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

时间:2019-05-15 16:2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

第一篇: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

近年来,xx市委党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严格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把解决好“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培养“三农”工作人才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在xx市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党校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人为本,抓基础、抓关键、抓根本、抓长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三农”工作人才的培养上,努力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建设一套好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党校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三农”工作人才奠定坚实基础xx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党校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三农”工作的强有力支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是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本着“调整、充实、锻炼、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形势与任务发展的需要。

(一)制定《规划》,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随着党校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培训难度的增强,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证,科学分析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现状,给教师队伍建设在党校各项工作中一个新的定位,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从未来干部教育工作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出发,制定了《2002—2005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02—2005年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四年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及实现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与办法。

(二)选择载体,立足岗位练兵。首先,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从党校教育的政治性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全面贯彻中央确定的党校教育方针。去年,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在教职工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在活动中,除自学外,集中学习采取教师备课、专题辅导的方式进行,听者觉得深入浅出,比较解渴,讲者觉得压力与动力同在,一定要讲好。即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起到了练兵的作用。去年,又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了“学、做、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和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校教师必须首先讲政治,明白科研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道理,使党校永远成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与教育的主阵地。其次,因人而异,缺啥补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一是给任务、压担子,使其在现有岗位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师中开展了“精研细读原著活动”,对每个教研室、每位教师规定了必读书目和要达到的标准;开展了“创精品课,当名牌教师”活动,采取学员和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打分的形式,评出年度精品课和名牌教师,并给予奖励,以此树立和强化“人才兴校”的理念。二是送出去进修提高。有目的地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经过二至五年实现一个轮回,使其成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精兵强将。仅2002年以来,先后有12人次到省委党校、xx市委党校和省行政干部学院进修深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三是实践锻炼提高,对那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联系不够紧密的教师,有选择地定期派往生产一线,接受实践锻炼,增长社会阅历,并有目的地就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坚持对青年骨干教师经常性地培养。主体班次优先骨干教师选课登讲台,校外专题辅导首先派骨干教师,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扩大了党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建立党校“三农”社会实践基地,为培养“三农”工作人才开辟蹊径针对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指导实践作用不强,教学科研工作与经济工作靠得不实,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教师对市情、民情、社情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三农问题探索不够,研究不透,缺乏方向性等问题,于2003年初召开校委专题会议,积极运作,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搭建有效平台,当年5月8日在xx镇长发、百录二个村建立了党校三农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了周密的社会实践基地调研课题和工作制度,定期派教师开展调研活动,就一些诸如“三农”、“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党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调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农村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出题目,搞研究,力求在高层次的决策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到目前已选派三批精干教师到两个基地进行调查与研究,完成了《xx镇小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跳出农业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推进三农裂变》等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都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文明”建设与协调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的调查研究,破解了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难题,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了发展思路,为市委指导农村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在社会实践基地,派出的教师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呼声,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化解了各种矛盾和抵触情绪,聚集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小康社会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但标志着党校的整体工作与市委的中心工作贴得更紧、靠得更实,也标志着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及理论研究与探索的触角又向前延伸了一步。同时,又是践行“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更是对教师进行党性培养与锻炼,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有效渠道。建立的三农社会实践基地,为三农工作培养了人才,是独辟蹊径。应该说是xx市委党校寻突破、求发展、谋大局、重实效的一个新举措。

三、举办“三农”工作人才培训班,围绕“三农”问题和市场经济做文章几年来,按照市委及组织部门的工作安排与要求,积极办好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主体班次,并协助其他部门办好一些涉农部门的非主体班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个主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在WTO知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城镇化道路、增加就业、促进“三农”裂变,推动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快速、协调发展方面确立课题,搞好备课,抓好课堂教学。根据“三农”工作人才培训计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每年都与市委组织部制定详细的“三农”工作干部培训计划,经市委讨论通过后,以市委文件下发,使“三农”工作的干部培训更具有计划性、指令性和权威性。几年来,分别举办了农村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村级干部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农村生产一线优秀青年培训班。短短的几年内就有近二千多名各级各类“三农”工作干部到xx市委党校学习深造,这在xx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么多“三农”工作干部在党校受到培训教育后,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加快了全市“三农”工作发展步伐,推动了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今后的工作中,xx市委党校正以崭新的工作面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xx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把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培养人才作为重中之重,本着开发、培养好“三农”工作人才的理念,全面促进党校事业的发展,切实发挥好主渠道作用,为全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做法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武威生态建设

---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心按照科学人才观要求,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目标,抢抓项目机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生态立市战略实施和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依托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创新人才综合素质

中心围绕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加强了项目争取实施力度, 从项目的申报争取、组织实施和鉴定验收全过程均由专业技术人才承担重要工作,并给他们定指标、分任务、压担子、严格责任目标考核,通过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创新人才的管理、组织及协调等综合素质。近年来,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承担实施了国家、省、市财政、发改、科技和林业部门下达的科研攻关项目35余项。其中:《武威优良酿酒葡萄组培脱毒快繁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林业集成技术在干旱荒漠区造林中应用研究》、《西北寒旱区不供暖连栋温室研建及苗木快繁技术集成》等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30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这些项目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我市发展、红枣、核桃、日光温室产业及重点生态建设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而且为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围绕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创新人才专业水平

把市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蓝。近年来,中心始终按照“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林业建设方针,紧紧围绕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通道绿化、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

1重点工程建设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酿酒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林果产业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在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狠抓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着力提升了创新人才的专业水平。多年来,经过创新技术人才的不懈努力,园区引进保存杨树品种(系)373个、柳树品种(品系)无性系351个、枣树品种216个、欧亚品种、东亚种、北美种群的各类鲜食、酿造葡萄品种130个、中外梨树品种65个、中外云杉品种22个、其它树种如槐、榆、柏、各类花灌木及宿根花卉牡丹、芍药等树种品种203个,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最丰富的林木种质基因库。同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将旱作整地造林,地膜覆盖造林,大苗带土移植造林、组培育苗、营养袋育苗、扦插育苗、红枣丰产栽培技术等30多项新技术推广应用于造林、育苗及林业产业建设,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三、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人才作用

近年来,紧扣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狠抓科技示范点建设,把建设科技示范点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和主战场。一是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在市县区建立了特色林果、高效节水、枣粮间作、低产果园改造等科技示范点30多处,累计示范面积20多万亩;同时结合抓点示范和送科技下乡,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人才的作用,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就抗旱树种选育、红枣、枸杞、优质梨丰产栽培,设施红提葡萄延后栽培等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现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200多场(次)、培训县区林业科技人员280多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6000多人(次)。二是紧扣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编印发放《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规

程》、《枸杞栽培技术规程》、《红枣栽培技术规程》等8种技术规程35000多册,实用技术明白纸10000多份,在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三是通过武威电视台《科技兴农》栏目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就核桃丰产栽培、温室红提葡萄栽培、番木瓜栽培等技术进行专题讲座,有效拓宽广大果农获取实用技术的渠道。

四、强化配套服务,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近年来,中心不断强化各类配套措施,扩大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扶持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先后选派12名技术人员脱产学习,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有效解决了职工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提升了专业技能。二是以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林业新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先后邀请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教授、专家讲授云杉基因资源收集与改良、青杨无性系繁育、日光温室葡萄延后栽培管理及枸杞丰产栽培技术,为专业技术人员传经送宝、解惑释疑。三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力度,确保接受最新理论和技术。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青杨多倍体杂交无性系引种试验研究》、《温室仙人掌养殖胭脂虫试验研究》、《云杉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通过合作、协作,使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到了当前林业建设最新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拓展了思维、提升了技能。四是积极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通知精神,2011年从“211”院校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2012年拟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名,对引进人才完全按照《武威市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管理办法》签订聘用合同进行管理。五是根据目前全市林业科技

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和基层科技能手的情况,详细编制“十二五”林业科技人才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末解决林业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更新较慢,科技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

通过近年的工作,我们在培养创新人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有1名同志获得“全国绿化奖章”,“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突出贡献奖”,“武威市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武威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1名同志入选甘肃省“333”创新人才工程;有1名同志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并获得“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有1名同志获得“甘肃省林业科技优秀工作者”和凉州区“爱岗敬业类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有3名同志被原武威地区行署确定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有2名同志被团市委授予“十大青年优秀知识分子”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为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和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但与当前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完善人才的考评、培养、使用办法,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三篇:2018中共广西河池市委党校招聘高层次人才5人公告

2018中共广西河池市委党校招聘高层次人才5人公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河池市行政学院、河池市社会主义学院)是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公务员、非党干部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部门,是市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经河池市编委会、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2018年我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5名。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我校拟以双选会招聘方式为主、集中招聘方式为辅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条件 1.岗位名称:专业教师 2.招聘职数:5名

3.年龄条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4.学历条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5.专业条件: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中国汉语言文学及文秘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

6.其他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3)身体健康;(4)年龄及所有证件计算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15日。

二、招聘原则及方式

坚持德才兼备、竞争择优的用人标准,以参加区内各高校组织的人才交流大会为主要选人渠道,与求职人员进行现场洽谈、面试,筛选适岗人选进行体检和考察,签订就业意向。具体安排请关注广西人才网、河池人才网、河池市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委党校及各高校网站)。经过双选会招聘后空缺的职位,再采取面向全国公开集中招聘方式进行,即由考生在网上或到校报名并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参加由市委党校统一组织的考试(内容包括写作测试、试讲及答辩)。参加双选会招聘后若无空缺职位,则不再进行集中招聘。

三、招聘范围和对象

1.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及其他资格条件的应历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①现役军人;②新录用两年内(含试用期)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③本市新聘用未满两年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④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⑤在各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行为且在不得报考处理期限内的人员;⑥依法被辞退公职未满五年的人员;⑦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聘)用等其他情形的人员。

3.通过本方式招聘的高层次人才需与招聘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年限至少三年。

四、招聘流程

1.信息发布:通过广西人才网、河池人才网、河池市委党校及区内各高校网站即时发布各阶段招聘信息及动态。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报名及考试、聘用等情况,或通过信函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预报名,联系方式: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南新东路三巷50号河池市委党校208室组织人事科,电话:0778-2300445,联系人:韦老师,手机:***,***。

2.时间安排:2017年11月—2018年5月

3.资料提交:考生须向招聘单位提交以下材料,并对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1)报名登记表;(2)学历学位证明原件(历届生提供学历证书,在校应届学生提供学校证明);(3)近期个人一寸免冠证件照片一张及电子版;(4)在职人员现在单位的同意报考证明;(5)相关资格证书或荣誉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属网上报名的可先提交扫描件,原件在考试前一天现场交验。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4.考试命题

(1)招聘会采取直接考试的方式进行,由用人单位选派5名专家现场考试,按“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通过写作测试、结构化面试考察报名对象。题目由河池市委党校负责统一组织专家命题,考官现场从备选考题中随机抽取。主要考察考生文字运用、口语表达、逻辑思维、综合分析等能力,成绩按百分制标准,取各考官成绩平均分,60分以上为合格。

(2)集中招聘采取笔试、教学试讲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试题由中共河池市委党校负责统一组织专家命题。成立题目专家库,从本市党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挑选10名资历较高的领导专家(从事党校教育或社会科学研究5年以上的副处级以上专家型领导,或具有党校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2年以上,在党校工作5年以上的专家)组成命题专家库,在笔试前两天从专家库随机抽取2名负责封闭命题,从命题开始至笔试结束前实行全封闭管理,全程由纪委相关工作人员监督。

5.体检和考察。体检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费用由考生自理;考察采取到考生学习、服务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廉方面深入了解的方式进行。若出现体检或考察不合格的,可根据总成绩由高到低再确定进入体检考察人选。

6.确定拟聘人员。招聘工作组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提出考察意见,报校委会审议通过后,确定拟聘用对象。

7.公示及上报。拟聘人员名单将在河池人才网、河池市委党校及相关网站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公示后拟聘人员自愿放弃聘用资格或公示不合格的,不再递补聘用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按照河池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人才引进的有关规定上报。

五、聘用和待遇落实

所聘教师按市编办核定的编制办理入编手续,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享受河池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有关政策,工资待遇按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政策执行,并需与单位签订3年服务协议(含试用期一年)。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六、本方案由河池市委党校负责解释。

原标题:中共河池市委党校2018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点击下载>>>

附件:1.河池市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登记表 2.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17年版)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 2017年11月1日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第四篇:江苏人才工作做法和经验

江苏省推进创业人才战略的启示

为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市委人才工专题会的指示精神,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瑜带队赴江苏省苏州市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现。

近日,市人才规划纲要起草小组一行9人,赴苏州和泰州考察学习两市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两市人才工作观念新、机制活、投入大、亮点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启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苏省推进创业人才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江苏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形成了新型引才留才用才机制。苏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的发展战略,把人才工作摆上优先位置,着力推进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苏州实施“姑苏英才计划”,提出 5年内投入30亿元,引进、培育并重点支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0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惠及近30000名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高、中级技术、管理人才。5年内全市将建成20个重大科技平台、8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重点培育10家以上国内知名、业内领军旗舰型科技企业;每年重点支持2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100个创新团队,其中重点资助3个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科技创新团队。到2020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超过100名,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600人。

三、考核倒逼抓实“第一资源”。近年来,江苏省通过目标引领、创新手段、考核倒逼等一系列举措,让“一把手”抓实抓好“第一资源”,加快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最可依赖的资源和最可争创的优势。

江苏省把人才工作纳入一把手考核,把人才指标纳入地方发展指标,推动人才工作科学、持续发展。《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确保省、市、县三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同时,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预计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江苏省新出台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置了30项核心考核指标,其中“人力资本占DGP的比重”“人才贡献率”等指标强势入围,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江苏全省组织、财政、统计部门联合加大各地人才工作考核力度,向社会公示考核结果,促使各地的人才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从2007年开始,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目前这项计划已资助领军人才916人,95%都在企业,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4人,其中创业人才63人,占全国总量的23.8%,列全国第一位。

(二)着力打造人才工作优势品牌。江苏省各地根据各自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设计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工作载体,以载体建设推进人才工作的发展。苏州设计了“姑苏人才计划”和“国际精英创业周”两大载体。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即每年择优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2009年,苏州市共资助308名领军人才来苏创业,吸引1100多个团队落户。今年以来,优化升级了姑苏人才计划,突出打造“1010工程”,即今后10年每年引进不少于10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国际精英创业周”即通过每年定期举办苏州国际人才创业洽谈会,聚集人才,引进智力。在今年7月将举办的第二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上,面向海内外邀请1000名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制造、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领域,承担过重大科研项目的创新人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智力成果的创业人才,进行创业项目对接和洽谈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高层次人才申请参加创业周活动,其中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具有博士学位,1296人携带创新创业项目,项目总数达1337个,890个项目已与苏州各创新创业载体达成对接意向。泰州大力实施“凤城千人计划”。出台《泰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和《泰州市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意见》,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引进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海外优秀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40万元-200万元的项目资助,着力形成引领泰州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链。

省委、省政府及时把握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于2006年12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两年多来,省“引进计划” 共资助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92人,省财政给予每人10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在省“引进计划”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及其配套政策,全省兴起了招才引智的热潮,为江苏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完善政策,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在人才综合环境建设上,两市都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持续优化的环境。苏州先后出台了30多个政策文件,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和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5大类人才将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社保、住房、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游览和咨询11个方面享受全面优待。计划到2012年政策支持150名左右科技领军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赴境外培训;利用双休日对领军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人才实现从学者向企业家的转变;积极鼓励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每项可给予5万至10万元资助。

(四)坚持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互动并进。两市都坚持把建设产业高地和打造人才高地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谋划,联动实施,达到了“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新阶段。苏州一方面瞄准产业发展集聚人才。结合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导向,大力引进新能源、新型平板显示、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成立不到三年,引进近20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了158家科技创新企业。另一方面通过人才集聚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领军人才的大量集聚,推动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如:通过引进了张佩琢、梁子才等人才,带动了小核酸产业链上的多个项目相继落户,使苏州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小核酸研发生产基地;通过引进瞿晓铧、简廷宪等人才,推动了苏州“新兴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等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形成。

(五)建立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两市在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上,都充分发挥人才办的枢纽作用、人才资金的杠杆作用和重大活动的牵引作用,努力探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实现方式,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分工负责、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苏州市,在运行机制上,鉴于市人才办工作量大、人员少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家单位参加的人才办公室主任会议,充分发挥这5家单位的作用。办公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具体工作。办公会具体讨论研究人才工作的立项申报、计划生成、项目实施、资金拨付、监督考核等。人才办公室主任会议制度的建立,明晰了人才成员单位的责权,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推进机制上,充分发挥各种人才资源的作用,大力培育人才中介机构,探索人才工作社会化的实现方式。在考核机制上,坚持县级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建立了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了人才工作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把握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牢固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等科学的人才理念,以人才开发推进产业发展,以人才引领和助推淮北发展。

启示二:设计符合本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工作载体,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我市实际,设计具有上海特色的人才工作载体,以项目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引导人才向六大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集聚,同时,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加快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走产学研之路,积极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得益彰。

启示三:把握好“人才创新创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在政策支持环境、创业服务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工作居住环境和学习人文环境等方面综合推进,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各类人才搭建干创业舞台。

启示四:形成人才工作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证。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协同推进。要加强同县区、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制度,努力调动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协调一致地做好人才工作。

三、几点建议

借鉴苏州、泰州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结合淮北实际,建议如下:

(一)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目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人才观念还相对落后、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人才还极度匮乏、聚集人才的综合环境还不够优化、人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等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淮北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刻认识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最可培育、最可依靠、最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市转型,都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力量。必须牢固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定不移地走淮北特色人才强市之路。

(二)以编制人才规划为重点,形成科学的人才政策体系。规划先行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首先要编制一个好的人才规划,作为指导全市人才工作的总纲。同时要出台若干个与人才规划纲要相配套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制度和实施细则,从而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性政策体系,为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政策保证。

(三)设计有效的人才工作载体,搭建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关键在于设计符合淮北实际的人才载体和项目。为此,建议重点设计四个载体:一是“相城人才计划”。着眼淮北未来战略发展,在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引进、培育并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批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以及一批在文化、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领域引领和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一大批全国“211”和“985”工程高校毕业生,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和优先积累,助推淮北在发展方式转型进程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二是“555”产业创新团队计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50个左右“产业创新团队”,选聘50名“产业团队带头人”和若干名“带头人助理”,集中开展我市重点产业项目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形成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培养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人才群体。三是“科技人才支持行动计划”。力争每年从高校、科研院所对口选派10名左右的优秀科技干部、专家学者到县区、经济开发区挂任科技副职,到规模以上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组织“百名专家、百名博士淮北行”活动,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并与我市签署合作协议;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市担任首席专家或科学顾问,充分发挥他们在校企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成功嫁接。四是拓宽“淮北科学发展大讲堂”培养人才模式。建议分县区、行业、专业等开设若干个子课堂,并按实际讲授内容采取下发通知、报纸公告等形式选择培训对象,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同时,可以精心选择来淮的部分专家,通过签定合作协议、聘请担任顾问专家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合作,柔性引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四)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对于集聚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尤为重要。为此建议一是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议由市人才办召集,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家单位参与,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审议讨论全市人才工作有关事项。二是突出人才绩效考核。结合我市人才工作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淮北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暂行办法》,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科学设定各项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三是加快人才市场的步伐。出台加快人才市场培育的意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四是加大人才投入。建立“淮北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主要用于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育和开发,优秀人才奖励和重点人才项目建设等。

第五篇: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

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县职业教育中心人才工作示范点创新做法材料

**县职教中心紧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示范点建设契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优化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打造宽领域、高层次的人才培育基地,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型实用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获得省级“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90多项荣誉称号。其中,2012年被中央电大授予“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30所县级职教中心之一。2013年荣获“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2014年获全市人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

一、加强基础建设,培育特色品牌。适应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与现代经济转型相接轨,培育职教特色品牌。一是明确发展规划,奠定发展基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制定出台《**县职业教育五年(2013-2017)发展规划》、《**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奖励实施方案》等,每年投入职教专款200万元,并将教育费附加30%以上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纳入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人才强县的重要举措,奠定了职业教育发展基础。二是加强基础配备,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建设”原则,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西校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汽车驾驶培训中心、校本部实训楼大楼、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校本部“北扩”工程被列为县政府2013年重大建设项目。学校由1个校区发展到3个校区,建成具备区域资源共享,高效运作,集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培训基地。先后被定为“清

任教8人,从基层学校选拔优秀专业教师25人,聘请能工巧匠和及技能型人才10人。其中:采取聘请、借用、交流等“人才+智力”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了法制副校长、科研顾问等,聘请4名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讲学10次,先后选派30多名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赴杨凌、眉县、洛南等市内外兄弟学校学习办学经验等。目前,学校正式聘任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1%,从行业企业聘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1%。四是强化服务保障,助推教师发展。积极选拔一线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先后有20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县教育能手、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期中韦文鹏同志2014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李彦明同志被授予**省中等职业学校知名校长、程新志同志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学校按照竞争上岗、按岗聘用、择优聘任原则,完善教师岗位交流、调配、晋升制度,先后提拔任用干部12人次,使各自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才能。

三、对接市场需求,拓宽培养渠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灵活培训方式,增强办学灵活性和就业针对性。一是“订单式”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在“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工作站2个,加强与山东知味斋、苏州联建、美律电子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采取“送出去”即送学生、教师去企业学习,“请进来”即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的联合办学形式,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年均安置学生1200人次以上。特别是与工业园区的企业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技能型员工,缓解了企业招生难的问题。2009年以来培养学生2867人,取得“双证书”2754人,获取率96%,安置满意率达到98%以上。二是“送课式”培养,服务地方发展。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镇村为辐射,立足乡村实际,采取“学校+企业+农户”方式,先

下载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xx市委党校培养“三农”工作人才的几点做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农工作发言

    全州“三农”工作 座谈会材料 抢抓机遇 破解难题 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共积石山县委副书记 田正学 2011年12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

    三农工作总汇

    三农工作总汇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区今年的“三农”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年工作情况(一)农村经济日益繁荣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

    三农工作调研

    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富民强村——镇“三农”工作调研根据区有关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

    新时代“三农”工作

     ※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长期以来,我们对工农......

    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

    文章标题: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据市劳动部门调查,我市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到2006年上半年,我市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

    市委党校关于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委党校关于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委组织部: 按照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组织部《关于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的调查》的要求,为准确掌握、上报我校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

    三基工作创新做法

    新时期“三基”工作的内涵: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 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

    本单位工作范围内开展的三农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本单位工作范围内开展的三农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开展了《种子法》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宣传活动。举办种子管理、经营人员法制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