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主持词
XX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主持词
(2011年1月27日)
现在开会
同志们,市政府今天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扩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0年我市医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深入分析医改面临的新形势,部署2011年的医改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委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国资委、市政府法制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物价局、市总工会)的分管负责同志;市督查督办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残联等分管负责同志;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及办公室主任;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所辖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委办、民政、人口计生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第一项议程是通报XX市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和2011年医改工作思路;第二项议程是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发言;第三项议程是xx区医改领导小组、xx区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镇中心卫生院负责同志作交流发
1言;第四项议程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x同志讲话。
现在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市发改委主任、市深化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xx同志通报XX市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和2011年医改工作思路。
……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部门发言。
首先请市卫生局xx局长发言;
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局长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交流发言。
首先请xx区人民政府副区长xx同志发言
请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发言;
请xx中心卫生院负责同志发言;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领导讲话。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xx
同志讲话。
主持人讲话:
同志们,今年是深化医改、承前启后十分关键的一年,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全省及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新形势下推进医改工作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时间虽短,但准备充分,安排紧凑,任务明确,主题突出。会上,xx同志通报XX市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和提出2011年医改工作思路,总结回顾全面、客观,问题分析深刻,今年的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xx同志代表卫生局通报我市医改卫生工作完成情况,总结了成绩,提出了下步工作重点,全面具体详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xx局长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报了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目标完成进度超前,形势喜人;xx政府、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中心卫生院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总结了基层推进医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提出了下步工作的思路和建议,很有价值;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xx同志代表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医改工作在2010年取得的成绩,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17个单病种付费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XX自身的实际,从医改实施进程、推进情况分析了我市医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就着力扩
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全市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今年我市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次会议开得十分紧凑,也很成功,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就贯彻好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是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及部门会后要及时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迅速将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传达给干部职工,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对医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上来,同时要结合各自职能,搞好配合协调,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有的放矢地开展好下一步工作。
二是要振奋精神,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为契机,摸清我市医改工作现状,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各项医改任务的进展、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对已完成的指标内容要加强巩固,对未完成的指标内容要摸准情况,从而制定好今后开展医改工作的重点,确保改革按照既定方向推进。
三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抓好工作落实。针对这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
政府(管委会)及部门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同时要树立积极、主动、负责的敬业精神,拿出精力和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确保我市医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人人关心,社会关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改革。我们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真正做到老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药卫生事业上台阶。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二篇: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简
报
第十期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2月31日
全面贯彻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医改试点工作
12月2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组织召开了市及改革试点县歙县和黄山区的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万以学委托,会议由分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叶长荫主持。会上,黄山区、歙县的分管区县长分别汇报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叶长荫副市长就会议贯彻落实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医改任务;二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施方案中的规定工作一定要到位;三要自我加压,努力争取有条件的区县提前进行改革;四要加强沟通协调,市医改办要做好医改信息的报送工作,及时掌握全市试点工作进展,为医改工作领导组出谋划策。
——歙县
为确保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已从县直单位抽调28名副局(科)实职以上干部,负责督办联系对口联系乡镇的基层医药卫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工作。督办联系人采用驻点方式,积极配合县医改办开展医改试点工作,确保乡镇卫生院零差率销售、人员竞聘上岗、分流从员安置等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实施。计划近期召开督办联系人医改业务培训会议。
已完成乡镇卫生院核编、定岗工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及岗位等基础资料信息进行认真摸底,测算总编制数616人。落实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行全员聘用。编制核定工作得到省编办的核准后,我县立即开展院长竞聘上岗工作。目前院长竞聘上岗工作已完成,院长人选已经确定;各基层医疗机构岗位设置方案、人员分流方案、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和人员竞聘上岗实施细则已经制定完毕。2010年元月1日后起即可进行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预计在元月20日前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从业人员的竞聘上岗工作。完成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准备工作。提前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配送工作。制定《歙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与采购配送试点办法》和《歙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目录》;目前正在开展药品零利率销售单位公告及日常监管;如期完成药品零差率销售前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盘点录入HIS工作。已全面做好2010年1月1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前的所有准备工作。结合实际,开展基层医药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改革工作。已完成财务专项核查,成立县基层卫生机构会计核算中心,抽调专业人员负责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监管,确保机构管理的无缝对接及保持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不中断;设立卫生院收入账户及开展卫生院 报账员培训等。《歙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库收支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制定完毕,正在建立一体化村卫生室HIS系统并进行运行业务的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实施细则》也已制定完成。2010年春节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即可运行新的管理机制。积极营造基层医改工作的浓厚氛围,保障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制定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宣传方案,组织运用各种宣传方式,使医改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已经落实督导组,安排督查日程,2010年元月1日将分赴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等医改工作开展的督查。
——黄山区
12月29日上午召开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定了从区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1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对口督办15个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推进工作,确保乡镇卫生院零差价销售、人员竟聘上岗、分流人员安置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卫生系统成立了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5个组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
12月初完成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流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无资质人员及2008年12月31日前聘用人员的情况摸底,完成了全区人员编制初步核定并上报省编办。印发《黄山区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办法》、《关于核准乡镇卫生院及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方案的通知》。《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已上区长办公会,即将印发,人员分流前期摸底工 作已完成。12月22日完成基层卫生院院长的聘用,即将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竞聘。
12月初制定完成《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细则》,2009年12月30—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综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7月份已率先选择了两个乡镇试点,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10月1日起在全区执行统一限价进货,取消加层,做好零差率销售对接工作。12月3日成立了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与采购配送试点办法》,在区政府网发布了《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采购选定配送单位招标公告》。完成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采购选定配送单位招标工作。12月30日凌晨起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参加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已测算完成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经费、财务专项核查、财务审计审查工作,拟定了《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实施细则》讨论稿。
报: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区县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药监局、物价局
第三篇: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简报
第八期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20日
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指导组来我市指导医改试点工作
12月14--16日,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刘自林带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卫生厅、人社厅、医改办等部门领导组成的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组来我市检查指导改革试点工作。
12月15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黄山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万以学代表市医改办向指导组汇报了黄山市医改工作及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导组一行现场答复了试点区县提出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市发改委、财政局、编办、卫生局、药监局主要负责人,黄山区、歙县分管区县长,发改委、卫生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在我市期间,刘自林一行实地察看了歙县徽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霞坑镇卫生院、霞坑镇河政村卫生室和黄山区耿城卫生院、甘棠卫生院、耿城镇饶村卫生室,通过听、看、问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 1
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指导组对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给
予充分肯定,给予了较高评价。刘自林局长指出,黄山市改
革试点工作领导重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工
作超前。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自林局长要求,要明确改革试点工作的时间结点,细化方案、责任到人,确保2010年1月1日
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春节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
部按照新机制正常运转。要从面上整体推进,确保改革试点
工作在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要通过各种途径向
群众宣传改革试点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试
点工作带来的好处,全面促进地方和谐稳定。要加强信息交
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
革的全面推进打下基础。
常务副市长万以学到歙县调研基层医药改革试点工作
2009年12月19日上午,黄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万以
学率领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调研组赴歙县北
岸镇卫生院对基层医药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调研。万市长听取
北岸镇政府及北岸镇卫生院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基层医药
卫生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肯定了歙县医改试点工作推进的成绩。万市长指出各部门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工程
落实好,积极贯彻实施省医改试点工作政策,要在工作中不
断总结经验,找准一些能行得通又科学的改革创新方式,为
医改工作在全省的全面铺开做出成绩。
黄山区制定日程安排,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
合改革工作
12月11日,黄山区医改办出台《黄山区基层医药卫生
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日程安排表》,将人事制度改革、分
配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保障制度改革等落实到天。2009年12月15日完成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的核定审批,12月25日制定完成《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绩效考核工作细则》,并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参加一
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12月31日科学
核定基层医疗岗位设置及承担的工作任务。2010年1月5日
完成乡镇卫生院院长聘用,1月25日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全号聘用,签定聘用合用。2月1日,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按照新机制正常运转。5月底前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报: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省
发改委、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黄山风景区管
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区县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药监局、物价局
第四篇: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黄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简
报
第八期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2月20日
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指导组来我市指导医改试点工作
12月14--16日,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刘自林带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卫生厅、人社厅、医改办等部门领导组成的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组来我市检查指导改革试点工作。
12月15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了黄山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万以学代表市医改办向指导组汇报了黄山市医改工作及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导组一行现场答复了试点区县提出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市发改委、财政局、编办、卫生局、药监局主要负责人,黄山区、歙县分管区县长,发改委、卫生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在我市期间,刘自林一行实地察看了歙县徽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霞坑镇卫生院、霞坑镇河政村卫生室和黄山区耿城卫生院、甘棠卫生院、耿城镇饶村卫生室,通过听、看、问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 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指导组对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给予了较高评价。刘自林局长指出,黄山市改革试点工作领导重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工作超前。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自林局长要求,要明确改革试点工作的时间结点,细化方案、责任到人,确保2010年1月1日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春节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按照新机制正常运转。要从面上整体推进,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在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要通过各种途径向群众宣传改革试点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试点工作带来的好处,全面促进地方和谐稳定。要加强信息交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打下基础。
常务副市长万以学到歙县调研基层医药改革试点工作
2009年12月19日上午,黄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万以学率领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调研组赴歙县北岸镇卫生院对基层医药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调研。万市长听取北岸镇政府及北岸镇卫生院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基层医药卫生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肯定了歙县医改试点工作推进的成绩。万市长指出各部门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工程落实好,积极贯彻实施省医改试点工作政策,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准一些能行得通又科学的改革创新方式,为医改工作在全省的全面铺开做出成绩。黄山区制定日程安排,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
合改革工作
12月11日,黄山区医改办出台《黄山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日程安排表》,将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保障制度改革等落实到天。2009年12月15日完成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的核定审批,12月25日制定完成《黄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细则》,并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参加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12月31日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岗位设置及承担的工作任务。2010年1月5日完成乡镇卫生院院长聘用,1月25日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号聘用,签定聘用合用。2月1日,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新机制正常运转。5月底前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报: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区县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药监局、物价局
第五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一、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系统评估试点经验,梳理总结试点模式并加以推广。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700个,使试点县(市)的数量覆盖50%以上的县(市),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4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重点任务是:
(一)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编制《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各地要按照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将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医药局负责。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分别负责为各部门分别牵头,下同)(二)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由各省(区、市)制订具体的补偿办法。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中医药局参与)(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价格调整政策要与医保支付政策相衔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制订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四)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拟订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五)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不含中药饮片)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省(区、市)为单位,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办法开展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允许地方根据实际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与基层基本药物采购联动的机制。逐步规范集中采购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网上阳光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实行部门和区域共享。(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院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到2014年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七)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制订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各省(区、市)要按照分类指导、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统筹安排本省(区、市)内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国家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研究完善方便流动人口参保和就医的政策。(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研究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加强县中医院和县医院中医科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重点任务是:
(九)放宽准入条件。修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减少外资在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按照逐步放开、风险可控的原则,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市(地)级以上城市,其他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逐步扩大试点。清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取消或合并,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和条件,提高审批效率。(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各地要集中清理不合理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研究制订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并向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完善按照经营性质分类的监管和评价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执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一)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出台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进一步简化程序,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十二)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支持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在人才流动、土地、规划和投资补助等政策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率先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健全与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的沟通联系评价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推进政府办医院改制试点和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着力在调整存量、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中医药局参与)
三、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筹资机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监管尚需加强、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重点任务是:
(十三)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筹资机制。指导地方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完善管理服务,确保保障水平不降低。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和意识。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在逐步提高整体筹资标准的同时,按照积极稳妥、逐步到位的原则,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整体筹资的比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总结地方开展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经验,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配合试点县(市)和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五)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规范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完善城镇职工补充医保政策。做好儿童白血病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险过渡工作。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各省(区、市)、市(地)政府都要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间的衔接,发挥好各项制度的整体合力。(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分别负责,财政部、保监会、全国总工会参与)(十六)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加快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提高统筹质量,鼓励实行省级统筹。在规范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国家级结算平台建设试点。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积极推进跨省(区、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也可以探索通过自主协商、委托商业保险经办等方式,解决跨省(区、市)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保监会参与)(十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制订鼓励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保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积极开发儿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保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重点解决基层医改政策落实不平衡、部分药物配送不及时和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的贯彻落实。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继续为中西部地区招录5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重点任务是:
(十八)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严格规范地方增补药品。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把是否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基本药物配送和回款管理,严格落实市场清退制度,对配送不及时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基层用药需求。(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十九)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临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完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二十)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切实落实用人自主权。全面落实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励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二十一)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研究制订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组织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重点解决药品流通领域经营不规范、竞争失序、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药品流通新秩序。重点任务是:
(二十二)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针对药品购销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挂靠经营、租借证照、销售假劣药品、商业贿赂以及伪造、虚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行为,有效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参与)(二十三)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二十四)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建立药品零售价格、采购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引导形成药品合理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六、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针对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能力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重点任务是:
(二十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细化、优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和日常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注重服务效果。重点做好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8000万和2500万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65%以上。(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六)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推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制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七)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政府对按规划建设和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各地在医学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继续安排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在职执业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继续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启动试点监测评估。重点抓好第一批1000名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研究实施县级公立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八)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由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医疗卫生综合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提高综合监督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纠正诊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等行为。加快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平等、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制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保监会负责)(二十九)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和医改监测,抓好医改政策落实。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测、评估和指导。研究制订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三十)加强科技和产业支撑。开展主要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网络的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加大医药产品研发的组织推进力度,重点做好基本药物品质提升和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工作。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基层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支持开展医改战略性、方向性、支撑性重大政策研究。制订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品等自主研发制造和国产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一批量大面广、临床价值高的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医疗器械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市场运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参与)(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与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医改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医改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评估和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成熟的改革举措要总结提炼、适时制订相应的制度法规。加强医改宣传,做好舆情监测,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回应社会关切。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支持军队卫生系统参与深化医改。(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国研室、法制办、总后勤部卫生部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