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 务 输 出 信 息9----12
劳 务 输 出 信 息
第九期
三十家子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08年9月2日
劳务输出信息
9月2日,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来我镇招收高速公路三十家子收费站工作人员,工种有,高速公路收费员、会计、电工等。镇劳务办与各村及周边乡镇联系,两天时间共为该局组织35人,经过面试已由15合格,合格人员到沈阳培训,目前这些人已到该局的收费站工作。
编辑:刘浩然撰稿:王炳东
第十期
三十家子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08年9月12日
劳务输出信息
9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管理局,来我镇招收高速公路三十家子加油站工作人员,工种有,加油站收费员、会计、电工等。镇劳务办与各村及周边乡镇联系,两天时间共为该局组织25人,经过面试已由11合格,合格人员到沈阳培训,目前这些人已到该局的加油站工作。
编辑:刘浩然撰稿:王炳东
第十一期
三十家子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08年9月22日
二道沟村互助会服务小记
在能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2008年,村民做饭用的液化汽也是飞涨,为了缓解能源日益紧张的矛盾,镇党委政府号召全镇村民大搞沼气池能源建设,要求村民沼气池建设要搞成三位一体,即沼气池要建成沼气、厕所、猪圈三位一体,即环保有卫生,村民建沼气池的积极性比较高,二道沟村就有35户村民建起了沼气池,李东华、孟凡成两家也要建沼气池,可是他们外出打工家里没人手,家人实在是着急,村互助会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村互助会张宪军、李树林同志就帮助这两户找镇能源办的技术员到家搞设计,帮助他们联系施工材料水泥、红砖及施工人员,经过二十天的建设,这两家都成功的建上沼气池,现在已经着火做饭,他们两家高兴得说:村互助会真好,互助会真发挥作用了。
编辑:刘浩然撰稿:王炳东
第十一期
三十家子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08年9月29日
卧虎山村互助会服务小记
秋收已经来到,村民们看到硕果累累的金秋,喜出望外,他们正起早贪晚的收获着金秋的果实,家家粮成垛、柴成山,眼下可急坏了卧虎山村下通泉组的于景民、于景祥两家,这二位外出打工还没回来,村互助会郑国学、刘海芳二同志就组织村互助会12人,利用五天时间就把两家的庄稼全部收到家,这两家非常感激,热情招待前来帮忙的互助会人员,村互助会郑国学同志表示:全村所有外出打工人员都要安心外出打工,家里有困难,村互助会全都帮忙。
编辑:刘浩然撰稿:王炳东
第二篇:上报信息稿之--劳务输出
走出去:长见识换脑子挣票子
——保山市扶贫劳务输出综述
劳务输出是我市扶贫开发事业中又一个耀眼的新亮点,在扶贫工作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输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9月至今,已经向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输出劳务人员1550多名。输出的劳务人员目前从事电子电器装配、制衣、制鞋、包装、幼儿保育、保安、宾馆及餐饮服务等工作,他们遵守纪律,努力工作,每月工资600—1500元,得到了较好的收入,脱贫效果十分显著。在工作中,探索和总结了“政府引导、部门参与、个人自愿、中介运作”的成功模式。连续三年,市委、政府都把扶贫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去年,按照省人民政府和省扶贫办的要求,市县(区)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全市扶贫系统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先后调整和安排扶贫劳务输出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培训和补助,在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完成扶贫劳务输出16000人(其中有序向省外输出4200人),实现打工收入4700多万元。为总结经验,交流成果,本期采编了2004五县区开展扶贫劳务输出的主要做法,供各县区扶贫办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望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措施,扩大规模,切实把劳务输-1-
出打造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隆阳区: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全年共有序组织向广东、上海等地输出劳动力2966人。主要做法:一是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深入贫困乡村进行宣传发动,打消群众外出务工的顾虑;为劳务输出人员举行欢送会,区级四套班子领导亲临会场送行,由扶贫挂钩单位给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补助;邀请电视台、报社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在外务工人员利用书信、电话和回乡探亲的机会,宣传带动亲朋好友和周围群众外出务工。二是多渠道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筹措路费。凡属单位挂钩扶贫村的,由挂钩单位补助每人路费300元;属其他贫困村的;由区扶贫办补助每人路费100元。对于外出务工决心大而家庭又特别贫困的,区扶贫办统一借给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或协调中介公司给予借款,由其本人用务工收入分期偿还。全年共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路费补助11.79万元,发放小额信贷扶贫款14.17万元。三是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与信誉可靠、实力较强的中介公司合作,认真筛选用工信息,组织专人到用工厂家进行考察后,向各乡镇发布用工信息;各乡镇根据用工信息发动组织报名,严格把关登记后,统一带队到医院进行体检,然后由中介公司派人组织护送到用工厂家。坚持做到不把年龄不到线,身体不合格的人员输出去,确保输出人员符合用工单位需要。四是加强管理,保障权益。为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求中介公司在用工厂家派驻管理人员,帮助务工人员成立“工友会”,推选出3—5名负责人,遇有劳资、权益纠纷时,由“工友会”负责人、中介公司驻场代表一起与厂方交涉;另一方面,督促-2-
中介公司制定保底工资线,若务工人员正常工作后,务工报酬低于保底工资线时,不足部分由中介公司补足。
施甸县:扶贫、劳动部门“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部门牵头、中介运作的方式,与昆明鑫德有限公司等中介机构密切合作,2004年共组织有序输出2909人,其中向广东、上海等省外地区有序输出955人。主要做法:一是狠抓宣传发动。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协作服务。扶贫、劳动、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积极配合,采取统一时间、指定地点的“一条龙”集中办证方式,简化办证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对每批劳工都实行集中培训和教育,并安排专人护送到厂。三是强化扶持措施。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婚育证、务工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时,只收取工本费;体检费则按27元/人的最低标准收取。县里对赴省外务工人员每人补助200元,部分挂钩单位和乡镇政府还分别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100元—300元不等的现金补助。四是注重后续管理。县扶贫办对每名扶贫劳务输出人员都建立信息档案卡,并发放电话联系卡,实行跟踪调查和后续服务;督促昆明鑫德有限公司派专人驻厂管理,及时为务工者排忧解难。
龙陵县:坚持“政府引导,中介搭桥,对象自愿,部门协作,突出重点,依法输出,配合服务”的工作原则,全年共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109人,其中向省外输出947人。主要做法:一是把扶贫劳-3-
务输出作为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十项考核指标之一,县委、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直20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专人到挂钩扶贫乡村协助开展工作,乡、村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二是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消除干部群众对外出务工的思想顾虑,充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外出务工光荣,进城就业自豪,在家等闲受穷”的新观念。三是坚持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扶贫办牵头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确保送得出、用得着、留得住。四是加强与用工单位和中介机构的联系,密切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劳务纠纷,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五是建立完善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库”。
昌宁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促动,开放带动,城乡互动,有序流动”的原则,全年共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力2933人,其中省外输出511人,市外输出297人。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县级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扶贫办),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村级设立工作站,为农民外出务工构建服务平台。二是层层分解任务,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各级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风险抵押激励制度。三是展开摸底调查,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对全县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台帐”和“劳动力外出务工台帐”,澄清了底帐,-4-
为供求对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强化宣传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送外出务工创业者的典型经验,有针对性地组织重点培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拓宽输出渠道。建立了以省人力资源中心、保山万鑫职业介绍部为主的信息网络,主动与广东、深圳、昆明等地区的用工企业联系,积极捕捉和筛选有价值的劳务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拓宽扶贫劳务输出渠道,改善输出人员的结构。五是规范输出,加大扶持,注重实效。坚持输出与培训结合,做到“先培训后输出”;完善面试、体检、政审、签订就业合同等手续,严把输出关;建立劳务输出联系卡,并在人员集中的务工基地确定重点联系人,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县里对外出务人员给予一定补助,输出到省外的从扶贫专项补助中每人补助200元,市外省内的每人补助100元,帮助务工者解决燃眉之急。
腾冲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扶贫办、农业局、劳动保障局等单位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年先后组织输出7批、450人到市外、省外务工。主要做法:一是把劳务输出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作为一项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用抓产业的办法来抓劳务输出工作。县上及时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劳动力开发促进会,并召开全县劳务输出工作会议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二是大力培育和依托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2004,全县培育和发展了4户营利性职业中介组织,把劳务输出纳入市场化运作渠道,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个人自愿、中介运作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三是强化培训,积极开展跟踪管理服务。充分利用现-5-
有的职业学校、农机化学校和农广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对所输出的务工人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输出机构实行跟踪管理服务。
第三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乡劳务产业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劳务产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劳务产业组织协调。并定期召开劳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坚持跟踪督导。按照海原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要求,对劳务产业进行跟踪督促指导。三是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我乡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办劳务产业中介机构,并加强引导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劳务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建立腾飞劳务中介公司、田福劳务中介公司、田宏劳务中介公司、三源劳务中介公司、欣欣劳务中介公司、贾塘劳务协会等中介机构6家。
2、创建劳务基地,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
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是打造劳务品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乡专门派人赴银川、内蒙、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劳务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使我乡劳务产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乡已在永宁、大武口、银川、内蒙、新疆、河北、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了12个相对稳固的劳务输入基地。广泛的劳务协作不仅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3、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质量
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思路,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我乡积极联系就业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教材,及时为培训合格者进行技能鉴定、颁发资格证书,并始终坚持将观念教育融入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使农民工既学到了技术,又转变了观念,实现了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目前我乡引导性培训任务2700人,完成率为100%;技能性培训任务341人,完成率为243%;中长期培训任务40人,完成率为100%;特困家庭就业援助任务10人,完成率为100%。
4、培育劳务品牌,打造劳务大乡
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劳务输出品牌,促劳务经济发展”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点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目前,我乡已形成了石油勘探、建筑装潢、机砖加工等劳务品牌,外出劳务人员已达5385人,占全乡外出务工总数的75%,年创劳务收入近3230万元。一是以贺川村为代表的石油勘探劳务品牌。自2002年以来,堡台村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并组建了田福劳务中介服务公司,先后输出3169人次,收入2230万元,其中2010年组织输出1500人;二是以后塘村为代表的机砖加工劳务品牌。三是以马营村为代表的建筑装潢劳务品牌。四是以黄坪村为代表的旧房拆迁劳务品牌。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劳务产业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民的恋家思想和“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
观念较重;二是信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村级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三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技能人才尤为短缺;四是劳务输出品牌有待于进一步培育,除建筑劳务品牌以外,其它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市场认知度较低,从业人数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发展劳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切实搞好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主动离开土地外出务工、经商。
2、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共享平台。在各类传媒上开设劳务产业信息窗,定期发布务工信息,强化村级劳务产业服务网络建设,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务工信息。
3、强化农民工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的同时,进一步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创新培训形式,降低培训门槛,将培训与输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愿意学、有处学、学得起,努力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互动机制。
4、制定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相关政策。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流转、子女上学、户籍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民工外出提供政策保障。
第四篇:劳务输出合同书
劳务输出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就委托招收保安人员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公司业务的需要,委托乙方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服务;乙方根据甲方授权范围及服务要求,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
二、乙方服务范围:
1、根据甲方业务需要代理甲方业务的相关工作;
2、提供所招收人员的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确保证件真实有效;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监督乙方的工作质量。
2、甲方应提供所需人员的工作岗位并负责岗位培训;甲方同时负责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3、甲方应按月付给保安人员的劳动报酬,每人月工资标准为2300——2500元,退伍军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500——3000元;工资按月付给员工,并为员工提供免费吃住。
4、甲方在员工工作满一月后,即报销员工前往上海的车费。
5、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劳务输送费用。甲方每月支付乙方的费用按照乙方为甲方输出的人员总数计算,每人付给人民币贰佰元整(即人数×200元的总额),如果有输出人员工作未满一月,即不计入当月人数。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招收18至50周岁、身高1.70m以上且无法律前科的男性公民。
2、乙方应教育所招人员遵守甲方的劳动纪律和就业规则,服从工作安排。
3、乙方应享有甲方应支付报酬的权利。
五、其它约定:
1、协议履行期间,任何一方、任何原因要求终止或者变更协议的,均应提前15个工作日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持一份,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自 ___年 ___月 ___日至 ____年___月___日止。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2011年10月 日2011年10月 日
第五篇:劳务输出合同
劳务输出合同
施工方:中冶东北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简称甲方 劳务输出方:安徽省奋发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乙方 甲方承建定远县炉桥镇境内盐化工程“安徽华塑”活性石灰工程钢结构房一栋,面积为m2,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劳务安装协议:
1、甲方将该栋厂房交由乙方人员安装,工程期限为自2011年4月10日至2011年5月20日。
2.甲方提供该厂房的全部安装图纸,以及施工所需消费材料,乙方最终必须按该图纸标准达到验收合格。
3、甲方给付劳务费的标准为使用每吨钢材给付1200元劳务费;使用钢材数量以双方签字为准。
4、甲方须按施工进度提供施工材料,因甲方迟延提供施工材料导致乙方耽误工时,除顺延工期,另外补偿工资元。
5、乙方只负责安装施工,所需外加工件由甲方另行安排并付费;乙方仅提供手电钻等微小工具,其他较大型工具由甲方提供,乙方在施工中所需小配件可自行加工。
6、甲方付款方式为:每月25日报工程量、下月15日给付工程款;全部工程结束时扣留百分之二十的工程劳务费,余下工程款全部付清;所扣留百分之二十工程劳务费,待该工程验收合格的一周内全部付清。
7、乙方施工中接受甲方的管理和监督,并由甲方负责发放进出施工场地所需证件。
8、乙方明确书面或电话告知工程施工结束的30日内,甲方无条件给予组织验收,逾期验收视为合格。
9、协议自双方签名时生效,各执一份,同等效力。无反悔条件,违约方承担合同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违约金。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地址:地址:定远县炉桥镇经济开发区
负责人:负责人:
电话:电话:***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