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印度

2024-0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地理教学设计:印度》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教学设计:印度》。

地理教学设计:印度

地理教学设计:印度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和水 旱灾害频繁多发的原因;继续培养和强化学生用图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 生互动活动对信息加以整合,探究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 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印度地形、气候、人口压力;如何应对水旱灾害。

教学难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对印度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采取读图分析法。

对印度人口问题及如何抗御旱涝灾害采取讨论法。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西南的邻国—————印度,它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南亚面积最大 的国家。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要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地图册16页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一。

四、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指出穿过印度的重要纬线:北回归线指出所在的温度带。

海陆位置:

2、首都:新德里

邻国: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3、印度的地形分布: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

4、印度的人口特点:一、人口众 多,居世界第二位。二、目前增长速度较快。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推行 控制生育计划,阅读材料。

五、那众多的人口是好还是不好呢?有它的优势 也有缺点。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完 成学案中合作探究一的两个问题。

第一题:优势1: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优势2: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阔。

第二题:说明人口众多,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较少,影响粮食供给,而且还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经济的发展。

六、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

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

那印度的`气候有什么特 点呢?它对农业的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独立 完成自主学习二

七、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

1、印度的气候类型,特点

2、印度夏季(7月)的风向,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印度冬季(1月)的风向,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3、印度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

展示图片

原因: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就会出现洪灾;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就会出现旱灾。

4、印度的主要粮食 作物是水稻 和小麦。

二者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频繁的水旱灾害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在很长时间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得到改善。阅读“两次绿色革命”

八、下面我 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请同学们完成合作探究二

交流归纳

总结: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 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九:结合知识结 构体系,回顾一下本 节课的内容。

十、最后我们来检测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地理教学设计:印度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了解过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2、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会分析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专题地图得出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阅读专题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压力与农业发展,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教学难点

1、分析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泰姬陵》,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该国的国鸟、国树分别是?

展示图片《国鸟—蓝孔雀》、《国树—菩提树》。

一、地理位置

展示图片《世界地图》

1、海陆位置

请你说出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印度在亚洲的南部,南临太平洋。

2、纬度位置

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

3、展示《印度及其周围地区地图》

请参照地图册P34,找出印度有哪些主要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及其方位:

①巴基斯坦———西北;②中国———东北;③尼泊尔———东北;

④孟加拉国———东;⑤缅甸———东;⑥斯里兰卡———南。

二、人口

1、展示《印度人口的增长》

到20xx年,印度的人口为?10。6亿。到20xx年,印度的人口为:11。3亿,居世界第二位。那么,印度的人口到底是怎么增长的呢?

(1)、从1951年到20xx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2)、从1951年开始,每隔,印度人口的增长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承转: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趋势增长下去,大家能不能展望一下印度未来的人口?

2、展示《中国和印度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比较》

印度人口以每年20xx万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推算,到20xx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3、众多人口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压力。

讨论:印度众多的人口会对本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哪些压力?压力有: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教育条件差、粮食问题等等。

三、地形

1、展示《印度的地形》

找出印度从北到南的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部:喜马拉雅山

中部: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在恒河平原地区有一条河流:恒河—印度教徒称恒河为“圣水河”,认为圣水可以延年益寿,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是“赎罪之源”!

2、地形特点

南、北高,中部低。

四、气候

展示印度同一地方不同时节的两张照片,为什么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化会如此之大呢?

1、气候

(1)、类型

展示《亚洲的气候类型》

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点

展示《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地理教学设计:印度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及世界农业大国,人口、民族、种族复杂;

2、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及其影响;

3、通过分析印度地形、气候图及农作物种类分布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

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归纳表格

4、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

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用谈话讨论法,重点培养观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能力:

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

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

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4、归纳表格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

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

印度景观图片;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第二节印度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承转)印度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板书)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充足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棉抗旱能力强,棉花后期生长需更多光照,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地势和缓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雨水充足,有排水较好的低山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提问)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请分析原因?

(出示印度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开放性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修水库等等

(板书)3、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归纳板书)

印度第一部分学案 李鹊一中

李玲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

一、填空(小组自主学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7.34,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河流:()()高原:()

海域 :()()()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2、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见课本37图7.39图7.40)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形成东北季风

E 为雨季

F 10月至次年5月

G 西南风

H 由陆地吹向海洋

I 形成西南季风

J为旱季(1)与甲图相符的是:(2)与乙图相符的是:

下载地理教学设计:印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教学设计:印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印度(写写帮整理)

    篇一: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印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道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农业大国与人口压力;【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

    区域地理印度教案

    区域地理南亚--印度 教材分析:南亚是中国的邻近地区,印度是南亚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在区域地理在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中国和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近年来在边界问题上......

    地理七年级下印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复习系统资料 第一节、我们生活的大洲 1、亚洲:P4图6.5、P7图6.9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和北临北冰洋 地形特征:地面......

    第三节 印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首都、位置、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2.学会利用图表,说出印度的气候特点,分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学会运用资......

    印度教学设计[5篇材料]

    印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特点,理解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

    《印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印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双茨科中学 王玮 《印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双茨科中学 王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