以期从体制上、制度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4、开展“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课题调研
按照省财政厅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今年初,基层局在局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入三县二区,对我市的新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调研。重点研究分析了我市集中居住点建设的规模选择、建设方式、资金来源分析、投资需求测算等方面的问题,并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多次参加市政府出台政策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与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的交换意见,对《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房和进城(中心镇)购房居住的试行意见》(宿政发[2009]53号)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5、全面完成2008年度农业开发项目建设任务和市级验收工作
2008年省安排我市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7729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25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实施产业化项目8个。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8252.4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624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4.15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总投资4530.77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140万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6个,省级贷款贴息项目2个;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黄河故道项目总投资1776.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1364万元,建设特色蔬菜、中药材生产等项目4个,改造面积2.75万亩;丘陵山区项目总投资325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1098万元,实施经济林果、奶牛养殖、农业生态园项目3个,扶持西南岗地区发展高效农业项目1个,改造面积1.5万亩;世行三期项目总投资1913.7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1289万元,改造面积4.85万亩。组建用水者协会1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
根据《关于国家农业开发项目验收暂行办法》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与市开发局研究制订了《**市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验收工作方案》,共同组成验收组于5月7日至5月14日,对全市2008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世行三期农灌项目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黄河故道、丘陵
第二篇:县农发办工作总结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办在上级开发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项目乡镇干部群众和相关企业努力配合,项目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五大战略,推进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在生态小流域治理、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等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有力推进了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长足发展,县农发办工作总结。现将我办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全力实施重点工程和其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我县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
(一)大力推进独堆河流域前、后河底段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永安镇独堆河流域前河底段生态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项目、后河底段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是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是我县今年的重点工程。
1、项目基本情况
几年来,我们确定土地治理项目时坚持项目规划一大片,依托项目强基础,实施集中连片治理和规模开发,在整体推进中显现效益,今年继续连片实施永安镇独堆河小流域前、后河底段土地治理项目。
前河底段小流域治理项目,涉及永安镇杨木沟、桑原、柏乐和佃坪乡郭家村四个行政村,属于柏乐河、独堆河两大流域2006—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连片治理七年规划中的一部分。该项目规划流域面积0.79万亩,治理任务0.54万亩,治理措施包括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四个方面。财政和自筹总投资528万元,2011计划完成投资475万元,2012年5月底全面完工。
2010年底,我县被省开发办确定为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县,2011年计划完成独堆河流域后河底段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项目区涉及永安镇独堆、桑原、柏乐、杨木沟和佃坪乡郭家村五个村委,规划流域面积2.57万亩,治理任务0.82万亩,治理措施包括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四个方面。财政和自筹总投资800万元,2011计划完成投资740万元,2012年5月底全面完工。
2、资金到位情况
前河底段小流域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5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3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55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33万元。除监理费6万元外,财政及自筹资金全部到位。
后河底段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35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50万元。除监理费6万元外,财政资金全部到位,自筹资金到位50.06万元,占计划的100.12%。
3、项目任务和投资完成情况
年初,我们抢抓时间,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于3月底完成了全部招投标及工程备案等前期工作,4月1日开工建设。在项目实施中,我们确立了“两明确、三保证、四严格”的“234”工作思路,即“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严把材料进场关、严把施工程序关、严格检查验收、严格资金报账”,采取技术人员长驻工地、跟班作业,监理人员与工人同步上下班、旁站监理等有效措施,在包项目领导的正确指导以及项目乡镇、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与施工单位一道 合理调配机械、人力,保质保量、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截止11月底,前河底段小流域治理项目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共修建淤地坝2座,谷坊18座,渠系建筑物8座;完成改良土壤2714亩,其中平整土地967亩,施用农家肥1979亩,秸杆还田735亩,修建机耕路7.6km,其中干结碎石硬化路面1km,修筑梯田埂44.1Km, 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0%。林业措施完成封禁治理1100亩, 占计划的100%;营造水土保持林1437亩,占计划的92.3%;其余120亩水土保持林及24亩农田防护林明年春季完成。科技推广措施完成技术培训3020人次,占计划的100%;沟坝地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735亩,安排在新开发治理的沟坝地中实施,计划在明年春季完成。目前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33.27万m3,占计划总任务32.42万m3的102.62%;累计完成投资50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69万元,自筹资金33万元),占总投资的95%,占计划任务的105.68%。
后河底段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共修建淤地坝2座,谷坊26座,渠系建筑物14座,开挖疏浚渠道1.2km;完成改良土壤1816亩,修建机耕路12.1km,其中干结碎石硬化路面8.8km,购置农业机械3台,完成平整土地1240亩,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0%;林业措施完成营造水土保持林1300亩,封禁治理2095亩,均占计划的100%;完成核桃经济林3074亩(其中补植补栽1028亩),占计划的91.16%。其余298亩核桃经济林及44亩农田防护林明年春季完成。科技推广措施完成技术培训3700人次,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均占计划的100%;沟坝地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625亩,安排在新开发治理的沟坝地中实施,计划在明年春季完成。目前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42.47万m3,占计划总任务42.2万m3的100.64%;累计完成投资757.1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07.08万元,自筹资金50.06万元),占总投资的94.64%,占计划任务的102.3%。
(二)奋力推进特色农业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
2011年项目区主导产业建设中,我们遵循了产业规划一条线,依托项目上台阶的思路,大面积推广核桃经济林建设。2010年底,我县被省农发办确定为全省山区生态农业县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县。根据省、市农发办安排和我县实际,县农发办组织专人,编制完成了《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三年规划》(2011年-2013年)。两类项目有机结合项目区位于全县基础条件较好的柏乐河与独堆河流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自2006年以来连续六年的连续开发,已治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柏乐河、独堆河两大流域农业综合开发七年规划,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仍确定在独堆河流域实施,该区域沟道面积广大,适宜发展高产优质玉米,垣平地和沟坡地适宜于发展小杂粮和核桃经济林,是上级农发部门认可,县委、县政府倾力扶持的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区域。我们与县林业局、项目乡镇联手,密切结合项目区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集中投入、高质量建设,新建优种核桃园区2046亩,补植补栽1028亩,使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配套衔接,相互促进,加快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普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1年,我县成功申报了一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即菊花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申报的800亩优质核桃经济林种植基地扩建项目。项目估算投资12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申请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成员自筹84万元。建设内容为:扩建核桃经济林600亩,栽植优质核桃苗木2.1万株;老树更新复壮6000株。项目主要确定在汾西县邢家要乡宋家庄、东角2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已于5月23日获得批复。目前,该项目完成新建核桃经济林643亩,栽植优质核桃苗木22500株,超额完成43亩;实施老树更新复壮6000株,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完成项目投资132.12万元,超额完成投资3.12万元,财政投资45万元全部完成任务,自筹资金完成87.12万元,占计划的103.12%。
(三)努力完成其他重点工作任务
2011年,我办除上述重点工程外,还完成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认真开展2010竣工项目验收工作
我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共两项,一项为独堆河小流域土地治理项目,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万亩,规划治理0.87万亩;一项为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年产300吨苦荞膨化食品加工扩建项目。今年春季,我们早安排、早动手,组织力量督促完成了2010土地项目剩余水保林、行道树、护坝林栽植任务,完成了1100亩沟坝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任务,同时完成了竣工项目申请上级验收的全部资料和准备工作。6月22日至6月23日,我县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接受了市开发办的检查验收。通过听汇报
2、积极实施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汾西县蛇家沟小流域治理项目是我县今年申报实施的一个市级农业综开发项目,平田整地200亩,市级财政资金35万元,全部完工。
汾西县优种核桃、刺槐苗木基地扩建项目,是我县今年申报实施的一个市级农业综合开发优质苗木(良种)繁育推广项目,由汾西县远兆种植有限公司承建,项目建设地点为汾西县团柏乡河坪村。项目总投资66.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35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31.5万元。该项目于7月份开始实施,经过六个月的施工建设,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完成平整土地27.8亩,开挖造地52.43亩,田间道路1.95公里,蓄水池900立方米,育苗27.8亩,购置设备1套。项目共完成投资66.98万元,占计划任务的100.7%。
3、精心接待国家农发办综合检查组莅临我县对2010年竣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
2011年9月2日--4日,国家农发办综合检查组一行五人对汾西县2010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近几年,我县农发工作连续接受了省、市农发办组织的检查验收、绩效考核,这次国家农发办综合检查组莅临我县尚属首次,因而全体农发人倍加珍惜、倍感兴奋。大家以为汾西、临汾、山西争荣誉,争光彩的高度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迎接检查工作中。
在具体检查中,综合检查组分为内业各外业两小组。内业组详细核查项目资金收支、财务报帐、票据完善情况;工程档案资料察看了项目库建设、项目初设(可研)报告、工程招投标、工程完工决算及移交等。外业组深入土地治理项目区及产业化企业对照批复,规划、竣工图纸及措施任务表一一核查项目涉及的坝、谷坊、渠系建筑物、路、树,机器设备等的完成和运行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发展处长第一天从土地项目区回来后,仍难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第二天又领着内业组人员再次深入土地项目区察看,让综合检查组全体从一线见闻中增强实地感。因我县2011土地治理项目是2010年项目区的延续,综合检查组同时察看了在建工程施工场景。
2010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几近完美的通过了国家开发国办的综合检查,我们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精神得到了上级开发部门及领导的肯定和褒扬,为我县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12月下旬省开发办发文奖励我县项目资金20万元。
4、努力争取一个市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继前年市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以来,我县持续三年争取回该项目。今年获批项目为勍香镇郭家庄和勍香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开发面积0.17万亩,总投资204万元,明年开春便可付诸实施。
5、科学谋划2012年拟建项目
根据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总体规划,按照市农发办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工作会议安排精神,并结合省农发办《关于下达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山西省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和尊重群众意愿、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2011年9月至10月中旬,我们协同县水利局、农业局、财政局、林业局等专业技术人员对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拟建设项目进行了农业生产资源调查和勘察规划,并形成了建议性考察报告上报县政府和上级农发办。
2012生态小流域土地治理项目确定为独堆河流域的杨木沟小流域治理项目。2012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确定为独堆河流域下游永安片区,均已按要求上报了项目计划书。
2012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两个,即汾西县金玉康农牧专业合作社新增20000只蛋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和汾西县绿晋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年新增出栏450头肉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我办已于9月底向上级农发部门上报了项目申报书。
二、2011年到期有偿资金回收情况及县级事业费安排
我县2011年到期有偿资金回收任务为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承建年产1万吨花色核桃露生产线扩建项目时借入的财政有偿资金,按要求我办于10月24日正式行文向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下发《关于回收产业化经营项目到期有偿资金的通知》(汾农综办字22号)通知,该企业已于11月10日向县、市财政局足额上交了到期有偿资金本金及占用费(第二期财政有偿资金计181.68万元,其中:本金162.5万元,占用费19.18万元)。
2011年,汾西县政府持续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县级事业费预算为11.75万,截止目前拨入我办事业费共计 17.75 万元。
三、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11年,我办持续严格执行和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中我们向山西景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咨询,达成代理招标协议,将土地项目工程划分为水利、农业、林业三个标段,3月20日,完成了一、二标段工程招标工作; 7月26日完成了第三阶段(林业措施)的招标工作,整个招标过程更加规范有序,资料完备;工程监理中,我们委托临汾市金惠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招标实施监理,非招标工程聘请农、林、水部门技术人员和项目区群众代表实施监理。
总得讲,今年我办全体人员继续发扬“勤学善思、敬业奉献、实干创新、追求卓越”的汾西农发精神,在各自的工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力作为,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领导的要求,群众的希望还有距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今后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
1、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有起步,主导产业在发展,但投入不足,产业规模小、优势不明显。近五年来,我们完成小流域治理6.15万亩,新增和改善沟坝地1.66万亩,改良土壤2.85万亩,但新增核桃经济林、苦荞种植数量少,核桃经济林和小杂粮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慢。
2、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能力低。需要有计划地指导、扶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群众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技能低,依然延续着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对认知程度较低,难以适应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要求。同时,依赖政府给予的思想偏重,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4、对农业开发工作总结和宣传滞后。多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成绩有目共睹,受到上级部门、有关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但我们对工作总结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让广大群众和有关单位进一步充分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对群众的吸引力,消弱了参与的积极性。
四、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打算
2012年,我办主要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五大战略、推进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小流域治理和坝系农业开发为载体,建设优质高效农田,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夯实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全力实施两个重点项目,努力争取两个一般项目,认真做好两项常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12项目任务,在上级开发部门对我县201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检查和2012项目中期观摩考核中,继续保持站位于全市先进开发县(市)行列。
全力实施两个重点项目:一是独堆河流域杨木沟小流域治理项目,该项目治理面积0.54万亩,总投资52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修建渠系建筑物4座,谷坊38座;改良土壤2250亩,修建机耕路11.9 km;营造农田防护林47.7亩,乔木类水保林1010亩,封禁治理2100亩,完成技术培训2000人次,示范推广1项800亩。二是独堆河流域下游永安片区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资金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治理面积0.82万亩,具体措施包括:修建渠系建筑物14座,谷坊12座:改良土壤4267亩,修建机耕路6.8km, 修筑梯田埂91km;营造农田防护林21.5亩,营造乔木类水保林625亩,营造核桃经济林5315亩,封禁治理1900亩;技术培训3200人次,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进行经济林间作小杂粮示范推广1050亩。
努力争取两个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即汾西县金玉康农牧专业合作社新增20000只蛋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和汾西县绿晋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年新增出栏450头肉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
认真做好两项常规工作:一是做好2011独堆河流域前、后河底段土地治理项目和雨堰河三个项目扫尾工程和迎接上级验收工作;明年开春后,我们将立即组织精干力量督促完成水保林、行道树、护坝林栽植任务,完成1360亩沟坝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任务,完成市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上级验收。二是做好2012项目规划工作。
开发事业未有穷期,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坚决完成好各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上半年财政局农发办工作总结
2008年上半年财政局农发办工作总结
2008年基层局(农发办)严格按照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职能转变,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协助市政府做好乡镇机构改革。省要求乡镇综合改革有条件的在2007年
底完成,2008年一季度执行。2007年11月,省综改办批准了我市沭阳、泗阳、泗洪三县的改革方案。考虑到地方换届选举和春节期间的特殊原因,我市没有正式实施,4月15日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到徐州新沂学习,我们协助人事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向主要领导汇报同意后开始了实施。市编办、市综改办对各县乡镇机构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推进,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改革工作。
(二)做好粮食补贴发放工作。在认真总结分析2007年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协助农业部门认真核实水稻和农资增支补贴面积工作,进一步完善粮补资金发放办法,并把种粮大户和村干部等户补贴面积单独公示,进一步提高面积公示的透明度和效用,减少因补贴面积不实引起的农民上访。全面采用“一折通”发放补贴资金的办法,确保粮补资金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今年全市共种植水稻312.04万亩,按每亩20元的标准应得到6241万元的种粮直补资金;核实农资增支补贴面积458.97万亩,按每亩62元的标准应得到28456万元的农资增支补贴款。合计全市种粮农户可得补贴款达34697万元,户均补贴340元,补贴金额比2007增加75%。截至5月底把粮食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这项政策共使我市102万农户受益,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
(三)抓好村级“三项资金”管理,确保村级保障经费足额到位。2007年开始村级“三项资金”保障标准由村均6万元提高到8万元,为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2008年我市从三方面抓好村级资金管理,确保村级保障经费每村8万元足额到位。一是统一资金管理,村级保障经费统一纳入县区级财政管理,在银行设立“村级经费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二是统一会计核算,在县区范围内统一规范帐务处理。乡镇财政所年初要编制村级经费预算,全市预算安排村级资金1.1亿元,县区财政局严格依据预算按照序时进度拨付,到目前已安排使用4000万元。三是统一支出标准,村干部报酬要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5倍,五保户供养费要不低于每人每月100元,村级办公费要控制在每年5000元内,报刊征订费每村每年不得超过1000元。
二、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监督
(一)切实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变。根据省厅《关于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变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一围绕”、“二完善”、“三转变”、“四强化”的要求,我们和县区财政部门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督促县区财政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构建新的乡镇财政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合理确定了乡镇财政所岗位职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完成了乡镇财政职能转变工作。同时要求县区组织广大乡镇财政干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二)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资金将比较多,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是基层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基层财政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着力点之一。我们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今年采取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等措施,把项目建设好,资金管理好,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月份我们联合了市纪委、市农工办、市审计局对全市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规范和整改。
(三)开展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活动。我市三县四区共108个乡镇及街道办,近几年乡镇财政收入总量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但由于乡镇工业企业少,税收增长乏力;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大幅度下降。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并全市乡镇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让所有乡镇的财政收入都达到千万元以上。目前已达到千万元的乡镇要向亿元乡镇迈进。结合我市乡镇财政现状,我们在全市开展乡镇财政收入增长上台阶活动。以2007年各乡镇财政收入为基础,设置300、500、1000、5000、和10000万元五个台阶。从2007年起,每年各乡镇的财政收入必须上一个台阶,并把所有乡镇进行对号入座,制定各乡镇收入上台阶计划,对增幅大的乡镇给予一定奖励,确保在2010年所有乡镇的财政收入都达到千万元以上。准备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促进乡镇财政增收实施意见》文件,目前征求意见稿已定稿。
(四)进一步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查处、反馈、查询和通报制度。本着对广大人民
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防止信访案件滞留或不了了之。加大重点信访问题的解决力度,对一些上访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乡镇财政职能转换、乡镇债务化解、乡镇财政走出困境、涉农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做好了有关信息上报工作,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信息12条,在**日报宣传报道10次,为各级领导了解掌握改革新动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工作
(一)完成全市2007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验收。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与农业资源开发局一起组成验收组,于5月5日至5月9日,对全市200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世行三期农灌项目和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
(二)完成2008农业开发项目计划编报工作。全市申报200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治理面积14.15万亩,项目总投资8252.0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240万元;全市报批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6个,其中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30.7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140万元(财政资金中有偿资金1605万元,无偿资金535万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农业灌溉三期项目,计划开发面积5万亩,项目总投资345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850万元。全市申报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计划开发面积3万亩,项目总投资128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100万元。全市申报丘陵山区农业开发项目计划开发面积2万亩,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100万元。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1、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促进收入上台阶。规范乡镇财政基础工作,强化乡镇财政制度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2008年50%乡镇财政收超千万元,下半年要出台乡镇财政增收具体考核办法。
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规范“一折通”发放。配合市委、市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参与乡镇机构改革,测算改革成本。规范“一折通”发放范围,争取把所有涉农资金纳入“一折通”发放,并联合纪委、农业部门对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加强农发资金管理,发挥农业项目支农作用。督促开发局对上半年申报的各类农发项目尽快开展实施,大力筹集财政资金并规范拨付程序。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素质。准备组织全市乡镇财政所长培训班,重点对他们进行财经知识和财经纪律方面培训。
第四篇:2010年上半年农发办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农发办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县农发办根据局务会议的安排,和本办业务工作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先锋、井沟、新集、土桥、北塬、安家坡、坡头等到7个乡镇财政所和北塬农税征管分站工作情况及乡镇重点项目规划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
1、各乡镇财政所帐务处理比较规范及时,除粮食直补资金和汽车下乡资金外,其余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明白册都按要求做到了按季度互换。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我们都对乡镇领导和财政所工作人员进行了说明。
2、制度建设、学习、请销假、上下班等方面均能执行乡镇的要求。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岗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
3、据乡镇领导反映,绝大多数农财员都能严格遵守乡镇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能按时完成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按照州农发办的要求,继续对井沟乡井沟村2009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工程进行督促、检查、阶段性抽验。截止七月初已基本完工。并进行了工程自验,及时报请州农发办进行了验收,目前,共完成总投资20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10.37万元,农业措施152.85万元,林业措施26.61万元,科技措施4.17万元,其他措施6万元。
1、梯田建设:共完成2101.4亩。其中周潭681.8亩,李家咀314亩,尕岭岭758.2亩,王家庄347.4亩。施工中均采用大型推土机和装载机运土,人工进行田坎夯筑和田面整修,经多次抽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已通过州农发办验收合格。
2、机耕路建设:共完成7.05km,其中周潭1.78 km,李家咀1.75 km,尕岭岭1.84km,王家庄1.68 km。四条均按规划线路,将新修、拓宽、改造结合起来,低垫高挖,反复碾压,路面宽4米,铺砂砾石厚20cm。整体平整、顺畅,并在两旁配栽行道树。
3、路边排水渠:共完成5.5km,其中,周潭1.2 km,李家咀1.6 km,尕岭岭1.6km,王家庄1.1 km。埋设过路涵管18处74 m,预制通巷通户桥32座。
4、造林:今年共栽植适合本地生长的速生柳18000株,合200亩。大多布设在四条机耕路两旁,成活率都在75%以上,即美化了机耕路,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5、举办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和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场),总共培训农民800人(次),引进测土配方技术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示范推广1500亩。
三、对新集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摸底,编制了项目计划、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州农发办已下发了“关天临夏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现在正进行招投标准备工作。
下一阶段,我们要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领导、州农发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进一步强化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与协调,更加严格要求、科学管理,下决心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力争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第五篇:县农发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农发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发办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克难攻坚、创新进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在16个乡镇(街道)设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区、97个贫困村成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室,形成了1+7+16+97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基础上,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户”结对帮扶活动;加强脱贫攻坚考核奖惩,修定印发了《淮滨县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街道)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县与乡、乡与村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成立了4个脱贫攻坚督导组,分片定期督导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上半年开展集中督导2轮,印发督导通报二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成立了业务督导指导组,抽取8名业务精干的同志分包到乡镇,集中进行精准识别业务指导督导。严格落实《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管理办法》规定,组织人员登门入户进行复核。各乡镇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固城乡、防胡镇对拆户并户现象进行全面整改,“推倒重来”,彻底澄清了底子;王店乡开展了村与村互查,做到了心中有数,等等。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乡镇的配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9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截止6月30日,全县删除不符合条件贫困人口29020人,识别进入25525人,全县现有贫困户14711户50166人,已全部按时录入系统。
(三)稳步实施扶贫项目
一是稳步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在整村推进项目安排谋划上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派专人逐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因村、因组精准安排项目,着力解决贫困户出行难的问题,今年计划安排整村推进20个贫困村。截止目前,共谋划项目2个批次,第一批为中省财政资金,共涉及18个整村推进村,共计划修建村内道路40.43公里,涵19座,总投资1222.4万元(不含监理费),该批次项目6月22日经现场抽取专家认真评估完成招投标(含监理标),现已开工建设;第二批为县级财政2015增补资金,目前该批次项目已完成规划,进入立项程序,计划投入资金1502.5万元,涉及22个贫困村,其中今年整村推进村10个。
二是稳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1、壮大产业带动脱贫。把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增加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轻纺、食品两大产业联盟和造船产业集群,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入驻的125家企业创造就业岗位4.4万个,带动3200户贫困户、1.02万贫困人口脱贫。围绕“弱麦强县、食品惠民”战略,持续叫响“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基地种植—面粉初加工—食品精加工—仓储物流—电商销售等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完整的产业扶贫链条,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带动贫困户增收或节约成本。其中仅种植环节,我们实施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业保险、统一加价收购的“五统一”服务,亩均增收340元,户均增收1166元。加强与五粮液集团深度合作,签订了10万吨弱筋小麦年供应合同,成为了五粮液集团酿酒原材料供应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保障。依托金豫南、富贵、麦得隆等8家上规模食品加工企业,在小麦购销,面粉、食品加工等环节,全方位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力争在各个环节都能增加群众收益。探索建立了产业集聚区电子商务园、佰德信息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园、电商物流产业园等电商扶贫“四园模式”,积极为电商和电商人才搭建了服务平台,3年可帮助1万人脱贫。
2、合作带动增收脱贫。在全县20个行政村选择7个具有示范引导、持续发展、市场前景好、增收效益高、愿意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专业合作社实施。共投入资金993.96万元实施弱筋小麦种植、养殖项目,带动2091户8283人增收脱贫。
3、扶持创业自主脱贫。坚持因地制宜,把产业培育作为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注重在“一村一品”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新里红薯、台头葡萄、三里西瓜、王岗猫爪草等特色农业,积极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鼓励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由财政出资400万元,作为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质押贷款担保金,按1:5比例撬动银行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000万元,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上半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06万元,用于种植、养殖、加工行业扶持,共覆盖38个贫困村64贫困户。
三是稳步实施社会扶贫项目。
1、扎实开展政策兜底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安排,6月3日下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由16个乡镇分管扶贫副职、民政所长参加的政策兜底调查摸底会。经过排查摸出全县政策兜底人员1893户1971人。
2、认真开展“雨露计划”培训。今年我县计划开展“雨露计划”培训1810人,已组织实施207人。积极与产业集聚区和造船园区对接联系,开展专业培训,就地转移贫困人口就业。
3、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精准识别摸底,经过筛选识别,我县有609户2636人需要搬迁,其中今年实施387户1676人搬迁,已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办法,抽调人员集中进行了逐户核对。
四是稳步实施农业开发项目。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一流精品工程,着力打造高标良田,助力脱贫攻坚。今年土地治理项目安排在芦集乡莲花、白营、程营、马埠口、张楼、新庄六个行政村,建设任务1.8万亩,总投资2367万元。目前6个项目区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扎实顺利推进中。
上半年,国机集团党委书记石柯、省军区司令员卢长健、副省长王铁等省市领导先后莅临淮滨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省市督导组先后多次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导,对我县建立健全”1+7+16+97“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驻村帮扶、做大做强弱筋小麦产业扶贫链、”万名干部(职工)包万户“活动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4月28日《河南日报》、6月12-13日全省18地市电视台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报道。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从省市县的督导情况看,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及领导干部还没有足够重视。二是个别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识别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善。三是资金整合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形成大扶贫格局,整体扶贫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四是到户增收项目实施难,实施主体顾虑多,贫困户要钱的多,自我发展的少,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五是部分干部对扶贫政策掌握不透,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群众误认为扶贫就是发钱发物;同时干部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自身主动要求脱贫意愿和动力不足。
三、下步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紧紧围绕“转、扶、搬、保、救”五项措施,分类实施,强力推进。一是抓好转移就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有关贫困人口用工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在县内企业就业。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方位多渠道正确引导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实现转移就业。二是抓好产业扶持。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方法,完善到户增收项目实施办法,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特色产业。三是抓好异地搬迁。对于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稳步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严格落实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抓好民生保障。进一步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着力完善贫困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脱贫支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兜底档案,认真落实兜底措施,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并一”,切实保障无脱贫能力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抓好社会救助。切实抓好教育、卫生、民政等行业扶贫,对一些因病、因灾、因学致贫的特困人口,及时施予求助,帮他们解决医疗、救灾、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助其渡过难关。
淮滨县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