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局 改革总结报告汇报穿越深水区
穿越“深水区”
包河区基层医改工作纪实
天赋灵秀的包河区,位于合肥市东南,北接环城公园,南濒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东临南淝河,西抵金寨高架。全区区域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包公、望湖、常青、骆岗、芜湖路、义城、烟墩7个街道及淝河镇、大圩镇和包河工业区二镇一区,全区常住人口超过80万,是合肥市四个城区中的面积第一大区、人口第一大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44个城区之首,被誉为“安徽第一城区”。辖区医疗资源丰富,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全区共有医疗机构246个,其中省、市二级以上医院21个,乡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23个。
穿越“深水”,包河医改“义无反顾”
医改是好事,也是难事。在2010年两会上,“看病难看病贵”同房价上涨、教育改革并列为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三大突出问题。多年以来,广大群众对医改的呼唤,真应了那句古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不过,今天的包河人已经等来了“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在2010年9月全省医改工作启动之后,包河区顺势而为,率先行动,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革命”。改革中,全区坚持高点定位,把基层医改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和责任工程紧抓不放,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思维,在真抓实干中规范操作,在基 1
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个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回归到公益性的轨道上来,让群众在改革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走出了一条彰显包河特色的基层医改新路子。
这是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改革前,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接待患者100余人,改革后,翻了一番,超过200人;改革前,在职在编人员平均月工资1950元,月均加班费和奖金900元,年收入为34200元。改革后人均年工资奖金收入达51000元,两比增加16800元,增长49.12%。而通过竞聘上岗的聘用人员收入增长
1.6倍。
而破除医疗积弊,冲破体制“藩篱”,包河却只用了短短数月的时间。
— 在体制上,确立管理公益性质。按照“每个建制街镇具有1所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规定,对全区7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卫生院、企业延伸举办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进行了规范化、示范化建设,政府举办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全部纳入政府编制管理,明确其为财政保障公益性质,共核定编制(岗位)313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3个、卫生院30个。坚持以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岗位,严格把专业技术岗位控制在总数的90%以上。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由区卫生局统一管理,按规定向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 在用人上,实行全员竞岗聘用。在全区涉改机构全面建立
了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同岗同酬和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一是配强领导班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组织面试和考察等环节,从全区50位报名者中选拨18名主任(院长)、副主任(副院长),其中4名符合竞聘上岗条件的非在编人员走上领导岗位。二是全面开展竞聘上岗。2010年10月19-22日,符合竞聘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竞争,区编制、人社、财政、监察和卫生部门按照岗位要求对报名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通过民主测评、竞职演说、公示等程序,262人成功竞岗。三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在改革过程中,全区先后清退、分流人员64名。其中,清退人员34名,在编人员分流15名,非在编人员15名。为在编人员按照规定办理了提前退休和三年过渡手续,为清退人员和分流人员依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兑现经济补偿62.79万元。到2010年12月底,全区分流安置结束,所有分流安置人员没有一例投诉上访,实现了医改分流安置工作平稳过渡。
—在分配上,推行绩效工资考核。按照“注重操作性,突出长效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包河区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及相关细则。对高级、中级、师级、士级职称和社区责任医生、护士适当提高权分标准。按照“奖励先进、惩戒后进”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其中,60%为基础性绩效工资,4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个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基本工资按人社部门的核定数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岗位类别和完成工作业绩经绩效考核发放。
—在投入上,保障各项财政经费。在全面核定机构任务和收
支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了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2010年,区政府在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差额补助的同时,实施医改和绩效工资以来,追加下拨经费713.7万元,用于岗位竞聘之后上岗人员的新增工资和绩效考核经费已经兑现。2011年按岗位300人每人平均75180元(含四险一金)计2255.4万元已纳入区财政预算。
—在药品上,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2家企业举办的中心)、1家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4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1家“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共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307种和安徽省补充药品277种。自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彻底改变了“以药补医”的旧体制,让群众“看病贵”成为历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统计,全区涉改机构门诊量上升15%,药品费用平均下降20%以上,次均门诊及住院费均同比下降30%以上。
这场发生在包河大地上力度空前的医革,剑指卫生体制这个“瓶颈”,穿越身份编制这潭“深水”,直击经费投入这块“坚冰”,充分展示了包河区直面困难的勇气,锐意改革魄力,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
梅花香自苦寒来。上级对包河医改工作的肯定、赞誉也纷至沓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在调研包河区基层医改时,充分肯定我区基层医改工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原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曾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学习包河区的经验和做法;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我区基层医改;国务院医改办、上海、海
南、江苏、成都等省市组团考察我区基层医改工作。
迎来春天,包河医改“惠民为民”
“惠民为民”的事情“愿意做”。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医改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展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6次、区医改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联席会12次,及时研究解决医改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对全区政府举办的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8个相关部门作为包保责任单位,其负责人为包保责任人,确定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作为联系人,保证了包河区基层医改工作顺利实施。
“惠民为民”的花费“舍得投”。近三年来,包河区累计投入4800余万元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新建和改扩建,使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使用面积均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全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院按照“八统一”标准全部达标。同时,投入1800余万元,对全区19个村卫生室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建设,纳入一体化管理,所有公卫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达到规范化、示范化标准。区财政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发展基金,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更新等事项。2010年区财政共投入卫生事业资金5600余万元,与2005年相比,5年增长了5倍多。
“惠民为民”的制度“敢于立”。打破身份限制,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思路,对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同岗同待遇”,有效消除了编内、编外的歧视和报酬的不
公平,有力地调动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热情。制定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重点向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倾斜,充分尊重和体现临床一线人员的专业贡献和创造价值,极大地发挥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1年是深化医改、完善机制的攻坚之年,也是巩固成果、凸显成效的关键之年。伴随着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蓄势腾飞,包河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医改为指导,认真落实五项改革任务,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全区医改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促改革成果发挥出更大成效。
第二篇:改革进入深水区
习近平说“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李克强说:“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推动各项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啃30多年改革剩下的‘硬骨头’。这是检验我们改革勇气和决心的试金石,也是最终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主要是指推动生产力在量上的扩大,使生产力以更高的速度发展,那么,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已变为不仅推动生产力在量上的适度扩大,更重要的是促进生产力在质上的提高,使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也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使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要比“使生产力以更高的速度发展”更困难、更复杂、更艰巨。这是因为,使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不仅要通过改革继续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而且要通过改革构建起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而在一整套制度保障体系中,最定型化、最有权威、最有效力的就是法律制度保障体系。这也就是要求市场经济向着更高的发育和成熟阶段升级。
市场经济本身虽具有活力,但不能自动地使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市场经济具有经营活动的自主性、经营环境的竞争性、经营目的的趋利性3个属性,这3 个属性使市场经济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可以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市场主体面临竞争的外在压力、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市场主体出于赢利的内在动机,有可能做出违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诸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资源环境、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偷税漏税、滋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扩大收入差距等。
为了使生产力以更高的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这就要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和权益,保障正常的市场竞争,保障市场主体合法的经营收益,从
而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有效抑制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这就要约束市场主体履行法定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维护他人正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为追逐利润而做出违法行为。要做到这两个方面,靠市场机制本身、靠政府的行政权力、靠一般的政策规定、靠普通的道德教育都是不够的,而必须靠一整套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法律制度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是指,以法律形式将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定型化,将市场竞争规则定型化,将市场运行秩序定型化,这样可避免行政干预的随意性和一些政策的易变性。权威性是指,法律规定为全社会所接受、所遵循,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任何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强制性是指,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予以追究,依法给予惩处。如果说行政权力是传统计划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保障,那么,法律制度就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保障。所以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由此,第五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这是在当前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以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本身成熟程度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在改革深水区、攻坚期,以法律规范方式有效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篇:铁路改革进入深水区
铁路改革进入深水区
进入改革深水区的铁路,随着4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铁路建设发展的专项决议,再一次明确了今后的改革目标。尽管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是有着前途灿烂的指导目标,涉水而过的铁总依然能够会当击水三千里,平稳到岸。在下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敏感的投融资市场,铁总绝不只是走过场,而是务实的走“庖丁解牛”的细腻路。
渴望外资走进铁路,初衷不单是为了减轻肩头沉重的债务压力,面对繁重的基础建设重任,中国铁路仍然任重道远,压力也空前的大。尽管在今后的建设项目中,国家投资占据着80%的份额,但是缺口仍需多方筹措,银行终究不是铁路的取款机,沉重的利息也让铁总不堪负重,背水一战的铁总只能寻求外资共同参与国家基础项目建设。此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正式明确了外资进入铁路的有效途径,一直徘徊在铁路门外的外资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国家铁路建设的大舞台。
历史的车轮终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依旧按部就班的向前运转着,创造过太多奇迹的中国铁路,被历史推向了改革的前锋,从此神秘不再,辉煌依旧。国务院制定的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五项措施,可以说从政策上确立了外资进入铁路的渠道,也从法律角度保障着外资的稳定性,一切的疑问还有犹豫都将随之化解。当然,在好的融资形式面前,铁总断然不会躺在政策上静等资金进入,也会殚精竭虑的制定出相关的细化措施,犹如庖丁解牛般的透明,让外资不再持有怀疑。事实上,具有庞大资产的铁路,凭着雄厚的基础,再加上良好的信义度,且有稳定的预期效益,应该说一直是各种外资心动的蛋糕,只不过碍于政策的不确定性,无法寻找合适的理由参与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一方面是铁路苦于建设资金囊中羞涩,另一面是众多的外资想分担却苦于无门,两个极端迫使铁总只能靠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来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这也是民众无法理解的,为什么铁路运营这么好却依然有着巨额的亏损。
其实,国家允许外资进入铁路,不仅仅是为了缓解铁路建设的自身压力,更广的一面是让众多的外资也有大显身手的舞台,双赢才是最终目的。随着投融资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铁总也多方位的敞开融资大门,可以这么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铁路的建设依然还处在黄金期,这个前景也让多数的外资看到了钱景。有着政府的强有力推动,资本市场必将更加规范化,外资的历史地位也终将会被确立,有着外资参与的中国铁路一定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不是善意的祝福,而是改革的必然
6个小时即做出决策的政企分开,中国最彻底的铁路改革启动,让传统的铁路一步迈向大市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铁路改革掀大幕 巨灵一斧走蛟龙
文|秦战
多年以来,对铁路行业政企不分、垄断、服务差的质疑不断,公众一直期待发起深入全面的铁路改革。2013年,沉寂已久的铁路改革终于拉开大幕。
2013年3月13日下午,全国各地铁路局“大员”被火速召集进京开会。14日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铁道部政企分开决定正式生效。
6个小时后,3月14日15时,在铁道部所在地,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新一轮的中国铁路改革,是中国铁路一次由内而外的大改革。从体制层面来看,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离和政资分离,分离铁道部政府职责,合并入大交通部,让铁路企业回归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中国铁路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依法对公司进行行业监管。
此外,国务院将原铁道部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划入铁总,将原铁道部对所属18个铁路局、3个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企业的权益作为铁总的国有资本。不算地方铁路局的资产,划归在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名下的资产就达4.6万亿元。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预估,铁路总公司资产总计在20万亿元以上。合计下来,相当于5~6个中石油,10个国家电网。
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背负着以前铁路建设积攒下来的巨额债务。为了减轻改革负担,国务院决定,铁路总公司的国有资产收益,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历史债务问题没有解决前,国家对其暂不征收国有资产收益。铁路总公司还将继续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明确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不久,就在货运改革方面出了一记重拳。2013年6月15日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其成立以来第一次货运组织改革。改革旨在从根本上改进铁路货运服务,并依托铁路全天候、大运力、低运价等优势,从整列大宗货物运输到高铁快递包裹,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
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有四大内容。一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受理,随到随办,试图给广大客户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二是改革运输组织方式,根据客户的运输需求编制运输计划,及时安排装运,提高运输效率。三是清理规范货运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收费。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构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实行“门到门”全程“一口价”收费,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市场的感受是:现在要车皮不难了。原来人们印象中的“铁老大”变身“店小二”,迎合市场,改进服务,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货运需求不断回升,铁路货运装车呈攀升趋势。2013年1至11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61399万吨,同比增加4678万吨,增长1.3%。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60817万吨,同比增加5226万吨,增长1.5%。
铁路运输在我国客、货运输中均占有最重要地位。但铁道部长期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不仅成为制约铁路自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对于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也构成了现实阻碍。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建立;另一方面政府安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铁路体制改革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综合运输管理体制的建立。
随着国务院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改变,已经规划多年的铁路制度改革终于尘埃落地。铁路改革方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对于铁路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其实各种铁路体制模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完美的模式是没有的。中国的铁路改革需要借鉴各国经验,也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总体而言此次改革利应该远远大于弊。原铁道部既承担铁路建设规划和项目审批以及价格管制等政府职能,又承担路网建设与维护管理及运输组织及运输服务等企业职能,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这在历史上对于中国铁路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没有政企分开,其他什么改革都无法推进,什么模式都无从谈起。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其优势主要有四点:
一是通过改革,有利于形成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的铁路发展新格局。中国铁路总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可以落实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改革,提高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铁路发展后劲,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通过改革,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国家铁路局的安全监管责任,有利于厘清企业和政府角色,有利于从体制上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
三是通过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由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可以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优化布局结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
四是通过改革,铁路成立总公司以后,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的改革和发展对改善经济结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铁路是利国利民,关乎民众出行的便利性,而铁路公司化经营会使其提高效率,加快建设步伐,为老百姓创造更加便利地出行条件,获得更大的实惠。
铁路的这次改革,将掀开发展的崭新一页。相信铁路会用一个良好的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生活改善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中国税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中国税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李宁
国务院10月26日常务会议决定,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改革,将从2012年起在上海开展试点。改革试点目标是,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回顾近年来历次影响较大的税制改革,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另一次是2008年的结构性减税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一次体制性机制性的变革。至今进行的税制改革,也是在分税制改革基础上的完善和改进。2008年的结构性减税改革,主要针对增值税等大税种的改革,目的是拯救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衰退。国务院2012年在上海试点增值税和营业税扩容改革,一方面是对2008年结构性减税改革的延伸;另一方面如果试点成功全国推广的话,则是又一次税制领域的深刻变革,改革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变革性的特点。因为增值税第一大税种的地位决定了此税制改革必须结合其他税制改革进行,必须结合财税体制综合性改革进行,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是房产税改革有望全国推开,征收范围也涉及存量住宅。今年2月份,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改革,是税制向个人私有财产征收的一次重大举措,对于完善税制、提高直接税在整个税制中的比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地方主体税种就会消失。对此,从税制方面为地方开辟新的税源、建立新的支撑地方收入的税种则成了税制改革首先考量和解决的问题。纵观国际经验,房产税承担着充当地方主体税源的重大使命。这次在上海试点增值税改革,也与上海试点房产税改革有很大关系。当然,上海试点房产税,征税范围是增量房,目前的税制并不能适应整体税制改革需要。下一步,如果房产税继续深入改革,那么上海必须向存量房“开刀”,至于是否向首套房开征,还要观察增值税改革情况和民意对加税改革的可承受度。
二是绿色税制建设借机推进。所谓的绿色税制,就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税制体系,包括物业税、环境税和资源税等。当然现有车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但不尽完善,需要结合整体税制改革进行合并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与环境向匹配的税制体系,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而且也有利于人民根本利益保护。改革可谓大势所趋。如果增值税改革深入推进,并且秉承降低基本税率减税改革(有学者建议将增值税基本税率降低至11%),那么绿色税制改革必定会提上税制改革日程,随着增值税改革的进程有加快之势。
三是税制改革既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制改革必须依赖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为与税制改革紧密相连的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等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所以,推进税制改革,还要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程度。同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进程,也是决定税收改革的重要因素。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经济领域,当然国家花的钱也就少,自然收税的压力也就降低,减税改革推进阻力就小。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只管充当经济发展先锋,那么以结构性减税为主的税制改革就会降速,甚至延缓。
不管怎样,增值税试点了,房产税也试点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会逐渐深入,会逐渐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体系。
(甘肃省陇西县国家税务局 748100 身份证:***055 联系电话:*** 建行账户:***1828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支行东大街储蓄所,备注,如有条件,稿费请打卡号。此致敬礼。)
第五篇:改革深水区的成功探索
改革深水区的成功探索
——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五
在历史的演进中,许多时段看似静水深流,实则动人心魄。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奋斗,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多的亮点在改革开放,最大的难点也在改革开放。
今天来看,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跨越,还是法律体系的形成完善,抑或是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似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但10年前,要说经济总量在短短时间内跃居世界第二,要说能够构筑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要说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想象。
事非经过不知难。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发展阶段的概括,形象反映了过去1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从国内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许多深层矛盾逐步凸显,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此消彼长,中国进入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从国际看,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日益高涨的需求?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考验着改革的决心,也检验着统筹兼顾的智慧。10年间,身处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攻坚期,我们科学审视改革大局、正确判断改革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不仅向市场经济要效益,更向社会主义要公平。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堪称密集的改革举措,成为中国全面改革的鲜明注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10年间,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我们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改革呈现出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来势汹汹的非典疫情、百年一遇的汶川地震、波诡云谲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我们始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各种难题。在抗击灾害中提升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迎战金融危机中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此起彼伏的新问题中,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抵达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回望过去10年,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地攻坚克难,如果没有大刀阔斧地昂然奋进,就不会有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面貌新的历史性变化。以更多智慧、更大勇气和更强决心,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增进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更好地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