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改革

时间:2019-05-15 06: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薪酬制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薪酬制度改革》。

第一篇:薪酬制度改革

相关人士称,《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或将在一个两月内正式公布。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审议通过《方案》,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对《方案》进行了审议。

《方案》核心在于,下一步央企高管薪酬将采用差异化调控的办法,其中由中组部、国资委等方面任命的拥有行政级别的央企高管——尤其是金融类央企高管,将会有较大幅度的降薪、限薪。

不过国资委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所谓“薪酬将削减至30%”的说法并不确切。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则表示,此轮改革绝不是单一降薪,也不是一刀切。苏海南曾受邀参加前期相关部委对《方案》制定的讨论。

本轮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确定了“完善制度,调整结构,加强监管,调节水平,规范待遇”的原则,苏海南说,所谓完善制度,就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央企类型,结合不同的央企高管选拔任用,制定、完善薪酬差异化制度;调整结构是要明确在央企高管薪酬中,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各自占多大的比重,这是和差异化薪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强监管是指中央有关部门要对政策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督检查;调节水平是指调节不合理的偏高、过高的央企高管薪酬水平;规范待遇则是要把薪酬之外,央企高管在履职待遇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堵死,使之规范化、公开化。

上述人社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尽管现在部分央企特别是海外上市公司,为了安抚投资者,对外披露的实际上是高管的名义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之间还有很大差额,这也是央企上市公司在财务上要处理的难题。据悉,本次《方案》中对此也有表述,既要求上市央企高管的薪酬要公开,而且还要及时公开实际薪酬。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央只有实施强制国企对外公开高管薪酬,才能对国企高管、央企高管中的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真正起到调整、限高的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先后启动多轮央企高管海选,目前央企中有许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高管,2004年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这类负责人的薪酬,可根据人才市场价位,采取招聘和应聘双方协商的方式确定。预计本次《方案》也会确定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除了限薪、降薪方面的差异化调控以外,本次《方案》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央企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目前央企负责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此前国资委发布的《暂行办法》中,虽然明确央企负责人薪酬构成中包括中长期激励单元,但具体激励办法一直没有出台。

2009年,人社部曾会同中组部、财政部、国资委等方面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在央企中实行“中长期激励”,但由于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任期规定未作调整,中长期激励政策也就没有在央企中开展起来。此次制定的《方案》则明确,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据介绍,新增任期激励收入的目的是引导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企业长远发展,防止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任期激励收入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的不同等次确定。

上述人社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国外大型企业,尤其是进入世界500强的国外企业,多注重对企业高管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而目前央企主要负责人的一个任期最长是3年,属于短期激励,在股权激励方面更是滞后。

因此他认为,在对央企高管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降薪的同时,下一步将首先在国有银行领域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并推出股权激励试点,等待试点成熟后,将进一步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行股权激励政策。

经济观察报获悉,由财政部制定的国有金融企业员工股权激励细则已经基本成型,预计在公布国有银行股权激励试点之前,该项政策也将正式颁布

第二篇: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有力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根据集团公司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指导意见,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集团公司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指导意见为指针,坚持以安全、效益为主导,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通过薪酬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形成有序竞争的激励机制原则。

(二)坚持薪随岗变、配套改革、稳妥推进的原则。

(三)有利于人才资源优化配置,逐步与人力资源市场接轨的原则。

(四)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高贡献人员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的原则。

(五)员工工资与单位工资指标、安全、生产、效益、个人业绩挂钩的原则。

(六)员工工资增长“两低于”的原则,即员工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单位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员工与劳动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率,使员工工资不断增长。

三、工作目标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结构工资体系

根据集团公司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指导意见,调整工资结构,建立“基本工资+绩效奖励工资(安全奖+生产奖+煤质奖)+辅助工资”的岗位绩效工资体系。以经济手段保安全、促生产、提效益。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科学、细化、量化的绩效考核办法,实现全员工资与单位工资指标、安全、生产、效益、个人业绩挂钩考核,通过考核挂钩,使员工收入能增能减,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三)实施岗位绩效奖励工资,构建安全和效益的压力与责任传导机制,达到安全风险全员共担、经济效益全员共享的目的。

四、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一)薪酬分配体系要结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进行设置

1.根据职务(技术等级)晋升序列,分别设置不同的工资水平,拉开不同职务(技术等级)员工的收入差距,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科学合理地设定不同职务(技术等级)间的工资差距。管理类、专业技术各职级间的工资差额设为40—780元,操作类各技术等级间的工资差额设为30—400元。

(二)建立岗位绩效工资体系设置3个工资单元,即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安全奖+生产奖+煤质奖)、辅助工资。

1.基本工资为员工达到规定出勤的工资。

2.绩效奖金是指与单位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个人业绩挂钩的工资。

①安全奖励性工资是指与单位安全效果、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整改情况、个人安全行为和出勤挂钩考核的工资。

②生产奖励性工资是指与单位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考核的工资。

③煤质奖励性工资是指矿与公司煤炭质量完成情况挂钩考核的工资。

3.辅助工资指各类津贴。主要有(1)工龄津贴2元/年。(2)井下津贴:采掘为18元/工、井辅为10元/工、机关安全生产管理为18元/工、机关非安全生产管理为10元/工。(3)中班津贴:4元/工,晚班津贴6元/工。(4)工人等级技术津贴:①采掘大工初级,月标准为150元;采掘大工中级,月标准为200元;采掘大工高级,月标准为300元。②矿井电钳工技术等级津贴标准:电钳初级,月标准为100元;电钳中级,月标准为150元;电钳高级,月标准为200元。(5)工程专业技术津贴:技术员600元/月,助理工程师800元/月,工程师1000元/月,高级工程师1200元/月。(6)采掘班长津贴210元/月。(7)其它津贴标准按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三)岗位绩效工资套改 1.岗位与工种的划岗归级

以集团公司《操作类岗位及工种设置表》和《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职级对应表》为蓝本,对公司现有的122个岗位(管理类岗位13个、操作类岗位109个)进行划岗归级。其中操作类岗位共设九个岗级(多经三产共设六个岗级),具体归类情况见《湘永矿业有限公司操作类岗位及工种设置表》;管理类共设五个岗级、专业技术类共设四个岗级。

2.同一岗级内工资档次划分与套改

(1)操作类:同一岗级内设1、2、3、4、5、6、7、8档,共8个档次。各岗位(工种)一律以原岗位技能工资标准对应基本工资标准就近高套入档,即晋升一档;对技术工种评定技术等级后,初级工套入3档、中级工套入4档、高级工套入5档、技师套入6档。

(2)管理类:设1、2、3、4、5、6、7、8档,共八个档次。对无职称的按原岗技工资标准对应基本工资标准就近高套入档,即晋升一档;对有职称的按职称对应的岗级套入一档,即晋升一档;有职务或职级的按原岗技工资标准对应基本工资档次就近高套入档,即晋升一档。

(3)对有职称的一般管理人员,岗位绩效工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我公司职工反映较多是现行工资很低,在2005年执行白沙煤电集团岗位技能等级工资以后,职工工资一直末进行过工资晋级或调整,为了顺利实施和推进公司三项制度改革,让职工大力支持和拥护改革,并得到实惠,在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时,对公司职工在原岗技工资套改基本工资后,每人晋升一档工资。按每档级差平均60元,2100名职工晋升一级工资约需工资额144万元/年。

3.工资标准见《湘永矿业有限公司管理类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表》、《湘永矿业有限公司专业技术类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表》、《湘永矿业有限公司操作类(原煤后勤线)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表》、《湘永矿业有限公司操作类(多经三产线)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表》、《湘永矿业有限公司主要津贴执行标准一览表》。

(四)晋升加薪为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员工晋升加薪管理,确定员工的晋升加薪实行以下四个方面途径。

1.管理类员工通过职务晋升加薪,职务晋升级别序列为:办事员级、主办级、主管级、副部长级、部长级、副总经理级、总经理级。具体职务晋升办法另行制定。

2.专业技术类员工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考试考评获职称资格,经公司聘用确定后,对应晋升相应的职称加薪。职称晋升级别序列为:员级、助理级、中级、高级。具体职称晋升办法另行制定。

3.主要技术岗位、技术等级职务晋升加薪。技术等级晋升级别序列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具体技术工人等级晋升办法另行制定。

4.公司生产能力提高10%,在岗员工可在原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档次上晋升一档。

5.评为公司以上劳动模范的可在原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档次上晋升一档。

6.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受公司通报表彰的可在原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档次上晋升一档。

7.采掘一线员工五年以上仍从事采掘工作的可在原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档次上晋升一档;另每满五年的可在原岗位绩效工资标准档次上晋升一档。

(五)绩效考核与管理

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细化考核指标,量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通过严格科学的绩效考核,使员工收入能增能减。

1.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设公共指标和岗位指标。

(1)公共指标主要有生产任务(产量、进尺、产值)、利润、成本、产品质量(煤质、工程质量)、安全(效果、安全隐患整改、安全行为)。

(2)岗位指标指个人业绩指标,主要有工作数量与质量、物耗、个人安全行为与效果、出勤与劳动纪律、责任心与团结协作能力。

2.绩效考核方法

(1)绩效考核实行逐级考核,公司考核矿井(直属单位),矿井(直属单位)考核连队(班组),连队(班组)考核员工。

(2)绩效考核实行百分制。绩效考核得分为公共指标和岗位指标考核得分之和。

(3)公司成立绩效考核办公室,矿井(直属单位)、连队(班组)成立绩效考核小组,负责绩效考核与资料的汇总,考核结果的审查、公布、反馈及绩效改进办法的制定。

(4)为了保证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公平与公正,考核结果按月张榜公布,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被考核者有权向考核小组进行查询、复核,出现争议由考核小组领导裁定。

3.绩效考核结果的作用

(1)兑现绩效工资,月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考核得分。

(2)全年累计考核结果用于岗位绩效工资档次的晋升与评优评先。

(3)制定绩效改进办法。

(六)在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前提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其它工资分配形式,进一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1.对能够实行包岗的实行包岗协议工资制。2.对矿井领导继续执行年薪制。

五、其他

公司高管层及集团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薪酬管理按集团公司相关文件执行。

第三篇:彭阳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彭阳县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宁党办〔2017〕110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宁人社发〔2017〕34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宁人社发〔2018〕38号)、《固原市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综合医改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固党办〔2016〕84号)和《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固政办发〔2018〕22)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与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相衔接,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建立激励相容、灵活高效、符合我县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

— 1 — 院薪酬制度,完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进行分配,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适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与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事管理、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以及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改革工作相衔接,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秩序。

(二)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适应行业特点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区别不同岗位职责,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和分配机制,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三)坚持动态调整与合理预期相结合。在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基本医保支出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薪酬水平,促使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妥善处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公立医院之间收入分配关系。

三、实施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我县列入全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彭阳县人民医院、彭阳县中医医院2家公立医院。

四、主要内容

(一)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建立符合公立医院特点的薪酬制度。

1.结合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工作特点和本地实际,以及不同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医、护、技、药、管、工等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建立符合公立医院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

2.公立医院可以选择在现行工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的比例方式进行分配,也可以选择保留档案工资、自主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合理确定符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的薪酬结构。有条件的也可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模式。

(二)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和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1.实行薪酬总量核定制度,县人社、财政部门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公立医院工作量、服务质量、公益目标完成情况、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总量,逐步增加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提高职工薪酬水平。

2.在现有薪酬水平基础上,根据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按照医院上绩效工资水平10%—20%的增长率审批绩效工资增量,逐步调整到当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控线的2.5倍,最高不超过3倍。对高层次人才聚集、公益目标任务繁重,承担科研、教学任务以及需要重点发展或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优秀的公立医

— 3 — 院,在规定的薪酬总量标准内再适当提高。

3.建立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正常增长机制,允许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卫生材料、化验、检查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并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中,由公立医院通过绩效考核发放。

4.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综合考虑医院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费用控制、运行绩效、成本控制、社会效果、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等因素,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定期组织考核医院,考核结果与医院薪酬总量挂钩,作为下一增加或减少医院薪酬总量的依据之一。

5.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依据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及经费预算情况,动态调整医院职工薪酬总量。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优秀的医院,薪酬总量在正常调整的基础上提高5%—10%予以奖励;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合格的医院,薪酬总量按照正常比例调整,不予奖励;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医院,薪酬总量按照5%—10%予以降低。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

(三)推进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与薪酬改革,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

1.公立医院院长实行聘任制,院长代表政府履行管理医院的职责,其薪酬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个人履职情况、职工满意度 — 4 — 等因素由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确定。

2.公立医院院长薪酬水平按照不高于本院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为标准,考核优秀的院长可适当提高薪酬水平,最高不超过2.5倍核定,并与本院领导班子和职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关系。

3.鼓励县公立医院探索实行院长年薪制。

4.院长薪酬由县财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核拨,不列入公立医院职工薪酬总量,不再在医院领取任何薪酬(不含非本院发放的科研、评优评先、人才工程等各种奖励)。

5.建立以院长履职、办院方向、医院管理、社会评价及职工评价为导向的院长薪酬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综合考虑工作责任、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医院考核评价结果和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定期组织对院长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薪酬挂钩。

6.院长的绩效考核工作由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院长绩效考核办法由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不同类别、等级制定,分类进行考核。院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效益、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7.院长实行考核和任期考核。院长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核发院长薪酬的依据。考核结果未公布前,院长薪酬可以按本院职工平均工资的1.5倍发放,年底考核后予以清算,多退少补。

(四)赋予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分类分岗确定薪酬。

1.公立医院职工薪酬由每月固定的基本工资和经考核后发放的绩效工资(奖金)等组成,基本工资保基本,绩效工资(奖金)活的部分按考核结果发放。医院可自主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将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中一并考核发放,加大绩效工资考核力度。

2.公立医院职工薪酬由医院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根据岗位绩效考核结果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自主分配。薪酬分配不得突破核定的总量。

3.公立医院要结合医院实际,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建立本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的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重点考核职工的工作绩效,突出岗位职责履行,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的依据。

4.绩效考核分配办法要充分体现医、护、技、药、管、工等不同岗位差异,分类确定各岗位的补贴,突出技术岗位、服务岗位、一线岗位,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可通过增加关键岗位、风险岗位、紧缺岗位的绩效工资标准,向关键和紧缺岗位及高风险、高强度、业务骨干岗位倾斜。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合理拉开收入分配档次。结合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向群众急需且专业人才短缺的专业倾斜,体现知识、技术、劳务、管理等要素的价值,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5.公立医院制定绩效考核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6.公立医院对职工考核时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7.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薪酬水平,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8.选择保留档案工资自主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的,在编人员现有工资计入档案工资后,个人和医院缴纳的社会保险仍按档案工资为基数缴纳。

五、经费保障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所需经费,通过原渠道解决。完善公立医院收入中可用于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资金管理政策,推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和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核算,通过节约成本、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医院的合理收入。

六、组织领导

成立彭阳县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政策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建军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副组长:张金霞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罗会云 县财政局副局长

李 刚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 7 — 成 员:贾明怀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改办主任

黄金荣 县财政局预算股科员

王万龙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员

七、工作要求

(一)在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人社局牵头负责,财政局、卫计局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县人社局、财政局、卫计局密切配合,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和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事管理改革有效结合起来,要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抓好任务分解,及时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三)建立试点工作报告制度。县试点医院要及时向县人社局、财政局、卫计局报告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进展情况,按季度报送进展情况报告,并于试点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报送试点工作总结。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由相关部门及时报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卫计委。公立医院应于次年初将上年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情况和院长薪酬水平报同级人社、财政和卫计部门备案。

(四)县人社、财政、卫计部门要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密切关注社会舆情,确保试点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五)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工资政策,严肃分配纪律,— 8 — 严格按照核定总量为职工发放薪酬,不得再在总量范围外直接或变相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对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六)本实施方案发文之日起执行,试点为期1年。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27日印发 — 10 —

第四篇:论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改革

论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改革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国有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随着商业竞争日益的加剧、从制造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和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企业间人才争夺也愈来愈烈,如何吸引、激励和保留企业核心人才对薪酬管理提出了时代特征的挑战。如何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已成为国有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众多的管理手段中,设计一套公平合理又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国有企业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提出了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新酬管理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激励作用不可忽视,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科学有效。文章主要提出了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激励作用 制度 管理体制 执行力

【引论】薪酬制度是关系着国家安定,社会团结的大问题,如何把我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如何改革都是国家要处理的重点。本文就薪酬制度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对薪酬改革作出分析,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一,薪酬制度的重要性

薪酬制度一直是关系群众民生的大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的薪酬制度还不完善的前提下,改革变得越发重要。因为薪酬制度关系着民生问题,由民生问题就可以扩展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国家性问题。因此,薪酬制度改革对国家来说变得非常重要。

同样的,薪酬制度对企业单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薪酬制度体制完善的话,可以提高效益,在企业竞争中占得先机。薪酬制度对对事业单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他的激励作用。首先,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可以保证单位具有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符合学校所需的人才;其次,对员工的薪酬激励可以留住职工,提高员工工作的士气,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通过薪酬激励,将单位短、中、长期经济利益相结合,促进单位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单位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单位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最终达到双赢。

二,我国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工资管理体制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而建立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来的分配理念、分配形式均受到强烈的冲击。

(一)现阶段中国薪酬制度存在的明显问题

(1)中国的薪酬制度深受传统观念束缚,平均主义、论资排辈倾向较为严重,在体现个人价值方面失去平衡。自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事业单位职工计算薪酬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粗糙,大部分事单位现行的工资体系仍是以学历、技术职称、行政职务等指标作为确定薪酬的标准。这套体系的结构比较单一,加之级差小、平台过宽,因此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各类人员的劳动特点,无法体现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价值,“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职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因此也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2)市场化程度低,造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想留的人留不住,想淘汰的人出不去的尴尬局面。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由于其本身职能特点所限,尚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员工的薪酬标准与市场价格脱轨,有些简单劳动岗位的薪酬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有些复杂劳动岗位却低于市场价格,从而给人员的优胜劣汰及市场选聘机制的建立带来了困难。

(3)分配模式单一,缺乏激励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薪酬已经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经济性报酬。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的现状是外部激励措施尚不健全、内在激励因素更无从谈起,对员工的长效激励后劲不足,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机制,很难使职工为单位的长期利益着想;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使用的较少或力度不够,因此往往达不到职工的期望值,致使士气下降,单位急需的骨干人才流失。

(4)薪酬与考核联系不紧密,形成新一轮“大锅饭”的现象也很明显。事业单位的薪酬结构分为基本工资、津补贴项目和活的部分。其中基本工资及津补贴项目执行的是国家、地方统一规定的标准,相对比较稳定,属于保障因子,而活的部分与员工的绩效挂钩。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单位都没有完整的考核体系,或者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将活的部分当成固定项目随工资发放,使活的部分活而不动,仍体现不出“绩效优先”的原则,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平均主义。

(5)中国的薪酬增长模式僵化,激励、导向作用片面。目前事业单位加薪模式通常为每两年自然晋升一级工资和调整工资标准两种,形式过于单调,覆盖面比较宽,各类人员的增资额档次没有拉开,以资历定薪酬的传统思维模式无法根除,激励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事业单位职工如想加薪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职务提升,而另一种是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员工过于热衷于职务、职称的晋升,从而不利于优化员工结构,打造复合型人才。

(二)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收入分配制度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利益动力。现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调整,由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统一进行,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审批管理。这种工资分配管理模式,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与社会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经济效益脱节,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利益驱动力,难以调动单位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缺乏自主分配的权力。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和利益主体,事业单位应享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权,才能制定和实施内部分配政策。高度集中统一具有刚性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工资政策不仅导致了分配上严重的平均主义,也直接干预了事业单位分配权限,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享有分配自主权。

第三,缺乏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调节能力。工资不仅是劳动者的报酬,也是对其自身价值的评价。事业单位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构筑人才优势,就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根据人才供求规律,发挥工资的调节作用,按照人才价值来制定人才工资支付政策,实行人才与人才价格的匹配。而目前工资收入的调节作用却难以发挥,更不能实现微观层次的人才合理配置,以及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缺乏宏观调控和约束力。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在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管理上统得过死,直接审批到每个人,而对单位的工资总额特别是工资外收入缺乏必要的调控和处罚手段,目前的工资计划、基金管理基本流于形式,管不住管不好。另一方面又缺

乏监督制约机制,由于不少事业单位附于机关,在财政收支特别是预算外资金使用上,缺乏必要的财政、审计监督,加之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纳税义务,缺乏税收约束,工资外收入的无序发放干扰了正常的工资分配秩序,引起分配不公乃至腐败产生。

第五,人员管理与工资管理脱节。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将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这使得依靠职务级别确定工资水平的现行工资制度在基础上发生较大变化,全新的用人机制呼唤全新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第六,工资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不配套。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形式,这又使得依靠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性质确定事业单位津贴比例失去了支撑。将来除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补贴外,其他不少事业单位财政补贴将逐步减少甚至为零,他们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社会经济效益,获取劳动报酬,使得单一的“政府工资”分配模式需要进行调整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三,薪酬体制改革方法

由于中国的薪酬体制在实行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可能会愈发严重,由此可见薪酬制度改革变得愈发重要。但其中的大体方向就是建立健全薪酬体系,改革原有体系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只有这样,才会计量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从而尽量达到彻底解决。

(1)首先,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是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在设计事业单位薪酬体系、薪酬结构时应重点突出绩效原则,同时综合考虑社会就业状况、同行业薪资水平、地域薪资水平、单位经营状况、员工责任、风险、技能系数等因素。

(2)企业应当重视薪酬市场调查,为合理设计薪酬结构、推进薪酬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薪酬的市场调查分为内部市场调查和外部市场调查。内部市场调查主要是对单位的工作目标、与业绩的关联程度、人才定位、经济承受能力、员工群体、关键部门及关键岗位、以及内部薪酬结构、等级、差距、公平程度、满意水平的分析与调查。外部市场调查是对本行业、本地区的薪酬支付文化、类型、结构、组成、水平等的分析与调查。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调查才能为薪酬方案的制定、可靠的决策提供依据。

(3)企业也要注意做好岗位评价与分析,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功能。要实现分配的公平,就要以岗定薪,而岗位评价与分析是实现科学以岗定薪的基础。岗位评价就是将所有的岗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组、职系,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需要的教育程度、技术高低和创造的价值量大小,通过打分、排序,划分为若干职级、职别,对每一个职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从而使薪酬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均能做到有根有据,否则薪酬设计将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4)重中之重就是设立薪酬制度的体系以及结构。对于中国国情而言,企业应当建立合理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及结构。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有多种形式,包括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其主要特点是对岗不对人,无论何人,到什么岗取什么酬,人走薪留。薪酬制度具体如下:

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指的是按照一定程序,严格划分岗位,按岗位确定工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驱除事业单位多年“论资定薪”的顽疾。在实行岗位工资制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岗位特殊性,建立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实行分类管理,采用相应的工资结构和工资形式并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调控,以有效激励各类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度是员工的工资调整取决于个人、部门及单位的绩效,效益与收人直接挂钩,它强调以目标达成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注重结果。绩效工资通过调节绩

优与绩劣员工的收人,影响员工的心理行为,以刺激员工,从而达到发挥其潜力的目的。

“混合工资制”。“结构薪酬”的设计吸收了能力工资和岗位工资的优点,对不同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并加大薪酬中活的部分,其各个工资单元分别对应体现劳动结构的不同形态和要素,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按岗位、按技术、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效益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营者年薪制。年薪制是一种“完全责任制”薪资,突破了薪资结构的常规,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年薪制代表身份和地位,能够促进人才建设,也可以提高年薪者的积极性。目前,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年薪制已逐步为高层经营者所接受,并散发着朝气和生命力,但年薪制也有其弊端。首先,经营者年薪标准的确立缺乏可比性和参照性;其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并不以或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年薪制的推行需要视具备情况而行。

协议工资制。通过建立特殊薪酬制度来向特殊人才予以倾斜,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事业单位可以在与本人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下,明确岗位职责,兑现相关待遇。

(5)企业也要制定和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增长机制及长效激励机制。建立一种只要员工的技术、能力有所提高,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的薪酬增长机制。在整体设计中,为员工建立一种有效、畅通的技能工资晋升通道可以向员工传达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单位文化,从而激励职工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可以以职工有形资产人股、无形资产人股、向技术骨干配股,或以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模式使职工切实地参与到单位的管理中来,使职工关注单位的前途命运,使职工将自身利益、事业发展同单位的长效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单位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要以工作业绩作为发放薪酬的依据,就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套系统要完整、程序必须规范,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确立工作目标、岗位描述、核定岗位职责。对于体系而言,量化绩效考核体系是针对中国国情而言最好的薪酬体系。量化工作任务,定期对员工的成果、效率进行综合、客观地评价,并坚持以评价的结果作为对兑现奖金等薪酬中“活的部分”的依据,不搞平均主义,积极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6)调整不同等级的人员规模和薪酬比例也是不错的做法。公司可以在薪酬等级结构不变动的前提下,定期对每个等级的人员数量进行调整,即调整不同薪酬等级中的人员规模和比例,实质是通过岗位和职位等级人员的变动进行薪资调整的。例如,通过对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缩减或增加,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降低薪酬成本;二是增强企业内部的公平性;三是加大晋升和报酬激励。做法有以下几种:

其一,降低高薪人员的比例。主要是为了采取紧缩政策,降低企业的薪酬成本。因为一个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是低级和中级员工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主要是控制薪酬成本,核心是减少高级员工,降低其薪酬和福利待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二,提高高薪人员比例。企业为了适应经营方向和技术调整,增加高级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而采取的政策。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采取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之所以不惜花重金雇佣高级经理人员是因为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一是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二是高级管理班子具有稳定性。这两个因素是制定高级人员薪酬计划和实行年薪制的主要依据。这一条对于解决 A公司的薪酬问题尤其有意义。

其三,调整低层员工的薪酬比例。一般是通过变化员工的薪酬要素降低员工的薪酬水平,例如,压低浮动薪酬,升高奖励标准,使得员工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获得基本薪酬,很难获得奖金和浮动薪酬;或者在薪酬水平不变或增加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带薪休假,提高工时利用率等。

此外,企业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因为只有把握住薪酬制度中细节才能使企业效益得到提高,财力才得以充分利用,才能保持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一,注重精神奖励因素。按照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薪酬除了经济报酬外,还被赋

予了更为广泛、丰富的内涵及员工的个人成长、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环境、在职培训等。这些内部激励因素的因子往往可以发挥更突出更强效的作用,但大多数事业单位往往忽略诸如成就感、尊重、个人发展、声誉等精神层面的奖励。古人云:“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因此,设计制定相对合理、全面的薪酬体系,对于激励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二,注重公平理论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中的体现。薪酬分配公平既要求过程公平,也要求结果公平。过程公平是指薪酬分配要公正合理,结果的公平又分为三个维度,即自我公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自我公平是所得要与付出相匹配;外部公平是要求自己所得与外部单位相同岗位的平均报酬相当;内部公平是自己所得与公司内部相同贡献人的所得相当。薪酬管理的公平理念必须贯穿到整个薪酬体系中去,因此只有从整个体系人手,才能实现员工所共同认同的公平,才能使得员工对单位对组织有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否则将会造成人才流失。

第三,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人,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纷纷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许多事业单位也逐步实行了以岗位绩效薪酬为主体、分级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对优秀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原则。由于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仍长期沿用原有的分配体制,因此在改革时,尤其是在触动职工个人利益的薪酬分配体制改革时必将遇到较大的挑战。但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

四,薪酬形式的新变化

现如今,内在报酬成为了一个被大部分人才所提及的报酬形式也引起了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一般的,员工的报酬可分为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外在报酬指企业提供的金钱、津贴和晋升机会。内在报酬指基于工作本身的报酬,即员工对工作本身或工作心理环境上的满足感,如工作胜任感,成就感,受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等。事实上,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都是薪酬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员工存在物质和精神需要,相应的报酬方式也应该是物质和精神报酬结合。物质激励的作用是满足人类最基础的需要,但层次也最低,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激励深度有限,而精神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精神激励是内在动力。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才对物质报酬要求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精神报酬的满足。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对两方面的报酬做到同样重视,以便避免企业人才的流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卓有成效的薪酬制度,是企业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目前企业而言,薪酬管理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面对传统观念的约束和诸多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我们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打量企业的各项制度,进行整合优化,寻找一条适合企业的道路。

(空一行)

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国情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吸取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现行的薪酬制度,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刘银花.薪酬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欧阳君君杨国永.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之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任方.浅谈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J].时代经贸,2007,(9)

[5]刘必胜,浅析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6):4073.[7]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中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9]翁文先,李兵.浅析我国公务员薪酬定价困境[J].甘肃社会科学,2003,(5).

[10]梅继霞.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公平性问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7).[11]刘桂芝从企业所有权角度界定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特性与股权激励[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24-29.[12]叶向锋 黄 杰: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13]Stephen P.Robbins and Mary Coulter.Management(Fifth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Inc.,1996

[14]Mark R Graczynski;;The Role of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in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Networking of Scientists-the Integrative Approach[A],2005年

[15]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第五篇:邮政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宣传提纲

邮政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宣传提纲

中国邮政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成就斐然、硕果连连。为了进一步深化邮政体制改革,让广大干部员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集团公司决定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体制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为此,集团公司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多次咨询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制订了《邮政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从今年10月开始,在全国各级邮政企业全面推行。

一、为什么要进行薪酬制度改革?

中国邮政实现政企分开、步入公司化运营之后,现行薪酬分配体系已不能满足邮政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起与邮政发展战略和公司体制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成为邮政改革的必然选择,对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邮政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薪酬制度改革是邮政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目前,邮政企业的岗位工资制度是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结合当时企业实际制订的,自2001年开始实施。它替代了之前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向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迈出第一步,在当时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邮政体制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薪酬分配体系已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不适应公司体制改革的需要,薪酬分配没有与企业规模、效益挂钩,没有真正体现出岗位的责任与价值,基本上还是以行政职级确定薪酬,激励作用不够;员工薪酬结构不尽合理,一线员工的固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保障效果不明显;员工岗位工资相对固定,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效益相匹配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核心岗位薪酬水平缺乏市场竞争性。

(二)薪酬制度改革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邮政公司化运营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的企业,才能吸引和凝聚优秀的人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邮政必须打破分配的平均主义,建立起体现岗位价值的宽带薪酬体系,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向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倾斜,以此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薪酬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集团公司党组在关注邮政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水平,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让广大员工享受到邮政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也是薪酬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全国大部分邮政员工常年战斗在基层一线,基本薪酬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此次改革,注重提高邮政一线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并增加他们固定工资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保证一线员工工资收入每月增长不低于80元。这对于稳定企业员工队伍,构建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薪酬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前,邮政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邮政储蓄体制改革、速递物流等主业改革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企业创新用人和薪酬分配机制,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近年来,各级邮政企业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部署,不断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尤其对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省公司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采用了计件工资、绩效工资、营销提成等多种分配形式,搞活了机制,增强了实力,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为薪酬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外部环境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国200多家已经转制的大型国企,已先后完成了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机制。美国、德国等发达国

家的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后,首先进行的就是薪酬制度改革。他们的成功经验,为中国邮政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二、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改革方案的出台

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经历了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反复征求各方意见、深入实际调研论证而形成的科学合理的方案。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薪酬制度改革,成立了由集团公司党组,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工会的负责人,部分省公司领导组成的薪酬委员会,专门负责有关改革事宜。委员会先后召开了邮政人力资源国际研讨会等5次会议,深入讨论、分析现行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多次就薪酬体系设计的方向、思路、原则、方法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邀请内部专家和知名专业咨询公司人员,共同研究改革方案。为了使改革方案充分符合邮政企业实际,集团公司组织了项目组,深入浙江、河南、重庆三个试点省,开展访谈调研、人力资源现状诊断与分析、岗位梳理、岗位评估和薪酬标准测算等工作,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方案。此后,委员会在集团年中工作会议、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等场合,多次公开征集各单位对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据此不断修改完善方案。

今年8月,集团公司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邮政企业的岗位职级体系建设工作。并分别召开了由各省公司的一把手、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会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在更大范围内对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和修改。薪酬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具体操作阶段。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邮政改革的总体要求,借鉴国内外相近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邮政实际,建立与公司体制和市场相适应,激励与保障相协调、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水平适度、结构合理、有利于吸引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薪酬制度。加快建立符合邮政发展战略和企业特点的、相互衔接的岗位管理、薪酬分配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

薪酬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体系;建立员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打通员工晋升和发展的通道;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控员工收入结构和分配差距;完善薪酬集中统一发放管理,健全员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薪酬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企业、部门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规模、效益和普遍服务等因素对企业进行了分类,按照责任、贡献等因素对部门进行了分类。省公司和市、县局都划分为3类,各级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也按要求进行类别划分。企业、部门分类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本单位内除操作序列岗位以外所有岗位的职级范围。

二是对岗位实行分序列管理。根据邮政企业实际,邮政企业的全部岗位按工作性质分为“5+1”序列,即领导序列、管理序列、营销序列、技术序列、操作序列加非领导序列。在现有的管理序列的基础上,划分为领导序列、管理序列和非领导序列;营业投递、内部处理和生产辅助合并为操作序列;技术和营销序列保持不变。考虑到邮政的历史因素,设立了非领导序列,作为改革的过渡性措施。在确定操作类各岗位职级时,淡化了地区差异,不受企业分类的影响,各级邮政企业相同生产岗位实行统一职级。

三是对各序列岗位实行分级管理。对各序列岗位,通过先进的岗位评价工具,从影响、沟通、创新、知识等4个方面和组织规模、贡献度、知识层次等10个因素进行了评价,按照岗位价值的不同,确定了各个序列不同岗位的职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类分级管理体现了企业战略导向,对承担邮政改革发展任务较重的部门,岗位职级相对较高。暂时不能按方案要求分类的部门和岗位,则按照“平均取低”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岗位职级。

四是实行了“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变“一岗一薪”为“一岗多薪”,每个员工的岗位职级都对应9个档次的工资标准,相邻职级的岗位工资标准有较大程度的重叠,兼顾了员工的积累贡献。

五是调整了工资分配的结构。这次改革提高了岗位工资标准,增加了员工固定薪酬收入。对一线员工,加大了固定薪酬比重,增强了工资的保障作用;对管理人员,加大了绩效考核的力度,职级越高,绩效责任和风险越大,突出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六是简化归并了津贴补贴项目。对现行的各种津贴、补贴进行了统一规范和简化归并,取消部分与岗位工资直接关联的经营管理者津贴、年功津贴,这些因素已在新的岗位工资标准中予以体现。统一设置了班组长津贴,提高了专业技术津贴和一线员工的职业资格等级津贴、外勤津贴、夜班津贴的标准,按有关规定保留了艰苦地区津贴和少数民族补贴。对其他的津贴补贴项目进行了归并。随着岗位工资的正常调整,津贴、补贴在薪酬体系中的作用将逐步弱化。

此外,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制订了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指导标准。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可以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起薪标准。

三、薪酬制度改革将为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建立邮政企业新型薪酬分配制度,是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与广大员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此次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理念,是邮政企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一)新建立的岗位职级体系,拓宽了广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新的岗位职级体系中,技术、营销系列和生产骨干的岗位职级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竞争上岗制度的健全完善,员工可以通过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竞聘较高职级的岗位,避免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都去竞争有限的领导和管理岗位,拓宽了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二)岗位工资标准的提高,增强了工资的保障效力。

此次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了员工岗位工资标准,增加了固定收入的比重,保证一线员工工资收入每月至少增加80元,加大了工资保障力度。此外,实行员工收入由省公司或地市局统一发放,保证员工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维护了员工的基本权益。在做工资套入时,重点考虑了员工工龄、任职年限等因素,综合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积累贡献。增加了班组长津贴,保留并适度提高了职业资格等级津贴、外勤、夜班津贴的标准,保留了艰苦地区津贴和少数民族补贴,体现了企业对基层一线员工的关心。

(三)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体系,实现了企业员工工资的正常增长。

通过改革,将原来的“一岗一薪”变为“一岗多薪”,拓宽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了员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后,集团公司将根据邮政企业效益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提高邮政企业的岗位工资标准。员工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2年),只要考核合格,便可晋升岗位工资薪档。此外,营销、技术和一线生产经营骨干等岗位的职级范围也将得到提高。

(四)新型的薪酬分配制度,将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次薪酬制度改革,按照规模和效益对企业分类,按岗位价值对岗位进行了分级。根据企业类别和岗位级别确定员工薪酬,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薪酬分配制度,将适度加大对低于市场价位关键岗位的分配倾斜,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急需的核心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薪酬制度改革是企业机制转换的重大变革,对广大员工来讲,有一个转变观念,适应公

司化改革,树立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过程。

(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近年来,邮政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和建立公司化体制等重大改革,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可能通过这次改革彻底解决到位。而要实现此次改革的目标,还有很多配套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制度,做好机制编制、定额定员等工作。广大干部员工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坚定地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在前进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只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断努力付诸实践,一定能使薪酬制度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用。

(二)要树立起“按岗位付薪、按能力付薪、按绩效付薪”的理念

随着邮政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集团公司于2005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员工岗位工资标准。今年,尽管邮政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邮储银行和主业改革任务也很艰巨,集团公司党组依然决心推动薪酬制度改革,为员工拓宽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通过改革使一线员工工资收入能每月至少增加80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效益的提高,员工的总收入将会相应增长。

广大员工要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收入才能相应提高,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实现;要树立起“按岗位付薪、按能力付薪、按绩效付薪”的理念,通过勤奋工作、提高业绩、公平竞争来谋求工资的上升和职级的晋升。

(三)各级领导要成为改革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此次改革拉开了同级领导和管理岗位的职级差距,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是一次考验。各级领导要带头改革,在职级高低、收入多少、个人得失的面前,要以全局为重,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企业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和部门的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率先转变观念,以自己的表率带领员工,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员工,成为改革的先行者和积极的推动者。这次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可以说是难在当今,利在长远。改革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邮政企业的广大员工,要提高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信心,上下一心,积极推进改革。只要我们坚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确定的改革方案,共同维护好邮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薪酬制度改革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邮政事业一定会迈上又一个新台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二零零八年八月

下载薪酬制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薪酬制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 (现代企业2011.1)作者杨齐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大型国有企业的规模、资产和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大型国企逐步建立起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央管......

    广东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2015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广东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2015 核心内容:2015年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将开始正式实施。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

    论薪酬制度改革对激活人力资源

    摘要针对企业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分配存在的激励不足,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通过岗位职位评价,突出岗位价值并按业绩定酬引入市场工资机制,推行协议工资制鼓励科技人员在企、事......

    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正在研究(5篇)

    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正在研究 针对当前热议的公务员工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5日下午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应,目前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正在研......

    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精选5篇)

    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探析 行政管理卓越班1301 宫成秀 201329010431 摘 要:公务员薪酬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公务员福利保障机制的核......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日前已经公布,一系列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正处于推进之中。据悉,其中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或将影响国有企业高......

    关于保险营销员的薪酬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保险营销员的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内容提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留住、用好营销员,是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