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协会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
加强协会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
2010年11月12日 10:04中国会计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条
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把协会建设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四代会”以来,围绕财政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称“中注协”)认真履行《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考试、注册、批所备案、标准制订、监督检查等法定职能,认真履行财政部党组委托和财政部领导交办的职能,认真履行章程规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切实承担起指导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行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行业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注协积极探索行业组织的运行规律,围绕发展和完善以会员为中心的完整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行业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行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一)协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丰富完善中注协积极探索行业管理的规律,加强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的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职能建设,建立完善了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以严把“门槛”为导向的注册准入体系、以国际趋同为导向的执业标准体系、以终生学习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以诚信道德和执业质量为导向的监督检查体系、以事务所“走出去”为导向的国际合作体系、以服务监督管理协调为导向的行业组织体系。通过行业管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着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行业民主决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根据行业管理组织的特点,不断建立健全协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对行业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职能,确保决策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代表行业利益。
2005年以来,组织召开理事会会议(含通讯会议)5次,常务理事会会议7次,就行业重大事件进行民主决策,先后14次就重要文件、制度、办法书面征求常务理事意见或进行审议,确保决策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代表行业整体利益。在重要的制度、文件出台过程中,中注协十分注重会员的民主参与,通过吸收行业代表参与制定过程,或者召开会员代表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形式,充分发挥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精神。
(三)专门(专业)委员会力量加强,专家的咨询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四代会”成立的8个专门(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2006年以来又相继成立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导委员会、破产清算专业指导委员会、执业责任鉴定委员会、注册管理委员会和职业道德准则委员会,使
得专门(专业)委员会的数量达到13个,进一步完善了专门(专业)委员会的构成。每年分业务类别组织召开专门(专业)委员会会议,或者就特定事项书面征求委员意见,充分发挥专门(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功能,运用行业专家资源提高行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秘书处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协会秘书处是履行和承担行业发展各项职能的机关。协会机关坚持实行秘书长办公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通报分管工作进展,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协商、集体决策、分工落实;对行业重点工作和改革探索性工作,广泛吸收职能部门人员和相关人员参与研究讨论,丰富和完善集体研究和决策机制。
(五)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国注协秘书长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国考试、注册、培训、监管等业务工作会议,密切中注协与地方注协的工作联系与指导,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协会系统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优势。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全国注协秘书长领导力培训班,提高各级协会秘书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带领行业发展的“领头雁”作用。为调动和鼓励地方协会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于2005年制定实施了《地方协会年度工作评比奖励暂行办法》,按照注重实绩、鼓励创新的原则,从业务开展和协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对地方协会进行全面考核,提升协会管理服务水平和执行能力。
二、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积极参加政治理论教育活动,提升理论素养和先进意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中注协分别于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一方面,按照中央和财政部的统一要求,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提高行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另一方面,结合行业管理和服务的特点,将践行党的事业与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主动性。
(二)巩固深化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各项成果,提倡责任态度和奉献精神在协会机关内部始终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会”的方针,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资产管理、控制费用支出,集中资源办大事、办实事。深入开展“学业务、讲纪律、比奉献”活动,认真践行“干实事、使实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扎实完成行业管理服务各项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组织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开展廉政主题教育,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与反腐倡廉理论制度、从政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和从政道德教育,制发协会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机关,提升协会文化内涵坚持加强协会文化建设,努力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积极开展传承财政系统和注册会计师行业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增强对行业工作和事业发展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塑造协会和谐、文明、先进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紧紧围绕加强协会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协会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这一目标,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建设,形成学理论、学文化、学专业、学法律、学历史的风气,促进提高前瞻性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驾驭团队和解决问题能力,营造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锤炼和提升员工的能力与素质。
三、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代会”以来,中注协制定或者修订发布了8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涵盖办公、人事、业务流程、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一)积极改进和加强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注协一直十分强调加强和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地予以推进。2008年,为贯彻落实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理念,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各级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规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意见》为统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方式,切实解决行业发展和会员执业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协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在财政部统一组织的规范权力运行流程的基础上,对协会所有业务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以岗位为基础,梳理业务工作142项,制作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业务工作运行规程》,并分别制定了《业务工作流程情况表》和《业务工作流程图》,要求岗位责任人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实施流程规范和程序化管理,保障了运行机制上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加强机关文件运转,确保有序有效协会建立专项制度,安排专人专岗,保证机关运转及时、畅通、有序。每一项工作流转到哪一步骤、工作进行到哪一程序,都有档可查。在流转有序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和时效性要求进行督办,确保重要工作及时完成。
(四)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全面记录行业发展历程做好档案管理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后人造福”。尤其对协会来说,全面、真实地记录行业发展历程,是行业未来发展的珍贵史料,责任重大。近年来,协会建立完善了日常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了个人、部室、协会三级档案管理网络,专人专岗,责任明确,使协会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机制化。定期开展档案检查评比,进一步提升协会各部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档案建设,将协会所有历史档案扫描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为了使文件资料保存更容易、查询更方便,每年对各类文件资料按类别汇编成册进入档案,由散件管理变为集约管理。
四、大力开展协会人事制度改革,员工责任意识和工作活力进一步激发
改革完善协会人事管理制度,是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协会推动实现“四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的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2005年,中注协确立了“科学设置岗位、引进竞争机制、业绩动态考核、待遇差别体现”的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分步推进协会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通过制定岗位手册,实施季度考核,不断激发员工工作活力协会实施了聘用制,以岗位管理为目标,制定完善岗位手册,按照职能线条对所有岗位职责进行划分,人手一份岗位说明书,实施定岗定责,做到权责清晰。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将协会员工的年度考核机制深化为实施员工周工作记录和季度考核制度。要求全体员工准确、全面记录自己的工作,每周上交周工作记录,并以此为基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季度考核评价。
(二)实施竞聘上岗制度,选拔聘用中层干部通过实施竞聘上岗,将一批德才兼备、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出来,进一步充实了中层管理干部的力量,提高了行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着力提高员工胜任能力将员工业务培训日常化、系统化,鼓励员工在职学习,岗位成才,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业务竞赛,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员工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有效提高了协会全体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提高了工作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效果。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赴境外学习,或者赴国际会计公司锻炼,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管理能力。为迅速提升新录用人员胜任能力,培养对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荣誉感,自2005年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录用人员见习期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制度、师傅带徒弟制度、周工作记录制度和月度评价制度。这套制度与财政部新录用人员转正考核制度对接,实施5年来,取得很好成效,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
(四)积极开展党团工青妇工作,打造和谐的协会氛围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员工情操。积极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并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协会健康向上、友好和谐的团队氛围和精神风貌。6年来,30余名同志分别获得财政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青年、青年奉献奖、“巾帼建功标兵”、“五好文明家庭”等称号。
在协会建设方面的不断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中注协打硬仗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司令部”和“火车头”,有效推进了行业科学发展。中注协在行业管理和协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得到财政部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中注协机关于2006年度和2009年度,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单位”;2008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注协党委也于2003年至2008年连续获得“财政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注协将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摸索和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行业管理的新机制,深刻挖掘行业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开展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协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钟柱)
第二篇:如何提升品质和服务1
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打造好学校的“品牌”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这就好比通往成功的桥梁,而想要把这座桥扎稳,必须打好“服务”这个根基。现针对我校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一. 存在的问题:
1.课程项目多,但是课程表上的课程不是很完善,安排不到位。
2.前台的服务和教师的服务是脱节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对我校师资的可信度。
3.课程价目表和任课教师的频繁更换,引起家长和学生的不满。
4.课程咨询不到位,学生学习本课程前没有做好课前测试,导致学生成绩没有进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5.教师上课进度与公立学校不统一,导致学生反映我校老师上课与学校不一致,误以为我们老师水平不高。
6.对家长的服务不到位,导致课程结束之后,家长反映孩子一个学期来没有学到任何东西,看不到进步。
二.解决的方法:
(一)多方面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1.在新学期开学前的一两周应该把课程表和价目表完善好,课程项目要多样化,时间安排合理化,课程表和价目表完善好之后,尽量不要在中途更换,并且要做好开课前的各项培训工作。
2.学生人数的更新和电话的登记,前台有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家长咨询和缴费
时,都应该填写登记表,收费教师应该检查好登记表之后再开单,并且及时录入电脑。
3.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任课老师不断更换,使得家长和学生都有意见,因为每个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同,学生适应每个授课老师都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更换任课老师,而且更换任课老师之后,新任课老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4.每个学期开学之前,每个前台咨询人员和任课老师都要熟悉每个课程的特点,学习内容,授课方式和咨询细则等,这样才能击中要害,吸引家长和学生。
在咨询时,如专业老师不在场,前台老师咨询遇到难题时,要记录下来,事
后询问专业老师如何回答,以免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在了解如何回答后,应
在会上跟其他老师分享,让其他老师也明白如何应对此类问题。
5.每个学期都应该举行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各科教师都发表一些对于
这个课程上课的一些细节问题,哪些是我们没有做好的,哪些是我们应该继
续努力的,做到扬长避短。
6.建议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本作业登记本,每次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学生就
可以登记在这个本子上,并且要家长签字,这样学期结束时家长就不会反映
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没有效果,从而更信赖我校的教学形式。
(二)课后服务,才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1.老师在上课前应记录好学生考勤和听课表现,并检查上次课布置的作业,进行讲解。上课时督促学生记录下当堂课的要点,并及时发布各类相关的信息,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加以巩固知识点。
2.对于新生,我们要给予高度的关怀,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要询问其学习情况并及时打电话给家长,反映该生在我校的学习情况。对于老生,我们也应该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售后”服务。要吸引回头客,最重要的还是“售后”服务。这是顾客放心使用商品与了解商品的保障。曾经有位家长投诉说:“你们在咨询的时候说得那么好听,可交钱以后呢,老师安排不妥也不管,这是诈骗。”这类事件很显然有损我校的声誉,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口碑。一个家长可能联系着几个家长,故维护学校声誉异常重要。家长交费后,任课老师应定时联系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我校学习情况,让家长心里有着落感,在了解家长的需求后,及时进行处理。(在通几次电话后可向家长宣传我校推荐新生政策,家长满意我校服务后会欣然帮忙推荐新生,从而扩大我校生源)
4.跟踪服务。要定时抽查学生学习情况,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表扬,退步的及时补课,让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知识,让家长满意。在跟踪调查后,向家长汇报调查的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我校对学生的用心,让家长对我校的服务放心。
5.教师服务。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把好学生学习质量关,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除了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外,还要在学生心理、品德上给予指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篇:加强人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人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急诊科
杨仲卿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医院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窗口,必须努力加强人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医院和谐。和谐的医院文化,也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和谐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优化环境布局为着眼点,营造和谐就医环境;以强化医院管理为抓手;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缔造和谐医患关系;以医院文化建设为动力,凝聚医院向心力,才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凝聚力、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医院。
一、以优化环境布局为着眼点,营造和谐就医环境
医院的医疗环境和服务流程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病人着想的人文理念,真正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从而为患者营造和谐、舒适、安全的就医氛围。
1.服务环境温馨化。医院的病员和工作人员均需要一个充满自然生机与活力、优美、适宜的环境。我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医院环境景观,切实加强院容院貌建设,抓好医院环境的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安全、绿色、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精心布局假山,移植名贵树种,铺设草坪绿地,从而给患者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恢复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投入巨资改扩建门急诊,经过改造的门诊大楼公共区域宽敞、明亮、舒适、整洁,使人赏心悦目。
2.医院设计人文化。作为百年大计的医疗建筑,做好设计前期的整体规划,使之合乎医疗需要以及长远的发展需要,少留“遗憾”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以往人们所畏惧的冷峻、严肃呆板的医院形象,营造一个以宁静、舒适、典雅、亲和的现代化人文关怀为主体的医疗环境。在为病人着想的人文理念,真正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体现优质高效、信息化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以及舒适、便捷的医疗环境。
3.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流程是患者来院就医的全过程。要做到服务流程人性化,就要使人性化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就医流程的细节中。我院进一步完善“一卡通”服务,设立大厅导医,为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简化环节,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注重细节,加强了沟通,增加温馨服务内涵,使“三长一短”的“看病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医患沟通亲情化。医患和谐的关键是相互理解,只有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才能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许多医患纠纷是由于双方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是主导的方面,医护人员要带着感情当医生、当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沟通的基础是真正站在患者和家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院还负责解决医患之间的不和谐以及矛盾,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医患纠纷,投诉一起,解决一起,不推诿,不回避,协调解决医患矛盾。
二、以强化医院管理为抓手,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医院内部和谐人文环境的塑造离不开科学管理,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不仅是硬件设施、人才技术的竞争,医院之间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和制约医院的和谐发展。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医院发展环境,有赖于以人为本的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建设。
1.健全管理制度。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医院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科学管理的反映,也是医院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反映。制度建设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院根据医院发展建设情况,不断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职工在院内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使之成为协调上下级之间、院内、外之间关系的纽带,最终成为医院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绿色通道”。医院编印下发了有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并认真检查落实,纳入考核;制定了《关于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处理细则》,将医疗差错、事故的责任与科室量化考核及个人挂钩;各专科以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十余项核心医疗制度为重点,强化管理督查,确保了医疗安全和服务品质;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三合理”为重点,规范诊疗行为,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服务水平,医疗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减少。
2.很抓廉政建设。我院从建立制度、规范行为做起,紧紧抓住廉政建设不放松,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为了规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医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年终考核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收入申报“三项”制度等;为规范药品、试剂、器械等物资采购行为,制定下发了《药品采购工作制度》、《关于药品异动情况监控管理暂行办法》、《采购工作管理制度》、《采购员、保管员轮岗制度》,规范高值耗材采购和使用管理;为加强基建工程管理,制定了《基建工程建设操作程序管理制度》;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制定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的有关奖惩暂行规定》等制度措施,使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动我院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3.落实民主管理。我院坚持集体议事原则,对“三重一大”问题,做到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开展民主讨论,科学论证。在用人问题上,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坚持程序,公开公正,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4.完善监督机制。医院加强审计与跟踪制度,规范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医院还开展阳光招标、签订廉政合同,有效防范商业贿赂行为,保障医疗规范有序。
5.实行量化考核。我院建立了临床科室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日趋完善,建立健全临床诊疗“三合理”规范,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三、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的,缔造和谐医患关系
我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政府放心、人民满意、技术领先、服务规范”的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是我院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凝聚民心,建设和谐医院、缔造新时期和谐医患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要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主体是医务人员。医院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思想、作风、道德教育,进行“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教育,在医务人员中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医院积极营造尊重患者人格、体恤患者痛苦、同情患者困难、满足患者需求的人性化的服务氛围,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作为衡量我们服务到位不到位的惟一标准。
2.强化医德规范,提升医患诚信度。为解决医患矛盾和纠纷,我院努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是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清正廉洁的行业作风。二是凡是有利于病人的规章制度,医院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严肃岗位职责,严格规章制度。三是医务处、监察室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严肃查处不规范用药、开大处方、乱检查等行为;坚决杜绝医药代表在医院活动,以纪委书记负责的督查小组,随时驱逐医药代表。四是要加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规范招标采购行为,让利群众,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3.提升服务品质,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打造以人性化服务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品牌,切实做细做好医疗服务,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我院用更全面、更周到、更细致、更人性化的措施来提高服务档次,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中,让患者从我们的医疗服务中感受到家的温馨。做到认真对待病患者的行风投诉,每月对门诊部、医务处等部门接受病人投诉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整改。通过电话、信函和家庭访视,征求病人对医院医疗、护理、医技、膳食、收费、环境卫生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全过程。
4.实施价格公示,维护患者权益。医疗收费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医院除了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外,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尽可能让群众以较低廉的价格享受较优质的服务,并将服务承诺和服务项目透明化,赋予患者监督的权利,从根本上维护患者的利益。我院把医疗价格公示作为“院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抓好。医院增强和规范了物价收费,提高了价格政策观念,同时适应了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减少了医患纠纷。为保障患者知情权,让患者参与医疗过程,医患双方积极互动,减少医疗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医疗纠纷,医院设立了电子查询系统,可以实时进行药物价格查询、医疗服务价格查询、住院费用查询,严格实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度。
5.实行医疗信息公开,扩大患者知情权。为方便群众就诊,切实维护患者权益,医院广泛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使所有医疗人员信息在门诊大厅、医疗病区公示上墙,在医院电子查询系统及医院网站公布;医院各临床专科积极健全实施术前谈话、有创操作知情同意、医患沟通登记等制度,保证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6、加强公安部门对“医闹”行为的打击力度 :发生医疗争议后“医闹”已经异化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一种途径,抬尸闹丧者,威吓伤害医务人员者,围堵医疗机构者皆有之,公安机关在处理“医闹”问题上显得 “手软”以至于医疗机构为平息医闹,早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经常不得以花钱消灾,满足患者的不合理要求而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公安机关在医疗机构成立警务室,引导患方通过法律诉讼行政调解和协商等合理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强力维护医疗秩序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及时遏制医患冲突事态的扩大。
7、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 医患关系的改善根本上还是需要医疗机构自身的努力,一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态度不好,还有得人员不钻研技术,违反操作常规误诊误治等医疗质量问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要从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入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方的不信任心理。建议医疗机构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不但要进行业务培训,还应该加强培训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医疗环境。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以建设医院文化为动力,凝聚医院向心力
医院文化精神,是医院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医院的灵魂,具有强大的粘合力,形成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院从建设和谐医院的高度认识培育医院文化的重要意义,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不断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1.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树立“大医精诚”理念 医院秉承“大医精诚”理念,大力培育“大医精诚”价值观,在医院发展规划中,我院明确提出,要以“大医精诚”为准则,营造以“大医精诚”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医院不断引导职工树立“大医”意识,倡导“关爱病人、钻研医术、合理诊疗、精心施治、诚信守法、德技双馨”的新时期医德规范,大力实施我院“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2.加强医院环境文化建设,浓厚中医文化氛围
环境文化是医院文化的基础和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培育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体现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医院精神,告诫和教育广大医务人员精医术、塑仁心、重诚信、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
3.加强医院行为文化建设,制定医疗服务规范
行为文化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文化,集中反映人的觉悟、素质和修养。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做到身心健康、精神振奋,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服务热情、优质高效,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交往谨慎、诚信守诺,自觉维护医院声誉,无违反医德医风和严重违纪行为。医院大力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创建和谐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主题教育,开展医德医风大讨论,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广大职工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自觉的行动目标。
第四篇:全面提升五种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五种能力建设 凝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才能落实好、实践好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只有全面提升五种能力,凝聚推动发展正能量,才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提升精神凝聚力
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吸引力、向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会,又是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部署会。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上来,把措施和行动汇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路径上来,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加强理论修养和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带头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怕艰难困苦、不惧风浪考验,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盯住作风问题不放松,从细小事改起,从具体事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群众的拥护,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提升基层创新力
创新力,就是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重大成绩。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现期,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决定》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指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作为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着力建立健全五大机制。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整合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民间纠纷集中排查治理活动,对民间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努力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运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大调解中心”工作模式。村(居)调委会解决不了的纠纷,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参与调解的,邀请有关部门参加调解,有效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三是建立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值班、登记、报告、通报等制度,对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与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共同推动涉法信访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四是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推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刚性门槛。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担任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对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进行审查,规避法律风险。五是建立法律服务队伍定期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形式逐级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使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推进基层工作创新。
三、提升工作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当前国家已经把建立服务型政府当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作将会面临更多复杂严峻的问题,群众对我们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历史的发展证明:真正把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好,提高执行力是关键。提高执行力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工作做起。一要认真学习,提高能力。真正理解和准确把握好上级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精神,做到认识到位、行动自觉、贯彻有力。二要增强责任,敢于超越。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三要注重细节,真抓实干。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提升发展推动力
推动力,就是能使事物前进,或者是能使工作展开的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要切实抓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这个事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的职能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大动力和优质服务。一要进一步推广适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服务方式,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扩大对农村的法律援助覆盖面,通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员等多种方式,方便农民群众寻求法律援助。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作用,加大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万家”活动。深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社区矫正模式,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健康运行。推进“教育改造型、技能培训型、帮教安置型”公益劳动基地建设,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三要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律师执业中“三难”问题的解决,协调落实中办发〔2010〕30号文件赋予的律师权益。加强律师诚信执业,严格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律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提升队伍战斗力
战斗力,是完成任务、干好工作的能力,集中体现了一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强调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对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对政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强调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司法行政队伍是政法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司法行政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形象的好坏。因此,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个标准,政法队伍五个过硬,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一要着力干部培养选拔。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坚持基层一线锻炼。破除选拔使用人才的弊端,优化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地选拔使用人才,确保人才有德有才、德才兼备。二要着力干部使用管理。促进干部交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违纪责任追究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风清气正的干部发展环境。三要着力担当意识培养。敢于担当是干部应有的政治品质。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和职责,就必须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四要着力和谐环境营造。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时刻把干部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大家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一场新一轮的大范围的改革即将开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需要凝聚全民智慧,汇聚全国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执行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
聂辰席
2005年12月05日11:00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关键是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近几年来,邯郸市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努力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运行、约束从政行为,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用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依法执政,首先必须依法决策。要做到依法决策,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程序的科学和规范。邯郸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三方面的决策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坚持重大问题调查于决策之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明确规定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并形成调研意见或方案的,一般不列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的决策议题;市级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坚持2—3个月时间下基层调研;领导干部每年撰写一两篇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主持完成一两个重点课题调研;领导干部开展调研工作的时间、对象、内容、方式、成效等,要填写“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情况登记表”,记入工作档案。坚持重大问题咨询于决策之前。推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决策请专家“把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邯
郸市决策咨询顾问决策咨询办法》,建立了决策咨询机制,凡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等重大问题,都必须通过咨询论证后再进行决策。成功组织了“院士专家邯郸行”活动,1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位知名专家献策邯郸,并被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协商的机制,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政府工作报告、重大改革措施、市县重要人事任免,都广泛征求意见。
二是建立健全决策中的集体拍板制度。健全市委委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及广大党员、群众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和机制,建立了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公开听证制度。强化市委全委会的作用,坚持重大决策由全委会审议和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制度,明确和规范市委全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坚持和完善市委全委会、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的工作规则,明确和规范市委全委会、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的职能与分工,从制度上保障市委“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在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上,合理安排议题,所要讨论的预案提前送达与会人员,讨论时充分发表意见,集体拍板决定,确保市委对重大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
三是建立健全决策后的跟踪落实制度。逐步完善“新浪邯郸网站”和市长公开电话、市领导电子信箱、邯郸日报新闻110、邯郸电台“清晨热线”、中原商报民声“热线直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线电话等“一网六线”社情民意反馈体系,使人民群众对决策的意见能够及时反映到决策层,做到舆情反映的制度化、经常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作用,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从制度上保
证决策落实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革和完善工作机制,用制度保证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坚持依法执政,要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的各项工作都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制度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制化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改进领导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推动各级机关转变工作作风,市委常委会带头制定了六项规定:一是精文减会。把各种会议、文件压缩到最少、最短。一般工作会议只安排一位领导同志讲话,市委文件实行计划限量限字数印发。二是减少应酬。市委常委一般不出席各类庆典、开业、奠基、剪彩、颁奖等活动,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确需出席的,由市委办公室统一安排。三是深入调研。每两个月确定一个调查研究周,市委常委每年深入基层的调研时间要达到两个月以上。四是规范出行。市委常委下基层,不准下属单位迎送,不接受宴请。五是改进报道。对市委工作的报道,多宣传集体、少宣传个人,多宣传群众、少宣传领导,多宣传基层、少宣传上层。六是规范称谓。党内互称同志,党内会议、文件中也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对上述规定以党内文件形式印发并在新闻媒体公布,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二是完善机关工作制度。为切实解决一些单位存在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党政机关广泛开展了“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要求严格执行“四条禁令”(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切实做到“两个提高”(切实提
高行政效率、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今年,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对全市党政机关和经济管理综合部门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政务公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的基础上,又对全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提出了《六条禁令》,即严禁擅自离岗,工作时间网上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严禁参与赌博,涉足色情场所;严禁无证上岗,违规检查、收费、罚款;严禁在办事、办证中接受宴请和礼品礼金;严禁滥用职权、推诿扯皮、无故拖延办理时限;严禁违规扣押证件、冻结账号、查封资产等,进一步从制度上制约和规范工作行为。
三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市先后分六批废止了865项行政审批事项。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了《邯郸市行政许可听证暂行规定》、《邯郸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对项目审批事项努力做到“一站式办成”、“零时间停留”。重点实行了工作无缺位、“绿色通道”审批、行政许可主办负责和限时办结、收费许可等制度。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对简单项目当即办理,复杂项目承诺办理,特殊项目特殊办理,多家审批联合办理,规模项目全程代办,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做到窗口受理、全程代办、承诺服务、及时回复、环环相扣,使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能在窗口完成审批并办结。通过审批方式改革,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用制度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
依法监督是依法执政的保证。推进依法监督,必须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我们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相继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免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今
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并把邯郸作为全省惟一的试点市。对此,我们重点清理行政权力事项,解决谁来办的问题;规范权力运行流程,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明确办结时限和服务标准,解决办事效率和质量问题。
一是明确公开的内容。从清理和规范权力入手,公开有关单位所具有的权力和权力行使部门及责任人员,让群众明白什么事情该由谁来管,谁来办,解决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问题,防止推诿扯皮。对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清理出的各项行政权力,列入公开目录,对未列入目录的行政权力,除法律、法规确定必须履行的,均不得再行使。
二是突出公开的重点。把容易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大宗物品采购、经营性土地出让、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产权交易等6个权力运行部位作为公开重点,不仅公开权力目录,而且公开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运用系统工程思路、信息化技术、结构化程序编制建立了程序规范、结构合理、操作性强的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克服权力运行的人为控制和影响。
三是规范公开的形式。在决策方面,依法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便于社会知情监督;在执行方面,做到向当事人告知全部与行使行政权力或办理事项有关的情况,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和时限要求办理各类事项,并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尽量满足当事人的信息需求;在结果方面,及时告知当事人,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四是完善公开的监督制度。通过建立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投诉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在《邯郸日报》开辟专栏等措施,把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加强党内监督、人大权力
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与民主评议活动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经常化、立体式的监督体系,保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地运行。
(作者:中共河北省邯郸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