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旅游规划研究:如何实现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
【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如何实现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
最近,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六省及其中三十个城市,十七个重要城市节点的《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此项旅游规划的通过拉起了“多区域旅游规划集团化”发展的重要序幕。
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跨区域旅游总体规划,规划面积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可以是省级区域,也可以是县级或者村镇级别,这种规划的目的是使旅游产业搭建更合理,旅游更加深入,通盘考虑,避免同一区域内旅游景区同质化问题,形成区域旅游互助。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实现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主要可以有三种发展模式:
一、以区域境内河流为主线,贯穿多个区域,共同谋划旅游规划
我国河流众多,源远流长,各地的河流不仅形态各异也充满了不同的文化魅力。通过将河流流域统一整合,共同规划,实现以区域内河流为主线,联通多个片区,打造重要景观节点,发展滨水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充分利用运河文化遗产,提升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以文化古道为主线,联系多个区域,整体规划开发从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古文化遗迹的保护,实际上对于古文化遗迹不仅要保护还要展现古文化遗迹的魅力,充分发挥古文化遗迹的价值,实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文化古道为主线,将多个古文化遗址串联起来,发展古文化商业,传统民俗手工艺制作,实现与现代城市建设相融合。
《中国茶马古道汽车露营地概念性规划》项目位于普洱市郊腊梅坡茶马古道,在这个项目中,通过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串联
起整个旅游项目地,同时将现代的旅游营地元素融入其中。
三、空中旅游,涉及范围广泛,主要是营造农业景观,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
随着我国低空开放政策的实施,“空中旅游”将为未来旅游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也将为旅游景区带来巨大商机。空中旅游主要是通过小型飞机、滑翔伞、热气球等交通工具实现,通过在地面上营造农业景观与现有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独特的空中视角。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正规的空中旅游项目相对稀缺,这是一点空白,如果利用先天的优势条件,可以在日后成熟的市场中抢占先机,立足现在,收益将来。不仅如此,空中旅游可以拉长区域间的旅游线路,游人可以第一天在起飞地食宿,第二天在另一个项目地食宿„„,促进整条线路的旅游产业发展。
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旅游发展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1、政府主导,建立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企业投资,分区建设,但总体保持一致性;
2、区域内各个企业形成互动联盟,共同开发项目,分区经营,形成旅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多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完成,相信这样的区域旅游规划必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第二篇:区域与城市旅游规划
区域与城市旅游规划、旅游度假与游憩环境规划设计和风景旅游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策划、投融资咨询、景区托管、旅游与地产投资管理;国土规划、土地规划、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咨询;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咨询;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工程设计,各类经济与财务分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综合防灾、小城镇发展等规划设计,水环境保护规划、水域景观规划、防洪规划,水质检验与评价,城市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研究及咨询工作;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林业评价咨询;测绘工程(GPS)卫星定位测量、三角、水准测量、地形测量、摄影与遥感测绘、测绘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工程测量、地籍房产测绘、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行政区划等测绘业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评估,施工。水文地质勘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工程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咨询。
第三篇:区域旅游规划如何迎接旅游经济时代?
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旅游已经从单一观光阶段向休闲度假阶段转变,进入高端旅游发展阶段,区域观光与休闲旅游呈现融合,区域城市之间互为客源地,近程自驾游、家庭游、商务会议游等旅游方式成为主流趋势。与此同时对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旅游方式,高度复合与融合,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经历了传统景点景区唱主角、主题公园唱主角的时代,目前正进入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唱主角的时代,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标志。产业集聚适应了世界休闲业发展的潮流,以旅游为主导,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和城市经济业态。
巅峰智业认为,以长三角区域经济上的聚集、旅游上的聚集、文化上的聚集,同时涉及了旅游、文化、商业、酒店、房地产等多个产业,由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高尚居住社区、中高档购物中心、游乐场、休闲娱乐街区、市民广场、剧院和一系列交通、市政配套设施组成。集商务、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对于集约土地资源,集聚城市产业,提升土地价值,打造特色新地标,营造充满活力和人气积聚的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区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的、生态的、环保的、地标性的综合性城市结构体系,是多功能、复合性的第三产业集群,是旅游经济的龙头,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之下,各城市都纷纷展开了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城市休闲产业集聚建设为突破,加快各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步伐。故借鉴休闲旅游产业集聚的模式与经验,在虎丘山塘地域基础之上,加快周边区域资源整合,借势品牌发展,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购物、文化艺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文化休闲空间是大势所趋。利用优越区位优势,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重点提升城市休闲功能,开发人文休闲旅游精品,形成属于自己且区别于周边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休闲产业集聚而言,其势必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发展新动力。苏州借助较为成熟的旅游基础,区域文化优势,打造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集聚和实力的展示,体现城市文化发展实力,打造城市新名片和新地标。
第四篇:区域 规划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指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作的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或区内规划。区域规划的特点
1、综合性
2、战略性
3、地域性
4、政策性
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它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
波士顿矩阵方法 Ⅰ类产业(成长型行业):特点是目前所占比重低于5%,但增长速度高于平均速度,其中有些产业具有增长潜力,是潜在的、未来的主导产业,但也有一些产业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规模较小,未来也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Ⅱ类产业(发展型行业):指当前产值比重超过5%,且增长速度高于平均增长速度的产业,它们属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导产业。Ⅲ类产业(成熟型行业):这类产业当前比重超过5%,但近年来的增长已低于平均速度,属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导产业,其中某些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创新,可能会加快增长速度,而有些产业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将逐步退出。Ⅳ类产业(停滞型行业):指比重低于5%,且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增长的部门,属低增长或衰退产业,一般属于调整改造对象,若一产业持续属于衰退类,则应淘汰,以保持整个区域工业经济的增长力。
首位城市 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空间结构演化阶段及其特征(1)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2)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3)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懂得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4)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城镇的发展现模。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2)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3)有利于把经济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
城市吸引区 即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地域。
空间扩散的含义 指思想、创新、文化特质和行为模式等从其发源地向外扩展和传播。
1、周边式扩散
2、等级式扩散
3、点轴式扩散
4、跳跃式扩散
5、发散极式扩散
6、反磁力式扩散
战略研究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 层次性。区域发展战略 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的地位
1、区域的地位内涵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
2、区域的地位影响因素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城镇体系 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区位熵(简称LQ)又称专门化率,是通过测定各个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关程度来间接反映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常用测定指标有产量、产值、就业人数等。产业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社会消费
2、资源状况
3、科技水平
4、基础与传统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
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全国“一盘棋”原则
2、承认和自觉运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3、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4、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力生产、方便生活
5、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
6、国防安全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6、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城市经济区划分
1概念 是由一个或数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它周围的农村地区共同构成的在地理位置上相连接的经济区域。2目的 划分城市经济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依据。
3依据一般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以城市影响区为重要依据。4基本原则方法(1)依托中心城市。(2)确定适宜的经济腹地范围。(3)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4)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5)有利于城市经济区的规划与组织。
第五篇:区域旅游规划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课程讲义全集连载)
区域旅游规划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第一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对象及理论体系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趋势、类型及程序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第三章 区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4]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5]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26]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7]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M].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8]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9]杨桂华.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30]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31]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32]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3]周维权.中国名山风景名胜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M].导游基础知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5]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6]黄泽全.历史文化名城[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
[37]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8]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9]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第四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经济目标预测
1、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3、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6、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7、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8、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9、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0、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1、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2、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4、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15、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16、杨森林.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旅游学刊,1996(1)
17、杨新军,刘家明.论旅游功能系统——市场导向下旅游规划目标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
18、姚作为.中国旅游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南方经济,2001(5)
19、余书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旅游学刊,1997(1)20、俞万源.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作为预测工具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2001(6)
第五章 区域旅游市场定位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六章 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
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
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第七章 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
1.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27.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30.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及规划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第九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第十章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谢宝剑,何苏华.对文化营销模式的探讨[1].经济师,2003,(2):6
32、曹书杰.文化营销的基本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77~78.33、朱捍华.试论中国企业的文化营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430~432.34、刘宁.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J].北方经贸,2004,(5):48~49.35、梁云.文化营销探析[J].俞州大学学报,2000,(3):12
36、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旅游出版社,2004
37、李春来,营销深处是文化[J].管理与财富,2002(10)
38、苏勇、陈小平.文化营销的实施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1999(9)
39、毛勤勇.论文化营销的功能和类型[J].江苏商论,2003(4)
第十一章 旅游区效益分析
1、《现代旅游经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吕宛青、杜靖川
2、《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田里
3、《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杜靖川、吕宛青
4、《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吕宛青;副主编:杜靖川、赵书虹
5、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7、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8、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9、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0、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11、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12、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13、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4、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5、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6、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8、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第十二章 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31.林振华.旅游规划项目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22(4)
第十三章 区域旅游规划个案——以珠海市为例
1.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