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宗友
(巴东县溪丘湾镇计生服务中心,湖北 巴东 444300)
摘要: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结构在医疗资源投入、管理效率、医疗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政府必须拓展医保覆盖面,消除城乡居民的户籍限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障法规体系,均衡配置医疗资源,从而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二元结构;制度设计
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国已基本建成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结构在医疗资源投入、管理效率、医疗保障公平性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均衡发展,为所有公民提供公平、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计划体制相适应,中国建立了低水平、低效率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中国从1998年底开始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经过部分试点城市的长期探索,199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广。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公布,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目标人群定位在城镇有单位的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变了由国家免费保障的格局,建立了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资,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7月,中国开始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力图破除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社会保险的根本性转变。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为解决城镇居民及少年儿童缺乏基本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把目标人群定位为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包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保障重点是大病医疗需求,筹资方式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极大地拓展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基本解决了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进行新型合作医疗的改革试点,到2010年中国已经建立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保障重点是农村居民大病医疗需求,因此,保障水平较低。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将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填补了农村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真空,对促进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保障对象区别对待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按照居民的户籍属性来划分的,农业户口居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城镇居民则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者在缴费基准、保障水平等方面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形成两种相对独立的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不能自由选择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种类。这种制度设计与我国快速的市场化、城市化格格不入。
2.管理效率低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卫生部门分管农村合作医疗,民政部门分管医疗救助,形成城乡分离,多头管理的格局。管理上的封闭、孤立造成参保人员的保险关系难于转移续接,城乡居民的报销审批不能对接,而且管理信息系统不统一,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低下。[1](p20-23)
3.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
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公平性缺失。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医疗资源则严重短缺。城市医疗资源过分集中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农村医疗资源紧缺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特别是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最低标准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城乡居民在保障水平上的差异凸显出制度安排的重大缺陷,对农村居民而言,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4.医疗保障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投入明显不足。中国的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仅为5.1%,不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平均6.2%)。医疗保障投入总费用偏低,个人支出在医疗支出中的比例偏高,居民个人负担沉重。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2008年为40.4%,2012年为33.4%,公民看病贵的实际问题仍未得到切实解决。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的对策
1.拓展医保覆盖面 首先,要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将所有农村居民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来;其次,要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缺乏医疗保障的问题;再次,要创新医疗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最后,要确保大学生这一新兴群体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把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
2.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是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只有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弹性化、人性化的户籍政策,才能取消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界限与差别,建立户随人转,以居住地、职业为基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从户籍管理向居民身份证、公民出生证和社会保障证(号码)为主的证件化管理的转变,实行一元化的公民身份制度。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放宽户籍条件限制可以保障居民对不同医保种类的自主选择权,从而实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
3.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要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均衡配置医疗资源,构建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保障新格局。其次,城乡之间医疗设施与医
务人员对口援建。城市大型医院通过向小城镇提供医疗设备,培训小城镇医疗人员,医学专家到城镇巡回治疗,从而实现城乡间医疗资源的平衡分配和共享。最后,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资格进行一体化审批、管理与考核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克服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2](p260)
4.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的医疗保障投入总费用偏低、个人的医疗支出比例偏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医疗保障城乡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当承担医疗保障的公共财政责任,逐步加大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政府可以通过税收、预算外收入、扶贫资金、社会筹资等多元筹资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医疗保障,既要适度向农村医疗保障倾斜又要注重保障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健康权益。国家必须对农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困难区县、困难群众医疗保障的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建立针对农村医疗保障的长效财政预算增长机制,降低医疗救助门槛,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从而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医疗保障的差距。
5.完善医疗保障法规体系
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存在许多法律空白,欠缺专项的法律。政府要逐步完善医疗保障法规体系,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以及统筹城乡医疗保障方面的法规、条例,用法律法规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进程。医疗保障法律体系应该确定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界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人群、保障范围、统筹层次,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和监督等医疗保障制度的共性问题,从而确保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有序、合理、健康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陈爱如.《分层与衔接:构建医疗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基于对 W 市的调查》[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朱玲玲.《对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思考》[J] .中国商界,2009,2.
作者简介:王宗友,女,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镇计生服务中心医师,医学本科。联系方式:jshunli828@126.com***
第二篇: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李 晓 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摘 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
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
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
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
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284(2012)06 -0143 -04 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家“十一五”
时期的锐意改革,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的 医疗保障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低水
平、广覆盖”的保障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毕竟才走过十几年的历程,还存在诸 多问题,特别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设、管理不统一、资源碎片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道德风险、过度医 疗等问题,不仅给推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障 碍,也不利于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即由“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产生了强烈的诉求。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加快城乡统 筹步伐,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制度、积极探索覆盖城镇 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多层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 系,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目前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 整合和衔接,最终实现“公民平等享有健康权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 1. 相关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公平指人们在处理利益与问题时,要
符合常理,能被大家所接受,换言之,也就是不仅要考虑 个人利益,也要关注他人利益。卫生领域的公平性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健康的权利,医疗卫生资源 的分配应以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由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 者收入水平来决定。随着我国对卫生公平认识的不断深 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为 进一步提高卫生制度公平性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基础。(2)正义理论。关于正义理论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 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 1971 年出版的《正义 论》,约翰·罗尔斯的观点一经问世便得到西方主流社会 的普遍认同并获得很大反响。他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源再 分配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提高处于劣势地位人群的利益,这种分配方式便是有效 的、正义和公平的。也就是说,在分配权利和义务时,一 定要关注弱势人群的利益,因为只有在提高了弱势人群 利益前提下的不平等分配才是公平和正义的。2.相关概念界定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 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建立是为弥补参保居民因疾病而 导致的损失
。它主要采取政府补助、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等形式,参加医疗保险的居民花钱看 病后,由相关部门按照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差别是基 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最终目的 是保障居民享有平等的卫生服务,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的出发点是经济利益,它的目的是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2)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
实质是打破并彻底改变城乡分割局面,逐步消除城乡医 疗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建立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筹资与 补偿水平的巨大差别。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自从 1998 年国家出台《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的决定》到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三种卫生保 险体制。第一种是 1998 年为城镇就业人口建立的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UEBMI)。第二种是 2003 年为农民设 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NCMS)。第三种是国 务院于 2007 年在 79 座城市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URBMI)试点,其主要对象为没有正式工作的城镇居 民,特别是一老一小。此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当今 中国医疗卫生筹资的基础。关注和改善社会公平一直以 来都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方向,卫生领域也不例外,卫生资 源的分配是否公平,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在经济、社会诸方 面收益的平等性。令人兴奋的是,在实现社会转型的关 键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 医疗保障工作,努力改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2009 年新医改方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理念上的创 新,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建成全面 [1]涵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制度”的方针。2010 年中央一 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努力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 政策衔接。“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攻 坚时期,我国“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15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地区间 卫生服务供给差异明显缩小。在这个总目标下,“十二 五”期间卫生工作的要点之一就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 置,逐步提高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 从制度层面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筹资格局,参保面 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 2011 年为止,有 4. 29 亿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有8. 34 亿人参加了新农合,全国人口总参保率达 到 90%以上。
三、我国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分析
我国长期的二元观念和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
异和地区差异,使现有城乡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在 公平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分设,使参保人员只能按照每个人的户口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障 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不利于实现 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正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制 度的二元性。如果按照户籍设计医疗保障制度,非农业 户口居民只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农业户口居民只能参加新农合,而农民和市 民在筹资、补偿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新农合筹 资水平还不足职工医保筹资水平的 1/13。二是管理的二 元性。目前,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和 经办,导致很难有效、准确地评价各项制度运行的绩效,同时提高了制度间的转化和衔接成本。主要表现有: 一 是重复参保。参保居民,尤其是大量农村企业员工、农民 工、被征地农民、在城市上学户口在老家农村的学生等,这些人群的重复参保现象非常严重。二是重复补贴。数 据显示,重复参保的比例约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 10% 左右,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三是重复建设。重复建 立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不仅导致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和 成本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下降 [2]。
2.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
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快,流动就业人员比 例不断上升。2009 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
为 1. 8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 13. 5%),其中农民工为 1.49
亿人
[3]
。虽然劳动力流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利
于缩小城乡差距,但因城乡之间在保障制度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流动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一直没 有很好解决。于 2010 年 7 月实行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 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一些问题,但还不是很完善。因此,目前非常有必要探索 一种合理有效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机制,一方面是 为了促进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现实的需要。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动,跨统筹区就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现有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新需要。因此,当前的新医改 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关注并解决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关系 转移接续的问题。
3.不利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筹资机
制不稳定,难以实现基金长期平衡。首先,尽管目前的筹 资水平在逐年提高,但筹资机制不稳定、不科学,随意性 较强,筹资渠道狭窄;其次,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筹 资主体,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再次,统筹层次偏低,从理论上讲,医疗保障统筹层次越高,抗风险能力就越 强。但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普遍偏 低,成为筹资机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当然,我国
目前医保基金结余情况还是可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 是城市化过程吸引了大量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以外的第 二和第三产业;二是参保人员的年龄构成在不断改善,也 就是说缴费人员增加,报销人员相对减少。二是补偿机 制不合理。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推行的是“门诊 小额报销、住院大病统筹”的办法,门诊报销的范围和比 例不高。理论上,医疗保险的偿付水平高,群众受益就 大,反之则小,门诊偿付水平要高于住院报销水平。数据 显示,提高门诊报销比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居民的 医疗负担,比如补偿住院费用的 50%,居民医疗负担降低 15%;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同时补偿 55%,则居民医疗负 担下降 40%。
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城镇居民医保、职
工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组成,也就是“3 +1”模式。今 后的主要发展取向是从“3 +1”模式过渡到“2 +1”模式,再过渡到“1 +1”模式。其中,“2 +1”模式的含义是指城 乡居民医保 + 职工医保 + 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保是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之后的医 疗保险制度。“2 +1”模式的含义是有工作单位的劳动者 必须强制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其他人则参加城乡居民医 疗保险。“1 +1”模式是指全民医疗保险 + 医疗救助,这 一模式的含义是所有社会成员统一参加一种社会医疗保 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作为补充。现阶段首先需要整合 的是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这两个社会医疗保险 制度的性质基本相同,将两者整合不仅符合社会医疗保 障制度的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降低制度运行和管理成 本。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统筹涉及三个方面,即 制度、管理与经办服务 [5]
。统一经办服务有利于降低制
度运行和管理成本,统一管理有利于制度的衔接,统一制 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条 件等方面的不同,全国各地在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 度统一的道路上措施不
一、已经探索出几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实行制度统一。即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 一种统一经办和管理的结构分层体系,分为多种缴费标 准和报销标准,参保居民可自愿选择。广东省的珠海、佛 山、湛江,江苏镇江,福建厦门等地区都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制度分割,管理统一。即依旧保留城镇职工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项制度,将新农合从卫 生部门管理剥离出来,划归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从而实现 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上的统一。典型城市主要有惠州、揭 阳、无锡和乐山等。三是制度分割,经办统一。即依旧保 留三项制度并存,仍然维持原来的管理体制,但统一经办 资源,实行城乡居民医保经办的一体化管理。典型城市 有江苏兴化市。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医疗 保障制度统一进程表现为梯度发展模式,但它的最终目 标是相同的,也就是保障居民平等享有医疗服务和拥有 健康的权利。
一个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离不开制度 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优 先发展城市的道路导致城乡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不 均衡,因此,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实现只能是 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一是纵向上要按 照步骤有序进行: 依次实现经办服务统一 ———管理部门 统一———一个制度内部标准统一———制度整体统一。二 是横向上要兼顾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经济能力。城乡医 疗保险制度的统一在全国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理论上,城乡收入差距越小,实现城乡医保制度统一的 水平就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实现城乡医保制度统一 的阻力和障碍越大。基于此,在具体运行中,首先,对于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率较高,城乡收入差距小,已具备 了必要的条件和能力,可以实施全面统一的制度,真正实 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其次,对于中等发达地区,可以 实施“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形式。同时,必须大力发展 当地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实现城乡医保制度无缝 衔接。另外,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近期应着眼于实现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并保证各项制度 的协调。
五、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 化的对策
1.可行性分析。总体来看,学术界和决策层大都认 识到了二元医疗保障体制所造成的制度公平与正义的缺 失,在此基础上就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 问题形成了共识。同时,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 体化也已经具备了可行性。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统 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和关注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 问题,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政治 基础;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 提高,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经济 基础;各种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不断 完善,奠定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制度 基础;广大居民对于医疗保障公平性和正义的强烈诉求,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 基础;理论界提出了多种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如二元经 济发展理论、非平衡增长的理论,为促进统筹城乡基本医 疗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2.对策及建议。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于医疗保障
制度来说,它的首要目的就是向不同区域间、城乡间居民 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更进一步说,我国基本医疗保 障制度的定位就是要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管
理、支付和筹资等方面的一体化,从而促进医疗卫生的公平性。
(1)强化城乡一化化观念,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 运行环境。一是打破户籍限制,城乡居民医保统一运作。政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的观念,平等对待城市和农村居 民。在“十二五”期间,应充分把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 革、颁布《社会保险法》的机遇,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性文 件,确定统一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二是继续完善社会医 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医疗 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药 物制度,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健全社会医疗 保障诚信体系。
(2)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医保关系的
转移接续。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 乡居民流动越来越频繁,随之带来一系列异地就医和基 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方面的问题
[6]
。一是进一步完善异
地就医。当前,我国医保基金主要为市级或县级统筹管 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再加上中央对社会医疗保险 制度的规定都只是原则性的,结果导致各地区灵活地制 定政策,造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服务标准、项目收费和 负担比例等均存在显著不同,从而加大了异地就医结算 的难度。建议“十二五”期间完善地区之间异地协作机 制,建立省级和全国异地就医服务平台,将异地就医结算 作为提升医疗保险服务的重点。二是进一步完善医保关 系转移办法。探索各种医保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使参 保人员在发生跨地区或跨制度转移后,还能够与原有的 制度有效衔接,特别要解决如何计算居民医疗保险与职 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以及如何补偿参保人迁入地的医 保基金等问题。此外,还要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自由选 择医疗保险险种的现实要求,比如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 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保或新农合的有效对接等。(3)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一是整合 经办资源。在城乡统筹的大趋势下,整合医疗保险经办 资源可以避免部门间推卸责任、医疗保障规划的短视行 为。针对当前还没有具备制度完全统一能力的地区,可 以考虑采用在完全统一制度之前,先把居民医疗保险和 新农合的经办业务合二为一,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 合的经办一体化。另外,要积极完善覆盖范围广、速度 快、效率高的计算机系统,全面提升医疗保险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7]
。二是强化管理体制统一。我国要进一步加强
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尽量减少制度管理及运行成本,促进医保制度在城乡间、地区间、险种间的统筹安排和协 调推进。
(4)合理确定补偿机制,强化政府筹资主体地位。一 是完善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首先,进一步强化政府提 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地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本次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划为公共产品,因此,强化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供 给是其应有之义。近几年,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和老 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问题,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要以世界一些国家卫生投入为参照标准,进一步提高卫生投入在 GDP 中的比重,强化政府的筹资 主体地位。其次,探索居民跨自动续保模式,完善鼓 励居民连续参保的机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 合理提高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实现筹资形式的多元化,进 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另外,进一步提高统筹 层次。“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探索城乡医保制度统筹路
径,全面实现地(市)级统筹,探索实施省级统筹,最终实 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二是合理确定补偿机制,合理 确定医疗保险的偿付标准。从世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 公民健康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医疗保险的偿付标准大 多数都从补偿疾病支出发展到保健预防层次。所以,建 议在目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仍旧以“保大病”为 主的补偿机制的基础上,逐步从保大病向兼顾小病过渡,提高参保人员的门诊偿付比例和受益水平。[参 考 文 献]
[1] 王保真,等.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实质及发展趋势[J]. 中 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8): 32 -35.
[2] 王东进. 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步骤[J]. 中 国劳动保障,2008,(8): 16 -18. [3] 何文炯.“十二五”医疗保障: 更加公平更为有效[J]. 中国 医疗保险,2011,(1): 11 -13.
[4] 梁金刚.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 中国医疗保 险,2011,(2): 45 -50.
[5] 仇雨临. 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研究[J]. 科技与社会,2011,(4): 75 - 87.
[6]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2008: 193.
[7] 陈建胜. 由“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J]. 浙江社会科 学,2011,(1): 141 -147.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本文内容:[摘要]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存在医疗保险关系的衔接问题、资金筹措困难,医疗覆盖率较低,医疗工作人员人数不足、综合素质偏低,医药市场管理紊乱,农村居民思想的局限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筹资机制和服务,建立专业的审查机构,多种形式的医保制度共同发展,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使全国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医保。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农村
城乡二元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医疗保障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点[1]。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虽然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解决了诸多问题,但在现有的体系中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仍存有缺陷和不足[2],部分的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尤其是西部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和交通的不便,导致大部分人在生病时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1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为解决农民的身体健康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由于该体系覆盖范围广并且符合当时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医疗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沿海地区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变大,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不复存在,大多数的农民又回到原来的家庭保障。目前农村人口数占我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3],也就是说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好坏是衡量我国经济的重要标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又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而在这百分之六十的农村人数中仍有百分之七十没有社会保障,据资料显示,城镇居民的保健消费是农村居民的三倍多,虽然与2000年之前的十年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了两倍之多,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医药费用却增加到了五倍以上;另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也影响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所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了。
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关系存在衔接问题
现阶段的医疗保险对象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以及城镇职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农村居民成为城镇居民,根据相关规定,被保人身份发生变化应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险,但由于衔接机制的不完善,没有有效的解决该问题;对于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也一直存有争议,没有明确他们应参加哪种保险制度,这两种情况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同时参加了新农合和城镇医疗保险,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制度,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秩序。
2.2资金筹措困难,医疗覆盖率较低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源当地的县级政府以及农村企业和农户等,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和山区尤其在是西部地区,由于当地政府和企业财政紧张,无法支撑医疗保险费用,对新农合医疗保险的投资严重不足,而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说,其收入水平低,而医保是按人数筹资的,参保会加重家庭的负担,权衡之下大多数的家庭会选择放弃参保,从而导致当地居民参保不积极,覆盖范围小,这对于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国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差较大,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合作医疗制度还是主要分布城镇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率较低。
2.3医疗工作人员人数不足,综合素质偏低
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疗站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这就增加了医疗保险经办人员的工作量,据统计我国的医疗工作人员与参保人数1:5000[4],长期的工作繁忙导致影响工作质量;由于工作任务重,所以有的地方会聘用一些临时的工作人员来缓解工作压力,但这些临时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培训,拉低了整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质量。
2.4医药市场管理紊乱
一方面,医药市场管理紊乱主要体现在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农村医疗基金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虽然政府会报销一部分,但由于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还是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是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医院的医药设备来源途径不同,成本方面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私人诊所的医药价格低于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导致农民更加倾向于在私人诊所看病,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真正意义。另外医疗技术也是合作医疗不可忽视的因素。
2.5农村居民思想的局限性
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因为自身的思想局限,这种传统的思想认知是影响参保的主要原因。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认为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还有部分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较好的缺乏意识,认为参保是一种浪费,一种没有收益的投资,对农村医疗没有意愿;那些考虑到养老问题而积极参加合作医疗的家庭,一般都是身体状况不佳或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由于这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这就引发了合作医疗资金筹措问题,恶性循环,资金到账率低又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3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3.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前提下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之间的协调机制,解决农村居民成为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变以及到城镇打工的农民仍能享受医疗保险,使之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不会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平台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综合平台包括医疗的咨询、服务和监管,实现城乡医保信息共享,参保人的身份发生变化时,平台上应及时更新信息,并完成医保关系的转移,这样既简化了交接手续又降低了医疗机构的管理费用。另外,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而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也是需要过渡,要根据现阶段的经济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3.2创新筹资机制和服务
构建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需要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是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大力宣传合作医疗制度并引导社会上企业的参与,另外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政策补助以鼓励广大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这就尽可能的增加了资金筹措,降低了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经济压力;任何机制和服务的创新都是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并能减少参保人员在医保中不必要的损失,简化传统的医疗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过程,既能降低参保人员的成本又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保险。这两种创新制度还进一步加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3.3建立专业的审查机构
建立专业的审查机构主要针对医药费用和报销情况,为确保公平公正,审查机构应有参保人员、医生和参加医疗筹资的社会企业以及保险机构。在审查过程中所有的信息资料数据都应向各个机构公开;审查机构还要分别统计年龄段、病种和各个地区的医疗费用。另外,审查机构通过跟医药提供商的协商,降低医疗的成本费用。
3.4多种形式的医保制度共同发展
[5]建立多种医保制度,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医保制度,以满足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不同需求。对于较贫困的地区,以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仍推行合作医保制度,由于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低,其支付医疗的能力也相对较低,而合作医保制度克服了经济水平落后的困难,更适用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对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其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都较强,所以应以高保障和保额为原则而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以满足这些农村居民的医保要求。就整体来看,大大增加了农村医保的覆盖范围。
3.5加强立法
目前我国并没有为实施农村医疗而专门立法的,法律是建立和实施医保的坚强后盾。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农村居民认识到医保的重要性,提高农存居民的参保意识。大力宣传医疗保险,改变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加强医保和忧患意识。综上分析,随着我国对医药制度的不断改革,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正视农村医保制度所存在的医保关系的衔接问题、资金筹资困难、覆盖率低、医疗工作人员的不足及综合素质、医药市场紊乱和农村居民思想的局限等的问题,提出以资金筹措和多形式医保模式为重点的改革建议,建立相关的法律和审查机构,强化农民的参保意识,才能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对策
本规划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珠三角公民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的过程和状态,内涵包括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趋同、流转顺畅、差距缩小、城乡统一、待遇互认和指挥协同等八个方面,范围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态与环境和现代服务业等十个方面。
2、对策措施
第一,户籍改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享有统一的公共服务权利,城市不仅要给农民市民化的待遇、福利和社会保障,而且还要将提供给市民的机会和设施安排到农村去,目前重点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
第二,权力下放。合理划分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城市负责规划、监督和财政保障,农村负责执行。以义务教育为例,前者主要通过财政手段公平地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后者则负责督促辖区内中小学严格执行,比如办学标准、教师资质认证、学校收费项目等。
第三,加大投入。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公共投入的最低保障标准和均等化标准,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第四,行政区划改革。逐步消除市与市、市与县之间的行政级差,不再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这样有利于实现城乡政府合作供给公共服务。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紧紧抓住粤东一体化的机遇,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城乡示范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合理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具体功能定位,改变城乡居民区与工业、农业区交相混杂的状况,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按照一体化的要求,统筹编制城乡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合并小型村,加快推进城乡新社区建设。加强城乡非农产业空间布局的统一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加快农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健全城乡连锁经营体系。推进建设农村清洁、经济的能源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供电网络,推广农村沼气、生物质清洁燃料、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农村居民普遍用上清洁经济能源目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以常住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把农村教师准入关,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提高农村教育师资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救治条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制度相对统一、待遇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和孤儿救助政策,全面提高社会福利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社区和乡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水平。
(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等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城乡对口支援机制,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完善财政支农保障机制,实现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政府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使用结构,大幅度提高用于“三农”的比例。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支持开展水稻、生猪、渔业、森林保险。到2020年建成资本充足、运行安全、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城市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对口支援,增强城市对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建设深圳通讯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积极培育惠州临港基础产业,建设石化产业基地。珠江口东岸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以珠海市为核心,以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的珠江口西岸地区,要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珠海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区位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带动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加快建设珠海高栏港工业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园区和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佛山机械装备、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区,中山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肇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珠江口西岸地区要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建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优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布局。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撤除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区内空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要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运输系统,形成贯通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通道。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建设粤东、粤西地区石化、钢铁、船舶制造、能源生产基地,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培育粤北地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健全珠江三角洲地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挂钩帮扶机制,创新帮扶方式,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在有条件的产业转移园区设立封闭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切实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统筹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规模,积极整理开发部分低效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建设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区。支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有效保护河口和海岸湿地,合理有序将围填海造地和滩涂资源用于非农建设,减少对现有耕地的占用。加强土地需求调控,实行更严格的区域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提升改造,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探索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程序,强化监督。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调节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7吨标准煤。鼓励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等工程建设。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建立节电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80%。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指导和督促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循环经济推进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财政政策,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园区,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产业链。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环保汽车,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创新环境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严格有力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避免产业转移中的污染扩散。引导工业企业进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强化对已建成设施的运营监管。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加强省界水质监督监测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水环境管理,着力加强粤港澳合作,共同改善珠江三角洲整体水质,减少整体水污染量,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陆海统筹,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建立健全大气复合型污染监测和防治体系,着力解决大气灰霾问题。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控制禽畜、水产养殖污染。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效控制并加强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改善耕地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制定更严格的区域环境标准,统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充分利用价格、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率先建立政府、企业、公民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环境管理机制。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保护重要与敏感生态功能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修复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加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工程和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加强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建成沿公路和铁路的绿化带,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网络化的区域生态廊道。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到2020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成生态公益林90万公顷,建成自然保护区82个。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做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
(一)优先发展教育。
——优化基础教育结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逐步解决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由地方财政统筹考虑,逐步实现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放宽与境外机构合作办学权限,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支持力度,到2020年,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
——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率先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学校治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发展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国家卫生镇。到2012年,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和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检验仪器,启动门急诊病历“一本通”和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考虑实际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数量。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倾斜。统筹高层次医学人才和面向基层的实用卫生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率先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模式,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实现形式,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区作用。
(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强廉租住房对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的保障作用。
——完善住房货币分配和政策性租赁机制。建立住房货币补贴标准与住房市场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等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发挥公积金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作用,增强职工住房支付能力。推行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满足新就业职工、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符合规定条件的暂住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落实促进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和省内外各类群体劳动者就业。强化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区。着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开发评价示范基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构建全国性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职业病防治。
——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2012年,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保率达到95%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达到8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以上,其中,被征地农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大力推动所有用人单位依法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建设国家级工伤康复基地。逐步建立覆盖城乡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设和谐文化。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培育创业、创新、诚信精神,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12年,基层文化建设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健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建设,打造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积极挖掘、抢救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并传承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到2020年,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经营机制。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工程,激励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打造优秀文化艺术品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
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方向,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凡是能够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事,坚决放给市场;凡是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一律交还企业;凡是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积极移交社会组织管理;凡是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责,要切实履行好。政府要把精力集中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上来。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地方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市(地)、县(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权责关系。制定各项配套措施,完善各级政府主要职责的考核、审计和问责制度。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支持深圳市等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设置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条件成熟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全省推行。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试点,探索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合理配置行政事业编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试行省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强镇扩权的原则,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与县级政府驻地联系紧密的乡镇,在条件成熟时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型乡镇,整合设立地级市的市辖区。创新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支持中山市开展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改进企业登记方式,试行告知承诺制。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减少收费项目,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和政务处理。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快推进省、市、县和镇级电子监察系统的四级联网。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引导作用。强化行政规划和行政指导,扩大委托购买服务和合约式管理,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避免政出多门。建立政府内部相关领域信息共享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规范高效的运营机制,逐步放开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创新公用事业监管模式,构建政府、公众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有机结合的监管评价体系。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做好农村各类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提供农村土地登记结果查询服务。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加快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重构农村信用基础,开辟农村金融服务新路子。支持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探索建立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审查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理顺各级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领域倾斜。增加体现主体功能区的因素,健全转移支付办法。改革财政资金分配办法,建立和完善通过制度健全、公开透明方式取得财政资金的机制。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扩大地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
——金融改革与创新。允许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培育股权投资机构。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稳妥开展和创新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便利各类经济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研究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支持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在国家外汇管理改革的框架下,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企业体制改革。借鉴先进国家国有企业治理经验,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向关键领域、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集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运用资本转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整合和其他有效形式,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行业限制,合理引导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身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做大做强。
——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土地供给制度,完善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制度,强化市场机制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推进市场一体化。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的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以及信用预警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探索适度开放信用服务市场。清理、完善现有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稳定规范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公共治理结构。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城乡自治组织的关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增强基层自治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创新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率先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采取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提供和政府购买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伍。简化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办法。支持珠海等市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相适应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最低工资、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指导线和企业薪酬调查等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事业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建立和完善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缩小社会不同阶层收入差距。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和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本地社会管理。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完善中级以上技能流动就业人员户口准入政策。探索和完善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引导流动人口融入所在城市。全面推行居住证及“一证通”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完善境外在粤人员登记管理制度。
(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的法制观念,强化公务员法制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探索建立科学、严谨的法治评价体系。推进司法公开,保证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探索改进立法方式,建立法规规章多元起草机制,探索从制度上完善立法起草、咨询论证程序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立法听证会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建立立法后评估和法规规章定期清理制度。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决策评估等制度。建立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与参政、议政制度和联系选民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的规则与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加强科学决策程序的研究和制定,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健全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保证城乡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经济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勇当深化改革开放、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先锋,在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试验、示范和带动作用,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走在前列。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改革,允许在攻克改革难题上先行先试,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进一步发挥“窗口”作用,以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合作为重要平台,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发挥在全国的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积极推动外贸经营模式的转变,运用全球资源,延伸产业的国际链条,发展高端贸易。鼓励加工贸易延伸产业链,扶持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增加内销业务,支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科学规划、合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保税业务监管网点,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保税加工业和保税物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制定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中,统筹考虑设立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问题。大力发展金融、软件、文化等服务贸易,建立一批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率先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安全、环境、技术、劳工等标准,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查验、检验等方面的规范化、国际化、便利化。服务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2012年达20%,到2020年达40%以上。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投资,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资项目进入。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研发、营运中心等,推动能源、交通、环保、物流、旅游等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中外合资、合作试点。积极引导和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前来创业、投资。实现利用外资从资金为主提升到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主,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的转变。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和经贸合作区,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购并国外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协调机制,在资金筹措、外汇审核、人员进出、货物通关、检验检疫、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便捷高效的境内支撑体系,在领事保护、风险防范、信息沟通、政府协调等方面建立境外服务体系。到2020年,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超200亿美元的本土跨国公司。
——努力构建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合理利用国际惯例与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主动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强化合约精神、法治观念和商业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制、透明稳定的商业制度和规范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培育熟悉国际规则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专业人才队伍。在企业设立、经营许可、人才招聘、产权登记和跨境交易等方面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保护投资者权益,与港澳共建全球营商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积极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建立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主动应对和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控和预警机制。积极防范由国际金融创新与合作、跨国产业并购、国际产业技术标准调整、国际贸易争端、汇率变动、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波动等带来的风险。
(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本着互惠互补的原则,加强与港澳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支持与港澳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网络、能源基础网络、城市供水等方面进行对接。加快建设广深港客运专线,尽快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和与香港西部通道相衔接的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与建设,积极推进深港空港合作等项目。支持港口、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共同规划实施环珠江口地区的“湾区”重点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与港澳海关合作,深化口岸通关业务改革,探索监管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加强在打击走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支持广东省与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便利化,优化“144小时便利免签证”。
——加强产业合作。全力支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支持劳动密集企业顺利过渡,并协助港资企业拓展内地市场,以增加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能力。深化落实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力度,做好对港澳的先行先试工作。支持粤港澳合作发展服务业,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高增值服务中心和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坚持上下游错位发展,加强与港澳金融业的合作。支持港澳地区银行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开展对港澳地区贸易项下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鼓励共同发展国际物流产业、会展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加大开展银行、证券、保险、评估、会计、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从业资格互认工作力度,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合作,建立港深、港穗、珠澳创新合作机制。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后海地区、深港边界区、珠海横琴新区、珠澳跨境合作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载体。鼓励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联手参与国际竞争。
——共建优质生活圈。鼓励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应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港澳人员到内地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推动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完善粤港澳三地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与联防联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和食品、农产品卫生事件互通协查机制。支持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合作机制。共同建立绿色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生活圈。鼓励建立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开展治理环境污染、共建跨境生态保护区、保护水库集水区。支持粤港共同研究合作发展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实施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具有经济效益的区域能源供应销售网络。确保输港澳农副产品和供水的优质安全。支持粤港澳合作推行清洁能源政策,逐步实现统一采用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汽车燃料、船舶燃油与排放标准,力争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支持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鼓励粤港澳开展物料回收、循环再用、转废为能的合作,研究废物管理合作模式。
——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港澳协调沟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作。支持粤港澳三地在中央有关部门指导下,扩大就合作事宜进行自主协商的范围。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与港澳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完善粤港、粤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增强联席会议推动合作的实际效用。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学术界、工商界建立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依托珠江三角洲地区现有台资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立多种交流机制,加大协会、商会等民间交流力度,鼓励开展经贸洽谈、合作论坛和商务考察。加强与台湾在经贸、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领域合作。加强海峡西岸农业合作,推进珠海金湾台湾农民创业园和佛山海峡西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积极为台商创造良好的营商和生活环境,鼓励开办台商子弟学校和建立相关的医疗、工伤保险机制。鼓励粤东地区利用地缘、人文相通的优势,发展对台贸易,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化合作,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强指导协调,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和合作规划,创新合作模式,探索设立合作项目专责小组等方式,确保合作取得实效。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动,推进产业区域合作。加快省际通道建设,构筑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继续实施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合作,完善输电网络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保护水源和污染防治的合作。开展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区域技术、人力资源、无障碍旅游区等合作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合作。主动消除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维权联动机制和检测结果互认制度,支持加快形成公平开放、规范统一的大市场。
(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开展与国际经济区域和新兴市场多层次、多方式、多领域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格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下,支持与东盟国家有关机构建立对话协调机制和友好省州、城市关系,鼓励开展民间对话交流,举行经贸洽谈会,扩大文化交流。支持与新加坡等东盟先进国家加强经济、技术、园区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鼓励资金技术优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资源开发、产品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水产品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优势产业向东盟国家发展,扩大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鼓励与东盟开展旅游合作,建立旅游便利签证合作机制。扩大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经济、技术、人才、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大力开拓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非洲各国的经贸合作,开创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局面。充分利用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广东国际咨询会、友好省州及城市等合作平台,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第五篇:大连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连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赵维良柳中权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首次强调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时期。2009年末大连非农业人口占年末常住人口58%,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好时期,“全域城市化”战略必将使大连城乡一体化建设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大连市现辖6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4.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东北振兴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使大连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等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乡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急需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找到适合大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经济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大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833元,三次产业比重为7.1:52.4:40.5,表明大连已经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近年来大连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取得了重大进步。
(一)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2008年大连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8.3%,4个县(市)中,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的社会生产总值、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省前五位,其中瓦房店市的前三项指标都居全省第一位,长海县虽然经济总量较小,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70元,居于全省第一位,比第二位的县(市)高出近一倍。
(二)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大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9年为10725元,比上年增长9.2%,居全省首位。长海县、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县市前四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由2002年的1.98∶1缩小为2009年的1.77∶1,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此外,农村社保、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
2009年,乡村年末实有从业人员140.1万人,比2002年增加18.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4.8万人,比2002年减少9万人。乡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 1
不断降低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说明当前大连市的工业化进程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加快,以工促农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调整成效正在显现。
(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以农村水源、电力、道路和生态环境等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覆盖延伸。2009年全市新建各类水源工程1850项,完成生态河道治理80公里。新建电气化乡(镇)13个、电气化村88个,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全面贯通滨海大道大连段。开工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示范工程8个,新建生态文明村110个,新建改造农村市场35处、农资示范店50个。大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更趋合理、服务功能更加齐全,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大连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不追求“城乡一个样”,而是要求城乡之间有明确的产业分工,有不同的空间布局,目前,大连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呈下降趋势,2009年为1.77∶1,但绝对差距达到8289元,如加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差距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导致了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比近年一直维持在2.4:1左右,明显大于居民收入比,且农村居民其纯收入中有一部分要用作再生产投资,又减少了日常用品的消费,导致扩大内需乏力,农村市场的份额大大低于城市。
(二)农业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
我们用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比较城乡生产率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农业生产率逐年提高,但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有下降,且与工业、服务业的相差较大。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40、1.66、0.80。在英国,农业人口300万,占总劳动力人口的2%,农业产值也在2%左右,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达到1,而大连只有0.4,农业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别既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同步,更表现为区域之间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差。县域经济所涵盖的“北三市”和长海县,土地、人口在全市总量中比重很大,直接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北三市”连续多年被列为“全国百强县”,长海县的经济实力也较强,应当属于“发达型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虽然在总量和速度上均有较快增长,但依然没能缩短与市区的差距,2009年人均GDP约占全市人均水平的65%,差距仍然较大。
(四)农村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各类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不强,区域性优势产业空间集中度较低,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尚不十分明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产业链条上加工、流通
环节依然薄弱,影响了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有效组织农民、提高农民参与经济发展组织化程度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加强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规避市场风险。但农民长期以来缺少自己的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劳动组织(工会)和各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化程度不发达。
另外,长期积累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二元结构造成的户籍、就业、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差异仍然较大。
三、推进大连市城乡一体化对策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内生动力主要是由农村和城市的各自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动力构成,如: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乡村工业化等;外部动力主要由外部因素构成,如:交通通信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城市发展的辐射等。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不仅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转换为条件、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自然产物,而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建立城乡均衡决策机制为条件的、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自觉结果。日本虽然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城乡一体化整个过程都由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初期阶段,政府应该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后期,政府应扮演引导的角色,着力于农民的公平待遇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一)积极推进管理和制度创新
编制和完善城乡规划。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龙头和基础,要从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和人口布局,形成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要保证规划的适度超前性和执行的刚性,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是在10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仍然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推进教育和培训政策创新。城乡基础教育要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水平和素质。加强对农村再就业的培训,建立起与职业需求相适应的“农转非”劳动人口就业培训机制。
推进土地政策创新。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制度,使土地资源的流动更加符合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既防止城乡土地分割的不经济状况,也防止乡村土地过快转化为商业用途,综合发挥城乡土地的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整体提升城乡价值。
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创新,推动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现代服务等行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信息流通,使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
(二)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由于城市中心过于拥挤,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实施有利于郊区发
展的住宅政策。通过建造州际高速公路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缩小了各区域之间的城市差异与城乡差异。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汽车在家庭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英国政府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带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大连要进一步加快公路改造,提高道路等级,打造城区至各乡镇干线公路交通圈,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分步分级实施的要求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
(三)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布局
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日本依靠工业化政策,以二三产业发展为主要动力,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要遵循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群,带动兴起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好地发挥承接大城市辐射和服务农村地区的功能。
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农业也相应较为发达(如美国),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保护农业的发展。借鉴日韩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变“小农”为“大农”、“强农”,提高“三农”的自我服务水平和内生发展能力。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应因势利导,加大对产业大户的引进和培育,制定政策,引进、培育、发展如英国CO-OP集团那样的大型农业集团,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同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直接送到合作社所属超市销售,缩短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优化二、三产业结构,核心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要着重解决农村工业布局零星分散问题,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城乡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工业要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逐步向乡村转移,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工业除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可以引进城市的技术和人才,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四)依靠“多中心”联动发展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市圈就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发展,为大连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日本的城乡一体化主要集中发展几大都市中心,然后形成都市圈,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大连也需要依靠
多个中心城市为节点,众多小城市带动广阔农村为支撑来实现城乡一体化。跨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活动,必须依靠制度创新,有的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强制型制度供给来确保更大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协调、高效、联动推进。
加强产业链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打破行政界限,把产业链条延伸到县城、中心镇甚至中心村,发展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合作实现城乡合作,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逐步扩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以特色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促进乡村工业向城镇集中、家庭工业向特色产业集聚区集中、一般企业向优势企业集中。
产业集群是城乡一体化的内源驱动力,在产业集群带动下,以乡镇为前身发展起来的小城市群正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点。依托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乡镇迅速扩张,乡镇的空间形态开始向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在“全域城市化”下的城市新框架,大连城市正在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模式战略转型,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多组团并举的发展模式。随着“全域城市化”的脉络延伸,将来更多个性鲜明、功能明确的新兴城市组团将依托海岸线、依托产业轴线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对大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加快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投入,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的接轨,逐步建立城乡一体,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农村文化体育基础,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并支持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升农村科技进步水平。
增强可持发展意识。城乡一体化是要使城乡社会相互协调,共同繁荣,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主要反映两个方面:第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使人类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第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们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白己的生存和发展”。大连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科学发展观,来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的建设。
(作者赵维良系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柳中权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大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