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旗工业经济彰显活力
正蓝旗工业经济彰显活力
正蓝旗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认真实施“工业强旗”发展战略,全旗工业经济呈现出投资多、增速快、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一至五月份,全旗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3264.9万元,同比增长525.4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1074.6万元,同比增长679.7个百分点,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受发电、高载能、供电等企业的拉动作用,截至五月末,全旗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9224万元,同比增长392.54%,完成预算的49.93%。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是蓝旗打造工业强旗的立足点,围绕电力、矿产、能源业的开发,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力促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发展,有力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截至五月末,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发电26.8亿度,实现工业现价产值万元;全旗高载能企业共生产硅铁万吨,实现现价产值万元;在高载能企业的拉动下,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售电量增加,同比增加产值3834万元。
正蓝旗以现有重点骨干企业为基础,每年抓一批技改项目和新上项目,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进一步建立、充实项目库,重点抓好市场导向,投资吸引力强、经济拉动力大的项目,坚持做到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力争用一两年的时间把矿产资源开发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深加工项目做成全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多上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以及高新技术项目,突出开发洁净能源业,提高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
第二篇:集镇建设彰显活力
集镇建设彰显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武山县乡镇集市,处处是火热的施工场面,让人感受到一股蓬勃发展的气息:四门综合市场加紧施工,洛门木材市场和榆盘乡农贸市场配套设施建设紧锣密鼓……一个环境优美的乡镇商贸集市流通体系正悄然形成。
四门综合市场总投资669.5万元,占地面积50余亩,建成二层商铺109间,硬化场地3600多平方米,完成长50米,宽10米的交易棚3座。市场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四门占路为市,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四门镇依托“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机遇,开展“商贸活镇”的振兴计划,目前,日上市摊位500多个,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安排从业人员200余人。
沿安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着眼大局,立足于“建市场,促商贸,活经济,谋发展”,修建综合农贸市场,占地面积5803平方米,建成商铺145家,完成地面混凝土硬化600多平方米,衬砌排水边沟266米,搭建钢架结构交易棚5组。集镇市场的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等问题,促进了商贸流通,增强了经济活力。
沿安乡李庄村村民李顺军高兴的向记者说:“以前我们赶集可是一桩大事,要到20多里外的岷县马坞集市去,提前好几天就开始谋划,因为路远,还得带上干粮,出门回家两头不见天日。村民们缺盐少油、缺针短线是常有的事,现在我们赶集和城里人没啥区别,市场就在家门口,村民们的生活 真是太方便了”。
武山县市场管理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整体架构与空间布局上,以城关、洛门城镇市场为中心,以马力、滩歌等5个镇综合(农贸)市场为依托,以高效运行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物流系统为支撑,充分整合交通运输、仓储、信息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使之成为汇集中外商品,辐射到周边大中城市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成为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的先导与动力,加快推动武山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打造陇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
今年以来,武山县大力实施“11253”区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农家店改造提升步伐,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全县商贸流通业水平,努力把武山打造成陇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
武山县按照“五大五小”市场规划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切实加快了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建成“六通店”12个,各级各类市场30多个,总投资3亿多元,年交易额近12亿元,创利税1600万元。其中,洛门森源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3.5亿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贯通的综合性多功能农家店,形成了物流、信息流、人流融为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信息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购物,有效保障了消费安全。目前,全县已改造、新建农家店194户,实现了乡镇100%全覆盖和覆盖50%的行政村,货物配送率达到60%以上。
为全面提升武山的商贸流通业水平,使武山成为陇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通达八方的旱码头,县上在天定高速公路武山、洛门、鸳鸯三个出口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洛门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总投资3630万元,占地面积82.84亩,建筑面积26730平方米,主要经营烟酒、副食、五金、建材、药品及日杂用品的批发、零售。建成后,将成为陇东南地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物流平台。城关物流配送中心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41.5亩,重点以特色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信息服务等为主,全力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和劳务产业的发展。
商贸活县生机勃勃
近日,武山县渭北综合市场已正式投入运营。渭北综合市场是武山县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也是城区“北扩东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62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1646平方米,其中商铺建筑面积 29331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为22315平方米,总投资约8753万元。这一市场的投入运营,不仅激活了武山商贸产品流通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全县经济发展,也惠及了城区及周边五万多城乡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武山县积极实施商贸活县战略,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切入点,以开拓农村商贸市场为抓手,依托天定高速公路建设和城镇开发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工作,推进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全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大力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切实为改变农村“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等问题。
商贸流通是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武山县按照“五大五小”市场规划要求,建成了渭北综合市场、洛门金鑫物流园、滩歌蔬菜市场、马力综合市场和四门农贸市场,加强建设农业部确定的洛门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努力把洛门打造为陇东南最大的木材市场。目前,全县扩建、新建各类市场250多个,交易大棚1.9万平方米,批发摊点2100个,个体工商户1300多户,各类蔬菜中介组织127个,具备了蔬菜交易、客商食宿、配套运销、组织中介的良好条件。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扶持金陇、绿源公司扩大出口规模,带动商贸业快速发展。
时代的春风给武山注入了勃勃生机,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超市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迅速崛起,一批初具规模、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商场、超市和连锁店纷纷建立。目前,全县有各类超市24家,商业网点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仓储面积2.5万平方米。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方便了群众购物消费,有力提升了商贸流通的档次和水平。
武山环境卫生综治工程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 2011-07-05
日前,记者深入武山县的城镇乡村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农村过去“脏乱臭”现象没有了,乱摆摊、乱搭建和卫生死角得到有效清理,马路街道清洁了,村子、院落干净了。县三成联创办公室负责人说:“这是全县上下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武山县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了清洁队伍、环境监管、基础工程“三大体系”,加强了垃圾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工业企业污染、噪声污染“四项治理”,进一步完善了清扫保洁制度,各乡镇都已成立了环保所,按“三定二包”的办法落实保洁员2750名,清运员1300名,环境监督员1050名,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保洁员队伍。县、乡、村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城乡清洁 工程,全面整治环境卫生,建立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为推进三城联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建设生态武山、魅力武山奠定了坚持基础。
为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今年,该县将新建垃圾池500个,填埋点100个,公厕21个,增加保洁员390人,完成城区污水厂建设,创建卫生村30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绿色单位2个,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从县城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农家院落,街道整洁干净了,村庄变美了,一个干净、和谐的新家园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武山拓宽农村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11-07-29 城关镇杜塄村至韩川村相距不足3公里,多少年来,下雨成涝,天晴泥泞,一直是附近群众心里的“老大难”路段。近日,随着两个施工队工程的合拢,这段一直困扰着大家出行的难题就此宣告终结。“以前路不好走,咱们农村学校最怕就是下雨,怕孩子上学路上不安全,许多农村孩子一下雨就没法来上课了。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省了好多心哩!”韩川学校李校长说。近年来,武山县紧紧围绕“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先行”这一主题,真抓实干,着力推进和谐交通建设,全县交通各项工作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 态势。
该县按照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中东部通达会战,西部优化改造”的农村公路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畅工程、“双通”工程建设。上半年实施了续建通乡油路项目47.596公里,通畅工程48.838公里,“双通”工程,拟新建令川渭河大桥,侯堡公路路基改造工程,磐草公路养护维修工程、安保工程,以及洛礼二级公路建设前期的协调保障工作。同时,该县继续做好通乡油路项目的续建任务,其中全长26公里的杨岷公路、16公里的温草公路,已相继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竣工通车;5.596公里的城咀公路于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路基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铺油前的准备工作,预计7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竣工通车。按照省市计划,今年该县共实施通畅工程4条48.838公里,预计9月底可全部完工。
今年,全县重点实施了山丹、城关、洛门等4乡镇川道地区产业路和马力等5乡镇通自然村道路。截止目前,已实施山丹贺店、周庄,城关清池,洛门新龙、曲里、下康、郭庄等蔬菜产业道路37.1公里,实施马力等5乡镇通自然村道路19公里。在高质量推进优质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全方位抓好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上半年对磐温路、漆岷路、四马路、丁高路、城咀路、姚杨路 等6条县乡主养线路进行重点养护。截止六月中旬,共完成路基整修2659立方米,整修路面9936平方米,油路修补18000平方米,整修路肩140公里,处臵翻浆20669平方米,清理边沟48.56千米,疏通桥涵10道,清理塌方5648立方米,备养护砂10880立方米;完成主要养护线路74.366公里,全部达到优等路;完成重养公路146.128公里,其中优等路90公里,良等路56.128公里。
县交通局副局长党强告诉记者,武山是农业大县,农村发展了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县上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已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农村公路通行能力的得到明显提高,无疑为这个闻名全国的蔬菜大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宿迁市城管局“四化”推进创先争优工作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城管局局结合单位实际,出点子、添措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活动中。
一是推进思想创新化。完善宣传思想和教育培训方案,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党性觉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推进队伍规范化。坚持“严明执法,和谐管理”,宣传到位、劝导到位、取证到位、暂扣到位、处罚到位。执法做到亮证在先、告知在先,依法行政做到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
三是推进执法标准化。理顺执法流程,完善监督机制,以标准化为要求、以整体联动为保障,努力打造法治城管,逐步化解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升城管执法效率。
四是推进主体多元化。充分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把治理脏乱差和不规范行为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千家万户,实现管理多元化,破解管理难题,开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理新格局。
第三篇:改革彰显活力
改革彰显活力 改制焕发生机
——嵩县企事业单位机制转换攻坚战的实践和探索
今年以来,嵩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市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改革改制单位职工利益最大化、改革改制单位发展获利最大化、部门服务改革改制效能最大化”的改革改制目标,理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有情操作,顶压力,攻难关,破坚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共撤销事业单位建制14个,收回事业单位编制328个,妥善安臵职工209名;完成5个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安臵职工337名。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嵩县企事业单位改制做法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即“三个到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个强化”夯实舆论思想基础,“三环相扣”扭住企业改制关键,“三项机制”破解改制难题。具体做法是:
(一)“三个到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常言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因此,建立健全抓领导、领导抓工作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具体的责任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改革改制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导干部考核。建立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企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制度。各部门、各单位改革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季度要在县委、县政府季度讲评会上排序点评通报,排在后三位的单位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对思想消极、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佳,造成严重影响的,我们按照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工作思路果断处臵,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三个强化”夯实舆论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涉及单位的发展走向、人员身份臵换等切身利益,是2011年“6+1攻坚战”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如果宣传工作不到位,改革改制就不会受到职工关心和社会关注,如果思想工作不到位,就得不到单位和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工作就难以推进。因此,我县始终把做好思想工作、强化舆论宣传贯穿工作的始终。
一是强化会议动员。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相继召开了动员会,全面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企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制度,着重解决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个别分管领导推进不力等制约机制转换的重大问题;县政府常务会每周一上午例会第一项议程就是听取改制办和改制单位工作汇报、解决存在问题、安排本周改制工作;县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
业,但事业单位未撤销、职工身份未臵换、管理体制不明确、产权不明晰、单位效益差、职工意见大,多次发生赴省、赴京上访。县审计局和发改委通过调研分析,找准症结所在,耐心细致地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并通过资产彻底理清、富余人员妥善安臵等办法,使职工合法利益最大化得到具体体现,股份制企业甩掉包袱,健康发展,激发了活力,焕发生机。
(三)“三环相扣”扭住企业改制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摸清底子理清思路是做好改制工作的基本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分类制定方案是做好改革改制的行动指南。思路理清、方案确定后,关键是要通过督查抓落实。
一是摸清底子理思路。县改制办工作人员分组到涉及改制工作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和改制单位一起进行调研,摸清基本情况;认真学习、研读中央、省、市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改革、改制政策,明确改革重点,了解职工需求,掌握改制的有利条件,找准制约改制的症结所在,理出了改制的工作思路:以职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标准,以密切联系群众为基本方法,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分类施治,强化督查,落实责任,优化资源配臵,激发内在活力,助推经济发展。
二是分类施治定方案。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县职改办
次,并通过会议、简报等方法,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四)“三项机制”破解改制难题
改革,关键是有章可循,前提是大局稳定,重点是产权处臵,关键是人员安臵。因此,改革需要政策支撑,需要保持稳定,需要破解资金难题,使广大职工关心改革、关注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破解无章可循难题。县改制办通过印发了《事业单位分类标准参考表》,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建立联审联批制度,由财政、人事、编制、社保、审计等部门联合对改制单位费用测算、国有资产处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害;通过建立国有资产评估机构招标制度,从全市30余家中招标5家业务精、信誉好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参与资产评估,降低了评估成本,提高评估质量;出台了一系涉及审批程序、经济补偿、产权交易、人员安臵等关键问题政策,为企事业改革的加速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是健全资金筹措机制,破解安臵资金难题。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很困难,大中型企业少,涉及改制的大多数属于“三无两有”企业,职工安臵资金缺口较大,再就业工作难度大。为此,我们把始终破解安臵资金难题作为改革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产权整体转让的形式,将县水利局5家企业与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源重
我县的企事业改制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基层职工的诉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事业改革改制工作没有政策依据,解决问题的途径途径少,是摸石头过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二是单位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单位怕得罪人不想改、职工诉求高与政策差距较远,达不到满意不愿改,工作难度较大;三是多数改制单位经营状况差,长期欠缴社会保险,债务大,改制成本高,县政府财政困难,又缺少大中心企业,职工就业再安臵困难,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工作督查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10月17日洛阳市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10月21日沈庆怀副市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领导、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确保11月底全面结束今年的改革改制任务,并进行档案完善、整理、归档及全面的经验总结,对明年的工作进行早思考,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把嵩县明年的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组织放心,使群众满意。
各位领导,以上是嵩县今年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方面取得的成效、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第四篇:展示团队精神 彰显企业活力
展示团队精神 彰显企业活力
阳光财险商丘中心支公司携手福特商丘铭阳4S店开展拓展训练
本报讯 挥洒激情 凝聚力量。5月15日,阳光财产保险商丘中心支公司携手长安福特商丘铭阳4S店在商丘森林公园真人CS拓展基地开展拓展训练,共同构筑企业文化。这两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队伍在通过对抗、博弈、协作的项目训练后,全面展示了团队精神,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午九点三十分,由阳光财产保险商丘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孟庆伟和长安福特商丘铭阳集团总经理贾春亮带队并分成分两组,分别是雄鹰队和海豹队。所有参战队员个个飒爽英姿,精神抖擞,正式拉开了比赛的序幕。刺激的真人CS野战、博智游戏“赢跑”、趣味项目60秒破解密码、斩首行动、间谍游戏、使命保卫„„这里俨然一个战场,“战友们”同心协力,所向披靡;这是一场博智的较量,队友们集思广益,彰显着团队的力量;这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员工们诚信友爱,共享“阳光”。孟庆伟和贾春亮此时也放下了领导的身份,换上了一身“戎装”,参与其中,着眼大局,带领着两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斗智斗勇。
谈起福特商丘铭阳4S店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孟庆伟赞不绝口。他说,此次拓展训练是其打造企业文化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拓展训练,他看到了 商丘铭阳4S店“团队 纪律 荣誉”的企业精神,也看到了这个团队的活力和凝聚力,正是看到了这些,阳光财险商丘中心支公司会与其强强联手,共同构筑企业文化。
参加此次拓展训练的员工纷纷表示,此次拓展训练真正起到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他们会以健康的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振奋的精神投身到实际工作中。
阳光财险商丘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孟庆伟告诉记者,阳光财险商丘中心支公司也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秉承和推行“诚信关爱”的核心价值观,树立阳光品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合作,努力完善商丘保险业的整体建设,为商丘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谢世杰 朱韩英
第五篇:蓝旗县域经济发展
正蓝旗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正蓝旗人民政府(2007年8月28日)
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区定贫困旗。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正蓝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全旗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从2003年开始,全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当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了69.1%、794.2%和61.7%,增速分别比2002年提高63、777和75.4个百分点。到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4亿元,相当于2003年的2.2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31.1:49.3:19.6调整为15.7:65.6:1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亿元,比“十五”前四年的总和高出11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03年的2224万元增加到26741万元,增长了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56元和2303元,较2003年增加2769元和681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亿元,比2003年增长3.1倍。
一、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正蓝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101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67%处于沙化半沙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干旱少雨,超载过牧等因素,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世纪之交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长期积累下来矛盾集中爆发,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打击。2003年,我们提出了“生态立旗、畜牧富旗”的发展思路。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坚持不懈地推进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草场“三牧”制度覆盖面积达到1325.9万亩草场,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6.7%。草畜平衡责任制入户率连续5年达到100%。坚持不懈地推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提高牲畜个体质量、拓展农牧业外部增收空间,求得农牧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的互动发展。根据草原受损程度、地貌特征,提出了分区域发展畜思路,规划建设了以“三镇三线”为中轴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在北部沙地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业;在南部低山丘陵区加快发展内蒙古毛肉兼用型细毛羊产业总体布局。通过引进优质畜种、黄牛改良、细毛羊繁育等手段,加快推进畜群畜种结构调整,目前,全旗奶牛、良种肉牛和细毛羊存栏头数分别达到1.6万头、16.8万头和39.6万只。围绕乳、肉、毛、沙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拓展农牧业的外部增收空间,先后培育建设了圣元乳业、华生绒毛、锡林兴发正蓝加 工厂、博日都饲料加工厂等12户龙头企业,建成奶牛规模养殖基地16个,肉牛繁育基地20个、细毛羊繁育基地30个,扶持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9个,2006年产业化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2%。
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口转移,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通过主体的主动退出求得客体自我平衡、自我修复。以教育培训为突破口,围绕农牧民子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对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实施了牧民子女上高中补贴等政策,使广大农牧民子女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就能够树牢在城镇就业生活的思想,进而从源头上逐步减少从事农牧业的人口。围绕上都电厂、上都纸业、圣元乳业等大项目的建设,依托“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大力实施农牧区青壮年技能培训,几年来,累计向旗内各大企业输送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3116人。不断完善鼓励农牧民进城相关配套政策,取消了农牧业和非农牧业户口区别,统一为“居民户口”。落实了农村牧区劳动力进城举办经济实体,享受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优惠政策。对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牧区人口,全部列入到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积极为农牧民进城搭建设平台,围绕旅游业的发展,由政府补贴268.7万元、按揭贷款150万元、牧民自筹145万元,在上都镇内黄金地段开发建设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以牧民转移进城从事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族工艺为主导产业的蒙元文化一条街。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在上 都镇开工建设了“玛拉沁艾力”移民小区。目前,富裕户进城置业、适龄儿童进城读书、青年人进城创业、老年人进城养老正在成为一种导向。
二、巩固县域经济核心,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我们深切感受到,正蓝旗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症结就在于经济结构的单一。调整单一的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的必经之路。2003年,我们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外部发展环境,立足于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了“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依靠工业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总体实力、提高反哺农牧业的能力、吸纳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举,围绕项目建设,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资源转换条件。把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煤、电、矿、乳、肉、毛、沙”,培育构建了能源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矿产采选加工业和建材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针对产业层次低、链条短的实际,积极培育与大项目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全旗正在逐步形成以上都电厂为龙头,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互补,以粉煤灰、石灰石、石膏开发利用,风电塔筒、扇叶及易损件制造等为延伸的电力能源基地,以硅铁的综 合开发利用为龙头,以钛铁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以工业硅、单晶硅、多晶硅开发为延伸的铁合金基地;以圣元乳业为龙头,加快鲜奶加工基地建设;以上都纸业为龙头,以高强瓦楞纸、彩印包装、图书印刷等为延伸的沙柳种植和开发利用基地的发展格局。
2006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5户增加到18户,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7%提高到47%。目前,全旗已投产电力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造纸产能6.8万吨,硅铁产能6万吨,水泥产能2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15万吨,牲畜加工能力100万羊单位,绒毛加工能力4000吨。
三、开发县域旅游业,形成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正蓝旗拥有蒙古高原特色的草原、森林、沙漠、湖泊等自然资源和蒙元文化发祥地、中国蒙古语标准语音基地、元朝都城之一元上都遗址等文化历史资源,构筑了独特的旅游优势,为发展县域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旗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大力推进以元上都遗址、察哈尔蒙古文化、沙地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开发进程,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完善了元上都遗址-林场-小扎格斯台-桑根达来镇的旅游环线道路、元上都博物馆、元上都旅游沙盘景观、金莲川赏花亭及赏花栈道、元上都雕塑群等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了元上都蒙元文化旅游带、浑善达克沙地旅游带、乌和尔沁敖包皇家猎场旅游区、小扎格斯台淖尔等旅游区,初步形成以“两带八区”为框架的大旅游体系。全力推进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注重加强蒙元文化的研究,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提高了正蓝旗的知名度。重视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装和民族特色食品的开发,积极引导和扶持农牧民发展“牧人之家”旅游,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2007年2月正蓝旗入选全国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行列。2003年以来,共接待区内外游客达30万余人次,旅游业相关收入突破3000万元。
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度,大力推进城镇化
近年来,正蓝旗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充分发挥旗所在地联结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承接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及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作用,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每年集中3亿左右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效率,改善人口结构,极大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围绕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忽必烈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占地3693平方米的纳〃赛音朝克图文化中心,重新修缮了敖包希热公园。始终坚持把突出蒙元文化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主要基调,规划建设了蒙元文化一条街,元上都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三是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理念,不断提 高城镇管理水平。遵循“建管并重”的原则,制定了《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城镇公益性事业市场化动态管理办法》,使城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积极推进市政公共服务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将城市环卫工作全面推向市场,使城镇卫生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上都镇的城镇面积由2002年的2.7平方公里扩展到7.2平方公里,镇内常住人口由2002年的1.8万人增加到4.9万人。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21%提高到50%,供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4%、30%、40%和30%。力争到2010年,使旗府所在地上都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五、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聚集后发优势
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环境作为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作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环节,按照“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努力营造适度超前的硬环境和优质高效的软环境,为加快发展聚集出良好的后发优势。一是改善了体制环境。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解决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从源头上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二是改善了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探索实施集中审批、集中收费、集中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服 务时效承诺制,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改善了信用环境。全面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积极培育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中介组织,加快建设“信用城市”。加强信用环境综合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是改善了设施环境。多方争取资金投入,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物流、供水、供电、排污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环境。
预计到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增长50%,其中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5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增长26.3%。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0元,增长20.8%;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0元,增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