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存在问题解析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存在问题解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面临着创新体系尚未建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与产业结合尚未形成阵势;从基础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开发到产业基地的相应完善技术创新链尚未完全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网络没有形成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创新。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家用产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通过几十年不断的努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已经从生硬的模仿、经过跟踪借鉴向着自主创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产品种类也从当初单一的惯例器械变得日益多样,相继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3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资金短缺、创新体系不完备等不足。
1.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医疗器械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牵涉学科很广的综合性产业,技术门槛很高。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许多产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基本上能在国内生产,在消耗品及低技术产品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甚至可占领国外市场,但是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显得十分薄弱。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品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基础器械和一次性用品等,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现象,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则严重依赖于进口。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仍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中逾8成被跨国企业垄断,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市场的主力军,通用公司、西门子、飞利浦等几大跨国巨头基本瓜分了中国医疗设备的高端市场;医疗仪器的国产化率很低,外国医疗器械设备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 ;同时虽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实施,但由于多数医疗检查设备仍是进口,从而导致过度医疗等问题,成为目前“看病贵”的主因。
另外,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新品开发滞后、行业分工合作不尽合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有10 000家,但9成以上为小企业,许多是小作坊或乡镇企业、家族企业;企业规模不大甚至无规模,但之间的无序竞争却很激烈;企业生产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市场支配力有限,而且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高端医疗器械均以仿制、改进为主。
2.人才不足
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创新对人才要求很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研究开发人员,还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人员需要精通材料学、工程设计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学科设置等原因,国内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复合型技术开发人才,有经验且产品开发效率高的研发人员更是严重短缺。此外,医疗器械产业专业性比较强,对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要求同样非常高,要求既懂管理又懂专业,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属于中小企业,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3.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与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使得我国医疗器械主要产品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近20年,这在国内中小型医疗仪器的生产上表现尤为明显。部分治疗器械技术要求低,加上市场信息滞后,出现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形成了“过剩”局面,有特色、优质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多。
4.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的难题。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难度较大,投入资金高,开发周期长,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生产厂家自行投入能力十分有限。而银行为了避免呆账坏账的风险,往往将资金投入到已经产生效益的企业,加上我们的医疗器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少,难以直接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虽然风投资本加大了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关注力度,但还是难以满足医疗器械产业庞大的资金需求。如果缺乏稳定的创新经费支持,那么企业就会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生产经营上,而不是技术创新上,导致技术进步缺乏后劲,生产设备升级换代也受到影响,也就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影响企业利润。
5.其他
其他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状况同样会严重影响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是依赖于基础工业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行业,涉及材料、光学、机械学、声学、电学、计算机、生物技术和医学等许多学科,且需要较为强大的技术集成能力。因此,其他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目前,跨国集团纷纷在我国投资设厂,生产的产品几乎涵盖医疗领域所有常用医疗器械。此外,由于新医改的实施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设备的升级,原本只关注中高端市场的外资企业巨头,也纷纷加快步伐来深耕基层市场,通过设立专门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中心,针对基层的实际情况研发对路的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力图牢牢抓住新医改重心下沉的机遇,实现从高端到中低端的全市场覆盖,这种情况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此外,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面临着创新体系尚未建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与产业结合尚未形成阵势;从基础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开发到产业基地的相应完善技术创新链尚未完全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网络没有形成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创新。
第二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示:随着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中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部分原先依赖进口的仪器设备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同时,国内已有不少省市把医疗器械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培育。有专家预测,今后5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设备销售收入将翻一番。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医疗器械设备第二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设备发展有着较大的潜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供需预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但连续多年产值保持2位数增长,而且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在过去10年中的销售规模增长了近5倍,201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跃升至世界第2位,很多产品的生产规模列世界首位。根据海关的进出口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创造历史最高记录,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0.3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十分旺盛。2010年,我国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中,医院诊断与治疗产品进口金额为65.23亿美元,占进口总金额的81.98%。从进口金额的地区分布来看,2010年上海、北京和广东排在全国进口金额的前3名,这3个地区进口总金额比例占到了70.89%。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中排到前三甲的产品,一是医用敷料,二是按摩器具,三是矫正视力(护目)用品,合计所占比例为23.38%。总体来看,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累计贸易顺差额达67.42亿美元。预计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可望超过250亿美元。
随着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中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部分原先依赖进口的仪器设备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同时,国内已有不少省市把医疗器械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培育。有专家预测,今后5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设备销售收入将翻一番。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医疗器械设备第二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设备发展有着较大的潜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第三篇: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财富的增长和人们对生命健康要求的提高,在最近几十年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同时医疗器械对生命健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医疗器械,由于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因而责任更加重大。在批准医疗器械用于公共健康的程序之前和之后,对它的质量、功效、可靠性和安全性,要进行评价。几乎所
有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和监管的方法或机制。
一、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从八十年代就已开始,但是对医疗器械实行统一的全过程监管和依法监管是自1998年第一轮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起而不断发展的。依法监管的历史较短,但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监管模式,特别是借鉴了美国FDA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模式,结合本
国现阶段医疗器械发展现状而建立起来的。
(一)中国医疗器械监管机构简介
目前在中国涉及医疗器械监管的机构主要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商务部和卫生部。SFDA是医疗器械的监管局,商务部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调控和贯彻实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卫生部负责监管所有医院和卫生医疗单位。SFDA下属的司,其中与医疗器械监管相关的有医疗器械司和药品市场监督司。医疗器械司主要负责器械研究和生产环节的监管;药品市场监督司负责器械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同时也负责组织依法查处制售假劣医疗器械违法行为。这两个司按照各自职责,相互合作,共同保证医疗器械的安
全、有效。
(二)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现状
(1)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加强法规建设,突出监管地位。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是中国医疗器械监管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的医
疗器械监管进入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管的新阶段。
根据《条例》,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制定了十部有关医疗器械监管的部门规章,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是《条例》原则和要求的具体化,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奠定了基础。
(2)监管的主要职责落实在一个执法机构中,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执法监督。《条例》的实施,结束了医疗器械监管政出多门的局面。《条例》授权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
作,有利于药监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承担责任、政令一致、强化监管。
(3)实行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突出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效率。在制定《条例》时就吸收了目前国际通行的分类管理方法,采用三个类别分类管理。根据最新的2002版分类目录,大约有43大类260小类医疗器械。2003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审批一类产品3505项、二类产品3389项、三类产品1331项。截至
2003年底在已注册的医疗器械中,第一类约占38%,第二类约占46%,第三类约占16%。
(4)医疗器械上市前后全程监管,确保安全有效,保护公共健康。根据《条例》规定,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从研制、生产、经营到使用全过程监管。基本建立了医疗器械准入制度,也加强了医疗器械上市后和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生产企业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还有对经营企业
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
二、中国医疗器械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医疗器械监管虽然参照国外的通行做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并具有自身特色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生产企业实行许可证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许可证管理,产品实行注册管理。企业具备相应的场地、设备、人员、检验仪器,经现场审查合格后方能取得企业许可证。之后,要经过标准复核、产品检测、临床试用、注册审查等程序,产品才能取得注册证,具备上市销
售的资格。冗长的审批程序,导致企业投资周期拉长,风险加大,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思路不利于监管。现行分类目录对医疗器械的界定仅作原则要求,具体一个品种是否属于医疗器械、应属于哪一类医疗器械界限并不清楚。SFDA也因此出台文件“补丁”以明确某种产品的分类界定,但时间一长,国家局的“补丁”前后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而且由于分级负责审批注册,各地掌握的标准不一,经常发生同一产品在各地以不同类别进行注册,从而给基层局的市场监
管带来很大难度。
(三)对部分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不一。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为例。首先,限制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新开办企业。其次,对现有企业要求具备塑料加工、针管加工等全部配套能力,限制了社会化分工。再次,投入的监管精力过多,从生产、流通、使用到使用后销毁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此外,卫生部门还要发卫生许可证,计量部门要发计量许可证,多个部门进行多重管理。而其他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如避孕套、隐形眼镜等,药监部门对其流通和使用环节,目前一直还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管。
(四)技术支持乏力。首先,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设置远没有药检所周全,至今仍停留在SFDA下属的10大中心和部分省级检测机构,市级检验机构未成立。其次,全国范围对医疗设备的有效性缺乏技术认可
能力。再次,医疗器械抽验经费不足,抽验品种不多,技术监督工作的涉及面不宽。
(五)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不高,地区间监管不一。首先,在政策、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由于事前、事中的调研不足,导致不合理现象。其次,法规、政策、标准的宣贯工作不系统、不深入,致使各地理解不一;行政许可结果、技术标准不在系统内部无偿公开,更不向社会公开,不方便基层监管工作。再次,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督查不到位,导致各地监管水平差异很大,引发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六)监管队伍建设存在差距。首先,监管力量薄弱,尤其县级药监局基本上无专职监管人员。其次,人员素质不高,基层监管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再次,缺少系统培训。全国无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基层人
员缺少培训机会。
三、对我国现行医疗器械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我国应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器械监管体制基础上,学习和借鉴FDA的经验和成功做法,逐步建立并
不断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的有效的监管体系。
(一)加快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目前的《条例》法律地位低,要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首要要加快立法工作,出台《医疗器械监督
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监管职责,理顺部门间的关系。
(二)提升监管理念,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树立SFDA提出的“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首先,决策要科学。制定任何监管工作方针政策,都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并比较国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慎重出台,减少决策的失误率。其次,决策要公开、民主。可以引入公开听证的制度,在政策出台前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再次,定位要摆正。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立足于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通过有效的监管,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
境,促进医疗器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三)加强基础建设,为提升监管水平奠定基础。
首先,要重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修订。针对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作以下改进。一是成立国家医疗器械分类顾问委员会,专门对医疗器械的界定和分类提供咨询和意见,可以定期对各地上报申请分类的器械或国外市场已上市的器械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后,向SFDA医疗器械司报告研讨的决定,提供分类意见及相关依据,以使SFDA能及时发布正确的分类信息,以避免当前分类工作存在的随意性和补救性的问题。二是参照FDA的做法,分类目录(最好称监管产品目录)根据医学的门类,分别规定医疗器械具体品名、技术结构、适用范围、产品类别。对列入分类目录的品种,SFDA应尽快逐一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加强监管。在监管实践中根据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定期或不定期地修订和调整分类目录,增加医疗器械监管品种,逐步拓宽监管范围。其次,要加强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建设。医疗器械检验是开展监管工作的技术保障。建议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形成设备的技术检测能力,为开展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设备进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以地市为单位,设立医疗器械检验机构,逐步开展与检验能力相关的日常监督抽验。同时,各地要保证适当的监督检验经费,使监管工作有质的提高。再次,要加快信息化
建设的步伐。网站提供丰富的信息,检索也十分方便,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在美国,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各单位内部都实现了电子信息化,所有活动都有信息记录,便于管理
部门的检查和跟踪。
(四)重视队伍建设,为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质量完全取决于监管队伍的素质。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高素质的监督管理专业队伍,是推进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发展的关键。首先,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把进人关。根据医疗器械监管专业性强的特点,合理设置岗位要求,以岗选人,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其次,注重教育培训,提升执法水平和监管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大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着重抓好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可采取定期轮换岗位、上挂学习、下派锻炼或地区间的交流等形式,培养和锻炼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职工潜能。要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阳光操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能下能出的“绿灯畅通”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业绩奖励机制。对于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评审岗位,可以实行岗位聘任制。
(五)转变监管模式,为保证安全有效积极探索。
在具体的监管模式中,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监管模式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各级药监部门的重要任务。首先,突出监管重点,改进注册办法。目前,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对无危险性或危险小的器械不实行注册,由企业自己负责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方式既减轻监管部门的审批任务,又增加企业的责任感,有利于诚信体系建设。中国要改进现行的注册办法,探索危险级别低的第一类器械取消注册,实行备案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其次,加强上市后监管,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减少上市前的审批,加强上市后的监督,这是国际上对医疗器械监管的趋势。对医疗器械安全性的控制,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上市后的监督中,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正是上市后监督的重要环节。美国是最早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的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SFDA要学习FDA的做法,全面启动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切实加强上市后监管。再次,改进处罚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FDA对不是非常严重或故意的违法行为,一般都给企业以主动纠正的机会。SFDA可借鉴这种处理方式,采用召回、现场纠正和发警告函等方式,给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机会,推进人性化监管模式。对于严重的或故意的或累犯的行为,则依法查处,以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资料来源:主流媒体网站、报刊)
本文由北京空军总医院挂号服务网整理转载http://
第四篇:我国物流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物流产业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经济化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我国物流产业处于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阶段
(一)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
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当时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和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物流业主要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成本与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先进的物流思想也同时在国内受到重视,物流产业处于初始成长期;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重视并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第四阶段是2001年以后,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相关统计表明,最近五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预计2010年物流产业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物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之一。
(二)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在商品分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递服务等物流市场领域已经全面开放,市场主体正呈现国有、集体、个体、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二是民营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企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效益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模式,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关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分别高达80%、76%和58%,而且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之中。我国第三方物流开始于20世纪末,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崭新行业。据统计,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从2001年的40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00亿元,年均增长36%。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表明: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逐渐提高。预计到2010年,国内第三方物流将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幅25%左右;到2020年达到22900亿元,年均增幅20%左右;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比重,2010年将达到30%~40%,2020年将达到70%~80%。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还相对落后,一些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产业明显暴露出落后和不适应的劣势。
(一)我国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现代物流体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资源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阻碍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
尽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推行现代物流精细化经营,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0%左右,而我国2005年这一指标仍为18.5%,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就意味着我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物流产业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三)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区域梯级发展模式,明显存在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
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和规模大的物流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呈现明显梯级递减模式。物流基础设施“鸿沟”已经成为制约中西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2005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东部地区有87家,而中西部地区仅有13家。另外,我国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发展严重失衡,农产品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显著。目前,农村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农产品现代物流企业几乎是空白,造成我,国农产品物流低效率。据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
三、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延伸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物流产业先后经历了从保护到全面开放的过渡阶段,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融合,推动国内物流产业朝着协同化、信息化、服务优质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一)物流产业协同化
21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分散的物流活动正逐步拓展,整个供应链向集约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
一。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角度来看,物流产业重组、并购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经过服务功能、行业资源及市场的一系列重新整合,形成以利益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从物流市场竞争角度看,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大力拓展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物流行业已经从企业内部的竞争拓展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物流技术角度看,信息技术把单个物流企业连成一个网络,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
(二)物流信息化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普及,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物流信息化转变。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物流绿色化
伴随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绿色物流正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体系的净化和优化,从而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由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理念的提高,绿色物流正日益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初步搭建起企业绿色物流的平台。不少企业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采用小型货车等低排放运输工具,降低运输车辆尾气排放量;采用绿色包装,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开展绿色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物流绿色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得到普遍认同。
(四)物流服务优质化
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 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几点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国内物流产业存在多方面问题,面临着适应各种新趋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国内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顺利转变。现代物流是建立在新的政策体制、技术手段、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平台上的,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上述的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产业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各国政府在其本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2002年12月,日本通过《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明确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包装机械化、库存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实现了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为日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然而,我国物流产业仍然处于分割管理体系之中,极其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从整体上重视物流发展的规划工作,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建立物流产业从宏观乃至行业管理的有机体系,形成合理的物流产业结构,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合理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三种功能。第一,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市场经济管理者的功能。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遵循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制定适应物流发展的投融资、土地开发和利用、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政策等综合性政策,使各个行业和各级管理部门在管理上进行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克服多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第二,完善物流发展所需的宏观环境建设,发挥现代政府的服务功能。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合理布局综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完善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向集聚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平衡东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鸿沟,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通过特殊的政策倾斜,发挥东部沿海物流产业的牵引力作用,支持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平衡发展。
(二)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努力提高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国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粗放式经营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过度的环境污染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这些都将使得物流产业遭受沉重的打击。因此,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改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领先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战略。首先,实现粗放式经营模式向节约型、精益经营
模式的转变。注重精细管理,避免粗放经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利用较少的物流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物流量。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积极制定绿色物流规划,倡导绿色包装,鼓励发展逆向物流,支持企业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后,整合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整合将极大地提高物流企业经营效率。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应保持系统性、一致性,电子商务恰好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为电子商务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发展国际物流,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一体化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整合延伸到国内,企业的经营视角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转向全球市场,物流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如何应对物流国际化将是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首先,我国物流企业应增强全球化物流的整体意识,积极制定、实施国际化物流战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国内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其次,积极参与全球动态联盟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速商品周转、资金流动、减少库存和加速商品的国际流通。
[参考文献]
[1]罗子俊.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2]汪鸣.2006:我国物流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综合运输,2006,(3).[3]马天山.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李文静.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5,(9).
[5]仵自连.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J].中国物价,2005,(6).
[6]黄小彪.关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文荟,2005,(1).
[7]张丽君.关于物流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集团经济研究,2006,(4).
[8]刘玉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J].工业技术经济,2003,(5).
第五篇:浅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其面临的四大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因此,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动漫产业由于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不佳等,是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需失衡。动漫创新人才供需的失衡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不仅体现在人才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素质上。
1、动漫人才相对不足。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总量约15万人。其中,游戏动画人才需求总量约10万人。但现有动漫产业人才不足1万人。而且,目前国内一流的网游动漫人才多数供职于国外企业,虽然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立动画专业,但很多人培养出来后从事的都是中期制作环节,前期的规划和创作人才凤毛麟角。原创能力不足,就难以生产自主产品,企业也就难以做大做强。正因为如此,造成国内大量动画、网游、卡通产品、漫画等市场都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局面。
2、动漫人才素质不高。21世纪所需的动漫人才是富于创新、勇于开拓、兼具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动漫行业人才主要包括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从事动漫编导的人才基本是从美术、计算机 1
等专业转化过来的,他们在影视动态形象、影视语言、影视编辑等的影视艺术方面的素质相对不高。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运作和营销动漫产业链的人才。总之,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的缺乏。也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产品原创力不足。有资料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这说明,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品创新力不强。动漫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没有独具匠心的想象和创造,就没有动漫艺术的魅力。我国动漫产品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典型的“动漫是给儿童看”的观念,情节老套,娱乐性不足。二是局限于历史题材,且多停留在表象,没有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原因在于:从动漫的剧本看,国内大多数动漫生产企业的产品在选题创意、形象造型、故事内容、技术手段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普遍还存在制作粗糙、手法单一等问题;从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看,动漫衍生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但要在人物语言上、行为上、动作上、表情上等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要结合人们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来不断创新产品。而我国动漫产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动漫产品看,缺少属于民族文化的动漫创意,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仿照等现象。
2、文化渗透力不够。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的背后有着厚重的人文内涵,只有处理好人文与技术的关系,动漫才会充满生命力。脱离文化的动漫,必然注定生命的短暂。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动漫创作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但需要创新的理念,使动漫产品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元素。
(三)产业链缺失。一般来说,动漫产品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面视角,即漫画刊载市场。第二个层次是立体视角,即漫画的动画化及电影化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动漫衍生品市场,包括音像制品、动漫周边产品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过程也就是产业链形成与运作的过程。目前,我国动漫产业还处在一个缺环断链、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怪圈里。
(四)市场环境有待改善。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是政策滞后。一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把动漫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等。特别是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台国产动画与进口动画设置的播出比例作出相关规定。这些举措产生了较大影响,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动漫制作经营的积极性,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必须清楚意识到,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滞后或远远滞后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就政策的内容看,加大扶持力度固然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政策还必须同时具有扶持、引导、激励和保障之功能。如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激励,那么滞后的政策就不会有效地推动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企业行为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权意识不强,二是盗版现象严重。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存在,很难对动漫作品的传播设置有效的壁垒。国内市场上的盗版动漫数量已远超过正版动漫。由于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出现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盗版商,他们通过网络下载国外动漫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翻译,刻录成光盘销售。由于熟悉市场需求。盗版商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引进国外最流行的动漫。因此,销路极好,屡禁不绝。这些都严重破坏动漫市场的运作程序,影响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注重动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经验看,各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设计、艺术、软件等专业方面培养较多
人才,但缺乏高端人才。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另外,应加大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动漫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动漫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培养具有“世界水准、本土文化”的专业人才;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等。
(二)加大动漫产品文化力的渗透。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基础上。为此,动漫产品在剧本创作上必须创意独特、故事精彩、思想丰富、幽默夸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在思想内涵上要有人性化。在艺术创作上要有生命力,在人物造型上要有个体化。所以,必须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市场效应;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贸易出口,扩大我国动漫产品的国际影响;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展销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产品交易和出口的“窗口”,建立文化产品出口基地;要搭建动漫文化交流平台,举办以“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创意文化节、博览会、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和设计比赛等,从而加强创意产业与国内外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三)推进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按照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片生产、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播放、动画片衍生产品营销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每一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行业。所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形成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集中政府、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产学研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动漫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包装展示、产品销售等链条的一体化运作。集中兴办一批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重点支持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尤其需要深入挖掘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政策推动和对原创的支持,打造动漫产业品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文化品位,努力让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走出一条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优化动漫产业发展的环境。第一,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发展我国动漫产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和提高对动漫产业发展态势的理解,为其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第二,政府应在政策、体制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第三,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第四,保护知识产权,提升行业自律意识。要对动漫产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进口动漫产品的审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大对动漫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第五,建立规范的发行许可制度和动漫作品分级制度等。特别对动漫作品分级制要尽早确立,这不仅可规范动漫作品的制作与播出,便于企业生产的针对性,也可扩大动漫作品内容的选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