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2 23: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2011年6月9日在松阳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县卫生局局长王善亮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召开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的通知》(松人大常办〔2011〕13号)要求,现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我县医改工作推进情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央提出的医改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医改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近三年内,实现促进全民健康、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服务效率、保障卫生公平的目标。”据此,我县提出的医改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建立比较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用药安全;初步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自2009年9月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面形成推进卫生改革的强大合力

2009年10月,我县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林康任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劳社保等11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发改局分管局长任主任,卫生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分管局长任副主任,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县医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对全县医改阶段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县各个部门顾全大局、服务全局、密切协作,在深入学习领会医改精神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结合本县实际进行了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借鉴龙泉、青田、云和等地工作经验,并经多次讨论完善,制定了《松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松委〔2010〕4号)、《松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实施计划》(松政办发〔2010〕157号)以及八个配套政策,明确了我县医改工作任务,并对2010-201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职责,确保了各项医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致力民生,突破难点,初步建立卫生改革的保障机制

医改需要政府投入,而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医改资金的筹集是我县医改的难点。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任何领域的改革,都是经济社会全局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是服务于全局和得益于全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不仅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要求卫生工作融入全局,在服务全局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卫生事业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医改的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群众健康素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县政府狠下决心,不论财政多紧张,一定要保证医改所需资金。为此,县医改办组织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调研采集数据、组织座谈、征求意见,全面掌握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情况、收支情况和基层医疗单位对医改的的意见和建议等,并对新农合制度调整、绩效工资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所需资金进行反复、精心、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财政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新农合制度。2011年新农合资金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其中县政府补助提高到65元/人/年,补助总额为1259万元,比2010年增加257万元。二是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松阳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方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由政府负责其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所必须的建设发展经费、人员经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以及运行经费等,2011年支出费用2468.4万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月足额拨付。其中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需要,特别设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发展专项经费专户,2011年安排319.71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更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人员培训等,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拨付。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方案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林康县长代表县政府在全市医改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三)多措并举,广泛宣传,迅速形成深化推进医改的良好舆论氛围 为确保我县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新农合动员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动员会和医改推进会,全面动员部署我县医改工作。各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培训等各种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高频次地深入宣传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认识误区,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医改;高度关注和密切跟踪社会舆论动向特别是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动向,及时跟进做好

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舆论的引导权,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拥护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抓住重点,加强管理,稳步推进面上医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对照与市政府签订的2010年、2011年医改责任状,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医改各项任务得到了较好落实。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一是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我县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覆盖了全县90%的人口,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障全覆盖。2010年和2011年我县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为196327人、193700人,参保率均达到95%。二是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在2010年调整新农合制度以及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合并,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民个人出资部分统一、补偿水平统一、结算方式统一的基础上,2011年我县进一步调整方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住院报销剔除自费部分及起报线后,本县乡镇卫生院报销65%、本县县级医疗机构报销60%、县外医疗机构打8折后报销60%。城镇职工医保高支付限额为13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为7万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已经提高到我县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对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开展医疗救助,制定了《松阳县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试行)》(松政办发〔2010〕54号),救助资金目前由财政按实数拨付(2010年救助城乡困难人员1041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96.5万余元)。三是积极探索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为加强对医疗费用控制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局成立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控制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意见》,并在1月21日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吴苏君伤科医院签订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责任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及《浙江省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的要求,建立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委员会,在县级医院和古市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努力降低药品收入与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坚持同级医疗机构检查化验结果相互采用,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2010年新农合县域内住院均次费用为5140元,比2009年降低0.5%;新农合门诊均次费用为113.92元,比2009年降低0.2%。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实施。我县是全省第三批实施县,从3月23日零时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包括古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举办的4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为 507种(其中国家307种,省增补 150 种,县增补50种),品规达到770个,所有药物通过“浙江省医疗器械药品网上采购平台”集中采购,并实行一对一固定配供、零差率销售。目前,上述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100%配备基本药物,100%使用基本药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群众看病用药真正得到了实惠。据统计,从3月23日至5月5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价格平均下降达40%;门诊均次处方费用44.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8%;门诊人数44674人,比上年同期上升14.2%,群众的用药负担明显减轻,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争取到国家投资2000万元、省长资金1200万元、省特扶资金3500万元、地方债券3000万元,并获得减免省土地审批费用2000万元。项目总投资约为1.88亿,于2010年9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基础建设。省级计划投资支持的5家乡镇卫生院中,大东坝镇中心卫生院竣工验收,5月底将投入使用;裕溪卫生院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望松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水南卫生院尚在土地划拨阶段;安民卫生院修缮项目已完工。今年拟修扩建赤寿、新处、樟溪3家卫生院。通过今年的努力,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将全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制定了《松阳县村卫生室补网工程工作计划》,2010年57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按期完成。二是完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根据《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09〕19号)的要求,县编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意见》(松编委〔2010〕16号),明确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县卫生局下属股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全县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按每万服务人口15名和每个床位0.7名的标准以及边远山区乡镇适当增编的原则,全县20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核定人员编制496名。三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开展了“十二五”卫生人才工作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十二五”卫生人才工作的建议和对策。2010年-2011年5月,我县实施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10名;完成各类培训1833人次;继续实施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行动;巩固和完善省内和省际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邵逸夫医院、省肿瘤医院、市中心医院对口协作我县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对口协作我县中医院。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2010年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高到20元。目前,我县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65%,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9.2%;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1030人;为17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2010年全县新婚登记3226人,其中参加免费婚检3220人,婚检率99.81%,名列全市第一;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于2010年8月份开始实施,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11年3月底,全县共有1187名妇女补服了叶酸,1961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了每人5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款。

5.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强化“十二五”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工

程,按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做强做大县人民医院。加强县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强化县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带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积极调研探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服务效率,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深化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亟需研究解决相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基层卫技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不够完善

根据我县的情况,县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太少,其中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的编制数分别是259人、120人,为18年前定编,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急需增加人员编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缺口150余名;村卫生室人员缺口100余名。同时,人才引进困难,近年来县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公开招聘都不能招满计划数。此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不完善。根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编制数设岗。全县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中,2010年7月以后取得中级、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都将面临无岗位可聘的困境,因此不能获得相应职务级别的工资(当前,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已有14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未获得技术职务聘任)。此举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导致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外流,因此急需结合我县实际,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探索。

(二)医改工作任务重,财政投入压力较大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投入大,特别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卫生人才的培养培训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三)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急需调动工作积极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呈上升趋势,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由于医务人员紧缺,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每个医务人员每月只能休息3-4天,承担工作任务较重,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业务骨干,虽然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收入却没能相应增加,急需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以及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市内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和市内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卡通”等都急需完善。

(五)医疗卫生系统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和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如药价虚高问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和“红包”问题,医疗机构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问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影响医改的顺利推进,削弱改革的实际效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当前,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已经从医改的方向、原则转移到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上来。随着医改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县政府将进一步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要求,全力以赴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根据与市政府签订的医改工作责任书和我县医改工作实际,细化分解工作指标,按照分层抓落实的原则,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目标责任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部门,推动具体工作任务的逐项落实。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执行上级政策不变形,确保正确改革方向不偏离,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医改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逐级督查、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制度,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到位,并有效加强对改革进展和效果的考核评价,使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四是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有效的形式和办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科学的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推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幸福。下阶段,县政府将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认真抓好医改的各项工作,让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真正温暖民心、惠泽民生,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两个建成、三大跨越”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抓好这五项改革,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长期薄弱的状况,扭转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指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在2009-2011年需要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第三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档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中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指出,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发布以来,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一是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亿,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诊小病。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三是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预防接种、健康档案等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体制机制创新稳步展开。

会议指出,当前医改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改革持续推向深入。“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5万名以上全科医生。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化补偿机制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管办分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会议要求在重点突破以上三项改革的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5年达到40元以上。加快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行业、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会议要求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落实政策,改善执业环境,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第四篇: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2011年6月9日在**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县卫生局局长 ***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召开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的通知》(松人大常办〔2011〕13号)要求,现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我县医改工作推进情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央提出的医改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医改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近三年内,实现促进全民健康、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服务效率、保障卫生公平的目标。”据此,我县提出的医改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建立比较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用药安全;初步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自2009年9月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面形成推进卫生改革的强大合力

2009年10月,我县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林康任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劳社保等11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发改局分管局长任主任,卫生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分管局长任副主任,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县医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对全县医改阶段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县各个部门顾全大局、服务全局、密切协作,在深入学习领会医改精神的基础上,相关部门结合本县实际进行了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借鉴龙泉、青田、云和等地工作经验,并经多次讨论完善,制定了《**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松委〔2010〕4号)、《**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实施计划》(松政办发〔2010〕157号)以及八个配套政策,明确了我县医改工作任务,并对2010-201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职责,确保了各项医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致力民生,突破难点,初步建立卫生改革的保障机制

医改需要政府投入,而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医改资金的筹集是我县医改的难点。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任何领域的改革,都是经济社会全局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是服务于全局和得益于全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不仅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要求卫生工作融入全局,在服务全局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卫生事业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医改的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群众健康素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县政府狠下决心,不论财政多紧张,一定要保证医改所需资金。为此,县医改办组织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调研采集数据、组织座谈、征求意见,全面掌握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情况、收支情况和基层医疗单位对医改的的意见和建议等,并对新农合制度调整、绩效工资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所需资金进行反复、精心、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财政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新农合制度。2011年新农合资金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其中县政府补助提高到65元/人/年,补助总额为1259万元,比2010年增加257万元。二是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方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由政府负责其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所必须的建设发展经费、人员经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以及运行经费等,2011年支出费用2468.4万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月足额拨付。其中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发展的需要,特别设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发展专项经费专户,2011年安排319.71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更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人员培训等,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拨付。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方案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林康县长代表县政府在全市医改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三)多措并举,广泛宣传,迅速形成深化推进医改的良好舆论氛围 为确保我县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新农合动员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动员会和医改推进会,全面动员部署我县医改工作。各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培训等各种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高频次地深入宣传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认识误区,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医改;高度关注和密切跟踪社会舆论动向特别是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动向,及时跟进做好

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舆论的引导权,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拥护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抓住重点,加强管理,稳步推进面上医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对照与市政府签订的2010年、2011年医改责任状,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医改各项任务得到了较好落实。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一是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我县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覆盖了全县90%的人口,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障全覆盖。2010年和2011年我县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为196327人、193700人,参保率均达到95%。二是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在2010年调整新农合制度以及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合并,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民个人出资部分统一、补偿水平统一、结算方式统一的基础上,2011年我县进一步调整方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住院报销剔除自费部分及起报线后,本县乡镇卫生院报销65%、本县县级医疗机构报销60%、县外医疗机构打8折后报销60%。城镇职工医保高支付限额为13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为7万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已经提高到我县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对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开展医疗救助,制定了《**县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试行)》(松政办发〔2010〕54号),救助资金目前由财政按实数拨付(2010年救助城乡困难人员1041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96.5万余元)。三是积极探索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为加强对医疗费用控制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局成立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控制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意见》,并在1月21日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吴苏君伤科医院签订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责任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及《浙江省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的要求,建立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委员会,在县级医院和古市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努力降低药品收入与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坚持同级医疗机构检查化验结果相互采用,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2010年新农合县域内住院均次费用为5140元,比2009年降低0.5%;新农合门诊均次费用为113.92元,比2009年降低0.2%。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实施。我县是全省第三批实施县,从3月23日零时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包括古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举办的4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为 507种(其中国家307种,省增补 150 种,县增补50种),品规达到770个,所有药物通过“浙江省医疗器械药品网上采购平台”集中采购,并实行一对一固定配供、零差率销售。目前,上述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100%配备基本药物,100%使用基本药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群众看病用药真正得到了实惠。据统计,从3月23日至5月5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价格平均下降达40%;门诊均次处方费用44.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8%;门诊人数44674人,比上年同期上升14.2%,群众的用药负担明显减轻,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争取到国家投资2000万元、省长资金1200万元、省特扶资金3500万元、地方债券3000万元,并获得减免省土地审批费用2000万元。项目总投资约为1.88亿,于2010年9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基础建设。省级计划投资支持的5家乡镇卫生院中,大东坝镇中心卫生院竣工验收,5月底将投入使用;裕溪卫生院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望松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水南卫生院尚在土地划拨阶段;安民卫生院修缮项目已完工。今年拟修扩建赤寿、新处、樟溪3家卫生院。通过今年的努力,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将全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制定了《**县村卫生室补网工程工作计划》,2010年57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按期完成。二是完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根据《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09〕19号)的要求,县编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意见》(松编委〔2010〕16号),明确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县卫生局下属股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全县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按每万服务人口15名和每个床位0.7名的标准以及边远山区乡镇适当增编的原则,全县20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核定人员编制496名。三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开展了“十二五”卫生人才工作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十二五”卫生人才工作的建议和对策。2010年-2011年5月,我县实施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10名;完成各类培训1833人次;继续实施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行动;巩固和完善省内和省际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邵逸夫医院、省肿瘤医院、市中心医院对口协作我县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对口协作我县中医院。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2010年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高到20元。目前,我县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65%,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9.2%;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1030人;为17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2010年全县新婚登记3226人,其中参加免费婚检3220人,婚检率99.81%,名列全市第一;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于2010年8月份开始实施,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11年3月底,全县共有1187名妇女补服了叶酸,1961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了每人5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款。

5.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强化“十二五”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工

程,按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做强做大县人民医院。加强县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强化县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带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积极调研探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服务效率,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深化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亟需研究解决相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基层卫技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不够完善

根据我县的情况,县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太少,其中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的编制数分别是259人、120人,为18年前定编,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急需增加人员编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缺口150余名;村卫生室人员缺口100余名。同时,人才引进困难,近年来县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公开招聘都不能招满计划数。此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不完善。根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编制数设岗。全县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中,2010年7月以后取得中级、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都将面临无岗位可聘的困境,因此不能获得相应职务级别的工资(当前,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已有14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未获得技术职务聘任)。此举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导致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外流,因此急需结合我县实际,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探索。

(二)医改工作任务重,财政投入压力较大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投入大,特别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卫生人才的培养培训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三)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急需调动工作积极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呈上升趋势,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由于医务人员紧缺,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每个医务人员每月只能休息3-4天,承担工作任务较重,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业务骨干,虽然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收入却没能相应增加,急需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以及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市内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和市内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卡通”等都急需完善。

(五)医疗卫生系统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和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如药价虚高问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回扣和“红包”问题,医疗机构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问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影响医改的顺利推进,削弱改革的实际效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当前,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已经从医改的方向、原则转移到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上来。随着医改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县政府将进一步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要求,全力以赴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根据与市政府签订的医改工作责任书和我县医改工作实际,细化分解工作指标,按照分层抓落实的原则,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目标责任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部门,推动具体工作任务的逐项落实。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执行上级政策不变形,确保正确改革方向不偏离,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医改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逐级督查、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制度,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到位,并有效加强对改革进展和效果的考核评价,使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四是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有效的形式和办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科学的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推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幸福。下阶段,县政府将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认真抓好医改的各项工作,让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真正温暖民心、惠泽民生,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两个建成、三大跨越”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的报告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改工作有关精神,紧密围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真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责,把做好医改工作作为落实“民生”大事来抓,为确保我市人民用药安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宣教,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在系统内部认真组织学习医改方案,特别突出有关药品保障内容的把握;向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广泛宣传医改有关精神,努力调动参与和推进医改的积极性,促使其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上主动创新,适应形势需要。二是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完善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一是完善市农村食品药品“三网”。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举办市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班,对来自各乡镇、行政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普及药品安全知识,提高“两员”的监管水平。二是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近年来,我局在行政许可上向农村各自然村倾斜,大力普及推广便民药店工作,方便群众购药,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购上放心药,吃上放心药。

二、加强调研,积极为医改工作出谋划策

(一)深入基层,积极听取各方建议意见。根据《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方案(2009-2011年)》攀府发([2010]3号)的要求,我局紧密结合自身职能,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收集各职能科室及群众对医改药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市医改办汇报衔接,及时掌握医改最新动向和政策。加强对对口县区盐边的医改工作的调研,听取县区政府在医改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向市政府和市医改办汇报,为政府在医改工作出谋划策。2011年全年对盐边开展医改工作调研三次形成调研报告三篇。

(二)积极推进,建立市应急医药储备长效机制。为确保发生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时医药及时有效供应,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经我局积极协调,通过择优比较选定四家药械批发公司作为我市医药储备单位。

三、明确责任,保证药品质量

(一)确保对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对经营企业严格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加强对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我市现有药品经营企业524家,其中单体药店103家,连锁门店403家,药品批发企业13家,连锁企业总部5家;加强巡查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市药品批发企业和连锁企业总部全年共开展了四次基本药物监督检查,电子监管监督专项检查四次,覆盖率100%,对全市零售企业开展了各项专项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对全市98家企业开展了GSP追踪检查,其中限期整改6家,全年共出动人员3230次,车辆520车次,检查企业1300家次。

(二)确保持续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高压态势。

我局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强化稽查执法,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对制售假劣药品和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把药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力争全市药品安全不出事。

1.加强监督抽检检查。截止目前,我局已完成药品的监督抽样任务772批。基本药物抽样覆盖率达到33.96%,抽样不合格率77.31%。

2.强化特殊药品监管,加强反兴奋剂治理工作。《麻按照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管理规定,对辖区内特殊药品生产、使用、经营企业专项检查,100%地覆盖了辖区内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经检查,各企业的特殊药品采购、仓储管理和各项防盗设施和帐物基本达到要求。

3.加强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力度。2011年对全市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药品广告监测,全年共监测广告24个,移送违法药品广告12个,回复违法药品广告举报3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充分发挥我局门户网站作用,积极开发药品查询和监管软件,大力推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我市药品监管系统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动态监管、高效运转,不断提升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加强药品使用单位的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药品检测力度,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整顿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

三是加强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加大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力度,健全网络组织,提高执法能力,完善监管体系。

2012年1月20日

下载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市医改第二督查组各位领导: 你们好: 自中、省、市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赵玖梅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

    城关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 益,关系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山......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的报告盐池县人民医院 2011年7月县卫生局 2011年在县委、政府、主管厅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以卫生厅在我县召开全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根据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现将我委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

    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提升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为全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