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6:0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

**市契税、耕地占用税(以下简称“两税”)征管工作从1985年起步,迄今已走过了24年风雨历程。在这24年的岁月中,从艰难起步到步入正轨、从辉煌的顶峰到职能的转变,到处都留下了征管人员坚实的脚印,处处都饱含着各级领导和财政人的心血和汗水。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我市“两税”的开征和发展,为县区、尤其是市本级财政积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缓解了一定的困难。

一、“两税”税源现状及收入变迁

1985年**农税机构刚刚开始着手组建,当年全地区征收契税仅18万元,到1994年全地区“两税”收入入库189万元,10年增长了9.5倍,但绝对数很小。2003年全市“两税收入754万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6%,比10年前的1994年增长3倍,比1985年增长40.2倍,但绝对数亦然很小,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十分有限。2008年全市“两税”收入累计入库4320万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8%,是2003年的5.8倍、1994年的23倍、1985年的240倍。至此,我市的“两税”征管工作才真正步入了规范化、正规化轨道。特别是近两年,“两税”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长的势头,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长60.24%,增收1624万元,首次突破4000万元大关。

**市近10年“两税”收入情况见下表:

**市两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统计表

年度

契税收入

耕地占用税收入

小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占地方财政收入(%)

1999

4219

323.51.5

2000

287

246

533

10.4

1.6

200

1301

263

564

5.8

1.4

200

2311

275

586

3.9

1.6

2003

295

459

754

28.7

1.6

2004

648

269

917

21.6

2.1

2005

1727

605

2332

154.3

72006

1456

1101

2557

9.6

5.6

2007

1539

1157

2696

5.4

4.6

2008

2028

2292

4320

60.2

5.8

合计

8856

6886

15742

注:统计时间:2009年4月 单位:万元

从以上的统计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两税”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尤为明显,2008年达到60%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0年前的1.5%左右提高到近几年的5.8%以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项目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襄渝复线、西康高速、十天

第二篇:房土两税政策调研报告

房土两税政策调研报告

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县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两税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两税税源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为进一步强化我县两税管理,我局高度重视此次政策调研,成立了房土两税政策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国土、农业、牧业、教育、城建等部门和相关纳税户,进一步做到了对两税税源的准确掌握,为下一步加强征管、准确把握税收政策奠定了基础。通过我局近半月的调研工作,现将两税政策调研情况及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经批准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情况

地处川西北青藏高原东部,全境4313.42平方公里,属高山河谷地带,半农半牧,耕地3,236.45公顷,林地244,092.94公顷,牧草地141,282.31公顷。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局)认定,经调查了解,我县暂不存在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

二、各类危险品仓库、厂房所需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防范设施用地免税政策

目前,我县涉及危险品仓库、厂房所需防火、防爆、防毒安全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政策的单位和企业主要有:民爆和金盾两家爆破公司、供销社烟花爆竹经销部和农业局农药销售部。其中:爆破公司的炸药仓库都修建在远离城镇的偏僻乡村,不属于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农业局农药存放仓库、供销社烟花爆竹存放仓库按照[89]国税地字第140号规定,给予了免征土地使用税。对于危险品仓库、厂房所需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防范设施用地的认定,我县的情况是:民爆、烟花爆竹、防毒等行业安全区范围由质监、公安部门认定,防火、防爆设施用地范围由消防部门认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照以上述部门的认定为准,对具备相关部门的审批材料的企业,给予了税收减免。

从我县情况来看,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大税务机关与质监、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特殊行业管理的信息共享,提高土地使用税征管质量。

三、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房屋免税政策

我局根据(国税函〔2004〕839号)文精神,对因大修导致连续停用半年以上的,免征房产税由纳税人在申报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纳税人在大修前报送相关的证明材料进行备查,包括大修房屋的名称、坐落地点、产权证编号、房产原值、用途、房屋大修的原因、大修合同及大修的起止时间等信息和资料。近年来,我局辖区内涉及房屋大修停用的情况较少,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发生过此类情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我局按以下条件界定大修:

1、房屋主体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因损坏影响住用安全,需要拆换加固的;

2、整幢楼房因损坏影响正常使用,需要重做防水或保温层的;

3、外檐面层脱落、保温层损坏达到整幢楼外檐面积30%以上,影响安全与正常使用,需要修缮的;

4、房屋楼面面层、门窗及楼梯因破损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修缮的;

5、因上述原因造成停用的时间必须是连续不间断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的界定过程中,不包括装修、改建和扩建。

部分纳税人建议将改建和扩建纳入大修范围,主要原因是:改建和扩建一般都是为了扩大产能或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有直接关系,同时在改扩建期间也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支持企业发展,体现税政策调节产业结构、引导资源配置的职能。

四、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税政策

我县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共16所,地址分布情况是有8所学校、幼儿园地处应征收房土两税的县城、建制镇,8所地处不征收房土两税的乡、村。均为国家教育类学历教育学校,公益性非营利学校,不涉及营利性学校,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主管部门为教育局,均为5.12地震灾害后湖南省对口援建和灾后重建。

多年来,我局一直按照(财税〔2004〕39号)第二条之规定执行,对政府拨付事业经费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税,平均年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33万元,房产税228万元。对学校用于出租等经营性房产严格按税法规定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为准确掌握和区分学校的自用房产与经营性房产,建议在征管过程中建立户籍登记,即各类学校房产、土地登记薄,适时更新房产用途,以便准确掌握房、土两税征管数据。

五、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税政策

通过到农业、林业、牧业等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我县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情况如下:

我县目前有一个葡萄种植基地,地处不征收房土两税的上孟乡,这个基地是由当地老百姓将自己的土地用于种植葡萄并和塔斯酒庄签订购销协议。

我县林业生产用地主要是县林业局及川西林业局用于苗圃的种植,面积176亩,苗圃种植区域全部分布在不征房土两税的高山、峡谷中。

我县目前成立的养殖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养殖户)共有39户,具体分布在不征房土两税的乡、村,畜牧局主要负责畜牧业基地、项目的审查(审定)、论证、申报、指导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畜牧、兽医、兽药、饲料行业的外事外经联络、协调工作。

建议涉及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的面积能在相关部门审查(审定)的时候能同时加以注明,以便税务机关在征收这部分的土地使用税时有计税依据。同时也要建立好与这些部门的信息共享,已达到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六、公园自用土地的免税政策

我县没有公园,因此未涉及房土两税的税收减免。

七、我县房土两税工作开展情况

在房土两税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执行,无概念模糊、征收界限界定不清情况出现。今后,我局将多开展房土两税调研工作,以待不断总结先进的征管经验,切实提高房土两税的征管质量。

第三篇:2004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94年不足3亿元到2003年的近8亿元的倍数增额。从经济到税收的税收经济观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税收的增长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们对我市近

10年经济、税收调查情况看,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改革的阵痛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磕磕碰碰,但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击:

一、经济发展情况从199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10年沧桑巨变,目前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块头”壮大。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由1994年的93.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43.5亿元,年均增长13.8。工业增加值由1994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3亿元,年均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24.2亿元增加到2003年114.5亿元,年均增长16.8。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经过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由1994年的42.64:29.27:28.08(“一二三”)调整到2003年的23.67:42.29:34.03,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近20,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占到经济总量的1/3,10年内比重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3多,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始终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三是地方“财力”增加。1994年,我市财政收入不足5亿元,至2003年,则增加到18.6亿元,增长了2.7倍多,税收收入从39764万元增加到139699万元,增长了2.5倍多,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由1995年的80.35下降到2003年的75.06,呈现“税降费增”的局面。

二、税收发展情况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国税收入也由1994年的28568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7027万元,年均增长10.43。一是国税收入总量不断扩张。十年来,全市国税收入从1994年的28568万元,到2003年增长为77026万元,总量成倍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净增了48459万元,累计入库国税收入约55亿元,其中近90为地方收入,也就是说有近50亿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国税收入规模分县市从2003年完成情况来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规模都超过了5000万,其中收入规模过亿的有汉川、应城、市直(含市直属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下同),分别达到了24204万元、14581万元、12193万元;云梦县发展势头较好,2003年已突破了7000万元大关,今年计划为7850万元。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1994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27,到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42,增加了0.15个百分点。三是国税收入保持占财政收入较大比重。国税收入历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持国税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58.36以上,最低也保持在41以上,平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6,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国税收入透视孝感经济

(一)从国税收入变化来看,孝感经济发展的成绩可喜。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直接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

1、国税收入总量的扩张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与国税部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但决定的因素还是经济,是经济的持续发展。1994年,全市GDP总量为93.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9.93亿元,第二产业27.40亿元,第三产业26.30亿元;2003年,孝感市GDP总量达到343.55亿元,增幅达到3.7倍,其中:第一产业81.34亿元,第二产业145.29亿元,第三产业116.92亿元。

2、各经济成份国税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国有、集体、个体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格局已不复存在,私营、联营、股份制、涉外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各经济成份对国税收入比重的变化可见一斑。1994年,国税收入来源基本只有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而且主要依赖于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68.6、11.37、16.44,除此之外,外资有2.26。至2003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大幅下降,分别只占22.11、1.91,而私营、外资、股份制等经济成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占6.13、21.02、37.99,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国有、

第四篇: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2007-02-02 21:56:18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年不足亿元到××年的近亿元的倍数增额。从经济到税收的税收经济观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税收的增长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们对我市近年经济、税收调查情况看,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改革的阵痛和经济运行中的

各种磕磕碰碰,但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击:

一、经济发展情况

从年以来的年间,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年沧桑巨变,目前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块头”壮大。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工业增加值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亿元,年均增长。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经过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由年的::

(“一二三”)调整到××年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近,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占到经济总量的,年内比重上升了近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多,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始终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

三是地方“财力”增加。年,我市财政收入不足亿元,至××年,则增加到亿元,增长了倍多,税收收入从万元增加到万元,增长了倍多,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由年的下降到××年的,呈现“税降费增”的局面。

二、税收发展情况

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国税收入也由年的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年均增长。

一是国税收入总量不断扩张。十年

来,全市国税收入从年的万元,到××年增长为万元,总量成倍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净增了万元,累计入库国税收入约亿元,其中近为地方收入,也就是说有近亿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国税收入规模分县市从××年完成情况来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规模都超过了万,其中收入规模过亿的有汉川、应城、市直(含市直属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下同),分别达到了万元、万元、万元;云梦县发展势头较好,××年已突破了万元大关,今年计划为万元。

二是财政收入占的比重稳步提高。年财政收入占的比重为,到××年这一比重上升到,增加了个百分点。

三是国税收入保持占财政收入较大比重。国税收入历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持国税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以上,最低也保持在以上,平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国税收入透视孝感经济

(一)从国税收入变化来看,孝感经济发展的成绩可喜。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直接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

⒈国税收入总量的扩张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与国税部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但决定的因素还是经济,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年,全市总量为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年孝感市总量达到亿元增幅达到倍其中第一产业亿元

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

⒉各经济成份国税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国有、集体、个体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格局已不复存在,私营、联营、股份制、涉外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各经济成份对国税收入比重的变化可见一斑。年,国税收入来源基本只有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而且主要依赖于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除此之外,外资有。至××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大幅下降分别只占、,而私营、外资、股份制等经济成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占、、,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国有、外资等经济成份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格局。

⒊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注意到,直至××年,全市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仍高居第一,占,与居第二位的外资经济,相差达个百分点,地位

似乎相当“稳固”,但仅一年时间,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便退居第二。与此同时,股份制经济成份大幅增长,一年之间分别增加了个百分点。表明“公退民进”成效显著,国有经济已悄悄让出了“头把交椅”,民营经济来势较好。云梦县情况尤其如此,年该县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达,个体民营经济(以个体为主)国税贡献率为,至××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国税贡献率比重上升到了。

⒋外资经济成为孝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资料反映自从年孝感市征收外资税收万元,实现涉外税收“零”的突破以来,至年外资经济国税收入比重达到个百分点。至××年涉外企业已提供国税收入万元,占全年国税收入的。以云梦县为例,年该县外资经济供提供税收不足万元,比重为,至××年,外资经济提供税已达万元,收入比重达到了呈几

何级数增长态势。

(二)从税源分布结构情况,折射出区域经济运行现状。税收作为经济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经济运行质量,从各地经济税源提供国税收入看,税源集中于经济活跃地区。

⒈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了区域国税收入规模。从地域分布看,我市国税税源主要集中于汉川、应城、市直形成“三足鼎立”的税源格局,××年共提供国税收入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其中汉川占、应城占、。从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也是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发展较稳健的区域,以汉川为例,年,汉川市第二产业占该市的,××年上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年占,××年上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年汉川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年上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而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的

区域,在税收上反映也较明显。以安陆为例:年,安陆市第二产业占该市的,××年上升为,提高了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年占,××年上升为,仅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安陆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年为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从数量上看,仅增加了万元,从比重上看,下降了个百分点。

⒉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税源构成。从目前我市梯级税源日益扩张税源结构特点,突出表达了目前做强、做大企业,推出品牌、推出拳头产品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大悟烟厂、安陆棉纺厂、省化工厂、汉川电厂四家,四家提供的税收共占当年总收入的,基础上是普遍开花、普遍弱小的税源结构,经过年的演变发展,在经济发展突出重点,特别是近几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企业改制盘活,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大气候下影响,税源构

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万元的企业就有汉新、汉元、湖北双环家,万元至万元的有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棉纺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悟烟厂、湖北省盐运站、供电、烟草家企业,××年全市纳税规模过万元的企业共提供税收收入万元,占总收入万元的,比年上升了近个百分点。

(三)从国税收入与相关指标比较来看,孝感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主要表现为全市国税收入与同期财政收入、联系起来看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未能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同步。

⒈全市国税收入占比重下滑。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比增长速度要慢从

国税收入占的比重来看,年到××年国税收入占的比重总体水平只有,年比重最高为总体呈现逐年下滑态势××年比重只有。据相关资料反映,湖北省年至××年国税收入在中的比重分别为、⒌⒈⒈⒊⒋⒊⒍⒏。孝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点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中支农免、三税产品占较大比重,仅基地军工企业、黄麦岭磷矿、双环科技、饲料等企业每年免税额达数千万元。

⒉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下降。从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年占至××年逐步降至而财政收入占的比重年为××年为反而有所上升这表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国税收入和综合财力得到不断增强,但国税收入却相对滞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二)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年至××年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要慢财政年均增长比国税收入年

均增长速度要快个百分点。

⒊百元“两税含量”下降。从百元两税含量来看,也呈总体下降趋势。年百元两税含量为元为十年最高值至××年,百元两税含量下降到元为十年最低值,十年共下降了个百分点。

⒋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异常”。从理论上讲,税收弹性系数应在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因为税收源于经济,经济增长了税收才有了增长的基础,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大于,则说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增收的税收政策,如,开征个人利息所得税;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快速,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缓;三是非即期税收入库较多,如,清理历欠、查补税收等;四是预征、空转等非正常方式组织税收,形成当期虚假税;五是其它因素增加税收,不增加,或对税收的增加程度较多。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小

于,则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减收的税收政策,如,提高起征点等;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慢,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快;三是消化历年税收包袱,影响当年税收增长速度;四是其它因素影响税收,增加,或对税收的影响程度较大。一般都是多种因素同时对税收弹性系数进行影响,因此很难得到理论的税收弹性系数,实际较为理想的税收弹性系数在之间。从我市近年的税收弹性系数看,我市税收弹性系数渐近线波峰过高,最高为年,达,波谷偏低,最低的为××年为。

⒌增值税综合税负偏低。从理论上讲,经济指标中的工业增加值与计算工业增值税税负的增值额最为接近,因此我们把工业增加值作为工业增值税的“经济税基”,从我们对近年数据测算情况看,我市国税工业增值税年平均税负为,最高为年,税负为,最低

为××年,税负为。虽然我市整体工业环节增值税税负偏低,但还是有个别行业税负偏高现象存在,从税收调查数据分析,我市非金属矿产业增值税负担率比企业实际税负明显偏高,主要有非金属矿产业以及部分电力等行业。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些行业的增值税负担率明显偏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行业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状态,产品销路不畅,毛利率低,导致企业资金困难,造成国家税收难以收回,实际税负偏低;二是历史原因和我国现行的企业运行机制,造成企业负担过重,难以担负起沉重的包袱;三是固定资产购进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减少,造成理论税负过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纳税难度加大,导致欠税过大,形成实际税负比理论税负低。如应城的盐矿、石膏矿以及电厂等生产及供应业;商业环节增值税税负为,最高为年,为,最低为××年为,商业环节增值税每年呈递减态势。商业环节增值税税

负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商家之间竞争激烈,一些商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和扩大销售,往往采取薄利多销,增值税税负也随之下降;二是商业企业容易钻税收的空子,管理难度较大,偷逃增值税的情况较为普遍;三是商业企业面广户多,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品种繁杂,财务核算较工业企业差,税收征管较之工业企业要困难得多。

从我们调查分析情况,结合我市经济实际情况分析,我市整体增值税税负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税收含量低的经济总量显现出强劲势头。以工业总产值为标准,将全民所有制和年工业总产值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经济的实体称“规模以上”经济,否则称谓“规模以下”经济。按工业总产值统计,近几年来,规模以上的经济正在不断缩小,而规模以下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实体规模小,内部管理不

规范,给税收征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是形成税收与经济不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一个区域经济是否活跃、是否有潜在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我市高新技术增加值在起点低、规模小的前提下难以撑起区域经济的一片天地。

三是税收优惠与藏富于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我国“两税”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减免税的两个方面:一是开放开发型的减免,他既包括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也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等等的税收优惠性的减免;二是扶贫救困性的减免,如贫困山区、三线转移减免,校办、民政、福利型企业减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免、抵、调、退等等的优惠。随着这类企业的发展,税收优惠的额度在不断增大。××年全市减免税额达亿元。落实增值税起征点的政策,××年减少税收余万元,××年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将会影响税收减少余万元。

四是非税收入名目繁多。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普遍表现为“吃饭型”财政体制,它一方面要求税收多收,另一方面又必须将应纳入财政预算的资金转嫁给地方部门自行解决,各类经济实体承担着税费的双重压力,超出一定范围的压力,就会形成费大于税,费挤占税的现象。

五是统计数据内含“水分”。经济指标是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指标也是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形象,为宣染环境气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显示工作业绩,很容易在统计数据上下工夫,形成“水分”。因此很难客观、准确分析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各种内在关系,也给我们寻找经济与税收合协发展的途径增加了难度。

经济结构决定结构,而结构又决定国税收入构成。因此,经济结构对国税收入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受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孝感

市国税收入增长难以与增长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

⒈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也是经济总体实力提高的象征。孝感市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构顺序已由一二三转换为二三一见图二。先看第二产业:××年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为孝感第二产业比重为比全省低基本相当于湖北省年的水平联系第一产业分析从年至××年,孝感市第一产业占的比重已由此降到了,××年全省第一产业比重为孝感高出了近按钱纳里模型,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以下,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这说明全省平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孝感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比较还属农业大市;其次看第一产业:孝感第一产业的产业化程

度较低,与国税收入增长关联度较低的无税或低税产值占了相当大的成分,即使这一期间第一产业提供的由亿元增加到了亿元,净增亿元,但对国税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却几几乎为零;再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中与国税收入相关的商业企业本身税收较少,增长不可能很快,并且饮食服务等快速增长部分,又与国税收入不相关联,反映到国税收入上总量上升,比重反而会下降。例如,年第三产业的占总量的比值为,××年为,四年间上升了个百分点,但提供的国税收入由年的到××年的仅上升了第三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为、、、。由以上分析,第二产业发展不够,工业化水平较低,成为制约国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⒉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行业产品结构合理化是工业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工业产品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开发能力、创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行业产品结构是否合理。从行业结构来看,目前孝感市行业结构具有偏重、偏老、偏初、偏加工的特点,经济与税收均属偏重型,传统行业、加工型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从产品结构状况来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即: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精密产品少。从孝感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上可见一般。这样,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档次质量差,决定了产品市场扩张能力及税源增长潜力均显不足。年至××年从第二产业产值及提供的国税收入关系上看,年全市第二产业在中的比重为,××年上升到,增加了,提供国税收入的比重由年的升至××年仅增加了;第二产业提供国税收入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为、、、。这说明我市第二产业的素质不高,传统工业比重偏大,具有较高税收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不仅导致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弱小,且高产出、低创税现象尤为突出。

⒊企业规模结构的影响。我市的企业规模结构不够合理。从户数来看:大的不多,小的太多,大中型企业的比重在全省处于比较低的位次上,难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年为例,全市税收过万的只有户,万至万的只有户,万至万的只有户,万至万的有户。全市万以上的只有户,不到纳税人总户数的;从产值来看:以××年为例,据资料反映,孝感大中型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而全省平均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产值亿元孝感只有亿元这也说明孝感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状况是“小而弱”、“小而散”;从提供国税收入来看:××年全市家重点企业提供国税收入占总收入的,而其它占总户数的纳税人只提供了不足的税收,呈“两极分化”。

⒋区域结构的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农村向乡镇转移,乡镇向县城转移,县城向大中城市转移。从经济、税源、税收三个要素的分布状况看,孝感各县市主要集中于各地城区,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大的税源企业,多数乡镇国税收入依赖个体税收,乡镇国税收入比重很低,各地城区国税收入总量要占全市国税收入总量的以上;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于孝感城区含市直属分局、开发区、孝南、汉川、应城三地,从××年来看,这三地收入占全市的接近全市国税收入的四分之三,区域分布极不均衡。以孝昌为例,尽管年来其国税收入年均增幅高达,但这只是低基数的增长,至××年总规模还不到万,总收入中有近为个体税收,工业企业提供税收还不到万元,年纳税万以上企业只有家,还没有年纳税过万的企业。

四、关于经济与国税收入合协发展的若干建议

⒈坚持新型“工业化立市”,提高经济税源的“含金量”。要大力发展工业,尤其要发展科技含量高、原材料和能耗低、环境污染低或没有污染的“朝阳产业”。要重点加强和提升第二产业,有计划分步骤巩固和充实第一产业,调整和发展第三产业。要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创新能力,彻底改变第二产业高产出低税收的现状。要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做到路网硬化、亮化、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建设,如水、天然气、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管网也要到位。

⒉树立经济发展观。税收来源于经济,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税收的稳定、快速增长。因此,作为税务部门要始终树立税收经济观,把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税务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加大对高附加值产业的投入,着力培育潜在税源和后续税源。现阶段一是要立足现有重点税源,加大科技投入,运用高科技手段嫁接转

化老弱税源,不断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机制转换,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产品换代,盘大有限的经济存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快改制步伐,努力培养一批在全省有地位的民营企业排头兵。要坚持以人为本,看准人才,为改制企业选准人才,把企业交给可靠的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⒋抓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结构调整要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其关键在于新的生产能力的创造,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和升级换代又成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必须把经济结构的调整放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上。

⒌强化税收征管,促进经济与税收

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强增值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税收征管工作,对纳税人偷税、漏税等行为,严格依法制裁,增强税收收入增长的内在稳定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加快税收征管中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同时要严格依法治税,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第五篇:2004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94年不足3亿元到2003年的近8亿元的倍数增额。从经济到税收的税收经济观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税收的增长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们对我市近10年经济、税收调查情况看,虽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改革的阵痛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磕磕碰碰,但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击:

一、经济发展情况从199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10年沧桑巨变,目前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块头”壮大。国内生产总值(现价)由1994年的93.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43.5亿元,年均增长13.8%。工业增加值由1994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3亿元,年均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24.2亿元增加到2003年114.5亿元,年均增长16.8%。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经过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由1994年的42.64:29.27:28.08(“一二三”)调整到2003年的23.67:42.29:34.03,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近20%,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占到经济总量的1/3,10年内比重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3%多,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始终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三是地方“财力”增加。1994年,我市财政收入不足5亿元,至2003年,则增加到18.6亿元,增长了2.7倍多,税收收入从39764万元增加到139699万元,增长了2.5倍多,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由1995年的80.35%下降到2003年的75.06%,呈现“税降费增”的局面。

二、税收发展情况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国税收入也由1994年的28568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77027万元,年均增长10.43%。一是国税收入总量不断扩张。十年来,全市国税收入从1994年的28568万元,到2003年增长为77026万元,总量成倍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净增了48459万元,累计入库国税收入约55亿元,其中近90%为地方收入,也就是说有近50亿元直接投入到了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之中。国税收入规模分县市从2003年完成情况来看,除孝昌之外,其余收入规模都超过了5000万,其中收入规模过亿的有汉川、应城、市直(含市直属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下同),分别达到了24204万元、14581万元、12193万元;云梦县发展势头较好,2003年已突破了7000万元大关,今年计划为7850万元。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1994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27%,到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42%,增加了0.15个百分点。三是国税收入保持占财政收入较大比重。国税收入历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持国税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收支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达到58.36%以上,最低也保持在41%以上,平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6%,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国税收入透视孝感经济

(一)从国税收入变化来看,孝感经济发展的成绩可喜。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直接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规模和结构。

1、国税收入总量的扩张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与国税部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但决定的因素还是经济,是经济的持续发展。1994年,全市GDp总量为93.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9.93亿元,第二产业27.40亿元,第三产业26.30亿元;2003年,孝感市GDp总量达到343.55亿元,增幅达到3.7倍,其中:第一产业81.34亿元,第二产业145.29亿元,第三产业116.92亿元。

2、各经济成份国税收入比重反映孝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国有、集体、个体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格局已不复存在,私营、联营、股份制、涉外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从各经济成份对国税收入比重的变化可见一斑。1994年,国税收入来源基本只有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份,而且主要依赖于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68.6%、11.37%、16.44%,除此之外,外资有2.26%。至2003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大幅下降,分别只占22.11%、1.91%,而私营、外资、股份制等经济成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占6.13%、21.02%、37.99%,基本形成了股份制、国有、外资等经济成份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格局。

3、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注意到,直至2002年,全市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仍高居第一,占37.17%,与居第二位的外资经济22.33%,相差达14.84个百分点,地位似乎相当“稳固”,但仅一年时间,国有经济国税收入贡献率便退居第二。与此同时,股份制经济成份大幅增长,一年之间分别增加了18.62个百分点。表明“公退民进”成效显著,国有经济已悄悄让出了“头把交椅”,民营经济来势较好。云梦县情况尤其如此,1993年该县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达73.2%,个体民营经济(以个体为主)国税贡献率为26.2%,至2003年,国有、集体经济国税贡献率下降到18.6%,下降了54.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国税贡献率比重上升到了60.5%。

4、外资经济成为孝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资料反映,自从1991年孝感市征收外

资税收3.8万元,实现涉外税收“零”的突破以来,至1994年外资经济国税收入比重达到2.25个百分点。至2003年,涉外企业已提供国税收入16192万元,占全年国税收入的21.02%。以云梦县为例,1994年该县外资经济供提供税收不足11万元,比重为0.36%,至2003年,外资经济提供税已达1578万元,收入比重达到了21.57%,呈几何级数增长态势。

(二)从税源分布结构情况,折射出区域经济运行现状。税收作为经济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各地经济运行质量,从各地经济税源提供国税收入看,税源集中于经济活跃地区。

1、第二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了区域国税收入规模。从地域分布看,我市国税税源主要集中于汉川、应城、市直形成“三足鼎立”的税源格局,2003年共提供国税收入50979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66.18%,其中汉川占31.42%、应城占18.93%、15.83%。从经济运行情况看,这也是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发展较稳健的区域,以汉川为例,1994年,汉川市第二产业占该市GDp的41%,2003年上升为45.22%,提高了4.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1994年占38.82%,2003年上升为42.61%,提高了3.79个百分点。1994年汉川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5833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20.26%,2003年上升为31.42%,提高了11.16个百分点;而工业基础较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的区域,在税收上反映也较明显。以安陆为例:1994年,安陆市第二产业占该市GDp的36.72%,2003年上升为39.42%,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1994年占34.15%,2003年上升为34.69%,仅提高了0.54个百分点。1994年安陆市税源共提供国税收入4437万元,占全市总收入的15.41%,2003年为5783万元,占我市总收入的7.5%,从数量上看,仅增加了1346万元,从比重上看,下降了7.91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税源构成。从目前我市梯级税源日益扩张税源结构特点,突出表达了目前做强、做大企业,推出品牌、推出拳头产品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1994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大悟烟厂、安陆棉纺厂、省化工厂、汉川电厂四家,四家提供的税收共占当年总收入的18.24%,基础上是普遍开花、普遍弱小的税源结构,经过10年的演变发展,在经济发展突出重点,特别是近几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企业改制盘活,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经济大气候下影响,税源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003年我市提供国税收入过4000万元的企业就有汉新、汉元、湖北双环3家,1000万元至4000万元的有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棉纺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悟烟厂、湖北省盐运站、供电、烟草7家企业,2003年全市纳税规模过1000万元的企业共提供税收收入33226万元,占总收入77027万元的43.14%,比1994年上升了近25个百分点。

(三)从国税收入与相关指标比较来看,孝感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现为,全市国税收入与同期财政收入、GDp联系起来看,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未能与同期财政收入、GDp增长保持同步。

1、全市国税收入占GDp比重下滑。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要慢;从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1994年到2003年,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总体水平只有2.42,1994年比重最高为3.1,总体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03年比重只有2.24。据相关资料反映,湖北省1994年至2003年国税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0、4.5、4.1、4.1、4.3、4.4、4.3、4.6、4.8、5.0。孝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点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中支农免、三税产品占较大比重,仅066基地军工企业、黄麦岭磷矿、双环科技、饲料等企业每年免税额达数千万元。

2、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下降。从国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1994年占58.36%,至2003年逐步降至41.38%,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94年为5.27%,2003年为5.42%,反而有所上升,这表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国税收入和综合财力得到不断增强,但国税收入却相对滞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二);从全市国税收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来看,1994年至2003年国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要慢,财政年均增长14.9%,比国税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快4.47个百分点。

3、百元GDp“两税含量”下降。从百元GDp两税含量来看,也呈总体下降趋势。1994年百元GDp两税含量为2.79元,为十年最高值,至2003年,百元GDp两税含量下降到1.96元,为十年最低值,十年共下降了0.83个百分点。

4、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异常”。从理论上讲,税收弹性系数应在1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因为税收源于经济,经济增长了税收才有了增长的基础,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则说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增收的税收政策,如,开征个人利息所得税;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快速,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缓;三是非即期税收入库较多,如,清理历欠、查补税收等;四是预征、空转等非正常方式组织税收,形成当期虚假税;五是其它因素增加税收,不增加GDp,或对税收的增加程度较多。如果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说明税收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新出台减收的税收政策,如,提高起征点等;二是提供税收的产业发展慢,而其非税产业发展较快;三是消化历年税收包袱,影响当年税收增长速度;四是其它因素影响税收,增加GDp,或对税收的影响程度较大。一般都是多种因素同时对税收弹性系数进行影响,因此很难得到理论的税收弹性系数1,实际较为理想的税收弹性系数在0.8----1.2之间。从我市近年的税收弹性系数看,我市税收弹

下载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市两税税源及收入变迁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4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

    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蔬菜产业大有可为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街、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一、发展的优势 1.有优......

    专业化税源管理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x年x市地税局在推进专业化税源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行专业化税源管理模式,对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征管质量、降......

    2004年我市税源调查分析报告[五篇]

    近年来,我市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转暖的拉动下,取得长足发展,传统行业从小到大,新兴行业从无到有,朝气蓬勃。在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态势下,我市国税收入也取得了由94年不足3亿元到2......

    嵩县村庄变迁调研报告

    嵩县村庄变迁调研报告近年来,嵩县围绕“建设5A嵩县、带富城乡群众、建成小康社区”目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

    我市饮食文化及餐饮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市饮食文化及餐饮业发展调研报告××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孕育了历史悠久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从偏关博物馆收藏的石磨盘、石磨棒,这些作为中国上......

    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我们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主席王光龙、副主席武解放、杨仲信带领部分委员,联合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到复兴液压、银河轴承、聚良环保、天兆包装、三龙......

    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今年,我们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主席王光龙、副主席武解放、杨仲信带领部分委员,联合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到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