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财政工作报告
2014年,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发展、务实、创新、提高的指导思想,从本乡实际出发,积极培植财源,积蓄财力,严格预算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行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保证了全乡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14年我乡财政预算安排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收入安排积极可靠;二是量财办事,量力而行;三是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现在就我乡二0一三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19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125.06万元(民政资金),非税收入78.35万元;共计395.27万元。
二、结合我乡支出的实际情况,二0一三年预算执行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95万元;农林水利事业费13.2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75.4万元(计划生育协会2万元);文化广播事业费1.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万元,教育事业费1.8万元;公安、司法工作经费支出0.5万元;村级管理费23.97万元;综治经费1万元;河道治理工作经费1.5万,党建经费1万元,人大、政协经费1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2.4万,行政管理费用64.12万元;社会保障事业支出67.04万元,森林防火安全经费0.5万元,统计事业费1.4万元;支出合计:381.18万元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乡人大的关心与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培植财源,抓收入、压支出、保重点的财政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圆满的完成各种惠民补贴的发放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关怀真正落实到实处,并结合我乡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以增加乡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同时,抓好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财税管理体系,为今后更多的惠民补贴发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乡财政仍十分困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分析,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代表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采取措施努力完成201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任务: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管理使用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跟踪问效,使各项资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宽“三农”资金渠道,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完善和实施好各项涉农补贴制度。全乡共发放良种补贴资金30.83万元,直补20.98万元,综补125.29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25.12万元;民政社保资金67.05万元。四是积极推广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2014年“一事一议”集中连片项目6个,公路硬化7701米,渠道三面防渗1830米,居民集中区垃圾池10个,财政奖补计180万余元。
(二)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市管”成果,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工作职责。二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三是加强对村级经费及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
(三)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乡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乡域经济;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乡的困难情况,树立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乡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巩固行风建设,细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理念,全面提升财政形象。二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大力倡导“财为民所用,事为民所急”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乡财政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各位代表:2014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乡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乡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为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乡财政工作报告
乡财政工作报告
XX年,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发展、务实、创新、提高的指导思想,从本乡实际出发,积极培植财源,积蓄财力,严格预算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行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保证了全乡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总体要求,XX年我乡财政预算安排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收入安排积极可靠;二是量财办事,量力而行;三是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现在就我乡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19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125.06万元(民政资金),非税收入78.35万元;共计395.27万元。
二、结合我乡支出的实际情况,XX年预算执行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95万元;农林水利事业费13.2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75.4万元(计划生育协会2万元);文化广播事业费1.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万元,教育事业费1.8万元;公安、司法工作经费支出0.5万元;村级管理费23.97万元;综治经费1万元;河道治理工作经费1.5万,党建经费1万元,人大、政协经费1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2.4万,行政管理费用64.12万元;社会保障事业支出67.04万元,森林防火安全经费0.5万元,统计事业费1.4万元;支出合计:381.18万元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乡人大的关心与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培植财源,抓收入、压支出、保重点的财政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圆满的完成各种惠民补贴的发放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关怀真正落实到实处,并结合我乡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以增加乡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同时,抓好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财税管理体系,为今后更多的惠民补贴发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乡财政仍十分困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分析,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代表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采取措施努力完成XX财政预算执行任务: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管理使用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跟踪问效,使各项资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宽“三农”资金渠道,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完善和实施好各项涉农补贴制度。全乡共发放良种补贴资金30.83万元,直补20.98万元,综补125.29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25.12万元;民政社保资金67.05万元。四是积极推广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XX年“一事一议”集中连片项目6个,公路硬化7701米,渠道三面防渗1830米,居民集中区垃圾池10个,财政奖补计180万余元。(二)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市管”成果,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工作职责。二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三是加强对村级经费及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三)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乡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乡域经济;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乡的困难情况,树立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乡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巩固行风建设,细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理念,全面提升财政形象。二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大力倡导“财为民所用,事为民所急”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乡财政上新台阶作出贡献。各位代表:XX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乡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乡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为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财政工作报告
县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8)
关于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1日在东源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东源县财政局局长 邱如东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认真落实县委“四五三”总体要求、“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和“三个三”工作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减收因素增多等诸多困难,强化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保障民生支出,较好完成了县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体情况。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3,540万元,为预算的101.67%,同比增加13,268万元,增长22.0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449万元,为预算的99.69%,同比增加9,484万元,增长22.07%;非税收入完成21,091万元,为预算的106.95%,同比增加3,784万元,增长21.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95,969万元,同比增支64,350万元,增长27.78%。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334,493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5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3,31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36,135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299,85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5,969万元、上解支出2,726万元、国债还本支出30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85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4,640万元,其中结转下使用32,946万元,净结余1694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08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下同)23.25%;国防支出16万元,增加220%(主要是上级追加);公共安全支出11,994万元,增长20.04%;教育支出60,425万元,增长30.15%;科学技术支出1,527万元,减少48.7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51万元,减少39.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516万元,增长28.96%;医疗卫生支出35,508万元,增长28.55%;节能环保支出5,081万元,增长5.41%;城乡社区支出1,826万元,增长17.65%;农林水支出56,891万元,增长26.97%;交通运输支出3,387万元,增加114.64%(主要是上级追加);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84万元,减少83.2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48万元,增加169.45%(主要是上级追加);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964万元,增加64.51%;住房保障支出7,740万元,增长51.0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89万元,增长7.3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25万元,增加22.55%;其他支出8,409万元,增长238.12%(主要是上级追加)。
(二)基金收支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基金总收入完成70,263万元,其中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74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1,4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083万元。2014年基金预算总支出55,93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58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74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0,012万元,农林水支出2,033万元,其他支出533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对比,年终结余14,33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3,428万元,净结余905万元。
(三)2014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1.咬定目标抓增收,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财税部门化压力为动力,咬定目标抓收入稳增长。及早细化分解税收任务,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征管员、企业、乡镇和税种,并严格执行收入目标责任制;财税部门相互沟通协作,合力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绷紧收入进度这根弦,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增强收入主动权;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征收,加大清欠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企业(项目)制度,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培育税收超千万企业12家,实现税收收入2.5亿元,占全县税收的21.5%。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资产、资源类等非税收入征管,监督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同时,坚持抓节支促增收,将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到预算编制执行当中,严格执行党政机关“五个零增长”的政策要求,从严从紧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县会议费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4.94%。2014年全县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完成11.7亿元,增长18.62%。
2.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大力支持工业园区扩园增效,全县投入“一园四区两基地”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招商引资奖励补助1.35亿元,获得市农发行贷款1亿元,采用BT形式引进社会资金约2亿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扩容提质,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四馆一宫、“八路两园”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力。积极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宣传推介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省旅游扶贫资金3,000万元用于建设康泉旅游大道。围绕县委县政府“三赛”工作“保三争一二”的工作目标,落实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经费,全力支持“四个一批”、“三个50”等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财税扶持政策,拨付“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约1,400万元,切实帮助企业减负稳产。
3.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夯实农业基础,投入1.91亿元支持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罐区改造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示范县建设工程;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1,3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4万亩。改善农村环境,投入2840万元继续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投入10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发展。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65万元,扶持农村公益项目84个。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4,278万元,惠及农户8.6万户;全面铺开水稻种植保险,落实补贴资金近500万元,有效减少农民因灾受损。落实资金154万元支持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支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引导全县53个重点帮扶村筹资2,040万元入股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确保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投入681万元支持“两不具备”整村搬迁安置点建设。
4.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快建设“民生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集中财力解决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县民生保障实现新改善,全年民生支出21.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6%,同比增长25%。教育事业方面,全年支出60,425万元,同比增加13,999万元,增长30.15%,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其中:县财政筹措3,600多万元用于乡镇和县城板块教育“创强”,支持完成教育强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落实困难家庭学生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近900万元,学前教育资助、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免学费补助政策得到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标准再次提高。文体传媒方面,县本级预算安排342万元,支持了广场文化活动、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开展,支持了文化市场整治、非遗保护及申请、四馆一宫、镇村文化站建设及基层文体场馆免费开放,安排低保户文化消费补贴460多万元,为全县4.6万人的低保户每人发放价值100元的文化产品。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残疾人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累计拨付资金1.4亿元;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安排就业补助750万元、创业贷款贴息106万元;筹措公共租赁房建设资金2,300多万元,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55万元,进一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医疗卫生方面,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解决县人民医院新院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22万元全面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支出提高到35元,累计拨付1,585万元;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生态保护方面,支持新一轮绿化东源大行动,县财政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将投入1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投入5153万元用于碳汇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治采复绿、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打击“三偷”等专项行动;筹措300万元推进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5.围绕资金安全和效益,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制定出台县直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会议费、差旅费等管理办法,严格“三公”经费管理。扎实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试点,县直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新增4个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确保资金拨付安全、规范、高效。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管理水平,全年完成政府采购业务93宗,采购金额1.1亿元,有效节约资金940多万元,节约率8.09%。加大财政评审力度,全年完成各类预、结算工程417个,累计核减资金2.49亿元,综合核减率18.93%。开展国有资产清理,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全年依法处置资产4宗,挂牌交易拍卖总额6,491万元。扎实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小金库”治理、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以及“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等专项行动,查处违规金额811万元,对个别单位存在的财务现金管理不规范、接待费开支和资金库存过大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推进规范化财政所建设,制定实施村级财务“双向公开”制度,促进村级财务公开透明、更加规范。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较好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的要求。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持续稳定增收压力大。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新型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税源结构单一,税收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型企业,在实体经济低迷、矿价持续下跌的大环境下,税收增长乏力,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突出。本级财力规模小,对上级财政依赖程度高,各项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基本公共服务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而新增财力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财政支出压力巨大,资金调度困难;三是预算管理还不够科学精细,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仍需加大,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四五三”总体要求、“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和“三个三”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培育财税新的增长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奋力推动东源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五大名县”建设。
2015年预算编制原则是:坚持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零增长”的要求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倾斜;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优化基本支出定额,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2015年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 86,800 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下同)13,260 万元,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 62,940万元,增长20 %;政府非税收入 23,860万元,增长 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2,519 万元(其中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941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35,912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本支出34,218 万元,净结余1,694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为 225,231万元。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拟安排223,355 万元,比2014年预算数增加(下同)15,978 万元,增长 7.7%;上解支出1876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9,813万元,增长11.5 %;公共安全支出11,966 万元,增长 6.4%;教育支出 53,825万元,增长29.6 %;科学技术支出1,301 万元,减少20.4%(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538万元,增长 1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9,584万元,减少6.4 %(主要是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减少);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673 万元,减少47.8 %(主要是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节能环保支出 4,724万元,增长279.1 %(主要是上年结转增加);城乡社区支出 2,169万元,增长34.8 %;农林水支出 37,060万元,增长29.6 %;交通运输支出1,959 万元,增长80.1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329万元,减少32.7 %(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03 万元,增长 13.8%;金融支出 11万元,减少77.1%(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1,041万元,增长60.4 %;住房保障支出8,355 万元,增长 6.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935万元,增长3.5 %;预备费1500 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63万元;其他支出 2,806万元,增长17.9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45,101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0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064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本支出12,159万元,净结余90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45,101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3,514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支出179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5,415 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 29,525万元,保障性住房支出8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330 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的支出800 万元,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800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160 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4,327万元;农林水支出29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339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0 万元。收支平衡。
三、2015年财政工作措施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东源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六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把握新机遇,奋力开拓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做大“三大增长极”培财源、增后劲,使经济发展量增质更优。一是支持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一园四区两基地”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二是落实各项招商经费和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四个一批”、“三个50”、“双百亿”工程建设,帮助破解融资、土地等要素瓶颈问题,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做大经济总量。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PPP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资,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城镇经济“增长极”。四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杠杆”,完善产业引导政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商贸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五是把握中央和省投资重点,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联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申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二)狠抓增收节支,不断增强财政实力。加强纳税服务意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稳产达产,夯实增收基础。严格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收入征管部门、工业园区和乡镇责任,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财税工作的局面;完善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保证收入均衡入库;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源监控,既抓好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又重视抓好零散税种征收,做到抓大不放小,进一步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资产、资源类等重点非税收入征收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三)加大民生投入,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民主保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着力建设民生财政,做到新增财力向民生事业倾斜,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包括: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支持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振兴初中计划”实施,推动县三小、第一幼儿园建设,巩固提升“创强”成果。完善财政投入“雪中送炭”的托底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基础养老金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县人民医院新院工程建设,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平价医疗惠及于民。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进水利示范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加快以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发展,支持村道、农房改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和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重点支持“保水工程、治绿工程、清洁工程”等工程建设。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安全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财政运行机制。深化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整合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县直预算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和公务用车改革。完善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好税收等优惠政策专项清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国有资产、财政专户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坚持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发挥效益。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推动“五大名县”建设上新台阶而做出新的贡献!
————————————————————————————————
大会秘书处 2015年3月10日
————————————————————————————————
(共印950份)
第四篇:2008年财政工作报告
2008年财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财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财税政策,全县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狠抓财源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为重点,以组织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为中心,以强化征收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动力,经过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五年来,财政收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776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0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年5806万元增加到2007年11186万元,增长92.7%,财政支出从2003年25017万元基础上增加到2007年66732万元,增长166.7%。确保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任务。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初,经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25亿元(其中国税部门收入预算为2442万元,地税部门收入预算为4468万元,财政部门收入预算为559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其中,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95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0%,比上年实绩增长10%;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4.9%。
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802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8.42%,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186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2.4%,比上年同期增长23.6%。
2007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86万元,省、地“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补助7557万元,原体制补助263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专项补助14292万元,税收返还补助672万元,税改转移支付2545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106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945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5949万元,上年决算批复结余46万元,总财力为67000万元;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6732万元,上介支出168万元,结余100万元。
(一)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1、国、地税收入完成5442万元,为预算的124.4%,其中,国税部门完成收入428万元,为预算的134.2%,比上年增长47.8%;地税部门完成收入5014万元,为预算的123.7%,增长58.7%。
2、财政部门完成收入5743万元,为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2.6%。
(二)全县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7年全县财政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不含专款),实际完成66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其分类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7945万元(经县人代会批准调整,下同),实际完成14925万元(含专款,下同),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56.2%。
2、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413万元,实际完成21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5.5%。
3、教育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4502万元,实际完成2047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6.1%。
4、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5万元,实际完成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66.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创科普示范县增加支出所致。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初预算安排450万元,实际完成5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27.2%。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安排2709万元,实际完成61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1.6%。
7、医疗卫生支出年初预算安排2249万元,实际完成44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12.6%,其中职工医疗保障金和农村医疗保障金支出1761万元,剔除此因素后实际支出2705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8、环境保护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万元,实际完成4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3.1%.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385万元,实际完成39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63.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所致。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254万元,实际完成90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7%,主要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1683万元,增长60.3%。
11、交通运输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34万元,实际完成1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3%。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934万元,实际完成144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13、其他支出年初预算安排4347万元,实际完成296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下降44.1%。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任务目标的完成,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财税干部艰苦努力,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多渠道组织收入、从严控制支出而取得的结果。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仍然是在收支逆差较大的情况下完成的,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总结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确保稳定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完善征管措施,强化征管责任,改进征管手段,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任务到位,做到了应收尽收,实现了均衡入库,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776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02万元,增长90.7%。
(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快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筑牢基础财源,努力培植新兴财源,2007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烤烟生产发展,全年实现烤烟税1004万元,在不放松烤烟基础财源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高效化方面发展,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安排拨付农业发展资金445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812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加大对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5亿元,其中引资项目5个,引进资金3.2亿元,主要用于旅游、建筑建材、电力、企业技改等,同时,县财政已安排拨付城市维护建设资金3193万元(其中乌江二桥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善城区、乡镇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乌江二桥建设,对繁荣城乡市场,加快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推动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支持企业改制改革和发展,县财政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调剂资金,全年安排拨付919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完成了11户企业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促进了国企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加快了重点企业自身建设,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大力实施畜牧业发展牵动战略,做强做大畜牧产业,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畜牧养殖经济实体,加快以东华原纯种猪为龙头的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实现畜牧税费402万元,为财政增收夯实了基础。
(三)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确保重点需要。
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首位,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公共保障能力,保证了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及惠民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全年已安排兑现农民种粮补贴及综合补贴1358万元,杂交水稻补贴10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1465万元,油菜良种补贴19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74万元,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共发放兑现涉农补贴3392万元,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2、紧紧抓住西部大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认真落实转移支付政策,合理安排使用各项转移支付资金,一年来,共得到省对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4240万元(含专款补助14292万元),其中:“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755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缓解县乡困难转移支付补助10688万元,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2545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转移支付补助1824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61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089万元,“三费、菜蓝子”补助2477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01万元,已全额安排拨付到位,我县财政困难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确保扶贫救灾、抚恤和社会救济等专项资金正常拨付的情况下,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和民生问题。2007年7月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半年来拨付资金1150万元,解决了59911人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问题,同时还加大了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投入力度,全年已安排拨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补助、社会保障基金补助以及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保支出2416万元,安排拨付救灾救济、社会抚恤等重点支出4237万元。
4、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2007年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1753万元,实际拨付教育经费20474万元,其中“两免一补”资金1392万元,保证了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切实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收缴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2007年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单位61户,收缴预算外资金3230万元存入财政专户,收缴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1957万元上缴国库,同时,认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小金库”清查工作,重点对五年来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共检查了62个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检查,共涉及截留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1156万元,已纠正违规违纪资金492万元,没收违纪资金4.3万元,责令取消不规范银行帐户20个,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行为,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2、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通过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认真编制采购预算,规范采购行为,创新采购手段,扩大采购范围,完善管理职责。2007年共完成政府采购82批(次),全年预算采购资金2534万元,实际支付采购资金2210万元,节约资金32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8%,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认真开展了国有资产处置转让工作,全年共处置转让36起,交易总额达654万元,使国有资产增值275万元;二是加大了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全年已收缴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688万元上交国库,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全县共清查117户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清查,资产总额为7.88亿元,资产清查盘盈1.29亿元,清查盘亏0.19亿元,待核销资产1.1亿元,负债总额为3.58亿元,净资产总额为4.3亿元,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依法理财,财政改革稳步推进
1、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逐步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县级部门预算编制已扩大到9个单位,通过合理核定支出标准,从严控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了收支行为,增强了预算约束,完善了财政监督机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积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启动工作,提高财政依法理财水平,按照“预算共编、核算统一、帐户统设、票据统管、收入统解、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的原则,制定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位领导,2007年在全县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收支任务,财政改革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总结我县一年来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源建设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小,非税收入占比过重,可用财力相对较低,地方财政收入还不足以发放职工三个月工资,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给财政收支平衡形成了巨大压力;二是财源结构单一,后续支柱财源紧缺,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三是由于财政自给水平较低,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资金难以保证,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2007年仅为52.4%(全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仅为4.3%(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近20%),提高“两个比重”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课题;五是财政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预算管理改革亟待深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增收节支为中心,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加快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加大跑上力度,争取更多资金,缓解财政困难。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合理安排财政收支预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全县财政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008年我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地财政工作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中心,以加强财政管理为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确保重点需要,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及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初步编制了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8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1.6%,增加收入319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1.32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8%,增加收入20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256万元,总财力为47456万元,上介支出250万元,实际财力为47206万元。财政预算支出安排4.72亿元(不含上级专款),比2007年年初预算支出(调整数)增加7810万元,增长20%,预算收支平衡。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初步安排情况
1、税收收入预算安排7520万元,比2007年年初预算数增加2093万元,增长38.6%,比2007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5%;
2、非税收入预算安排5680万元,比2007年初预算增加686万元,其中:
(1)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00万元;
(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070万元;
(3)罚没收入600万元;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500万元;
(5)专项收入10万元;
(6)其他收入500万元。
2008年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安排10525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下同)增加支出2580万元,增长32.5%,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支出按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比例提高和社会抚养费列入预算、国土部门土地调查、发改部门重大项目争取和匹配资金等;
2、公共安全支出预算安排1738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25万元,增长23%;
3、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531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811万元,增长5.6%;
4、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安排55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25万元,增长57.1%;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安排500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0万元,增长11.1%;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2915万元, 比上年增加支出206万元,增长7.8%;
7、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2687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438万元,增长19.5%;
8、环境保护支出预算安排6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22万元,增长56.4%;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147万元,比上年减少支出238万元,下降17.2%;
10、农林水事务支出预算安排380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49万元,增长16.9%;
11、交通运输支出预算安排1428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294万元,增长965.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乌江三桥前期费用100万元,岩头河大桥预算安排500万元,通乡油路配套资金及公路维护预算安排357万元,公路建设贷款本息230万元,公路拆迁费70万元,路管所及水上安全经费20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24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07万元,增长32.8%;
13、其他支出年初预算安排579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446万元,增长33.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预算安排733万元,乡镇奖励性支出预算安排1000万元,债务支出800万元,以及边远乡镇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支出安排等。
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增长幅度同口径为18%,与全县经济发展增长水平基本一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积极稳妥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体现了“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三、2008年财政工作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构建和谐思南为主题,认真落实并积极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针对各项税收结构变化情况,既要抓好主体税种的征收,又要抓好零星税收,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不断挖掘税收潜力,努力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稽查力度,净化税收环境,提高收入质量,堵塞税收漏洞,强化企业和公民的纳税意识。三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规范税收减负,严防乱开减免口子,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研究非税收入使用管理办法,提高非税收入的使用效益,为财政增收夯实基础。
(二)加强财源建设,壮大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农业抓产业,围绕产业抓财源,大力培植名、特、优、新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二是大力支持和发展烤烟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烤烟生产激励机制,切实巩固和壮大基础财源;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努力培植速效财源、后续财源、增值财源和主体财源,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支持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需要
本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节支就是生财的观念,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一是继续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突出首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完善工资统发制度和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全县各级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千方百计确保各项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保障重点支出,做好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在确保全县社保经费正常预算安排的同时,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向上争取“两个确保”补助资金,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兑现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三是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农民种粮补助资金兑现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认真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公检法司、农业等事业经费等政策,确保支出依法增长。
(四)积极推进财政改革,构筑公共财政平台
2008年是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因此,一是在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农民补贴网络建设、“三农”资金兑现工作以及乡村债务清理等相关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发生;二是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质量,在探索“定额标准”上做到科学化,在编制程度上做到规范化,为今后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着力研究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力度,积极推行“三把关”、“四公开”,规范和完善“采管分离”制度,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四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积极推行零基预算制度,促进财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刚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财政体制,认真组织实施“金财工程”;七是积极探索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机制,强化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国库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加强财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一是继续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严格执行《预算法》,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不断增强预算约束力。进一步细化预算管理,逐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债权债务管理。大力开展债权债务清欠工作,防止资金流失。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举债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着力抓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处置转让等基础工作,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严把国有资产使用关、收益关、处置关;健全国有资产监督、营运、管理体系,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县域国有资源,促进国有资产有效增值;加强国有资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行为。四是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强化对扶贫救灾、社会保障、涉农等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五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监督条例》,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收缴、支付、使用全过程监督,做到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和会计秩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勤政廉政、务实为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财政队伍。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和发展大局,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二是结合实际,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三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理财依靠人民、理财为了人民的思想,讲服务、讲奉献。大力倡导“六种”风气,即:勤奋学习的风气,开拓进取的风气,调查研究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团结协作的风气,清正廉洁的风气。努力把财政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政型”的“四型机关”。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和教育全县财政干部具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创新为民之举,真正学会做大财政“蛋糕”的本领。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围,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富民兴思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2007年财政工作报告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 会 议 文 件()
关于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7年12月 日在沅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报告2007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按照“强基固本,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全面开创沅江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财源进一步拓宽。全年预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含上划两税)33000万元,预计实现非税收入 8458万元,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929万元,预计完成各类社保基金收入25000万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及其他专项补助60432万元。预计完成本年一般预算支出77156万元,实现财政当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非税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均超历史记录。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预算收入。2007年市人大批准收入预算为3036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33000万元,为预算的109%。其中:国税部门预计完成16400万元,地税部门预计完成8200万元,财政部门预计完成8400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各税收入预计完成24016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预计完成20973万元,其他工商各税预计完成 3043万元;专项收入预计完成722万元,为预算的100%。
2、预算支出。预计完成预算支出77156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调资补助、社保补助等),为调整指标的94.74%。比上年实际支出61650万元,增加15506万元,增长25.15%。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预计支出10569万元,为预算的95.48%;公共安全预计支出3769万元,为预算的100%;科学技术预计支出365万元,为预算的100%;社会保障和就业预计支出10094万元,为预算的100%;文教卫事业费预计支出34871万元,为预算的95.46%;环境保护预计支出1820万元,为预算的100%;城乡社区事务预计支出1489万元,为预算的88.15%;农林水事务预计支出9055万元,为预算的96.79%;交通运输预计支出1760万元,为预算的94.62%。
(二)主要工作回顾
1、注重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加强了工业经济建设投入。今年来,财政通过各种方式累计投资500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工业企业改制、民营企业技改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主体税源。特别是中联重科的成功引进,财政对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投入就达3000多万元。二是加强了农业产业开发投入。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财政投入1886万元,用
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助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44万元、农业专项资金155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三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7年先后投资4800万元,拓宽了白沙大道、S204线,拉通了沅江大道、巴山西路、柳桩路,完成通乡通村公路硬化400多公里,太阳桥与巴山桥建设基本竣工并加强了对琼湖公园与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巩固和夯实了市域经济发展载体,提高了沅江城市形象,促进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强化征管措施,积极组织收入。
今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洞庭湖环境治理等因素给我市财政收入带来的严重影响,为确保收入任务的序时完成,改革征管手段,创新征管理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一是认真实施市政府财税征管办法。实行奖励加分成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纳税企业、征管单位和协税单位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全市三级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全面实施财税信息化管理,源头管税,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大税收清理、稽查和打击偷漏税收的力度。继续实施“金税工程”,推行“宏观税赋分析”,开展以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及相关行业税收专项清理整顿的“蓝剑行动”,确保了收入的足额入库。四是坚持科学调度。按照均衡入库要求,实行月与月之间、季度与季度之间的资金调度,未雨绸缪,确保了任务完成与时间进度同步。
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
一是深化了“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完善了《沅江市“乡财市管乡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和《沅江市“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实施办法》,实行乡镇工资统发和支出网上审核制度,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建立中国农
民补贴网,加强了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建立台账,澄清家底,加强对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的管理,增强了乡镇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了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制定了《沅江市非税收入征管实施细则》,建立了以非税票据为主的非税监督体系,加强对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金和罚没物质的管理,拓宽了理财领域。完善非税网络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了非税收入的依法征收和应收尽收。
三是推进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沅江市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采购范围不断扩大,采购程序不断规范。今年已实现政府采购次类410次,采购规模4140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2280万元,工程类采购1380万元,服务类采购480万元。节约资金518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2.5%。
4、突出基金征管,加强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征收激励机制,加大清欠力度,努力归集各类社会保障基金。今年预计归集25000万元,为年初预算22000万元的113.64%,比上年同期19578.8万元,增长27.69%;预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基金24000万元,为年初预算21000万元的114.29%,比上年同期17547.6万元,增长36.77%。基本解决了农业“三小场”和芦苇场的社保问题。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生育保险和“大病互助”,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建立了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5、着力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
今年来,市财政围绕“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强化职能,完善监督”的目标,与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开展了税收质量、收支两条线、支出标准化管理等专项监督,有效地规范了财经秩序。一是高标准完成了全市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及部门预算的编制,把好了预算计划和宏观管理关;二是加强了市、乡两级财务管理。今年共对全市110个单位的财务进行了监督检查,调帐处理纠错2086.9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得到不断巩固,财政支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其他财政改革不断推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财政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总量难以提升,收入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均财力相对较少,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乡镇财政负债较大,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改革还需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去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预算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沅江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牢固树立超常跨越的发展定位和现代化管理的“大财政”理念,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植财源,严控财政支出,实现确保工资发放、确保机构运转、确保重点需要、确保收支平衡目标,为实现沅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8年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预算收入。全年预算40000万元,比上年年初计划30360万元
增长31.75%,比上年实际完成收入33000万元增长20%。其中按征收机构分:国税局23000万元,地税局11000万元,财政局6000万元。
(二)预算支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877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减上解支出,本年可用财力为5341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5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480万元,文教卫事业费支出2486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0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65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00万元。
三、完成2008年预算工作措施
2008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与公共财政体系、促进财政经济快速增长的攻坚之年。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有利条件:一是在市委更好更快发展经济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联重科、通威集团等一批新的大型企业落户沅江。二是以沅纸、辣妹子、太阳鸟游艇、金太阳、林源纸业为龙头的骨干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三是税收征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征收、监管、协税、护税网络更加规范有序,偷、逃、漏税行为得到有效扼制。四是我市经济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为2008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中央的惠农政策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给我市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不利因素:一是国家治理洞庭湖环境污染导致我市一批小型纸厂关停和部份麻纺企业的即将关停,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增长;二是国家新的税收政策关于增值税转型和所得税降点对我市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将要规范的津补贴及相应增加的各类社保金,给我市财政带来了
巨大的支出压力;四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地方财政的资金配套,对我市财政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诸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市财政2008年的主要工作是:
(一)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突出支持优势工业的发展。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招商引资,立项争资。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骨干企业和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造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壮大主体财源。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投入,精心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发展集约型农业,巩固基础财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三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财源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更多地吸纳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向财源建设项目。从完善城市功能和增加城市辐射力出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兴财源。四是切实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努力加强对乡镇财政的领导和业务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财政增长。
(二)不断规范征管秩序,实现收入目标。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与税源调查。建立重点税源和重点纳税人税源台账,完善纳税公示制度,积极培育良好的征纳税环境。二是加强征收管理,坚持依法治税。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创新征管理念,改进征管办法,加大征管力度,规范纳税秩序,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级次和重点税种上争取新突破,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执法督查,抓好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非税征管制度与网络建设,强化非税收入监督体系,努力推进非税收入征管的规范化、法制化。
(三)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支出。
充分发挥新形势下财政的公共职能,全力保障工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集中财力解决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规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禁铺张浪费,集中财力保重点、保稳定、保发展。
(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推行“乡财市管乡用”改革。按照农村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对乡镇实行“分级预算、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乡(镇)、办事处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全面推行工资统发,不断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切实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采购程序,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库,逐步实现采购与管理相分离,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五)不断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增强预算意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预算一经批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加强预算的审计监督,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强化一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全面加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
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严厉查处各种财经违纪违法行为。三是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与高效运行。严格把好专项资金的立项关、拨付关、检查关,杜绝资金虚报冒领和浪费行为。四是着力抓好乡镇债务化解工作。按照“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坚决杜绝新债发生,科学制定偿还计划,建立偿还基金专户,强化偿债资金监督,积极消化现存债务。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工作,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08年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