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5篇

时间:2019-05-12 23: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第一篇: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特点:数量不断增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以外,还涉及到资本,技术、劳务,人员流动以及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等;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已介入区域贸易一体化;非传统形式的一体化、跨区域的一体化、南北经济体一体化等现象已经出现。鉴于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应对

【正文】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一些国家实行超国家的经济调节,相互消除经济贸易壁垒,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区域性经贸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起来,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不平衡,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要求各国同时消除经济障碍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而在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间率先开展一体化运动则成为现实的选择。综合现有的各种划分方法,我们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形态。这种划分的依据是结合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政策的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划分的。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单从生产要素流动或经济政策等单一的角度分析和划分未免要出现片面性。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每一种形态的发展都不是按照严格的界限了实现的,是根据这些成员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定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是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具体成员实际情况。

1.关税同盟(CU)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形态,是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核,也是战后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付诸实践的基础。

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关税同盟内部,成员之间不仅相互减免关税,消除贸易壁垒,而且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FT)。一般来讲,关税同盟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内实行减免关税的统一政策。其最高目标是在同盟内部实现对外关税政策统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核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税同盟。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种形态,主要关注的是贸易。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之间相互减免关税,尽最大可能消除贸易壁垒,使各成员获得比较利益。但每个成员仍保留各自的对非成员的独立关税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自由贸易区发展十分迅速,几乎遍及全世界的各个地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属“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共同市场

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种形态。共同市场是各成员在实现共同对内对外关税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各成员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力图实现各成员在若干重要经济领域协调并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这种形态通常还要求成员之间在自愿协议基础上让渡部分主权,建立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及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利机构。如欧共体从一开始就普遍地被称为共同市场,但直到1985年以后才开始逐步的实现真正统一市场。

4.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四种形态,在联盟内部要求成员发行统一繁荣货币,建立中央银行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货币联盟通常与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相伴而生的。欧盟

根据1992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决定建立货币联盟,并经过8年的准备,于2002年1月1日起,欧盟成员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

5.经济和货币联盟

经济和货币联盟要求成员在经济、财政、福利、货币等领域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发行统一的货币。这类联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性质,建立起一整套立法、司法、行政和监督的联盟机构。在世界现有的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只有欧盟具有这样组织的性质。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盟将逐步实现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涉及共同市场与共同货币,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列整合或协调统一的政策。

6.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种形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高的形态。不仅包括经济政策的统一,也包括各成员之间的一些政治政策的统一。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政治一体化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政治一体化同样也涉及面很广,各种形态常常相伴而生,渐进发展,从现有的各种组织中,还没有这一类一体化组织。

上述六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也并不是具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也不是按部就班的逐级上升的。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备条件时,就可以超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组成更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主权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

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2.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3.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4.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5.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6.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7.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8.体制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http://jpkc.sysu.edu.cn/gjmyx/uploadfile/***.doc

第二篇: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

摘要: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科技。军事、思想、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世界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包含的内容更加多样性、形式更加丰富。在现今世界发展中,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的全球化,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加速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了民主的进程。为世界各个地区、国家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飞速发展,惹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社会的法治进程、文化水平、政治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一直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更进一步的打开了国门,与世界接轨。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福音,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在一些内容上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西方资本主义的融入相对来说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在文化上,西方文化的入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弱化等一系列不好的影响。本文就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的发展。

关键字:全球化;中国;经济;机遇;措施

一、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开辟中国市场,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快速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就业的问题。同时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还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结合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综合分析。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全球化的发展致使我国文

化不断的流向海外,提高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二)不利影响

1.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首先,外资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资企业投资的区域大部分都是经济发达、回报率高的高端区域。然而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物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科技支撑,大部分都比较廉价,但是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外资企业来到中国,进行垄断型经济发展,对我国当地的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外资企业大部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资金优势,而这正是我国企业所缺少的,所以,造成了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

其次,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我国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在现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下,发展中国家所收获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暂且不说,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发达国家所获利绝对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它们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以跨国公司为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较好的地方进行投资,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这样一来更加剧了发达国家与我国经济的差异。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多数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利益,有的还是在我国缺席的时候制定的。往往某种产业发展规则是在我国还没有充分发展此产业的时候就制定出来了,从而使我国遭受不公平待遇和巨大损失。

最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收到的利益则是微小的,由于各方面的政策的抵制,造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经济向这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中最大的受益者。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和我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挤占中国文化市场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结晶。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大举扩张,不断占领中国市场,获得了中国受众的喜爱,与此同时削弱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例如,近些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不断的受到中国人的追捧,而我

国传统节日则逐渐的“失宠”。中国传统的文化,遭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的变化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不断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困难,在当今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迫,民族文化的不断淡化,使得中国文化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二、应对全球化的对策

(一)经济上,不断改进措施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与世界接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迫在眉睫。加大力度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反击外资垄断、兼并。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要不断改进我国金融环境,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相关部门的监控职能,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完整,竞争力更加强大,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然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贸易。我国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展经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此同时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学习更多国外的先进技术,帮助我姑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我国应该看清经济形势,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办法,改进我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再次,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目前我国经济力量薄弱,单凭我国自己的经济实力是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的。中国要想在全球化中谋求发展,就必须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各自的经济市场,以不断强化我国的经济能力,抵御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入侵。

(二)文化上的改进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理性的看待,世界文化,不断谋求文化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的对待它过的文化,合理处

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因此,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异中求同。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文化、政治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的看待文化全球化,异中求同,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中国要倡导平等交往和对话,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不同文化之中寻找共同之处,达到合而不同。

其次,传承中国文化。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人类的智慧、美术内涵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文化要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的与国外文化相融合,并将其发扬光大。

最后,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时刻保持文化的新鲜性,才能保持文化的长青。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的进行形式上的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要注意保持本国文化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要结合宣传进行,增加文化的娱乐性,不要仅仅从教育方面出发。

总而言之,全球化就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发展措施,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全球化进程无疑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我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就要从根源上改进方法,从而应对全球化发展,获取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俞益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J].商场现代化.2006(17)[2] 史玉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3] 詹宏松.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简评《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4(05)

[4] 李萍.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J].经济师.2003(03)[1] 刘轶文.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9)

第三篇: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课题: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

一、原因①欧洲的共同特征

②近代以来的战争造成③二战后的西欧

④目的二、进程

1、开始:(时间,地点,标志)

2、成立

3、加快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建设:①建立关税同盟:

②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原则:

③欧洲共同体还着手建立

,稳定成员国之间的。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4、4、成立欧盟:①条件:

②标志:1991年欧共体成员在荷兰签订《_________________》,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定了实现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

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

()简称,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 政策,以及 的合作。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③意义:

5、欧元诞生①时间:

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②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

;因而

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民众的。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

参与推动的 的进程。

6、欧盟扩大:XX年,欧盟扩大到_____个成员国,包括中、东欧的、等国。

三、意义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想一想,为什么?结合教材P109阅读与思考,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世界和中国分别有何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重难点解析】

1、什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地理上相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对外增强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建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什么是主权让渡?主权让渡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往往越需要成员国转让国家主权。换句话说,各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与区域内或国际惯例接轨,有时不得不放弃本国的一些保障措施,以求得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欧洲一体化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②关贸总协定成立

③世界银行的成立

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3.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B.实现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c.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保证西欧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4、.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②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6.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是A.(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B.1969年“欧共体”共同目标的确定

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73年英国加人“欧共体”7.下列有关欧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它是欧洲国家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组织是欧盟由经济一体化向军事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D.欧盟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8.欧盟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共体的建立9.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10、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A.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c.有效地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总结与反思】课题: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ccccBcDA11、(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危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第四篇:区域和谐发展挑战和应对

“消费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研讨会发言提纲

区域和谐发展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世界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期并影响全球的每个地方,地区和谐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四大挑战:

1.经济、政治和技术的全球化进程加速;

过去,省、市或地区的居民为生活期望保存其工商业的特色;明天也会很像今天;今天,地方的居民已经知道,变化而非稳定是惟一的“不变”。跨国公司将在外造出更多代表本地特色的产品。

全球产业的地理位置在不断变化。可迁移的公司受到地方更低的成本或更好的技能和(或)一定的生活质量的吸引。而难解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工商业适合于那些曾经弃其而去的地区?

本地企业迁移不只寻求低成本,也因市场需求所迫。曾经占有市场的地方企业现在面临正在侵入的、支配更多资源、提供更好更低价格产品的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

产业转移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交流、交通和信息系统的不断进步;这些又促使货品、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迁移越出国界,并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相应地缩小。地方也不能期望保留他们所有的重要工商业。他们必须准备放弃那些正在萎缩和缺乏竞争力的部份,用新的、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代替。

在旧经济时代,货品在某些地方制造是因为其最低成本的优势。他们有过明显的国家特征,甚至是特别的地方特性。而在新经济里,货物可以在几处制造、各地装配。

同样,服务业者也可从多地收集信息,在他地处理、解读和分析信息,再在别地传送信息。开始,公司将总部机构从城市移到城郊,然后又迁到低成本地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外购其内部信息系统以从那些地域遍及国内外的特别厂商和技术处获取价值。

进一步,地方受重大的政治发展影响。全球势力的整体平衡正在发生改变。亚洲地区在兴起,随时准备步入日本和西方已取得的工业化水平。

冷战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资本短缺。大多数国家、地区和城市都有债务负担,不能筹集足够的内部或外部资金进行必要的投资以获取竞争优势、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公共部份有限资源的紧张。

而基本点是外在力量变快且常常出乎意料,进而转变了地方的命运。加上产业周期、贸易政策及相应的国家汇率变动,一个动荡的外部环境下的地方变动就可以理解了。

2.地区演进和城市盛衰使得地方风险增加;

通常情况,地方先从农村变成城镇,而后发展为城市和都市圈。近现代,城市从贸易中心转为产业中心,进而又变为提供服务。当污染、犯罪、拥挤、交通堵塞、教育和服务质量下降和高额税收等问题增加时,城市便向郊区扩展。起初人们坐车到城里工作,而后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就逐步移到郊区,这种情形几乎在美国的所有大都市圈都发生过。

当人们离弃穷人增多、服务成本增高而又不能从上级政府部门补足资源时,城市却必须靠其财政资源过活,减少服务、维持固定运营。城市基础设施恶化、服务差距扩大、衰败延伸呈螺旋式发生。与此同时,都市继续从内圈郊区向外围远郊增大。工厂和办事处也迁到更远处。不久,围绕核心城市的新的功能良好的边界城市出现。核心城市则与一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衰退中的经济和就业基础“争斗”。

上个世纪以来,新技术并不一定的出在城区而更多出现于能在经济活动中应用的任何地方——卫星通信、微处理器、机器人、激光、光纤、微机和集成电路。30多年前,城市经济学之父

Wilbur Thompson曾指出,因城市过快的周期性衰落不能承载老化的城市资产和产业及人口减少,使其赶不及下一稳定或增长期的出现。在人们认同需要加快对变化的反应时,对为何有些都市增长快于其他地方、有些甚至并不增长的原因解释却相去甚远。而我们知道地区衰落的成因远远多于与有关增长的快速变化的因素。

3.增多的竞争对手拼力争夺稀缺资源;

面对增加的问题,地方相应地通过增多的经济发展机构以针对突出的——规划、金融、市场营销、旅游和出口——有关地方提升的所有任务。这些机构用公有资金在本地和海外做广告、派遣推销使者。但不久他们就会发现,其他地方也在同样的努力并做得相当老到。

4.地方对本地资源过度依赖。

地区十大应对措施:

1.要确立应对挑战的战略愿景;

2.需要建立市场导向、策略性的规划流程;

3.必须采用一种真正的针对地方产品和本地客户的市场方法;

4.一定要确立与其他地区竞争的本地项目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5.需要具备区域有效交流和促进竞争优势的技能;

6.要实行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的多元化和发展灵活应变的运行机制;

7.必须发展和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特质;

8.必须更多依靠私营成分对本地的贡献度;

9.在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和领导的变化进程的差别中,各地需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变化过程;

10.地方必须发展有组织的、程序化的机制,以维持地方发展,把握每一发展机遇。

影响世界变局的全球竞争、技术加速和政体分合迫使地区选择一条策略的、开创性的道路 以应对未来。

上海经济学会会员张惠俊

二○○五年十一月

第五篇:区域银行 中国智慧

区域银行 中国智慧——九江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12-11-19

日期:11月19日 来源:金融时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

从一元、两元的存款到上百种金融产品的选择,从资产总额7亿元到近800亿元,从袖珍银行到全国一流的区域银行„„成立于2000年11月的九江银行用短短的十二年实现了从孕育到成长、从成长到转型的华丽嬗变——业务飞速发展、风控能力提高、管理不断创新、实力逐年提升,九江银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区域银行发展之路,更开拓出一条拥有中国智慧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十二年来,九银人风雨兼程、携手共进,九江银行凯歌高奏、阔步向前:金融产品在创新、经营理念在转变、战略布局在拓展、品牌优势在提升。低风险、高效益、快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使她的股东和客户感到欣慰,也给关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成功实现转型跨越?九江银行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良好的内部机制来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坚持用卓越的企业文化来引领自身的科学发展。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正大”是九江银行企业精神的核心。正,是公正、正直、正气;大,是包容、大度、大气。正气大气固行,是九江银行发展的根本,在正气大气中,九银人大团结干事业、大奋斗创品牌、大和谐铸老店、大诚信葆常青,敢想敢做、敢打敢拼,实现了九江银行的快速崛起。

大团结干事业

团结是上下齐心,是九江银行快速稳健发展的力量基础。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谁是英雄?那些能够战胜自己欲望的人就是英雄。”九江银行呼唤英雄,但她更倡导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她所向往的英雄是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将自身融入团队之中;她所推崇的团队是齐心协力、携手向前,朝着共同理想奋进。十二年来,奔着“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九银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实现了其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过百倍的增长,并连续五年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最佳监管级别二级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中,九江银行位居全球银行第568位、中国银行第51位。

团结突显力量,也需要智慧,因为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凭良心做人、按规则办事、靠本事吃饭”十五个字的行训深入人心,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全行上下一律平等,无人享受特权,领导不设专车,吃饭和普通员工一样排队;员工按贡献来核定薪水,绝非以资历而论。在“简约、严格、透明、快捷”的管理理念下,大家讲良心、学规则、长本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事业舞台上,大家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自强不息、集体奋斗。

团结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无论你是来自西北地区的康巴汉子,还是细说吴侬软语的江南姑娘;无论你工作在首都北京,或是菊城小榄;在九江银行,所有的地域符号都被“九银人”三个字取代,因为九江银行就是一个整体,九银人就是一个团队。每年九江银行都会举办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行庆晚会、迎新年登山、职工运动会、演讲赛、辩论赛、业务技能大赛„„每当这时,全国各地的九银人都会齐聚一堂,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展现风采、增进友谊,树立集体意识。九江银行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引领所有九银人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干出一番大事业。

大奋斗创品牌

奋斗,要具备“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生于赣北门户,却不甘心偏安一隅,九江银行有着“扎根九江、立足江西、走向全国”的远大抱负。过去的十二年,九江银行也遇到了不少挑战、经历了不少磨砺,但这从未阻挡她勇往直前的脚步。许多人都称赞:“九江银行很有开拓精神。”这种开拓精神,是勇气、是胆识、是豪情满怀、砥砺奋进。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县域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家支行——瑞昌支行,到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当时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再到开设全省银行业法人机构第一家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九江银行一步一个脚印,由最初几十人的一家“小门脸儿”,发展壮大为拥有广州、合肥、南昌、吉安、抚州、宜春、景德镇七家分行以及广东中山小榄、北京大兴、山东日照、南京六合、修水、井冈山、贵溪、南昌昌东八家村镇银行,近80家营业网点的大品牌。

奋斗,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创新精神。银行要敢想敢做,敢想才能敢做,敢做才有创造成功的可能。十二年来,九江银行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品牌形

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品牌服务,朝着“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愿景迈进。2006年,九江银行学习德国国际金融公司(IPC)技术,率先在中部地区推出小微贷款业务,同时借助异地分行载体,将“眼见为实、人品至上、专业服务、独立核算”的微贷技术复制推广,因地制宜的探索“微型金融”新模式,使其小微信贷产品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与此同时,九江银行着力打造了一系列优质品牌服务——“微笑服务”“站立服务”“上门服务”„„当你走近九银人,你会发现他们仪表整洁、谦逊有礼,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他们来说,客户呼声是第一信号、客户需求是第一选择、客户利益是第一考虑、客户满意是第一标准。

奋斗,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这里说的努力奋斗,并不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而是善于思考、勤于学习、敢于打破常规,把改革甚至是危机转化为难得的机遇。十二年来,九江银行坚持每个星期二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学习1-2小时,每年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来给员工培训3-5天,最大限度支持员工有效地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学习和思考,既是一种信仰,也是转变命运的手段。对于许多九银人来说,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他们每天都在思考:我们的客户是哪些,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坚持学习、学会思考,这使得“只为增加您的财富”“客户至上、服务卓越”不是空口号,而是九银人切切实实践行的准则。

大和谐铸老店

以助力民生事业来构建和谐。十二年来,九江银行立足“老百姓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市场定位,将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和助力区域经济增长看作是其“和谐铸老店”的关键举措。尤其是近年来,九江银行坚持授信向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民生事业倾斜,大力支持八里湖新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沿江经济开发建设,连续九年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授信保持第一。2011年,九江银行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放力度,为九江市保障性住房模式领跑江西乃至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引发良好社会反响的同时,九江银行也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以热心慈善事业来促进和谐。从出资兴建“九银爱心楼”到每年组织员工去福利院走访慰

问,从资助贫困大学生到挂点扶持贫困乡村,作为市慈善总会的发起单位,九江银行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连续十年走访慰问军分区干部官兵、连续十年开展“感恩一日捐”活动。一位九江银行的老员工曾感动地说:“虽然我钱捐的不多,但一想到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帮助到别人,心里就很满足,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温暖的笑脸,就是我最幸福的收获。”为了帮助残障弱势儿童,九江银行出资兴建了九江市儿童福利院,还成立了江西省金融机构第一家慈善团体——“九江银行敬老爱幼协会”,并承诺要将这项慈善活动作为一项事业长久经营下去。

以“尊重、关爱、分享”的家园文化来传递和谐。激情工作、快乐生活,九江银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需求,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发展。对于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九江银行都会为他安排专门的“导师”,一对一地帮助其熟练业务知识。在老员工的热心指导下,新员工往往只需要一个礼拜甚至几天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管理层也常常上门家访,深入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解答他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对于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九江银行会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措施,在鼓励其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让员工能切实感受到九江银行的家园理念。

大诚信葆常青

诚信,是对银行声誉的看重。九江银行是一个刚满十二周岁的年轻团队,因为有着铸造百年老店的愿景,她始终把声誉看得高于一切。“九江银行就是我、我就是九江银行”,在九江银行,这是每个人都坚守的信念,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身体力行、爱行如家。在突降大雪、公路被封的恶劣情形下,信贷员小应为了如约对客户进行授信贷前调查,花了四小时徒步登上庐山,最终按时履约,赢得了客户信任。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小应这样的爱护银行声誉的九银人,九江银行才感动了无数客户,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诚信,是对准则的恪守。“严禁接受客户和下属的现金等有价证券”“严禁挪用或侵占客户资金”“严禁以谋私利为目的参与客户经营活动”„„“十三条禁令”提醒着所有九银人在工作中禁止触碰的底线和高压线,这既是风险控制,也是行为准则。每个新员工在接受培训的第一天都会签订一张《诚信书》,承诺在日后的工作中诚实为人、处事守信,而他的诚信与否也会被记录进专门的诚信档案,用以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在九江银行,诚信被看作是比个人能力和业绩

更重要的因素,诚实、忠诚、守信、感恩也被认作是一把检验员工是否合格的标尺。

诚信需要尊重和信任。九江银行明白一个道理,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人。人需要尊重和信任,需要体现价值和自我完善。用人不疑、授权充分,九江银行信赖她的每一个员工,大胆启用“80后”员工,让一批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掌管着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授信工作,给员工压力,更给他们舞台去激发潜能、创造业绩。在九江银行,“为员工创造最优职位”被摆在了使命首位,它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现才能和创造价值的舞台,让每个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各自的成长机遇和事业空间,这种激励机制的本质就是尊重员工创造的价值、回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这也是九江银行永葆活力常青的根基。

十二载风雨,十二载辉煌,是九银人的大智慧(601519,股吧),也是九江银行的中国智慧。十二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以中国智慧为核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九江银行,大团结干事业、大奋斗创品牌、大和谐铸老店、大诚信葆常青。

十二是一个轮回之数,十二年走来,九江银行又重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肩负重任、志在高远。九银人正踏着坚定的步伐,昂首阔步在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期待九江银行美好的明天。

下载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总

    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总3篇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1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二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在国有土地上盖房子是小产权房。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任务? A.......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欧共体的成立、欧共体经济一体......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文章1

    完善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耿海玉摘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合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区域旅游规划研究:如何实现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

    【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如何实现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 最近,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六省及其中三十个城市,十七个重要城市节点的《京杭大运河旅......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2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摘要: 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的作用是以其独特的地理、政体、贸易......

    浅析朝核问题及中国应对对策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303 浅析朝核问题及中国应对对策 摘要:美朝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以及目标诉求上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上了发展核武器之路。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一:朝核问题的长期性 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巨大的毁灭性成为目前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谁拥有核武器,谁就拥有威慑他方的筹码。它既是强国恐吓侵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