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为“辞职门”事件
华为“辞职门”事件
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996年,就发生过一次。起因就是任正非现在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的“沉淀”现象。当时号称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以孙亚芳为首,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
其实,华为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指有意采取措施规避新劳动法的企业。早在2007年5月,劳动合同法草案尚处于审议阶段之时,LG(中国)就赶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打着“结构化裁员”的幌子,在其除广州分公司之外全面拒绝与在公司服务5~10年(不包括10年)的员工续签合同;10月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发出裁员通知,全球超过200名员工将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占综述一半左右;在北京电视台“纸包子”事件后,央视也开始清退“临时工”,不足一月的时间里,清退了1800多名临时员工,裁员人数占到其员工总量的20%,人们认为裁员的“导火索”表面上看是假新闻事件,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紧密相关。
华为“辞职门”事件各方观点
政府相关部门
只要研究透了《劳动合同法》,就会发现,劳动合同法根本不会对企业的正规裁员造成冲击,但是就是有企业想不通,“辞职门”事件只能说华为的人力资源主管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不够。规避法律的行为并不明智。
7000名员工辞职并没有真正离开公司,因此不能算作解除劳动关系;正在酝酿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将对辞职后再签约的间隔期进行规定。法律界,“华为”此举虽有规避法律之嫌,却难达到实际上规避法律的目的。因为在“华为”采取的离职竞岗的做法下,所谓的“离职”员工并未真正离开“华为”,而是继续工作,因此,工作的年限并不能重新计算,而是要连续计算。
华为这样做并没有违反法律。企业本是以赢利为目的,它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各种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无可厚非。不能要求企业像学者、官员那样去考虑问题,社会保障、增加就业这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该让企业承担。人力资源界
新劳动法实施后,用工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到时候裁员将更加困难,沃尔玛在此时裁员,不排除有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
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员工也要求“与时俱进”,企业一旦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相对而言少了自主选择权,没有发生“严重违纪”不能炒员工,企业当然要更加慎重地选择人才。这段时间是调整的时机,企业可以趁此检阅员工,优胜劣汰。
此外,企业的做法是在消极执行法律和政策,应该加强工会作为申诉调查机构的职能。
媒体
虽然从法律上来看,华为的行为无懈可击,但该事件产生的外部效应负面居多,首先伤害的是那些老员工,事实上,企业也不是这场游戏中的最终胜利者,任何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难以凝聚企业内部的向心力、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会对企业的外部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显然,这种作法与华为企业伦理当中的诸多价值是相悖的。
新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极大影响了华为这种主张以内部竞争性文化立足市场的企业。现实给华为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在新法实施之后,准备接受第一批“终身雇用员工”;要么开出足够诱人的补偿条件,合法规避新法的这项规定。华为选择后者,无意间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践提供了第一个经典样本。
华为官方
辞职完全属于员工自愿,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岗位
这一做法不是逃避国家《劳动合同法》,而是在认真学习、理解、坚决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使华为的用人制度合法、规范,并富有竞争力。
目前华为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万余人,但同时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母公司、子公司、合资公司、派遣公司交叉使用、聘用主体关系不够清晰,不利于业务运作,根据《劳动合同法 》的要求,也需要重新规范,近期慧通、华为通信、聚信、华为服务、安捷信、海思等子公司将进行劳动关系主体梳理。同时,《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新的要求,公司需要对已签和将签的聘用协议重新梳理。
华为员工
这次‘运动’会清理一些人,短期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比如一些领导的离职,会让更多人看到机会。但长期看还无法评价。有些更早进入公司的普通员工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在社会上的职业竞争力而在这场**中受到冲击,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是公司应该周全考虑的。
难以接受对于部分把自己当初公司主人公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都奉献在公司的成长里面了。对公司有很强的归属感,离职后再入职对他们来说是很不爽的。有被公司遗弃的味道,因为许多人混了这么多年,钱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在乎了。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的元老的地位,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主人翁的角色。虽然入职后他们还是原来的职位,但毕竟少了一种归属感了。
第二篇:华为“辞职门”事件
华为“辞职门”事件
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7年10月,一则《华为公司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即将开始买断工龄》的消息传遍中国,给本来对新劳动合同法十分敏感的劳资双方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进入十月底以后,随着各大媒体对此事的纷纷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斥资十亿鼓励5100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的各项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经过证实的报道,目前在华为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的所有员工(包括总裁任正非)需要在2008年元旦以前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向公司提出主动辞职,达成自愿离职共识后,员工统一离职五天,并在此后的六个月之内通过竞聘决定是否重新上岗,重新上岗后员工职位和薪水不变。所有离职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奖金月均摊值。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个多月的“集体辞职事件”已经结束。据透露,有100多人没有得到华为的续约。
面对华为的这一“辞职门”事件,社会上广泛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然而对此,华为也有它自己的解释:这样的人力资源调整是为了破除工号文化的积习,提升企业活力。那么,何谓 “工号文化”呢?
华为给它的每个员工都按照进入公司的时间顺序安排了一个工号,这个号码
现在已经排到十万多位了。在华为,工号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也是身份的象征——工号越靠前,表明进入华为的时间越长,其地位也就越高(当然,任正非的工号是001)。以2001年为分水岭,之前进来的都算“老员工”,其工号在20000以内,而之后进来的则是“新人”。华为内部的邮件使用notes系统,工号会出现在邮件中。于是工号的排序就成了“老员工”们判断邮件是否回复的依据了。而在“新人”眼里,“老员工”们20000以内的工号则不仅仅代表着资历,更代表着财富。华为早年创业时期实行了一套“全员持股”计划,所有员工按照一定比例,都可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股票,华为员工每年从公司享受固定分红。而从2001年开始,华为开始实行期权改革,员工获得股票的资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而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虚拟受限股,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10年。这使得新员工所获得的期权远远不如创业初期的老员工。华为的管理层认为,这种带有官僚主义意味并与公司内部备受诟病的新老员工分配不均的状况直接联系的“工号文化”已经成为内部分裂的隐患,而这次的运动正是为了打破工号制度,为后续的人事改革做铺垫。
回顾华为的“狼”史,我们会发现,这种先集体辞职再竞聘上岗的事件在华为并不是第一次发生。1996年,当时任华为市场体系总负责人的孙亚芳(现任华为董事长)就曾经带领自己的团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起因就是任正非现在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的“沉淀”现象。当时号称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以孙亚芳为首,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次被称作“再创业”的“运动”,后来经常被华为内外部的人提起,作为保持华为人“狼性”的一个英雄壮举。在这次“再创业运动”中,有一些人离开了华为。2000年,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1996年那次历史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十年前的“再创业”是为了防止“沉淀”,十年后的“辞职门”呢?
其实,华为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指有意采取措施规避新劳动法的企业。早在2007年5月,劳动合同法草案尚处于审议阶段之时,LG(中国)就赶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打着“结构化裁员”的幌子,在其除广州分公司之外全面拒绝与在公司服务5~10年(不包括10年)的员工续签合同;10月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发出裁员通知,全球超过200名员工将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占综述一半左右;在北京电视台“纸包子”事件后,央视也开始清退“临时工”,不足一月的时间里,清退了1800多名临时员工,裁员人数占到其员工总量的20%,人们认为裁员的“导火索”表面上看是假新闻事件,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紧密相关;深圳市龙华清湖小学十几位工龄超过十年的代课老师被强制转校轮岗,其中一人因无法接受,心中抑郁,口吐鲜血晕倒在地„„随着2008年1月1日的临近,这样的案例还会越来越多。一部新劳动法所引发的阵痛,尚未结束。
这一系列的事件,尤其是华为大张旗鼓的“辞职门”事件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和深圳市总工会高度关注“华为事件”,认为华为公司近期5100名员工辞职再竞岗,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进行,引起了社会各种猜测、议论和评价,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华为公司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消除影响,在出台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听取广大员工意见,尊重员工民主权利。广东省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11月9日约见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就如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事件等进行了认真磋商,最后达成三项共识。华为公司中止了部分员工辞职再竞岗工作,并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原已制定的直接涉及员工利益的暂行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华为“辞职门”事件,就此真正告一段落。
目前,社会上对华为“辞职门”事件十分关注,各方都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现有三个问题希望与您共同探讨:
1、华为鼓励员工集体辞职的做法合法吗?
2、这件事对华为内外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3、华为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对其他企业有没有借鉴意义?
附录1 华为“辞职门”事件各方观点
政府相关部门
只要研究透了《劳动合同法》,就会发现,劳动合同法根本不会对企业的正规裁员造成冲击,但是就是有企业想不通,“辞职门”事件只能说华为的人力资源主管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不够。规避法律的行为并不明智。
7000名员工辞职并没有真正离开公司,因此不能算作解除劳动关系;正在酝酿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将对辞职后再签约的间隔期进行规定。法律界,“华为”此举虽有规避法律之嫌,却难达到实际上规避法律的目的。因为在“华为”采取的离职竞岗的做法下,所谓的“离职”员工并未真正离开“华为”,而是继续工作,因此,工作的年限并不能重新计算,而是要连续计算。
华为这样做并没有违反法律。企业本是以赢利为目的,它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各种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无可厚非。不能要求企业像学者、官员那样去考虑问题,社会保障、增加就业这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该让企业承担。人力资源界
企业的做法是在消极执行法律和政策,应该加强工会作为申诉调查机构的职能。
新劳动法实施后,用工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到时候裁员将更加困难,沃尔玛在此时裁员,不排除有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
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员工也要求“与时俱进”,企业一旦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相对而言少了自主选择权,没有发生“严重违纪”不能炒员工,企业当然要更加慎重地选择人才。这段时间是调整的时机,企业可以趁此检阅员工,优胜劣汰。
媒体
虽然从法律上来看,华为的行为无懈可击,但该事件产生的外部效应负面居多,首先伤害的是那些老员工,事实上,企业也不是这场游戏中的最终胜利者,任何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难以凝聚企业内部的向心力、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会对企业的外部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整个事件中,可以认为华为没有违法,但对国家法律的不尊重却是极为明显的。这很难让人相信是那个强调国家民族利益的华为的作法,难道国家法律不代表国家利益吗?而让数千员工集体辞职,则可以肯定漠视了至少是部分员工的意愿和利益。显然,这种作法与华为企业伦理当中的诸多价值是相抵牾的。而这些价值,恰恰又是华为引以为豪、并为华为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断言华为误读了新劳动法实际上是误读了华为的人力资源战略。
新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极大影响了华为这种主张以内部竞争性文化立足市场的企业。现实给华为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在新法实施之后,准备接受第一批“终身雇用员工”;要么开出足够诱人的补偿条件,合法规避新法的这项规定。华为选择后者,无意间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践提供了第一个经典样本。
华为官方
辞职完全属于员工自愿,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岗位
这一做法不是逃避国家《劳动合同法》,而是在认真学习、理解、坚决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使华为的用人制度合法、规范,并富有竞争力。
目前华为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万余人,但同时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母公司、子公司、合资公司、派遣公司交叉使用、聘用主体关系不够清晰,不利于业务运作,根据《劳动合同法 》的要求,也需要重新规范,近期慧通、华为通信、聚信、华为服务、安捷信、海思等子公司将进行劳动关系主体梳理。同时,《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新的要求,公司需要对已签和将签的聘用协议重新梳理。
华为员工
这次‘运动’会清理一些人,短期也会有一些激励作用,比如一些领导的离职,会让更多人看到机会。但长期看还无法评价。有些更早进入公司的普通员工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在社会上的职业竞争力而在这场**中受到冲击,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是公司应该周全考虑的。
对于部分把自己当初公司主人公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都奉献在公司的成长里面了。对公司有很强的归属感,离职后再入职对他们来说是很不爽的。有被公司遗弃的味道,因为许多人混了这么多年,钱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在乎了。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的元老的地位,看重的是自己在公司主人翁的角色。虽然入职后他们还是原来的职位,但毕竟少了一种归属感了。
刚开始难以接受,眼泪都出来了,但两天后想通了:去年劳动合同法刚出来时,我们这些在华为工龄超过10年的员工都非常高兴,可以做永久职工了,像共产主义了一样。但要是这样的话,大家要是积极性不够,企业衰落了怎么办?大家对华为的感情很深,不想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而且公司也不亏待大家,给了不少的补偿,所以大部分都填了离职申请。
第三篇:2007事件回顾——华为辞职门
“华为辞职门”事件
9月30日,华为公司内部讨论通过一份题为“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规定”的文件,要求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共计7000多名)在2008年元旦之前逐步完成“先辞职再竞岗”工作;废除现行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排序。10月下旬,各大媒体披露此事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11月2日,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此事展开调查。11月5日,华为发表声明,否认规避新 《劳动合同法》“10年大限”,此次属公司正常人力资源调整。11月7日,华为表示集体辞职事件结束,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岗位,另有一百多人未能续约。11月9日,广东省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在省总工会约见华为有关负责人,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事件达成共识。目前,华为公司已中止部分员工辞职再竞岗工作,近期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原已制定的直接涉及员工利益的暂行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
知名企业大规模裁员事件
10月,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区无原则突击裁员9月,展讯通信缩编北京分部,随后上海总部亦进行裁员
8月,中央电视台解聘1800名编外人员
7月,韩国LG电子裁掉11%的中国员工
华为辞工:“自愿”工龄“归零”是一种无奈
连日来,深圳华为公司6000多名职工集体辞职事件把众多媒体弄得一头雾水。记者们忙不迭要给华为员工“维权”,可不少员工似乎并不领情。一位员工还当面质问记者:“我们过得很好,你们想干嘛?”是记者多事了吗?华为是否在“钻法律空子,侵害员工权益”?
华为辩白:旨在激发活力
早在今年8月,华为公司的“大辞职运动”就拉开了序幕,一批华为子公司的员工被要求重签劳动合同,工龄从零开始计算。紧接着华为公司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工龄在8年以上的员工可辞职后再上岗,从老员工变成“新人”,同时获得一笔补偿金。“辞工门”事件由此深化,华为公司一度有6000多名员工通过辞职程序成为“新人”。
华为公司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阐述“辞职”人员的构成:其中3000多人是华为公司下属子公司、合资公司的员工。这些员工大都与总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但工作地点却在子公司,因此有必要调整。这次华为公司通过
“辞职”行动,让这些员工以“新人”身份重新与子公司签合同,工龄从零开始计算。
另外3000多人是工龄在8年以上的老员工,按照公司10月8日出台的《补偿规定》,他们可以“自愿辞职、竞聘上岗”。目前这些人已完成了竞聘上岗手续,其中有10余人因能力不胜任岗位要求,公司不再聘用。另有70余人因病休、退休、个人原因等离开公司。其余人全都和以前一样回到公司上班。
华为公司认为,他们这次行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另外,让子公司的员工重新签合同则是为了理顺劳动关系。
社会质疑:旨在规避法律
但是,华为公司“旨在激发公司活力”的说法引起广泛质疑。不少网友不依不饶地表示,激发企业活力、理顺劳动关系的方法很多,为何偏偏选择“切断工龄”?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兴桂称,华为公司此举的着眼点显然是“工龄”二字,而非其他。因为即将于2008年元旦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同一单位工龄满10年的员工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企业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刘兴桂认为,华为公司很有可能是担心将来老员工会增加用工成本,因
此才想出了这个“以旧换新”的规避方法。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说,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直比较“超前”,华为公司似乎担心新法实施后,裁员自由受到限制,老员工成为甩不掉的“包袱”,影响公司的新陈代谢,因此才赶在新法实施前“买断”老员工的工龄,便于将来自由调整。
第四篇:华为“辞职门”事件
华为“辞职门”事件
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7年10月,一则《华为公司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即将开始买断工龄》的消息传遍中国,给本来对新劳动合同法十分敏感的劳资双方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进入十月底以后,随着各大媒体对此事的纷纷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斥资十亿鼓励5100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的各项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经过证实的报道,目前在华为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的所有员工(包括总裁任正非)需要在2008年元旦以前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向公司提出主动辞职,达成自愿离职共识后,员工统一离职五天,并在此后的六个月之内通过竞聘决定是否重新上岗,重新上岗后员工职位和薪水不变。所有离职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奖金月均摊值。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个多月的“集体辞职事件”已经结束。据透露,有100多人没有得到华为的续约。
面对华为的这一“辞职门”事件,社会上广泛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然而对此,华为也有它自己的解释:这样的人力资源调整是为了破除工号文化的积习,提升企业活力。那么,何谓 “工号文化”呢?
华为给它的每个员工都按照进入公司的时间顺序安排了一个工号,这个号码
现在已经排到十万多位了。在华为,工号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也是身份的象征——工号越靠前,表明进入华为的时间越长,其地位也就越高(当然,任正非的工号是001)。以2001年为分水岭,之前进来的都算“老员工”,其工号在20000以内,而之后进来的则是“新人”。华为内部的邮件使用notes系统,工号会出现在邮件中。于是工号的排序就成了“老员工”们判断邮件是否回复的依据了。而在“新人”眼里,“老员工”们20000以内的工号则不仅仅代表着资历,更代表着财富。华为早年创业时期实行了一套“全员持股”计划,所有员工按照一定比例,都可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股票,华为员工每年从公司享受固定分红。而从2001年开始,华为开始实行期权改革,员工获得股票的资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而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虚拟受限股,以后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10年。这使得新员工所获得的期权远远不如创业初期的老员工。华为的管理层认为,这种带有官僚主义意味并与公司内部备受诟病的新老员工分配不均的状况直接联系的“工号文化”已经成为内部分裂的隐患,而这次的运动正是为了打破工号制度,为后续的人事改革做铺垫。
回顾华为的“狼”史,我们会发现,这种先集体辞职再竞聘上岗的事件在华为并不是第一次发生。1996年,当时任华为市场体系总负责人的孙亚芳(现任华为董事长)就曾经带领自己的团队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起因就是任正非现在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的“沉淀”现象。当时号称为华为打下江山的市场部以孙亚芳为首,主动辞职,重新竞聘上岗。这次被称作“再创业”的“运动”,后来经常被华为内外部的人提起,作为保持华为人“狼性”的一个英雄壮举。在这次“再创业运动”中,有一些人离开了华为。2000年,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1996年那次历史事件给予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十年前的“再创业”是为了防止“沉淀”,十年后的“辞职门”呢?
其实,华为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指有意采取措施规避新劳动法的企业。早在2007年5月,劳动合同法草案尚处于审议阶段之时,LG(中国)就赶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打着“结构化裁员”的幌子,在其除广州分公司之外全面拒绝与在公司服务5~10年(不包括10年)的员工续签合同;10月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发出裁员通知,全球超过200名员工将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占综述一半左右;在北京电视台“纸包子”事件后,央视也开始清退“临时工”,不足一月的时间里,清退了1800多名临时员工,裁员人数占到其员工总量的20%,人们认为裁员的“导火索”表面上看是假新闻事件,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紧密相关;深圳市龙华清湖小学十几位工龄超过十年的代课老师被强制转校轮岗,其中一人因无法接受,心中抑郁,口吐鲜血晕倒在地„„随着2008年1月1日的临近,这样的案例还会越来越多。一部新劳动法所引发的阵痛,尚未结束。
这一系列的事件,尤其是华为大张旗鼓的“辞职门”事件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全国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和深圳市总工会高度关注“华为事件”,认为华为公司近期5100名员工辞职再竞岗,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进行,引起了社会各种猜测、议论和评价,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华为公司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消除影响,在出台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听取广大员工意见,尊重员工民主权利。广东省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11月9日约见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就如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事件等进行了认真磋商,最后达成三项共识。华为公司中止了部分员工辞职再竞岗工作,并筹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原已制定的直接涉及员工利益的暂行规定,提交职代会审议。华为“辞职门”事件,就此真正告一段落。
第五篇:解读华为辞职门
解读华为辞职门
一、事件回顾
华为作为国内 IT 行业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近年来的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国际业务不断扩张,这一方面得益于华为人不断创新、全员奋斗、永不止步的企 业文化,另一方面也和近年来华为采取的人力资源战略有关。华为在不断增强公 司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张公司的人力资源,每年通过校园招聘,吸纳几 千名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研发团队的实力。连续多年 的人员扩张也使得华为在短短几年内员工总量猛增到 6 万多人。不过,随着新鲜血液的补充,新员工的不断成长。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的 团队文化、思维模式、工作积极性,及因组织结构带来的人员设置方面的矛盾越 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以能力为导向的华为,庞大的老员工群体工作现状和文化积 淀,严重影响了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渠道。而这又和任正非崇尚企 业管理中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及公司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违背。同时,公司目前销售收入高速增长,但利润率却连年下降的现实,让任 正非意识到了在扩大销售,增强公司总体实力的同时,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利 润率才是公司长久并良性发展的所在。从 2007 年 9 月底开始,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计 7000 多名工作满 8 年 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出请辞自愿离职。这次大规模的辞职是由华为公司安排 的,辞职员工随后即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惟一的变化就是再次 签署的劳动合同。全部辞职老员工均可以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赔偿。
二、原因解读
2004 年,任正非所执掌的华为首先引进了“狼文化”式的企业管理,开始 的确为华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慢慢的显现出来,特别是 一味追求工作目标,员工在工作中失去了主导性和对人性的尊重,出现了“床垫 文化”、员工猝死等事件。这次的辞职事件是任正非为了提高员工的忧患意识,激活公司内部员工的竞争力和活力,进一步加强华为在行业内部及其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华为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及不断巩固他一手 创办的华为的总体实力,而采取的一次大规模的公司人力资源结构的战略调整。
通过这次“辞职门”之后,华为的员工就有了一种危机感,如果不在日常的 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武装自己就有可能被淘汰,这样就增强了企业内 部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个人的竞争,企业也会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辞职门”
三、辞职门”的利弊
利:如同前面所述,此次“辞职门”事件给华为带来了
活力和竞争力,使 员工重新有了拼搏的动力,是公司内部有了曾经的良性竞争,提高了利润率。同 时,这次“辞职门”事件聚焦了全国的眼光,无形之间为华为做了一次广告,使 更多的人关注华为、记住了华为。弊:(1)成本过高。此次辞职的经济补偿金达到了 10 亿元人民币,似乎有 些过高。(2)此次辞职使得华为的一些没有竞争力的老员工失去了工作,在中国 传统观念上说有点不近人情,给华为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声誉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使得有才华的应聘者望而却步。(3)这次改革能否起到预想的效果还不得而 知,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