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制度改革[精选]

时间:2019-05-13 00:0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制度改革[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制度改革[精选]》。

第一篇:医疗制度改革[精选]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题

【背景材料】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习题】

请你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围绕“农村医改中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立意正确。字数800—1000 字。

【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 确保农民病有所医

——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过显著成就,也走过一些弯路。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表现在: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等。一个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健全与否,是关乎国民健康和社会兴衰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 大局。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医改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要强化责任,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医疗资金的投入,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差距,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其次,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体制各项体系制度。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最后,政府要重视医学教育的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服务;要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要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大医学教育投入,采取多种培养方式,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加快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长期的任务,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农村医

改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系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任重道远。

点睛论点

文章站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高度,提出“确保农民病有所医”的观点,进一步紧扣题目要求,进而具体深入分析提出“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观点,既有-----------------------Page 2-----------------------

较高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主题,避免了虚无空洞。以二级标题设计论点,写作过程中递进式论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妙言隽语

1.我国现阶段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2.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医改中的主导作用。

3.加快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民心所向、民生所系的内在要求。

■文章点评

文章结构完整,脉络层次清晰,观点鲜明。通篇内容贯穿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主线进行叙述,内容详实具体,论证得当有力,结尾总结全篇,可谓佳作!

第二篇: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现行医疗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看病难,看病贵,具体表现为:1)医疗设备陈旧;2)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重的浪费;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职工甚至得不到应有的基本医疗保障;4)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

二、原 因

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

第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据统计,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

第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第五,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大部分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不管,任凭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

第六,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当下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督办法。

三、对 策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能理解为政府卸包袱、减负担,搞市场化、产业化,更不是“民进国退”。

(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四)、依法行政,实施行业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群众医疗安全。

(五)、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既要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良好的服务、诚实的劳动和高超的技术,获得较高的报酬。

第三篇:关于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

电气093 邵康康 2009081109 摘要:如今正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农村。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成功与否关乎整个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农村 医疗 改革模式 立法改革

正文: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由政府通过制度设计与维护、基金筹集与管理、卫生维护调控与监督的,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医疗保障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也逐渐完善,但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却显得相对缓慢,尤以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突出。我国有将近9亿农民,而这么庞大的人口看病问题却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瓶颈。本文将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浅论其改革措施。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通过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从1955年起,合作医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截止1980年,全国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到1985年,实行合作医疗农村基层单位从90%(生产大队)锐减到5%(行政村)。

2003年以来,随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着成效,2006年国务院在转发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上涨,但还不能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村的医疗条件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村医疗条件问题。我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医疗知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事故。2002年,全国报告新发的肺结核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农村地区多发的血吸虫病、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这些地方病多发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生产、生

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的费用问题。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医药费用飞速上涨和疾病谱的改变,农民以家庭来应付疾病风险已显得力不从心。据1998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87.4%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由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37%的患病农民平均住院费用达1532元。据国家统计局年抽样调查,当年我国33.5%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6个省(自治区)的农民纯收入不足1500元,农民一旦生病住院,一年所有的收入还不够。局部地区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50%,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现在的农村医疗保障费用都是由政府出纳,而单靠政府财政确实有点勉强,现在的医疗费用又却不断上涨。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第三、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问题。政府很难明确居民的医疗情况,这样一来,有些人需要医疗保障却没能得到相应的保健,而有些暂不需要的却得到了过多的保健服务,这其中难免有因利谋私现象。所以政府管理机关的人员需要进行监督,这就要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关,不但可以鉴别医疗保障问题,还可以辨别是否有违规现象。而如何成立这个监督机构又是一个问题。政府要筹集资金,然后用掉这些这些资金,筹集了多少,用掉了多少,用到哪了?就算用到点上了,但如果效果不理想,大众舆论会怀疑是资金被私吞了。正是存在这些问题,政府要将仅筹集的资金用到医疗保障事业这需要监督。总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管理缺陷,不能单靠政府来管理。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

根据上述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缺陷,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合作医疗为民办公助最基本的模式,同时应适当进行改革。现阶段的农村医疗合作主要有民办性和公助性两个特点: 民办性。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缴纳一定的保健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来自集体经济,源于集体经济的公益金;医生和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由集体经济支付;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的提供由社队财务支出和拨款。公助性。政府利用其资金积累优势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包括公社和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农村卫生网络,政府拥有所有的医疗机构;医疗基金一般有生产队、公社、县政府及相关机构管理;对地方病预防的资助;培养农村医生等。所以对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民办方面:要体现自主性,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为辅,政府适当支持(建立之初,集体、国家的支持、投入可适度加大)的基本原则。过去,对农村医疗保障缺乏信心的一种观念是:农村经济力量薄弱,难以使农民承担缴费义务,这实际是一大误区。农村医疗筹资的关键是对农民进行组织和引导,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实际具有迫切的医疗保障的需求,而且经济负担能力并不大,通过引导和宣传(一些地方通过实例现身说法),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也能够做到民办为主、自主缴纳。第二、公助方面:一是在体制上要确立健全的农村医疗管理机制、理顺关系;二是在资金的资助上,既要满足特殊对象和公共卫生的资金需求,同时维持对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地投入;三是农村药品供给、流通的管理,对药价实行市场指导,宏观调控;最后,抓好农村卫生保健,搞好疾病预防,提高农村的综合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改革模式可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

模式一:福利-风险型。小病合作医疗,大病住院统筹医疗,既保大病也保小病,曾一度被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二:风险型。大病住院合作医疗,即保大病不保小病。这是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

模式三:小病合作医疗,即保小病不保大病。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初始实行第二种大病住院合作医疗,以后时机成熟,过

渡到既保小病又保大病的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较为适宜。这种模式既照顾西部农民的缴费能力,又对西部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还不丰厚的实际有所考虑:通过积累有限的资金,解决重大疾病对农民生存的威胁,可使因病致贫的现象迅速减少,使农村合作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费的改革

从一些已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看,大多以乡或村为单位实行统筹,参加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情形,就可能使筹集的资金入不敷出,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同时,由于乡村统筹经营成本比较大,自己筹集、自己支配、缺乏监督,很难保证资金不被挪作他用。有关专家认为,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缴费有限,加大缴费人口基数,实行市、县级统筹;条件成熟时过渡到省级统筹,能较快、较多地筹集到资金,则更切合实际。以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来源得到保障。

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的改革。

第一、要确定救助对象。应包括:农村“三无”人员(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和其他特殊救济对象中的患病者,如:因自然灾害而致伤病的农村灾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在个人患重大疾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有关其他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有困难的人员等;以及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和孤老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中的病患者。

第二、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灵活的救助措施,如医疗减免、临时救济、专项补助、医疗救助基金、慈善救助等;建立经申请到由有关组织审核、审批等一套规范的程序来保障落实。

六、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立法改革。

第一、应尽快出台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具体法规,以指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建立政府、单位、个人三者参与并分担责任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层次是政府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二层次是商业性的医疗保险;第三层次是医疗社会救助。根据这种要求和安排,国家首先应专门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以规范农村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第二、加强农村的其他卫生立法,为构建城乡和谐、完整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法治基础。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立法存在层次普遍偏低、缺乏基本法律;地方法规较多,颁布时间较长,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应尽快对农村卫生立法进行归类、整理、修订、增删与完善,为整个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立法建设打下法治基础。

总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和衰退。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使得农村与城市的许多方面差距跨扩大。“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医疗保障问题不解决,农村就难以繁荣起来,中国就难以富强。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对过去合作医疗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虽使许多农民现在确实得到了不少实惠,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它也存在许多缺陷,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要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够长期发展的话,就必须弥补它的缺陷和不足,在实践中完善,不断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为农村居民服务的原则。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就像新中国的建设一样,希望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从此能够走上正道,提高中国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壮大中华民族!

第四篇:医疗制度改革经典案例——神木医改(范文)

神木医改

背景:

2009年3月1日,地处陕西最北部的神木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全民免费疗”的医疗改革措施,此举也引发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再度关注。而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也为此后更多地方推出医疗改革提供了借鉴。因为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陕西省神木县,在一夜之间名扬全国。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政策的实行,成为了一项“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煤炭探明储量500亿吨,属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人均GDP高达6.87万元,财政总收入72.2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92位,西部第5位,陕西省第1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神木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成为全国医改格局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神木县的发展是从采煤开始的,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财政富百姓穷的现象还是普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过核查原有数据,医疗预算,搜集国内外相关信息,走访各部门、医药单位及企业。终于在2009年3月 1日颁布了《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在之后的九个多月以来,这项被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了的确让全体神木群众真正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实惠。

改革的举措:“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包括三项基本内容 :改革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实施覆盖城乡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施门诊医疗卡制度。

具体来说:

1.设定点医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在公共医疗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选择服务的提供者,政府通过制定竞争机制,按照医院条件选择定点医院,对县里评选的1家公立和7家民营医院作为“全民免费医疗”的定点医院实行动态考核,不达标要求被取消资格;

2.施行设定起付线的住院报销制度,乡镇医院报销起付线为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为400元,县境以外的医院每人次3000元。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患者自付,以上的费用全额报销。住院可完全报销的范围包括一般费用,特殊病情特别治疗的可以报销70%-90%,每人每年的医疗费用最高可以报销30万元。还将其他医院不提供报销的医疗项目也纳入了报销之列,比如安装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等等。3.实行门诊医疗卡制度,城乡居民每人每年给予100元门诊补贴,职工基本医保卡延续原政策,门诊卡超额自付,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4.施行转诊制度,基本医疗实行就地、区域、逐级转诊,是确保基本医疗全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卫生经费高效率、总经费不破盘的最基本制度

5.覆盖范围:神木县范围内参加医保的神木籍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不予享受免费医疗。6.组织机构: 康复工作委员会,跨部门的领导机构,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 康复工作办公室,作为管理机构统筹协调 县医保办和合作医疗办执行

7.监督体系:政府管理卫生局,卫生局管理康复办,康复办对医保办、合疗办、定点医院进行管理,监察大队独立对定点医院进行外部监督。起到分散权力、强化管理的效果;同时,利用“网络控制医师医嘱药费”、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等多种先进的监管方式,提升了监管的信息化程度,降低了权利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了医改平稳的进行。8.资金筹管:收支分离,管用分离

全民免费医疗基金组成为:

(一)县医保办收缴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二)县合疗办收缴的合作医疗基金;

(三)社会募捐的资金;

(四)县财政拨付的资金。

全民免费医疗基金由财政局社保科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具体由医保办和合疗办根据全民免费医疗支出需要报康复办审定后,财政局社保科予以及时拨付。9.费用管理:

费用结算:门诊医疗费用一般由个人门诊医疗卡支付,县医保办和合疗办按月结算。老红军、慢性病等的门诊费用由县医保办和合疗办按规定报销。

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自付,待出院后按规定到县医保办或合疗办报销。县医保办和合疗办采用“直通车”方式报销住院费用。

改革医疗付费方式: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缓解医疗机构经济压力,二.合并县中医院和县医院,整合人员设备等资源,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缓解医疗机构的成本压力,打消“以药养医”的念头

三.政府通过招标定点生产或者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降低药价

四.彻底取消“以药养医”的体制,政府补贴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

五.建立了总费用调控机制、单病种定额付费制、人均总费用限额及对定点医院资格进行动态审定,并通过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所有的县乡医院纳入一个统筹管控平台,对服务质量进行细化控制,促使医院自觉改善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使得“以药养医”无空可钻。

定性评价:神木医改并不是人们理想中的免费医疗,其核心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全民医疗保险”,是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走全民医保,但让政府在医疗中扮演主角;公立医保机构代表参保者的利益向各类医疗机构购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走向市场竞争。所以神木医改应该是全国医改方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险运作模式。形成了以民营医院(市场化)为主导,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医保制度。

成功之处(可借鉴之处):

1.统筹农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

2.公共医疗服务引入竞争机制,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医疗事业的市场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标志着政府职能从管制向服务转变,从而基本实现了医疗服务中的管办分离

3.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传统的医疗模式中都是医生开方,医院拿药,病人付费。神木改革中,通过公共财政中落实补需方的原则,大力推行医保供方付费改革,尤其是对于收费较多的住院服务开展改革。基本药事服务政府定价政府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取消以药养医体制,保障财政绩效,严格费用控制,实行用药三级审批制度,药品费用月报制度,药品费用日限额制度和推行合作医疗稽查制度。

4.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收支,管用分离,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实行三级公示和二次救助。

5.扩大医保受益范围,把门诊列入了报销范围,制定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并提高了报销比例。

6.神木实施的全民免费医疗,在制度上彻底打破了以往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医疗保障待遇不同的局面。农民和城镇人享受到了同等医保待遇,每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钱,就可享受个人只承担10%费用的医疗服务。这种城乡并轨,待遇一致的卫生资源’公平分配,真正体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公益性,公平性。

7.将民众的购买力从医疗费用中解放出来,间接拉动了GDP的增长。减轻民众负担,提高政府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有利于后续政策开展。

8.实行定点医院动态管理机制,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台竞技,监督与淘汰不合格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为防淘汰,非定点医院争取成为定点,都会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9.神木医改以监管规章为依托,监管机构为先导,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进行监管,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公正。10.控制诊疗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11.建立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12.高财政投入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地区医疗资源总量的根本力量

存在的问题: 1.费用控制标准和报销比例皆有政府单方制定,在缺乏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科学性难以有效保证。

2.长远看来,政府主导的竞争机制,是否能稳定而积极的运行,尚需观察。

3.由于地域发展差异,以巨额财政投入支撑医疗系统运行的做法,短期内难以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

4.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5.相关医改的法律法规,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边实施边完善的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6.医院报销运行方面,缺乏发票审核机制及财务核算方面存在弊端。7.各医疗定点医院缺乏有效协调

8.广大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公共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差。

9.城乡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相同,会导致乡镇卫生院病源流失,而遭到淘汰。这就要求坚持定点医院与转诊制度

10.定点医院制度导致非定点医院门可罗雀,人员设备等资源闲置,非定点医院为了升级成为定点,定点医院为了不被淘汰,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也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

11.导致参保居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产生有病看不了,病好不出院的局面。进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同时也反应出了医疗服务的不足

12.求医潮涌入定点医院,政府财政出现紧张。

13.医疗条件和质量上的不成熟,费用控制严格挤出医生的部分灰色收入,同时工资水平不变,工作量却增加了。医生压力大,矛盾多

1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相对脆弱,全民免费医疗政策下,神木医疗体系疲惫不堪,医疗资失控性短缺,重治疗轻预防依然存在,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神木体系难以应对

15.政策设计不合理,报销范围过广,难防道德风险。免费激励下,医生和患者都存在过度占用政府财政享受医疗服务的倾向,这种合谋会带来逆向选择,财政入不敷出,最终政府陷入两难境地。也不利于居民健康维护 16.有限资源高度竞争,催生腐败

17.免费医疗服务只面向当地居民,导致结构性不公正,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二是居民内部个人关系,行政权力,信息不畅的存在,会造成机制性不公正

18.财政预算缺乏合理规划,一方面公共医疗费用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其他科教文卫支出受限

19.缺乏付费约束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单病种付费制度和患者可以免费接受医疗的程度,住院期限。

20.公共卫生属于公共产品,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他医疗服务属于私人产品。没有区分卫生服务的产品的性质,导致公共产品搭便车现象出现,进而导致公共资源不足或者浪费,私人产品不该纳入政府负担范围,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的出现

21.缴费机制有欠缺,患者先垫后付后报销,对经济状况不好的居民有困难。应该开辟绿色通道

措施(建议):

1.区分卫生服务产品的性质,分类负担

2.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解决流动人口异地医保问题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设定费用自付比例,引入中介组织如强制个人购买保险,约束医院,强化单病种付费约束机制,达到付费限度不出院自费,加大惩罚力度

4.按人头付费给定点医院,费用包干定额,防止医院提供不好的医疗服务和索取过高的价格。

5.设立基层,乡,县,三级转诊制度,分流患者,合理分配资源,防止县城市医院患者过分集中。

6.对所有医院实行同治同质,同价,公平对待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

7.充分发挥康复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指挥的作用,保证政策统一性,目标同一性

8.建立健全筹资机制完善基本医疗和基本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制度提倡预防为主,小病及时治疗大病进医院 9.坚持定点医院和转诊制度

10.加强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培养全科医生 11.加大立法力度,以法律形式来规范免费医疗政策的推进工作 12.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完善后备人才

13.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全民免费医疗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14.提高公民的医疗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素质

第五篇:全省经验交流材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赤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2010.10.15)

我市卫生系统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4家,干部职工3045人。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家,分别是乡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这16家基层单位共有在职干部职工846人。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牢牢把握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近3个月的时间扎实稳妥地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勇敢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和挑战

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卫生事业的发展遭遇人才瓶颈。多年来,我市卫生系统的人员编制就一直被冻结,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后备骨干力量无法留住,医学类本科生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合理的人才梯队难以形成。加之基层单位职工待遇普遍较低,在编在册人员中的业务骨干流失严重,高峰时期有近140名业务人员外出打工,占正式在编人员的20%左右。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基层单位技术力量下降,而且影响部分有执业资格的在岗职工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基层单位的正常运转不得不依赖临时人员来支撑,医疗安全隐患极大,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频发。由于体制原因,一些年龄偏大、身患疾病要求内退或病休的医务 1

人员因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待遇无法保证,上访现象时有发生。

旧有体制的弊端直接造成了用人机制的不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迫切需要落实人才保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也就成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对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改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虽然在改革进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也清醒地认到: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搞活用人制度等方面的一次机遇。因此,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积极稳妥地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二、以人为本,稳慎操作,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到人员的编制、岗位、补偿、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政策性强,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医改全局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稳慎操作、兼顾各方、确保稳定”的原则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使无情的改革得到有情操作,实现了稳妥有序的逐步推进。

1、吃透政策、摸清情况,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方案。首先,我们组织专班逐家进行摸底调查,对各基层单位辖区人口、服务半径、业务收支、人员配置、临时工使用、岗位需求以及停薪留职与内部病休等不在岗人员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指导基层单位合理设置岗位,为下一步合理核定编制以及制定改革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我们认真领会政策,对鄂政办发[2010]34号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台了《赤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赤壁市卫生局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两个操作性较强的文件。我们根据自身实际,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在实施规定的五种分流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内部病休分流方式。对不符合内部退养条件,但长期患有精神病或重度慢性疾病,确实不能胜任日常工作的正式在册人员,经本人(精神病人可由其监护人代理)提出申请,单位审核同意、报卫生局审定并组织医疗专家小组鉴定通过后,可实行内部病休。考虑到三年过渡安置和支持学习深造有可能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流失,加之正式人员分流压力不是很大,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际情况,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在这次改革中我们没有考虑三年过渡安置和支持学习深造这两条分流措施。

2、稳慎操作,逐步推进,确保按期完成改革任务。在实质性操作阶段,我们分步骤做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清理清退临时人员。我们安排局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保,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履行手续,兑现经济补偿,使清理工作和谐有序地进行。同时按照法定程序迅速通知外出打工、停薪留职的正式在册人员回院上班,补充临时人员清退后的岗位空缺,确保业务工作不受影响。二是合理设岗。按照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的意

见》(鄂编发[2009]26号)精神,结合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现状,市编委对我们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按最高标准1.4‰核定为714名,我们按照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半径、实有在职人数、实际工作量、近期发展规划等情况合理核定编制数,指导各基层单位在卫生局核定的编制数范围内合理设置岗位。同时,我们预留了8%的岗位(57名)用于人才引进。此次设岗系按核定的编制数657名为岗位总量进行设置,结构比例不尽科学,今后我们将通过自然减员、调出、转岗或解聘、招聘等办法逐步化解,使之达到标准的结构比例。三是开展正式人员竞聘。各基层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人员竞聘方案》,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择优聘用。在竞聘资格审查上,我们严把关口,防止人才流失,对身体健康,有执业资格的竞聘对象必须要求参与竞聘,不允许其主动选择安置和分流。四是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分流工作。人员安置分流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政策衔接,以人为本,改革无情,操作有情”的原则,做好落聘人员的安置分流工作。内部退养和内部病休人员按照市里文件精神确保规定待遇得到落实,落聘后自谋职业人员和清退的临时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其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落实好经济补偿等相关待遇。

三、完善配套,落实保障,巩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

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是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是实现绩

效工资的前提。我们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同步开展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期工作。上半年,我们通过对全市1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9家公共卫生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掌握了人员结构状况,基本收入情况和津补贴发放情况,按在编人员、人事代理人员、退休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员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测算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情况,协助人事部门做好了全市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调查摸底,科学制订了《赤壁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测算出我市“两类单位”工作人员年均绩效工资水平为12803元。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3家基层卫生院和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给予6%的政策倾斜。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上,为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分配要素,我们将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按6:4标准核定。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后,于今年10月份起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正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实施后,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年均工资水平可达26243元,较改革前年人均增资2343元,较好地保障和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调动了在岗职工的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改革的胜利成果,我们把“完善配套、落实保障”作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认真实施。一是迅速建立起市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工作人员考核的两级考核体系;二是

加强在岗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素质;三是按照以钱养事的方式,将基层单位的后勤社会化服务纳入制度化管理,确保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对亟需的空缺岗位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五是进一步做好基层单位院长(主任)的选拔任用和监督考核等工作,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在这次改革中,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计分流各类人员189人:其中正式人员74人(落聘后自谋职业28人、内部病休14人、内部退养32人),临时人员115人,实际聘用657人。改革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更具活力,年龄结构逐步合理、专业结构比例达到理想状态。通过改革,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骨干人员,杜绝了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务工现象,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调动了基层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入了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了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的用人机制。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留住了人才、稳定了队伍,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较好的预期的效果。

下载医疗制度改革[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制度改革[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卫生局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积极推进用人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制......

    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赣人社字[2011]215号 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机构编制......

    大丰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小结

    大丰市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小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市切实......

    洪湖市全面完成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洪湖市全面完成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洪湖市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通知》(鄂政办发 [2011]61号)精神,因地制宜,积......

    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县长讲话(五篇范文)

    在全县基层医改推进暨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备受各方关注、关乎百姓福祉的重......

    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写写帮整理)

    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意见 为进一步增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机与活力,加快全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设区市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印发......

    2017户籍制度改革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2017户籍制度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