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

时间:2019-05-13 00: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

第一篇: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

初三补习第二周练级卷

一、默写

1.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4.,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5.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6.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二、古诗鉴赏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鬓先秋”中借秋霜形容(2分)

8.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三、文言文

华歆、王朗俱乘舟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投靠。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俱乘舟避难().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宁愿因为危机而抛弃他吗? B.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在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呢?

C.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急着抛弃他呢?

D.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呢?

14.王朗救与不救他人的理由很简单,救人是因为;而要抛弃被救之人是因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

15.“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认为华歆“优”在①

四、现代文

千门万户

①门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②紫禁城里重重墙院、上百座院落、近万间房屋,到底有多少门,很难说清楚。这些门的形式多种多样,到底有多少种门,也真是很难说清楚。

③最高大、最威严的自然是紫禁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为最。④天子面南而王。南门为皇宫正门,正南在建筑方位中属午位,故名午门。午门通高37.95米,比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太和殿还高,足见其皇宫第一门、天下第一门的地位。13米高的红色城台三面围合,城台上五楼耸峙,庑(正房对面或两侧的小屋子)廊通贯。正楼重檐庑殿阔60.05米,进深25米;前后出廊,建筑面积1773.3平方米。正楼两侧及两翼城台南端各有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阙楼,合称五凤楼。

⑤午门是历朝历代的献俘处,明万历皇帝、清乾隆皇帝都曾四次亲御午门城楼受献俘礼。彼时彼刻,定然一派威风凛凛、威仪天下的气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太和殿前隆重举行受降侵华日军献俘礼,大概与午门受献俘礼不无关系。皇帝们也常常把午门作为处罚不听号令者之地。正德十四年,明武宗朱厚照,因众多官员联名上疏阻其出游猎艳,恼羞成怒,竟罚146位大臣跪午门,5天后又在午门外“廷杖”,当场杖毙11人。与此行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熙皇帝。年仅15岁的康熙皇帝为解决明末以来的中西历法之争,让主张吸收西法的传教士南怀仁与反对变更传统历法的吴明煊等,先后在午门外广场和观象台,当着王公大臣的面,各自计算、验证天象。结果,“南怀仁逐款符合,吴明煊逐款皆错”,康熙皇帝遂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并下令采用其中西合璧的新历。

⑥最雍容最从容的是太和门、乾清门。太和门是紫禁城中规格最高的宫门。乾清门是清代极为重要的政务场所。走进太和门、乾清门,觉得不是进了门,而是登了堂入了室,因为这两座极为重要的门是殿堂式的。能开能合的门在最后边,门的前面是开阔敞亮的可以充分利用的厅堂。这两处正是明清两代“御门听政”之处。门即殿堂,当门听政议政行政,有“门”没“门”皆决于门。

⑦紫禁城里的千门万户有太多的历史、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规矩,是永远说不完说不清的。其实,门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是通路还是阻隔?是为了关还是为了开?为了拒绝还是为了迎接?为了守卫还是为了交流? ⑧即位的帝王从前门午门进宫,亡国的崇祯和末代皇帝溥仪从后门神武门出走。曾经权倾

①朝野的和珅20大罪中第三条为“肩舆直入神武门”。如今每年900万游客进出紫禁城,可

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但很少有人想到当年《大明律》的规定:擅入皇城者,杖一百,充军边远。向宫城投石、射箭或持利刃入宫门者,处极刑。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

【注释】①肩舆:乘坐由人抬的高级轿子。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

18.概括地说在明清两代,午门前实施的政治活动主要有:(1);

(2);(3)。(9分)

19.阅读全文后,尝试回答作者在第⑦段提出的某一个疑问,结合文中例子加以说明。(5分)于先生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

①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

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

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20.第①段“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可用这一词语来替代。(2分)

2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4分)

22.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画线句“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4分)

23.于先生作为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章中能看出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6分)

(1)于先生是一个的老师,因为。

(2)于先生还是一个的老师,因为。

24.以下各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令人发笑的举动,引起读者对于先生的好感。

B.作者描写了于先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以此来体现他可笑的教学方式。

C.作者写的第①、第⑤段和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毫无关系,放在文中多余。

D.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于先生,体现他对于先生的喜爱之情。

25.文章最后,作者说于先生做生意“有了钱,是好事”,你认为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

作文:以“我的梦”为题,横线上可以填入“音乐”“足球”“绘画”„„

第二篇:初三 补习

错了又错 5

1.--Need they fill in the form?(肯定回答)--Yes, ________________.13.She looked after the sick boy well.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sick boy.15.Winter is the coldest season in a year.Winter is __________than ___________________season in a year.8.Han Mei looks _____________(pretty)than his sister.5.Some day you will find a foreign language a bridge to a lot of _______(know).4.It is a ____________(please)for me to stay with you.2.He had to drink more water, ___________________? 3.They are not so popular as football.==They are _________ popular_________ football ==Football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m.8.The little girl were standing there.Her clothes were dirty.The little girl were standing there_________ clothes were dirty.10.What have you done with tea?_______ have you _______ with tea? 基础强化6 改错。1.These footballs are for you and she.1______ 3.I have put my dictionary five minutes ago.3________ 4.He’s read this book before, isn’t he?4________ 5.He is babysiting his brother Li Lei.5________ 6.My father will take my brother and I to the zoo this Sunday.6________ 7.He is terrible ill.We should send him to hospital.7________ 8.For my sister and I, we were excited.8_______ 9.The weather is more warmer than yesterday.9_______ ★10.All students who wants to use the library borrowing service must have a new summer card.10______ ★1.________ a new school _________(build)in our school last year? 2.I thought it ______________(be)easy to finish the work soon.3.They had to go the store to buy things for Christmas in ____(如此)bad weather.★4.The prices ________________(rise)these days.5.Many people came to watch the balloon ______________(go)up.6.It brings us a lot of ______________(happy).7.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______(not make)so much noise.8.He will let us know the good news as soon as he_______(find)her this

afternoon.9.My grandfather told me what __________(happen)in China in 1949.10.Look,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________________(plant)trees over there.How soon ______the mountain ___________(cover)with trees? 11.Planting trees is _____________(如此)great fun.12.The garden _____________(be)more beautiful when the flowers all blossom.13.It is __________________(tomorrow)weather report for some important cities.14.Now, he is ________________(terrible)ill.16.Emma is forgetful girl.She is always _____________(忘了/落下)her school things in the classroom.介4.The students give their teacher a card _______ some words _____ it 改错13.I’m sure the shop owner and the young man planed this together.____ 2.I prefer _________(stay)at home to _________(go)to a party.3.The milk went _______(bad).2.Students often ask Mr.Hu many questions about football.(改为被动语态)Mr.Hu ________often ___________many questions about football.3.It’s very cold today.(感叹句)______________ cold day _______ is today!4.Tom may be on the team, or Jack may be on the team._______Tom _______ Jack may be on the team.8.He got too angry to speak.He got ________ angry _____he ______ speak.10.His parents haven’t been to Beijing.He hasn’t, either.________he ________his parents _______ been to Beijing.介词4.The two men walked _________ the forest.(穿过)1.Bike is my favourite kind of ________________(transport).2.That watch needs _____________(mend).3.---Could I watch TV now ?---Sorry, you ____________.(can, could, may)4.Sheep _______________(keep)by farmers for producing wool and meat.1.I _____________(not see)it since 1995.5.Don’t laugh at people who ________(be)in trouble.7.It is ___________________(big)city in the world.8.He is ________________(tall)of the two.1.____________(多么)beautiful weather it is!2.Jenny won’t go to bed until she ___________(finish)her homework.

第三篇:初三历史补习计划

初三历史暑期补习计划(七月九号—二十号)一:课时安排

5课时

二:授课内容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的诞生

三:教学目标

1、以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适量拓宽知识面教学,力求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全面推进。

2、依据教材编排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识记题人

人过关,理解题有新的突破,为促使学生解题方式向中考模式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三课所有基本知识点的落实。拟编一次系统测试,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进度与课时

时间内容课时

7.12—1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2

7.15—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7.17—18美国的诞生1

7.19—20系统测试1

初三历史组2013.7.11

第四篇:武汉初三语文训练卷三

语文训练卷三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殉职 冗杂(rǒng)慰藉(jiè)手不释卷 ....B.端详 拮据(jié)揣摩(mó)郑重其事 ....C.禁锢 缅怀(miǎn)荒僻(pì)重峦叠嶂 ....D.繁锁 思忖(cùn)魁梧(wǔ)无精打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春节假期结束,人才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越大的公司越注意 优秀高科技人才。

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BHP Billiton 了一项高达9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地位。

⑶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 将非常严重。A.搜罗 签署 损害 B.收罗 签署 危害 C.搜罗 签订 危害 D.收罗 签订 损害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保障春运期间三大火车站和天河机场出租车运力充足,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要求星级车每日至少进站营运一次。

B.2012年1月10日,2台新型电瓶警车现身亮相江汉路街头,成了街头流动警务室。C.“风云二号”07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为我国及周边国家天气观测、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

D.我省2012年“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重点突出一个“香”字,一个“化”字,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活动的浓厚氛围。

4.将“早在汉代乐府民歌中,民间诗人就总结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格言”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季节。(B)我国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以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来规劝青少年要刻苦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C)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诗勉励后辈要抓紧时间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也语重心长地指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人生旅途中随时都应该进行的必修之课,让生命闪烁睿智之光。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说 窗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臵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5、下面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窗的最本质功能是通风、换气、观景。

B.说明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C.说明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现代建筑中窗的魅力正日益衰退。

D.说明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远古先民的窗开在屋顶,它同时也是门。

B.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往往自成一景。C.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文人都借“窗”来描绘画面,抒发不同的情感。D.古代的能工巧匠在窗的设计上有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7、对下列含有“窗”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时,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在窗下秉烛夜谈的画面。”

错误!B.小红读到“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时,说:“这就像一幅画,墙上的窗子是画框,屋外的山岭、白雪是这个画框里的画,真美啊!”

C.小童读到“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诗句时,说:“窗子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在这里,诗人借窗前的萧瑟之景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凄凉之情。”

D.小山读到“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对纸窗明”的诗句时,说:“纸糊的窗子一点都不结实,又不透明,怎么能看到月光呢?不真实。”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

①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注释】①舍人:门客。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辩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吾羞,不忍为之下!羞:羞耻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A.舍生而取义者也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临溪而渔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下面对此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认为自己功劳比蔺相如大,而官位却不及蔺相如,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B.蔺相如因为害怕廉颇羞辱自己,所以“引车避匿”。C.蔺相如的门客认为蔺相如害怕廉颇,所以向蔺相如请辞。D.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负荆请罪,说明他知错能改。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8分,每空2分。)

(1)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3)老师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当我们回忆自己的老师时,总会想起:“桃李不言,”(《李将军列传》)的名句。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表达不同思想情感的载体,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传达的是超脱旷达的情怀,而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则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思念之情。(《望月怀远》)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回 家

沿着山路走,这是我回家的方式。

那条山路对我至关重要。它宁静如游动的母亲手中的那缕针线,与它同行的溪流,从不疲惫地跳跃着。我还没有见过比它更好的溪流。

走在山路上,会有许多过去的故事在心头重现。走在回家的路上,其实是想家了。想那个大山深处的村庄里的温馨和寂静。家,于是就浮上心头。

很多回,我走在山路上,远远地望见村边几棵高大的楠木树耸起绿云一样的树冠,疲惫的双腿便得了鼓舞一样加快了步伐。碰到的人都熟悉,看到的屋子和庄稼都是记忆里的模样。走到村头,有人告诉我说,你娘在对门坡上的畦里锄菜。仿佛我不曾离别过,他们一语就点明了我迫切要知道的心事。

隔一道小溪,对门坡上有自家的一块菜地。抬头仰望到了树影里母亲挥锄的身影,来不及回屋放下包,就涉过山溪,很快听见了锄头挖地的声响和节奏。我像上坡的兔子一样敏捷,脚步很有弹性地爬上坡去,走近菜畦里劳作的母亲。

母亲很高兴,三下五除二地料理完活,便带我回家。我把母亲的锄头扛在肩上,跟在母亲身后走,我真正有了回到家的感觉,尽管我的肩上还挂着旅行的背包。

从十四岁离家到山外读高中,回家的情节便不断地重复着。

学校离家有八十里之遥。到校第一天,我新奇兴奋了一阵,可是黄昏到来时,莫名的不安从心底升起,我像一头走失在山野的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仓皇无助。暮色里是回家的时刻,想起母亲会在挂着蛛网的屋檐下张望,我的心情沉重而酸楚。临睡时,相邻的床头传出嘤嘤低泣,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便涌了出来。当时没想到,在想家的眼泪里自己从此注定了要做一个浪迹在母亲挂念中的游子。

很多回,我和村里惟一的伙伴步行八十里回家。我们上完上午课才出发,往往走到半夜才疲惫而又兴奋地在一片巨大的寂静里敲响自家的木门。

‚姆妈,我回来了!‛深深的夜色里我们大声呼叫。

门吱地开了,母亲披着衣服,端着油灯,又惊又喜地迎着,然后慌忙燃起柴火。家里的火塘真是温暖。家是和母亲连在一起的。母亲在家,家才成为家。

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年夏天,母亲生了病,贫血,浮肿,到山外一家医院治病去了。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在熟稔的木屋里却感到空荡而陌生,令人焦躁不安。黄昏,我们到村头的大路边等啊等,暮色沉沉地塞满了天地,路边的几棵高大的楠木树都模糊了,我们还在等母亲回来。

母亲在家的日子,我们在月光下的田野里捉迷藏,玩到很晚很晚,心里也踏实;母亲不在家,就是待在自己家里不出门,也如同臵身于陌生之地。

有母亲在家的人是有福气的人。

有母亲在家的人——如我,有一段时间没回家,想家便是想念母亲,也会像童年的我等候母亲回家一样在盼着。

有一回,我一如既往地走完了回家的路,走进了静静的村子,走近熟悉的家门。依然是那扇让柴烟熏黑的木板门,门楣上贴着褪色的春联,门前放着总也烧不完的柴捆,几只鸡在禾场觅食。可是门板上挂着一把锁。

邻居说,母亲的老毛病又发作了,父亲陪着她到山外治病去了。我的眼里倏然饱含了泪水。

熟悉的老屋,没有母亲迎出来,竟是这样的静寂和空洞。我在不堪忍受的疲惫和伤感里,想起了几句不知何时读到的小诗——

我每天放学回家 第一件事是找妈妈 看到了妈妈 才算是真正的回家

岂独孩童如此,所有回家人的心情不都是这样吗?萨拉•奥思•朱厄特说得对:‚只要你的母亲健在,你就会感到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不管浪游的行程中染了多少风霜,我都愿意自己永远是这样一个孩子。

(文/邓湘子 摘自《那事——文化名人笔下的那时那事》,有删改)1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三次“回家”的经历和感受。(6分)

14.结合上下文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其语言表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可是黄昏到来时,莫名的不安从心底升起,我像一头走失在山野的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仓皇无助。

15.作者为什么说“母亲在家,家才成为家”?请结合文章中的细节谈谈你的理解。(4分)16.文末的小诗有什么作用?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期又到来了,‚春运‛成了近一段时间的社会热点。学校借此机会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武汉春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7.请你为题为“武汉春运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2分)

问题: 对象:

1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就今年推出的春运新举措“网络订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请你围绕“网络订票难的原因和措施”整理出两条信息。(4分)

【材料一】虽然有关部门前期对春运网上售票进行了相关的预想、部署和准备,但在今年春运的售票高峰期,网站的现实服务能力与旅客的客观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1月5日

起,12306网站连续5天日均点击数超过10亿次,访问量环比上月激增10余倍。根据专业互联网分析网站Alexa1月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7天内访问www.xiexiebang.com网站的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0.902%,既有互联网接入带宽明显不足。

【材料二】进入春运售票高峰期以来,通过对网上购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极个别用户在网上大量购票的行为(单日某一用户的购票总张数超过100张)。为保证购票公平,自1月5日起,我们对网上购票流程进行了调整,在用户购票成功后,系统将强制用户退出,再次购票时须重新登录。

【材料三】针对网络购票难的现状,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一方面扩充互联网接入带宽,另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协助分析存在的问题,优化订票流程, 1月10日后,网络购票难的情况已得到缓解。

(1)(2)

19.在拥挤的候车大厅里,一位“春运志愿者”正在劝说一个老大爷交出所携带的易燃易爆物。可是,这位老大爷却说:“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这不是多管闲事嘛!”你走上去这样对他说:“ ”。那位大爷满含歉意地对志愿者说“对不起”,并交出了易燃易爆物。

七、(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需要不断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超越自己。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贯穿人的一生,其中不知蕴含了多少奥秘。

请以“跟自己赛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语文训练卷三 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锁”应为“琐”;“忖”应读cǔn;“梧”应读wú;“彩”应为“采”。)2.C(搜罗:到处寻找(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罗:把人或物聚集在一起。签订: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签署: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危害:使受破坏。)3.B(“现身”与“亮相”重复。)4.C(A句是全段的观点句,B句中的“我国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总领下文的例证。C句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事例,D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事例,而所给的例句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事例,根据朝代先后的顺序,所给例句应放在C句前。)

二、(9分,每小题3分)

5.C(A、B、D选项都较片面。)

6.B(第4段中“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7.D(对诗句的理解不符合诗句营造的意境。)

三、(9分,每小题3分)8.C(羞:感到羞耻。)

9.B(例句,转折;A句,并列;C句,修饰;D句,顺承。)10.B(蔺相如“不欲与廉颇争列”。)

四、(14分)

11.(1)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共3分。“所以”1分,“徒” 1分,句子通顺1分。)

(2)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共3分。“孰”1分,反问语气1分,句子通顺1分。)

12.(1)一鼓作气(2)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自成蹊(4)海上生明月(共8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8分)

13.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扣住经历和感受作答,三次经历一次1分,三次感受一次1分,共6分。

【示例】(1)见到在菜地里劳作的母亲时,“我”才感觉真正回到了家。

(2)和同学步行八十里半夜回家时,母亲惊喜的迎接让“我”感到温暖。(3)适逢母亲出外看病时回家,“我”感受到的是疲惫和伤感。

14.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语言表达:比喻的修辞。(2)情感:孤寂、无助、依恋。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离开母亲的自己比为“走失的牛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初次离家,离开母亲时感到的孤寂、无助的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15.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原因:母亲在家,在“我”回家时给我带来身体上的温暖,还有心理的踏实、温馨。(2)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示例】母亲在家时,家里才有温馨、温暖的氛围,母亲忙碌的身影,对孩子的牵挂,让作者的心里倍感温暖、踏实。虽然“我”回家时已经是深夜,但是母亲听到“我”的呼叫声马上披衣起床,为“我”点火做饭,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身体和心里的温暖。16.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作用:内容上,揭示文章的主旨,对家的思念就是对母亲的思念;结构上,总结全文。(2)情感: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

【示例】文章结尾的小诗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在作者心中,母亲就是“家”的象征,小诗母亲时刻牵挂着在外的孩子,每当作者回到家里,只要看到母亲,心里都会感受踏实和温暖。在这里,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六、(8分)17.此题围绕“武汉春运现状”设计问题即可,要求问题和调查对象相合。此题共2分,问题1分,对象1分。

【示例】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购买到火车票的? 对象:在火车站候车的农民工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陈述,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原因:相关部门对网络购票需求估计不足;措施:扩充互联网接入宽带。

(2)原因:网上购票流程不合理;措施:邀请知名团队分析问题,优化订票流程。19.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列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志愿者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2)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示例】大爷,国家明文规定列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您这要带上车,万一爆炸,多危险啊!这位志愿者也是在为您老的安全着想啊!

七、(50分)

1.题目的解读。

题目中的关键词:“自己”和“赛跑”。

“自己”可以理解为本人——“我”。更应将“自己”的范围扩大——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可以是成长中个体的阶段性矛盾的较量,比如说某一阶段某人的懈怠思想和进取思想的较量等等。

“赛跑”顾名思义是有目标地奋力前进。从材料的提示可以看出,“赛跑”是一个“唤醒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可以喻为超越既定的目标;灵魂深处复杂思想的较量;特殊环境中生命个体的升华完善等等。

材料也提示了写作的文体: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散文。2.内容方面的评价要求。

记叙文:可以写一段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唤醒自己,超越原来的自己的经历,要求要体现出对原来的“自己”的超越,写出在认识、唤醒、超越自己的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要求叙述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议论文:要谈出对“跟自己赛跑”的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谈自己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散文:要写出对题目的内涵的理解,可以写多个“画面”或“事件”组成的记叙性散文,也可以写由对题目内涵的理解而生发出的思考和感悟的议论性散文,但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线索清晰,有感而发。

语文训练卷四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 ..A.磕绊(bàn)雾霭 乞(qǐ)求 自艾自怜 B.水渍(zì)天籁 踱(duó)步 阿谀奉承

C.秀颀(qí)溃乏 荒谬(miào)惊涛害浪 D.骸骨(gǔ)猝然 衣钵(bō)坦荡如砥 2.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凡是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 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2)马头琴 悠扬,蒙古包星星点点,骏马低嘶,流水安详,牧者开始唱了。

(3)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A、压 凄惨 跑

B、放 凄惨 钻 C、压 凄婉 钻 D、放 凄婉 跑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定要发扬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接再厉勇攀高峰。B.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C.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的中考语文成绩,侯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D.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4.应该填入下面语段结尾处的一句话,正确的一项是()..知识与道德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视野必然宽广,心胸必然开阔,品德亦应高尚。专业知识一旦和道德知识脱节,离开了道德的指引,那么知识就会变成一种专为个人谋求利益的工具,甚至会变成危害社会的手段。工匠手中为民造福的劳动工具,在愚昧无知、失去理智的人手中也会变成凶器;科学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世界;电脑专家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也可能造成工商界的混乱。一些人的不良行为,是由于缺乏道德修养,不明白人生的意义与做人的道理,以致误用了知识和才能而产生的。人生好比一条船,知识才能是船上的设备,而道德修养则是船上的指南针,有了设备而无指南针,这条生命之船就会偏离方向。所以 A、善于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塑造自己人格的重要手段。

B、学习的目的,一是为了开拓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知识丰富,头脑精明,二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

C、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高尚情趣的人。

D、我们要把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②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臵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与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萧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清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③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④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日本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⑤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萧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6、本文的标题为“阳台上的遗憾”,下面不属于作者的“遗憾”的内容的一项是 ...A、现代建筑缺少文化内涵,不能像旧式宅院一样表现三纲五常的秩序。B、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让人们远离自然,使生活缺少真趣。

C、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相似,思想感情的雷同,使生活缺少变化的意趣。

D、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失落。

7、关于宅院在潮流面前纷纷倾颓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有力的社会纽带。

B、个人成为更重要的社会单元,都市生活一胎化,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C、现代人要保护隐私。D、人们的从众心理。

8、下列各项中,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这个进程中,应该力戒“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中国的城市,不管大小,在未来发展中应该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使每一幢建筑都具有自己的风格。

B、从整个城的平面布局来看,明北京城是一座呈“凸”字形结构的城,且外城包着内城的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从外城到紫禁城,城墙的外面绕以宽且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在城的四周再布以天、地、日、月坛,紫禁城俨然是“宇宙的中心”了。

C、紫禁城那金碧辉煌五凤楼阙和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灰色四合院,以及散落全城的寺观坛庙和王府,传达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宏伟壮丽,同时,又等级分布、排列有序,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在一种严密的社会组织当中,必须有所归属。

D、世博园的建筑,不仅仅是凝固的音乐,还表现在建筑材料的高科技和环保上。据介绍,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一种网状、透气性能好的建筑布料,表层织入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这种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极高的反弹力,同时,网状透气性织布结构,又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积聚,减轻空调设备的负担。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勾践灭吴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欲伐吴 .

伐:攻打

B.吾赏厚而信 信:有信用,守信用 .C.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 被:棉被 .D.比死敌之赏 比:比照,等同 .9.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广之将兵。

A.君欲之,何不试焚宫室? B.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C.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 D.此知必胜之势也。10.下列分析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大夫文种和越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B.本文侧重写越王焚宫室,让民救火之事,来显示越王的威严,以使人民慑服,求得战胜吴王的条件。

C.本文写了大夫文种向越王建议试焚宫室,实行赏罚以测试民心之事。

D.本文着重写一个“试”字。先试,由于赏罚不明,谁也不去救火;再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2)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12.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每空2分。)

(1)?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2)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用“古仁人之心”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

(4)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来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苏轼则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 来宽慰友人。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上”、“大”、“人”

——最初最美的书写

⑴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⑵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边写毛笔字。

⑶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⑷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⑸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⑹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⑺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⑻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勋‛的笔划繁杂,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勋‛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动‛,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⑼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⑽名字的汉字书写,使学龄的儿童学习了‚不可抖‛的慎重,学习了‚不可歪‛的端正,学习了自己作为自己‚不可取代‛的自信。那时候忽然想起名字叫‚丁一‛的人,不知道他在儿时书写自己的名字,是否也有困扰,因为少到只有一根线,那是多么困难的书写;少到只有一根线,没有可以遗忘的笔划。

⑾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⑿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⒀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⒁签名签得太多,签得太流熟,其实是会心虚的。每次签名流熟到了自己心虚的时候,回家就想静坐,从水注里舀一小杓水,看水在赭红砚石上滋润散开,离开溪水很久很久的石头彷佛忽然唤起了在河床里的记忆,被溪水滋润的记忆。我开始磨墨,松烟一层一层在水中散开,最细的树木燃烧后的微粒微尘,成为墨,成为一种透明的黑。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⒂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⒃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

(文/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有删减)

13、作者为什么说“上”、“大”、“人”是“最初最美的书写”?(4分)

14、请你分析文中第⒁段中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我用毛笔濡墨时,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

15、作者在第⒂段中写道“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请从这一仪式的过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6、作者说:“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里抄写经文的人,可以把一部《法华经》一字一字写好,像最初写自己的名字一样慎重端正。”生活中,你也有类似这样的“修行”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一谈你“修行”的目的。(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广州借举办亚运会的契机迎来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得到普遍的积极评价。受此启发,2011年7月1日在‚城管革命‛启动大会上,武汉市委市政府郑重向社会承诺:‚3个月内城市环境得以明显变化;2011年城市环境实现大变样;2012年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改变‛。活动开展半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学校开展了‚城管革命我参与 环境改善我争先‛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7、请为你们活动小组设定两个选题。(2分)

选题一: 选题二:

18、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围绕“‘城管革命’的现状”这一话题写出你的结论。(4分)

【材料一】12月11日到汉参加‚城市管理政策研讨会‛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对武汉‚城管革命‛表示肯定。他认为武汉的‚城管革命‛是一种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尝试和突破。在短短几个月取得的成效,在内行人看来确实得来不易。

【材料二】武汉某校的35位中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摸底‚城管革命‛带来的城市变化。向来往路人和商家发放120份调查问卷,问卷反馈显示,街头绿化增多了,有些街道变得干净了,但一路上他们捡起大量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也看见很多乱穿马路、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材料三】‚我在网上看到同学贴的楚河汉街图片,太漂亮了,真不错!‛日前,在美国留学的武汉姑娘周舒专程致信《楚天金报》来‚晒幸福‛。今年夏天回到武汉,她感叹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武汉对‘软件’的重视提高了,城管革命的力度蛮大,一些城区来了个‘大换脸’‛。

【材料四】德国知名社会学专家周俊博士接受专访时,盛赞武汉的‚城管革命‛。但是她指出在城市管理方面,武汉还有许多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和完善,如目前武汉尚未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很多市民不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

结论:

19、活动过程中,你的同学小杰参与热情不高,并认为“这些活动只不过是政府执法部门的责任,中学生只需要遵纪守法,搞好学习就行了。”对此,你规劝他说:“。”听了你的一席话,小杰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2分)

七、(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珍惜:珍视、爱惜。珍惜现在拥有的,因为它来之不易,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珍惜已经逝去的,因为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给我经验或是回忆;珍惜即将到来的,因为它也许是生命中难得的挑战,促使我去勇敢面对。

生命中的一草一木、大江大河,一段动人的经历,一次思想上的碰撞,独处时的心语,欢聚后的不舍……都让我们越来越懂得珍惜的意义。

请以“是你,让我懂得珍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本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

语文训练卷四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1.c 2.C 3.B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6、A(A旧式宅院所表现三纲五常的秩序是封建专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并不为它的失去而遗憾)

7、D(D“人们的从众心理”,文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8、D(D与本文内容无关)

三、(9分,每小题3分)

8.C(通“披”,穿、蒙着)9.C(取独)10.B(不在于显示越王的威严)

四、(14分)

11.(1)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共3分。“厚”、“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不参加救火的,与投降敌人的罪行相同。(共3分。“降北”1分,“者”字的用法1分,句子通顺1分)

译文: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12(1)云横秦岭家何在(2)千载谁堪伯仲间(3)不以己悲(4)千里共婵娟(共8分。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18分)

13.此题围绕两个方面作答。(1)“最初”的含义;(2)“最美”的含义。

“最初”可分为两点:一是最早学习的汉字,二是最早从中学习到规矩。

“最美”可分两点:一是包含美学领悟,二是包含亲情。

共4分,每点1分。

【示例】(1)“上”、“大”、“人”这些笔画最简省的汉字是作者最早学习书写的汉字;(2)“上”、“大”、“人”这些童年的汉字书写是作者最早对“规矩”的学习,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蕴含其中。(3)“上”、“大”、“人”这些简单的汉字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因而也就最难,这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4)那些简单的“上”、“大”、“人”,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握着,一起完成的最美丽的童年书法。

14.此题围绕着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1)毛笔笔尖流注的汉字生命力(2)宣纸纸上停驻的汉字生命力

【示例】濡墨时候 “那死去的动物毫毛彷佛一一复活了过来”,此句中,作者通过美丽的想象,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汉字书写中毛笔笔尖所流注的无限生命力;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汉字所包含的无限意蕴的赞美之情。

“很长的纤维,感觉得到像最微细血脉的毛吸现象,像一片树叶的叶脉,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的输送到了哪里”,此句中,写字时纸张纤维被作者看作输送养分的透光叶脉,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汉字书写中纸张也是书写者传情达意的最佳媒介,写出了汉字书写中蕴含的生命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的无限热爱与深刻领悟。15.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1)对这一仪式各环节的理解(4分)(2)对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理解(2分)【示例】(1)注水时,“我”重拾大自然所具备的温润平和胸怀;(2)磨墨时,“我”寻回一度失去的静定踏实心境;(3)濡墨时,“我”感受毛笔笔尖流淌的生命活力;(4)落笔时,“我”领悟到纸张纤维中晕染的滋养灵魂的汉字魅力。(每点1分)

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如此地恭敬慎重,如同仪式,“我”找回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那正是“我”和自己相处的最真实的状态。(2分)

16.此题围绕“修行”的目的重要的是态度(慎重端正),从而达到生命的圆满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举出恰当的例子2分,谈出感受,语言简洁流畅2分。

【示例】我是个热爱音乐的孩子,我最慎重对待的事情是弹琴,我每天会雷打不动认真练琴一个钟头,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修行了吧,我希望能在我热爱的音乐上修得正果,不一定是成为钢琴家,在我看来,能够一辈子与琴相伴,对音乐不离不弃,那也是一种圆满。

六、(8分)

17、此题围绕“城管革命我参与 环境改善我争先”的活动主题选题即可。共2分,每个选题1分。

【示例】选题一:城市环境与经济建设 选题二:市民生活习惯与城市管理

18、此题围绕以下要点陈述,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1分。

城管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但市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各种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19、此题围绕以下要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表明自己的态度,有规劝的明确表达。(2)有正确合理的规劝理由。

【示例】小杰,你的看法不对。城市是我们大家生活的家园,我们学生也是城市的一分子,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难道你愿意生活在一个肮脏、管理落后的城市吗?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尽一份力量吧!

七、(50分)

20.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题目解说】

1.题目的解读

材料明确了写作对象:值得你珍惜的人或事(物),人生经验和感悟。

材料提示了写作内容:可从现在、过去、将来任一时间段中选取值得自己珍惜的人或事(物),也可是人生经验和感悟。

材料暗示了文体: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文章标题要求:“你”:可以自由选择;“是”表肯定的,一定要是“你”才让“我”有后者的珍惜;“懂得”是一种感受、体会、或是启发;“我”强调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思考。

2.内容方面的评价要求

记叙文:可以写让我懂得珍惜的经历,要就写出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叙述过程完整、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议论文;要谈出对这一个“你”的看法,让自己怎样懂得珍惜。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

散文:要指出这个“你”的内涵,谈出自己因为它懂得珍惜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始终的线索。

第五篇:第二次限时训练(定稿)

高一政治必修2限时训练

命题人温俊辉时间2014、5、2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这表明我国坚持()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和谐原则

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和政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原因是

()

①党和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2012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确保西藏社会大局稳定。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理性尊重彼此的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要保护宗教活动

③要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④要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5.2012年是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2周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6.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充分条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我们中华民族,在旧中国由于贫弱,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而如今,我国已初步繁荣昌盛,昔日“东亚病夫”成了亚洲体育强国。回过头来看我国56个民族,无论在人口数量、发展程度上有什么差别,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关系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实现了平等

C.我国的民族问题已得到了顺利解决

D.现阶段我国的民族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9.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________原则。()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

10.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兴边富民”的政策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

①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④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1.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宗教教徒到学校给学生宣传有神论

B.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C.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D.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

12.下列行为,不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原则

C.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D.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13.在我国,之所以要贯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因为()。

A.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B.少数民族中信仰宗教的人很多

C.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

D.宗教观念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4.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

A.抵制外国宗教的渗透,不再与外国宗教团体发生联系

B.保证我国宗教团体与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C.加强无神论教育,促使宗教逐步消亡

D.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15.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之所以要弘扬科学精神是因()。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④科学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6.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一致。如果把人间净土这种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人间净土的积极性推广到宗教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17.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18.党和政府一贯要求,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做贡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求()。①教徒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③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信教群众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作贡献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9.近年来,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说明()。

①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把爱国和爱教结合起来 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的宗教组织及其成员在政治思想面貌上已发生了变化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广大教徒放弃了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第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这表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享有变通执行权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是该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 ④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5.《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限时训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应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④材料体现不出来。

2.答案:A

解析:B、C、D材料不体现。

3.答案:B

解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②正确。各民族间存在差异,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③正确。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④观点本身正确但题中要求说明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而不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④与题意不符合。

4.答案:A

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因此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②错误,应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③正确,维护民族团结要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④错误,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答案:D

解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故A、B不正确,C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6.答案:B

解析: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贯彻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并不是“政治保证”。③“保障了”说法绝对化,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7.答案:C

解析:④中的充分条件表述有误。

8.答案:A

解析:由受欺凌到受尊重,说明我们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变,A正确。B、C、D说法本身错误。

9.答案:A

解析:题干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故A符合题意;D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0.答案:A

解析:②说“促进边疆地区发展是中心工作”的说法是错误的;④错误,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是发展的根本。解析 宗教不得干预教育,A项错误;不得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B项错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C项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D项违背了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D项表述错误。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我们

不能依靠行政力量去发展或消灭宗教,在现阶段,它还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可见C项正确。

1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的理解。A项错误,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活动的一部分;C项错误,宗教的消亡有其客观历史条件;D项不符合题意。

14.答案 B

解析 ①②③④都正确,所以选D。

15.答案 D

解析 我国把佛教的人间净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这表明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A、B说法错误,在现阶段,宗教的本质并未改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是让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信仰。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 C

解析 A、B、C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故选D。

17.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不符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8.答案 D

解析 ④观点错误,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故选A。

19.答案 A

解析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选①②即B项。

20.答案 B

21.答案 B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机关行使的,而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排除A项;C、D两项说法不正确。

22.答案 B

解析 ②表述错误。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①③④都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所以应选C。

2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物质基础,①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错误。②③正确表明了民族团结的意义。

解析 ①②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体现,③④说法错误。

24.答案 A

25.答案 A

下载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补习第二次训练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卷7.19

    初三课外文言文训练 (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

    初三第二次周工作计划

    九 年 级 周 工 作 计 划(二) 3月19日——3月25日 一、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 二、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 主题:稳定——坚持——拼搏 内容: 稳定报考情绪,调整好学生心态。班会分......

    初三第二次月考作文

    1.如果我…… if i were rich at first , i would buy a large amount of things ,such as cars,houses,and so on,and have a tour around the world second, i would give......

    第二次作文训练(精选5篇)

    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写作目标: 1、仔细观察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欣赏美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对观察的事物作细致而具体的描写。写......

    2011高三第二次作文训练材料

    华冲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作文训练材料之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系列训练(一)写亲历之事 抒真情实感 训练要求: 1、从自己的经历中取材,让作文中有“我”。 2、学会设置动情点,凭着真情......

    第二次作文训练5篇

    第二次写作训练 一、示题 二、写作指导 审题时,注意关键词“让我长大”,由此可知,阅读使“我”获得知识,让“我”从幼稚变得成熟。因此,可以写成记叙文,选取一两个在阅读过程中的......

    第二次作文审题训练

    作文审题训练 一位泥塑大师,年轻时就喜欢玩泥巴,捏各种小虫之类,先后遭到母亲和妻子的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要玩。起初,老是拿捏不准,用力过重,就会变形;用力太轻,则不能成形。为了把虫......

    七补习文言文卷(一)教师卷

    七(下)补习卷之文言文阅读(一) 姓名(一)元兵南下时,叠山先生(南宋诗人谢枋得,号叠山)率众勤王,溃散(作战失利)而遁。兵(指.元兵)至上饶,拘谢母,必欲得其子。母曰:“老妇今日当死,不合(应该)教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