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
摘 要: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我国首次发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至今已有50年历史。在这期间,产生了7个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主要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将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特别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时代特点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的产生和体系的建立起到划时代意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对地观测系统
1.引 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本文采用“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这一术语原由赵松乔1983年提出[1]。该术语的采用与林超于1954年提出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2]、黄秉维于1958年提出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3]两个术语相关。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诞生于1954年,该方案当时命名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大纲(草案)”[2]。从发表至今已经有50年历史。在回顾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发展史。综观不同历史时期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1954年两个区划方案建立了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的基本框架,林超、冯绳武等为综合大学地理系教学需要,提出了一个以干、湿、温度、地貌等指标划分的东西2部分、4地方、10地区、31区、105亚区的五级区划方案[2]。1957年,教育部在此分区方案基础上,修订为8区、36副区的综合区划方案。1954年,罗开富发表了为编撰中华地理志分区自然地理方案,提出了2部分、7个基本区、23个副区的三级区划方案[4]。1959年和1961年两个区划方案全面、系统地发展了区划方法论,成为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标志。
1959年,黄秉维发表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5].该区划方案的发表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该区划方案提出了3大区、6个热量带、18个地区和亚地区、28个地带和亚地带、90个省的7级分区方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为农业服务的区划目的。1961年,任美锷、杨纫章针对1959年方案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提出了由8
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65个自然省和未继续划分的自然州组成的4级区划方案用[6]。1963年侯学煜从强调为大农业服务的实践出发,提出了6带加1区、29个自然区的两级区划方案[7]。
1980年的方案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与行政区划有机衔接的区划方法论中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委员会1980年完成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中,提出了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9个温度带,21个区,西部干旱区2个温度带、12个区和青藏高原区个温度带、4个区的区划方案,并首次在低级区划分中,提出了保持县界完整性的区划指标,发展了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与行政管理区划有机衔接的新方法[8]。
1983年,赵松乔提出了3大自然区,7个自然地区,33个自然区的3级区划方案。并提出自然亚区和自然小区的共5级区划系统[9],明确指出自然小区采取自下向上组合方法由土地类型综合而成。我国20世纪50至80年代经过7个主要区划方案的实践,建立了完整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其中关于自上向下区域划分方法、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处理方法、高级区划单位的认定、单一指标与多指标区划方法等成为区划理论的经典。
1999年,杨勤业、李双成提出了3个生态大区、16个生态区、52个生态地区的三级中国生态地域划分方案[10]。2001年,傅伯杰、刘国华等提出了3个生态大区、13个生态地区、57个生态区的三级中国生态区划方案[11]。这两个方案与侯学煜1988年的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明确提出区划的目的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而后者的目的是为大农业发展服务。
3.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
对于区划原则和等级单位体系存在的观点分歧和方案的不同,集中地反映在各级区划单元界线划定上。为了解决热带与温带之间连续过渡所产生的困难,结合中国亚热带性非凡显著的特点,借用气候学的概念,划分出一个亚热带,可以缓冲和弥补某些缺陷,更正确地刻画自然界的渐变。竺可桢[12]、黄秉维[13,14]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亚热带的北界接近北纬34°,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由于这条界线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在农业生产上,意义都比较明确,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但界线的具体拟定仍存在一些分歧。中国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地域广袤,两者之间无论在自然界的客观实际还是在农业生产状况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把它们区分开来是有意义的,但它们之间的界线划分至今仍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议[15,22]。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表最基本的分异规律,亦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关于地带性学说,近百年来一直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不同的理解。黄秉维主张从广义来理解地理地带性分异规律,认为自然地理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3个组成部分。胡焕庸等主张狭义理解,即地带性主要是指纬度地带性,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属于非地带性。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1959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揭示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
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各类自然区划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而得到充分反映[23]。
在黄秉维1959年区划方案中,直至第三级的划分都遵守生物气候原则,即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广义的地带性,划分的结果亦基本上是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反映。低级区划单位的地域分异则是地方性差异,主要取决于非地带因素,以地貌、地质构造与岩性、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为划分依据。
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为垂直自然带。发育在不同地域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具有各自非凡的带谱性质、类型组合和结构特征。发育在不同水平地带的垂直自然带的各类型之间,亦存在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它们在三度空间上的规律变化。黄锡畴[24]研究了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划分出大西洋沿岸垂直带结构亚纲、大陆垂直带结构亚纲和太平洋沿岸季风区垂直结构亚纲。姜恕[25]在划分川西滇北山地垂直带类型时,主张将垂直带谱分为纲、类、型等3级。
多山地和高原是中国自然界的突出特点之一。60年代以后,随着青藏高原自然区划工作的开展,高原山地自然区划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并日益深化。应用三维地带性观点进行垂直自然带谱分析,已较广泛进行。中国几大高原的地势结构不一,海拔高度不同,在自然区划中的位置也不一样,郑度等[26,27]认为,要阐明其自然地域分异,必须对高原各种地貌类型组合的基面的海拔高度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不同区域确定代表基面及其海拔高度范围,以便首先使水平地带性得到充分反映,然后再体现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张荣祖等[28]按照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带谱结构、优势垂直带以及温度、水分条件等特点,将青藏高原的垂直自然带划分为季风性和大陆性两类带谱系统,前者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和高寒半湿润3个结构类型组,后者又分为高寒半干旱、高寒干旱、高寒极干旱、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等6种结构类型组。郑度、杨勤业等[23]认为,热量平衡随高度而改变是垂直地带性的起因,是在能量分布和水分作用等基本分异背景下派生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既有与水平地带相同的成分,但亦有大量相似的和独特的成分,它不完全重现纬度地带的序列。同时,垂直带的类型结构存在于它所处的水平地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育和发展起来的。
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关系的深入研究,为高原山地的自然区划提供了可能。关于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长期存在不同观点。或认为水平地带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或认为高原上的地带仅能由垂直带辨认,或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郑度等
[29]认为,从三维地带性出发,高原边缘的垂直带与毗邻低地的水平地带有联系,在内部其基带优势垂直带在高原面上联结、展布,反映出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异,反过来又制约着垂直自然带的特点,是三维地带性在高原上的体现。从上述熟悉出发,依据大地貌的区域差异,温度、水分条件的不同组合,地带性植被、土壤和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的异同,高原被划分为9个自然地带。这一划分已经成为协调区域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亦为世界其他高原山地提供了借鉴[30]。
地表的自然地带性是复杂历史过程的产物,每一个地带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年龄。由于现代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四度时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张荣祖等
[28]研究了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水平地带和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邢嘉明等[31]分析了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水平地带的变化。杨勤业等[32]绘制了黄土高原不同时期自然地带示意图,认为现代自然地带是第三纪以来地质历史演变的产物。但时间因素或残遗因素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l]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地理学报,1983,38(1):1-10.[2]林超,冯绳武,关伯仁.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大纲(草案).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油印稿),1954.[3]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地理学报,1958,24(4):348-365.[4]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草案.地理学报,1954,20(4):379-394.[5]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科学通报,1959,(18):594-602.[6]任美颚,杨纫章.中国自然区划问题.地理学报,1961,27:66-74.[7]侯学煜.对于中国各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科学通报,1963(9):8-26.[8]中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科学出版社,1984.[9]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10):l87-413.[l0]杨勤业,李双成.中国生态地域划分的若干问题.生态学报,1999,l9(5):596-601.[11]傅伯杰,刘国华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生态学报,2001,2l(1):1-6.[12]竺可桢.中国的亚热带.科学通报,1958,8(17):524-528.[13]黄秉维.竺可桢同志与中国热带和海南岛的科学研究.地理研究,1984,3(1):1-14.[14]黄秉维.关于中国热带界线问题:I.国际上热带和亚热带定义.地理科学,1992,12(2):97-104.[15]陈史坚.南海赤道和热带界线划分的探讨.热带地理,1982,(2):20-24.[16]邓先瑞,刘卫东,蔡靖芳编著.中国的亚热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1-236.[17]江爱良.论中国热带亚热带气候带的划分.地理学报,1960,26(2):104-109.[18]何大章,何东.中国热带气候的北界问题.地理学报,1988,43(2):176-182.[19]唐永銮.从地植物学的角度论划分中国亚热带和热带的依据及其界限问题.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1):135-143.[20]曾昭璇,刘南威,李国珍等.中国热带界限问题的商榷.地理学报,1980,35(1):87-91.[21]任美锷,曾昭璇.论中国热带的范围.地理科学,1991,11(2):101-108.[22]吴绍洪,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地理学报,2000,55(6):689-697.[23]郑度,杨勤业,赵名茶等,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1-167.[24]黄锡畴.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见:《黄锡畴论文选集》编委会.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一黄锡畴论文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8.[25]姜恕.川西滇北地区自然地理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异.见:中国地理学会.1962年自然区划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11-126.[26]郑度,杨勤业.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几个问题.地理学报,1985,40(1):60-69.[27]郑度.山地与高原综合自然区划问题的探讨.地理集刊,第21号(自然区划方法论).1989,21-28.[28]张荣祖,郑度,杨勤业.西藏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178.[29]郑度,张荣祖,杨勤业.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地理学报,1979,34(1):1-11.[30]郑度主编.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14.[31]邢嘉明,等.京津区域生态地理环境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1-200.[32]杨勤业,等.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29.
第二篇:综合自然地理
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
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从事自然区划工作的准则,是选取区划标志、指标,采用区划方法,以及建立区划等级单位系统的准则。
发生学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发生学原则:发生统一性和相对一致性是一切区域的本质属性,在自然区划中,必须阐明区域自然综合体的统一形成过程和古地理分化过程,即必须遵循发生统一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统称为发生学原则。
1.区域共轭性:自然区划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区域,区域共轭性是一切自然区域的基本属性——统一性、唯一性、地域上的不可分割性。
1.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在自然区划工作中,必须查明区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各个方面,用全力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从事自然区划工作应当遵循的综合性原则。
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
一、古地理方法
1、基本思路:在自然区划工作中,运用古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去查明区域分异的历史过程,揭示地表区域分异规律,认识自然区域的发生统一性,是贯彻自然区域发生学原则的主要方法。
二、部门区划叠置法与地理相关分析法
1、部门区划叠置法
(1)基本思路:主要是利用部门自然区划的成果,直接将部门区划图(如气候区划图、地质地貌区划图、土壤区划图以及植被区划图等)相互重叠和对比分析,进行分区划界。
三、主导标志法
1、基本思路:就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某种能够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和指标作为分区划界的客观依据,是贯彻主导因素原则的基本方法。
四、地域聚类法
1、基本思路
地域聚类法:就是在土地类型制图或景观类型制图的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聚类分析,把具有发生学联系和共轭关系的不同土地类型单位或景观类型单位合并为一定的自然区域,是贯彻发生统一性和地域共轭性原则的一种区划方法。
五、自然区划工作程序
1、两种基本类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进行自然区划,就是根据大、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性,在大的地域单位内逐级揭示其内在差异性,先划分高级区域单位,后划分低级区域单位。自下而上进行自然区划,就是运用地域聚类方法,去编制自然区划方案。
一、热力分异与纬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地表自然景观和它的各个组成要素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这个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性就称为纬度地带性。
1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各部门地理学为基础,以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特征,即着重研究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揭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变化发展规律。
2耗散结构:任何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不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还是地理的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
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借助于外界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地变化,并能进行自组织,导致体系本身的熵减少。
3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会百分之百地被逐级输送,而是按照一定的转化效率,沿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上逐级明显下降,这个转化效率就称为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中,生态效率平均约为10%。
4、地域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以及它的整个景观,按地理坐标所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5水平地带:是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综合体,不仅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可以代表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带性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6土地分类: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对土地单元的类型划分,即根据各个土地单元发生过程和现代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组,使同组的土地单元尽量相似,不同组的土地单元差异明显,从而概括出各种土地类型。7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服务目的的对土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包括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8人地关系:一是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二是地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分布。人地关系的地域性或地域组合正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9或然论(人地相关论):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社会、历史、心理)的复合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有生理适应能力,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10负熵:就是对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表示对熵的抵消。
1944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首先提出负熵,认为生命有机体如果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状态,就是死亡。11省性分异:存在于一定的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即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分异,称为省性分异。
2、形成机制
①地表的热量来源: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地表获得太阳能的数量决定于太阳辐射强度、日地距离、太阳光线对该地区的入射角、以及太阳光经过大气圈时所发生的变化等。
由于地表太阳辐射分布随纬度变化,从而产生了全球性热力差异,并导致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和过程、以及整个自然景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②地表的热量分布: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沿纬度呈带状分布决定于行星-宇宙因素,地带性主要表现在地球的自然表面,主要决定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态和运动。
3、基本格局(环境效应):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出五个天文地理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划分五带的具体标志:有无直射的太阳光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1)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特点: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所取代。表现——热量带(自然带):赤道带、热带、(边缘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带)。
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2)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海洋的地带性分异表现在大洋表层的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即大洋表层性质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二、海陆分异与经度(干湿度)地带性
1、经度地带性:在大陆上,当人们从沿海走向内陆,就会感觉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湿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景观沿经度方向发生显著的有规律的变化,这个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性就称为经度地带性或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
2、形成机制
(1)海陆分异是经度地带性发生的前提条件;(2)海陆相互作用是经度地带性发生的必要条件;
(3)经度地带性是在海陆分异的背景上产生的一种非地带性分异;(4)地球内能是导致海陆分异的主导因素。
3、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
(1)地球上海陆面积对比差异大;
(2)海洋和陆地在地表各个纬度带分布不均;(3)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4)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环状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沟。
第三篇:综合自然地理论文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课 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庞有智老师 班 级 2009级2班 姓 名 祁 秀 珍 学 号 20091541008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简言之,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与地域分异,并强调运用综合观点和方法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它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理所当然应发挥重要作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应用性自然区划、自然保护、景观生态设计、区域开发, 以及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预测等方面所做的贡献, 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总目标服务的。
一、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农业生产是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 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 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因此, 农业生产并非单纯的经济再生产, 也是自然再生产。农业生产比任何其他生产都更紧密地联系着和依赖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不仅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环境并作为农业生产力的一部分参与生产过程, 而且影响农业地域分工, 决定其季节性和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 自然条件并不是只以其某一组成成分作为一种因素或资源制约农业生产,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农业生产发生作用。因此, 仅仅依靠对自然界“ 分割的部分”即个别成分的研究, 是不可能成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
作为农业生产目标的生物产量, 除人类生产活动的作用之外, 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效应的体现。关于生产综合体结构特征和农业生产潜力的研究, 是使农业获得预期产量的前提。此外, 自然地理综合体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相应变化。在这方面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无疑有助于防止农业生产中诸如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因破坏植被而加剧水土流失, 因土地及其他资源利用不当造成土地紧张、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弊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方针,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土地类型研究, 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 对于指导农业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可以发挥最显著的作用。
1、综合自然区划的农业应用
我国的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具有为农业服务的优良传统。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制定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着重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区划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时, 特别重视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 并从中选取对农业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区划依据。因此, 所划分的自然区既能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 又能反映农业生产潜力和发展方向的区域差别。1984 年正式出版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 该区划把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当作主要的任务, 把“ 重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当作区划原则之一;在等级单位系统的确定与各级自然单元的划分指标上也优先考虑农业生产需要;区划报告还专设一章进行农业自然资源评价, 探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阐述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 以及加强自然保护等众多方面的问题。
2、土地类型研究的农业应用
土地类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只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对农业土地类型单元建立土地清册。农业土地类型是在通用的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其次是他的利用特点。
第二步,开展农业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农业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与一般土地类型的评价有区别, 其特点在于选取评价项目和确定指标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第三步,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制定土地开发利用与综合整治规划。为因地制宜地布局农牧业生产,建立科学的用地结构,以及定向改造土地和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种种实际问题服务。
二、城市和工程建设中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自然条件是城市生存的根本条件,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于城市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始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影响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改变自然环境整体。因此,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城市建设的许多方面做出贡献, 例如, 城镇体系的布局、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形象策划及城市用地评价等等。
任何城市都包含许多地段。这些地段尽管不可能存在地带性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方面的差异, 但仍具有不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相对于城市中心的地理区位也有差别。通过对城市用地的综合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分等, 编制土地分析图和评价图, 可以为合理选择城市用地, 正确划分其功能区及制定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行一般性工程评价时, 通常应编制景观级应用自然区划图, 并以景观作为基本评价单位, 最后还需进行景观的工程评价分类。对于特定的工程评价, 例如公路、铁路的工程评价, 则需要具体分析各路段的地方性条件, 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地方性标志。《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在这方面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成功经验。
三、为旅游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旅游地开发建设必须首先进行旅游地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学可以在区域背景条件分析、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旅游功能区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旅游活动将对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主要是不利的影响,并可能最终破坏其地理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和挖取表土、捕捉动物、采摘植物枝叶花卉、损毁建筑物、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 是旅游地经常发生的情况。因此,需要按不同土地类型进行旅游地的稳定性评价、容量分析和自然保护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
四、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形成的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具有运用地理学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的特色。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则是现代地理学领域中的新兴应用研究方向。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地理学中的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只不过从前偏重于探讨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而现在愈来愈注重两者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人对自然的作用。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国民经济各部门, 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四篇:综合自然地理总结
综合自然地理总结
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实习技能得到了提高,班级凝聚力得到加强,回归大自然,体会到科学理论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锻炼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首先,我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知道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和保护,会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培养了实践技能。其次,观察每一个实习点的自然状况,有疑问马上和同学讨论,主动找老师帮忙,解决疑惑,不但丰富了知识还加强了师生情感和同学间的凝聚力。再次,我们对构造运动、褶皱、背向斜、风化、化石、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流水地貌、河床地貌、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地理分布、土壤调研、水文物理特性、河流污染及治理、峡谷地貌、植被分布、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图使用及气候气象相关运动、作用、现象、地貌等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中的钙华、峰林、峰丛、波痕、溶洞、峡谷、刃脊、孤峰等的认识以及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区别有了深入的理解,为我们以后的学习、科研、管理工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这次野外实习不断巩固了我们的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知识,还提高了野外综合素质,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野外实际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并学会了许多也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从中得到更加充分地领会。
我们在获得众多的收获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带的地质罗盘过少,准备的资料过少,在某些风景区个别同学注重拍照纪念忽略了对自然本身的观察、认识和了解。因此,在以后的野外实习中我们应当以此为鉴,吸取经验,克服不足,力求全面。最后,感谢老师们的指导,辛苦讲解。
第五篇: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品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 花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桥 龙宫 格凸河
考察时间:2012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 : 玉碗村 污水处理厂 宁谷
水温: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明度: 22.2厘米 28厘米 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习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