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站推荐)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二十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围绕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明确提出了支持我省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对于加快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卫生制度,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我省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2009年,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21万个,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6.2万人,每千人口医生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54人和2.65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得到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薄弱,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解决好医疗卫生问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若干意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必须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重点,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建设,近期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改革工作。
要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是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要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市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省是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高发地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全国第6位,骨节病和高氟病发病率高,部分地方鼠疫频繁发生。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职责,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
免疫、应急救治等服务网络,完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互动机制,加大地方病防治力度,切实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有效抑制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地方病发病的发生。
要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重点做好扩大医保覆盖面、规范基金管理、完善救助制度、加强医保管理服务工作,探索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要创新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点做好建设供应体系、创新补偿机制和零差利销售工作,确保实现基本药物供应不断档、基本药品价格有下降、经费及时补偿到位的目标。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省级改革试点,探索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坚持定员定岗不定人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用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解决好高技术人才匮乏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医疗卫生队伍。
要大力扶持中藏医事业发展。中藏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我省是中藏药资源大省,发展中藏医的优势明显。要加快中藏药生产基地建设,紧紧围绕中藏药产业化,建立紧密结合临床、研究重点突出、中医特色鲜明的中藏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实现中藏医药的继承与创新。要建立健全中藏医药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支中藏医药专家和基层中藏医药骨干队伍,加快实现中藏药服务城乡全覆盖,不断提高中藏医药的服务能力。
要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妇幼保健机构设施建设,继续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等措施,提高新出生人口素质。完善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完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快西北人口信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信息平台作用,提高计划生育的科学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实行省市县三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和县市区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党政领导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省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统筹规
划协调,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
第二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本站推荐)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目的意义: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了解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了解社会的保障和发展,关注农民医疗卫生情况,关注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快城市化进程加快。
研究思路:从06年开始到2010,了解我市城乡医疗服务动态,了解我区有关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的状况,并逐年形成对比。访查人民群众并结合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今年来的变化确定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研究方法:通过上网搜索近几年相关新闻报道,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和实施力度以及通过访谈了解当地农民对医疗服务体系变化的切身感受,同时查看以此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参考文献:
《病有所医不再遥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江苏省南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社会保障研究》
《中国统计年签数据库》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06,十六大
正文:
关于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曾强,人民群众的卫生素质继续提升
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指出:“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我市针对城乡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调整农村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了适合我市际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多元投入及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内涵得到充实,县,镇,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得到了保证,农民群众“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初步得到了实现。
江苏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于2006年10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南通考察,了解江苏省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情况,他强调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步伐,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期间分别考察了通州市兴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通瑞慈医院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考察中也访查不少居民,大家纷纷反映长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也不断缩小。
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任务,要求做好关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努力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07年南通市派出427人开展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40家医院派出427人对口支持农村医疗工作。
并且改革了城镇医疗保险,调整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层次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控制了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向医疗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方向迈了一大步。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也提出“重点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也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共鸣,让群众“病有所医”让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当年,我区着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我区发展速度较快,人口比较多,在1KM的路段中就有33个社区医疗服务点和一个医院,村民们感冒咳嗽之类的都不要去医院,在家门口就有得治,这里的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齐全,每天都消毒,环境好,干净卫生值得放心。据了解这也属于城乡统筹,是我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该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同时促进政府在农村方面的公共服务得到补偿和加强,另一方面也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起到了推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作用。
我想,如果说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政府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以行政权力强制推动的产物,那么让农村,农民享受城乡和谐带来的实惠和文明无疑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沿着健康的道路不断迈进。
2009年,我区(南通市通州区)开展了卫生惠民医疗服务“三进”活动。6月20日上午南通市惠民医疗服务进乡镇,进村居,进家庭活动正大启动。由我区11家医疗卫生单位110余名医疗骨干组成的志愿者对于定期到全村各镇村和困难群众家庭开展送医送药等惠民服务活动。09年来通州区着力改善民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全区2万多名残疾人,低保户等特困对象享受“五免五减两优惠”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此外,我区还开展了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全面启动免费婚前医学检验等工作。
到09年,我市市县两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健全,全市现有各类医院333所,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及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共3327个,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135.5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参保率也达到96%。
发展虽快,但是目前,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比较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有待完善,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城市社区服务网络有待健全。
为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加强政府机关的监督力度,为尽快让群众享受到公平的服务,于2010年8月4日,南通市副主席张庆平率领导演组来我市专题调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引导民营医院建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探索建立新型医疗服务卫生体系,通过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大病医院救助制度,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大病致贫的风险;通过扎实开展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财政收入,加快人才培养,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在实地还察看了市博爱医院,并听取有关汇报后,张庆平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篇:西和县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西和县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西和讯(通讯员 阳芳)紧紧围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目标,西和县进一步加快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覆盖全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
把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西和县先后投入资金653万元,建成了长道大寨和大桥龙凤2个高标准的文化大院、筹建了长道镇川口村等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完善了长道、十里、石堡、何坝4个文化站的室内设施,并将洛峪、大桥、蒿林、太石河、石峡、西高山6个乡镇的文化站、10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列入了西汉水流域整体开发项目规划。在全县城乡安装了662个阅报栏。2008年一年共完成了长道西团村、姜席镇张山村、十里青羊村、六巷乡上巷村等200家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为全县206个农家书屋配发图书26万册,书架600个,办公桌、椅200套,书架200个。今年17个乡镇185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还在继续建设,到年底将实现全县范围内“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如今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已成为西和农村传播知识,进行娱乐的主阵地,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此外,西和县把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环节,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目前已对农村文化活动场次从业人员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文艺干部26人。与此同时,西和县注重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室、图书室,支持农民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促进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日益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塑造着新时代的农民,不断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篇:关于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最终版)
政协提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建议
睢县人民医院院长黄英阁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关怀、重视和努力下,我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卫生队伍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对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新医改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保基本、强基层和建机制方面。是解决当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县通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尽完善,对照上级标准和要求还有一些差距,综合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一、我县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成就
(一)农村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建设得到了加强。1
通过国债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投入,我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逐年提高,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医疗设备配备,村卫生室建设等得到加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基础建设和改造资金的投入及 X光机、B超、心电图等一批常用医疗设备的配备,使乡镇卫生院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村卫生室建设得到了加强,全县已设行政村卫生室的数量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和适宜技术培训,采取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对口支援、智力扶贫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帮扶工作,培训农村卫生人员1千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了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加强。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城区近80%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中,我县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探索出开放办社区、多元化投资办社区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肯定。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加强。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定框架和运行机制,圆满完成了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取得了“广覆盖、高参合、高满意”的良好绩效,基本缓解了农民群众和城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
(五)农村卫生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建立群众健康档案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将在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我县农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卫生发展不平衡,城区卫生资源较优,乡镇及农村卫生资源匮乏;二是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需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有待健全;三是人才缺乏,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不高,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机制不活;五是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保障及妇幼保健工作有待健全与提高。
为此,我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健全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加快完成国债项目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继续强化基本医疗设备装备,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运行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定协同发展,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二)继续抓好新农合工作。以加强基金监督、提高基金
运行效益和方便农民报账作为工作的切入点,调整政策,优化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在财政补助增加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运行完全平稳,参合农民受益稳步提高的目标。
(三)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虽然在2010年全县乡镇卫生院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基层工作人员待遇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促进农村卫生队伍的持续发展和稳定。
(四)加强卫生队伍人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卫生人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鼓励医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充实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保证防保经费的投入。农村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任务长期而艰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农村防保工作,要长期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防保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防保经费到位。
第五篇:毛概论文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摘要:
我国城乡医疗系统体系的构建经过全面探索和全面推进后,逐步在向农村人口和城镇非从业人员扩大,目前很多地区存在着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难、就医渠道通畅难、医疗费用降低难的“三难”问题,必须从体制上、资源配置和布局上、观念上,彻底改变现行的布局上的资源梯级机构、群体上的等级三元结构、空间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管理上本辖区居民的板块结构以及监控机制失衡的问题,目前实施的三大医疗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采取多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在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正文:
关于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曾强,人民群众的卫生素质继续提升。
2006年,我市针对城乡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农村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调整农村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了适合我市际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多元投入及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内涵得到充实,县,镇,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江苏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于2006年10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南通考察,了解江苏省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情况,他强调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步伐,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期间分别考察了崇川市兴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通瑞慈医院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考察中也访查不少居民,大家纷纷反映长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也不断缩小。
2007年,南通市派出427人开展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40家医院派出427人对口支持农村医疗工作。并且改革了城镇医疗保险,调整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层次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服务公平。
2008年,我区着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我区发展速度较快,人口比较多,在1KM的路段中就有33个社区医疗服务点和一个医院,村民们感冒咳嗽之类的都不要去医院,在家门口就有得治,这里的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齐全,每天都消毒,环境好,干净卫生值得放心。据了解这也属于城乡统筹,是我市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该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同时促进政府在农村方面的公共服务得到补偿和加强,另一方面也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起到了推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作用。
如果说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政府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以行政权力强制推动的产物,那么让农村,农民享受城乡和谐带来的实惠和文明无疑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沿着健康的道路不断迈进。
2009年,我区(南通市崇川区)开展了卫生惠民医疗服务“三进”活动。6月20日上午南通市惠民医疗服务进乡镇,进村居,进家庭活动正大启动。由我区11家医疗卫生单位110余名医疗骨干组成的志愿者对于定期到全村各镇村和困难群众家庭开展送医送药等惠民服务活动。09年来崇川区着力改善民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全区2万多名残疾人,低保户等特困对象享受“五免五减两优惠”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此外,我区还开展了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全面启动免费婚前医学检验等工作。到09年,我市市县两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健全,全市现有各类医院333所,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及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共3327个,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135.5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参保率也达到96%。
2010年8月4日,南通市副主席张庆平率领导演组来我市专题调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引导民营医院建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探索建立新型医疗服务卫生体系,通过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大病医院救助制度,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大病致贫的风险;通过扎实开展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财政收入,加快人才培养,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在实地还察看了市博爱医院,并听取有关汇报后,张庆平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有所发展,但是目前,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比较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城市社区服务网络有待健全。
综合问卷调查,并结合我们对当地卫生院的走访调查,以及网上查询,可以总结出我市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以及医疗设备的缺乏,依然是阻碍卫生院发展以及村民就医的最大“瓶颈”;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影响着卫生院的发展;药费虚高性昂贵,导致好的药品农村村民买不起;社会医疗福利没有全面普及到村民;卫生院的医生没有得到合理的编制;财政项目资金的投入缺乏应有的效益。
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市目前所面临的医疗服务的改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第一,强化中心卫生院的辐射功能,逐步实现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第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改力度,实现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广泛性,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实现全体公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普惠性。第三,在药品上增强质量与价格上的透明度,有效的控制在药品价格上的“虚高”;第四,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水平,保住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公益心理,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与城镇医疗机构在人才上的合理分配,更新用人观念,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人才流动;第六,真正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政府补助标准不分人员类别实行一个补助标准,实现权利与义务对等、平等互助;第七,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意识,多开展免费慢性病以及高发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与预防服务,帮助人民降低发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我市的医疗服务体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射出全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弊端。要解决以上问题,还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目前实施的三大医疗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程度改善了人民的就医条件,但实现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体系,建立合理的实惠型医院,实现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仍是中国当前艰巨的任务。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对我国社会和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同时对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刻的发现。
关于我国城乡医疗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多元化,范围广的问题。以上问题只是小区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此外还有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展去完善。建立和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推进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尽快实现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把医疗卫生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紧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扎实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化、均等化;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共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把全民健康提升到新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以造福全体公民为目标,以社会保险模式为主导,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逐步规范各类医疗保障制度,进而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病有所医不再遥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统计年签数据库》 [2]对话向春玲.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EB/OL].中国发展门户网,2009-03-10.[3]陈晓燕,李远志.实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进行四大体制改革[EB/OL].中国江苏网,2008-03-18.[4]仇雨临.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整合衔接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06-05.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附录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加强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1.您对您所在居住地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意吗 *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2.您所在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能满足您的日常就医吗
○ 能 ○ 不能
3.如果生病您会选择在哪里就医 *
○ 附近的卫生院或社区医院 ○ 大城市的正规医院 ○ 自己买药吃不去医院 ○ 看病情而定
4.您会病急乱投医吗 *
○ 会 ○ 不会
5.您或您的家人有因为医疗服务方面的问题而耽误病情的治疗吗 * ○ 有 ○ 没有
6.您认为您目前看病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 [多选题] □ 费用高 □ 庸医误人 □ 专家号难挂
□ 不信任医院 □ 医疗体系不健全 □ 不知道应该到哪里看病 □ 居住地附近没有正规专科医院 □ 其他_______ 7.您认为目前的医疗体系有哪些不足 * [多选题]
□ 医疗站点太少 □ 医保保障水平低 □ 城乡医疗设备不完善 □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 □ 医生的过度及浪费服务 □ 药价及收费不合理的增高 □ 政府未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8.您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城镇医疗服务 * [多选题]
□ 政府扶持
□ 建立医疗基金救助组织 □ 放宽税收政策降低药价 □ 靠市场自然形成
9.您认为我国在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符合我国的国情吗 * ○ 符合 ○ 不符合
10.您认为您享受到了我国新时期医疗体制改革的福利了吗 * ○ 有 ○ 没有
11.您对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