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案例

时间:2019-05-13 00: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患关系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患关系案例》。

第一篇:医患关系案例

二、南昌第一医院“械斗门”事件

事件回放:8月23日上午9点55分左右,南昌市第一医院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持械斗殴事件。医院医务人员与护工队100多名,手腕扎了红布、佩戴保安防爆头盔和身穿警用背心、手持铁棍和木棍,统一装备,与近100名病人家属发生冲突,导致院方2人、患者家属13人不同程度受伤,四辆面包车被砸毁。以下是描述的画面:

近百名患者家属和邻里在医院门前将聚集。其中,部分人员手持鱼叉和铁棍准备冲入医院内部,还有一部分人手持玻璃瓶在医院大门外准备。此时,一名患者家属从医院冲出,并大喊有人被袭击。随即,近百名家属一齐从医院机动车入口处冲入医院,但在前进了150米左右后,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群不明身份的打手,并向家属喷射白色烟雾状物体。顿时,冲入的患者家属都被烟雾包围,而从医院里冲出来的打手,趁机对家属人群进行殴打。

此时,刚冲入医院的近百名患者家属,被打手袭击后,都退回到医院门诊大楼前。但身份不明的打手,仍四处追击家属人群,并开始打砸患者家属的车辆,其中有四辆面包被砸毁。双方都有人员在斗殴中受伤。在患者家属被打散之后,打手还继续医院内搜捕“漏网之鱼”,随即便有好几名没有来得及逃脱的患者家属被追,并当场被围殴。

这起械斗事件造成15人受伤,四辆面包受损。医患纠纷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械斗实在比较罕见。

点评:好一幅活生生的黑社会般的恶斗画面,以前也许只在电影中看过。这起恶性的医疗事件据说由医患纠纷所致,南昌第一医院雇佣打手,有组织有计划提前做好“迎敌”准备。医院不是医生救死扶伤的场所,而变成医生病人群斗的战场,光天化日之下,却发生了一幕骇人听闻的持械打斗事件,这种恶劣行为不但给医院带来极大的负面口碑,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出现医疗纠纷不是寻求疏导,而是双方对峙组织武力打斗来解决,医院形似黑社会,让病人心寒,医患关系更加恶化!

三、上海交大三院“医跑跑”事件

事件回放:8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大楼3楼手术室突发火灾,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全身麻醉病人身亡。医院宣传科负责人称,事发时手术室内至少有6名医护人员在场,发现隔壁房间起火后撤离;手术台上的病人则因无法逃离不幸身亡。

据介绍,“医跑跑”事件中,在发现隔壁房间起火后,这几名医护人员完全有时间将全麻病人挪到推车上带走。可就是这个能给病人带来生命希望的举手之劳,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去做,导致病人死亡。

目前,这六名医护人员被停职调查,管消防的副院长撤职,院长被行政警告处分,事件发生后警方也介入此事调查。

点评:当一个病人把自己生命交到医生的手上,对医生来说,这本身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生死契约。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本身就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上海“医跑跑”事件的发生,医生逃跑不但跑掉了医德,更跑掉了做人的底线。有学者指出:“医跑跑”事件中的医生抛下病人不能止于道德宣判,还应加以法律上的惩罚,病人家属有权以医疗事故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来起诉事件中的医生。

求生是人的本能,面对危难,医生在病人面前紧急避险优先自保性命,而弃病人生命于不顾,医生职业道德又体现在哪?但更希望这一事件带给医务人员的警示不仅是谴责,更应该是反思

四、深圳儿童医院“八毛门”事件

事件回放: 8月24日,出生没到一周的患儿在深圳儿童医院查出患了先天性巨结肠,该院下达“病情告知书”,建议对降生仅6天的婴儿动造瘘手术。8月25日,患儿父亲陈先生带着孩子来到广州市儿童医院求医,该院医生开了8毛钱的石蜡油后,孩子病情好转。陈先生因此认为深圳儿童医院误诊硬要给孩子做手术,并向媒体报料,引起“8毛钱治十万元的病”的讨论。

由于患儿再次大便排出困难,10月11日,陈先生带着患儿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就诊,结肠钡灌片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进行手术治疗康复。患儿出院时,其父亲委托武汉同济医院向社会公布了他的一封感谢及致歉信,信中感谢武汉同济医院治好了孩子的病,同时也向深圳儿童医院道歉。

点评:“八毛门”之所以引得舆论大哗,凸显了公众的医疗焦虑,是公众对误诊,过度医疗和乱收费等现象的强烈担心和不满。误诊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医院把小病说成大病,还有一些乱收费,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信息的不对称、医生与病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医患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该事件的发生。因此,一方面应强化事前监管,从制度上防范医生过度医疗,根除医生误诊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核对机制,当患者觉得被误诊或过度医疗时,及时提供救济与帮助。

五、南海早产儿“被死亡”弃厕所事件

事件回放:早产儿的母亲刘冬梅怀孕期间一直在南海区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检查,B超和彩超都显示孩子一切正常。刘冬梅怀孕32周时感觉腹痛,经检查发现有早产征兆,于是遵从医嘱于10月23日住院观察。

刘冬梅向记者回忆:25日白天,我疼了一整天,也打了一天的吊针。10月26日凌晨3点左右,我觉得这种痛不正常,并发现出血,就马上到处置室找医生。值班的曹医生让我站着检查了一下,开了点药就让我回去。过了一个多小时,护士才给我用药。用药之后更痛了,我老公就再去喊医生,医生听过胎心之后说,小孩子很快就要出来了,之后就出去拿药水。我感觉孩子的头都出来了,医生一看,说已经来不及了,然后让身边的两个护士处理,自己走出了病房,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都是两个护士在接生。

产下孩子后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刘冬梅着急地询问孩子的情况,接生的护士告诉她,“你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当然是不行的了。”刘冬梅顿时如遭晴天霹雳,“听胎心的时候孩子还是好好的,为什么一下子就没了呢?”她将噩耗告诉了丈夫,王海章一下子也懵了,在病房中大哭。

王海章说,他们按了2次铃,亲自去叫医生叫了5次,但都没有人理他们。“听到孩子的死讯,我们起初都没有质疑,因为他们是医生。”闻讯赶来的姐姐、姐夫坚持要看孩子一眼,他们才在妇产科处置室厕所的地板上见到用塑料袋装着的孩子。打开塑料袋的瞬间,姐姐王和平发现孩子的手脚在动,肚子一上一下,鼻孔里有气泡冒出。她立即喊医生施救,此时离孩子出生已过了半个多小时。

经过一周的治疗,目前孩子的情况良好,没有呕吐等不适症状,只是CT检查显示脑部发育不良,但是孩子的家属十分担心孩子会留下后遗症,毕竟孩子出生时窒息,又在冰冷的地板上呆了半个多小时才得到施救。该事件致该医院对产科主任、当班医生、护士做出停职处理,接受调查。

点评:医院是救死扶伤之地,但在这所医院发生了早产儿“被死亡”事件。医院不仅违规助产,而且轻率判断新生儿为“死婴”而将其弃于厕所。若非家属坚持要看一看孩子,后果不敢想象。这样的医院还是医院吗?这样的医生还配当医生?在卫生局通报中指出,南海红会医院发生的这起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暴露出该院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责任心缺失等等严重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从这起事件中认真吸取深刻教训,并引以为戒,切实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卫生部强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完善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六、浙江医药“回扣门”事件

事件回放:今年8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黄卫东上吊自杀而引发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事件的起因为一名自称杭州海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的网友,发帖曝光了该公司代理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回扣问题。这家名为“海疆”的医药代理公司,代理销售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各大医院的医生,每开一支,返还给医生的回扣高达20元至25元。同时还曝光了1月份公司统计发给医生的回扣详细清单,其中涉及浙医一院、浙医二院、淅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宁波市二医院等共200多名医生,其中不少还是名医、科主任和医院骨干,甚至宁波一名医生1月份的回扣统计数字高达32040元。

鉴于医药回扣的危害,浙江省卫生厅着手对事件进行调查,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杨敬说:“从目前查处的几起医药回扣案件来看,收受回扣人员手段多变,性质恶劣,涉及面广,数额巨大,确实让我们震惊。”

随着浙江省卫生系统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1482家医疗单位实施了廉洁从医承诺制,18.3万余名医务人员签订了廉洁从医承诺书,通过自查自纠主动上交款项2800余万元。该事件导致超百名医生被约谈,浙医一院急诊科主任涉嫌药品回扣,“羞耻感对内心的冲击非常大”而导致自杀。浙医二院副院长徐少文因涉及金额巨大而被“带走”,正式被相关部门起诉。

点评:在国内,药品回扣从就没间断过。回扣腐败现象蔓延不止,造成药价虚高,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形象。医药界业内人士提到更多的则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只要这种体制不变,收取回扣就没法从根源上消失。”一位在浙江从事医疗工作十余年、深谙行业状况的医生告诉记者,加强医风医德教育、督促医务人员自律固然重要,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从历史根源入手,解决体制弊病。财政对公共医疗的投入需要大幅度增加,提高医生的收入,打破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等,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七、深圳北大医院天价药利润高达9137.5%

事件回放: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了《招出来的高药价》,关注了一些地方的常用药品医院零售价和出厂价之间的巨大差价,记者随机选取了20种药品,对它们的出厂价、中标价和医院的零售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药品从出厂价到医院零售价之间的中间利润都超过了500%,最高的一种名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甚至高达2000%以上。而这些药品之所以能在医院卖出高价,中间环节形成这么高的利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药品招投标得过程中标价定的很离谱,指出最离谱的二种药,一个是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公司生产的2ML4毫克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出厂价为0.52元,中标价为16元,医院零售价为18.4元,中间利润超过3438%,另一种药品是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0.32元,中标价为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竟达6543%。

另外,记者携带央视曝光的天价药名单走访了包括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医院等数家知名三甲医院,以及三家社区医院。在三甲医院,记者发现了包括“注射用辅酶A”、“葡醛酸钠注射液”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内的三种的药品,同一厂家同一规格之下,其价格与央视曝光相比差距不大。其中山东圣鲁制药生产的葡醛酸钠注射液,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竟高达7.39元一支,是央视曝光零售价的10倍之多,而其生产价只为0.08元,其利润高达9137.5%,再次令人震惊。

点评:真的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啊!谁是“暴利药”的幕后推手?本来国家出台药品招投标制度的目的,就是抑制药价的虚高,减轻患者负担。然而由于中间销售环节太多、医生开药拿提成、监管部门定价虚高以及药品招投标环节存在猫腻等,都缘自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公开药品的生产成本、中间销售成本、医院加价比例,公开定价的依据,让患者一目了然,利于社会各界有效监督。

另外,必须加快推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看病贵,药价高”的问题。要加快医药分家的改革进程,公立医院坚持医药分离、管办分离,使医院完全脱离靠药盈利的模式。

第二篇:典型医患关系案例及分析

近一年来的医患关系血色案例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3月25日08:37 新浪健康综合

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

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胸外科6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1人被刺重伤住院。这个被媒体命名为“131事件”的医疗纠纷,记者采访当事人刘魁。据了解,本次事件的起因是由于1月28日刘魁父亲死亡之后,家人无法接受,院方也一直未能做出合理解释。于是次日刘魁家人开始在新华医院急诊大厅摆放花圈抗议,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却将花圈抢走,扔在医院外的马路上,刘家负责看花圈的亲戚也受到袭击,弟妹及姑姑被打,导致家属情绪失控而引发该事件。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生被砍

据医院的探头录像显示,9月15日下午3时54分,同仁医院耳鼻喉诊室二区,埋伏在门口长椅处的王宝洺见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走出,掏出一把菜刀,从侧后方砍向了她的头部,一连7刀。顿时,徐文倒地,鲜血四溅,但王宝洺仍未罢休。徐文一边举左手挡刀,一边踉跄着跑进了二区内的嗓音诊室。

“我正在给患者看病,一下子就蒙了。”徐文的学生胡蓉说,徐文满脸鲜血,已经无法说话。前后脚的工夫,王宝洺持刀尾随而入,吓跑了周边所有的人。

胡蓉回忆,当时,她上前拉扯王宝洺,并将其慢慢推至二区外的大厅。其间,王宝洺没有伤害她,只是跟着又从门口返回,在嗓音诊室门口堵到了徐文,第三次挥刀乱砍。

“他最后连砍的力气都没了。”胡蓉说,当时,她再次连拉带推,将王宝洺赶出了二区。“纠缠过程中,我的胳膊也被划伤了。”胡蓉说,随后,王宝洺持刀离开。众人赶紧联系上级,对徐文展开抢救。

被患者砍了十几刀徐文医生,左肱二头肌一直被砍到底,骨头都露出来了,神经和肌腱都受损,右前臂骨折,左下肢及前额正中都被砍伤。

2011年8月16日东莞长安医院医生被砍

2011年8月16日下午,在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医院发生一起持刀行凶案件,凶手卢某先后将该医院医生刘某及伊某砍伤,其中刘某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行凶男子被医院保安擒获。据悉,行凶男子年初曾找刘某看过病,但因病情无好转而怀恨报复。

2011年11月4日潮州院长被砍

广东省潮州男科医院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32岁的黄姓男子持刀砍向医院医务人员,造成医院副院长当场死亡和两名医务人员受伤。这名男子行凶后当场被潮州警方抓获。据凶犯交代上月在该医院花费约 3000元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无法退还治疗费用,老婆又吵着跟他离婚,遂怀恨在心。对医务人员产生报复心理。

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医生被砍

被刺医生心灵创伤难愈

今年4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邢志敏,在其工作的诊室被一名男子刺伤颈部。日前,刺伤邢志敏的犯罪嫌疑人吕福克,在河北省涿州市被警方抓获。据了解,吕福克还涉嫌在4月13日在丰台区某医院将另一名医护人员扎伤。

昨天,记者从人民医院获悉,邢志敏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抢救后的恢复之中,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但据院内人士透露,此次暴力事件中,与身体上受到的刀伤相比,邢志敏心灵上的创伤怕是几年都难以恢复的,在得知凶手在河北被捕后,焦虑的心情方稍感平复。

案例2

砍医生男子获刑15年

2011年9月15日,王宝洺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持事先准备好的菜刀连续砍击耳鼻喉科部主任徐某头部等部位,在徐某倒地后,仍持菜刀继续砍击。徐某挣脱后,王宝洺仍持刀追砍,再次将徐某砍倒在地。经他人阻拦,徐某得以躲进一间检查室,王宝洺并未进入该室,后逃离现场。王宝洺共砍击徐某18刀,徐某经鉴定为重伤。

王宝洺曾因患喉癌在同仁医院就诊,并由该院医生徐某对其实施外科手术,后因其病患复发,即认为是徐某对其治疗存在过错所致,遂起意报复。

近日,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行凶男子王宝洺有期徒刑15年,并赔偿被害人各项经济损失50余万元。

医患之争:医患纠纷典型案例评析

医患之争——医患纠纷典型案例评析

第一章医患纠纷的基本问题

【案例1】

八旬老汉患病痛不欲生,医疗公证解决后顾之忧

【问题提示】

什么是法律关系?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到底是什么法律关系?什么是医疗服务合同?

【案情介绍】

梅根,男,87岁,武钢交运公司退休职工。患有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股骨颈的血液供应差,常常难以愈合。因此,医生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常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面对这样一个高龄、高危的病人,医生们给他进行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心电图发现病人有心肌缺血、房室交界性早搏;肺功能检查显示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内科会诊诊断为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右上肺结核。在住院期间,老人又2次发生疝嵌顿,都经过值班医师手法复位。武钢二医院外科医生们经过讨论,认为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风险极大。然而,疾病的折磨使老人痛不欲生,曾先后3次在病床上自缢,都被家属和同房的病友发现。自杀不成,老人就绝食,看见老人在无情地自我摧残,家属看在眼里,心如刀绞。就技术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不是难度特别大的手术,该院已有数十例手术成功的经验,完成这样一例手术应该没有问题。但是,面对这样一例病情复杂的高龄病人,加上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又有谁不害怕呢?最后,患者亲属经协商决定,为了使医生解除后顾之忧,为亲人解除痛苦,明确提出来要进行医疗公证。1999年3月3日,病人的儿子周林祥和武钢二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到公证处办理了公证手续。随后,医院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论证,制定了周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案件素材来自《文汇报》)

【案例评析】

一、什么是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这说明: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第二,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第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关系规范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的贯彻。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关系。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的特种社会关系。从实质上看,法律关系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正在于它体现国家的意志。这是因为,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的。所以法律关系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在法学上,由于根据的标准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可以对法律关系作不同的分类。下面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1.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

2.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纵向(隶属)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

3.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

4.法律关系还可按部门法为标准进行分类。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

二、什么是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指“医”与“患”之间的关系。

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医”主要是指医疗单位及其医务工作者。医疗单位不仅包括各级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疗养院和门诊部,还包括各种诊所、卫生所、医务所等;医务工作者包括各级各科医生、护士、医学教学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医技人员和医学科学人员等。“患”是指接受诊疗的人及与其相关的人或组织。如果诊疗护理过程没有导致病人死亡,就必须由病人本人提请医疗纠纷的处理。当然,按照法律的规定,病人可以委托家人、亲友、律师等人充当代理人,以病人的名义,具体实施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如果在诊疗及护理过程中病人死亡,那么他的利害关系人就可以取代患者而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都可以成为利害关系人。

三、医患关系到底是什么法律关系

结合我们的案例来看医患关系实质上是,患者对医疗机构就其特定疾患的治疗提出要约(如案例中梅根患股骨颈骨折后前往医院看病),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要约给予承诺,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了两个以上的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麻醉风险极大;2.普通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根除病人痛苦),患者选择了其中一种医疗方案(选择第一方案且进行医疗公证)。因此,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亲属之间因诊疗护理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即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四、什么是医疗服务合同

医疗服务合同是以医疗机构为患者治疗疾病为目的,其治疗方案经医疗机构充分说明,由患者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案,并接受治疗的合同。

医疗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较之普通合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医患关系中,作为承诺方的医疗机构的承诺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并不完全是自愿的,如对无医疗费用保障或危急重病人的就诊要求不得拒绝。

2.内容的相对不确定性。在缔结合同时,医患双方就该合同内容达到的一致仅限于进行诊疗这一抽象内容,对于诊疗过程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则只能依患者的特点在诊疗过程中逐步明确。

3.医疗内容的专门性与双方当事人能力的不对等。专家与普通人的差别使得患者一方很难对医疗行为的正确与否以及优劣程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整个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只能基于对医生的信赖期待医生依其技能实施适当的诊疗以实现订约目的。

4.合同履行有风险性。医疗行为可能发生患者不期望的后果,如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不能以治疗的效果作为合同是否按约履行的判断依据。由于个体的差异,相同的服务不必然获得同样的成果。

5.当事人之间具有协力关系。在医疗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协力关系尤其突出,医生在整个医疗过程中都不能离开患者的配合。

6.医生对患者自己决定权的尊重。虽然医生作为专家对医疗行为的实施具有决定权,但若完全忽略患者的主动性有可能造成不公,于是对患者自己决定权的尊重逐渐成为医疗合同的一项内容。对患者自己决定权的尊重尤其体现在存在两个以上治疗方法的场合。

法律关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定要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在我国实行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医患关系日趋复杂,其范围也必将日趋扩大。如何正确理解医患关系的概念及其法律属性,将是医学界、法律界、伦理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法条链接】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

十八、服务合同纠纷

134.服务合同纠纷

(1)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案例2】

违约还是侵权,患者有权选择

【问题提示】

医患纠纷的处理应该适用合同法还是侵权法?不同法律的适用对患者而言具有哪些不同的法律意义?发生医疗纠纷时应该如何确定法律适用和请求?

【案情介绍】

案情1

2004年4月5日,孕妇胡某入住市内某医院妇产科待产。医院和胡某签了一份《住院病人同意书》,并向胡某交代了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当日15时50分,胡某查体正常。晚上19时45分,胎膜破。晚上21时45分,宫口开全。晚上23时15分,医院考虑到胡某已经超过预产期,从外形观察胎儿可能较大,先露下降延缓等情形,于是决定施行剖腹产手术。按照规定,医院让胡某的丈夫签署了《手术协议书》,对手术的必要性、手术中的可能意外及可能发生的主要并发症等事项进行了说明和告知。23时45分,孩子仍然没有生下来,主治医师检查后又决定胎吸助产。23时50分,在行会阴侧切加胎吸术后,胡某终于分娩下一个男婴。但是,胎儿娩出后不能自主呼吸,心率150次/分,略有肌张力。医院迅速采取了紧急措施,为胎儿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脐静脉注射,可是胎儿的症状没有任何好转。经抢救治疗无效,患儿于次日凌晨0时30分心跳消失。

胎儿死亡后,胡某一家伤心不已,决定向医院讨个说法。于是,他们向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鉴定委员会经鉴定后作出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胡某一家对鉴定结论不服,又向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该鉴定委员会还是作出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无奈之下,胡某和丈夫诉至市法院,以市医院违反医疗服务合同为由请求赔偿。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在胡某生产困难的紧急情况下,市医院要求胡某的丈夫签署了为胡某行剖宫手术分娩的协议书,该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协议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胡某丈夫签署协议书后,医院应当及时实施手术,保证胎儿顺利生产。但医院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未经患者同意即自主决定胎吸助产,致使新生男婴窒息死亡,对男婴的死亡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处市医院赔偿胡某及其丈夫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5万余元。宣判后,医院和胡某一家均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处理结果得当,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情2

小张是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和父母一起在农村生活。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老张和妻子虽然辛苦,倒也觉得日子很幸福。哪料到7月初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说头痛,老张问儿子是不是和人家打架或者摔跤了。儿子摇摇头。老张摸摸儿子的额头,发现儿子有些发烧,猜想可能是感冒了,就找了些药给儿子服下。儿子吃了几天药不仅头痛发热没有减轻,反而慢慢开始出现看东西有重影,严重的时候四肢抽搐等症状。老张急了,连夜赶了几百里路,把儿子送到省医院神经内科救治。

根据初步诊断,医院考虑小张可能是颅内感染或者症状性癫痫,而颅内感染可能是因结核性脑膜炎或者化脓性脑膜炎引起的,于是让小张住院,在住院期间给予腰椎穿刺等相关治疗。住院后的第36天,小张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头眼歪斜、呼之不应的情况,经治疗后有所恢复。过了2天,小张转入脑外科治疗后,先后作双侧硬脑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左侧枕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并进行有关治疗。1个月后,小张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

小张出院后,又先后到上海、广州、北京等医院门诊、住院治疗。当年的12月,小张在北京一家医院施行了左额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手术。第二年的1月,小张因并发感染死亡。

失去了小张的老张夫妇非常悲痛,以省医院在为小张诊治过程中存在误诊、3次引流无效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改变治疗措施等医疗过错,导致小张死亡,侵害了小张的生命健康权为由,要求省医院赔偿。

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医疗过错鉴定机构对省医院的医疗行为有无过错以及该过错与小张的死亡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进行了法医学鉴定,鉴定结论为:小张所患疾病为颅内感染,以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最大。省医院在对小张进行诊治过程中,无明显医疗损害和医疗过错。根据此鉴定结论,法院认定老张夫妇认为省医院有过失的主张缺乏相应证据支持,故驳回了老张夫妇的诉讼请求。

【案例评析】

上面两个案例是医疗纠纷案件中民事责任竞合的典型案例。

法律上说的“责任”,和我们在生活里常说的“责任”其实本质上差别不大,都是指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所谓“民事责任竞合”,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既违反了这个法律的规定,也违反了另一个法律的规定。因此,受到损害的人也就有了既可以依照这个法律规定,也可以依照另一个法律规定要求赔偿的权利。如果出现这种情形,法律规定这个被损害的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法律规定作为依据来请求赔偿。当被损害的人选择其中之一并获得赔偿后,做错事的那个人就不再承担其他的责任了。

就医疗纠纷而言,如果是患者要求赔偿,一般情况下,可以提起医疗服务合同之诉,也可以提起医疗损害赔偿之诉。我们可以看到,上面两个案例的当事人,就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诉讼请求。

1.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既可适用合同法,也可适用侵权行为法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规范人们合同行为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它就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对一件事情的约定,这件事情可以是房地产公司卖一套房子给购房者,也可以是委托运输公司把货物从上海运送到拉萨,还可以是洗衣店为你洗一件衣服,医患关系其实就是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合同关系。只不过,医患关系与有些合同关系不同的地方在于:由于疾病的治疗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有些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使患者受到伤害的方式(如手术等),因此除了遵守合同约定外,医院还必须严格按照诊疗护理规范来实施诊疗护理行为。

案情1是适用合同法解决医患纠纷的情形。胡某到医院就医后,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通过签署《住院病人同意书》、《手术协议书》等文件,在胡某向医院作出承诺的同时,医院事实上也负有按照约定向胡某提供服务的义务。依照《手术协议书》的约定,医院的义务是为胡某实施剖腹产手术。因此,医院在胡某生产过程中未经胡某或其丈夫的同意,就擅自放弃实施剖腹产手术,而改用胎吸助产,违反了双方在《手术协议书》中的约定,理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在经过两次医疗事故鉴定均被认定为医院的诊治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情况下,胡某选择了违约之诉起诉法院,最终获得赔偿,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

再看案情2中的原告老张,他选择了另一个与胡某完全不同的理由,从医院在诊疗过程存在过错入手,要求医院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这与要求医院承担违反合同约定的责任有什么不同呢?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小张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但是,在患者死亡或者造成损害后果(如残疾等)的案件中,医院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还需要从医院的行为是否同时符合侵权损害赔偿的四个要件来认定。这四个要件是:医院必须实施了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被害人有损害后果发生;损害后果是因为侵权行为造成的(即行为与结果之间必须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在案情2中,我们看到,老张夫妇只提供了小张到医院治疗(医院对小张实施了治疗行为)、小张死亡(有损害后果发生)的证据。经过鉴定机构鉴定,省医院的诊疗行为没有违反操作规程(治疗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小张的死亡也并非由治疗行为引起(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省医院的医疗行为不符合侵权行为的要件,不是侵权行为,故省医院没有责任对老张夫妇进行赔偿。

2.医疗纠纷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比较

除了上面已经分析到的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给读者区别一下,在医患之争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有哪些不同。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社会或者他人财产、人身权利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虽然二者同是民事责任,但是,在患者要求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医疗纠纷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1)构成要件不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二,分别是医院的行为违反双方约定;该违约行为没有免除责任的事由。而一般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上述分析中提到的四个要件。

(2)归责原则不同。我国合同法中对于违约责任一律采用严格责任原则,除非医院方有免责事由,否则,一旦违约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而侵权行为则依据不同情况使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等。在医疗损害赔偿中,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3)举证责任不同。在追究医院违约责任的案件中,患者一方只需要证明医院有违约行为即可,不要求证明有侵害结果的发生。而追究对方侵权责任的情形中,如果是最为普遍的过错责任原则,则受害方需要证明对方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行为。同时,必须提供侵害结果的事实证据。当然,在医疗损害赔偿中证明医院是否存在过错的责任是由医院来承担的,这叫“举证责任倒置”,具体的规定,读者可以参照本书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4)责任的范围不同。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如果是追究违约责任的案件,则患者只能向医院提起诉讼,而不能要求第三方承担责任;但如果是要求承担侵权责任,则可以向所有侵权人提起诉讼,这在处理因医疗器械、药品质量引起的医疗纠纷时,对患者比较有利。相关内容,读者可以参见本书第二章。

(5)诉讼时效不同。对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基于侵权责任使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3.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的合理选择

从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的不同,根据不同的选择从可能要求医院承担的责任的大小、被侵害人是不是都与医院存在关系、诉讼的管辖等情况,从各方面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要求。需要提醒的是,对医患纠纷法律适用的判断是非常专业的法律问题,如果患者自己对法律规定的了解不是很充分的话,建议还是向有关专业人员(比如律师)进行咨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一十一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3】

医生“走穴”患者严重感染,眼球被摘有权向谁索赔

【问题提示】

非医疗机构借用医疗机构名义实施医疗行为导致损害的,由谁负责赔偿?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还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案情介绍】

2005年12月11号,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即人工晶体植入术)。就是这样一个本来并不十分复杂的手术,却导致10名患者眼部全部在医院内被感染,9位患者眼球被迫摘除,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

经初步调查,当日对10名患者施行手术的主刀医生并非宿州市立医院医生,而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的徐某,而指派徐医生进行手术的,既不是宿州市立医院,也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而是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

医院的手术为什么要由商业单位来组织?外地医院的医生怎么会在宿州市立医院做手术?医院邀请徐医生来院实施手术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在新闻媒体追问和有关部门的严格调查后,发现:

原来,早在2003年11月,宿州市立医院与不具备医疗资格的上海某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约定由公司提供部分医疗器械、白内障手术用的人工晶体,负责组织眼科专家、护士到宿州市立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宿州市立医院负责组织病员,提供手术室和相关设备材料,并负责手术前后的病人护理工作。每进行一例手术,公司收取2100元,其余收入归宿州市立医院(12月11日进行的10例手术,每例手术费为2800元左右)。合作协议有效期为5年。在上述眼球事件事发以前,宿州市立医院在两年时间内已和公司先后组织实施类似手术200多起,多数手术的主刀医生是这起事件的主角之一徐医生。

2005年12月11日,进行手术后的当天下午至次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痛、流脓等症状。12日下午他们被转往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13日,上海院方根据病情对8名患者进行了眼球摘除手术。17日第9名患者被摘除眼球。经事后检验确认,引起这次大面积感染爆发的是一种叫做铜绿甲单胞菌的病菌,也叫绿脓杆菌,这种病菌非常凶险,感染后抗药性强,发展迅速,48小时便可波及整个眼球。同时,院方还承认,在这次手术中,使用的是该院制剂中心违规生产的眼用平衡液。但由于手术医疗器械、人工晶体等都是从上海方面违规私自携带过来的,感染源头还不能最终确定。另外,感染事件发生后,院方未能进行及时处理和补救。

宿州“眼球事件”发生后,安徽卫生厅先后派出多批调查组赴宿州,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进行调查,卫生部也派出专家组帮助查找原因。现已查明宿州市立医院的违法、违规事实为:与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的上海某科贸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组织病员、提供场地及相关设备材料;允许公司组织的没有资质的人员在该院从事诊疗活动;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手术过程中的相关设备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手术出现重大感染,对9名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宿州市卫生局在打击非法行医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自查自纠不认真,疏于监管,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生的此次严重医源性感染事件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12月25日,安徽省卫生厅对发生严重医源性感染、造成9例患者被摘除单侧眼球的宿州市立医院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医院立即终止与上海某科贸公司的合作协议,没收非法所得31860186元,罚款3万元。省卫生厅还建议宿州市委、市政府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私自到宿州手术的医师徐某也被上海市卫生局吊销执业医师资格。

(案例素材来自央视国际等新闻报道)

【案例评析】

应该说,这个案例的教训不只是安徽宿州的,而应该是所有眼科医生、所有医生乃至是所有医院的一次教训。通过这个案例,可能我们想到的不仅仅只是手术本身,还应该有医患关系、医疗安全、医疗体制的改革等正在被人们关注和关心,也与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囿于篇幅,我们想借此讨论一下医患关系在责任主体方面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

在本案中,患者到宿州市立医院就医,但实施手术的并非宿州市立医院的医生,医疗费用的大部分,也由组织手术的商业公司收取,那么,如果本案的患者要求赔偿,他们可以向哪些人提出赔偿请求呢?

1.患者可否向宿州市立医院请求赔偿

患者到宿州市立医院就医,医院收治患者的行为,已构成患者和宿州市立医院之间的医患关系,患者、医院成为医患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在法律上,我们称之为“医患关系的主体”,确定医患关系主体的过程,其实就是确定责任主体的过程。

患者选择到宿州市立医院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基于患者对该院在白内障疾病治疗方面医疗水平的信赖。就诊行为实际上是要求与医院建立医患关系的要约,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基础。医院在患者来院就诊后检查收治患者的行为,相当于同意了与患者建立医患关系,并承诺按照诊疗护理规范对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至此,医院和患者之间便产生了法律上的联系,相互之间对对方均存在法定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涉及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和医院双方到底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读者可以参看本书第二章。

作为医患关系的一方,医院是确保患者权利的义务承担者,医院在没有按照诊疗护理规范对患者进行治疗构成医疗事故并对患者造成损害时,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对患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毫无疑问,本案患者有权向宿州市立医院索赔。

2.患者可否向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请求赔偿

我们看到,本案中的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不是医疗机构,更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该公司无权从事医疗行为,这也就是该公司为什么要通过订立合作协议来实施医疗行为并据此牟取收益的原因所在。实践中,常见的借医疗机构名义行医的行为还包括承包医疗机构内部科室、租赁医疗机构行医执照等变相方式。

患者在宿州市立医院就医时并不知道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的存在,医院也没有向患者披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实际组织者不是医院、大部分医疗费用由上海某公司收取等事实,也就是说,患者主观上并未认识到自己与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产生了某种关系。

但是,由于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在事实上参与了对患者进行诊治的行为,也从中获得了收益,因此,该公司应该对患者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患者可以以该公司实施了侵害患者权利的行为,是共同侵权人为由,要求该公司给予赔偿。

3.私自“走穴”的医生徐某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在本案中,具体为患者实施手术的人是上海某医院的徐医生,徐医生既不是宿州市立医院的医生,也不是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行为,能否导致患者与徐医生之间产生医患关系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生行医必须取得首先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并经执业注册成为执业医师后,才能在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执业。根据本案情况,徐医生是上海某医院的医师,按规定只能在上海某医院执业。如果要到宿州市立医院开展手术,徐医生应该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经上海某医院批准后。显然,徐医生通过上海某科技贸易公司到宿州设立医院行医的行为,首先在程序上就违反了相关法规规定。

尽管徐医生的行为违反了医生外出会诊的管理规定,但是,该行为在法律上并不能导致徐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医患关系。在我国,有权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只能是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医生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才能行医,因此,法律上实施医疗行为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医生看病、做手术等行为只是履行职务的行为,其实质是作为医疗机构的代表实施医疗行为,由此导致的后果,也应该由医疗机构承担。因此,在本案中,徐医生并不是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患者不应该找徐医生赔偿。当然,徐医生未经批准外出行医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规对执业医师的管理规定,所以主管部门有权根据规定吊销其执业资格。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一十一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四)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五)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六)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七)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八)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九)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十一)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十二)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58.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第四条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本单位医务管理部门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

第五条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以下称邀请医疗机构)拟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称会诊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需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

第二十条医师违反第二条、第七条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第十七条规定的,由所在医疗机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案例4】

与夫争执赌气喝下除草剂,患者身亡医院承担过错责任

【问题提示】

不构成医疗事故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民事过错的纠纷,医疗机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案情介绍】

老周和妻子张某结婚12年,感情一直很好。在妻子的支持下,老周到县城做起了生意。5年前,他开始搞建筑公司,由于老周讲信用、工程质量过关、人缘也好,生意是越做越红火。很快,老周在县城的高档小区买了套商品房,把妻子从老家接到自己身边,一方面照顾上学的儿子,另一方面也帮助老周的公司做些内部的管理工作。两年前,由于老周的母亲也从老家来到县城,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老周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妻子不再工作,回家全力照顾家庭。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老周也越来越忙,在家待的时间更是越来越少,很少陪伴妻子。张某虽说做了全职太太,还有保姆帮忙,但整天要照顾年迈生病、脾气古怪的婆婆和正准备小学毕业考试的儿子,压力一点也不少,加上和老周有时难得见上一面,有苦也没地方倾诉,难免有些抱怨。这天早上,张某和老周又为婆婆的事争执了几句,老周忙着上班,匆匆离开了。老周走后,张某正要出门,婆婆又骂了她几句。张某在家大哭了一场后,赌气喝下一瓶准备带给老家妹妹的除草剂。婆婆顿时手足无措,倒是保姆比较机灵,赶紧给老周打了电话。

老周立即将妻子送至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入院时患者张某神智清醒,双肺呼吸音粗糙,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除草剂中毒,有机磷中毒,并给予其清水洗胃、输液、抗感染、吸氧等相关治疗。第3天上午7时30分,张某出现颈部变粗、皮下气肿等症状。县二院遂将其转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后转入该院普外科继续救治。市一院诊断为: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广泛性皮下气肿,行腹部探查术。手术后将张某转入胸外科,行双胸腔闭式引流术。当晚6时,转入特护病房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胸骨上切迹皮下切开排气术等综合治疗,但张某病情进一步加重,最终呈多脏器功能衰竭,于当天晚上22点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死后,老周诉至一审法院,要求判令市一院和县二院共同赔偿其医疗费、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一审期间,经县二院申请,一审法院委托市医学会进行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市医学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为“本病例属于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认为县二院在此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市一院负轻微责任。

县二院不服,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一审法院委托,省医学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县二院和市一院在诊治过程中均存在未能及时履行告知义务的过错。

根据这一鉴定结论,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对省医学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应予以确认,本案中医院的医疗行为虽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的医疗过错,应对患者给予适当赔偿,故遂判决市一院赔偿原告所主张医药费、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10%。

【案例评析】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下发前,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过错责任的关系,在医疗纠纷处理实务中一直是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上述通知颁布后,在法理上以及司法实践中处理医疗纠纷时均一致认可了如下观点:

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行为,如果医院存在医疗过错,也应该按照过错的程度对患者给予赔偿。这个判例的判决,正是采纳了上述观点。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个案例:

1.医疗事故与医疗事故责任

国务院颁布、自2002年9月1日生效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其他各级依次递减,四级最轻。

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认定,在程序上必须按照条例规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如果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论不服,还可以限期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再次鉴定。经鉴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该按照条例的规定,对患者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责任法律上称为“医疗事故赔偿责任”。除此之外,对造成医疗事故的医院和医生,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根据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因而,行政处罚也是医疗机构在造成医疗事故后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老周在法院审理他与市一院和县二院的医疗纠纷过程中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符合条例的规定。读者可能也注意到了,在法院认定医院的医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同时,仍然根据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对市一院存在“未履行告知义务”这一过错的认定,判决市一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再简单了解一下医疗过错。

2.什么是医疗过错和医疗过错责任

一般认为,医疗过错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应尽注意义务的行为,这种注意义务一方面来源于医疗机构与患者的约定(比如患者签署的手术同意书、医疗机构通过公告等方式向所有来院患者作出的承诺,等等),另一方面来源于法律的规定。一般认为,规定医院注意义务的法律主要是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等。医疗机构在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下,依法应该承担的责任,称之为“医疗过错责任”。

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尤其是诉讼中,由于法官的知识局限,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程序来确认医院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因此,医疗过错的司法鉴定结果成为影响医疗纠纷案件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医院希望通过鉴定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以免除责任;患者希望通过鉴定来证明医院存在过错,并以此要求医院承担责任。从本案中,我们也看到,正是由于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确认了市一院存在未履行告知义务的过错,老周才获得了一部分赔偿。

3.医疗过错责任与医疗事故责任的不同

法律上,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与医疗过错损害赔偿责任无论是在法律适用、医疗鉴定,还是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和赔偿数额等各方面,均有很大不同。

第一,在法律适用方面,审理医疗过错损害赔偿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而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则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的法规文件。

第二,在医疗鉴定方面。医疗过错损害赔偿案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一律需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此,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在程序、鉴定主体等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的规定。在本案中,患者的丈夫周某申请的就是医疗事故鉴定。

第三,在损害赔偿方面。医疗过错损害赔偿项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包括12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项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11项。此外,在考虑赔偿系数方面,医疗过错损害赔偿一般要考虑过失参与度、责任程度、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收入差异等因素;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主要结合医疗机构的责任程度、原发疾病、事故等级等因素,确定赔偿金额。

第四,在责任性质方面。医疗过错责任是民事责任,而发生医疗事故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还有可能承担行政责任。

涉及医疗过错损害赔偿责任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之间的区别,在本书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读者会接触到其他不同类型的案件,它们与本案相比,在由谁提出鉴定、提出的鉴定种类(是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医疗过错鉴定)等各方面均存在不同,这主要是由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谁承担举证责任来确定的。如果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具体的医疗纠纷,应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何追究医疗机构的责任。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本案中虽然老周要求的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法院却判决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过错责任。实际处理案件时,我们还是建议根据原告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的责任形式来申请司法鉴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于妥善解决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人民法院参照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人民法院在条例施行前已经按照民法通则、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再审的,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二、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

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申请和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条例施行后,人民法院审理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民事案件,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参照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医疗事故民事案件中遇到的其他重大问题,请及时层报我院。

二〇〇三年一月六日

第二章医患关系的权利义务

第一节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案例5】

无钱看病死在医院门口,家属要求医院赔偿

【问题提示】

医院能否见死不救?患者的医疗保障权受法律保护。

【案情介绍】

2003年12月7日晚11点多,找不到工作又无钱回家而滞留在某市火车站的民工姜某突发疾病,腹疼难忍,双手捂着肚子,在地上来回打滚,不停喊疼,还不时从嘴里吐出带血的东西。其同伴伍某打了“120”后,救护车将他们送到附近的某市医院。到医院后,急诊室的医生给姜某做了量血压等检查,并给姜某开了药单。由于姜某身无分文,连挂号的5元钱都拿不出来,“120”也没收钱,医生因此拒绝对姜某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伍某和医生争执起来。医生答复检查没有生命危险,不是见死不救,如果有生命危险,没钱医院也会救治。无奈,伍某只得扶着疼得直不起腰的姜某走出医院,途中遇到姜某的朋友,该人听说此事后,带着姜某返回医院治疗,但因买不起别的药,只打了价值26元的止痛针后便离开了医院。第2天中午,姜某病情加剧,腹部疼得比上次厉害,满地打滚。在火车站民警协助下,其同伴伍某再次通过“120”将姜某送到某市医院。经过检查后,医生对民警说没有生命危险,伍某对医生说姜某的亲戚已经在筹钱了,能不能先治疗。医生答复,患者没有生命危险,钱送来了才能治疗。随后,伍某离开医院,民警守在医院2个多小时后也离去。只剩下姜某独自躺在医院大厅担架上。9日凌晨,姜某在医院死去,经某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进行尸检,尸检结果为:姜某是因异物吸入气管及肺窒息死亡。尸体解剖化验还认定,姜某生前患有胃溃疡穿孔继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心肌炎。

此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情姜某遭遇的人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的,当姜某——一个身染重病的农民工因生命危险两次被“120”送到某市医院进行抢救,却因身无分文而死于医院,医生的见死不救和冷酷麻木,我们怎能不愤怒?一个公民的生命竟是这样被随意地处理掉了!医院的行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蔑视和挑战!

理解医院困难的人也提出:医生是越来越难当,医院也有医院的难处,也请站在医生角度考虑一下,买药得要钱,学技术得要钱,投入设备得要钱,医护人员要支付工资等,救治一个病人不是一份热情或爱心就能解决的,那得要钱啊,当免费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病人救治后,医药费用谁会为之买单?医院能否赔得起,在亏空中生存,有谁会有热情来救治下一个病人?

对于此次事件,医院方面的说法是:7日晚姜某经检查血压等指标均正常,并无生命危险。8日中午医生曾给姜某检查,发现此时其病情加重,医生给姜某开了药,并和医院沟通先垫钱给姜某治疗,不过此时姜某却找不着了,后来才发现姜某在医院死去。

对于医院的解释,姜某家属表示不能接受,并以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由,向某市法院起诉,状告医院侵害了姜某的生命健康权,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合计人民币40多万元。

【案例评析】

在对这起案件进行分析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案”。2004年3月31日,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去世。至此,一场惊动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官司告一段落。尽管有关争议并未结束,但该案反映出的伦理、法律等问题,仍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特丽·夏沃”案的诉讼过程曲折,到底应不应该对15年前即被医生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当年已41岁的夏沃拔掉喂养管而实施安乐死?自1998年起,几经被法院判决认可,又几次被推翻,尤其是进入2005年,有关争论更加激烈。美国参众“两院”还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重新为夏沃插上进食管的议案,总统布什随后签字,赋予议案法律效力,允许夏沃的父母要求联邦法官延长夏沃的生命,要求联邦法院重审此案。但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还是明确驳回了夏沃父母提出的为夏沃恢复进食管的请求,同时也否决了要求由福利机构接管夏沃监护权的请求。有关“特丽·夏沃案”的法律纷争终告一段落。本案带给我们的思考的是,夏沃的丈夫是否可以因不堪重负,自行停止对夏沃属于维持性医疗的进食行为?医院能否因病人支付不了费用而停止治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本案也不会走到今天。事实上,夏沃的丈夫请求法院批准停止治疗本身就体现了夏沃的医疗保障权,即非因法定事由,未经法定程序,用以维持夏沃生命的医疗行为不得停止。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而享有医疗保障权则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具体体现之一,其直接体现为公民有权在患有疾病时获得医疗照顾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的实现是不以支付对价(医疗费)为条件的。与此相对应,相应的机构或个人则负有保障公民这一权利实现的义务。比如,对于患有疾病的孩子,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给予孩子相应的救治,如果父母故意放任不管,导致孩子因延误救治而发生严重后果的,父母的行为则构成侵犯孩子的医疗保障权。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医疗机构不能见死不救,各级各类医院、卫生所都不能因为危重病人没有或暂时没有费用而拒绝治疗。

对于本案而言,某市医院对于危重病人有予以救治的责任。经某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检验,姜某是因异物吸入气管及肺窒息死亡,其生前患有胃溃疡穿孔继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心肌炎。从尸检结果看,姜某并非生前患有的胃溃疡穿孔继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心肌炎而直接导致死亡,也即某市医院未进行治疗的疾病并非导致姜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由此看来,医院不应承担未及时救治的责任。但如果法院经审查发现,姜某的异物吸入气管及肺窒息与其生前患有的胃溃疡穿孔继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心肌炎存在因果关系,而姜某生前应属于危重病人,则医院将承担不积极救治的相应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八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三条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二十四条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案例6】

未婚女性人流检查成观摩对象,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失

【问题提示】

患者隐私权受到侵害,医院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案情介绍】

2000年9月,某市21岁的未婚女青年石玲(化名)在男友的陪同下,到某医学院某附属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挂号后,石玲到二楼妇产科就诊。门诊医生询问了情况,要求他买病历本,石的男友遂又去了一楼。这时,值班女医生王某让石玲到里间检查室脱衣服。石玲掩上门,脱下裤子,躺在检查床上。

一会儿,王医生推门进来,向门外叫了一声:“你们进来吧!”20多名身穿白大褂的男男女女鱼贯而入,让全身脱得只剩下一件短袖衫的石玲羞得曲起下身。

石玲扭过脸要求王医生让这些人出去。王医生说,这些都是见习生,没什么。并要求她躺好,否则没法看病。石玲只得任王医生一边触摸着她的下身,一边向见习生讲解各部位的名称、早孕症状和检查程序等。检查结束后,王医生问:“你怀孕了,小孩还要不要?”石玲气愤地回答说:“检查前我已明确告诉过你,我是来做人工流产的,这还用问吗?”

出了检查室,羞辱难当的石玲伤心地哭出了声。得知女友的遭遇后,石玲的男友气愤不已,认为自己花钱到医院看病,是来接受医疗服务,而不是给医生教学时做“人体标本”的,决心向医院讨个公道。

第二天,石玲与男友来到这家医院找到王医生,质问:“医院为何不征求病人同意就让那么多见习生观看检查过程?”王医生回答说:“没有必要给你们讲,医院又没有什么恶意。”石玲又问:“难道患者在医院就没有隐私权?”在场的另一名医生说:“看病还讲什么隐私权!医院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生!”

10月,石玲以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将医生王某和其所在医院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某市人民法院,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这起案件后被某报刊作为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患者在医院看病,究竟有没有隐私权?”

一些老百姓提出,医院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侵犯病人隐私权的现象。比如:医生看病时,许多候诊病人簇拥在旁边,使当诊病人无密可保;许多医生在未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把实习生叫进诊室现场观摩;各家医院都在住院患者的床头挂有床头卡,患者的姓名、病情、用药情况一目了然;许多医院将检验单放在某个窗口,让患者随意翻看;一些医院的注射室里,男女患者都在敞开大门的情况下宽衣解带;产妇在医院生了孩子回家后,奶粉、婴儿用品、妇幼保健、出生纪念品推销商的电话接踵而至,甚至上门推销,显然是医院泄露了产妇的电话和住址信息;某人刚从医院回来,同事、邻居就知道他患有性病或者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使就医者的形象受损,精神和物质受到很大的损害……

而医院方面的说法则是:医院为患者治病将无可避免地了解和知悉患者的一些隐私,如患者的身体秘密,包括身体的隐秘部位即生殖器官和性感器官、生理缺陷以及可能影响其社会形象和地位的特殊疾病;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既往史、家庭疾病史、生活史、婚姻史、情感史,以及患者的出生、血缘关系等特殊经历;甚至患者的私生活等。而了解这些往往是治疗疾病所必须的,因此患者对于医生而言,没有隐私权;医学院的实习医生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医生,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着培养医生的任务,而培养医生也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具有公益性,患者有义务配合,实习医生现场观摩应不构成侵犯患者的隐私权。

【案例评析】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患者拥有隐私权,患者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患者的隐私,如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庭疾病史、病症特征、平时的生活习惯等,对患者的血液、胆汁、排泄物等体液或身体(包括隐秘部位)进行检查等,这些都可能涉及患者的隐私权,但是在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上述行为并不必然构成侵害患者隐私权的行为,这是因为:

一、“望、闻、问、切”自古以来就是医护人员诊治患者所必须采取的检查治疗手段,在诊疗过程中有必要也必须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在主观上并不具有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过错。

二、隐私权作为一种权利,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即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公开部分隐私,也可以准许他人利用自己的隐私。如患者在医院诊疗的过程中,允许医生检查身体的隐秘部位、了解个人的经历、生活习性等实际上是患者为了使自己早日康复,自愿的让渡了部分隐私权,这属于患者对自己隐私权的支配。但是在医疗关系中医护人员对看病过程中所了解掌握的患者的隐私权的范围和使用是有特殊的限制的,如果医护人员对所掌握的患者的个人隐私进行了披露、宣扬、威胁以及治疗、科研目的范围外的不当使用,则很明显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比如前面提到的将产妇电话、住址提供给推销商,将患者患性病、精神病的情况对外泄露等。

此外,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上,还承担着高中等医药院校学生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以及在职人员进修培训任务。完成医学教学任务也是医疗机构的一种职责和法定义务。由于医疗行业是一种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行业,决定了医学院学生向医生转变必须经过临床实习这一过程,这个实习过程包括了作为医生必备能力的学习,即观察力、与病人的交谈能力、应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这些能力是日后独立工作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意味着为了提高实习生的医术水平,为了将来更多患者的公共利益,而牺牲某个患者的个体利益呢?患者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有必须配合教学的义务吗?医院为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采取某些特定的方法,包括以患者作为教学标本的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必须以合法为前提,即必须取得患者的同意。因此,在医院与患者的关系中,医院并不享有向包括见习医生在内的无关人员公开患者隐私的权利。本案例中王医生不征求患者石玲的意见,即让众多实习医生现场观摩整个检查过程,显然侵犯了患者石玲的隐私权,石玲的诉讼请求应得到法院的主张。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公民具有住宅的安宁权、通信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〇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了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第七条第三款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受到损害的,应当按照侵犯他人名誉权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医师应当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

【案例7】

两刀了结“性福”生活,责任究竟该谁承担

【问题提示】

患者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医院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医院应承担哪些赔偿责任?患者丈夫能否另行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案情介绍】

1998年6月,缪某因右下腹部持续疼痛不已,伴恶心及少量阴道出血,到某市某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医。没想到这一天竟成了缪某及其丈夫痛苦生活的开始。

由于在妇科做了详细检查后,没能确诊病因,医生要求其转外科检查。外科医生检查后,也未发现有异常情况,在追问之下才知道缪某曾经有过慢性阑尾炎病史。医生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建议其立即住院手术治疗。缪某同意了医生的建议,并于当天办理了住院手续。当天下午3点,医院为其做了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医生发现“右侧卵巢中央约有08厘米的破裂口,深达中部,有活动性出血。”诊断为右侧卵巢黄体破裂,遂进行了修补,由于修补后仍出血不止,医生遂切除了缪某右侧卵巢附件。完成该项手术后,医生再探查阑尾发现有明显炎症,又再次手术切除了阑尾。1998年6月底,缪某刀疤复原出院。

8月缪某突然感觉下腹疼痛,又产生了呕吐、恶心等症状。这次她来到某市外科医院就诊。到了当晚8点,缪某腹痛加剧,医生急诊检查后发现病人腹腔内有大量积液,穿刺后发现腹腔内有大出血可能,决定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在清除缪某腹腔内的血块后,见缪某左输卵管增粗、迂曲,伞端有破口,活动性出血。伞端后方见一包块,亦完全破裂,色黑,表面有凝血块,有渗血。考虑已破裂的坏死卵巢组织无法修补,即行左侧卵巢附件切除术。至此缪某的两个卵巢被两家医院分别给予了切除。

出院后,缪某严格遵照医嘱,注意休息及营养。可是,3个月以后,家人便感觉缪某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手术前的她性格外向开朗,而手术后却变得烦躁忧郁,时常莫名生气发火。缪某自己也感觉变了,记忆力也越来越差,身体日渐消瘦,体重直线下降,性欲明显减退,时常厌倦跟丈夫一起过性生活……缪某于是跑到医院检查,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没有了左右卵巢,就是“提前进入了更年期”,女人的一些特征也将逐渐消失。这时的缪某慌了,因为这一年她才只有29岁啊。按照医嘱,缪某加强了营养,也吃了一些激素药,可是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生理、心理、身体上的变化,渐渐改变了她及家人的生活。缪某和其丈夫的婚姻几乎发展成了无性婚姻,丈夫正值壮年遭遇无性婚姻,缪某不仅生理上不能满足丈夫,还不时向丈夫发脾气,其丈夫刚开始还处处让着妻子,但是时间久了,丈夫也不愿沉默忍受,为一些琐事,两人隔三岔五便会吵闹打架,家里的电器、家具往往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经常闹得鸡犬不宁。其丈夫为此非常痛苦,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开始冷落缪某,常常夜不归宿。

2003年7月,饱受了5年折磨之苦的缪某拿着自己的病历在咨询了几家医院的妇科医生后,她觉得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并和两家医院进行了多次的交涉,要求赔偿,但一直遭到拒绝。2003年10月,无奈之中,缪某一纸诉状将两家医院告上了某市区法院。要求两家医院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总计人民币28万余元。

法院受理后,依法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鉴定,鉴定分析意见为:患者因右下腹疼痛2年、加重7天入住某市医院,经检查考虑慢性阑尾炎,有手术指症;术中发现腹腔有陈旧性血液,右侧卵巢破裂08厘米,先作修补,修补失败后,检查左侧卵巢正常后,作右侧卵巢切除术,手术符合操作常规;某市人民医院作右侧卵巢切除,不存在医疗过错,且没有因果关系。区法院因此判决驳回了缪某的诉讼请求。

缪某不服,向某市中级法院提出了上诉,同时要求进行重新鉴定。某市中级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重新鉴定的结论为:“某市人民医院对患者诊断„阑尾炎‟依据不足,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术中发现为右卵巢黄体破裂出血,行修补未成功,切除右侧卵巢输卵管,是未按照手术规范进行,且亦未按已签手术协议书第5点:„如为妇科疾病则请妇科作相应处理‟执行,未向家属交代;术后一月内患者又因腹痛去某市外科医院诊治,有手术适应症,但患者之前已切除右侧卵巢输卵管,某市外科医院对切除左侧输卵管重视不够,而切除左侧输卵管,现造成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某市人民医院因误诊误治导致一侧卵巢切除是直接原因,某市外科医院虽有手术适应症,但对左侧附件手术估计不足致左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有一定责任。某市人民医院应负主要责任,某市外科医院负次要责任。”2004年9月,某市中级法院根据这一鉴定结论作出终审判决,缪某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3万余元,其中某市人民医院承担80%,某市外科医院承担10%,缪某自己承担10%。

2004年10月,缪某丈夫也向某市区法院递交了起诉状,提出由于医院过错,多年来,原告妻子性功能严重受损,不能与其同房,严重影响了原告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精神损害,诉请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

【案例评析】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受到非法侵害的,有权要求致害人赔偿相应的损失。在医患关系中,如果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违反医疗技术规范,实施了错误的治疗行为,而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损害(包括医院通过治疗,虽然医治好了患者就医的疾病,但因治疗存在违反医疗常规的行为,而给患者造成了其他、新的损害),医院就应当赔偿给患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造成患者伤残的,还须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如患者因此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另一方面,如果医院没有医疗技术过错,也没有不负责任的情况和管理过错,医院对于患者已给予了及时、积极、足够的治疗,尽管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了一些损害后果,比如并发症等,患者无权要求医院赔偿。

此外,医疗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医学过程,患者损害后果的发生与医生的治疗行为、患者自身的状况、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发生的医疗过错与造成的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医生或医疗机构所负责任的程度、患者原先的疾病状况与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等。本案法院判决缪某自己承担10%的责任,即是基于患者自身的疾病与损害后果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1.本案医院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两家医院虽然治好了缪某下腹疼痛、卵巢破裂出血、恶心呕吐等疾病,但根据某市中级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所作出的医疗过错鉴定结论,两家医院对造成缪某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损害后果均具有过错。其中,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依据不足,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且未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手术,应承担主要责任;某市外科医院明知缪某右侧卵巢输卵管已被切除,也应当知道患者双侧卵巢输卵管均被切除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但仍将左侧卵巢输卵管全部切除,对缪某目前的损害后果也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两家医院共同造成了损害后果,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两家医院的过错行为并非共同实施,而是分别实施,两家医院也没有共同的故意,因此两家医院应按各自的过错比例分担赔偿责任,而不是连带承担赔偿责任。

2.缪某的丈夫能否单独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按照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受害人因人格权利或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遭受损害的,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除此之外,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特定情况下的监护人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本案缪某的丈夫不属于上述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其2004年10月另行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请求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将难以得到支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八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他人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十二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四)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五)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六)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七)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八)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九)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十一)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十二)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案例8】

侵犯患者知情权,败诉赔偿数万元

【问题提示】

当医疗机构在治疗过程中擅自改变与患者约定的治疗手段时,患者一方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介绍】

朱某某、封某某系夫妻关系,结婚7年未有生育。2003年9月9日,二人到重庆市某区人民医院就医,并与人民医院签订了“试管婴儿辅助生育治疗协议和须知”(以下简称“协议和须知”)。2003年9月25日,朱某某向某区人民医院交纳了检查费5400元,同日该医院对朱某某进行了采卵手术并采集了其丈夫封某某的精子。医务人员在观察了封某某的精子后,认为适宜按照IVF技术进行治疗,遂按照IVF技术操作,但是最终治疗未获得成功,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朱某某、封某某将该医院告上法庭,认为该医院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出赔偿各项损失共计5万余元的诉讼请求。

原告认为,双方在治疗方案实施前约定通过“单精子卵腔内注射”技术(以下简称“ICSI技术”)实施人工辅助生育,但是被告某区人民医院擅自改变治疗技术方案,实际采取了“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以下简称“IVF技术”)并未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结果导致治疗失败。被告在治疗的过程中违反协议约定,擅自改变治疗手段且造成失败的后果,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该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被告某区人民医院辩称:IVF技术和ICSI技术都是人工辅助生育的技术手段,二者有不同的适应症。原、被告之间并没有明确约定采取何种技术。我院根据原告当时的情况决定采取IVF技术符合医疗常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过错,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人工辅助生育存在多种治疗技术,IVF技术和ICSI技术都是人工辅助生育的技术手段,但在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和须知”中,并没有明确约定被告某区人民医院将采取哪一种技术为原告进行治疗。经过法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质证,查明原告朱某某交纳的检查费为5400元,与人民医院举证的ICSI技术的收费标准中前三项相加的数额相符,而原告交费时ICSI技术的收费项目中最后一项相应的医疗措施尚未进行。被告某区人民医院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审中亦认可人民医院按照ICSI技术的收费标准收取了原告封某某的医疗费。被告某区人民医院举证的2003年9月9日“IVF促排卵治疗记录单”中也记载了“拟行治疗”为“ICSI”。因此,虽然原、被告双方书面没有明确约定采取何种技术进行治疗,但是法庭综合分析以上证据作出认定,原告已知悉存在两种不同的治疗技术手段,其交费的行为应当认为是对治疗技术方案作出的选择,人民医院收费的行为应当认为是对原告选择的确认,因此亦可以推定,原、被告之间已经就采取ICSI技术进行人工辅助生育治疗达成合意,人民医院有义务按照ICSI技术为原告进行治疗。

法庭经审理认为: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医疗服务合同以为患者治疗疾病为目的,医院一方应当以足够的勤勉和高度的注意谨慎行事,又由于医疗行为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医院在履约中具有较高的裁量权。但医院与患者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中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且医疗行为的实施结果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直接影响,若完全不考虑患者的选择权明显有失公平。在医疗服务合同中,医院负有对医疗方案的说明义务,而患者享有对医疗方案一定的知情权。在实施医疗方案之前,除非在紧急情况下,医院有义务就该医疗方案向患者或其代理人进行充分的说明。患者有权充分了解医疗方案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有权对医疗方案进行选择。

对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尊重应体现于存在两个以上治疗方案的场合,医院应该就几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对患者进行充分说明,并以患者的决定为准选择治疗方案。本案中人工辅助生育存在ICSI、IVF等多种治疗技术。原告、被告已经约定采取ICSI技术,如果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认为原告的状况更适合采取IVF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向原告予以说明,并就治疗技术方案的改动征求原告的意见。

法院最后据此作出如下判决:被告重庆市某区人民医院自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向原告朱某某、封某某赔偿医疗费人民币4143405元;驳回原告朱某某、封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重庆市某区人民医院不服,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医院的上诉理由是: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上诉人实施的是双方约定的人类辅助生育技术,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并无IVF技术和ICSI技术的约定,被上诉人的交费方式不能佐证无约定事项的成立;且交费与治疗过程表明被上诉人支持并同意根据医疗原则确定的IVF方案的实施。朱某某、封某某服从一审判决,未对人民医院的上诉理由予以书面答辩。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被上诉人朱某某、封某某现虽无直接证据证明双方约定采取ICSI治疗技术,但其所提交的2003年9月25日的交费单据表明,人民医院是按照ICSI技术的收费标准收取的医疗费;电话录音及朱、封二人致人民医院医务处的信件中均提到他们原来是要求采取ICSI技术进行治疗;人民医院提交的2003年9月9日“IVF促排卵治疗记录单”中亦记载了拟行治疗为ICSI。上述间接证据相互印证,可以认定朱、封二人与人民医院口头约定采取ICSI技术进行人工辅助生育治疗,人民医院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全面履行医疗服务合同。履行医疗服务合同时,在非紧急情况下,医院在未经过患者或其代理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双方约定的医疗方案,侵害了被上诉人的合法权益。在本案中,人民医院为朱某某、封某某治疗过程中,在未出现需要紧急抢救等非常状态的情况下,未经朱某某、封某某同意,擅自改变治疗方案。人民医院的行为,属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由此造成合同相对方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一审法院对责任和具体损失的认定是正确的,据此所作的判决并无不当。人民医院上诉理由不足,故不予支持。

据此,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评析】

患者到医院就医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一种特殊的服务合同,合同成立以患者挂号行为的完成为标志。诚实信用是维系医院患者双方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医院方面的救治,医方亦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及时解答其咨询;患者有权查阅、复印、复制病历资料等。同时,对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或无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明确规定了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见,未履行对患者的如实告知义务是确认医方存在过错并承担责任的法定情形之一。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某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擅自改变治疗手段是否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知情权,即“知悉真情权”。从完整意义上说,知情同意权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的权力,是患者充分行使自主权的前提和基础。患者有权了解对自己的身体疾病进行治疗的相关真实信息。由于医学对于患者来说是陌生的或是知之甚少的,医生给予患者有关治疗行为正确无误的信息是其应尽的义务,无论是治疗行为的优点还是缺点,均应毫无掩饰地向患者进行真实客观的介绍。概括地讲患者的知情权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医方主要有,就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医学专长、诊断手段、诊断措施、所用的仪器和药品等的疗效副作用等、手术成功率。(2)患者方面:患者的病情、所需的治疗措施及所需的费用。(3)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规定:“在医疗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卫生部和国家中医管理局联合发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也有类似规定。上述相关法律法规说明两层含义:首先,医院必须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医疗行为涉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患者对医生存在一种特殊的人身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以医生对患者的保护为中心,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对保护说明义务的确认,即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做何种检查项目;明白如何选择医生;明白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和影响自己病情转化应注意的事项等。对上述情形医院必须对患者或者家属如实告知,否则即为侵犯患者知情权。

其次,医院确保患者知情权应当注意方式,避免不利后果发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或方式,以避免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明确诊断后,一般应首先向其家属如实告知,再根据家属的意见或本人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告诉患者本人。在患者精神较脆弱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可暂缓或委婉告知。当患者本人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则应当向其近亲属如实介绍病情,这视为对患者知情权保护的延伸。

就本案而言,人工辅助生育存在ICSI、IVF等多种治疗技术手段。既然原、被告已经约定采取ICSI技术,如果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认为原告的状况更适合采取IVF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向原告予以说明,并就治疗技术方案的改动征求原告的意见。但被告在治疗过程中,擅自改变治疗手段,无疑是侵犯了原告方作为患者应享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任何一项医疗行为的实施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人的肌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术前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一定要得到充分保障。让患者在充分知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是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患者的权利,不可侵犯。同时,医疗机构要基于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地履行告知义务。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的品种或者服务的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征得患者意见又无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生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任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任人的批准后实施。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于限于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六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十六条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案例9】

姓名权、肖像权,不可忽视的患者权利

【问题提示】

患者姓名权、肖像权受到侵害,医院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患者姓名权、肖像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案情介绍】

案情1

2005年1月某日晚,民工黄运容穿越公路时,被一辆货车撞伤,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性休克,昏厥。事故发生后,黄运容被两名工友送到百姓医院救治。入院时,用“王荣”这个名字办理了住院手续。此后,在治疗、手术等期间,病历、检查化验单等有关医疗记录上都使用的是这个名字。2005年9月,黄运容伤愈出院,共产生医疗费3761367元。由于压伤的左腿被截肢,构成伤残,黄运容起诉要求肇事车主及保险公司赔偿医药费及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23万余元,并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在审理过程,肇事车主及保险公司均提出黄运容提供的病历资料(包括医药费发票)并非其本人病历资料,不能证明其受伤住院情况及医疗费的真实情况。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黄运容举示的病历资料、医药费发票上的名称系“王荣”,而非黄运容本人,被告肇事车主及保险公司对病历资料、医药费发票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而黄运容又没有提供其他证据证明“王荣”即系其本人,因此,对于黄运容举示的病历资料、医药费发票不予采信,由于黄运容未能举证证明住院治疗的时间及医药费金额,驳回其3761367元医药费及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共计5068367元的诉讼请求。

该判决作出后,黄运容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百姓医院侵犯自己的姓名权,要求百姓医院将病历资料中的名字改为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赔偿损失5068367元。法庭上,黄运容称,自己被送到百姓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并不知道为何以“王荣”这一名字办理住院手续,后来发现后,曾口头向医院提出过,但医院没有改,现在由于病历资料上的名字不真实,导致自己要求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赔偿损失的权利不能实现,并直接导致损失5068367元,因此要求百姓医院将病历资料上的名字改回自己的真名,并赔偿损失5068367元。曾与黄运容同一病房的病人廖某某及黄运容的工友戴某出庭作证,证明黄运容住院期间曾向主治医生提出病历上的姓名错误,要求医院更改。被告百姓医院辩称,原告住院挂号时使用的名字是“王荣”,此后在手术记录、麻醉、输血等通知书上签的都是“王荣”,原告也从未向医院提出“王荣”非其真实姓名。医院没有义务审查患者姓名的真假,院方没有责任。医院的做法并没有侵犯原告的姓名权,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审理认为,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期间有如实提供自己身份的义务,医院也应当如实在病历上填写病人的姓名,本案原告已证明,在发现病历名称错误后曾要求医院更改,医院辩称原告从未向医院提出更名要求,但未举证加以证明,因此法院认定医院侵犯了黄运容的姓名权。同时,由于黄运容自己对造成的损失也有过错,因此判决医院赔偿黄运容损失12000元。

案情2

2003年3月,朱某因患前列腺炎入某专科医院治疗,2003年4月朱某出院,期间医院以电视台拍摄新闻为名,曾到朱某所在病房,要求朱某配合拍摄了一些主治医生查房的录像。2003年10月,朱某到该医院复查病情,赫然发现该医院性传染病防治中心的墙上张贴有自己的照片,经仔细观察,朱某发现该院共挂了3张自己接受检查的照片,一张悬挂在医院门口的宣传栏上,一张挂在一楼走廊,还有一张挂在二楼性传染病防治中心的墙上,每张旁边都配有该院性传染病防治中心的介绍及性病防治常识等文字。发现这一情况后,朱某异常愤怒,决定找医院讨一个说法。该院工作人员对此事表示歉意,同意将照片撤下,但双方就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医院认为,虽然医院未经同意即使用了朱某接受检查的照片,但并非出于营利目的,只是用于普及医学知识,而且也没有对朱某进行任何侮辱。朱某则认为,医院未经其同意即将含有其本人清晰面目的照片,使用于性传染病防治的广告宣传图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且医院的行为已严重损害了其人格,导致其无颜面对单位同事和熟人,造成其精神损害,要求医院赔偿损失人民币3万元。

【案例评析】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的姓名及肖像受法律保护。

姓名是由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组成,除了正式姓名(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登记的姓名)外,有的人还拥有艺名、笔名、别名等。公民有权要求他人正确、合理使用自己的姓名。在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证件、契据等场合,要求公民必须使用正式姓名,以免引起意外纠纷,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时,在使用他人姓名时,也必须正确、合理,且不得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应当向医院如实提供自己的正式姓名,以免因病历资料上患者姓名写错,致使其保险理赔,工伤申报,医药费、补偿金的报销和领取等民事权益受到妨害,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医院也应当尊重患者的姓名权,应要求患者或其亲属申报患者的正式姓名。同时,医院在填写在手术单、治疗单、化验单、检查单等时,切忌填错病人姓名,以免导致漏诊漏治、误诊误治等医疗事故。此外,未经患者同意,医护人员不得盗用患者姓名、住址等真实资料进行广告宣传,也不得假冒患者姓名,为自己或他人谋利,侵犯患者的姓名权和财产权,如假冒住院病人的姓名开检查单、处方单记账,供他人使用。

肖像是指以一定的载体,包括照片、画像、雕塑、录像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能为人的视觉所看到的公民的个人形象。肖像权是公民对于肖像所享有的制作、复制权和使用权等。肖像不仅具有展示、表明个人形象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社会影响性、艺术价值性和经济价值。因此,肖像不仅直接关系着公民的人格尊严,还具有可以利用的性质。英国某报刊所报道的,世界首例“换脸手术”的女病人,法国换脸女性伊莎贝尔·迪诺尔以约数万英镑的高价出卖手术录像和术后照片的肖像权,即是一个例子。

在医患关系中,较常见的侵犯肖像权的现象多为医院不经患者同意,用患者的肖像制作广告或宣传品,以展示技术水平或疗效;或医务人员未征得同意,在自己的医学专著、论文中使用患者的肖像。尽管有些医院、医护人员或许意识到未经同意使用患者的肖像属于侵权行为,故对病人的肖像进行一些技术处理,如遮盖双眼等,但只要能够辨认仍可能涉嫌侵权。

1.案例1中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如前面所分析的,患者应向医院如实告知自己的正式姓名,对于因一些特殊原因,如患者昏迷,他人不知其真实姓名或因口音等差异造成病历上记载的患者姓名有误的,患者在发现后应当及时要求医院更改,医院也应当在发现后及时更正。案例1中患者黄运容在住院期间发现姓名记载错误后曾要求医院更改,但医院未进行更改,显然医院存在过错。另一方面,黄运容明知病历上姓名记载错误,应当能够预见到肇事车主及保险公司会对病历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由此很可能会导致医药费等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但黄运容仍然以该存在瑕疵的病历作为证据,并最终导致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请求未获法院支持,对于上述损失其本人也有过错,因此法院判其亦承担部分损失。法院的判决应当是公允的。

2.无营利目的,只供科研、教学和向社会大众普及医学知识,医院能否随意使用患者肖像

有些人认为,医院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就可以不征求患者意见使用患者肖像。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在司法实践中,营利与非营利的界限通常很难界定。上述案例2中医院在医院门口宣传栏上、走廊上、性传染病防治中心墙上张贴朱某照片的行为,尽管有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的作用,但同时亦含有向患者和其他社会公众宣传医院服务和疗效等方面的广告作用,医院以并非出于营利目的,只是用于普及医学知识为理由,主张未侵犯朱某肖像权,显然站不住脚。在实践中,患者状告侵犯医院肖像权,医院败诉的案例往往也较多。

而且,即便医院的确非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犯患者肖像权,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构成侵犯患者隐私权、名誉权。如未经同意将患者整容前后的照片用于教学,致使患者个人隐私被披露,造成患者精神损害。

通常情况下,对于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行使正当的社会舆论监督、为了维护公民本人利益的需要而使用他人肖像等可以不经本人同意,例如对先进人物照片的展览,对公民实施不文明行为进行拍摄、公布,予以善意批评等,刊登寻人启事而使用他人照片,发布通缉逃犯的照片,为报道时事新闻的需要而使用他人肖像等。其他情况下使用他人肖像,建议均先征求本人意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39.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141.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15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151.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应适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

(四)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五)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六)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他人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案例10】

区区病历价值几何,官司输赢凭它做主

【问题提示】

医院丢失病历该承担什么责任?患者有权复制哪些病历资料?病历复印件能否成为鉴定依据?发生纠纷后如何封存病历?

【案情介绍】

案情1

2003年11月5日,纳某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住入某市甲医院,并于同月12日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11月25日,在患者体温仍偏高时,某市甲医院即嘱纳某出院。出院后,纳某先后3次在该院门诊复诊。2004年2月13日,纳某转至某市乙医院治疗,2月27日病情加重,但某市乙医院未采取有效措施,纳某家属只得再将患者转住某市甲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纳某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与医院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关,遂申请进行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某市医学会出具鉴定书认为:患者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诊断明确,患者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某市甲医院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违反治疗原则。让患者带体温出院及术后门诊复查随访过于简单为某市甲医院在医疗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但与患者的死亡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某市乙医院无法提供患者住院病历原件,致无法对其医疗行为是否违反治疗原则进行鉴定。法院审理认为,某市乙医院未提供病历原件,致使医疗鉴定无法进行,按照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应推定该病历对医院不利。由于某市乙医院未能举证证明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推定其具有医疗过错,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人民币23000余元,另一被告某市甲医院赔偿250元。

案情2

2000年7月25日下午,万某16岁的女儿突然昏倒在地,万某见状急忙拨打“120”,急救车及时赶到万某家中,并将万某的女儿送到附近的县人民医院急救室进行抢救,次日晚9时,万某女儿不治身亡。7月27日,医院开具住院收费收据一份,所列9项收费项目合计金额275363元,但医院方始终未向万某家人提供收费用药清单、病历等资料。2001年6月,万某夫妇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据市、县二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万某某死亡不属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判决驳回了万某夫妇的诉讼请求。2003年1月,万某夫妇又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县人民医院侵犯其知情权,要求医院提供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和其女儿的全部住院病历。

法院审理后认为,万某夫妇作为患者的父母,对患者在被告单位接受抢救治疗期间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的明细项目享有知情权,并有权复印或者复制患者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其他病历资料等客观资料,医院应当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提供。对于万某夫妇要求医院提供患者死亡病历讨论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医院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的请求予以驳回。

【案例评析】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在医疗纠纷争议中,病历资料往往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由于病历详细记载着患者的病症情况和医院的诊疗过程,在发生医疗纠纷后,病历就成了处理事故和纠纷的最直接的证据,也是法院据以判定医院是否承担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病历一直是医疗纠纷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按照惯例,医疗机构通常不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病历或者复印件,病历无一例外的都被医疗机构保存。由于病历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利益,如何规范病历的制作、保管?医院是否应向患者公开病历?如何公开?患者能否要求复制病历?这些问题一直是医患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抢夺、偷盗病历,及个别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涂改、伪造病历的情况时有发生。

2002年9月,由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明确了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规范制作并保管病历,患者对病历有复印及复制权,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患者提供复印病历资料的要求,同时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1.医院丢失病历该承担什么责任

如前所述,在处理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中,病历是最直接的证据,而根据民事诉讼举证的相关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通常情况下,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均由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认定,而鉴定机构据以认定的依据即是由医院负责保管的患者病历资料。鉴定机构根据病历所记载的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影像资料、医嘱、手术记录、特殊检查记录、特殊治疗记录、用药情况、向患者交代情况、患者及近亲属签字的医学文书资料、医生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等,综合分析并判断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医疗技术规范,是否存在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医院丢失病历资料,病历资料不全,或存在伪造、恶意涂改的情况,在诉讼中,医院将会因举证不能或证据存在瑕疵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病历丢失或不全的情况下,医院还会面临因病历缺失而给患者后续治疗或其他方面造成影响的责任。比如,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楼女士长期到某定点公费医疗机构就诊。后楼女士办理病退手续需要该医院提供病历到有关医疗鉴定中心做病退鉴定,但却发现医院将其病历丢失,由于没有病历,楼女士的病退鉴定未能作出,最后楼女士只得办了内退手续。楼女士认为,由于病历的丢失,自己不能正式退休,在退休工资待遇、医保个人账户、医药费报销等方面损失很大,要求医院赔偿各项经济损失5万余元及精神损失费50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定点公费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有义务妥善保管病人的病历,以保证患者正常就医,由于医院工作失误,丢失了患者病历,给患者今后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法院遂判该医院赔偿楼女士损失费3000元。

2.患者有权复制哪些病历资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及条例起草小组的释义,病历资料可分为两大类:客观性病历资料和主观性病历资料。客观性病历资料是指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医嘱等客观情况的资料,还包括为患者进行手术、特殊检查及其他特殊治疗时向患者交代情况、患者及近亲属签字的医学文书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主观性病历资料是指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发展、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并提出诊治意见等而记录的资料,多反映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及其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包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由于主观性病历资料是记录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治疗进行分析讨论的主观认识及其医疗行为事实的主观动机,不同的医师、病程的不同时期均可能出现不同的认识,甚至可以出现完全相反的意见和观点。因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客观性病历资料,但主观性病历资料是不能复印或复制的,只能由医患双方在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并由医疗机构保管,在进行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技术鉴定或庭审质证时,再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启封。

3.病历复印件能否成为鉴定依据

通常情况下病历复印件不能成为鉴定依据,但如果医患双方对病历复印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均无异议,没有争议,且均同意提交鉴定机构认定,应可以作为鉴定依据。我们建议患者在医院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时,要求医院加盖印章对复印或复制资料的真实性予以确认。

【法条链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第九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第五十六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

(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

(四)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

(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

(三)保险机构。

第二十条门(急)诊病历档案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案例11】

节育手术不慎导致损害,不是医疗事故也得赔钱

【问题提示】

当诊疗行为被鉴定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患者能不能要求医院赔偿?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有什么区别?发生诉讼纠纷后患者应该就哪些方面向法院举证?医疗损害赔偿责任范围?

【案情介绍】

案情1

患者薛某于2003年1月3日在某县一家乡卫生院进行输精管结扎手术,由于薛某术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卫生院的医生在手术中用丝线缝扎止血时过深,致薛某的膀胱损伤。术后,薛某出现血尿、尿频等症状。2003年1月14日薛某在某县中医院进行膀胱镜检查,经检查诊断认为膀胱裂伤为丝线缝合。2003年3月24日薛某在该县中医院进行手术,拆除原丝线。事后,薛某找到乡卫生院,希望协商解决此事,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薛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被告就其诊疗行为过错赔偿原告损失。在诉讼中,经某市医学会对薛某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鉴定结论认为:手术操作基本符合原则,但对手术中用丝线缝扎止血时过深,致膀胱缝扎损伤存在一定医疗缺陷,本病例不属医疗事故。审理中,被告认为:乡卫生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卫生院医生在为薛某进行输精管结扎手术时均按医疗操作规程进行,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手术后,用丝线缝合并无不当。其次,薛某的膀胱损伤不是由于医院的医疗行为引起,而是由其自身手术中过于紧张,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总之本病例不属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规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原告认为,被告乡卫生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原告薛某能证实是在这家卫生院做的手术,且受到伤害,而卫生院不能证实其行为与薛某的损害之间无因果关系和过错责任,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卫生院在对薛某行结扎手术时,尽管操作基本符合原则,不属医疗事故,但手术中用丝线缝扎止血时过深,致膀胱缝扎损伤存在一定医疗缺陷,即卫生院的行为存在一定过错。至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第8项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应当由被告卫生院承担举证责任。由于卫生院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卫生院应承担对薛某的身体损害赔偿责任。法院最后据此作出判决:被告某乡卫生院赔偿原告薛某经济损失1万余元。

案情2

2003年10月11日,某某市某县卫生院指派三位医生到该县某某镇中心小学进行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在校学生成某(9岁)接种后的第二天下午遂感到腹部胀痛,当即到该县人民医院就诊,于次日上午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尸体解剖,确认为中毒性休克死亡。于是死者家属将该县卫生院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就其医疗过错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后经法院委托该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鉴定,鉴定结论为成某被注射的甲肝疫苗质量可靠,成某的死亡与接种的甲肝疫苗本身无直接因果关系,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在处理本案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存在两种不同意见。被告方意见是经医疗鉴定,明确了本案不属于医疗事故,卫生院因此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原告方则认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使用说明书》上明确记载了接种甲肝疫苗四种禁忌症:(1)身体不适,液温超过375℃者;(2)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3)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者;(4)过敏体质者。本案成某之死虽与接种甲肝疫苗无直接因果关系,不属医疗事故,但被告白水卫生院在为成某接种甲肝疫苗时,未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操作,接种前既未对成某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又未排除成某患有禁忌症的可能性,不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存在过错,应对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法院经过审理,最后判决被告某卫生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共计支付原告赔偿金128000余元。

【案例评析】

以上两个案例在此类医疗纠纷中比较典型,都属于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而引发的诉讼纷争。而以上两个案例的共同点都是作为被告的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事后经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从案例来看,法院是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在医疗过失行为被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作为患者一方能否要求医院给予赔偿呢?下面我们将就此问题作详细探讨。

1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的区分

根据国务院2002年4月4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事故。根据事故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一至四级医疗事故。医疗过错行为是指因诊疗护理存在过错,造成患者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病情加重,其他明显的人身损害及一般人身损伤、痛苦,或者损害患者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说,医疗过错行为涵盖了医疗事故。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属于医疗过错行为,未构成医疗事故仍可能构成医疗过错。因此,医院的诊疗行为即便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如存在医疗过错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规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这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所作出的规定,我们不能把《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责任构成要件照搬为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而应当按民法规定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来审查和认定民事赔偿责任。只要医疗损害事实符合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医疗机构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构成行政处理的条件,而不是认定医方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具体到本文的两个案例中,尽管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经鉴定都不属于医疗事故,但这仅仅意味着被告的医疗过错行为不构成承担行政责任的条件,但是并不代表法律免除了他们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两家法院据此作出被告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判决无疑是遵循了民法相关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也充分地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2.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违约赔偿责任和医疗侵权赔偿责任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应界定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时,医疗机构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涵盖的范围应包括医疗事故和其他医疗过错行为。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基于医患双方之间的医疗关系而产生。医疗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是指医院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的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形成合意的民事法律关系,也称为“医疗服务合同”。按照医疗服务合同的要求,如果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的过失,造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损害了患者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后果,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另一方面,从医疗过错行为侵害公民健康权、生命权的角度来分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无疑又是一种侵权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这种情况构成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选择侵权之诉还是违约之诉,可由患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

3.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院因医疗事故或其他医疗过错行为而给患者造成人身或其他损害的,应当赔偿给患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造成患者伤残的,还须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如患者因此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此外,给患者造成精神损害的还应按相关规定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4.医疗赔偿案件中医患双方举证责任的分配

医疗纠纷是特殊侵权纠纷,考虑到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医患双方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等的,其中患者一方很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机构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使得医方明显处于较为强势的位置。由于双方在诉讼中实际地位的明显差异,使得患者在纠纷解决中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将医疗损害赔偿进行举证责任倒置,更有利于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就造成损害而言,应由医疗机构举证证明自己对造成损害有无过错。这种由医疗机构作为被告时要向法庭出示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没有发生医疗过错的证据的行为,就是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如果医疗机构对此举不出证据,将要承担败诉的责任,并对患者的损失给予赔偿。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当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给患者造成损害时,如果医院的诊疗行为构成医疗事故,可以适用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向医疗机构主张索赔权,如果医方的诊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患者也不必为此忧心,我们仍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向医疗机构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

(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八)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九)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他人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篇:浅谈医患关系

临床1011班徐兆晨2207100106

浅谈医患关系

医生在社会中的角色,首先他是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决策者。然后他是卫生服务的管理者和社会卫生的领导者。同时,医生也担当着健康信息交流的任务。正是因为医生有着许多社会角色,同时这些角色与他人的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医者需要有着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必要的知识储备。但是,从目前一些现象中不难看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生的职业精神在一些人身上正在流失。

今年8月16日卢某将长安医院正在接诊的医生刘某砍伤致死;9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穆新林在医院被患者家属殴打;9月15日,曾在同仁医院就医的王宝洺,举刀砍向该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9月21日晚,湖北武汉市协和医院一患者死亡后,家属和院方工作人员冲突,多人受伤[1]……越来越多的医患冲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之不得不让我们为以后的医患关系的前景担忧,是什么让现在医患的关系如此紧张?这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病人在来就诊时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此时病人的心里想的是希望医生能能够给于迅速治疗使病痛的以缓解。正是因为病痛的折磨和对疾病的担心使得病人在心理上有着很大的压力。同时,病人的自制能力减弱、情绪多变,会因一些微小的事情引发心中对医生的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感会一直伴随病人,这就造成在以后的治疗中病人的不配合和对医生治疗方法的怀疑。其次,由于疾病的多变性和类似性,使得医生在病人在就诊时往往会让其进行依一系列的检查以便排查病情。而这些检查大部分是繁琐的,加之病人因为患病自身情绪多变,往往对这些检查出现厌烦心理,并产生“开点药吃就能治好,早治好早回去”的想法。这样病人对于检查便往往不再配合,这对医生确定病情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病人的治疗拖延,形成恶性循环。病人对医生的不满加大。再次,一些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好、不耐心,没有认清自己的社会属性与社会角色。同时,一些医务人员职业素养不足,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拆线门”,“缝肛门”、“8毛钱看好10万病”等事件的发生使得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加剧。最后,“医闹”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职业医闹”。这让医生在看病时缩手缩脚,使得病人的病情治疗进一步受阻减缓,而病人对医生的不满再次加深。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是双方和环境共同造成的。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从这三方入手:病人、医务人员和社会。首先,病人和患者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对待治疗要乐观,对待医生要信任。当然,不同的人的生活态度和性格不同,这就导致不同人在面对疾病是的态度不同,所以我们无法强求病人能够完全保持冷静。但是,至少病人和家属要配合治疗并且要有一定的耐心。即使再小的病也肯能引发并发症,所以一些必要的检查必不可少,这时患者与家属不要产生厌烦的心理要及时调节心理。一方面可以从朋友和亲属那里的到一些安慰,另一方面可以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同时,患者家属在手术等具有风险性治疗的时候要仔细阅读同意书,明白本次治疗的的风险。一旦出现如同意书中所说的可能后果时,患者家属要冷静,不要冲动。其次,医务人员应该耐心、关心、细心。病人希望自己能够被重视。在患病的时间里,病人的自尊心过度增加,同时猜忌的心理活动加强,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治疗时要细心,及时发现病人在心理方面的变化,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便以后治疗的展开。病人也有被接纳的需求,因为患病而产生的孤独感会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强。这时便需要医务人员的关心,让病人体会到温暖,或者严重的说是“看到希望”。医务人员与病人多加交流,尽量扫除病人心中的心理阴影,降低病人失助、自怜感萌生的几率,尤其是对于那些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和重大躯体创伤的患者更应多加关心,以加大他们的信心。就像誓言中

所说的那样“用同等的关切和献身精神关怀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最后,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不应夸大甚至是扭曲医疗事实。对于本来就是患者家属的无理取闹,社会舆论不应把这些责任全部强加给医生。正确认识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局势,不推波助澜,公平公正的、合理的传播、评论。同时,对于那些“医闹”要予以谴责,并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

总之,对于当前的医患关系我们要勇于面对,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使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使医生真正像誓言所说的那样“将病人的利益置于我专业实践的中心,并在情况需要时置于我自己的自我利益上”。

参考资料:[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24/c_122081128.htm

第四篇:浅谈医患关系

浅谈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的现状

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胸外科6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1人被刺重伤住院事件。

2011年8月16日下午,在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医院发生一起持刀行凶案件,凶手卢某先后将该医院医生刘某及伊某砍伤,其中刘某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患者砍伤,身中十几刀,左肱二头肌被砍到底,神经和肌腱都受损,右前臂骨折,左下肢及前额正中都被砍伤。

2011年11月4日广东省潮州男科医院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32岁的黄姓男子持刀砍向医院医务人员,造成医院副院长当场死亡和两名医务人员受伤。

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发生了一起恶性伤害案件,致1人死亡,3人受重伤。死者王浩是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出事前刚刚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

近年来,我国医患之间的纠纷频繁发生,双方的冲突频繁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的同时,暴露的是医患矛盾机制的低效和公信力缺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院和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风险意识和维权观念薄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难以应对的医疗纠纷。客观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有效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尤其是杜绝恶性纠纷事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 164件,1997年为10 117件,1998年为11 175件,1999年为22 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系的焦点。(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

仰,为何这些年的从事环境、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患者的过度担心与不信任

传统的医患关系在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崇敬、期待、依赖、感恩的求医心态。生病需要医治,只要是医生,患者可以完全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医生和医疗机构,安心地接受治疗,即使是人民公社时代的“赤脚医生”也为人民群众所信赖。但是现在却大不相同,一旦自己或家人生病,患者一方首先想到的是要到哪一家医院“最好”,找哪一位医生“最可靠”。担心医院有没有先进技术,担心会不会遇到庸医。于是乎,打电话找朋友、托人情,想方设法要找到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人,哪怕是一个保洁工,以为这样才可以放心的去交款,踏实地去医治。生怕被庸医耽误病情,生怕被没有资质和医德的医院骗钱,这种求医心态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心理一旦不恰当地被扩散为一种盲目的“集体无意识”,成为“病态”的社会心理,其后果是即便到了正规的大医院,求医者依然要“找人”。不言而喻,这种求医心态及其行为必然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制度和秩序。

(二)医患之间的戒备心理

在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互存戒备,即便是通过熟人介绍也是如此。病患每天对着一日清单仔细核对,医生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怕那一句话、哪一个动作惊动了对方而招来不测。某医院一位通过熟人入院的患者,为一次可做可不做的重复检查与医生发生纠纷,并据此判定,住院期间的8成检查为过度检查拒付费用。2009年7月,62岁刘姓患者在晨练时不慎摔倒,造成右脚外踝骨折。朋友的孩子在医院工作,在朋友的安排下他住进了朋友孩子工作的医院,施行了外踝内固定手术。住院10天,费用2847.70元,其中各项检查费用1106.40元。由于是熟人介绍,年龄较大,医生较为重视,患处拍片检查以外,医生又为他做了心脏B超,头颅CT等,以排除其他部位可能造成的伤害。然而,出院结账时刘患者觉得检查费用太高,指出自己伤的是脚,为什么要做心脏B超,称已经咨询过其他医院医生,这种检查是可做可不做的,除了伤处拍片120元、常规生化检验117元是必须的,其他近8成检查都是过度检查。主管医生则认为,伤处是在脚,但摔倒致伤有可能会波及头部、腹部、胸部等脏器,加上年龄较大,心脏功能不佳,熟人介绍更需慎重,详细的检查是必须的。通过协调,刘姓患者只同意支付550元检查费用。这个案件的起因,首先是医生的过度小心,生怕遗漏病症而全面检查,结果是医疗费用增加,导致病患不满,好心办成了坏事。

(三)医护人员的压力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这是以人为本的形势下,医疗行业倡导的服务理念。医院的规章制度也表明,病人是“上帝”,必须待病人如亲人。地方政府的特设机构也经常明察暗访,小报记者更是频频光顾,索取新闻。随着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媒体不公正地报道、网络片面舆论渲染更是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偏见,媒体、网络成为了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医患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催化剂。医护人员在尽心服务的同时还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提升“政绩”,搞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诸如创建放心医院,创建等级医院以及应付各种检查等等。医护人员没有星期天,他们每天都有巡查病房的义务,每天都要为他的病人作最好的治疗。无论他是庸医还是专家,全心全意治病是他们的最低准则,能否使病情好转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这些压力源自自身给予的责任、病患无限制的需求、医疗管理和有关监督部门带来的看似重要而实际无必要的工作量。一些患者急于求成,言谈中充满怨愤和责难,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医患之间似乎成为敌对的双方。2006年5月,某医院心内科一位护士在护士站整理病历时抛送病历夹,响声过大,惊扰了路过的一位心脏病患者,病员回到病房后,感觉胸闷、心悸,且不断加重。虽经积极抢救,最终还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在路过护士站受到响声惊吓,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制造响声的护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此向医院提出索赔,各项费用18万元。通过调解,医院支付了6万元作为补偿了结。此案的出现虽然极其荒唐,他却反映出当前医疗环境的恶劣,处理的结果也以医院的妥协告终。试想,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医护人员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优服务?

(四)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缺失

医患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争取各自的利益,在不危害对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本属正常。病患希望少花钱、用好药、康复快,医生希望效果好、副作用少,医院得到正常的利润收益,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部分病人依托公费医疗,向医生提出治疗以外的费用开支要求,迫使医生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骗取医保费用。也有部分医生利用手中的权利,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搭车开药,为自己牟利。更有甚者,和医药代表共同牟利,不顾病情,大量、超量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辅助治疗药品,赚取额外回扣,导致治疗费用巨大,加重患者和社会负担。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不容忽视,它说明了医德在眼前狭隘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失衡甚至缺失!

(六)专业医闹

曾几何时,“医闹”一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早期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导致病患处于弱势地位,医疗事故的鉴定大多由医疗行业的专家在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参与下进行,部分事故的鉴定确实因为不应有的倾向而出现偏差。随着医患纠纷的不断增加,这种偏差也在增加,并通过媒体或人际交往的传播而扩大,这种偏差导致公众产生了错误认识:即通过正常途径维权得不到相应利益的补偿。加上社会上的一些闲杂人员,利用事故单位求

稳、怕张扬以及主管领导花钱消灾的思想,与病患联手采取非正常途径,通过阻挠医院正常开展工作,威胁当事人、恫吓单位主管等手段,迫使事故单位支出不合理的费用来解决医疗纠纷或事故。有的地区医闹已经发展到有组织的专业团伙,专门从事代为解决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勾当,严重危害当地医疗安全与社会稳定。2009年8月,27岁王姓患者夜间骑摩托车撞击路边水泥杆,导致骨盆骨折、头颅骨折、脑硬膜下血肿。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由于伤势严重,手术创伤较大,预后难以估计,特别是颅脑损伤,病情急转直下的情况更为多见。即使康复出院,后遗症也在所难免。医院按常规下发病危通知、特级护理。手术后36小时病情出现恶化,患者出冷汗、血压快速下降、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尸检确认:患者系脾脏包膜下出血,包膜突然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为医护人员疏忽检查导致的医疗事故,医院一边主动积极地帮助家属处理后事,一边通过法律顾问商谈赔偿事宜。在院方与家属即将达成协议的时候,情况出现变化。死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要求将赔偿标准从27万元提高到80万元,使谈判陷入僵局。此时,医院的大门被花圈、条幅封堵,院长办公室、治疗科室出现大批闲杂人员,阻挠医院的正常工作。当地派出所民警在对现场人员进行了解后,确定其中的多数是当地的团伙势力成员,认定这样的场面是患者家属与团伙成员合谋制造,是典型的医闹。他们对参与医闹的主要成员进行劝诫,同时增加警力,防止出现骚乱。医闹持续4天3夜,遗体在殡仪馆存放1年零3个月,直到2010年底,医院最终以赔偿50万元结案,给医院造成极坏影响,正常医疗受到严重干扰,经济受到较大损失。

医患关系如何处理

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转变“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将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用过硬的技术来减轻患者身体的病痛,用真诚的服务减缓患者沮丧无助的心理,用尊重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和医务人员处在同等地位,用人性化的关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时刻不忘对患者说一句“我的治疗需要您的配合”,使医务人员和患者站在同一战线上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一点在糖尿病患者及尿毒症患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深刻。让患方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

患方是来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让患方转变观念需要医务人员的不断渗透。医院是实施有偿医疗行为的机构,而非福利院。医疗技术的提高需要新技术的开展和新设备的使用,而这些势必会增加患者的日均费用或者总的费用。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医务人员知识的更新及患者个体的差异,使得即使是专家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医好所有病人的疾病。让患者理解医务人员所实施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

加强医患沟通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

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机构在服务上有些缺陷,患方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高医疗技术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

医疗技术是产生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医务人员首先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让患者取得疾病的控制好转和相应的健康指导,这是取得患者信任的第一要素,对所接诊病人的相关疾病无论是否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都应将此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好,在此基础上多与病人交流,告知相关疾病的治疗、保健及可能产生后遗症损伤等方面的知识。即使自己的知识一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也应该积极请教自己的上级医师,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医学网站,尽己所能为患者提供较高的医疗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处好医患关系的根本

要有良好的医德,医德的最充分的体现是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应以换位思考顾及患者的需要,比如尽量减少病痛、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好疗效。医生的治疗不仅是医治疾病,还包括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技巧沟通交流,与患方成为朋友。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一切由于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拖延、差错、事故,积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

改善基础服务设施也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重视医院的基础服务建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医院是病人接受治疗的场所,在这期间,医院就是他们暂时生活的居住地。舒适的医疗环境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医患关系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医院开展“微笑服务”,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它足以弥补医院在某些方面的欠缺,让病人感觉医护人员就仿佛是他们身边的亲人,努力为自己的健康所奔波劳累。

结语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应当大力推进医疗改革,坚决杜绝医闹、努力坚持公办医院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与此同时,更需要医务人员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真诚的心理沟通经营出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以理解宽容的心态接受治疗,尽可能地减少本该避免的医患纠纷。相互的信任、理解和尊重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和谐的医患关系将造福每一个人。

浅谈医患关系

组长:李政组员:李小溪

张丽涛 赵菊芳 赵月

刘海荣

2009501010111 2009501010130 2009501010137 2009501010146 2009501010114 2009501010127 09级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第五篇:浅谈医患关系

浅谈医院给我们的感受

医院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的会生病,因此,对于医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每个人对于医院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冰冷、压抑是医院的代名词,有的人认为时常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是医院的一大特征,还有的人认为医院似乎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时时充满着爱,刻刻充满着温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无论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都需要我们用一颗诚挚的心来仔细察看,细细感受,慢慢认识。每一个机构都由一个个部门组成,医院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同样也是。住院部,门诊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无论是住院部还是门诊,都从各个不同的疾病类型再次划分。不同的区域给人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当你站在妇产科门口是,你的周围是一个个焦急同时又满含喜悦的颜色。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时那种奇妙而又美好的感觉。想象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让你顿时就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快乐。每一个新生命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给医院带来了一份希望,让这个地方充满了爱。当你走进急诊室,你会感受到一种沉闷,压抑的充斥着整个房间,这里是每个生命发生突发状况的转折点。不禁让人想起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至理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在与病魔做着殊死搏斗。活着或是死亡有时就在那一念之间。也许那么一瞬之后,一个生命得到了延续,也许那么一瞬之后,一个生命走向了死亡。这是一个考验生命顽强度的地方,一个重病的病人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生命的伟大,一个生命的坚强。那些重症病人满身插着管,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你唯一能听到的,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他微弱的呼吸声,一吸一呼演绎着生命的强大,有什么困难能比努力活着延续生命更难呢?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活着就是力量,努力活着就是一种精神。

医院就是一个极喜极悲的地方,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在体验着绝望,发生温情的一幕时又在上演着离别的情形。珍惜生命,积极乐观,努力向上,学着热爱生活,何乐而不为?

下载医患关系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患关系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患关系范文大全

    医患关系 1.概念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形式。 2.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1)言语形式的交往:即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医务人员应当注意自己的......

    医患关系浅谈

    医患关系浅谈 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一名临床医生,就不得不面对临床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在现今有医生与患者关系紧张、医生与患者纠纷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更有必要了解医生与患......

    浅谈医患关系

    浅谈医患关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信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也随之改变。下面我就其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医患关系是医......

    浅谈改善医患关系

    浅谈改善医患关系 浅谈改善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

    医患关系社会调查

    专业班级 09级护理管理学专升本 护理管理班(5班) 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调研报告 〔摘要〕 目的: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法:调研组按建设和......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矛盾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医患互信,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

    如何搞好医患关系(本站推荐)

    如何搞好医患关系—防止医患冲突的发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 吴任钢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PPT3显示的是一家医院门口,医务人员不堪忍受医闹,集体拉开横幅“惩治凶手,打......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罗朝亮 调查时间:2008年9月10日-2008 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 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