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笔

时间:2019-05-13 00:2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端午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端午随笔》。

第一篇:端午随笔

又是一年端午节,细想起来不知不觉中,我从2002年离家读书到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已有整整十个年头没有回家过这个传统的端阳佳节了,也有十年没有吃过用家乡粽叶包的粽子还有用家乡泥巴做的咸蛋了。十年,我们又称一个年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一个年代它见证了我,从豆蔻年华花季岁月至如今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的蜕变过程!是的,这一刻,我彻底长大了!

感怀过去也许是人的天性,突然间,我的思绪飘到了十年以前,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此佳节,我跟我弟弟就会穿着妈妈做的或买的新衣服一路上唱呀跳呀的奔向外婆家,还有几个比我年长几岁的表哥、表姐们也不约而同的到了,我们一群小孩子在一起玩牌,一起做游戏,虽然这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已逐渐模糊,但是一年中就那么几次过节才能在一起碰面的机会,我们都格外珍惜,玩得非常开心。当然,最让我们兴奋的且迫不及待的还是中午那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还有外婆用家乡特有的红泥巴自制咸蛋!足够让人垂涎三尺!至如今,想到这些,我还会口水泛滥!那些年,天真无邪、无优无虑,童言无忌我们经历的是一段多美好的岁月呀!

十年了,不变的只有节日礼数,爸妈还是照样的去外婆家过节,可他们身边却少了活蹦乱跳的我们一同前往,其它表哥、表姐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端午节这天TA们也有了各自该去地方,物景依旧,人非前人!可怜只有花相似,但却人不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打电话给父母亲问候变成了履行公务似的,从最开始的一星期、一个月一次慢慢的演变成了到了的节假日才打电话回家的习惯。因此,按照惯例,昨天我也给爸妈去了电话,听得出来妈妈接到我的电话很激动,她说:’外婆的身体每况俗下了,老人家年龄大了病痛多正常,你别在意好好工作。今天过节,你要多弄点好吃的,爸妈不在你身边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了,你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别的不担心,就着急你的那方面问题,最晚明年一定要解决呀,这样爸妈才彻底放心了’!这就是人们常言的天下父母心吧,关怀自己小孩的话语亘古不变!也许十个小孩打电话回家有九个父母亲都会是这样的台词,八九不离十。启初我会觉得很厌烦,匆匆的就挂掉电话。昨天我却伤感极了,热乎乎的眼泪开始从眼框一颗一颗的流向脸颊,最后都流在了我的心里。我想我们每一位孩子在没有真正的身为人母或人父的那一天,永远也体会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

第二篇:端午随笔:印象端午

端午随笔:印象端午

碧绿的粽叶包裹着淡黄色的糯米,里面藏着散发着五香味的肉或是有点粉有点油的咸蛋黄。即使是那什么也不包的淡水粽子,那淡淡的糯米香和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依然传到很远很远。这时我总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抽出一双呈棕色的木筷子,插上一个还冒着热气的淡水粽。滚了些白雪的、细细的绵糖。不顾身后外婆的呼喊,穿着塑料凉鞋跑到阳台上,边吃边望着天空,看不时一只飞鸟孤独的掠过。

这时候的外婆会唠唠叨叨地走过来“悦悦,不能在阳台上吃粽子,去到餐厅。”往往,外婆是拗不过我,由着我的小性子坐在阳台上一口口吃着甜甜的糖粽子。等我吃完后,外婆会拎着一大堆菜,抱着墨绿色的艾草回来。房间在一瞬间中充满了艾草淡淡的、清凉、难以形容的香气。

外婆会将两束插在门的两边,她说可以驱邪。煎上一缸艾草水,淡淡的粽黄色散发和六神驱蚊水有点相近的味道,外婆用它为我洗澡。“宝子,这艾草是好东西,可以驱蚊呢”。边说边为我擦身上的水。

洗完澡后的我又想吃粽子,外婆假装皱起眉头说:“不能吃,这些是要投入河里,为了保全爱国诗人屈原的尸骨的。”这令我大吃一惊,生气地说:“人都没吃够,为什么还投入河里,真浪费。”外婆听我这样说传统习俗,总是威胁着我(用今后的口福),让我改了口。

后来的后来,时代加速发展。端午是家人一聚的节日。点上满满一桌的菜,五花八门的祝酒词。从什么广州的莲香楼带回来的粽子,成为节日的主打角色。依然是端午,不变得还是吃粽子,鲜肉蛋黄粽却比不上儿时的淡水粽。门前依旧的艾草,却没有了艾叶澡。

无论是过去,还是过去的过去,端午节的定义不过是有粽子和艾草的香气。真的,有许多因为时代而不时兴的习俗。那些和习俗一起老去的上上辈们落入尘埃。曾经认为艾草是最好的香水,但现在大概不是了。

我希望重拾起它。现外婆忙着包起了粽子,刚尝了尝,真好,手艺没有退步。艾草水烧开了,我想我要去好好得洗个澡,洗去些不净,驱邪。

第三篇:梦回端午随笔

这天的端午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优渥且飞速提升,这个节日氛围已离旧日传统渐行渐远,与小时候的味道大相径庭,甚至变得有些陌生。

记忆如水,淌过我的童年岁月。那些年的端午节,大人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开来。初一,妈妈手托搪瓷脸盆,领着我们兄妹一路撒欢,直奔五一食堂排队买包子,交钱领票,然后在焦灼中望穿那份煎熬。那时候的包子个大软腻,感觉比妈妈的手掌还要大,而且十分便宜,糖包子3分钱一只,肉包子才5分钱一只。最后轮到我们了,“糖包子100只!”白案师傅接过妈妈手中的票,抑扬顿挫地唱出票额,顺手将票插进旁边的钉子上,放眼看去,钉子上的残票足有半尺多厚。片刻,另一个师傅双手端着一个硕大的篾盘,吃力地从里间跨入店堂,肥硕的肚子稍微一挺,满盘热气腾腾的包子连蹦带跳滚落在案板上。唱票的师傅随即拿起毛笔,蘸满朱红食用色素,娴熟地在每只包子的皱折处点上一个圆圆的印记。早已垂涎三尺的我们顾不上烫手,一人抓一只就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稠浓的桂花糖顺着嘴角溢出,又顺着手臂飞流直下,彼时,恨不能多长一条舌头,就着那淌到肘弯的糖浆,逆流而上,舔个干干净净,在舔的过程中,那松酥,那糯软,那津甜,那欢呼长时光随我们笑靥如花的愉悦飘扬数里之外……

初二,老爸揣上镰刀骑着脚踏车,直奔永红老家,砍来艾草,采来棕条,撷来箬叶。妈妈到红卫粮店买来上好的糯米,当然,也是凭票认购的。双双回家后各司其职,妈妈将糯米淘净洗好,撒上红豆,喷上碱水,搅拌均匀后盛在盆中;老爸则把箬叶洗净荫干,并把棕条撕成一条条线绳。一切准备就绪后,两人开始了默契的配合,老爸把箬叶折绕成一个锥筒,妈妈用调羹盛满糯米,一勺勺将锥筒填满,老爸随后将锥筒压实并折叠成四角形状的固体,之后扯下一根棕绳用力地捆扎成形,一只憨态可掬的棕子跃然而出。

晚饭过后将炉火烧旺,把满锅的棕子安坐在炉灶之上,随时光缓移,棕香渐渐弥漫了整个厨房,馋嘴的我们自然不会放过一年才有一次的诱惑,安静地守在厨房里,贪婪地吮吸着愈来愈浓郁的棕香,直到哈欠连天,也不肯上床睡觉。

初三,老爸端着浸泡好的雄黄酒,手持刷锅用的洗把,围着房前屋后,门庭院落,将雄黄酒挥洒个遍,意旨避驱蚊虫蛇蚁进屋。妈妈则把艾草摘取清爽,插在大门左右,与门神尉迟恭、秦叔宝遥相呼应,共同辟邪驱鬼,永葆宅院安达太平。

初四,妈妈取一只竹篮,里头搁满包子、棕子、皮蛋,填上一瓶补脑汁,再装上两瓶高粱酒,然后打发我们兄妹上外婆家,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莫贪玩,早去早回,吃过午饭就把外婆接回家。外婆擅长女红,一到我家就在抽屉折箱里翻找着绳头碎布,凭着一双遒劲有力却玲珑灵巧的纤手,硬是给我们兄妹每人编织了一个精致绝美的香囊,以及一只挂在脖子上的网兜。然后在我们的香囊里装填一些薄荷、艾叶、檀香之内的早已风干的香料,之后在我们的网兜里各塞进一只皮蛋,这个端午节,我们兄妹的完美装饰就此得意出炉了。揣着这身宝贝,我们马不停蹄地涌上大街,在人群中显摆,在邻居前得瑟,临到晚上睡觉也不舍得取下来。至今,每逢端午节,我仍会不由自主地忆起匆匆那年胸挂香囊、皮蛋的翩翩少年郎……

初五,大人们在家筹备着节日盛宴,我们兄妹起了个大早,蹦达着奔向栗江石桥,胸前的香囊以及皮蛋跟荡秋千似的晃得老高,真担心会被不留神磕碎,赶紧双手拽紧皮蛋,脚下,仍是蹦达依旧。还没靠近桥身,老远就听到从桥底传来“嘿!嘿!嘿!”的口号声和铿锵有力的擂鼓声。唉,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竞赛早就鸣锣开赛了。我们挤进如潮的人群,瞪大眼睛不愿放过每个精彩瞬间。桥下,新群村与菜场村两支龙舟劲旅正展开殊死拼杀,双方选手势均力敌,个个膀大腰圆,孔武有力。随船头指挥手持令旗左右开弓全力挥舞时,鼓手亦眼疾手快且天衣无缝地配合着节奏,鼓点震撼人心,催人奋进,队员们则只管埋头拼命的,动作一致地挥动着桨橹。船尾的艄公不紧不慢摇晃着艄杆,遇到转弯或掉头,只见艄公气沉丹田,全身压艄或将艄杆深插河底,直捣黄龙,一个漂亮的弧线滑过之后,船如脱兔,劈波斩浪,全速前进。两岸观众不遗余力地嘶吼叫喊、挥手跺脚,直到叫破喉咙,声嘶力竭仍不肯放手歇息,真是“河里划船,急死岸上人!”。

如今的端午,再也看不见香囊,装皮蛋的网兜和迎风蹦达的少年,昼夜奔流的栗江水,再也不见当年的船工以及垂垂老矣的艄公。

记忆已远,少年渐老,从初一到初五的端午情结,犹如一块埋藏千年的翡翠,只会在我尘封的记忆里熠熠生辉;又象是一只涉过万水千山的青鸟,仅是从我早已风化的灵魂天空里,掠过……

第四篇:端午的随笔

一个有着诸多传说的传统节日。

犹记得幼小时的我对节日的渴望,因为又可以不用上课了,又可以走亲戚了,又可以吃最爱的鸡蛋了,最重要的还是又可以看龙舟比赛了。

时至今日,虽然不在那么的渴望节日了,但是对端午的印象依然是如此的相似,每当端午来临之前总是会连续下几天的雨,这是悲伤的雨,只是,这是为谁而悲伤呢?小溪满了雨依然,池塘也满了,雨依然,最后西河也满了。

西河,承载两岸人们龙舟梦想的母河被这不知所谓的悲伤淹没了。悲从何来?为今日而悲还是为那不知真假对错的远古历史而悲。至少我不认为一个人能承受如此深沉的悲伤,但历史却一次次的在重复着,似乎在刻意的让我们铭记着什么,人死人生,一代又一代,我们铭记的那些又有多少能永恒的长存。

这是必然的结果吗,只是人类的记忆到底能承载多少历史呢?没有那么多的原因,记忆总会有被遗忘的那一刻。或许端午留给我们现代人最多的就是能够那一天的假期把。但我们所生存的这片天这片地却依然悲伤,他们是永恒的,属于他们的记忆依然永恒。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第五篇: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1

说到端午节,这还得追溯到很久之前,爱国诗人屈原因亡国,所以便抱了块大石头投江自尽,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水中,并派人去打捞他的尸体。这便有了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前,外公外婆便要购进许多粽叶,在家里洗涮上一天,晒干,就可以包粽子了。包粽时,外婆坐在凳子上,手中窝一个长长的粽叶。舀一些糯米放入窝着的粽叶中,再加上一些红豆,要适量,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系绳更是个技术活儿,外婆说:“这系紧了,到时候会在锅中爆开,而松了又会散开。”只见外婆手中捏一个粽,用一段绳子快速绕上一圈,又上下一圈,两只手一拉,嚅,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便出来了,我总让外婆教义,可手中捏着粽子,一只手拿线,根本忙活不过来,想去系绳子吧,一松手,啪,粽子又散掉了。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赛龙舟是很有名的,五年一次,只要到了要赛龙舟那一天,各地的人都会跑来看。在这之前,运动员们会不停在河中练习,打鼓,控制节奏。在我记忆中有印象有赛龙舟比赛只有一次,那年我才三年级。听说有龙舟比赛便去瞧瞧。只记得那天浮桥岸上站满了人,我根本没有歇脚地儿。身材又矮小,尽全力踮脚,可只有一条缝供我看。比赛一开始,鸣般的鼓声响彻云霄,健壮的运动员一个个脸上,手的青筋暴起,强有力,有节奏的用船桨溅起生命的火花。船像箭一般飞了出去,红队黄队不分上下,一会儿一个前一点,一个又后一点,搞得我一会喊黄队加油,一会儿又红队加油。运动员们喊着:“一二,一二,一二……”强有力低沉而撼动人心。一会船又飞了回来,运动员一个体个面目狰狞,用出了吃奶的劲,脸涨得满脸通红。接着一阵欢呼,啊!赢了,我不知哪个队胜利,但也跟着起哄。后来,听说是红队赢了。家乡的民俗透露着传统的美好又有些现代的元素,让我们将它继续传承,继续延续。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2

每当到了农历五月五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国人民节日中的一个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可今年的端午节可不一样,以前我们到了端午时都是买粽子吃,但今天可是我们亲自包的!

妈妈对我说:“包粽子要拿两片棕叶叠在一起,翅粽子叶的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的样子,接着就是把糯米放入,用筷子捣实,然后用‘漏斗’上面的棕叶把‘漏斗’封好,最后用绳子绑住打个一个结,一个香甜的粽子就好了。”我按照老妈说的做,可是我在包粽子的时候,不是漏糯米就是把刚折好的漏斗搞散了。可我不会被一点儿困难给退缩,我又一次重来,包了老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奶奶把我们包的粽子放在锅里蒸,过了7——8个小时,奶奶把粽子拿了出来,对大家说:“吃粽子啦!”我与老爸,老妈一起出来,准备吃一口美味粽子。我尝了一口粽子,哇!粽子真好吃!我立刻对奶奶说:“奶奶做的粽子超好吃哇”!爸爸妈妈尝了也夸奶奶她的厨艺好,奶奶被夸得直说:“哪里哪里”!

这时,我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说:“这是纪念战国时候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奶奶接着说:“屈原有着爱国激情,却又报国无门,后因楚国国都失险,在公元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为了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就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河内,让鱼儿们吃饱后免吃屈原的遗体。”奶奶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

我说:“哇!奶奶你懂得真多。”

今天,我真开心,如你问我为什么,我会说:“今天我学到了知识与包粽子,当然开心!”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3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貌,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阿,之后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这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4

端午快到了,社区有包粽子活动,下班后去社区包了几个粽子带回家,兴奋得很,因为长这么大来,这是第一次包粽子,虽然开始笨手笨脚抓不紧叶子及绳子但总算五花大绑的把粽子捆好了,外相还不错,得意了好久。

早上带了两个到公司给同事尝尝,不忘了吹嘘一下,这可是姐第一次包的粽子哦,捆得漂亮不?同事忙着往嘴里噻边翻了个白眼:“你一个湖北人,好意思说没包过粽子。”

第一次吃粽子应该是邻居从城里带回来的,我记得当时还纳闷:为什么用竹叶包糯米饭?还有哪来这么大的竹叶?,自称一个在山里窜来窜去的野孩子,一直没见过那么大片的竹叶,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一直没有包成粽子吧。

老家对端午节不太重视,唯一带有节日色彩的是,端午那天,如何男女老少,都会特意出门割一捆艾草或是扯一些薄荷挖点清火解毒的草药拿回家挂在自家的窗台上,听说当天采摘的最新鲜,效果最好。哪怕早上看到一片绿得晃眼睛的艾草,伸手便可得到,偏不摘,要留到端午那天再收割回来,拿到小河边仔细清洗干净,然后用麻绳虔诚的捆好挂在窗台上,听说可以辟邪,还能防止小孩长疮,长疙瘩。

到了夏天,在屋外乘凉时,点上一堆艾叶,浓浓的白烟,夹杂着艾叶特有的清香,熏蚊子正好,干艾叶香气清淡,招人喜欢少了青叶时的晦涩。

这几天冬天有睡前泡脚的习惯,往往都是加艾叶,便打电话提醒好,端午快到了,别忘了散步的`功夫扯些艾叶回来,结果妈告诉我,现在没有艾草了,山上、田埂上都不长了,连以往成片的地方也是一根也找不到。记得两三年前,我也是打电话回去要艾草,我妈说,路边到处都是,要多少有多少,一会出去搞一麻袋你记得回来拿。才几个的功夫,艾草就从地上消失了,心痛我们的地球啊,就容不下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了么。

在广东吃过用艾叶做的粑粑,甜甜糯糯中带一点淡淡的苦味,味道很特别。还听说艾叶能煲汤,一直想找机会尝尝用苦涩的艾叶煮出来的“黑暗之汤”是什么味道,还没来得及试试,那些记忆中一阵风吹过,绿波翻滚成白浪、自还浓浓青涩味的艾草,却只能在药店里找到了。

端午吃到了亲手包的粽子,可是没有艾草了,一想到下次还有什么随手可得的东西在眼前消逝,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伤感和失落,又生出对现在正拥有的多了一份珍惜及感念。

因为,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去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吧。

欢度端午佳节的随笔5

每年到端午节来临,网上和微信中一片“粽情”飘香的味道,南方有水的地方,更是早早地就预备下划龙舟比赛的物件,紧锣密鼓地加强训练划龙舟比赛的“战斗”队伍。而在我们北方大部分地区,端午节则是以包粽子、结花绳、做荷包、图吉利的民间活动为主。由于缺水,村民们不敢奢望在大江大河中祭奠、举办划龙舟活动,因此也就不知道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纪念屈原,那还是在上了小学以后的事。

过去,我们那里乡下根本买不到糯米,所以每到过端午只能吃干榆树钱做的粑粑,最有钱的人家也只能是从集市上买回二斤干枣,过端午用水泡醒了蒸枣山吃。常记得我们家门前那棵老榆树,春天,当那上面结满一串串鹅黄色香味甜绵厚实的榆钱时,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时候。这榆钱自古就有被食用的习惯,农村的小孩根本就不懂讲卫生这一说辞,只要是看见榆钱,就爬上树去先美美地捋着生嚼着吃上几口,解解馋。然后再拣粗大肉厚的折几支带回家晾干存起来,等到过端午节时让妈妈和着粗面蒸粑粑吃。

记得那时侯还有个顺口溜:“东家女,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交给妈妈做粑粑。”。假如那一年的雨水多,村头那棵老榆树和着春风、映着绿色,金黄的榆钱缀满枝头。每到这个季节,母亲都会带领我们一群小孩子采摘很多的榆钱来,做着各种榆钱饭,还把剩余的榆树钱晾干存起来,以备过端午给我们蒸榆钱粑粑吃。也许是我们嘴馋、也许是童年记忆深刻的缘故,现在想起来那种榆钱粑粑的味道,那种嚼在口里那么香甜,那么可口,百吃不厌的情景时,比现在吃肉的味道还香。现在母亲已经不在人世,每每想起这些事来,心里总是酸楚楚的……

过端午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盼着妈妈给我们戴花线绳绳,女孩子则盼着妈妈给她们“包指甲”。10岁以下的小孩子最希望戴花绳绳和包指甲。妈妈拿来五色线,挽起裤腿,用两只手灵巧地在她自己的光腿上将两股五色线合二为一,搓成一条条花线绳,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分别给我们系在脖子里和两只手腕及两只脚腕上,并嘱咐我们在洗脸时不要粘上水。直到农历六月六才能解除,这一个月不能下河戏水,否则花线绳遇水掉色就不灵验了。小孩家不懂啥叫不灵验于是问妈妈,妈妈说,子孙娘娘不保佑你平安了呗!我们一听这话,吓得一吐舌头说:“还有这事?”妈妈一脸严肃说:“不信你就试试看!”说是那样说,毕竟是小孩嘛,大人一唬就乖乖听话了,连晚上睡觉做梦都不敢马虎。

女孩子包指甲那更是受罪啦。前一天晚上妈妈将和了白矾的凤仙花在碗里捣碎,放在妹妹的指甲盖上,用南瓜叶包一层,再用白布条包一层,最后用白线扎住,并嘱咐晚上睡觉要小心,不可蹭掉。还说不可以放屁,说一放屁包的指甲就不红了。吓得妹妹哭鼻子,妈说谁怕谁就不要包了。两个妹妹摇摇头,立马止住哭,乖乖地让妈妈给她们把十个手指头都包上。眼瞅着妈妈的耐心细致,我们几个男孩子眼睛里都并射出羡慕的光亮。五天后,当妈妈一个一个地打开妹妹的手指时,我们惊呆了:妹妹们的手指甲就像变魔术似的,红红地染上了一层颜色,拿水洗都洗不掉。

俩妹妹高兴地一跳多高跨出门槛,在院子里大声嚷嚷:“我的指甲变红了!”我们几个男孩子羡慕地直咽口水,缠着妈妈也要包指甲。妈妈说,男孩子不能包,包了红指甲以后说娶不上媳妇!

如今妈妈离我们而去十年了,妈妈不给妹妹们包指甲也已经几十年了,曾经的场景仅能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作为我们仍然相守的这些古老节日往事和温馨回忆,伴随着包粽子,插艾草这些古老传统习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美好的回望和驻足,维系着人间的亲情。

盼望着,盼望着时光静淌,岁月温暖!

下载端午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端午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忆端午随笔[样例5]

    又是一年五月,又是一季端午。每到过节,都会勾起我的记忆……端午时节,每家都少不了包粽子。记忆里最初的粽子还是在小的时候,那时我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村上有人家种着粽叶......

    端午油粑香杂文随笔

    说起端午,人们自然想起屈原,想起这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人们尊崇着“吃粽子”的古***俗,彼此发出深情的问候,互祝“端午安康”。而在我的故乡,鄂东团风县溢流河、夏铺河、上巴......

    端午说屈子杂文随笔

    柳锦照眼明,又是一年端午临近。各大文学平台及网站社团都在做同题征文,有涉及奖励的比赛形式,更多则是纯为文字自娱自乐的。譬如我这般,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且虚虚担一“诗人”之......

    多彩端午别样情怀杂文随笔

    “端午节”在我们天津俗称“五月节”,因为节日处在阴历(现在叫农历,过去说皇历)的五月初五日,故而习惯上又有“五月当五”之说,因为这一天是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在我国,端午节是......

    缕缕粽香端午情杂文随笔(共五则)

    记忆里,那片儿不大的芦苇荡,也曾使我的童年丰富多彩起来。特别是每年的端午前后,芦苇荡里面时常会见到我们几个小伙伴儿忙碌的身影,更能听到我们的欢声笑语……记忆里,每每快到端......

    端午诗歌朗诵

    端午诗歌朗诵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端午纪实

    端午纪实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节。中国人以多种方式欢度这个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也不例外,起了个大早,刷牙洗脸......

    端午策划

    回归的端午节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赛龙舟,挂艾草„„端午的旧风古俗你又知道多少品味过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